不是。私立和公立是最根本的區別,但是它們教授的內容也不一樣,面對的對象也不一樣。官學除了太學和國子監這樣教授儒家經典的學校之外,還設有像鴻都門學這樣專門教授文學寫作和藝術創作的學校。而私學教授的內容取決於老師,老師教什麼就學什麼,但都是以儒家思想為主。
官學接收學生,對學生會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太學生是各地官府選送上來,國子監的監生也多是官家子弟。官學的對象,一般是已經完成基礎教育的官僚階級的後輩。而私學的對象,則沒有統一標准,從牙牙學語的孩童,到年逾古稀的老人,都可以成為私學的學生。對學生的身份也沒有具體要求,平民也好,宰相之子也好,都可以去私學學習。
⑵ 史上第一所學校是什麼
文翁(公元來前156年—前101年)源,名黨,字仲翁,西漢廬江郡舒城縣楓香樹鄉文家沖人,少年好學,曾到京都長安讀過書,通曉史書《春秋》,「以郡縣吏察舉」,西漢景帝末年(公元前141年),文翁任蜀郡太守。
舒城是春秋時的舒國,戰國時屬楚國,早已受到中原先進文化影響,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熏陶,而蜀地相對來說,受中原文化影響要晚一些,據《戰國策》載,司馬錯曰:「夫蜀西辟之國也,而戎狄之長也,而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可見文翁初到蜀地,見到的可能是一幅夷狄之境、化外之民的圖像。
為了改變這種民風,形成類似於中原的儒雅之風,文翁採取了一項驚天動地、亘古未有的舉措:創辦官學。於是文翁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公立學校」———郡縣官學。
⑶ 孔子何人
孔子年輕時做過魯國高官,治國極好,貪官紛紛逃往它國,它國領袖也變得很敬畏魯國。
但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從事教育,相傳所收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72,教出不少有知識有才能的學生,「桃李滿天下」就出自此處 。孔子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教。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對華夏民族的性格、氣質產生最大影響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尊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周易》,作《春秋》(有說法為《春秋》為無名氏所作,孔子修訂)。
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姜廣輝認為,「面對春秋時期諸侯爭戰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現實,孔子不是像宗教家那樣創造出一個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過天啟和神諭來規范人們的思想和行為。而是回首歷史,到上古「聖王」那裡去尋找智慧。孔子自謂 「述而不作」,實際是以「述」為「作」,通過對歷史傳統作當代詮釋,來實現價值的疊加和轉換。他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會。他的成功與失敗,無不與他的品格相關。他品格中的優點與缺點,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人,特別是影響著中國的知識分子。
⑷ 孔子簡介!!
孔子(前551~前抄479),( 春秋 )末期人,名( 丘 ),( 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 )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
( 孔子 )是( 儒家學派 )的創始人 。
⑸ 世界歷史上第一所官辦「大學」是什麼,據說孟子荀子都曾在此任教
稷下學宮,是世界史上第一所官辦大學。據說孟子荀子都在此任教過。它位於現在的中國山東。
稷下學宮,因為他的位置靠近齊國都城臨淄稷門因此而得名。在齊桓公時期開始創建。這件事還被記在於《中論》,這一部史書中。當時的齊國,國力日漸強盛。對人才的渴望也越來越重。在齊威王和齊宣王的在位時,就不惜重金,為了招攬天下人才,稷下學便達到了鼎盛時期。之後因為齊湣王個人的昏庸,又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流失,使之隨之衰落。一直到了齊國被秦國所滅,以後這所官辦大學也就隨之消亡。但其存在了大概有150年左右。
因為當時的思想可以用百家爭鳴四個字來形容。當時的是戰爭平挺煩,動盪不安。這樣各國都無法壓制某些思想,於是各種思想來回切磋爭論不休。而作為大學又不能完全容納這些思想。並且當政者也不會同意多種思想的存在。於是學宮這樣的存在也只是非常短暫的現象。而後還有一點現實原因。學宮里的文化人不會下地幹活,要支撐如此龐大的機構,並不是一個人或一個小國家的財力所能夠匹配的。而當時繁盛的齊國,雖然有此能力,但齊國也並非長期存在。因此其不能夠長期存在是具有實際經濟原因的。
⑹ 儒學思想理論的發展歷經了怎樣的變革
從哀公立抄廟到漢武帝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300多年裡,是我國思想發展史上的一個特殊時期,社會形態經過了從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與奴隸制相適應的思想理論更替為與封建制相適應的儒學思想理論。
在這一重大轉變的過程中,歷經了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爭鳴、秦始皇焚書坑儒、漢初霸王道雜之等一系列的思想運動。
⑺ 中國第一所公立學校
太學
太學
漢代出現的設在京師的全國最高教育機構。西漢早期,黃老之學盛行,只有私家教學,沒有出現傳授學術的學校。漢武帝罷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後,採納董仲舒的建議,始在長安建立太學。最初太學中只設五經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從武帝到新莽,太學中科目及人數逐漸加多,開設了講解《易經》、《詩經》、《尚書》、《禮記》、《公羊傳》、《穀梁傳》、《左傳》、《周官》、《爾雅》等的課程。漢元帝時博士弟子達千人,漢成帝時增至三千人。王莽秉政,為了樹立自己的聲望,並籠絡廣大的儒生,在長安城南興建辟雍、明堂,又為學者築舍萬區。博士弟子達一萬餘人,太學規模之大,實前所未有。武帝到王莽,還歲課博士弟子,入選的可補官。
東漢建武五年(公元29),漢光武帝劉秀在洛陽城東南的開陽門外興建太學。後來漢明帝劉庄還到太學行禮講經。漢順帝永建元年(126),對太學進行了重修和擴建,費一年時間,用工徒十一萬二千人,建成兩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所招學生稱之為太學生。其後,太學生人數多至三萬人。漢靈帝熹平四年(175),為了刊正經書文字,刻成有名的熹平石經,樹立於太學門外,全國各地來觀看和抄錄經文者,絡繹於途。兩漢時太學在培養人才和促進文化發展等方面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隨著政治的腐敗,太學生開始參與政治。西漢哀帝時,博士弟子王咸曾聚集太學生千餘,以圖解救執法不阿的司隸校尉鮑宣。東漢晚期陳蕃、李膺等人反對宦官的黑暗統治,得到太學生的支持和響應,於是太學生也成為宦官打擊的對象(見黨錮),不少與黨人有牽連的人遭到禁錮。熹平元年,太學生被宦官逮捕和囚禁的達一千餘人。
魏文帝曹丕黃初中恢復了洛陽的太學,有博士十九人。太學生在魏明帝時增至千餘。時依漢制設五經策試之法,通過考試的可補掌故、太子舍人、郎中等。西晉武帝時太學生三千人(一說七千餘人),依《晉令》規定,試經及格者可拜郎中。西晉時教育體制的重大變化,是為五品以上官僚子弟專設了國子學,形成了貴族與下層士人分途教育,國子學、太學並立的雙軌制。東晉學校教育相當衰微,南朝則有所復興,國子生多為士族高官子弟,稱之「國胄」或「世胄」,可以經明經策試入仕,而太學則往往僅存博士而無生員。
十六國時期,一些少數族政權亦曾設立太學以及四門學、郡國學、律學,生員身分有所限定,一般限公卿大臣子弟充當。然各政權興廢不定,學校也時設時罷。至北魏道武帝,設立學校,稱國子太學。後又別立太學。國子學一度改稱中書學,後又改回。郡學也稱太學。孝文帝、宣武帝時,又增設了四門小學,形成了國子學、太學、四門小學三學並立之制。南北朝後期至隋,又逐漸形成了律學(習法令)、書學(習文字)、算學(習計數)三學。
唐代國子監,有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學校的差別,與學生資蔭(即父祖官爵)身分有關。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分別面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僚子弟,律學、書學、算學則面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此外,國子生、太學生、四門生學習儒家經典,律學、書學、算學學生則學習專門技術。國子學生員三百人,太學五百人,四門學一千三百人,律學五十人,書學、算學三十人。入學年齡為十四歲至十九歲,律學則為十八歲至二十五歲。高宗龍朔二年(662),又在東都洛陽設立了一個國子監,與長安國子監合稱「兩監」。
國子監長官為國子祭酒,主持政務。下設司業為副,及丞(掌判監事)、主簿(掌印)、錄事。諸學有博士、助教、典學、直講等學官,掌教學。國子生、太學生、四門生入學後,要根據將來考進士科還是考明經而分科學習。所習儒家經典分為大中小三種,《禮記》、《左傳》為大經,《詩經》、《周禮》、《儀禮》為中經,《易經》、《尚書》、《公羊傳》、《穀梁傳》為小經。通三經者,大、中、小經各一;通五經者,大經皆通,余經各一;《孝經》、《論語》則都要掌握。這與進士、明經科的考試要求,基本一致。學校每歲向禮部薦送參加科舉考試者。如學業不佳而多年不堪薦送,或薦送後屢年落第,則往往要被學校解退除名。
唐代前期,進士及第而享文名者,大多由兩監生徒出身。主考官在取捨中,也有意偏重生徒。時進士不由兩監出身,則深以為恥。唐玄宗李隆基曾下令,天下舉人皆補學校。但安史之亂後,由於政治混亂及財政困難,學校由盛入衰,生員不及舊日三、四分之一,太學、四門學的入學資格只好降低,生徒在應科舉者中的比例亦大為減少。
宋代太學仍為最高學府,隸國子監。宋初僅設國子監,學生名額甚少,且只收七品以上官員子弟。宋仁宗慶歷四年(1044),范仲淹推行新政(見慶歷新政),始以東京開封錫慶院興辦大學,招收內捨生兩百人,採用胡瑗的湖學法制訂「太學令」。宋神宗趙頊時,擴建太學,增加學生名額達兩千四百人,設八十齋,並重訂太學條制,推行三舍法。宋徽宗趙佶時,興建辟雍作為外學,太學(包括辟雍)共招生三千八百人,同時廢除科舉,人材皆由學校選拔,太學達到極盛時期。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在臨安府重建太學,至宋末學生達一千七百多人。
宋代太學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學制。太學生從八品以下官員子弟和平民的優秀子弟中招收。慶歷間(1041~1048),內捨生由太學供給飲食。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起,外捨生亦由太學給食。南宋時,外捨生入學,須納「齋用錢」,方能在官廚就餐;貧者減半納;內捨生和各齋長、齋諭免納。學生各習一經,隨所屬學官講授。學生分成三等,即上舍、內舍、外舍。考核學生成績和學生升等的制度,稱「三舍法」,規定新生入外舍習讀,經公試、私試合格,參考平日行藝,升補內舍。內捨生兩年考試一次,考試成績和當年公、私試分數校定皆達優等,為上等上捨生,即釋褐授官;一優一平為中等上捨生,准予免禮部試;兩平或一優一否為下等上捨生,准予免解試。上捨生不再參加公試。私試每月一次,由學官出題自考學生;公試每年一次,由朝廷降敕差官主持。學生分齋學習,每齋三十人,屋五間、爐亭一間為全齋閱覽和會議處,設齋長、齋諭各一人,負責督促和檢查學生的行藝。宋代學官與唐略同,然無助教、直講,又增學正、學錄、監書庫、監廚官等。職員稱學職或職事人,有前廊學錄、學諭、直學等,大多由上捨生或內捨生擔任,每月有俸錢。工人稱齋仆、貼齋等,亦領「月給錢」。
宋代太學為統治者培養出大批官員和學者。隨著理學的逐漸形成和政治斗爭波瀾起伏,太學還成為傳播理學和各派政治力量競爭角逐的場所。一些太學生如陳東等人,曾上書言事,推動了抗金斗爭。宋代太學制給後代以很大影響(見國子監)。
⑻ 世界上第一所公立學校是哪一所
舒城是春秋時的舒國,戰國時屬楚國,早已受到中原先進文化影響,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版熏陶,而蜀地相對來說,權受中原文化影響要晚一些,據《戰國策》載,司馬錯曰:「夫蜀西辟之國也,而戎狄之長也,而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可見文翁初到蜀地,見到的可能是一幅夷狄之境、化外之民的圖像。 為了改變這種民風,形成類似於中原的儒雅之風,文翁採取了一項驚天動地、亘古未有的舉措:創辦官學。於是文翁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公立學校」———郡縣官學。
⑼ 孔子的簡介
孔子復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歷制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陬城)人,漢族。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