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公立私立 > 公立醫院黨的建設

公立醫院黨的建設

發布時間:2020-11-26 07:07:18

『壹』 如何評價我國公立醫院的擴張

公立醫院盲目擴張的問題由來已久。新醫改啟動以來,一些公立醫院包括大型公立醫院使出渾身解數,或跑馬圈地蓋大樓、斥重金添置新設備,或通過接管、「整體接收」、建立分院擴大運營規模,或將前幾年出售、已轉制為民營的醫院重新購為己有。這些盲目擴張行為直接妨礙了醫療資源均衡化分布的目標,並將進一步分割基層醫療機構和民營醫院的市場,強化患者對城市大醫院的依賴心理,削弱患者對民營醫院的信任,在城市大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之間、公立醫院與民營醫院之間形成「大者愈大、小者愈小」、「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

此外,公立醫院沉溺於「上規模、上檔次」的擴張沖動不能自拔,勢必落入負債經營的陷阱,甚至陷入嚴重的債務危機。據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介紹,近年對全省200多家醫院的調查顯示,醫院平均負債占總資產的23.14%,有的甚至超過300%。這種「以高額負債謀求高速發展」的模式,與近年來許多高校在大規模擴招、大面積圈地過程中欠下巨額債務如出一轍。有的高校實在不堪債務重負,不得已祭出了「賣地還債」的昏招,那些負債率超過300%的公立醫院,大約離「賣地還債」的命運也不遠了。

公立醫院盲目擴張走到如此地步,主要原因有三。其一,一些公立醫院定位不準確,目標紊亂。國家興辦公立醫院,最核心的目的是為公眾提供基礎的醫療服務,滿足公眾的基本醫療保障需求。這個目的最本質的特徵是公益性。而一些公立醫院「做大做強」,主要是為了佔有更多醫療資源,占據更強勢的市場地位,賺取更大的利潤,他們的目的恰恰背離了公益性,可謂「盲目」之甚也。

其二,一些公立醫院的負責人,以及一些地方主管部門的有關官員,對新醫改方案中提出的加大對公立醫院投入懷有不正確的期待,認為公立醫院的盤子越大,能夠「套取」的財政投入就越多,因此想方設法要把公立醫院的盤子鋪得越大越好。

其三,在目前體制下,一些公立醫院負責人和主管部門的官員,既無需為公立醫院擴張過程中的低效、浪費、高負債承擔責任,卻可能從大規模的基礎建設、設備購置、人力資源調配中獲得實際的利益,甚至人為製造出一些權力尋租、腐敗交易的機會,何樂而不為?

對症下葯,首先,各地政府和各級醫療行政部門,應當對本地區、本系統的公立醫院進行明確的公益性定位,從發展規劃的戰略高度和完善管理的戰術角度,遏制公立醫院的逐利傾向,防止其偏離公益本位。其次,國家對公立醫院的投入,必須完整、詳盡地體現在政府預算之中,並接收人大的監督;審計機關應當對這些投入進行嚴格的績效審計,通過公開發布審計報告,向公眾說明公立醫院把這些錢花在了什麼地方,效果如何,都存在什麼問題,等等。

再次,亟須建立完備的激勵約束機制和嚴格的問責機制。公立醫院負責人既需要在公立醫院的發展與改革中獲得應有的專業成就、績效評價和職業榮譽,實現個人的價值和抱負,也需要為自己的決策和管理行為承擔應有的責任,包括為決策失誤、管理失當承擔黨紀政紀責任以至法律責任。那種「賺了有我一份,賠了國家兜底」、「成績歸功於我,錯誤集體負責」的傳統運營模式和管理體制,在新醫改條件下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

『貳』 公立醫院的體制改革究竟怎麼改這次會不會對一些醫院的產權動刀子呢

對於公立醫院的改制,我個人的看法是不會一概而論,應該是有差別的。主要是根據醫院的功能定位不同而有所不同。對於一些小的區、鄉、鎮醫院估計往社區衛生服務方向轉移,而大的醫院尤其是在城市醫療層面作用較大的三級醫院主要是從規范和完善政府財政補償、理順公立醫院的管理體制、維護並全面落實醫院的社會公益性,實現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病有所醫」的民生建設目標。
首先,從我國衛生改革現狀和要求來看,經過若干年衛生改革,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依然嚴峻,在醫療衛生改革的大討論中,社會、經濟、政治研究領域的專家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總體歸納為: 出現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不是市場化方向錯了,而是政府主導部門缺位;看病難、看病貴應歸咎於「偽市場化」,醫療衛生領域問題出於行政壟斷。然而,無論衛生改革的功過如何,堅持公益主導下的市場化改革已達成共識。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強化公立醫院公共服務職能,規范收支管理,糾正片面創收傾向。」要實現 一目標必須完善公立醫院的補償機制,核心是要提高財政補償的績效。完善公立醫院的補償機制,首先要有助於實現公立醫院體現公益性的社會目標,其次在政府有限資金投入的情況下,引導和激勵公立醫院自主、高效地實現公益目標,最大限度地提高對醫院補助的效率。
再來看看我國公立醫院補償機制的現狀,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財政補償有限,公立醫院要實現公益目標必然要能得到足夠的補償,負有公益事業主導責任的政府應對公立醫院進行足夠的補償,但是,目前政府對醫院直接的財政補償不到醫院收入的10%;而公立醫院醫生工資沒有政府補貼,來源於醫院創收,這成為誘導需求的動因,從而出現各種創收行為,如非醫療服務的產品消費為主:葯品價格補償、日益嚴重的醫療器械購買和使用的創收、耗材收入、項目投資招標收入以及合作和合資收入(包括特需服務的合作)等,在醫院的業務收入中,葯品收入又佔到50%~70%,影響醫療服務質量的提高,也造成很多過度醫療行為,浪費了有限的醫療資源,雖通過實施醫院收支兩條線的改革,旨在弱化葯品收入對醫療機構的補償作用,提高醫療技術的勞務價格,轉變醫療機構的補償機制,但以葯養醫的局面尚無很大改善。
二是獲利因素的驅動,由於利益驅使,醫院還從病人自付中獲利,如從醫保病人的非醫保項目中獲利即醫保范圍以外的葯品和材料、把體檢作為創收項目之一等,這不但嚴重影響基本醫療服務,同時也限制了高端醫療技術的健康發展。
三是醫療保障制度明顯缺陷,現有的醫療保障制度不能有效控制醫療浪費,經過數十年的醫療衛生改革,醫療保障制度從試行到逐步推廣實行,仍然存在大量問題,很難做到同一保障體系內的公平合理。與醫療服務業發展現狀相比,我國的醫療服務業監管體制還存在許多問題:整體框架還未完全形成;缺乏醫療行業的基本法律;缺乏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政府管制制度的自覺性意識,立法計劃缺乏系統性、全面性;各組成部分發展不平衡。行業准入方面,在結構准入方面相對比較完善,但在人員准入和技術准入方面有欠缺,設備設施准入也不完善。在運行監管方面,缺乏大量的技術規范,缺乏關於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社會經濟行為的管制規定,沒有建立起信息發布制度。
四是現有運行機制效率低下,在微觀管理體制上,公立醫療機構還不是真正的自主管理、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法人實體,普遍存在著經營上負營不負虧的現象。在內部運行機制上,公立醫療機構還沒有打破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人事制度和分配製度模式,人力資源不能合理流動,不能充分體現優勞優酬、多勞多酬的分配原則。
再從如何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來說,公立醫院的補償機制問題一直困擾著醫院的生存和發展,只有不斷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才能促使公立醫院健康持續發展,有利於醫療衛生改革健康有序地進行,有利於醫療衛生事業的健康和諧發展,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團結。
一是要拓寬補償渠道,我國現行的醫院補償渠道主要包括三大部分:財政補助、醫療業務收入、葯品加成收入。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衛生改革的深化,這種補償機制愈來愈顯示出其弊端:財政補償不足,迫使醫院要依靠價格補償;而價格中又沒有充分體現技術勞動的價值,有迫使醫院依賴葯品價格和設備價格補償,造成醫院補償機制循環不暢。面對如此現狀,拓寬補償渠道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應明確政府對醫療衛生事業應盡的責任,改變目前的補償結構,實現以政府為主的多元化投資主體下的醫院監管體系。以醫保為龍頭,通過對醫療保險設計改變對醫院的補償方法,如實行按人頭付費和雙向轉診,按病種付費或實行醫保的第三方委託管理,以專業化的管理機構加強對醫院的引導和監督。其次,健全公立醫院財政補償機制,關鍵還要提高財政補償的績效,既要保障公立醫院公益性的需要,促進公立醫院實現社會目標,又要符合激勵約束相容的原則,通過政府有限的資金投入,引導和激勵公立醫院自主、高效地實現公益目標,最大限度地發揮政府財政補償的效率。再者,拓寬補償渠道還可引入社會資本投資(民營資本和慈善基金);利用政府貼息貸款發展公立醫院也是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的 有效方式。政府投資作為全社會投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社會其他投資起著示範作用和引導作用。對公立醫院的投資可以通過運用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如投資補貼、投資抵免、投資貸款貼息等)來實現。
二是要加強制度監管,要加強醫療機構內部運行機制改革步伐,規范和完善公立醫院人事和收入分配製度。目前的公立醫院是傳統的事業單位,需要用現代規范的事業法人制度來加以重造。人事制度改革可採用全員聘用制,建立能進能退的用人機制。在收入分配機制上應扭轉醫務人員工資收入、獎金與業務收入掛鉤的現象,取而代之應轉向與工作量和工作效果的考核相聯系。規范對醫務人員的激勵機制。建立以崗位為基礎,總額控制、分配合理的工資制度,遏制以葯養醫和不合理的創收行為。
三是要提高運營效率 公立醫院也要吸取企業管理的先進經驗,提高醫院運營效率。醫院的首要任務是要在一定的預算下維持基本運營,而醫療機構由於服務內容和人群的特殊性, 需要服務具有高質量,公立醫療機構與公益目標相聯系,需要處理好一般企業運營中成本利潤導向和國家政策、法律等規定的社會利益導向之間的關系,這就需要醫院注重提高運營管理水平,從而兼顧多重目標的實現。
以上觀點,在醫療行業的同道較多認可,關鍵還要看這次國家政府的決心如何,是認真扎實地逐步推進,還是打一陣乾雷後象徵性地隨便下幾顆雨點就草草收場。我們只有拭目以待了。
我的答復也許你還不夠滿意,但我想,全國的同道們都會從不同的角度來暢所欲言,說不定上面的高層人士也會出來發表高論的。那麼,我這就算是拋磚引玉了。哈哈。

『叄』 醫院建設的價值觀{最好帶解釋}急需

1培育醫院文化是一種重要的管理手段 過去是病人求醫,包括醫療在內的社會各行業的服務意識淡漠,「花錢買氣受」的病人屢見不鮮。隨著醫療改革的不斷深人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醫療衛生行業逐步推向市場。如何在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在競爭中得以生存和發展,是眾多醫院面臨的嚴峻課題。在醫院承擔救死扶傷的社會責任的同時,培植和建設優秀的富有特色的醫院文化,營造和培育一種良好的文化氛圍,使之產生一種群體的精神激勵的作用(醫院精神),開發職工的創造力,以增強競爭力,這已是眾多醫療同行的共識。在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培育醫院文化作為一種管理手段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目前國內外許多醫療單位都在進行「以病人為中心」、「以病人為主導」的管理思想的灌輸。而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在醫療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就是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2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就是要滿足患者的需求2,1滿足患者的需求是醫院文化的核心內容,滿意服務的全部意義在於服務對象的滿意 要把病人的滿意與否作為衡量服務質量的尺度,建立以病人滿意為導向的服務體系,把「病人至上」的服務宗旨作為醫院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孟凡馳在《中外企業文化》2012年第1期撰文指出,職工隊伍如何帶起來,員工個人價值和企業願景如何高度一致起來,都要用文化的手段來解決,而不能採取硬性的行政手段。要用企業文化來整合,來培養員工的價值觀。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制度,幹部隊伍的腐敗現象仍然很嚴重,這是因為有制度不執行。例如,關於提拔幹部、任命幹部的程序,從中央到地方的制度非常嚴格,對怎麼樣提名、怎麼樣討論、怎麼樣考查、怎麼樣表決等都有明確規定,但有人在任命幹部的時候往往將這套程序玩於股掌之上。他們憑借著領導權力,告訴張三他想提拔誰,讓張三去考查一下,考查之後先跟部門匯報,程序走的一個都不缺,他們非常妥帖地達到他們的目的。別人誰都明白,就是說不上來。所以,光有制度沒有正確的文化理念指導,制度也成為個泥人,隨手捏。還有,企業價值分流的各個系統都要打開通道,不能搞價值壟斷。所謂價值壟斷,就是在一個階段內企業只有一種價值認可,那就是一個員工當了官就成功了,沒有當官的就沒成功,這樣就造成價值壟斷。任何一個企業就那麼幾個領導崗位,要想讓大家都能實現個人價值,應該開辟多種通道,這叫價值分流。要讓員工明白,實現個人價值的途徑有很多,不是只有當官那一條路。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幹部的廉潔文化,職工的成才文化,要確立起來,成為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和《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的公布,標志著我國新一輪醫葯改革的啟動。每一次重大的社會改革,總是伴隨著思想解放和觀念轉變的過程,廣大醫務人員是醫葯改革的主力軍,因此,在不斷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過程中,我們應該著力針對新形勢下醫院建設發展的價值取向和思維導向,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把廣大醫務人員的思想統一到改革的方向目標上,為全面推進醫葯改革提供政治保證和精神動力。

1.目前醫院價值取向和思維導向問題的剖析

公立醫院作為政府舉辦、向人民群眾提供公益性和基本醫療服務的機構,履行社會責任和義務的特殊性質決定了它始終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但是,醫院在經歷了長期自由式競爭的發展階段後,也積累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醫院如何順應新形勢,找準定位,把承擔社會責任與發展戰略結合起來,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實現醫院與社會的和諧發展,是醫院管理者面臨的新課題。

1.1、社會責任與自身利益的問題

在我國的醫療服務體系中起主導作用的是公立醫院,公立醫院是政府舉辦、向人民群眾提供公益性和基本醫療服務的組織機構,履行社會責任和義務的特殊性質決定了它始終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隨著SARS、「5.12」汶川大地震、H1N1甲型流感等公共事件的發生,作為公立醫院履行著為國家、為人民分擔困難的社會義務,主動擔負起醫療救助和醫療應急的重要任務。保障和促進全民的健康,使每個人無論貧富都能夠獲得必要的醫療衛生服務,不僅是保障個人健康的要求,也是保護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的要求。

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必須強調公益性原則。看病就醫是患者生存的必然需求,不可缺少,不能替代。如果把醫療衛生服務單純視為商品,按市場規則追求利益最大化,其結果必然是只有少數富人才能享受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而低收入人群則難以得到必要的基本醫療服務,這與社會利益是背離的「1」,也會導致醫療費用快速上漲和患者經濟負擔增加。作為個體的人無法預測什麼時間得病,得什麼病,得了病需要什麼檢查,怎麼治療,要付多少錢治療等等。如果醫院或醫生只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就很容易利用專業知識信息的不對等引導患者消費,為病人提供過度或不必要的服務。醫療服務的另一個特徵,就是存在無法克服的患者消費趨高和服務效果不確定的矛盾。一方面,患者為避免風險而不惜代價,買貴不買賤;另一方面,醫療服務領域價高不一定質優。受醫學科學發展和患者自身差異的限制,盡管患者支付了昂貴的費用,治療結果可能是恢復健康,也可能沒有恢復健康,甚至失去生命。

公益性淡化是目前醫院存在的突出問題,也是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障礙。究其原因:一是政府對公立醫院的投入不足,對公立醫院的財務收支、剩餘留取、人事制度、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監管不到位;二是將醫院推向市場,只給政策,自負盈虧,促使醫院經營方向以營利為目的。醫院要生存和發展,為了吸引患者,競相配備高新技術和設備,導致了過度醫療等不規范行為及醫療費用不斷上升。三是重視經濟效益的結果致使醫療服務從「重預防」轉向「重治療」,從低成本轉向高科技高成本,這樣的轉變使越來越多的老百姓看不起病,乃至有病不敢看。

1.2、規模擴張與適度發展的問題

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行業競爭的日趨激烈,公立醫院面臨生存和發展的矛盾更加突出,面對復雜的環境,許多醫院選擇了擴大規模的發展方式。擴大規模是對醫療市場需求的應答,同時也有進一步細分專科與新建科室的需要。擴大規模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方式是自身規模的擴大,建設新的醫療大樓、增加醫療用房面積、床位數量、醫務人員數量、引進設備等,深層動機是為了多收病人,增加收入。另一種方式是走「合作、兼並、聯合、集團化」等重組模式,打造「聯合艦隊」,以期達到擴大規模效應、盤活存量、優化資源、降低醫療成本、提高效率、有利於醫療市場競爭的目的「2」。從實際來看,醫療機構規模的擴大,適應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衛生服務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看病難。但伴隨著擴張勢頭,醫院的豪華風也越刮越猛,買大型醫療設備,建VIP病房,導致醫療費用上漲過快。有些大醫院盲目搶占醫療市場與份額,由於病人都湧向大醫院,大醫院沒有分流,沒有轉診,沒有層次,病人並沒有得到精心治療。從醫院本身看,其人才儲備增長速度未必能跟上擴張的速度,致使醫院的管理難度加大,醫療質量下降,醫療費用上漲過快,醫教研能力不能協調發展。從醫院管理者角度出發,醫院發展要站在自身高度,考慮政績、員工待遇、承擔一定醫療業務量,要達到這些目的,需要資金,需要擴張,這沒有錯。但如何把握適度發展,要根據自身實力,考慮投入與產出的價值,保證醫院的品牌不被稀釋,大醫院門庭若市不可能是永久性的。

對於公立醫院的擴張性發展,首先政府要重新定位,在指導思想上把醫院看作是國家為維護人民健康的公益性機構,圍繞這個定位制定相應政策。其次,轉變醫療模式,改變以治療和營利為中心的醫療,建立以保障和促進健康的為基本目標的健康管理模式,從根本上降低醫療費用。再次,改變公立醫院補償方式。政府加大投入,逐步實現由定額補貼和項目補貼向按服務量和服務質量補貼的轉變,理順醫生收入分配機制和保障機制。

1.3、「以病為本」與「以人為本」的問題

伴隨人類社會的發展進化過程,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發生了結構性、革命性變化,已經形成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以病為本」的傳統治療模式,醫務人員的視線專注於疾病的治療,表現為只注重病症、葯物和手術,語言生硬,忽視與病人有效溝通,缺少人文關懷,這也是造成當前醫療糾紛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對於疾病診治仍然應用傳統理論及葯物、手術、康復治療三大臨床法寶已遠遠不夠;現在的醫療服務已經涵蓋了人類生命的整個全過程,從圍產期、嬰幼兒期、青少年、中年、老年以至臨終期,醫療服務的對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病人不僅是生物屬性的人,更是社會角色的人,醫務人員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站在尊重和重視「人」的角度,幫助他們與疾病作斗爭,戰勝疾病,重獲健康;一方面運用自身所掌握的專業的醫學知識和嫻熟的醫療技術為病人解決生理上的疾病,另一方面從服務態度、工作流程、治療環境和生活條件上帶給病人心理和精神上的滿足,把單純技術診療轉為醫療技術、心理關懷並重的醫護模式;同時把單一的醫療服務轉變為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宣教合為一體的全方位醫療服務體系,從服務於某一個體到服務於整個社會公眾,通過提供醫療保健、健康指導,樹立正確的健康理念,改變社會公眾的不良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以期達到真正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的目的。

「以人為本」的理念體現在醫院的各部門、各項工作環節中,就是把尊重病人,關愛和理解病人放在首位,切實為病人辦好事、做實事,以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想到病人,一切為了病人為出發點,從強調臨床症狀的改善轉變為在注重臨床症狀改善的同時還要注重病人的生命質量和健康結果,提高生存質量和生活質量,從圍繞疾病轉變到圍繞病人,從完全由醫護人員做主轉變為醫患共同協商、合作,讓病人參與對疾病的治療活動,在生活、環境、服務、態度等環節給予病人全方位的關心和照顧。

2、現階段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意義和作用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廣大醫務人員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等也在發生變化,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人、改造人、塑造人的系統工程,是醫療工作和其它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因此,針對現階段醫院建設發展中的價值取向和思維導向,積極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和任務,為醫葯改革的科學發展保駕護航,顯得尤為重要。

2.1為履行社會責任提供政治保證

胡總書記在政治局第20次集體學習時指出:「醫葯衛生事業關系億萬人民健康,關系千家萬戶幸福,關系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關系國家前途和民族未來,是一個十分重大的民生問題。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是黨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任務。」醫療衛生事業是造福人民的事業,新一輪醫改的核心是要落實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質,廣大醫務工作者是黨和政府醫改理念的執行者,要承擔起救死扶傷,防病治病,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的重要使命。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引導廣大醫務人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利益觀、是非觀和人生觀,概括起來,就是律己利人。同時要充分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的能動性,振奮精神,銳意改革,創新進取,更好地承擔起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職責。

2.2為促進科學發展奠定思想基礎

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在戰略決策,不僅要從根本上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也要從長遠上完善醫療衛生四大體系建設,實現衛生事業協調、健康、可持續發展。要通過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使廣大醫務人員更好地理解科學發展觀為何發展、怎樣發展、靠誰發展的思想,化壓力為動力「3」,通過回顧歷史、總結經驗來堅信發展是硬道理,堅定改革與發展的信心,為加快醫院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和輿論支持。

2.3為構建和諧醫患提供精神動力

醫務人員既是醫療技術的載體,又是醫院發展的動力源泉,也是建立和諧醫患的基礎和關鍵所在。實現實現醫務人員的全面發展,不僅要培育醫務人員的服務水平和技術能力,更要培育醫療道德、服務作風和奉獻精神,做到德才兼備、德行一致。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導醫務人員發現本職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把個人價值觀融會到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價值觀中,把個人目標與醫院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把潛在的知識和能力轉化成為對醫院的發展和建設的貢獻,從而實現個人與組織的「雙贏」。其次,要轉變醫務人員的思想觀念、服務理念和社會角色,必須從「恩賜者」向「服務者」進行角色轉換,在本職工作中尊重病人、關心病人、服務病人,甘當維護社會公眾健康的「奉獻者」。

3、促進醫院發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對策

思想政治工作是現代科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黨的政治優勢。面對新形勢下醫院發展的熱點問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培養積極向上的意識和風尚,是推進醫院各項建設、提高服務水平的重要保證。

3.1系統教育與主題活動相結合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首要和基礎的工作,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長效機制,在抓好系統、常態教育的同時,還可根據形勢和實際,開展專題教育、專項治理、主題活動等教育形式。如緊扣崗位開展「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職業道德、法律法規」五種教育,開展職業道德規范和醫德醫風教育。組織黨員職工參觀革命烈士陵園等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開展「創先爭優」、"弘揚白求恩精神,為人民健康服務"的主題活動;在每年"3.5學雷鋒日"、"5.8世界紅十字日"、"7.1黨的生日"、「院慶日」開展大型義診、健康宣教活動,鼓勵科室爭創"文明科室"、"青年文明號"活動。使整個教育工作既保持連貫協調,又適應衛生改革階段性、專業性的特點。

3.2素質教育與職業道德教育相結合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意義在於凈化人們的心靈,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在當前思想觀念多元化的情況下要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不懈地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教育廣大醫務人員,學習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事業觀,堅定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引導醫務人員不斷加強自身修養,推崇高尚道德,秉持良好操守,固守純潔境界,完善健全人格,不斷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和思想道德水準;使廣大醫務人員把毫不利已、先人後已的精神,對技術精益求精、對病人滿腔熱忱的精神、愛崗敬業、以病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精神作為恪守「白衣天使」這一神聖職業的最高准則,牢固樹立愛崗敬業、依法執業、誠信服務的觀念,堅持科學、合理、規范的診療行為,提高醫療質量,改善服務態度,控制醫葯費用,促進醫療行風建設和各項事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3.3教育引導與科學管理相結合

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寓於醫院管理之中,才能使醫務人員做到知行統一,從而有效發揮作用;醫院管理只有體現思想政治工作的內涵要求,才能彰顯管理的精神價值和指向。具體而言,一是要與業務管理相結合,使其圍繞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來實施有效管理,嚴格執行醫療操作規程;二是要與人才管理相結合,建立不以資歷輕視人,不以權威壓制人的行業文化,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建立公平公正的人才選聘機制。「4」激勵先進、鞭策後進,把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的德技雙馨人才用起來,在醫院形成尊重人才、愛惜人才的良好環境。要不斷完善規章制度體系,推進制度創新,把管理規定內化成醫務人員的自覺行為,使醫院管理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從而把醫院建設成為精神風貌奮發向上、醫德醫風高尚優良、幹部隊伍勤政廉潔、廣大職工愛崗敬業、學術思想嚴謹活躍、文化氛圍濃厚高雅、院容環境整潔優美的精神文明窗口。

參考文獻:

「1」李 玲:讓公立醫院回歸社會公益的軌道.求是雜志,2008-4-1

「2」易學明:當前醫院管理中幾個熱點問題的辨識.中國醫院管理,2010,30(3):1-3

「3」王衛憲:新醫改形勢下如何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中國醫院管理

「4」栗 莉: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構建和諧醫院文化.現代醫院.2007,7(8):130-131
業隊伍建設,價值觀培育的重要內容,一定要做好。

『肆』 如何加強新形勢下醫院黨建工作

一、全面提升,深刻認識醫院黨建工作的重要性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切實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帶領廣大群眾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同樣,醫院作為基層黨組織,加強黨建工作,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一)提升使命意識,彰顯黨組織的引導力和凝聚力。醫院黨組織是醫院各項工作的政治核心,對醫院的改革和發展起著導向引航和保證監督作用。在深化醫療衛生改革的新形勢下,加強醫院黨建工作,提升科學化水平,可以更好地保證醫院在興利除弊的過程中保持醫療衛生改革的正確方向,更好地發揮醫院黨組織在「救死扶傷」這一醫院中心任務中凝心聚力的作用,引導醫院「防病治病、提升醫療技術水平、保護人民健康」等重要任務的完成,從而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實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生死相托、性命相系」的醫學使命,有效促進和諧醫患關系的形成。
(二)提升奉獻意識,發揮共產黨員的模範性和先進性。加強醫院黨的建設工作,可以提升醫院的黨建水平,激發醫院基層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創業熱情和創新激情,有利於將共產黨員「五帶頭」的要求體現在醫院具體的工作當中,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模範性和先進性,影響和帶動周圍群眾,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投身醫院的醫療管理和改革工作中,為實現共同的工作目標而團結協作,共同奮斗。
(三)提升大局意識,保證醫院發展的穩定性和持續性。黨風廉政建設和行業作風建設是醫院黨建工作的一大重頭。由於醫院在保證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其行業作風建設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醫院的黨風廉政建設與行業作風建設只有在黨委班子和全員黨員幹部的帶頭承諾下,充分發揮廉潔從政、廉潔行醫的正確引導力,形成清正廉潔、浩然正氣、高風亮節、作風正派的醫德醫風,樹立起良好的醫院形象,倡導良好的社會風范。因此,做好新形勢下的醫院黨建工作,對於始終樹立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宗旨,促進醫患和諧和行業作風根本好轉,保證醫院健康、穩定和持續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追根究源,查找醫院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查根源,「重業務、輕黨務」現象普遍
由於醫院改革內容的復雜性和日常救助病人事務的繁雜使得醫院對黨建工作重視程度低,對黨建工作的指導缺乏實效性。
在認識上存在偏差。認為醫院的中心工作是救助病人、提升醫療質量,尤其在「以葯養醫」機制的取消的情況下,使得醫院的總體收入下降,領導更多的考慮了醫院經濟效益的提升,認為黨建工作不創造經濟效益,注重短期利益,而無暇顧及黨建工作,使黨建工作流於形式。
在實踐上缺乏有效指導。黨委對各黨支部工作的開展缺乏切實有效的指導和監督辦法。存在把黨務工作和業務工作相脫節的現象,沒有把黨建工作納入部門整體工作來管理,也沒有把黨建工作作為一個重要內容來考核。[
(二)查機制,醫院黨支部功能弱化
基層黨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任務的戰斗堡壘。由於機構設置和職責權的不清晰導致黨支部功能弱化。
支部設置不合理。就醫院黨組織設置的現實狀況來看,在醫院層面設置黨委或者黨總支,而黨支部往往以醫院各行政科室為單位來進行設置。這樣,很多臨床業務科室的主任或業務骨幹擔當了各黨支部書記職務,他們往往忙於日常大量繁重的醫務工作,抓黨建工作的時間和精力都有限。
黨員管理難度大。近年來,隨著醫院人事改革的推進,人才外包和人才代理制度在各醫院推行,這導致醫院臨床聘用人員增加,這部分人因為工作單位更換相對頻繁,組織關系接轉滯後,使得部分黨員成為既不接受支部管理又不參加支部活動的自由黨員。這些流動黨員的增加,給醫院支部黨建功能的發揮帶來一定的難度。
(三)查管理,醫院黨建工作方法模式化
一項工作質量完成的好壞往往與工作方法是否適當有著緊密的聯系。醫院黨建工作也是如此。然而,在新醫改背景下,在「利益至上,物質至上」的不良社會氛圍下,醫院相關部門沒有用心探索黨建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徑。在對黨員的管理上,往往偏重於行為管理、剛性管理,忽視說服教育和引導式的柔性管理,工作方法簡單,習慣於行政命令,思想政治工作不夠深入細致,開展的活動也是應付為主,採用形式主義,因循守舊,沒有創新力和持續力,在黨員中沒有全方位的知曉率和覆蓋率,無法形成效果和氣候。
三、善於創新,切實探索醫院黨建工作的新方法
在新的社會形勢下,在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背景下,如何進一步探索醫院黨建工作新方法,穩固黨的群眾基礎,改變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現實狀況,是引領公立醫院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
(一)創新學習機制,打造學習型黨組織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從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全局出發提出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重大戰略任務。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要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黨的自身建設。而把各級黨組織建設成為學習型黨組織,是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基礎工程。
創新黨員學習機制。醫院各級黨支部要認真落實醫院黨委關於支部黨員大會、支委會、黨小組學習教育制度,定期開展黨性分析、批評與自我批評、通報情況,結合黨員醫生的現實表現對黨員進行民主測評。同時,要堅持醫院黨委領導和支部領導講黨課制度,積極開展「蹲好一個點、帶好一個班、樹起一面旗」的「三個一」主題實踐教育活動,以此作為學習與工作的結合點,貫穿整個教育活動的始終。
改進黨員教育方式。醫院基層黨組織要堅持從實際出發,融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採取集中學習、座談討論、「走出去看、請進來」的方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生動活潑的形式,在各條戰線各個工作崗位上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注重輿論宣傳。在新醫改的形勢下,醫院黨建工作要善於藉助輿論宣傳絡這一手段,充分利用網路信息資源,開闊廣大黨員幹部的視野,拓寬醫院黨建工作的渠道和空間。一方面通過著力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時反饋醫院黨建工作動態,宣傳醫院黨建制度、黨建文件和黨建工作小知識,營造醫院黨建文化氛圍。另一方面利用院報和網站開辟黨建專欄,如黨旗飄飄、創先爭優活動專欄、七一專欄等形式,來達到「展天使風采」、形成醫院文化大家談的良好氛圍,弘揚和宣傳身邊先進典型的事跡,達到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二)創新管理,規范制度廣開言路
推行「群眾參評、黨員互評、組織講評、領導點評」有機結合的「四評」工作方法,建立「一周一報表、一月一抽查、一季一點評」工作機制。保持領導點評的常態化和高效化,建立以點評促工作的動力機制,努力做到各級領導幹部都作點評,每個基層黨組織和每名黨員都被點評。注重將創先爭優實踐成果及時轉化為理論成果和制度成果,不斷放大創先爭優活動的影響和成效。
改進黨員管理方式。醫院黨委可以統一印製《黨員活動登記證》,編印《黨的章程》,並將個人及所在組織情況、思想匯報記要、黨費交納登記、參加活動登記等方面的內容,一並下發每個黨員。除思想匯報紀要由自己填寫外,其餘欄目均由所在基層黨組織填寫蓋章,以提醒持證者增強黨的觀念,規范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建立網路聯點。各黨支部要高度重視黨員管理教育工作,讓所有黨員轉移關系有接洽、溝通信息有渠道、反映情況有場所、發表意見有門路、參加活動有組織、尋求幫助有依靠。通過建立聯系網路,加強縱橫聯系和信息溝通,使組織和黨員之間保持互知互明。
推行黨務公開。以落實黨員的知情權、參與權、選舉權、表達權、監督權為重點,提高黨員對黨內事務的參與度,充分發揮黨員在黨內生活中的主體作用。通過多種形式(網站、會議、文件、公開欄)等多種形式推行黨務公開,緊密結合醫院在深化改革發展過程中黨的建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建立靈敏快捷的信息接受、反饋系統,及時檢索、收集、處理來自各方面的思想信息,拓寬黨員意見表達渠道,營造黨內民主討論、民主監督的環境。
(三)創新載體,拓展黨建工作的渠道和空間
以優化服務舉措提升黨建工作水平。和諧醫患關系,提升服務水平是黨建工作內涵的重要組成部分。各支部要做到充分了解病人的需求,圍繞和諧醫患關系,服務病人來開展系列活動。如可以在醫院職工內每年度開展優秀員工的評比,每季度開展文明優質服務科室的推選,每月度開展文明禮儀示範員的推薦,發掘和大力宣揚在醫療服務過程中表現突出、成績優異的個人或集體的先進典型。黨委可以通過政工查房聽取病人意見,採取病人回訪、滿意度調查,了解病人對醫院的要求。通過黨員公開承諾和聘請行風監督員來優化行業作風建設。黨員公開承諾的內容以廉潔行醫、優質服務為主體,通過上牆公示,監督員監督的方式,定期召開會議,一方面了解監督員對醫院發展建設的意見和對行風和黨建建工作的滿意度,另一方面對黨員起到了督導作用。
以形式多樣的支部活動服務社會。黨支部可以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組織支部黨員服務群眾,服回饋社會。可結合醫務人員自身的職業特點,組織支部黨員到相對偏遠的鄉鎮村進行送醫送葯送文化的三下鄉活動,也可以開展支部共建活動,如與友鄰單位的黨支部攜手,開展支部學習座談會,互相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交流支部建設的經驗;如周邊轄區內的鄉鎮衛生院(所)加強聯系,定期組織高年資醫生對鄉鎮衛生院的醫生進行培訓和帶教,擴大黨支部的影響力。
四、重在統籌,切實形成黨建工作科學化的整體合力
醫院黨委領導幹部要充分意識到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切實「發揮黨委在醫院重大決策中的參與作用,在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方面的監督作用,在維護醫院各方權益方面的協調作用,在處理各部門與廣大職工關系方面的領導和凝聚作用。」[2]同時,從醫院黨委領導幹部也要緊緊圍繞醫院中心工作,著力整合各種資源和力量,整合醫院中心工作與黨建工作,相互促進的動力。
一是統籌力量。醫院黨委可以通過黨建帶團建、帶工建、帶婦建等形式,充分發揮各種群團組織(如團委、工會、政協、關協、婦聯等)的力量,把黨建工作通過各種組織的力量和途徑滲透到醫院的醫療和行政管理等業務工作中去,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積極推進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入耳、入腦、入心,做到「真信、真懂、真用」,通過統籌力量真正把黨建工作服從服務於醫院的改革和發展、服從服務於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服從服務於廣大職工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不斷改善的大局,做到圍繞中心抓黨建。
二是統籌工作。在不斷深化醫療衛生改革的新形勢下,醫院黨委領導幹部要不失時機地利用學習科學發展觀活動、「創先爭優」活動、文明城市創建、建黨90周年等大型活動,運用黨的先進思想和先進理論指導和改進醫療服務工作,使醫院各項事業的發展能夠與時俱進,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要積極促進黨建工作與醫院中心工作的有機結合,防止業務與黨務兩張皮的現象。如在創先爭優活動中,院黨委可以結合醫院的中心工作,制定一套特色鮮明的活動方案。將一年12個月份每個月設定一個主題,圍繞主題開展眾多特色活動, 「文明創建」、「亮承諾、唱紅歌、展新姿」、「黨團共建」、「紅色服務月」, 「志願者在行動」、「健康進萬家」、「做文明職工、創和諧醫院」等主題活動。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切實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突出特色,使黨組織的堅強保壘作用在醫療事業發展中得到不斷鞏固。
三是統籌效果。通過提升黨建工作水平,形成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步增長的良好的社會統籌效果。
在各項黨建活動中,全體黨員幹部職工通過各種宣傳途徑報道形成了向先進模範學習,營造了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認清了黨建工作的重要意義。通過大力提倡溫馨病房服務、文明優質服務,文明禮儀示範員等評比活動,使親情化、人性化服務理念得以深化,和諧了醫患關系。
在科學化的黨建工作局面下,全院幹部黨員、職工群眾以提高患者服務滿意度為目標,以改善就醫環境,體現白衣天使的形象為重點,認真踐行承諾,立足崗位作奉獻,堅持保增長與促發展並重,抓效益與強管理齊頭,才能形成各項業務指標年年節節攀高的效果。

『伍』 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是九月底全面推開嗎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以下簡稱《工作任務》),專門就醫聯體等14項需要研究制訂的政策列出了具體時間表,同時對醫療服務價格調整等56項重點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

「在備受公眾關注的醫保方面,醫保在資源配置方面的重要杠桿作用日益受到重視。」王虎峰指出,《工作任務》還對葯品在生產、流通和價格方面作出了相應部署,尤其在葯品生產環節,重點要解決仿製葯質量和療效的一致性評價,以此整頓和提升葯品生產質量,促進良性競爭。針對有些專利葯和獨家葯品,我國還將建立國家葯品價格談判機制,通過增加葯品數量、與醫保等政策相銜接等方式來降低葯價。

『陸』 事業單位不盈利,為何醫院屬於事業單位

屬事業單位的醫院並不是不盈利而是不以盈利為目的,國家政策扶持的公立醫院屬於事業單位中的社會公益事業單位這個都是國家規定的。還有不要和個人或企業私立醫院混為一談。
1、首先需要先理解事業單位的定義:
事業單位相對於企業單位而言,它們不以盈利為目的,是一些國家機構的分支。一般是以增進社會福利,滿足社會文化、教育、科學、衛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種社會服務為直接目的的社會組織。
2、其次要明白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的區別:
非盈利並不是不賺錢、不要錢。
所謂盈利性經營模式,是指其經營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的,其經營戰略及經營決策完全從盈利出發。
非盈利性經營模式,其經營目的是追求以社會效益為最高准則的綜合效益,經營目標和宗旨是滿足人民群眾當前及長遠的醫療需求。因此,醫院盈利性經營與非盈利性經營模式的區別,並不在於醫院的實際經營結果有無一定的結余或虧損,主要區別有以下兩個方面:
①.在經營環境較好、經營得當和經濟效益較好的情況下,非盈利性經營模式雖然也要注重經濟效益,但是絕對不追求利潤最大化,而是自覺地保證病種病例單元的合理消費水平,並使收支結余限制在一下合理的幅度內,以力求減輕國家和人民群眾的醫療經濟負擔。盈利性經營模式則不但沒有盈利率的限制和約束,相反是追求利潤最大化,不顧及國家和人民群眾醫療經濟負擔的加重。
②.在醫院經濟效益較好有一定結余的條件下,非盈利性經營的醫院其結余資金只限於用在醫療資源積累和擴大再生產,而絕對不成為私人資本增殖和經濟剝削,也不成為投資者(包括股份制的股份持有者)的非勞動所得。
盈利性經營模式,不論其利潤的支配是否有一部分作為擴大再生產的資金,其盈利資金的所有權完全或部分地歸投資者個人或集體所有,其實質是使醫院經營成為個人或小團體資本增殖或經濟剝削的手段。
3、醫院屬於事業單位中的社會公益事業單位。
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指為實現社會公共利益和國家長遠利益舉辦的、面向社會提供公益產品和公共服務的事業單位。根據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的功能特點,劃分為三種類別:
公益一類。這類事業單位應具備以下條件:承擔政府規定的社會公益性服務任務,面向社會無償提供公益服務,不能通過市場配置資源。如義務教育、公共衛生等機構。

這類事業單位業務活動的宗旨目標和內容、分配的方式和標准等由國家確定,不得開展經營活動,其經費需由國家財政予以支撐。履行職責依法取得的收入或基金要上繳國庫或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對這類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要從嚴控制,並加強監督和管理,使其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社會效益。
公益二類。這類事業單位應具備以下條件: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按照政府確定的公益服務價格收取費用,其資源在一定區域或程度上可通過市場配置。如普通高等教育、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等。

這類事業單位根據國家確定的公益目標,自主開展相關業務活動,並依法取得服務收入,其服務價格執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在完成規定任務的基礎上,可依法開展相關的經營活動。服務收入和經營收入屬於政府非稅收入的按規定納入財政管理,實行"收支兩條線"。公益事業發展所需經費由財政根據不同情況予以相應補助。對這類事業單位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科學核定人員編制。要加大政府約束和社會監督力度,進一步保證其公益目標的實現和服務質量的提高。
公益三類。這類事業單位應具備以下條件:業務活動具有公益屬性,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可以通過市場實現資源配置。如廣播電視、黨報、黨刊等機構。
這類事業單位實行經費自理,其開展公益服務和相關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屬政府非稅收入的納入財政管理。其服務質量和服務價格參照相關標准執行並受政府監督。國家通過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和相關標准進行引導和規范。
一般只要是國家公立醫院都屬於事業單位,不以盈利為目的不是不賺錢、不要錢。

閱讀全文

與公立醫院黨的建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