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意見的上下聯動
積極探索以多種方式建立縣級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城市三級醫院長期穩定的分工協作機制。縣級醫院要發揮縣域醫療中心和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路龍頭作用,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技術幫扶指導和人員培訓,探索建立縣級醫院向鄉鎮衛生院輪換派駐院長和骨幹醫師制度,通過開展縱向技術合作、人才流動、管理支持等多種形式,提高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整體效率,形成優質醫療資源流動的長效機制,使一般常見病、慢性病、康復等患者下沉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逐步形成基層首診、分級醫療、雙向轉診的醫療服務模式。支持縣級醫院對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醫務人員進行專項培訓和定期輪訓。縣級醫院要與城市三級醫院開展危重病例遠程會診、重大疑難病例轉診等工作。
『貳』 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政府承擔職工工資問題改革後政府應承擔醫院職工工資的百分此是多少
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是這樣的,沒有葯品差價,把病床位的補助提高了 ,政府會承擔醫院職工工資的60%,其他還是自籌,政府的原則是不能因為改革醫療機構職工工資降低,待遇下降,還在試點中。
『叄』 關於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意見的功能定位
縣級醫院是縣域內的醫療衛生中心和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路的龍頭,並與版城市大醫院分權工協作。主要為縣域居民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包括運用適宜醫療技術和葯物,開展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危急重症病人救治,重大疑難疾病接治轉診;推廣應用適宜醫療技術,為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提供培訓和技術指導;承擔部分公共衛生服務,以及自然災害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等工作。
『肆』 急急急~醫療體制改革做了什麼醫改到現在有什麼成就
2009年-2011年主要做了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二是加強基版層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權;三是建立基本葯物制度;四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五是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2012年以來主要做了三項工作:一是推進全民醫保制度建設;二是鞏固基本葯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三是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成就方面:最大的是基本醫保覆蓋了大部分人口(95%以上),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其次是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建設;第三是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施基本葯物制度後,葯品價格有了較大的下降;四是健康檔案、慢性病體檢、老年人體檢、疫苗免費接種等服務項目大幅增多,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有了一定成果。在公立醫院改革方面現在還只是起步階段,目前還看不到實際成果。
『伍』 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實施方案》明確公立醫院體制改革試點重點在三個方面:一是改革管理體製版、運行機制和權監管機制,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的有效形式,包括完善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推進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強化醫療服務質量管理等;二是推進補償機制改革,落實公立醫院政府補助政策,推進醫葯分開,逐步取消葯品加成,積極探索醫葯分開的多種有效形式;三是加快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積極穩妥推進部分公立醫院轉制,鼓勵民營資本舉辦非營利性醫院。通過改革,使公立醫院切實履行公共服務職能,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滿意的醫療服務。
『陸』 山東省鄉鎮衛生院今後會怎麼樣改革會不會財政全供前景會怎麼樣
.鞏固以縣為主的農村衛生管理體制。將鄉鎮衛生院劃分區域,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和縣域內有條件的隸屬於上級衛生部門和軍隊、廠礦企業的醫療機構分片與區域內鄉鎮衛生院建立業務合作關系;技術力量較強的中心鄉鎮衛生院也可與一般鄉鎮衛生院建立合作關系。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對參與合作的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實行責任制管理,簽訂縱向合作責任書,明確合作各方的責、權、利關系。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定期向縣級衛生行政部門上報本單位參與縱向合作的工作情況。發揮鄉鎮衛生院在縱向合作中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上級合作單位對鄉鎮衛生院的業務工作給予指導,鄉鎮衛生院對村衛生室實行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
2.建立優勢互補的資源共享機制。實施區域衛生規劃,合理配置衛生資源。縣域內優勢衛生資源共享共用,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提高資源使用效益。在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前提下,根據縣域內醫療機構的水平合理確定醫療機構間醫學檢驗、醫學影像檢查互認的項目,在縣域內實行檢查互認。逐步實行各類物資和後勤保障服務的集中供應,降低成本。
3.建立分級合理的業務合作機制。按照三級機構的功能定位和各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合理確定合作各方的服務范圍,制定雙向轉診制度,明確轉診程序、標准和技術規范,及時上轉和下轉病人。充分發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調節病人流向的作用,引導病人合理選擇就診醫療機構。建立合作單位間會診、互派醫生、指導查房、聯合手術、聯合急診、急救等制度。制定全縣統一的醫療質量持續提高體系和醫療質量控制體系,上級醫療機構指導下級合作單位實施。縣級預防保健機構對鄉鎮衛生院、鄉鎮衛生院對村衛生室開展的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健康教育工作給予技術支持和業務指導。鄉鎮衛生院防保人員對村級公共衛生工作實行分片監管。
4.建立對口支援的業務指導和人員培訓機制。建立縣對鄉、鄉對村的業務指導和人員培訓制度,推動單位間的技術交流和技術支持。通過巡診、會診、培訓班、互派業務人員、進修等各種方式提升農村衛生機構的業務水平。上級醫療機構應統一安排下級合作單位的人員參加臨床人員科室輪轉,優先安排合作單位人員進修,吸收下級合作單位人員參加繼續醫學教育培訓班,鼓勵聯合申報科研課題,開展科研攻關。
5.建立合理的補償和分配機制。縣級政府應當設立專項經費,對在縱向合作中付出較多、貢獻突出的單位給予補償和獎勵。發揮政府引導作用,鼓勵上級機構對下級機構給予扶持和幫助。合理分配在業務合作中發生的共同收益,按時對帳並辦理承兌支付手續。
1.合理編制鄉鎮衛生院的各項收入和支出。試點縣(市、區)要綜合考慮鄉鎮衛生院所承擔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任務、人員編制、服務范圍、業務發展等因素,按照收支平衡,以收定支的原則,科學、合理地確定鄉鎮衛生院的收支項目,核定各項收入和支出。鄉鎮衛生院按照批準的年度預算組織收入,安排支出,其中政府補助收入按《山東省農村衛生事業補助政策的若干意見》(魯財社[2003]3號)的有關規定執行。對鄉鎮衛生院國家規定范圍內的人員工資、津貼等人員經費,開展工作所必須的材料、儀器、葯品、交通、水電消耗等業務經費,基礎設施修繕、設備更新配置以及人才培養等項目支出經費,離退休人員費用,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處理等所需費用按有關政策保證落實。
2.規范鄉鎮衛生院收入和支出管理。縣級有關部門要制定全縣統一的鄉鎮衛生院財務收支管理制度,為每所衛生院設立獨立的賬戶,對衛生院的收入和支出實行集中式分戶管理。試點縣可以採取以收抵支,差額補助的辦法進行管理;也可以探索收入全額上繳,再按月集中支付的辦法。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按批準的年度計劃實施。為保證衛生院正常業務的開展,可向衛生院發放一定數額的周轉金。
3.合理處置鄉鎮衛生院的收支差額。鄉鎮衛生院業務收支結余的部分資金應轉為鄉鎮衛生院的事業發展資金,主要由縣級衛生行政部門統籌用於全縣鄉鎮衛生院人員培訓、年終考核獎勵等工作。部分資金可返還衛生院,具體比例由試點縣(市、區)確定。
4.改革鄉鎮衛生院收入分配機制。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按職責管理鄉鎮衛生院的人員和經費,建立鄉鎮衛生院和衛生人員績效評價機制。將鄉鎮衛生院的業務量、服務質量、完成公共衛生任務情況、服務人群滿意度、服務人群健康狀況改進等納入考核范圍,作為返還鄉鎮衛生院收入和考核獎勵的主要依據。加強鄉鎮衛生院院長的選拔和任用管理,實行院長聘任制和任期目標責任制。改革鄉鎮衛生院內部分配,擴大單位分配自主權,根據按崗位、任務、業績定酬的原則,綜合衛生人員技能、質量等因素,合理確定績效工資,不得將醫務人員業務收入與服務收費直接掛鉤。
一加強組織領導。試點工作涉及多方面利益,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要在當地政府領導下,精心組織,完善措施,積極推動各項試點任務的落實。試點縣(市、區)衛生行政部門要成立專門的機構,分別承辦縱向合作和鄉鎮衛生院財務收支管理的各項業務工作。各醫療衛生單位要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和目標管理,確保試點工作的順利實施。
二制定完善政策措施。試點縣(市、區)要在對縣域內衛生資源和衛生服務狀況進行基線調查的基礎上,制定實施方案,明確開展縱向合作和鄉鎮衛生院收支兩條線管理的政策措施,對各單位的職責任務、工作程序、獎懲措施等做出規定。要綜合運用行政、經濟的手段引導各單位自覺履行責任義務。
三加強督導考核。建立試點工作評價體系,建立考核監督和獎勵機制,明確參與試點各單位的責任義務,將各項任務分解落實到單位、科室,責任到人。縣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定期組織督導、檢查,各市衛生行政部門要定期組織階段性評估,我廳也將於年底前組織年度工作考核。考評的重點包括是否建立長效機制並有效實施、基層機構衛生服務能力是否得到提高、農民就醫負擔是否減輕、農村基層衛生保健服務是否落實等。通過檢查評估,不斷總結經驗,分析問題,推動兩項改革的健康發展。
『柒』 新農合報銷比例
1、門診報銷比例:來如自果是在村衛生室及村中心衛生室就診報銷60%;鎮衛生院就診報銷40%;二級醫院就診報銷30%;三級醫院就診報銷20%。
2、住院報銷比例:鎮衛生院報銷60%;二級醫院報銷40%;三級醫院報銷30%。
3、大病醫療報銷比例:凡參加合作醫療的住院病人一次性或全年累計應報醫療費超過5000元以上分段補償,即5001-10000元補償65%,10001-18000元補償70%。並且只要是在鎮級合作醫療住院及尿毒症門診血透、腫瘤門診放療和化療,每年還可限額補償1.1萬元。
從報銷制度來看,以下幾種情況將不予報銷!
1、低於規定的最低報銷金額的不再報銷。
2、沒有在規定時間內進行報銷的也將不予報銷。
3、凡購買養生類葯品將不予報銷。具體類目以醫保葯物目錄為准。
4、沒有在制定醫療機構就醫的將不予報銷。
5、沒有醫院的批准私自轉院治療的將不予報銷。
6、特殊事故所產生的醫療費用也將不予報銷。
『捌』 公立醫院取消編制,實行人員備案制,是不是意味著不管什麼學歷的進去都是人員備案制,同工同酬門檻降低
公立醫院取消編制,實行人員備案制,是不是意味著不管什麼學歷都是人員備內案制,同工同酬容?
公立醫院實行備案制改革,並不意味著所有的人員都實行備案制,同工同酬。
1.關於備案制的范圍:根據相關政策規定,根據縣級醫院功能、工作量和現有編制使用情況等因素,科學合理確定人員編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制訂和完善編制標準的基礎上,探索實行縣級醫院編制備案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所以,公立醫院並不是取消編制,而是在編制的基礎上,部分崗位探索實行新的備案制。
2.關於薪資問題:相關政策規定,提高醫院人員經費支出占業務支出的比例,逐步提高醫務人員待遇。加強人員績效考核,健全以服務質量、數量和患者滿意度為核心的內部分配機制,做到多勞多得、優績優酬、同工同酬,體現醫務人員技術服務價值。收入分配向臨床一線、關鍵崗位、業務骨幹、作出突出貢獻等人員傾斜,適當拉開差距。嚴禁把醫務人員個人收入與醫院的葯品和檢查收入掛鉤。所以,在薪資待遇這方面,並非簡單的同工同酬。
『玖』 關於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意見的補償機制
改革「以葯補醫」機制,鼓勵探索醫葯分開的多種形式。取消葯品加成政策,將試點縣級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補助三個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兩個渠道。醫院由此減少的合理收入,通過調整醫療技術服務價格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徑予以補償。提高診療費、手術費、護理費收費標准,體現醫療技術服務合理成本和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醫療技術服務收費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政策范圍,並同步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增加的政府投入由中央財政給予一定補助,地方財政要按實際情況調整支出結構,切實加大投入。
(一)發揮醫療保險補償和控費作用。縣級醫院要提供與基本醫療保險保障范圍相適應的適宜技術服務,控制基本醫療保障范圍外的醫葯服務。醫保基金通過購買服務對醫院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予以及時補償。縮小醫保基金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與實際報銷比例的差距。改革醫保支付制度。充分發揮醫保合理控制費用和醫療服務質量的作用。落實醫保基金收支預算管理,建立醫保對統籌區域內醫療費用增長的控制機制,制定醫保基金支出總體控制目標並分解到定點醫療機構,將醫療機構次均(病種)醫療費用增長控制和個人負擔定額控制情況列入分級評價體系。推行總額預付、按病種、按人頭、按服務單元等付費方式,加強總額控制。科學合理測算和確定付費標准,建立完善醫保經辦機構和醫療機構的談判協商機制與風險分擔機制,逐步由醫保經辦機構與公立醫院通過談判方式確定服務范圍、支付方式、支付標准和服務質量要求。醫保支付政策進一步向基層傾斜,鼓勵使用中醫葯服務,引導群眾合理就醫,促進分級診療制度形成。
(二)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的原則,降低葯品和高值醫用耗材價格,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價格,政府出資購置的大型醫用設備按不含設備折舊的合理成本制訂檢查治療價格,已貸款或集資購買的大型設備原則上由政府回購,回購有困難的限期降低價格。嚴禁醫院貸款或集資購買大型醫用設備。合理提高中醫和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診療、護理、手術等項目價格,使醫療機構通過提供優質服務獲得合理補償。價格調整要與醫保支付政策銜接。改革醫療服務以項目為主的定價方式,積極開展按病種收費試點,病種數量不少於50個。
(三)規范葯品采購供應。堅持質量優先、價格合理的原則,建立葯品(含高值醫用耗材)量價掛鉤、招采合一的集中招標采購機制。調動企業生產供應葯品的積極性,大力發展現代醫葯物流,減少和規范流通環節,降低配送成本。各地可在探索省級集中采購的基礎上,積極探索能夠有效保障葯品及耗材供應及時、質量可靠、價格合理的采購供應辦法。堅決治理葯品及耗材方面的商業賄賂。完善鼓勵使用基本葯物的政策措施,縣級醫院應當優先配備、使用基本葯物,提高基本葯物使用比例。
(四)落實和完善政府投入政策。全面落實對公立醫院基本建設及大型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人才培養、符合國家規定的離退休人員費用、政策性虧損補貼、承擔公共衛生任務和緊急救治、支邊、支農等公共服務的政府投入政策。縣級政府對所辦醫院履行出資責任,禁止縣級醫院舉債建設。
對位於地廣人稀和邊遠地區的縣級醫院,可探索實行收支兩條線,政府給予必要的保障,醫院平均工資水平與當地事業單位平均工資水平相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