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國大學為什麼會得到那麼多捐款
美國的大學所接受的捐贈,一直就是他們主要活下去的「理由」。美國大學接專受校友的捐贈率也屬是衡量其辦學是否成功的指標之一。據悉,一般的美國名校的校友捐贈率都在30%~40%,像普林斯頓大學校友捐贈率更是高達61%。
美國的大學之所以能接收到如此之多的捐款,首先,這部分原因,可能還是源自美國人對於慈善的理解。美國人愛捐款是出了名的,其長期以來形成的捐贈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有統計稱,在美國,參加捐贈者比行使公民投票權者多的多。另外他們的法律也鼓勵捐贈,捐贈可以免稅什麼的,那都是老黃歷了。
其次,是美國學校的捐款安全有嚴格的制度保障。捐款用哪裡、怎麼用,都有明確的規定。
另外,美國大學所接受的捐款,也不是就放那裡貶值的,它有一整套保值、增值的方式方法。有專業的人員進行操作。
當然,捐款最根本的,還是源自捐贈者的那份善心,而善心的形成,最重要的一點,當然還是源自對學校的「感激」。
當然,還有部分富豪為子女獲得優先錄取權而向學校捐款。
⑵ 美國哪所國際大學被中國人捐款命名
一對鄉下夫婦來到了波士頓的哈佛大學,他們膽怯的走進了校長辦公室。
「對不起,我們沒有預約,但是,我們想見一下校長。」穿著破舊的手織套裝的丈夫輕聲對秘書說。
秘書眉頭微皺:「見校長?他整天都很忙。」
「沒關系,我們可以等。」穿著褪色的棉布衣的妻子微笑著說。
接下來秘書便做自己的事,沒再搭理他們。她不明白,這對土裡土氣的鄉下夫婦和哈佛大學有什麼關系。她希望他們會氣餒,然後自己離開。然而,幾個小時過去了,這對夫婦絲毫沒有想走的意思。所以,盡管不情願,秘書決定還是去打擾一下校長。
校長確實很忙,但他還是同意會見這對遠道而來的鄉下客人。
鄉下婦人告訴校長:「我們的兒子在兩年前進入哈佛大學念書,他愛哈佛大學,他在這里很快樂。」
「夫人,謝謝你的兒子。我知道,哈佛大學的學生都會愛哈佛大學的。」
「可是就在一年前,我們的兒子意外的死去了。」
「噢,真是不幸,夫人。」
「所以,我丈夫和我想在學校的某個地方為他建立個紀念物。」
「非常遺憾,夫人。」校長雖然被這個想法感動了,但他說:「我們不可能為每一個進入哈佛大學後死去的人建立紀念物。如果這樣做,哈佛大學不就成公墓了嗎?」
「對不起,先生,」鄉下婦人趕緊解釋「我們並不想建立一座雕像,而是想給哈佛大學建一座樓。」
「一座樓!」校長驚叫道:「你們知道建一座樓要花費多少錢嗎?僅在哈佛大學的自然植物,價值就超過了750萬美元!」
校長目光落在這對夫婦粗糙簡陋的衣著上,心裡為他們的幼稚感到悲哀。看到校長的神情,聽了校長的話,鄉下婦人沉默了。校長鬆了口氣,他終於可以和這對夫婦說再見了。
在和校長告別後,鄉下婦人轉過身對丈夫說:「親愛的,這筆資金不是可以開一所大學的嗎?那為什麼我們不去建立一所自己的學校呢?」
面對校長的一臉困惑,她的丈夫平靜的點了點頭。
於是,斯坦福夫婦離開了哈佛大學,他們去了加利福尼亞州。在那裡他們出錢建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大學----即後來和哈佛大學一樣聞名於世的斯坦福大學。
⑶ 曾經給美國名校捐款6個億的鐵公雞富豪,如今怎樣了
潘石屹夫婦在國家遇到困難時一毛不拔,被網友們拔出以前許多醜陋的行為,讓大家唾棄,相信這種惡人終有一天會得到他應有的報應。
今年是一個特殊的一年,世界各地災難頻繁發生,人心的善惡也是從危難中體現出來的,許多富豪有錢人、明星紛紛獻出自己一份力,共同抗擊災難。當然也有一些知名人士因為捐款較少被大家批評。其實,大家這么做從好的來講,是為了國家,要從壞的來講,有一點道德綁架的成分,不過大家都是為了我們共同的大家庭。
網名們又對他進行深挖,發現潘石屹曾經為了賺錢,居然動了自己家的祖墳,真是忘本,這種人令人發指,網友們都唾棄他,讓他離開,如果沒有祖國,他算個屁。潘石屹夫妻兩人的行為與那些令人感動的捐出自己血汗錢的人們,產生了鮮明的對比,我們相信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
⑷ 美國私立高中都有國際生的助學金嗎
美國高中的獎學金與大學的獎學金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少得可憐,但是部分學校同樣可以申請。
首先,美國教育以私立教育著稱,無論是大學還是高中,只要是私立的,完全靠市場經濟來運作。美國的私立學校的財政,除了財團贊助外,大多靠校友贊助。所以,私立學校非常注重人才培養的結果,只有自己的校友未來成為了社會上的頂尖人才,才有能力為自己的母校捐款。獎學金的種類和名稱,也是根據不同的捐款人和其意圖而五花八門。所以,越是優秀的學校,越是成功的學校,能夠發放獎學金的機會就越多。但是,不是設有獎學金的學校,我們的學生就都可以申請,有很多獎學金是不對國際學生發放的。 美國的私立學校對國際學生的態度完全取決於該校的校長。有的學校的校長別說考慮國際學生的獎學金了,就是對錄取國際學生都不感冒,這樣的學校申也是白申。當然,獎學金的發放也不是校長一個人就說了算的事情,但是,要是校長對錄取國際學生不積極的話,申請學校都不成功就別說申請獎學金了。相反,有些學校的校長就比較國際化,對招收國際學生很積極,如果覺得學生很優秀,不僅會錄取,還會對如何申請獎學金進行點撥指教。當然,學校本身的傳統、理念、特點等因素也是至關重要的。 只要提供獎學金給國際學生的學校,原則上都有機會獲得,對於國際學生而言相對比較容易獲得的獎學金叫MERITS SCHOLARSHIP 。學生在申請之前如果有就非常卓越的背景,可以申請該類獎學金。學生在美就讀之後如果參加PSAT 的考試達到學校該獎學金的發放的標准,也可以能夠獲得這種獎學金。PSAT 考試通常在9 年級和10 年級都可以參加。要想獲得好的PAST 成績,就要早點留美。此外,到了美國,學生如果在某一科表現特別優秀,可以參加當地舉辦的(有時是全美舉辦)的各種競賽,如果獲得優勝,同樣會獲得獎學金。當然,這種獎學金不一定是自己學校范圍內的,有時會是全州或全美范圍的獎勵,這樣的獎項甚至會對未來升入大學都做出某種承諾和保障。還有一些同學在國內具有某項專長,尤其是體育方面的專長,赴美後能夠參加校隊,並代表校隊取得優異的成績,同樣可以獲得獎學金。 當然,獎學金的數量和種類都是各不相同的。其獎學金一般分為以下三種: 1. Need-Blind (資金需求無關) 大體上講,Need-Blind不能算是一種獎學金,而是美國學校的錄取政策。對於很多資金實力雄厚的私立中學,他們在錄取學生的時候,不考慮學生是否需要學校提供資助,也就是說你申請獎學金與否對你的申請沒有任何影響。一旦他們認為你符合錄取標准,他們會根據學生的家庭情況做出判斷:該學生家庭能夠承擔多少費用,其餘全部由學校設法提供。 2. Need-based (資金需求有關) 這種獎學金主要考慮的點是父母收入、家庭資產、家庭大小和其他因素;也有不少學校是二者結合的考量。Need-based是申請人最希望得到的獎,獎金形式一般有grant助學金, scholarship獎學金, loan貸款和campus job校園工作幾類。助學金金額根據需求而決定,從幾千到能包括學費住宿費等等的全額。但明文規定向國際學生提供助學金的就非常少了。每個學校的政策都可能會調整。 3. Merit-Based (優秀獎學金) 此類獎學金一般發放給學業優異的學生,名額一般都很少,而且數額一般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需求。
⑸ 美國公立和私立學校的三個收入來源
私立抄學校的經費主要來源於下面三個方面:
學費。私立學校的所有學生都必須每年付學費,以蘭卡斯特地區的私立學校Country Day School為例,小學一年1.2萬美元,中學1.4萬美元一年。
捐贈。對私立學校來說,私人對學區的捐款已成為教育發展的一項重要資金來源。捐獻者一般是學生家長或以前的畢業生,所以各個學校都把校友會看做很重要的資源。
基金會。大多數的私立學校都有教會背景,常有宗教方面的基金會提供資助。
公立學校的學費則主要來源於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撥款。
⑹ 美國大學如何使用捐款
是可以的抄,但是看家族背景以及綜合素質的,也就是說,你是非常普通的老百姓或者很拽的高官子弟的話,一般是不接受的,需要才學,素質,修養,等綜合評估,不一定是爆發的家族都可以上的,我建議好好學習吧,中國的教育以及中國的文化都是非常有。
⑺ 美國的頂尖大學哈佛和耶魯是私立大學,可以捐款入學是不是這樣的
是可以的,但是看家族背景以及綜合素質的,也就是說,你是非常普通版的老百姓或者很拽的權高官子弟的話,一般是不接受的,需要才學,素質,修養,等綜合評估,不一定是爆發的家族都可以上的,我建議好好學習吧,中國的教育以及中國的文化都是非常有價值的,我就喜歡中國的教育,關鍵是學會去愛護和深入了解。
⑻ 美國本科申請捐贈入學的學校有哪些
美國人向來有捐贈的傳統。許多美國私立大學因捐贈而起源,因捐贈而發展。大學對捐贈很看重。許多著名的大學(如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都是以建校早期的主要捐贈者命名的。許多大學的建築上,只有兩類人的名字會被銘刻在大理石上:為國捐軀的校友和重要捐贈者。
為什捐贈對這些大學如此重要?有別與其它西方國家,美國著名大學大多數是私立。私立大學不能從政府那裡得到直接的財政資助。大學的財政主要來源於學費,捐贈和向社會(包括政府)承擔的研究項目。其中捐贈佔了很大的份量,越是有名的大學越是如此。以哈佛大學為例,2009年哈佛大學校務支出總共是35億。35億是個什麼數量?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2008年全世界182個國家和地區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其中33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低於35億。而哈佛大學支出的35億中,近17億來自它的捐贈基金。
請注意捐贈基金(endowment)和捐款(donation)是相互關聯的兩個不同概念。捐贈基金來源於捐款和投資,是大學多年接受捐款的總和,以基金形式存在,投資組合由股票,債券投資,風險資金,房地產等形式組成。全美國的大學2007年一共收到295億美元的捐款。收到捐款最多的是斯坦佛(8.3億)和哈佛(6.1億)。近十幾年許多大學捐贈基金的增長主要得益於投資。比如哈佛大學在2007財政年度收到的捐款為6.1億美元,但捐贈基金卻增加了57億。在這次金融危機之前,美國有80所大學的捐贈基金超過10億美元。2008年哈佛的捐贈基金為365億美元,耶魯緊隨其後,為228億美元。為了保證大學的持續發展,一般情況下每年從捐贈基金中僅抽出5%作為大學當年的運行支出。
形形色色的捐款動機
向大學捐款的人包括校友、公司、非盈利組織,甚至包括外國政府。通常校友捐款佔了很大的比例。據2008年的數據,大學捐款30%直接來自校友。即使其它來源(如公司或非盈利組織)的捐款,常常也有校友在其中起促進作用。大多數參與捐款的校友,屬於中產階級的芸芸眾生。捐款額不大,不會在學校的大樓上留名,也不會上報紙。他們的捐款動機很單純,只是出於對母校發展的關心。校友參與捐款的比例以PrincetonUniversity和AmherstCollege最高,達61%左右。
為什麼美國大學能吸引這么多校友的捐款?一個關鍵的原因,是學校非常重視培養學生對母校的家族感。許多大學,尤其一些私立大學,對學生的關照達到了無微不至的程度:如果你申請大學之前想到該大學看看,招生辦公室會有專人接待,安排你直接體驗學生生活,在學生宿舍住一晚上,在學生食堂吃飯,到教室旁聽課程,到圖書館和實驗室參觀等等;你剛收到錄取通知書,你所在地的校友聯誼組織馬上會組織聚會,安排與當地校友見面;上大學後如果你設想將來學醫,學校會安排你假期在某位當醫生的校友家住一個星期,白天帶你到診所旁聽,到醫院參觀,晚上帶你去聽音樂會,去游覽;畢業後找工作,學校會鼓勵各地校友會協助;如果你畢業後從事低收入的社會公益活動,你的學生貸款可以延期回付甚至被減免;你畢業後無論到哪裡工作,校友聯誼會無處不在;甚至將來你的子女申請你的母校,還會有特別的優待,即所謂Legacypreferences。經過這種長期的感化和洗腦,自然而然會對母校心存感激,待機回報。
這種家族般的依附感加上社會上對名校的追捧,自然會派生出一種精神貴族的感覺。美國沒有皇室,沒有世襲貴族,但從私立名牌大學那裡,看得到社會上對於歐洲傳統文明的嚮往。校園建築總是古色古香,庭院和圖書館總是充滿貴族氣息。在私立名校中佔主流的通識教育(generalecation)更是繼承了古希臘培養貴族的博雅教育(liberalecation)的傳統,注重人文素質培養甚於專業訓練。受這種氣息的熏陶產生的榮譽感和母校的興衰直接相關。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是近年的金融風暴雖然重創了大學的捐贈基金(大學捐贈基金普遍縮水20~30%),也讓許多校友囊中羞澀,但一些名校參加捐款的校友人數反而有所增加。這使得這些學校對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的經濟資助不減反增。
所以在申請美國大學的時候,不論是讀本科還是研究生,都可以在關注綜合排名、專業排名之外,了解一下這個學校的校友和捐贈。因為校友是學生未來就業和發展的潛在人脈資源,而校友的捐贈則為大學的硬體軟體帶來了有利的資金支持。
⑼ 美國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有何區別
一、資金來源
公立學校:主要是來自地方、州以及聯邦政府資金。
私立學校:主要來自於學費,還有一些非公共部門如宗教組織的捐贈和慈善捐款等。
二、學費情況
公立學校:經過政府補貼以後學費會少很多。
私立學校:學費普遍較高。
三、學生情況
公立學校:種族多元化,英語能力差的學生較多,學生的個人問題如酗酒丶吸毒以及貧困等都對教學產生了影響。
私立學校:學生以白人為主,教育更加精良,學生被當做紳士、淑女來培養,更加註重人文修養。普遍長大後成為中產或是精英階層。
四、教學方案
公立學校:在核心科目上教師花費的時間更多,無法做到完全兼顧所有學生。
私立學校:用更多的時間來教孩子們非核心課程,比如音樂、藝術、體育,有時是宗教;有更嚴謹的教學計劃,在收集、糾正錯誤和向學生反饋家庭作業方面這種工作要多一些。
⑽ 中國富豪 為什麼給美國名校捐錢
中國網友立即對張磊和他創建的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 (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展開「人肉搜索」。有人極為憤怒:「中國辛辛苦苦培養的高才生幫人家發展」,甚至查出他和他的公司在四川地震等事件中並缺乏表現等等。張磊吃里爬處的形象躍然而出。 我們夫妻二人都在耶魯接受的博士教育。讀到這則新聞,心裡實在非常復雜。回憶一下我們自己的經歷,又對張磊的行為感到理解。二十多年前我們結婚時,妻子在北京是個「黑戶口」。代價是沒有工作,有時還為臨時戶口操心。後來決定出國,兩人一起考托福。1993年我們正處於彈盡糧絕的狀態時,她接到了從耶魯寄來的錄取通知書,而且兩萬多美元的學費和近一萬的生活費,人家也給付了。 可是,接下來的事情就麻煩了。有這筆錢並不一定能出國。出國要有護照。近當時的規矩,大學畢業服務不夠一定年限者,出國必須有海外關系,還必須支付大學的「培養費」,把賬還清了以後,就可以掃地出門了。於是,我們全家緊急動員,先找到在台灣的姨媽開證明,然後到街道派出所開證明,記不清跑了多少地方,當然也送了不少禮,其中頗有些差點兒前功盡棄的驚險關節。最後,把所有積蓄都拿出來,按照國家開出的賬目,把大學四年國家在她身上花的錢全都還清。再向父母借了些錢買機票,一下子就飛了過去。半年後,我也跟去探親。我畢業後為國家服務十年,不用繳納大學的培養費。但是,我去探親,按規定必須辭職。而這又是一場有驚無險的奮斗,比如找地方存檔案,在一堆「不行」、「不辦」的聲音中絕處逢生等等。我還記得最後辦成的那一刻,跑到單位要最後一個文件。窗口一位冷冰冰的小姐把蓋好章的一張紙往我面前一扔,甩過來一句話:「你從此和我們沒有關系了!」 我到了耶魯探親,人家對我個「家屬」則無微不至。比如,我只需繳一點兒錢就有了醫療保險,白拿了學校圖書館的借書卡,使用健身訪等設施,還能在旁聽兩門課。總之,除了課松一些外,和正式學生也沒有什麼太大差別。我下是利用這個機會好好表現,被教授看中,什麼也沒有考就被錄取到碩士課程。日後一帆風順,直到拿了博士,而且六年下來一直拿著全獎。除了正常的獎學學金外,學校還給各種錢在夏天讓我學英語、學日文,甚至送我到日本學了整整一年。說「耶魯改變了我的一生」,難道還有什麼爭議嗎? 張磊的經驗是什麼我不得而知。但是,從中國上大學、工作到耶魯讀書,一個人直接的感受往往確實就是「耶魯改變了我的一生」。張磊的捐款,在耶魯從校友中拿到的捐款中只是很小的一筆,在美國並沒有太多新聞價值。在中國有新聞價值的,是這一行為所顯示的教育模式和中國是多麼不同。 第一,美國的名校,特別是常青藤,現在大多靠校友吃飯。這些學校只要發現人才就去招募、爭奪。你要是窮光蛋,學校就把學費生活費全包下來,而且還會畢恭畢敬地說:「感謝你到我們這里來讀書!我們的校園因為有了你會變得更加豐富。」入學後,學校對你無微不至。一位美國學生告訴我:大學生是第一次離家的孩子,剛離開父母心裡空落落,大學就要成為學生的第二個家,迅速填補父母在孩子心裡留出來的感情真空。 第二、學校靠校友,對畢業生也就非常恭敬。比如,我們畢業後,學校總把校友刊物免費寄來,系主任每年寫信報告系裡的情況,學校在我們的居住地區有活動總要通知。耶魯選校董,也每次都把選票寄來,並且反復通過電子郵件等通信手段督促投票。要知道,校董是學校的最高權力機構。校長就是校董事會任命的。誰進董事會,又要由校友投票決定。我們夫婦當時雖然博士都沒有畢業,但已經有了碩士學位,以校友的身份投了票。這大概是我們作為外國人在美國行使的唯一一次選舉權。所以,我們拿的並不僅僅是一張耶魯的文憑,而且是一個當家作主的權利。 張磊究竟對中國捐了多少錢,這是另外一個問題。但是,他給耶魯捐錢,則不過是人家大學經營模式的日常運轉和效率而已。你現在就是給美國名校繳足三萬多美元的學費,人家培養你還是賠本的。何況許多學生是人家倒貼錢請來的。這么賺錢培養學生怎麼賠得起?人家學校牛就牛在這里:我們的教育能夠保證你成功,而且保證你成功之後會認識到是我們的教育改變了你的一生,最後你會捐錢來感恩。如果你畢業後收入低、欠的教育貸款還不起怎麼辦?許多名校(特別是法學院等)的做法是:全免!理由大致有兩條:第一,在我們這么優異的地方畢業後,你放棄高薪而從事低薪的公益事業,那就算我人學校為社會作貢獻了。第二,如果你真沒有技能拿到高薪工作,那一定是我們教育的失敗,對你說「對不起」還來不及,怎麼會追著向你要錢呢? 張磊的行為,應該促使中國的高校好想一想。我們要是一天到晚和學生算培養費、懲罰不能按期還貸的學生,怎麼指望學生像張磊對耶魯一樣對待自己的母校? 感言:這就是美國人的精明,把世界准精英都收買了,再讓這些精英回報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