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公立私立 > 公立醫院轉制

公立醫院轉制

發布時間:2021-02-04 12:00:00

① 事業單位制度改革後,各醫院的性質會是什麼

事業單復位制度改革後,各醫制院公私分立
醫院的性質分為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
分為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公立醫院由國家撥款,支出從國家撥款中使用,收入上繳國家。私立醫院完全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
國家會讓各級行政單位都保留一所以上公立醫院(各省市縣鄉都保留),這些醫院的財務運營將列入國家財政計劃,人員工資也有財政撥發。其他的原有的部分公立醫院會改制為私營,以減輕政府負擔 。

② 公立醫院改革的醫改路線圖

自2月初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關於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至此,被看成是新醫改進程里重中之重的公立醫院改革「路線圖」正式呈現在了公眾面前。
早前,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新醫療體制改革的成敗關鍵取決於公立醫院改革的結果。在基本葯物目錄公布、資產重組等因素的聯合推動下,先是醫葯指數在11月中旬順利突破前期最高點,成為自大盤下跌以來最先收復失地的行業;而後政策方面對資本門檻的放寬,也無疑為整個醫葯市場注入了新鮮的力量。隨著《指導意見》的正式出台以及各試點改革工作步入正軌,醫葯行業在未來的發展趨勢正漸漸明朗起來。 聚焦1、試點城市名單揭曉,方案靈活方向明確
23日,衛生部、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辦公室在新發布的《關於確定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系試點城市及有關工作的通知》中公布了16個試點城市的名單,其中包括東、中部的各六個城市及西部四個城市。
《通知》指出,各國家聯系試點城市要按要求,針對本地公立醫院的突出問題,結合本地工作基礎和環境條件,制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實施方案。既可以推進綜合改革,也可以重點突破個別或若干關鍵環節;既可以在全市范圍內縣級(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開展試點,也可以選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公立醫院進行試點。
而與月初原則上通過的《指導意見》相比,此次正式出台的版本包括四個部分共十八條,並明確了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目標等內容。九項試點的主要內容為:一是完善公立醫院服務體系,加強公立醫院規劃和調控,優化公立醫院結構布局,建立公立醫院之間、公立醫院與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分工協作機制;二是改革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明確各級政府舉辦公立醫院的職責,積極探索管辦分開的有效形式,逐步實現公立醫院統一管理,建立協調、統一、高效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三是改革公立醫院法人治理機制,明確政府辦醫主體,科學界定所有者和管理者責權,探索建立以理事會等為核心的多種形式的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制定公立醫院院長任職資格、選拔任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探索建立醫院院長激勵約束機制;四是改革公立醫院內部運行機制,完善醫院內部決策執行機制和財務會計管理制度,深化公立醫院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分配激勵機制;五是改革公立醫院補償機制,合理調整醫葯價格,逐步取消葯品加成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實現由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兩個渠道補償,完善醫療保障支付制度;六是加強公立醫院管理,確保醫療安全,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改善醫院服務;七是改革公立醫院監管機制,加強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安全質量監管和經濟運行監管,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對公立醫院的監督作用;八是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開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九是加快推進多元化辦醫格局,鼓勵、支持和引導社會資本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鼓勵社會力量舉辦非營利性醫院。
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杜樂勛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盡管社會上普遍看重公立醫院改革進程中降葯價等具有直接利益影響的內容,但其實《指導意見》中的每個細節都關系著改革整體的成敗,也值得各界關注與跟進。杜樂勛還指出,盡管《指導意見》只是在方向上明確了一個范圍,並沒有實際約束效力,但這正是為了避免讓整個公立醫院改制變得過於模式化。「因地制宜,才能更加靈活的把總體的指導精神應用到各地的醫改當中,」杜樂勛說。 聚焦2 、新醫改或可重塑全行業,醫葯分開利好相關領域
此前,基本葯物目錄制度的執行在加速了一些中小企業被兼並、整合進程的同時,也使得那些進入國家葯物目錄的企業不得不快馬加鞭擴大產能,滿足即將到來的爆發式市場需求。月初,隨著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關於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公立醫院改革正式破冰。盡管有專家曾表示,由於試點范圍有限以及不容忽視並有待實踐的一些細節問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所帶來的沖擊在今後一到兩年內對行業的整體格局不會產生實質影響。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從長期來看,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經驗有可能將逐步改變醫葯行業的傳統布局和規則。
這其中,由作為公立醫院改革亮點之一的取消葯品加成所引發的變局,無疑成為了與患者和醫院利益關系最為密切的一個環節。不難預想,隨著試點醫院逐步擺脫對葯品收入的依賴,其對葯品價格也將變得不敏感。同時,基本葯物目錄品種和國產廉價葯都會面臨不少市場份額提升的機遇,基本葯物目錄品種在大醫院的使用份額更會有顯著提升。有分析人士指出,不排除改革試點期間全國醫院葯品市場有加速擴容的可能。
另一方面,根據政府向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提供的補償方案來看,補償標準是通過每家醫院的合理收入和支出來擬定,因此也有分析猜測,醫院從自身利益出發可能會由於增加收入基數而催生醫院用葯市場在2010年出現高增長的局面。這也意味著面向醫院的葯品生產企業,其銷售收入面臨提高的可能,並且普葯、專科葯都有受益機會。此外,若取消葯品加成且補償到位,外企原研葯失去了價格加成給醫院帶來利潤的優勢,其銷售份額下降幅度無疑將變得明顯,這也將有利於國產仿製葯和仿創葯企業搶占市場,而這對於行業企業顯然也是普遍利好的。
除了我國葯企自身受益外,在取消葯品加成的政策驅動下不少投資顧問也紛紛表示看好醫療服務行業在未來面對的機遇。由於葯品加成向來在很大程度上支撐著我國公立醫院的收入,僅依靠政府財政進行這一部分收入缺口的補貼並不能完全緩解醫院財政系統可能面臨的壓力,因此依靠醫療服務收費無疑將成為試點醫院獲益的重要途徑,而這對於以生產醫療診斷試劑的生產商來說將構成長期利好。

③ 公立醫院的體制改革究竟怎麼改這次會不會對一些醫院的產權動刀子呢

對於公立醫院的改制,我個人的看法是不會一概而論,應該是有差別的。主要是根據醫院的功能定位不同而有所不同。對於一些小的區、鄉、鎮醫院估計往社區衛生服務方向轉移,而大的醫院尤其是在城市醫療層面作用較大的三級醫院主要是從規范和完善政府財政補償、理順公立醫院的管理體制、維護並全面落實醫院的社會公益性,實現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病有所醫」的民生建設目標。
首先,從我國衛生改革現狀和要求來看,經過若干年衛生改革,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依然嚴峻,在醫療衛生改革的大討論中,社會、經濟、政治研究領域的專家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總體歸納為: 出現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不是市場化方向錯了,而是政府主導部門缺位;看病難、看病貴應歸咎於「偽市場化」,醫療衛生領域問題出於行政壟斷。然而,無論衛生改革的功過如何,堅持公益主導下的市場化改革已達成共識。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強化公立醫院公共服務職能,規范收支管理,糾正片面創收傾向。」要實現 一目標必須完善公立醫院的補償機制,核心是要提高財政補償的績效。完善公立醫院的補償機制,首先要有助於實現公立醫院體現公益性的社會目標,其次在政府有限資金投入的情況下,引導和激勵公立醫院自主、高效地實現公益目標,最大限度地提高對醫院補助的效率。
再來看看我國公立醫院補償機制的現狀,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財政補償有限,公立醫院要實現公益目標必然要能得到足夠的補償,負有公益事業主導責任的政府應對公立醫院進行足夠的補償,但是,目前政府對醫院直接的財政補償不到醫院收入的10%;而公立醫院醫生工資沒有政府補貼,來源於醫院創收,這成為誘導需求的動因,從而出現各種創收行為,如非醫療服務的產品消費為主:葯品價格補償、日益嚴重的醫療器械購買和使用的創收、耗材收入、項目投資招標收入以及合作和合資收入(包括特需服務的合作)等,在醫院的業務收入中,葯品收入又佔到50%~70%,影響醫療服務質量的提高,也造成很多過度醫療行為,浪費了有限的醫療資源,雖通過實施醫院收支兩條線的改革,旨在弱化葯品收入對醫療機構的補償作用,提高醫療技術的勞務價格,轉變醫療機構的補償機制,但以葯養醫的局面尚無很大改善。
二是獲利因素的驅動,由於利益驅使,醫院還從病人自付中獲利,如從醫保病人的非醫保項目中獲利即醫保范圍以外的葯品和材料、把體檢作為創收項目之一等,這不但嚴重影響基本醫療服務,同時也限制了高端醫療技術的健康發展。
三是醫療保障制度明顯缺陷,現有的醫療保障制度不能有效控制醫療浪費,經過數十年的醫療衛生改革,醫療保障制度從試行到逐步推廣實行,仍然存在大量問題,很難做到同一保障體系內的公平合理。與醫療服務業發展現狀相比,我國的醫療服務業監管體制還存在許多問題:整體框架還未完全形成;缺乏醫療行業的基本法律;缺乏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政府管制制度的自覺性意識,立法計劃缺乏系統性、全面性;各組成部分發展不平衡。行業准入方面,在結構准入方面相對比較完善,但在人員准入和技術准入方面有欠缺,設備設施准入也不完善。在運行監管方面,缺乏大量的技術規范,缺乏關於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社會經濟行為的管制規定,沒有建立起信息發布制度。
四是現有運行機制效率低下,在微觀管理體制上,公立醫療機構還不是真正的自主管理、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法人實體,普遍存在著經營上負營不負虧的現象。在內部運行機制上,公立醫療機構還沒有打破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人事制度和分配製度模式,人力資源不能合理流動,不能充分體現優勞優酬、多勞多酬的分配原則。
再從如何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來說,公立醫院的補償機制問題一直困擾著醫院的生存和發展,只有不斷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才能促使公立醫院健康持續發展,有利於醫療衛生改革健康有序地進行,有利於醫療衛生事業的健康和諧發展,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團結。
一是要拓寬補償渠道,我國現行的醫院補償渠道主要包括三大部分:財政補助、醫療業務收入、葯品加成收入。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衛生改革的深化,這種補償機制愈來愈顯示出其弊端:財政補償不足,迫使醫院要依靠價格補償;而價格中又沒有充分體現技術勞動的價值,有迫使醫院依賴葯品價格和設備價格補償,造成醫院補償機制循環不暢。面對如此現狀,拓寬補償渠道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應明確政府對醫療衛生事業應盡的責任,改變目前的補償結構,實現以政府為主的多元化投資主體下的醫院監管體系。以醫保為龍頭,通過對醫療保險設計改變對醫院的補償方法,如實行按人頭付費和雙向轉診,按病種付費或實行醫保的第三方委託管理,以專業化的管理機構加強對醫院的引導和監督。其次,健全公立醫院財政補償機制,關鍵還要提高財政補償的績效,既要保障公立醫院公益性的需要,促進公立醫院實現社會目標,又要符合激勵約束相容的原則,通過政府有限的資金投入,引導和激勵公立醫院自主、高效地實現公益目標,最大限度地發揮政府財政補償的效率。再者,拓寬補償渠道還可引入社會資本投資(民營資本和慈善基金);利用政府貼息貸款發展公立醫院也是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的 有效方式。政府投資作為全社會投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社會其他投資起著示範作用和引導作用。對公立醫院的投資可以通過運用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如投資補貼、投資抵免、投資貸款貼息等)來實現。
二是要加強制度監管,要加強醫療機構內部運行機制改革步伐,規范和完善公立醫院人事和收入分配製度。目前的公立醫院是傳統的事業單位,需要用現代規范的事業法人制度來加以重造。人事制度改革可採用全員聘用制,建立能進能退的用人機制。在收入分配機制上應扭轉醫務人員工資收入、獎金與業務收入掛鉤的現象,取而代之應轉向與工作量和工作效果的考核相聯系。規范對醫務人員的激勵機制。建立以崗位為基礎,總額控制、分配合理的工資制度,遏制以葯養醫和不合理的創收行為。
三是要提高運營效率 公立醫院也要吸取企業管理的先進經驗,提高醫院運營效率。醫院的首要任務是要在一定的預算下維持基本運營,而醫療機構由於服務內容和人群的特殊性, 需要服務具有高質量,公立醫療機構與公益目標相聯系,需要處理好一般企業運營中成本利潤導向和國家政策、法律等規定的社會利益導向之間的關系,這就需要醫院注重提高運營管理水平,從而兼顧多重目標的實現。
以上觀點,在醫療行業的同道較多認可,關鍵還要看這次國家政府的決心如何,是認真扎實地逐步推進,還是打一陣乾雷後象徵性地隨便下幾顆雨點就草草收場。我們只有拭目以待了。
我的答復也許你還不夠滿意,但我想,全國的同道們都會從不同的角度來暢所欲言,說不定上面的高層人士也會出來發表高論的。那麼,我這就算是拋磚引玉了。哈哈。

④ 新醫改對公立醫院做出哪些改變

改變如下:
公立醫院將切斷以葯養醫

新醫改的一個重要思路是,將醫療服務機構和廣大醫務工作者作為醫改的主體,通過發揮廣大醫務工作者積極性來體現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新醫改沒有迴避難點——公立醫院的改革。」陳竺說,「人民群眾對就醫的感受,很大程度來自於得大病、重病後去公立大醫院的感受。」

陳竺說:「目前公立醫院的收入有公共財政投入、社保以及個人醫療支出,以及葯費加成三條渠道。葯費加成也就是我們說的以葯養醫。新醫改將徹底切斷以葯養醫這個渠道。」

陳竺說,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最終要靠醫務人員的服務體現出來,切斷以葯養醫的收入渠道後,要通過研究增加診斷費等目前偏低的醫生正當勞務費用,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優勞優得調動醫生積極性

今年公立醫院改革將首先在東、中、西部各選一批醫院進行試點。切斷「以葯養醫」後,一方面對試點醫院失去葯費加成後資金缺口進行測算,通過公共財政給予補貼投入;而在分配方面,將採取優勞優得、按勞付酬,以醫務人員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及效率來作為績效考核的主要標准,同時結合科研教學和風險崗位來作為分配的參考適當增加醫生的診斷費用。

通過優勞優得,拉開檔次調動醫生的積極性,通過調動醫生的積極性,增加他們提供的服務。醫生的醫療衛生服務越多,公益性的體現就越好。

公立醫院要遵循公益性質和社會效益原則,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優化服務流程,規范用葯、檢查和醫療行為。

公立醫院提供特需服務的比例不超過全部醫療服務的10%。

近年來,一些公立醫院過多設置一些VIP高級病房、特需門診等特需醫療服務項目,引起社會爭議。

對此,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公立醫院提供特需服務的比例不超過全部醫療服務的10%。

業內人士指出,對公立醫院設置過多的特需服務進行限制,是使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的一項舉措,也有利於充分利用緊缺的公共醫療資源為老百姓提供服務。

為維護公立醫院公益性,緩解老百姓看病就醫難題,實施方案還明確要推進公立醫院補償機制改革。逐步將公立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葯品加成收入和財政補助三個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財政補助兩個渠道。政府負責對公立醫院承擔的公共衛生任務給予專項補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緊急救治、援外、支農、支邊等公共服務經費。

「完善補償機制是實現公益性的根本保證。」專家表示,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和落實補償政策,可以緩解醫患之間的緊張關系,從根本上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部分公立醫院將轉制為民營

國家制定公立醫院改制的指導性意見,積極引導社會資本以多種方式參與包括國有企業所辦醫院在內的部分公立醫院改制重組。

要積極穩妥地把部分公立醫院轉制為民營醫療機構。制定公立醫院轉制政策措施,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和職工合法權益。

醫療市場的需求,是多元化、多層次的,需要有符合普通老百姓的基本醫療需求,也要有符合高端人群的特殊需求,因此,現實中需要有醫院為這部分高端人群提供服務。

實施方案要求,加快形成多元辦醫格局。積極穩妥地把部分公立醫院轉制為民營醫療機構,同時鼓勵民營資本舉辦非營利性醫院。

按照要求,要抓緊制定和完善有關政策法規,規范社會資本包括境外資本辦醫療機構的准入條件,完善公平公正的行業管理政策。制定公立醫院改制的指導性意見,積極引導社會資本以多種方式參與包括國有企業所辦醫院在內的部分公立醫院改制重組。

實施方案要求,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按照區域衛生規劃,明確轄區內公立醫院的設置數量、布局、床位規模、大型醫療設備配置和主要功能。要積極穩妥地把部分公立醫院轉制為民營醫療機構。制定公立醫院轉制政策措施,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和職工合法權益。同時,鼓勵民營資本舉辦非營利性醫院。

⑤ 醫改以來對公立醫院的改革出台了哪些政策

聚焦1、試點城市名單揭曉,方案靈活方向明確
23日,衛生部、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辦公室在新發布的《關於確定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系試點城市及有關工作的通知》中公布了16個試點城市的名單,其中包括東、中部的各六個城市及西部四個城市。
《通知》指出,各國家聯系試點城市要按要求,針對本地公立醫院的突出問題,結合本地工作基礎和環境條件,制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實施方案。既可以推進綜合改革,也可以重點突破個別或若干關鍵環節;既可以在全市范圍內縣級(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開展試點,也可以選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公立醫院進行試點。
而與月初原則上通過的《指導意見》相比,此次正式出台的版本包括四個部分共十八條,並明確了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目標等內容。九項試點的主要內容為:一是完善公立醫院服務體系,加強公立醫院規劃和調控,優化公立醫院結構布局,建立公立醫院之間、公立醫院與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分工協作機制;二是改革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明確各級政府舉辦公立醫院的職責,積極探索管辦分開的有效形式,逐步實現公立醫院統一管理,建立協調、統一、高效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三是改革公立醫院法人治理機制,明確政府辦醫主體,科學界定所有者和管理者責權,探索建立以理事會等為核心的多種形式的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制定公立醫院院長任職資格、選拔任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探索建立醫院院長激勵約束機制;四是改革公立醫院內部運行機制,完善醫院內部決策執行機制和財務會計管理制度,深化公立醫院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分配激勵機制;五是改革公立醫院補償機制,合理調整醫葯價格,逐步取消葯品加成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實現由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兩個渠道補償,完善醫療保障支付制度;六是加強公立醫院管理,確保醫療安全,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改善醫院服務;七是改革公立醫院監管機制,加強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安全質量監管和經濟運行監管,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對公立醫院的監督作用;八是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開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九是加快推進多元化辦醫格局,鼓勵、支持和引導社會資本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鼓勵社會力量舉辦非營利性醫院。
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杜樂勛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盡管社會上普遍看重公立醫院改革進程中降葯價等具有直接利益影響的內容,但其實《指導意見》中的每個細節都關系著改革整體的成敗,也值得各界關注與跟進。杜樂勛還指出,盡管《指導意見》只是在方向上明確了一個范圍,並沒有實際約束效力,但這正是為了避免讓整個公立醫院改制變得過於模式化。「因地制宜,才能更加靈活的把總體的指導精神應用到各地的醫改當中,」杜樂勛說。
重塑全行業
聚焦2 、新醫改或可重塑全行業,醫葯分開利好相關領域
此前,基本葯物目錄制度的執行在加速了一些中小企業被兼並、整合進程的同時,也使得那些進入國家葯物目錄的企業不得不快馬加鞭擴大產能,滿足即將到來的爆發式市場需求。月初,隨著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關於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公立醫院改革正式破冰。盡管有專家曾表示,由於試點范圍有限以及不容忽視並有待實踐的一些細節問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所帶來的沖擊在今後一到兩年內對行業的整體格局不會產生實質影響。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從長期來看,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經驗有可能將逐步改變醫葯行業的傳統布局和規則。
這其中,由作為公立醫院改革亮點之一的取消葯品加成所引發的變局,無疑成為了與患者和醫院利益關系最為密切的一個環節。不難預想,隨著試點醫院逐步擺脫對葯品收入的依賴,其對葯品價格也將變得不敏感。同時,基本葯物目錄品種和國產廉價葯都會面臨不少市場份額提升的機遇,基本葯物目錄品種在大醫院的使用份額更會有顯著提升。有分析人士指出,不排除改革試點期間全國醫院葯品市場有加速擴容的可能。
另一方面,根據政府向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提供的補償方案來看,補償標準是通過每家醫院的合理收入和支出來擬定,因此也有分析猜測,醫院從自身利益出發可能會由於增加收入基數而催生醫院用葯市場在2010年出現高增長的局面。這也意味著面向醫院的葯品生產企業,其銷售收入面臨提高的可能,並且普葯、專科葯都有受益機會。此外,若取消葯品加成且補償到位,外企原研葯失去了價格加成給醫院帶來利潤的優勢,其銷售份額下降幅度無疑將變得明顯,這也將有利於國產仿製葯和仿創葯企業搶占市場,而這對於行業企業顯然也是普遍利好的。
除了我國葯企自身受益外,在取消葯品加成的政策驅動下不少投資顧問也紛紛表示看好醫療服務行業在未來面對的機遇。由於葯品加成向來在很大程度上支撐著我國公立醫院的收入,僅依靠政府財政進行這一部分收入缺口的補貼並不能完全緩解醫院財政系統可能面臨的壓力,因此依靠醫療服務收費無疑將成為試點醫院獲益的重要途徑,而這對於以生產醫療診斷試劑的生產商來說將構成長期利好。

⑥ 公立醫院改革的公立醫院態度

如果門診葯房變成零售葯店,公立醫院會喜歡嗎?
一家三級甲等醫院的有關人士在接受本報采訪時,含蓄地表達了觀點,「門診葯房託管也好,改製成零售葯店也好,我認為出發點與實行葯品零差價、收支兩條線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平抑葯價,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王錦霞並不將「門診葯房改製成零售葯店」的意義,等同於「零差價」或「收支兩條線」。她毫不避諱地說——「收支兩條線」是計劃經濟的模式,亦是管辦不分的繼續;「葯品零差率」則是對醫院賣葯的變相支持,是對「醫葯分開」的迴避,更給社會零售葯店帶來了不公平、不公正的市場環境。
或許,事實可以證明王錦霞的觀點。兩年多前,「葯品零差率」已在國內試點,一篇新聞調查指出,「零差率」的最大贏家並非患者,而是醫保機構和公費醫療機構。
住院葯房 暫時按兵不動?
「門診葯房是大頭,因此先從這里動手。」王錦霞提供的數字表明,據衛生部統計,2007年門診病人平均葯費占醫療總費用的50%。2008年的衛生統計報告顯示,門診病人葯費比重仍高達50%以上。2008年,全國門診共計28.4億人次,住院為9800萬人次,「從這兩個數字對比,也能看出門診葯費的比重。同時,看住院葯房也應保留,在急用葯、手術用葯上更利於醫治患者。」
省內一家醫院的一位中層幹部認為,王錦霞的演算法不夠科學,因為住院方面的人次雖少,但單次葯費遠超門診單次葯費。兩者的差距並不能從看病人次上清晰反映,「有的醫院,可能住院葯費比門診葯費更高。」
省內另一家三級甲等醫院的外科醫生也贊同這一觀點,「門診葯房改制,對我們影響不太大,因為患者本來就喜歡在醫院開完葯,再到外面葯店買葯,這樣的患者甚至可能是大部分。相對來說,影響外科會比較小,對內科影響確實比較大。」
怎樣保證葯品質量?
長春市中心醫院院長陳明強表示,「如果把門診葯房改為零售葯房,一定要有配套措施。醫院進葯有嚴格程序,除了極特殊情況,葯品質量都是合格的。改製成零售葯房後,首先我們要考慮怎樣確保葯品質量,其次是財政要有投入。」
門診葯房作為醫院的一塊大蛋糕,一刀切走如何善後,必須考慮。否則,醫院處境將很尷尬,這也意味著即使把門診葯房改為零售葯店,也將會衍生其他的以葯養醫之法。對此,王錦霞認為,新醫改方案中提出三年投入8500億元的規劃,每年2800億元,按照2007年醫院葯品銷售額4037億計算,醫院葯品獲利額為606億元。因此,財政補足沒問題。

⑦ 公立醫院改制,民間資本投資醫院的法律法規

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您必須經過衛生局批准,按照衛生局要求提供法人資料,去工商回局注答冊,不和醫保掛鉤也是無法生存的,在咨詢社保需要什麼手續,得到醫保定點資格,您必須一個部門一個部門的辦,法律、法規是沒有的。慢慢跑吧,祝您順利。

⑧ 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實施方案》明確公立醫院體制改革試點重點在三個方面:一是改革管理體製版、運行機制和權監管機制,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的有效形式,包括完善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推進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強化醫療服務質量管理等;二是推進補償機制改革,落實公立醫院政府補助政策,推進醫葯分開,逐步取消葯品加成,積極探索醫葯分開的多種有效形式;三是加快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積極穩妥推進部分公立醫院轉制,鼓勵民營資本舉辦非營利性醫院。通過改革,使公立醫院切實履行公共服務職能,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滿意的醫療服務。

⑨ 公立醫院的改革試點

始於2006年的中國新醫改,終於大盤落定。作為新醫改最艱難的一環,公立醫院改革將先試點積累經驗然後推行。民營醫院,支持民營資本辦醫、政府購買醫療服務等舉措,將和管辦分離等爭議不大的內容,共同出現在方案。
「部分公立醫院將轉為民營醫院」,對於這一項改革內容,不少網友有一種疑慮和不安,擔心這將造成「國有資產流失」,損害醫院的公益品質、加劇醫院的私利化和牟利化傾向。這樣的擔心,當然並非完全沒有道理———特別是借鑒以往國企改革、公立學校改制中的經驗教訓。
但從總體和根本上看,筆者依然認為,「部分公立醫院將轉為民營醫院」的改革大方向,還是值得肯定和應當堅持的。上述這些擔心,誠然可能出現,卻並不一定就是「公立醫院轉民營」在邏輯上的必然結果。
一方面,公立醫院的民營化,並不等於私利化、營利化———民營而公益(非營利)實際上完全可以做到統一、兼而有之的。另一方面,轉制部分公立醫院、實現辦醫主體的多元化,也有利於從根本上打破公立醫院的壟斷地位,推動醫療行業的競爭化,而競爭的增加,必然有利於患者醫療消費自主選擇權的充分落實和保障。
由此不難看出,「部分公立醫院是否應該轉民營」其實並不是問題,而問題在於,這種「轉民營」究竟「為什麼轉」以及「轉成什麼」。「為什麼轉」涉及的是「轉民營」的根本目的———是為政府「甩包袱」、「廉價瓜分國有資產」而轉,還是為改變公立醫院壟斷格局、促進行業競爭而轉。如果僅是前者,這樣的轉制當然是可疑的,但如果根本目的是後者,則是值得歡迎的。
「轉成什麼」所涉及的則是「轉民營」的核心價值,主要是轉成營利性的私益醫院,還是非營利的公益醫院,顯然只有堅持後者,醫院的基本社會屬性、價值回歸才能真正得到維護。以此回頭來考察和衡量此前江蘇宿遷所實行被稱為「賣光」的公立改民營的醫改嘗試,其之所以最後贏得的社會評價十分紛繁、矛盾批評者指責其並沒有解決「看病貴」的問題,違背醫療衛生領域規律;而贊之者則認為「雖然仍有部分瑕疵,但大方向是正確的」根本就在於,宿遷醫改在正確回答和妥善處理上述兩個問題上,並沒有做到平衡。一方面,雖然其在實現和促進醫療行業競爭方面,作用明顯、效果顯著,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看病難」的問題,但另一方面,對於「公益」這個醫療行業的核心價值,卻沒能真正得到捍衛,賣光後的醫院幾乎都成了以營利為目的、追逐利潤的營利性私益醫院。
在這里,有一個概念或許應進一步詳加釐清:非營利醫院的「非營利」,其實並非完全的「不營利」而僅僅是「不以營利為目的」,也就是說,公益醫療機構的營利不得進行任何分紅、成為投資人的收益,而只能用於自身的繼續發展。而要保證這一點,政府的監管和支持無疑不可或缺,如對非營利醫院(無論公立還是民營)的財務狀況實施嚴格的審計審核,同時又輔以免稅等政策扶持。
從這個意義上說,「公立醫院轉民營」能否成功,既促進競爭,又確保非營利的公益性,打消公眾對此的擔心,政府職能的成功轉型才是問題的關鍵和要害。這就要求,一方面,政府須將不該管的真正交給社會,實現醫療行業的政事分開、管辦分開,讓無論公立還是民營的醫院均成為獨立、自治,不依附於行政權力的社會主體;另一方面,
又應將本該政府履行的職責真正承擔起來,對所有醫療機構實施一律平等、中立的嚴格行業監管。
2015年10月8日財政部社會保障司透露,公立醫院改革是新一輪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核心任務。為支持推進公立醫院改革,中央財政2015年下達公立醫院改革補助資金111.24億元。一是按每個縣補助300萬元的標准下達補助資金59.31億元,支持全面推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二是按每個試點城市一次性補助2000萬的標准下達補助資金13.2億元,支持第三批66個城市開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使試點城市擴大到100個。三是對100個試點城市所轄區,按每個區100萬元的標准下達補助資金2.73億元,支持二級及以下醫院開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四是按人均每年3萬元的標准下達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補助資金36億元,支持12萬名學員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⑩ 公立醫院改制的流程及相關審批機關&收購國有資產(國有企業改制)的流程及相關審批機關

你好!以下內容是國有企業改制的基本工作流程,可以供你參考。
一、擬定方案
1、由企業向授權營運機構或企業產權管理單位提出改制申請,授權營運機構或企業產權管理單位作出同意改制批復。
2、改制企業組成由企業黨組織、經營管理層和職工代表參加的工作專班,擬定改制方案(可與審計、資產評估同時進行,並根據資產評估結果予以調整)。方案中至少需包括以下內容:
(1)企業基本情況;
(2)改制形式及涉及的資產范圍(改制企業附屬廠一並納入改制范圍的應予以說明);
(3)職工安置辦法;
(4)資產處理方式(含土地處置形式);
(5)債權債務處理方式;
(6)改制後企業發展思路和措施。
3、企業改制方案經黨政聯席會議和職工代表大會主席團會議審議通過後,報授權營運機構或企業產權管理單位審核。
4、資產規模較小的國有企業改制方案由授權營運機構或企業產權管理單位組織審查論證,並提出審核意見。
5、資產規模較大的大中型國有企業(見武漢市改制企業名單)改制,經授權營運機構或企業產權管理單位提出初審意見後,報市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方案論證,提出審核意見,其中大型企業改制應報市國資委同意。
6、改制企業將審核後的改制方案交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審議,其中對改制形式、涉及資產范圍、職工安置辦法、資產擬處理方式、負債處理方式、參與競價的企業內部人選等重要事項,必須逐項審議,形成職工代表大會決議。
7、改制企業將職工代表大會決議連同職工代表簽名報改制方案審核部門審核,由審核部門作出對企業改制方案的批復。
二、財務審計、資產評估
1、授權營運機構或企業產權管理單位聘請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進行審計,出具審計報告。
2、企業向授權營運機構或企業產權管理單位提出書面改制評估立項申請,授權營運機構或企業產權管理單位同意、批復後,報同級國資部門辦理評估立項。
3、授權營運機構或企業產權管理單位聘請有資質的評估機構對企業納入改制范圍的資產進行一次性全面評估。
4、改制企業將中介機構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書》報授權營運機構或企業產權管理單位審核後,送同級國資部門初審,其中涉及土地、房屋資產的由土地規劃、房產等有關職能部門聯合審核。
5、改制企業將經審核後的資產評估結果在企業內公示3個工作日。
6、改制企業將公示結果報授權營運機構或產權管理單位核實並形成書面意見,國資部門收到公示無異議的報告後,出具確認文件。
三、資產損失審批
1、改制企業對資產評估中經中介機構認定的資產損失提出書面申請報告,報授權營運機構或企業產權管理單位。
2、授權營運機構或企業產權管理單位對企業申報的資產損失進行審核後簽署意見分別報同級國資、財政部門審批。
3、市屬企業中凡累計金額在1500萬元以下的固定資產盤虧損失由市國資辦審批。累計金額在1000萬元以下的流動資產損失、累計金額在1000萬元以下的長期投資損失以及應付福利費紅字等損失由市財政局審批。
市屬企業中凡累計損失達到或超過上述金額的,分別由市國資辦、市財政局初審,報國資委研究同意後下達審批意見。
四、審核職工經濟補償、安置費標准
勞動社保部門對企業職工安置分流方案進行審批,對有關補償標准進行核准,並出具核准意見。
1、職工經濟補償標准;
2、離退休人員應繳未繳的醫療保險費;
3、傷(病、殘)人員的生活和醫療補助費;
4、職工遺屬、精簡返鄉人員生活補助費。
五、進場交易
1、批准產(股)權轉讓進場交易。資產規模較小的國有企業產(股)權轉讓進場交易由授權營運機構或產權管理單位批准,資產規模較大的大中型國有企業產(股)權轉讓進場交易由市國資辦批准。
2、成立交易項目評議小組。
3、申請掛牌。由產權轉讓方向產權交易市場申請公開掛牌,並提供相應資料。
4、掛牌。按照改制企業材料製作掛牌信息在公眾媒體上發布,並在產權交易市場上進行掛牌,掛牌時間為15天。
5、資格審查。對參與投標競買方的資格進行審查,收繳競價保證金。
6、掛牌競標。掛牌期間若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意向方的實行競價交易,掛牌15天後無兩個及兩個以上購買方的進行協議轉讓。
7、評議、確定中標人。由評議小組根據評議規則,經評議後確定中標人。
8、鑒證。產權交易所對企業提供相關資料進行合規性審核,審核通過的出具《產(股)權交易鑒證書》。

閱讀全文

與公立醫院轉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