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立是陽歷還是陰歷
陽歷即是公歷。國際通用的歷法是以一個太陽回歸年為周期,謂之太陽歷,內簡稱為陽歷,全容球公用,故亦稱為公歷。
公歷的由來
公歷的前身是古羅馬凱撒修訂的儒略歷。根據儒略歷的規定,每4年有1個閏年,閏年為366日,其餘3年(稱為平年)各有365日。公元年數能被4除得盡的是閏年。儒略歷1年平均長365.25日,比實際公轉周期的365.2422日長11分14秒,即每400年約長3日。這樣到公元16世紀時已經積累了有10天誤差。可以明顯感覺到兩至兩分提前了。在此情況下,教皇格列高里十三世於1582年宣布改歷。先是一步到位把儒略歷1582年10月4日的下一天定為格列歷10月15日,中間跳過10天。同時修改了儒略歷置閏法則。
B. 什麼是公立日期
公歷是現在國際通用的歷法,又譯格列歷、國瑞歷、額我略歷、格列高利歷、格里高利歷等,公歷的標准名稱為格里高利歷,是現在國際通用的歷法,是一種陽歷。以地球繞行太陽一周為一年,是義大利醫生兼哲學家阿洛伊修斯·里利烏斯改革儒略歷制定的歷法,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頒行。陽歷是太陽歷的簡稱,這種歷法與地球環繞太陽的周年運動有關,與月相無關。格里高利歷為西方的歷法,並非中國所創,故又名「西歷」(是相對於中歷而言)。公歷於1912年開始在中國採用,取代傳統使用的中國歷法農歷。
地球繞太陽一周實際為365.2422天(回歸年),按一年365天計算,每年少0.2422天,因此,400年中需置97個閏年。閏年在2月末加上一天全年366天。這樣經過3333年才有一天的誤差。
判定公歷閏年遵循的一般規律為: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再閏。
C. 公歷是屬於農歷還是陽歷呢
公歷屬於陽歷。
太陽歷又稱為陽歷,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
太陽歷的歷年近似等於回歸年,一年12個月,這個「月」,實際上與朔望月無關。
陽歷的月份、日期都與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較好地符合,根據陽歷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顯看出四季寒暖變化的情況;但在每個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兩弦。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歷就是一種陽歷,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四年一閏,每滿百年少閏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閏,即每四百年中有97個閏年。公歷的歷年平均長度與回歸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積3300年才差一日。
公歷最早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太陽歷。尼羅河是埃及的命根子,正是由於計算尼羅河泛濫周期的需要,產生了古埃及的天文學和太陽歷。七千年前,他們觀察到,天狼星第一次和太陽同時升起的那一天之後,再過五、六十天,尼羅河就開始泛濫,於是他們就以這一天作為一年的開 始,推算起來,這一天是7月19日。
D. 農歷和公立的區別
最佳答案
陰歷全稱「太陰歷」或「純陰歷」。陰歷根據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即朔望月制定的,因古人稱月亮為「太陰」,所以稱為「太陰歷」,簡稱「陰歷」。陰歷產生的確切日期已難確定,但根據甲骨文中的一頁甲骨歷來判斷,陰歷大約在殷代已相當普及。
陰歷的主要特點是:歷月的長短依據天象即月相來確定,大月30日,小月29日,歷月的平均值大致與朔望月平均長度29。5306日相等。年的長短則只是歷月的整數倍,而與回歸年無關。因此,陰歷的月份也與四季寒暑無關。陰歷的日期表示著一定的月相,即初一是朔,即新月;十五、十六或十七是滿月,即望;初七、初八是上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是下弦月等,這對古人憑借月相判斷日期是很方便的。而月相的變化又是人們最容易看見的天象,因此,各國的歷法大都先有陰歷後有陽歷。但是,由於陰歷與回歸年無關,因此,就與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協調,後來便逐漸被淘汰。現今除了幾個伊斯蘭教國家,因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一種稱為「回歷」的陰歷以外,其他國家已經廢棄不用。
此外,。1912年我國採用「公歷」安排月日後,人們就把公歷稱為「陽歷」,而把同時並存於民間的傳統的「夏歷」通俗地稱之為「陰歷」。
陽歷,亦稱公歷、太陽歷、新歷、西歷,也稱格里高利歷。它是1582年,由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實行的歷法。從這一年後,陽歷代替了公元前42年由羅馬皇帝朱里·愷撒所實行的「儒略歷」(舊歷)。陽歷是以地球環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算作一年。它的長度為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由於它不是整數,為了把長短拉平,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六天,稱為「閏年」;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五天,稱為「平年」。這種歷法在每一萬年中約錯三天,比舊的「儒略歷」每四百年就錯三天。
由於這種歷法是根據地球與太陽距離的位置而定,所以它的「二十四節氣」是固定的:上半年的節氣多在每月的6日、21日,下半年多在每月的8日、23日,即使相差也不過一兩天。
西洋歷法是明朝萬曆八年(1580年),由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傳進中國的。利瑪竇的「泰西歷法」當屬「儒略歷」。太平天國實行的「天歷」,對中國的陰歷起了革命,它採用了陽歷,但對它也有所改訂。「天歷」中有中國原有的「干支」,也有陽歷的「禮拜」(星期),可謂陰陽合歷。「天歷」在中國歷法上說來,是一個具有革命精神的特殊歷法。辛亥革命後,從1912年元旦起,採用中華民國紀年和陽歷。1949年9月27日,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公元」。從此,我國也採用了公元紀年的歷法
E. 農歷和公立的區別
一、來源不同
農歷:農歷是源自於中國的傳統歷法。
公歷:公歷是源自於西內方社會的紀年方法。容
二、依據不同
農歷:農歷是以月相變化周期朔望月和回歸年的周期為依據。
公歷:公歷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周期為依據。
三、全年天數不同
農歷:農歷的全年天數是354或355天、383或384天。
公歷:公歷的全年天數是365或366天。
四、引用的時間不同
農歷:農歷是從上古時代開始使用的。
公歷:公歷是在辛亥革命之後從西方開始引進中國。
F. 公立是指的陽歷還是陰歷
陽歷
採納哦
G. 公立是陰歷還是陽歷
公歷是陽歷.
農歷是陰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