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國近代公立學校運動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1814年以後,美國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自1820年起,美國又實行了關稅保護政策、隨著輪船的輸入、鐵路的鋪設和運河的開鑿,美國這個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工商業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起來。在此基礎上,美國的政治形勢和階級關系也有很大變化,工商業資產階級的實力雄厚起來,他們積極開展資產階級的民主主義運動,要求選出資產階級新政府來代替原有的貴族統治性質的政府;工人階級壯大以後,為爭取教育權也進行積極斗爭。所有這些都在客觀上要求重視教育,以培養新型勞動力並使之能夠參與社會政治生活。19世紀30年代,美國掀起了一次重要的普及義務教育運動,即公立學校運動。
公立學校運動主要指依靠公共稅收維持、由公共教育機關管理、面向所有公眾的免費的義務教育運動。
Ⅱ 19世紀,美國中等教育是以公立中學為主嗎
這個時期,中等教育發展的趨勢是公立中學。
在19世紀20年代掀起的公立初等學校運動中,大批兒童接受初等教育後,要求繼續學習,相應的公立中學開始興起。特別是1872年密執安州最高法院作出關於可以用地方稅收辦公立中學的判決後,各州的公立中學迅速增多,逐步取代文實中學,成為美國中等教育學校的主要類型。
Ⅲ 美國 公立學校
1. 伯克利加州大學 (UC Berkeley)
如果說美國形成史是一部由西向東不斷開發的歷史,那麼,伯克利加州大學(簡稱伯克利加大)就是美國"西部大開發"中的"智力開發"基地。這所公立大學與私立的斯坦福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共同支撐起與美國東部常春藤大學相比肩的西部學術脊樑。與緊隨其後的密歇根大學、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是所謂的公立大學「三巨頭」。
19世紀上中葉,隨著美國西進運動的迅速推進,"淘金熱"、"淘銀熱"席捲加利福怪亞等西南部地區。一股股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為各自的利益拚命搏鬥、無情掠奪。豐富的寶藏遭到野蠻的吞食,遼闊的沃野充滿了雜亂與喧囂。目睹此情此景,加州有識之士發出了振聾發聵的吶喊:"在挖掘礦藏之前,先要開發才智; 於是,在"富口袋"的同時,"富腦袋"的聲音響徹西部曠野。1868年3月23日,加利福尼亞大學應運而生。作為加州大學九所分校之一,伯克利加大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所。早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教育委員會向2000名著名學者進行調查,結果伯克利加大以其"傑出的"和"適宜的"的學科建設而躋身美國一流學府之列--這是美國200餘年來公立大學向東部常春藤大學發出的首次挑戰。這所佔地1232英畝、在讀學生3.5萬左右的"巨型大學"有22位教授、校友獲得過諾貝爾獎, 有8位教授、校友獲得過圖靈獎有8位(其中5位是校友)。23位教授榮獲過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地處舊金山灣畔,矽谷地帶的伯克利加州大學是美國最激進的學校之一。60年代的嬉皮文化,反越戰,東方神秘主義,回歸自然文化都起源於此。在當今高科技領域伯克利加州大學在締造新的神話,在文學,數學,化學,新聞等20多個大的學科領域中位居前5名. 眾多的諾貝爾獎得主、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得主、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連同在矽谷商戰中成為億萬富翁的伯克利人, 撐起了一面匯集天下之英才的大旗。
伯克利加州大學何以如此成功?曾任伯克利加大校長的華裔科學家田長霖認為:天時、地利、人和是該校成功的外在條件;堅持學術本位,充分尊重教授會決定的學術方針是它成功的關鍵。伯克利加大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頂尖學府,其根本原因有兩點:一是目光遠大。在建校之初,校方在伯克利的發展目標上就達成了共識--採取兼收並蓄、自由開放的方針,容天下賢士於一堂,從而把大學建成為世界一流大學。沿著這一思路,伯克利開創不久便在文理農工等學科上,瞄準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緊緊追趕,大力發展。一份辛勞一份收獲。伯克利在19世紀80年代初以其初具規模的學科設置和嶄新的綜合性大學形象屹立於美國高等學府之林。二是重視人才。在加速發展各學科的同時,伯克利還竭盡全力延攬各路人才。通過高薪聘請的手段,輔之以優良的工作環境與自由開放的學術氣氛,再加上加州西海岸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伯克利從美國東北部的學術重鎮羅致了大批名牌教授和著名學者,使得伯克利的師資隊伍在較短時間里得到了極大的加強和發展。據有關資料統計,在其千餘名現任教授中,有7名諾貝爾獎獲得者、3名普利策獎得主。
伯克利加大以多元文化著稱。1990年2月15日,加州大學董事會任命華裔教授田長霖為伯克利加州大學校長--這是全美著名公立大學的第一位華裔校長。他治校的第一個方向就是"致力維持伯克利加大在師資和學術上的傑出地位",堅持"多元而卓越"的治校理念。在其任內,伯克利加大吸引了全國最有才華也最多樣的學生。同時"伯克利加大想要的頂尖人才,80%都爭取到了。"
伯克利加大本科生與研究生教育並重。長期以來,該校的研究生院在全美高校中保持最大規模,其研究生與博士後人數佔全校學生總數的1/3。作為合格的高層次專家學者,他們源源不斷地奔向美國社會的各個工作崗位,為美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作貢獻。
2. 密歇根大學 (UMich)
密歇根大學是個非常了不起的學校。前美國總統福特是密大出身。國際多位政治家、名人包括現任南非總統曼德拉、美國第一夫人希拉麗、前美國總統詹森.布希總統及其夫人、前印尼總統蘇卡諾、前菲律賓總統馬可斯、前墨西哥總統卡洛斯、台灣蔣宋美齡女士,以及有美國「汽車大王」之名的亨利.福特等許多國際知名的政經領袖,均曾獲密歇根大學頒發名譽學位。
根據《美國新聞雜志2000年》的報導,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不僅是美國中西部10大名校(The Big Ten)中排名第一的大學,也名列美國公立大學三強, 幾乎是僅次於伯克利加大的公立大學。密歇根大學擁有校友超過40萬人,擁有全美最大規模的校友會組織。
大學的典範
自1817年建校以來,密歇根大學一直是許多美國公立大學的典範。大學總院設在Ann Arbor,學生總數有3萬7千人;位於Dearborn及Flint的分校則共有1萬5千名學生。該大學每學期共開辦5千600種學士及研究學位的科目,課程選擇富有彈性。
大學十分強調學術研究,因此大學教員也不遺餘力,全力投入各學術領域的研究工作。這所大學的研究成果,不僅獲得美國政府的重視,並得到世界各國的肯定。在過去有多位校友在醫學、化學、經濟學、新聞學、文學等等方面,表現揚眉吐氣。密歇根大學歷史上有7位教授獲得過普利策新聞獎。與密大有關的諾貝爾獎得主有7位(其中6位是校友), 圖靈獎有1位(其中1位是校友)。4位教授榮獲過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3. 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 (UIUC)
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成立於1867年,一直被列為全美最優秀的理工大學之一, 直迫大名鼎鼎的麻省理工學院(MIT)。該大學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學是所謂的美國公立大學「三巨頭」。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中,被評為美國中西部10大名校(The Big Ten)中排名第二的大學,幾與密歇根大學並肩; 理工科在10大名校(The Big Ten)中排名第一。
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佔地1千450畝,位於伊利諾州的雙子城--厄巴納及香檳市。該州的密歇根湖是聞名世界的美國五大湖之一,自然景象令人嘆為觀止。大學的Willard機場是該州東部主要及最大型的機場,因此由大學到鄰近大都市的交通十分便捷。從雙子城到芝加哥約140哩,到印第安納州的首府印第安納波利斯(Indianapolis)市約120哩,到聖路易市只須170哩。
五星級大學
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屬下的學院多達20多所,可供選修的主科逾150種。根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該大學的會計、大眾傳播、工程、科學等是大學最好的學科,教育、商業、人文與藝術,以及法律等學院也十分出色。大學排名全國前5名或前10名的研究所課程有物理學,化學, 計算機科學, 心理學, 教育學, 工程學, 會計學, 大眾傳播學, 圖書館科學, 音樂,數論, 代數, 邏輯學, 微生物學......工程學院在全美堪稱至尊級的巨牛,電子工程, 計算機工程, 土木工程, 材料科學工程, 機械工程, 原子工程, 農業工程, 環境工程等等系科都排在全美前5位, 化學工程, 航空航天工程排在全美前10位。該大學的學術學科不僅獲得《Fiske大專院校指南》5顆星的最高水準評級,也獲評為全美提供多元化課程的最佳大學之一。大學三大受歡迎的主修分別是生物科學、心理學、以及電子工程。
多元化及高水準的課程吸引了近3萬7千名學生前來此大學就讀,其中有近9千名學生就讀碩士、博士或專業課程,並有逾600名來自世界100個國家的學生。該大學獲美國《貨幣》雜志評為學費廉宜及高教育素質的大學之一,其國際生一年只須繳交學費約1萬美金。
Evie
Ⅳ 美國三大著名的公立學校是指的哪幾所
美國的公立大學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公立學校,它之所以稱為「公立」,是由於其經費主要來自於州政府從稅收中撥給的款項,聯邦政府給予科研、購置圖書設備和向學生提供各種資助。而美國的私立大學在這方面所得的經費則微乎其微,它的經費來源主要是向學生收取通常比公立學校高得多的學費,以彌補不足。私立院校的設立旨在提供「精英教育」,故在美國排名前二十位的名校中大多數是私立大學,包括中國人熟知的「常青藤盟校」。
但美國相當部分的公立大學教育質量也很高,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學、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等都是世界一流名校。(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近日推出2010美國最佳大學排名,就專門列出了美國最佳公立大學排名一項。
bestcolleges:toppublicschools:nationaluniversities
1.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2.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2.universityofvirginia維吉尼亞大學
4.universityofmichigan--annarbor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5.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chapelhill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
6.collegeofwilliamandmary威廉與瑪麗學院
7.georgiainstituteoftechnology喬治亞理工學院
7.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diego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
9.universityofillinois--urbana-champaign伊利諾伊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
9.universityofwisconsin--madison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
11.universityofcalifornia--davis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11.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tabarbara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
11.universityofwashington華盛頓大學
14.universityofcalifornia--irvine加州大學歐文分校
15.pennsylvaniastateuniversity--universitypark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大學城)
15.universityofflorida佛羅里達大學
15.universityoftexas--austin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18.ohiostateuniversity--columbus俄亥俄州立大學哥倫比亞分校
18.universityofmaryland--collegepark馬里蘭大學(大學城)
20.universityofpittsburgh匹茲堡大學
Ⅳ 美國需要怎樣的教育改革
美國經過200餘年歷史的發展,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經濟飛躍和軍事強大,與重視教育改革是分不開的。?
美國教育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具特點的深層意識,即當國家面臨極大的危機時 ,總是想以教育改革為中心,企圖擺脫危機的困擾。
1957年,當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時,美國政府及其教育界深受強烈地沖擊,在趕超蘇聯的口號下,於1958年頒布了著稱於世的《國防教育法》,目的使教育適應現代科技的發展 ,適應國防競爭的需要。從60年代中期開始,由於越戰失敗的影響,全美掀起以爭取黑人各種平等權利的「民權運動」,包括代表婦女、少數民族和殘疾人等利益,於1975年頒發了《 殘疾兒童教育法》、《補償教育方案》、《學校混合條例》,採納了提高人性為目標的教育方 針。進入80年以來,日本和西歐各國在經濟和科技上的崛起,尤其是日本電子工業發展的逼 人之勢,使美國產生了深重的危機感,也使原先引以為驕傲的教育體制發生了動搖。美國高質量委員會於1983年提交了《國家在危險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的報告引起了全國各界人士的反響。其主要的教育思想是:「開展高質量教育,建立學習化社會」,即「爭取高質量,以奪回或鞏固在國際競爭中的領先地位;擴大教育機會,以實現人人平等;為徹底實現前兩者,就要建立終身學習的教育制度,創造一個學習化社會。」 ?
教育在經濟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景下,在未來發展的重要位置,已愈來愈成為美國各階層的共識,就是在總統競選綱領中,以至施政過程中,也無一不提出自己的教育改革方案和計劃。比如,里根總統十分重視改革教育,支持高質量委員會《國家處在危險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的報告,提出《投身學習,發揮美國高等教育的潛力》、《國家為培養二十一世紀的教師作準備》等綱領性文件,成為全美六年之久教育改革的指南。被譽為「教育總統」的布希,抓住改革方案和教育撥款兩頭,簽署了《全美教育目標報告》、《美國2000年教育規劃》,明確提出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全國六大教育目標。出身寒門,卻受過良好教育的柯林頓,踏上政途後,就高度重視,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在總統競選期間,批評現行教育制度和教育質量,提出進行改革的方案和計劃,經輯錄整理成《柯林頓總統的教育計劃》,告示人們當前應當擺在首要位置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如何才能使美國再次成為把教育放在首位的國家。?
美國教育界開始覺醒:美國面臨新興發達國家的競爭與挑戰,主要來自高科技領域。從預 測得知,美國社會非技術工作由目前所佔60%至2000年降為15%,再過5年,勞務市場將是操 縱復雜的計算機設備和勝任信息系統化的高級技師的天下。而嚴酷的事實卻是學生文化水平低下,究其原因,是學校支離破碎的課程所致。美國政府應從改革課程內容著手,強化課程 的統一和基本知識的難度,增加科技知識的學習內容。 ?
總之,美國教育發展的「熱點」是「核心知識」的課程改革。改革的實質是為學生提供保存西方文明的基本傳統所必需的語言、知識和價值觀念;改革的內容是進行科學的語言教學 ;改革的目標是培育站在新世紀曙光下的美國人。
Ⅵ 美國公立學校運動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19世紀20年代,美國掀起了公立初等學校運動。各地廣泛建立由公共稅收維持、行政機關監督、向所有兒童免費開放的初等學校。
公立學校運動產生並迅速傳播的重要原因,一是因為美國民主潮流的影響。選舉制要求選民都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工人階級的活動也發展到爭取教育平等權力。二是工業革命的需要。蓬勃發展的工業革命對勞動力提出了文化教育的要求,同時也為公立學校的建立奠定了物質基礎。
Ⅶ 美國公立學校運動對我國教育改革有何啟示
美國的基礎教育在其發展過程中
,
形成了一些鮮明的特色。
這些特點是美國特定的社會、
歷史和文化的產物。了解這些特點有助於更好地理解美國的基礎教育
,
以便借鑒它成功的經
驗
,
避免其失誤。
(
一
)
地方管理下辦學的靈活性和多樣性
基礎教育由地方管理是美國教育的一個突出特點。
這一特點可以追溯到新英格蘭地區社
區辦學的傳統。
美國始終沒有形成像英國、
法國等西歐國家那樣的中央集權的國家教育管理
體制。根據美國憲法
,
聯邦政府不直接參與對教育的領導和管理
,
辦教育主要是州和地方政府
的職權范圍。州政府的立法機構制定教育的法律和政策
,
而對中小學的具體經辦和管理則由
地方學區委員會來負責。美國大約有
16 000
個這樣的學區。大多數地方學區教育委員會由
選民民主選舉產生
,
少數由縣、市委派
,
一般
5
—
7
人
,
每屆任期
4
—
6
年不等。學區委員並
非專業教育工作者
,
他們來自各行各業
,
通常是社區內有影響的人物
,
他們不拿報酬
,
是義務性
的。學區教育委員會實行集體領導
,
它有徵稅
(
教育稅
)
權、人事權、學校財產管理權以及對
教學、課程方面的決策權。這種地方管理的特點決定了美國中小學教育的靈活性和多樣性。
每個學區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體系。不僅州與州之間的教育設置有所區別
,
就是同一州內
,
學
區與學區之間也各有特色。就課程設置
,
辦學方式來說
,
美國的中小學有相當的自主權。從某
種角度上講
,
每個學區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
,
以及本社區經濟發展的需要來決定辦學的模式
和課程的設置。地方管理的特點有利於充分發揮社區辦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
增強社區民眾
對辦教育的參與意識和責任感。翻開任何一份美國地方報紙
,
人們不難發現學校問題常常是
中心話題
,
這些共同關心的話題密切了學校與社區和家庭的聯系
,
使學校成為社區生活中一個
十分重要的部分。當然
,
地方分權管理也有它的弊病。由於沒有全國統一的課程及教學大綱
和計劃
,
也沒有全國性的統一考試
,
美國中小學的質量管理始終是一個問題。
實際上
,
在歷史發
展的不同時期
,
尤其是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
,
不少教育改革人士都呼籲建立全國統一的課程
標准和學業標准。但由於地方分權思想深入人心
,
統一標準的建立有不少障礙。同時
,
由於經
濟發展的不平衡
,
學區之間在辦學條件方面存在很大差異
,
這種各自為政的教育管理方式也加
大了教育發展的不平衡性。
(
二
)
「滿足所有學生所有需要」的辦學宗旨和中學課程的多樣性、靈活性
課程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手段
,
也最能充分體現教育的目的和辦學的宗旨。美國中學
課程門類繁多是一個顯著特點。
一個學校可開設幾十甚至上百門課程。
這一特點是由綜合中
學的性質及其辦學宗旨所決定的。
美國的綜合中學集升學准備、
職業訓練、
公民教育於一體
,
不少美國人認為綜合中學真正體現了民主的原則。在美國中學發展的過程中
,
圍繞中學的目
的和任務一直存在兩種不同意見的爭論。
代表傳統觀點的教育家認為中學的主要任務是傳授
知識
,
為學生升入高等學校服務
,
主張加強學術性課程並對所有學生實行統一要求
;
而代表進
步主義
(
Pro2gressivism)
觀點的教育家則強調學校的社會功能
,
認為中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
的場所
,
它首先是
「民主的熔爐」
、
「人民的學院」
,
因此
,
中學的任務是多功能的
,
它應該面向所
有青少年
,
滿足他們的所有需要。
1918
年
,
代表進步主義觀點的美國中等教育重建委員會制定
了美國教育的七大原則
,
確立了基礎教育面向全體青少年
,
滿足所有青少年所有需要的辦學宗
旨。
這一宗旨對中小學教育的影響極為深遠。
正如美國教育專家沃斯坦因
(Ornstein)
指出的
,
這一決定最重要的方面是把傳授知識、為升學做准備僅僅作為中學七大教育目標之一
,
而不
是唯一的目標。這些教育目標仍然影響著今天的美國中等教育。
既然要滿足所有學生的所有需要
,
美國中學的課程設置就不可能不繁多。除了一般基礎
文化課程
,
如英文、數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外
,
美國中學還為有志升學的學生開設學術性
課程
,
為不打算升學的學生開設各類職業訓練課程。此外
,
還為既不打算升學也不打算接受職
業訓練的學生開設滿足他們興趣和需要的課程。美國中學實行學分制
,
學生在完成了所需學
分後即可取得中學畢業文憑。課程分必修和選修
,
學生在完成了州所要求的必修課標准以後
,
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興趣和需要選修學術科、職業科或其它課程。所以
,
美國中學生在
選課方面有相當的自主性。從理論上講
,
每個學生都可按自己的意願
,
確定自己的學習計劃
,
因此
,
各個學生的課程計劃都可能與他人不同。為了幫助學生選課
,
並為家長提供有關升學和
就業方面的咨詢
,
每所中學都配有專職的教育專家。
值得一提的是
,
美國中學不僅課程門類多
,
主幹課程還有層次的區別
,
比如
,
同是一門英文課
,
它就可能有高、
中、
低三個水平
,
學生可根據
自己的程度決定上那一個水平的課。對於天資優良的學生
,
學校還開設有高級課程
,
即所謂的
AP (advanced placement )
課程
,
優秀學生還可去就近的大學修課。
選修高級課程不僅增強了這
些學生進入名牌大學的競爭能力
,
而且這些課的學分還可用於減免大學畢業所需的學分
,
縮短
大學學習的時間
,
有利於人才的培養。
由此可見
,
美國中學的課程設置立足於面向全體學生
,
體現了「滿足所有學生所有需要」
的辦學宗旨。學分制、選修課以及分層次教學有利於個性化的教育
,
使不同能力的學生都得
到相應發展。但是
,
美國中學課程設置的弊病也是顯而易見的。由於課程名目繁多
,
主次不分
,
過分強調實用
,
使大量非學術性課程沖淡了基礎文化課程
,
這也就是
80
年代的批評家所批評
的「大雜燴」和「自助餐式」的課程。由於實行學分制且畢業要求偏低
,
有些學生避難就易
,
盡選服務性或娛樂性的課程
,
因此
,
降低了中學畢業生的標准。
Ⅷ 坎德絲·薩姆納:美國公立學校如何未能讓孩子走
美國進步主義是從20世紀開始的,
20世紀的最初20年進步主義運動。中上階級專中的城市白人知識分子屬是運動的核心力量。
19世紀末,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和新移民浪潮引起政治、經濟和社會的混亂,造成美國傳統道德價值觀的衰敗。知識分子希望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進行范圍廣泛的改革,美國在社會劇烈轉型時期的狂奔野馬用科學、理智和法律加以馴服,駕馭它通向一個民主、有序、繁榮並保持傳統道德和文化的社會。
進步主義時代, 學術階層是支持和保持現存制度, 並使之合理化。
在哲學領域,傳統哲學中的理想主義被實用主義所取代。
代表人物是威廉 詹姆斯。
沃德說:「每一件工具和用具,每一種機械裝置,每一項設計物、技藝和勞動、每一個為人類服務的人造物,都是人的頭腦對無心的、漫無目的的競爭的自然物質力的勝利。 美國的教育受到沃德所稱的「應用社會學」,即「社會結構的進化研究」的高度重視, 著眼點在於個人和社會的改進。他強盜在促進人類復制福祉的進程中科學地參與政府的重要性。
Ⅸ 美國公立學校的建立有什麼意義
20年代以後,美國出現了大批適齡兒童湧入初等學校的熱潮。馬薩諸塞州教育委員會第一任秘書(相當教育廳長)霍拉斯·曼大力推倡公立學校,被稱為「美國公立學校之父」。美國公立學校的建立不僅奠定了美國資產階級教育制度的基礎,也成為美國普及義務教育運動的開端。
Ⅹ 高中生留學美國公立學校優勢有哪些
一、學生走班、老師坐班、沒有固定的班級、沒有統一的課程表:
美國公立中學的基本授課模式是班級授課制,但與國內中學的學生坐班不同,是學生走班,教師坐班。美國中學的教師都被安排在固定的教室里,教師門口張貼著自己的姓名和所教課程,教室就是辦公室,講台就是辦公桌,日常備課和批改作業等就在這里進行。因為走班,所以學生沒有固定的班級。因為選課自由,所以沒有統一的課表,只有自選的個性化課程表。美國基礎教育盡一切可能滿足學生主體發展、主動發展、個性發展、特長發展、差異發展的需要,因而不是教師選擇學生,而是學生選擇課程和教師,學生始終處在主體地位和主動態勢上。
二、引導學生個性的發展
美國公立中學絕少制定妨礙個性發展的條條框框, 既不強迫學生遵從某一規范和標准,也不刻意讓他們去崇拜什麼名人大家,而是盡可能讓學生自己去體驗探索發現。學生在課堂上,可以隨性而為,發言可以不舉手,插話提問會受到鼓勵,可以上廁所、借文具,想坐想站甚至想換到地上去坐都無人阻攔。
三、品德教育自成一格
1、美國公立中學把宗教教育作為學校品德教育的基礎。信仰宗教是大多數美國人的精神生活,宗教教義蘊含了人生的許多價值觀和道德觀,但憲法禁止公立學校進行宗教教育和做禱告,所以,學校只能將品德教育的任務轉交給宗教、家庭和社會,讓青少年在家長帶領下通過做禮拜和做禱告潛移默化地接受品德教育。
2、美國公立中學把開設相關課程作為品德教育的補充。雖然禁止學校進行宗教教育,但允許開設宗教知識課;此外,公民課、社會課等人文社會科學課程等也涉及品德教育的內容。
3、美國公立中學把開展活動作為品德體驗的載體。除校外、校內體驗式德育活動外,一大亮點是完全依靠學生會組織大大小小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做人、學會溝通、學會辦事等。
4、美國公立中學把設立咨詢師作為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咨詢師不是班主任,但所做工作基本類似於國內的班主任。咨詢師和學生之比一般為1∶250.咨詢師的主要職能是在校方與學生、學生與家長、學生與教師之間起橋梁作用,對學生學業以外的問題進行全面指導,涉及思想、品德、心理、酗酒、吸毒、暴力、交友、性態度等。這些咨詢師必須具備碩士及以上學位的專業資格證書才能被校長聘用。美國公立中學德育雖然自有其長,但也有不及的一面,學生吸毒、酗酒、暴力、性嘗試、少女懷孕、槍擊事件等都比較嚴重。
四、體育倍受學生歡迎
1、用加強管理保證重視體育。別的學科只有一個主管,但體育有兩個主管:一個是體育系主任,主管全校體育教師,提供列入課程表的學術層次課程,也就是體育常規教學,與國內並無二致;另一個是體育運動主任,主管全校學生體育工作,提供作為課外體育活動的運動層次課程。學術層次課程由學校組織實施,運動層次課程則由教育局體育主管部門通過體育運動主任和專業運動教練組織實施。
2、用無需選拔保證重在參與。每所學校通常有幾十支運動隊,每隊由一名專業教練負責。只要場地等條件允許,幾乎所有奧運項目都有相應的運動隊;只要有興趣,男女生都可以參加任一運動隊,不需要任何條條框框,也不需要選拔。
3、用專業訓練保證運動質量。學生入隊全憑興趣,但接受訓練必須專業;教練不是學校學術課程教師,也沒有教師資格證,但必須是教育局體育主管部門為各校專門招聘的運動教練。所以,只要進隊就等於接受專業訓練。
4、用硬體設施保證訓練落實。再小的高中也一定有美式足球場、英式足球場、網球場、籃球場等,運動區面積之大、場地之正規,皆為國內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