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有效開展教師的信息技術培訓
國家教育部部長陳至立在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21世紀信息技術對教育的影響將是不可估量的。它不僅帶來教育形式和學習的重大變化,更重要的是對教育的觀念、模式、內容和方法產生深刻影響。用教育的信息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作為21世紀的教育工作者掌握信息技術已是迫在眉睫,那麼如何大面積的提高小學教師的信息技術的基本能力呢?筆者根據本學校的實際情況,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宏觀入手、整體把握。
如何有效的進行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基本能力培訓?本校幾年來的實踐證明,採用校本培訓是一條有效的途徑。所謂校本培訓,簡言之就是學校自主開展的培訓,它是相對於脫產集中培訓而言的一種繼續教育形式。
就現階段教師信息技術培訓來看,一是存在一種培訓的知識不系統,整體觀念不強的現象;二是單純是技術層面的培訓。我校結合成都市市級課題《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基本能力及培訓方法》,從宏觀入手,整體把握教師信息技術培訓系統工程,根據學校的現狀和發展目標,制定好了切實可行的長遠的培訓規劃,確定培訓內容和考核標准。我們首先採用無紙化的網上調查對教師進行需求分析研究,認為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應用,為此,我們的培訓內容不僅要求掌握WINDOWS操作系統、WORD文字處理軟體、EXCEL電子表格的使用和POWERPOINT電腦幻燈片的製作等基礎知識和技能,還要了解和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模式,能主動應用CAI課件輔助教學。熟練掌握多媒體課件製作基礎(包括聲音、圖象、動畫、視頻素材的採集與製作)、FLASH軟體。能結合教學的科學理論使用網路資源庫進行信息的搜索、獲取、分析、加工、處理、傳播。能設計與自己的所任學科相適應的網路課件。這些內容分模塊製作成《教師信息技術能力要求細則》,給老師一個可供學習的大綱。(當然培訓的內容應當與時俱進,不斷修改和完善。)根據模塊確定每一階段培訓應達到的目標檢查及考核具體辦法,對於需要學校各個部門互相配合的工作,則應明確分工,各司其職,責任落實。因此,有相對穩定的培訓主管部門和領導,確定明確的長遠規劃和分期目標是搞好這一培訓的先決條件和基礎。
二、「任務」主題,學以致用。
計算機、網路技術在不斷發展,誰也不可能把它學完,作為普通教師也沒有必要學習計算機、網路的所有技術掌握與自己工作生活相關的內容就可以了。我們認為教師學習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的目的主要有三:一是進修充電的需要。Internet網上有海量的信息,包括學科知識信息、專業理論信息、教改教科研信息,教師通過上網瀏覽,下載有用的信息,進行充電學習,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二是實施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需要。製作並運用圖、文、聲、像並茂的多媒體課件,多種媒體刺激學生的大腦,將使課堂教學化靜為動、化難為易、化抽象為直觀形象,從而使學生身臨其境、視野開闊、思維活躍、情趣盎然,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三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新課程標准明確規定:信息技術不僅是教師教學的手段,更應成為學習的工具。只有教師掌握了信息技術,才能有效指導學生掌握信息化的學習技能。根據這一認識,我們在安排培訓內容時採用了任務主題和學以致用的策略。所謂任務主題就是根據學校教育教學實際需要,把計算機、網路技術分解為一個個具體的任務,每次培訓的目標是完成一項任務(一項技術),學了就可以用,這樣一步一個腳印,日積月累,就會產生質的飛躍。3年以來,我們完成了十個模塊的培訓任務:
在進行培訓的同時,我們選取了2001級的10個班作為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應用的研究年級。通過對這10個班的多媒體應用研究,我們逐步掌握了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應用的一般方法。通過教師製作課件、收集網路素材、使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進一步提高了教師的素質,課堂教學質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三、靈活研究、注重策略。
在做好周密培訓計劃的基礎上,合理的安排好教師的培訓全面完成培訓任務:
1、首先在時間上給予保證,每周的星期二、三、四、五分別安排當天沒有課的不同年級的教師進行學習。
2、採用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教師的整個培訓過程是三年的時間,在這當中我們邊培訓,邊調整、採用了多種的研究策略。
在研究的過程當中,我們就如何優化教師的教和提高受培訓老師學習信息技術的效率方面進行了研究:從基本的調查看,老師認識到領導重視佔19%,培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佔30%,受培訓教師重視程度為29%,受培訓教師平時多問多操作25%,從數據上看出教師的觀念是得到了改變,歸納起來教師在培訓中占因素為30%,而教師本身的態度和學習方法佔54%,所以我們著重在優化教師的教學和受培訓對象的學習方法的優化上總結出以下適合教師信息技術基本能力培訓的若干方法:
1、演示講解和實踐操作相結合的培訓方法。
對計算機基本常識,操作系統基本原理和常用軟體基本功能一般採用講授法,在講授的同時利用多媒體教室的 演示 功能進行示範。對優秀課件的 解剖 一般用示範法,力求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2、任務驅動的培訓方法。
根據現代信息技術培訓內容的特點,所有參培教師在每一輪的培訓中,首先就是自選或接受一個(幾個)作業任務,而這些任務都是與日常教學工作相關的。帶著任務參加培訓,讓參培教師在創造性地完成自己的任務的過程中提高信息技術能力。分模塊制定檢測的要求,老師按照指定的任務完成檢測。例如:培訓了網路部分,讓教師共享、復制、粘貼自己的資料,進行區域網的文件交流,還可以讓教師發送郵件到老師的郵箱,並添加附件等讓教師在任務中掌握知識。
3、主體實踐的培訓方法。
根據建構主義理論的指導,即學習是一種積極主動的探索過程,學習的主體是學習者,他們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學科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真正提高,靠的是學習主體對信息技術內在規律的領悟,因此,尊重學習者的主體地位是至關重要的。具體體現在 實踐 上,在培訓過程中受培訓教師以上機操作為主原則上上機操作時間應不少於信息技術培訓總學時的三分之二;在實踐操作的基礎上,有目的地組織教師小組合作交流,尋求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教師獨立製作CAI課件,從收集素材、處理素材到效果的實現是全面展現教師信息素養和能力的窗口,「實踐」的全過程更重要的意義是學習的過程;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展示運用,不僅能給教師們帶來成功後的信心,也常給大家留下遺憾和不足,這些都是實踐培訓中不可多的經驗。
4、網路自主訓練法:
信息技術 自主訓練 不是任教師自由隨意操作,也不是由教師直接告訴培訓對象怎樣去解決面臨的與信息技術有關的問題,它要求培訓者根據受訓教師的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具體問題與期望目標來設計任務,並提供解決任務與問題的有關線索,核心思想是通過受訓者在完成具體學科教學任務中實現信息技術操作技能的培養以及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a)我校通過教師信息技術專題學習網站,提供一個學習任務:比如信息技術有關的文章,要求教師搜索相關文章並上傳到學習網站進行交流和學習;或者通過論壇的方式讓教師自主學習理論和信息技術操作等知識然後同斑竹和同事交流學習的看法和心得等等拓展了學習的資源,擴大了教師學習空間和時間。
所有的教師通過學校網站道更新自己的資料包括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要求教師修改自己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最後完成上傳的任務,教師是很樂意的完成了任務同時又培養了信息素養。
b)選取優秀的信息技術人員進行網路上傳任務,通過學校主頁、學校概覽、學生天地和《鳳儀新語》電子校報的平台搭建,從校長、中層、信息技術教師、一般教師形成立體化的網路管理體系,全方位的培養了教師的信息素養。
c)選取優秀的信息技術人員進行網路上傳任務,通過學校主頁、學校概覽、學生天地和《鳳儀新語》電子校報的平台搭建,從校長、中層、信息技術教師、一般教師形成立體化的網路管理體系,全方位的培養了教師的信息素養。
5、全員培訓與分層教學相結合的方法。
通過教師的集體授課外,在培訓時採取多關照、多提問、多輔導,同時建立一幫一學習小組。同時根據工作堅持全員培訓和分層培訓相結合。教師信息素養的培訓提高是一個長期的大面積的工作,要從根本上改變教師隊伍的素質,提高對現代教育的適應性,必須堅持面向全體的全員性培訓。但是我們必須承認,教師隊伍中個體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技術水平有高低,認識有差異。因此在對全員進行培訓的同時,還必須因材施教。因此我們通過問卷調查得到的信息對教師進行分層。通過抓兩頭帶中間,以提高教師的整體水平。抓骨幹 教育思想先進,信息素養較高的教師群體,通過骨幹教師的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去影響、帶動周圍的教師,為其他教師的提高積累經驗。抓 後進 在各方面暫時落後的老師,通性質的不同,培訓重點也有所不同,如學校行政領導重點是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對教育教學的管理的現代化;對學校後勤人員,尤其是對會計出納重點是進行數據的處理培訓,實現辦公快捷、准確;對學科教師的培訓則重點是信息技術與學科教育教學的整合,以及與教育科研的結合。通過分層、分類的培訓能夠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根據教學的要求,我們還選取了信息技術能力和教學能力較強的教師進行了INTEL未來教育的培訓,以點帶面,共同提高。
6、以賽促學的方法。
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針對不同階段進行的不同要求,共組織了多次信息技術技能比賽:如打字比賽每期一次,通過課件製作和課堂大賽等比賽,使信息技術培訓豐富多彩,教師人人製作課件。我們在2002年5月開展了實驗小學首屆課件製作比賽,人人參與,涌現了一批製作優美、設計思路新穎的課件。形成了形成了實驗小學課件資源盤(一)和實驗小學課件資源盤(二)。從優秀選手中選派了十位教師參加區課件製作比賽,有3位教師獲得一等獎、3位教師獲得二等獎、4位教師獲得了三等獎。2003年 月,開展了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了第二屆課件製作比賽,形成了實驗小學課件資源盤(三)。教師通過自主製作到合作完成高質量的課件應該說是一個不小的進步。2004年我校教師自製課件參加區級說課獲得一等獎七人,是教師從理論培訓到教學設計的一個量到質的一次飛躍。
7、專題培訓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方法。
教師信息技術的培訓通常是一個一個的有系統的專題培訓,這種培訓方式對大面積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和操作技能經濟、簡便、快捷。但如果沒有很好與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有機的結合起來,那這樣的培訓就是一種流於形式的做法。因此,我們把教師的信息素養的培訓與他們的學科教學結合起來,以真正達學以致用,提高教育教學效益的目的。如當老師學習了word 文檔的知識和操作後,就要求教師凡是上交的材料盡可能的是列印件,還組織了漢字輸入和文檔編輯比賽;當老師學習了CAI課件製作後,就要求教師結合所教學科自製課件,並運用於教學活動之中,同時也組織了課件製作比賽,還組織教師參加各級課件製作比賽;當老師學習了網路基礎知識和利用網路獲取教育教學所需信息時,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充分利用網路知識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學習了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理論和實踐後,學校就組織了學科整合的研究課、網路環境下的學科教學觀摩課等供教師學習研討。
四、動態管理、注重成果。
當然要做好工作,總離不開領導和管理,開展計算機、網路技術校本培訓也不例外。為使培訓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我校建立一支能駕馭現代教育技術的師資隊伍,我們動了不少腦筋,推出了一系列的管理舉措。如:在決策規劃上,我們提出了技術先行的思路;在具體操作策略上,我們以任務主題定內容,以互幫互學求效益;在制度上,我們劃定參加培訓的年齡段,規定限時完成測試作業要求,還把計算機技術培訓成績列入了教師學年度工作考核的內容;在激勵措施上,我們對學習成績顯著的教師給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等。
五、反饋評估、注重評價。
對教師進行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情況的反饋和評估是整個培訓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為了保證培訓質量,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達到什麼狀況,合理科學的評價是必須的,所以我們在研究的全過程中,始終貫穿了對教師信息技術的評價,從多媒體的使用到課堂設計,從理論認識到實踐操作,均設計了不同的評價量規,對教師進行定量的分析:
例如:1、多媒體使用登記評價表:採用WEB頁面的提交方式,教師開機使用多媒體時就直接通過WEB頁面登記,使用完畢後,資料庫就記錄了教師使用多媒體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簡單情況,適時掌握教師在教室里的使用情況。2、課件製作評價表:課件製作評價表可以對教師的課件製作進行客觀的評價,通過我們的課件製作活動,讓老師了解課件應該考慮哪些方面製作技巧。3、教師培訓考勤表:教師在平時培訓當中,讓老師在考勤表上親筆簽字、真實的記錄培訓的時間和上機情況。同時記錄講課教師的姓名和授課內容以及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的調整教學。4、教師個案調查表:教師自行填寫,對自己就課題開展以來的狀態進行真實的記錄,進行自我的評價,反應了教師在培訓前期、中期、和後期的變化。5、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基本能力評價量規等級要求:對教師十個模塊的成績根據評價量規進行量化的分析,課題組根據教師的培訓情況,評價時不搞一刀切,採用了分年齡段(40歲以上50歲以下和40歲以下兩個年齡段)進行要求的方法分別進行量規劃分等級。6、實驗小學信息技術使用評價量規:考查50歲以下的在職教學人員 ,對學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一個量規,引導教師從這些方面靈活的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
採用了這一套教師量化教師信息技術基本能力的評價體系,讓我們在培訓的過程中適時了解教師的動態,使培訓和研究工作科學、有理、有據。
總之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深信掌握了信息技術並將它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手段必將產生全新的教育手段必將產生全新的教學模式,讓我們攜手共進,披荊斬棘開辟出以信息技術為基點的教育教學新天地。
『貳』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任務是什麼
初中和高中的具體目標是不一樣的,應該區分開來。初中階段在於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高中階段,就要讓學生能夠操作實踐,更進一步了。
『叄』 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教程的介紹
本書的策劃和寫作群均由在教育一線從事信息技術教育和教師信息技術專培訓工作多屬年的一線教師組成。從技術領域的核心特點和技術教育的原則出發,改進了以往信息技術培訓教材脫離學習對象實際應用情境、「為操作而操作」的「書本技術」傾向、重視面向實際應用情境的實踐取向的技術教育方式。
『肆』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具備哪些能力與素質
1、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具備全面的基本信息素養,構建良好的學科教學能力
2. 中小版學信息技術教權師應具備良好的教學設計能力與教學實踐能力
3.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具備媒體資源應用與開發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研創新意識
4.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通過課程反饋與評價和提升教學反思能力,內化教學概念
5.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形成高尚的信息道德,具備良好繼續教育意識和終身學習能力,提高自身科學文化素養
『伍』 在《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課程標准》中,共設定發多少個課程主題
《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課程標准》課程主題為三種,如下;
1、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
2、應用信息技術轉變學習方式
3、應用信息技術支持教師專業發展
共27個主題,幫助教師提升信息技術素養,應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科教學能力、促進專業發展。
『陸』 在《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課程標准》中,共設定發多少個課程主題
共27個課程主題,分別是:
1、信息技術引發的教育教學變革
2、多媒體教學環境認知與常用設備使用
3、學科資源檢索與獲取
4、素材的處理與加工
5、多媒體課件製作
6、學科軟體的使用
7、信息道德與信息安全
8、簡易多媒體教學環境下的學科教學
9、交互多媒體環境下的學科教學
10、學科教學資源支持下的課程教學
11、技術支持的課堂導入
12、技術支持的課堂講授
13、技術支持的學生技能訓練與指導
14、技術支持的總結與復習
15、技術支持的教學評價
16、網路學習空間的構建與管理
17、網路教學平台的應用
18、適用於移動設備的教學軟體應用
19、網路教學環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20、移動學習環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21、技術支持的探究學習任務設計
22、技術支持的學習小組的組織與管理
23、技術支持的學習過程監控
24、技術支持的學習評價
25、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准解讀
26、教師工作坊與教師專業發展
27、網路研修社區與教師專業發展
(6)中小學信息技術培訓人員擴展閱讀
教師信息是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重要保證。全省中小學教師將接受每人不少於50個學時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基本實現「三提升一全面」,即「校長信息化領導力、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團隊信息化指導能力顯著提升,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的總體發展目標。
省教育廳要求市、縣加大投入力度,通過安排專項經費保障本地能力提升工程實施,確保開展全員培訓;中小學校要在學校公用經費中安排專項資金,為教師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創造良好條件。
『柒』 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全員培訓要求教師每五年不少於學時的培訓標
答--這是主管的教育部門對教師的新知識的再教育,是由當地的教育部門負責的。
『捌』 教育部中國移動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項目注冊網址是什麼
紅色表示出的地方
『玖』 談如何獲得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的個人成就感
工作差不多是學校一線教師中最忙亂的,而地位也差不多是最低的,再加上信息技術進入高考無望,於是,很多教師自然不自然地產生了自暴自棄的想法,轉行者有之、消沉者有之。作為長期工作在中學信息技術教育大軍中的一員,我覺得很有必要跟大家談談我的一點不成文的心得。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希望大家能夠產生個人成就感,從而愛上我們的信息技術教育事業。下面,我將從四個方面,也可以稱為四條途徑,來獲得個人成就感。一、抓好教學科研,立足崗位成才、 在寫這篇工作體會形式的初稿前,著名信息技術教育類論壇「大路論壇」的版主林一丘老師看了之後,給我一個重要提示:怎麼就沒有看到通過課程教學工作產生成就感的體會呢?那才是我們的本職工作呀!聽了之後,我感受很深,是呀,信息技術教師首先是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而存在的,本學科的教研工作才是我們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呀,拋棄之,我們只能輪為教輔人員了,我們決不能作繭自縛。 在教學方面,我們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教法更應該靈活多變,教學形式也應該豐富多彩,技術含量起碼要對得住我們的專業。新課程中備課工作量很大是不爭的事實,但我們不能以此為理由而馬虎備課,更不能把網路上別人的案例不加甄別的拿來就用。 在科研方面,我們更不能落後,我們也沒有理由落後。因為網路上的資源是應有盡有的。而我們接觸網路怎麼也比其他學科的老師要早些呀。那麼,我們該如何開展教研工作呢,我想有這樣一個發展過程:首先,研究教育教學現象,發表一些論文;然後,就是參與一些課題工作,以上是對於我們個人而言。對於我們這個學科而言,「教育在線」版主王雄老師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我們應該努力引入省級或更高層次的課題,在課題中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文化品位。 二、做好教師培訓,更新教師觀念工作些許年來,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為什麼其他學科的教師,特別是一些觀念比較首舊,會輕視我們信息技術學科,輕視我們信息技術教師?這個問題,我想除了包括本學科是所謂的「副科」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一些校領導和其他學科老師沒有看到信息技術學科所起的作用,陳舊的「信息技術就是網路游戲、網路聊天」的觀念在不少人那裡還是根深蒂固的。為了改變這種局面,不少聰明的信息技術教師沒有乾等著上面教育行政部分的政策干預、也沒有整天巴望著信息技術快些進入高考的行列,而是從自身做起,借著「新課改」的東風,努力挖掘本學科的自身優勢,提升了自己的價值,獲得了成就感。譬如,現在很多學科的教師已經意識到要將本學科與信息技術進行融合,但苦於技術原因,在實施課程整合的環節中,常常遇到本學科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拿專題學習網站為例,大部分教師以前根本就沒有接觸過網站製作,所以很想有位懂行的人加以指點一下;再譬如,一些老師想製作一些多媒體教學課件參加比賽,但目前僅僅製作幾個簡單的幻燈片,所以,他們只能花錢請人來做,但別人做的課件用起來總感覺與自己的教學不太合拍。鑒於以上種種情況,我覺得我們信息技術教師就很有必要站出來,為那些有心想學的老師們定期開設一些針對性比較強的輔導班。有些信息技術教師可能會反問:我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嗎?我想,我們現在做事功利性不能過強,學校畢竟不同於公司,你做多少就立刻要得到相應的回報。但是不是果真沒有回報呢?我相信實踐過的老師們心裡一定很清楚:回報是很多的。其一、當其他教師在各種比賽中或公開課上頻頻獲獎的時候,他們一定會打心眼裡承認信息技術的價值,說不定還會請信息技術老師吃飯表示感謝,這是從學科老師的角度來考慮的;其二、對於我們信息技術教師而言,也是有很大的好處的,最起碼其他老師通過培訓,自己已經能夠獨立使用簡單的信息技術,不用隔三差五的麻煩信息技術老師處理一些煩瑣的工作,也好讓我們自己可以安心的處理本學科的教學研究工作了。總的來說,我們學校在這方面做的還是比較成功的。我們信息技術組是一群團結富有活力的群體,在教研組長的領導之下,我們各自發揮自己的優勢,組建教師信息技術培訓班、課件製作輔導班等等。不到一年時間,我們就看到了可喜的局面。譬如,在「數字化校園方案」大討論中,各個學科的老師們紛紛結合本學科和信息技術結合的角度發表了很多頗有價值的建議,並在數字化校園實施的初步階段,他們很多人主動承擔起12大學科網站和學生論壇的站長、版主,並且忙的不亦樂乎。在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方面,我們信息技術組也獻計獻策,鼓勵青年教師使用網路資源、共同參與學校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工作。在教育科研方面,我們建議青年教師眼光一定要放遠一點、放廣一點,網路上有著無窮的資源可以借鑒學習。譬如,我們給青年教師提供一些著名的教育類站點,如:教育在線論壇、成長論壇、中國教師報論壇等等優秀的站點。很多教師打第一次進入站點後就一發不可收拾,每天一來學校,第一件事就是看一到兩篇大師們的、同行的教育類文章。漸漸的,很多老師已經不滿足於此,開始習慣於網路上進行寫作,將自己的教學反思、教學心得與天南地北的專家學者、教師們進行分享。這樣,不到一年的時間,一些青年教師就已經在各類雜志上發表文章了,一些老教師也感到了學習的壓力,紛紛加入了網路學習的行列當中。就這樣,很多老師現在的學習生活已經跟網路、跟信息技術接下了不解之緣了,而不少教師見到我們也稱我們為專家了。雖然不是真的為什麼專家,但他們確確實實已經承認了我們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所在了,而這些不正是我們所追求的嗎? 三、發揮學科特長,善當學生導師研究性學習現在是一個很熱門的話題,各所學校都積極開設各種研究性專題的課程。我們不難發現,不少課程,都會涉及到信息技術的使用。譬如:大量數據的統計分析要使用到數據統計軟體、視頻信息的處理涉及到視頻編輯軟體、研究性學習網站涉及到網頁製作工具,就算簡單的研究性論文的排版也會涉及到文本編輯軟體,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這些,僅僅通過每周兩個課時的信息技術課是根本解決不了的全部的問題的。所以,很多研究性學習小組會很樂意信息技術教師的參與,小組中指導教師、組員通力合作,各自發揮自己的特長,為研究性任務的完成而努力。下面,我舉一個我在參與研究性學習發生的一個小事跟大家分享。在一個研究經濟生活的小組中,組員要針對學校學生的消費觀做一個小的問卷調查。一開始,大家按照慣例,印製了大量的問卷調查,然後由各個小組員分工去散發問卷調查並加以回收處理。但是,操作了一天下來,很多組員都累的趴下了。整理數據的時候也很麻煩,很多學生馬虎了事,沒有認真填寫,再加上大量的數據需要進行分析處理,不少組員都想放棄這項調查。可是,我清楚,這些調查數據對支持我們研究的論點很有支撐作用。所以,我和其他一些指導老師合作以網路調查的形式做了一個網路調查系統,而且系統自動對調查所得的數據進行相關的數據分析。由於,我們這個系統具有很好的數據、系統分離性,所以其他小組只要在後台將一些數據進行更改就可以繼續使用,所以,很快我們的這個系統就在學校其他的研究性小組中傳播開來,又一次讓老師、學生們看到了信息技術、網路的無窮魅力。我們信息技術教師的價值得到了提升。 四、利用專業技能,服務廣大師生 現在很多地方都努力建設「和諧校園」,學生們因此也有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譬如,校園文化藝術節、校園文化藝術社團等等。在這些活動中,有些是直接與我們學科相關的,如:學生攝影比賽,也有些表面看起來,關系不大,但如果你仔細分析,還是可以找到信息技術的用武之地的。 下面,我舉一個真實的例子。 在我校舉行的高一健美操比賽中,我教的一個班的學生主動找到我,讓我給他們編輯一段健美操音樂,素材他們都已經找到了,創意也有了,就是不知道怎麼將幾個部分合理的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看到他們對我是如此信任,我用心按照他們的要求並加上我的一些小創意設計了一端音樂,並克錄光碟給了他們。事後,我很快就淡忘了。不久,我收到一個大包裹,打開一看,裡面竟然是一個白色的T恤,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姓名和一些感激的話,後面還畫了一個很大很大的心。憑直覺,我知道一定是他們獲獎了。細細一看,果真是的,而且是第一名。就在他們班因為文理科分班,不少學生要離開班級而舉行的班級聚餐時,他們還特地請了我這個唯一的「小學科」的老師去,作為一名教師,我想最幸福的莫過與此了。此時此刻,我們信息技術教師的價值真正得到了升華。當然了,正如大路論壇版主蒼梧書生所言,「成就」不一定需要領導的肯定才算是「成就」。人雖是感情動物,但不能被感情過分去左右。你的教法改進了,有了新的突破,難道就是為了獲得校長的表揚?當你的研究成果發表了,非要全校的人都來祝賀?真地是沒這個必要!成就感是自己的心理感受。每當你做成一件事情,你就應該有成就感。至於別人是怎麼說的,那不應該是主要的。總之一句話,要對自己所做的事情,充滿著信心! 我相信,只要我們都是有心人,都能努力做了,做到了,我們會從中獲得成就感的。願我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事業蒸蒸日上。以上就是我總結出來的幾點稚嫩的看法和觀點,用林一丘的話說是一些工作體會心得,確實是這樣的,還望各位多加指點,謝謝。 (筆者寫作過程中得到了林一丘老師的重要提示和蒼梧書生的友情提醒,在此一並表示感激!)
『拾』 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怎麼快速學習
2016年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簡稱「提升工程」)實施工作通知如下:
一、 高度重視,科學制定實施方案和計劃
根據國家和省「提升工程」規劃,到2017年底,我省需完成全省100萬中小學(含幼兒園)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全員培訓任務,目前僅完成10%的培訓任務,進展緩慢,要如期完成培訓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把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作為2016年度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工作,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要根據國家和省「提升工程」規劃,結合本地實際,科學制定2016年「提升工程」實施計劃和方案,加大資金投入,採取強有力舉措,擴大培訓規模,加快實施進度,確保本年度完成培訓人數不低於本地中小學教師總人數的45%。要細化年度培訓量,明確各級任務,簽定責任書,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確保任務完成。各級「提升工程」辦公室要周密組織,採取措施,抓好落實,各培訓機構密切配合,積極開展培訓工作。
二、周密組織,積極推進各項工作
(一)組織教師開展診斷測評和課程選學
為規范「提升工程」管理,根據《廣東省中小學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粵教繼函[2014]59號)要求,參訓教師的診斷測評由省「提升工程」辦公室負責組織實施。各地市要督促、落實培訓機構平台與省「提升工程」信息化管理公共服務平台(網址:http://info.gdjsgl.com.cn/,以下簡稱「省平台」)對接工作,按照年度實施方案分期、分批組織參訓教師登錄「省平台」開展診斷測評工作,指導參訓教師根據測評結果在「省平台」完成自主選課,並為參訓教師登錄培訓機構平台開展學習提供服務。
(二)大力推行混合式培訓
「提升工程」全員培訓由各地市負責組織實施,具體由各市培訓機構和中小學校共同實施。各地要加大統籌力度,加強與各級「工程辦」、培訓機構和中小學校的溝通協作,形成合力,整體推進。要以鄉村教師作為培訓重點,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印發鄉村教師培訓指南的通知》(教師廳[2016]1號)要求,規范培訓流程,創新完善線上研修與線下實踐相結合的混合式培訓,確保教師學用結合。要加大對不具備網路學習條件的鄉村學校的送教下鄉培訓力度,為鄉村教師提供持續現場指導,保證培訓實效。
(三)加強培訓質量監控和績效評估
各地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提升工程」實施過程的監管,確保工作質量。要加強對培訓機構的績效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培訓機構;加強對中小學校開展校本研修工作的督促檢查,確保校本研修落到實處。各市、縣「提升工程」辦公室要通過「省平台」及時向省「提升工程」領導小組報送每月的工作進度、項目數據與質量報告。
(四)做好學時審核和登記工作
培訓結束後,各市、縣要及時做好培訓測評工作,具體由培訓機構會同中小學校根據教師網路研修成效、校本實踐任務完成情況和信息技術應用情況等進行評定,培訓測評合格者發放培訓合格證書並登記繼續教育80學時。省統一制定培訓證書模板(電子版),培訓機構會同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做好證書發放工作。各地要依託《廣東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信息管理系統》做好學時登記,具體由培訓機構負責學時登記,市、縣教育行政部門進行學時審核。跨年度培訓學時可以分年度登記,年度學時分配比例由市、縣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培訓計劃自主確定。
(五)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推廣
為深入推進「培訓—測評—應用」工作,省將遴選和建立一批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示範區、示範校和示範性網路研修社區,加強信息技術應用;組織開展全省信息技術教學應用成果評選和展示活動。各地市要以此為契機,進行綜合創新,建立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機制。要在開展培訓基礎上,積極組織開展信息技術應用論文、教學設計、教學課件、教學課例和微型課程評比活動,做好與「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的銜接,營造良好的應用氛圍,促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
三、加強督查,確保按時保質完成任務
今年,省政府將「發展互聯網+教育」列入省級督查范圍,「提升工程」是重點內容之一。各地務必高度重視,認真按照有關時間節點和工作計劃,確保能夠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今年「提升工程」任務。省教育廳將建立「提升工程」進度月通報制度,每月對各地市「提升工程」工作完成情況進行通報,同時,將各地市、縣(市、區)的推進情況作為「強師工程」地方獎補資金的重要考核因素。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相應建立督促檢查機制,明確責任,加快工作落實。
四、相關要求
(一)加強經費保障。各地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切實加大經費保障力度,安排專門經費用於本地「提升工程」教師全員培訓;中小學校要在學校年度公用經費中統籌安排「提升工程」培訓經費,為本校教師參加培訓和信息技術應用提供條件保障。
(二)做好進度報送工作。請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門認真填報《廣東省「提升工程」培訓任務完成進度表》(見附件1),於每月5日前將上月本地工作進展情況通過「省平台」報送省「提升工程」辦公室。
(三)加快工作推進。未完成機構遴選的地市務必在今年5月15日前完成培訓機構的評審或招投標工作,並將《廣東省「提升工程」培訓機構備案表》(見附件2)以及培訓機構產生方式、公示情況、遴選結果以書面形式(加蓋市教育局公章)與電子版同時報省教育廳教師繼續教育指導中心和省「提升工程」辦公室備案。
(四)加強工作指導。省「提升工程」辦公室要加大對「提升工程」管理者和骨幹教師的培訓力度,主動開展業務指導,及時掌握工作進度,熱情做好服務。各地市在開展工作中遇到困難和問題要及時向省教育廳和省「提升工程」辦公室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