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小學校 > 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論文

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論文

發布時間:2020-12-18 10:25:25

1. 大學生綜合素質論文

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競爭需要實力,而實力源於人才,人才得自教育。現在和今後一、二十年高校培養出來的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如何,直接關繫到21世紀中國的面貌,關繫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能否實現。因此,加強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與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擬從我國大學生素質現狀的調查分析入手,對我國大學生素質教育與培養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評估,並且提出了具體操作的方案,在理論和實際兩個方面,對如何提高我國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作了探討和研究,為如何提高我國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提供了新思路。 素質教育與培養是以全面提高大學生思想品質、科學文化和身體、心理、勞動技能素質、培養能力、發展個性為主要內容的基礎教育,並把大學生自身素質結構的完善與提高做為自己的根本任務,從整體上提高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高校在學生素質教育與培養的過程中,應不斷改革教學方法,以增強大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在講授方法上應重視講概念、講思路、講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以使大學生既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又有開闊的視野、較強的思辨能力和開拓能力。
目前,我國大學生還存在著重理輕文,重技術輕人文的偏向觀念。這在我們大四同學的身上得到更加明顯的體現。很多同學現在開始抱怨,後悔自己選擇的是文科,尤其是像工作不好找的副科,作為我們師范生來說,很多同學認為,學文科不如學理科,比如說學語文不如學數學;學副科不如學主科,比如學生物不如學數學。另一些同學則諷刺的說,自己當時讀本科還不如去學一門技術,這樣找工作輕松又如意。這些觀念都普遍存在,因而我們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綜合能力得不到提高和完善。因此,這種偏向亟需糾正。沒有全面發展自己,沒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沒有人文素養,你其他學科學得再好再棒,你都是一個不適應和諧社會發展的人。因而,我們應該從知識系統、能力系統和價值觀念系統等三方面准確把握大學生全面發展的主要內容。
知識系統是職業知識和一般知識的統一,以職業知識的獲得為主。在當今專業化分工愈來愈細的情況下,任何削弱專業知識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我們在知識結構方面要堅持科學知識和人文知識的結合,堅持專業知識和一般知識的結合。這就要求我們當代大學生應該在掌握好專業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廣泛的涉獵其他學科,以豐富知識、提高能力,做一個全面協調發展、與社會同步的人。
能力系統包括一般智力和專業技術兩個要素。在人的能力系統中,人的創造能力是最高體現,對人的創造能力的培養主要包括創造性意識、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技能和創造性情感與人格。因此,要特別善於運用辯證方法把握一個人成才過程中通常都存在的既互相對立又互相依存的兩個方面,既保持一個人的首創精神和創造力量,又不使其脫離實際生活和需要;既要傳遞文化知識又不是用現成的模式去壓抑他;既要保持自己的獨特性而不忽視創造也需要合作。

2. 中小學生素質綜合評價的論文

小學生素質綜合評價論文

對學生一學期以來的學業的評價工作是學校教育評價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對班主任工作來講,更是一項重要工作。多年來,我們習慣以「三好生」與積極分子(勞動、文娛、學習)來定位學生的學業成就,他一般以學生的考試成績與師生的主觀印象為評價內容,體現不出學生發展的狀態與水平。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深入,教育觀念進一步更新,學校教育的一系列變革。學生的期末學業評價也必然需要一種新的,能客觀反映學生的發展狀態與水平的新的評價體系來與之相適應。從2006年上半年起,我就在此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實踐。廢除了原先的先進評選制度,推出了注重學生切實發展,貫穿學生學習全過程的《小學生先進個人評定細則》。我們以細則為載體,以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內涵為原則,對學校、教師的素質教育成果,對學生素質的發展,完成了全程的監控和指導。幾年來,在實施過程中,細則對學校素質教育的調控、激勵功能日益突出。現在,我們將實踐中的問題所在和經驗所得一並報告如下,意在拋磚引玉。

一、素質綜合評價的觀點分析與理論基礎

(一)什麼是評價

所謂評價,是指人們根據一定的標准和系統的信息對某一事物或對象的具體事實所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價值判斷」是評價的本質特徵,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人們往往把評價混同於測量或測驗,其實它們有不同的涵義,測量是確定某一事物或對象數量值的活動或方法,而評價則是在獲得盡可能全面、系統的信息的基礎上,對某一事物或對象進行定性描述、定量的表述,進行相應的價值判斷。

(二)素質與素質教育

什麼是素質?《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素質有事物本來的性質,人的先天特點的含義;還有後天的素養,即平日的修養。而修養則是一種養成,表明著發展的狀態與水平。素質教育是指立志提高學生的發展水平,不斷改變學生的發展狀態的教育。小學的素質教育主要是基礎教育,這一階段,除了教給學生應有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養成教育,是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良好學習品質的形成。學生的發展狀態、水平(具體體現在「細則」的各項目及各項目的具體指標之中)直接體現了學校素質教育的成果。

(三)什麼是素質綜合評價

學生素質綜合評價是學校素質教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以學生的發展狀態與水平為評價對象的教育評價活動,是對學生素質的各個方面,各個過程進行多渠道認證的教育評價活動。其綜合性體現在評價內容的全面性(包括了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等諸多方面),評價內容的全程性(包括目標的確立、過程中的努力與最後的評定),還有評價渠道的多樣化(包括了同學、教師、家長、學校等多方面評價的結果)。

(四)素質綜合評價的原則

1、全面性原則

①、對學生的各方面進行了切實評價;

②、對學生的全過程進行了評價。

③、對每個學生的發展狀態和水平作出了客觀的評價。

2、發展性原則

①、促使學生與學校的不斷發展是本評價體系的最宗目標。

②、評價內容(項目和各項指標)隨著學生與學校的發展而發展。

3、民主性原則

在學生的素質綜合評價中,項目與指標的確立,以及最後的評定,均由教師、學生、家長以及同學等多方面合作完成。實現評價指標公開化,評價過程民主化,以保證評價的公正合理。

4、主體性原則

評價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展為更本。

5、差異性原則

在評價過程中,承認了學生不同年齡層次的差異,允許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發展水平、狀態的差別。

6、時代性原則

綜合評價的項目和指標直接體現著學校素質教育發展的水平和方向。因此,它必需符合當前學校發展的需要,當今社會發展現狀,以及將來教育發展的趨勢。注重教育目標的超前,手段的超前。以確保本評價體系的時代性。

(五)素質綜合評價的功能

了解學生素質綜合評價的功能和作用,有助於自覺地運用評價指標和促進素質綜合評價改革的深入進行,有望大家認真對待評價的每個環節。概括地講,素質綜合評價有下列幾項功能。

1、導向功能

學生期末素質綜合評價指標的設定,對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的教學行為、學校的教育活動與家庭教育均起著導向作用。如「幫助困難生,寫好幫教隨記,」指導著學生的行為;「每周清理房間一次,有簡要記錄」,在指導學生行為的同時,也指導了家長的行為。「在書畫攝影比賽中獲鎮一等獎以上榮譽」,「縣級以上報刊雜志中發表作品」,這些指導著學校的教育行為,學校需多搞活動,多組織學生參與適當的比賽。其次,導向功能還體現在,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有意識地增減項目,修改指標。如:隨著現代化教育設備的添置,學校可增設「電腦之星」「信息技術處理能手」等項目,以達到促進學校現代化技術的教育應用;通過增設「創造之星」之類項目,導向教師與學生的小創造、小發明的行為意識,等等。

2、鑒定功能

①鑒定學校與學生的發展狀態與水平。從評價指標的難易程度,與學生各項目的成功率可以看出學校素質教育的成功之處、薄弱環節與空白領域。進而反映出學校的發展層次。從學生本學期的成功項目與未達標原因中可以看出學生的發展狀態。

②鑒定學校素質教育、學生素質發展的速度。從學校薄弱環節的改善,空白領域的突破,爭先困難生的成功率等等,無處不體現學校和學生的發展進程。期末學生素質綜合評價是學生學習成果、教師教學行為與學校教育教學的一面鏡子。

3、激勵功能

先前傳統的期末學業評價,是以考試成績,老師心目中的印象,以及學生的投票(舉手)為主要衡量指標。「三好生」好在哪裡,積極分子積極在哪兒,講不出個所以然,只是個模糊概念。而各班先進名額由學校分配,不管班級實際發展的區別,也不管年齡發展的差異,一概而論。造成有的班級名額過少,符合條件的過多,則符合條件的也得落選;有的班級名額過多,合條件的少,則不合格的也上。評選中的矮中取長,導致先進缺少先進性,積極性不見積極性,嚴重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建立了新的學生先進個人評定體系之後,此類矛盾不在存在。它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獲得成功,給困難生創造了成功和表現的機會。每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向確定努力方向,找到了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品嘗成功的喜悅。從而對學生的進一步發展起到激勵作用。

(六)素質綜合評價----先進個人評定製度的先進理念

1、體現了面向全體,全面發展,因材施教的思想

「面向全體、全面發展」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原則。對此,我們的理解是:「面向全體」是相對與學校和教師的教育行為來講的,指的是讓每個學生學有所成、學有所得,給每個學生以均等的發展機會;「全面發展」是相對與學生來講的,從學生的個人角度看,指學生可以從不同方面,全方位尋找自己的最近發展區,以求得自身不斷發展,從學生的集體角度來看,指每個集體都得在各方面均有人才出現。開學初,學生議訂的目標,有利於讓教師進行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有助於教師及時向學生提供本身發展迫切需要的「營養」。

2、體現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

學生期末素質綜合評定的指標是從學生出發,以學生的發展為前提,又為學生的發展而服務的原則下制訂出來的。它隨學生的發展而發展。再者,學生全程參與了評定,在評定過程民主化的同時,還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還有主人翁精神獎的設立,更是為了引導更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促使我們的教學活動真正實現由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的轉化。

3、德育為首,育人為本

對於人的養成來講,「德」是首要的。我們將德育指標滲透到各項目之中,使每個項目都有德的要求。重視學生的行為習慣和道德修養,真正體現「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育人思想。

(七)素質綜合評價的主要特徵

1、應用廣泛,適合於各級各類學校的各個發展階段。當然評定指標在推廣過程中只能參考,不作定案,推廣的只是評價模式及運作經驗。

2、實施綜合評價的評定細則是廣大師生智慧的結晶,是教師與學校對學生的期望與要求,是學生努力的方向與提高自身素質的途徑。它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學校、學生的發展而發展變化。
3、講究原始記錄與切實證明,以事實為依據,依循實事求是原則。

4、證明材料只用一次,不隔學期使用。

(八)學生素質綜合評定存在的問題與策略

1、人力、物力的消耗比評選制度大得多。對於人力問題,我們採用了讓學生參與來解決。學生本身就是我們教育的對象,讓其參與其中,即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又切實讓不少學生實實在在地鍛煉了自己,我們是相信學生能做好的。在物力方面,我們本著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原則,從學生的代管費中開支一點,學校貼一點,又與家長委員會商議,自願籌集一部分資金,以保證學校期末獎勵資金的充足。

2、評定指標的確立,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發展層次。我們對一、二年級的記錄與體育達標作了特殊的規定。

3、評價指標證明中的家庭證明部分,需要家長切實配合,切忌弄虛作假,要對學生負責。

4、學生與教師對新的評價模式有一個適應過程,執行部門需對有關教師與學生進行專門指導。

2、評定指標的確立,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發展層次。我們對一、二年級的記錄與體育達標作了特殊的規定。

3、評價指標證明中的家庭證明部分,需要家長切實配合,切忌弄虛作假,要對學生負責。

4、學生與教師對新的評價模式有一個適應過程,執行部門需對有關教師與學生進行專門指導

3. 大學生綜合素質論文

「綜合素質論文」寫作是我院近年來每屆畢業生必須撰寫的一項重要實踐活動。每一位畢業生通過綜合全面地對大學三年的學習生活進行認真地梳理、回顧和反思,感悟人生,品評得失,正視自我,謀劃未來。大學是人生的驛站,大學學習生活中所經歷的一切,都是人生一筆可圈可點的寶貴財富。近幾年我院已把「綜合素質論文」寫作分數計入成績冊,並納入畢業生考評系統。
一、時間安排
(一)輔導寫作階段 ;
(二)撰寫階段;
(三)評比表彰階段 :
二、撰寫要求:
(一) 內容寫作要求
1、 內容分為兩部分:(具體要求見附錄一)
(1)第一部分:對大學三年生活思想的回顧、梳理反思(字數要求在3000字以上)
(2)第二部分:職業生涯規劃(字數要求在2000字以上)
2、 具體寫作要求(「三真」、「三度」):
「三真」: 努力做到情真、語真、事真;
「三度」:分析要有深度、梳理要有寬度、表達要有溫度;
(二)寫作格式要求
1.務必用橫格稿紙手寫,不須列印;
2.綜合素質論文的總標題自擬,不能直接用「綜合素質論文」代替標題,標題要新穎、凝煉、大氣;
3.內容的每一部分都要有大標題和小標題,各類標題要力求准確、新穎、簡練、傳神;
4.封面設計要有創意,要包括論文總題目及系別、班級、學號、姓名等項內容;
5.字跡工整,頁面明晰整潔,裝訂時從左側裝訂;
6.扉頁上寫上內容提要(300字以上)及關鍵詞(3個到4個)。
三、評比表彰要求
(一)首先各系組織各班按照A、B、C三級進行評比,原則上三級所佔比例A級為20% 、B級為70%、C級為10%,然後把各班成績上報系部,各系部把成績報學生處存檔,成績單要求用A4紙列印,輔導員及系部主任簽字;
(二)各班在A級論文中推薦兩篇到系裡,然後以系為單位把推薦的A級優秀論文原稿及電子版上報學生處;
(三)學生處評出一等獎10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30名張榜公布,進行表彰,並把部分優秀論文匯編成冊交圖書館珍藏;
(四)綜合素質論文成績為C級的學生,必須進行重寫和再評比,若再評比仍為C級,計入分數冊,成績以不及格論處,畢業辦理手續時按學院有關規定執行。

附錄一:
綜合素質論文內容梗概
一、 大學的內涵與韻味
(一) 大學的內涵
大學的內涵主要包括它的生活空間和精神空間,生活空間指的是它為師生院工提供了多大的活動天地,如文化生活、活動內容、社會實踐等,有的同學之所以感到大學生活的蒼白,就是因為他人為地把各種生活中的內容縮減了,不參與各種活動,對各種活動淡漠處之,不投入,或者人為地把豐富的生活空間縮小為一人空間和二人空間,所以希望大家認真地總結大學幾年你到到底參加了哪些活動?在這些活動中你投入的精力和心血有多少,你珍藏了哪些?哪些活動對你觸動最大?或者請你認真地分析一下你為何不熱心於這些團體活動的內在原因是什麼?精神空間指的是你在大學幾年你讀書的情況,你思考的狀況,你的知識體系和思想休系及價值體系,教材你通讀了幾本?你在大學思考中的困惑與痛苦是什麼?你的迷茫有哪些?希望大家對這些進行認真地反思,沒有反思的生活是沒有意義的生活,在反思中我們才能清醒地審視自己的精神空間的大小。大學的內涵就是生活空間和精神空間的闊大,大學的失敗就是這兩個空間的縮小,空間的大小與你對大學內涵的解讀與認識有關,許多同學糊里糊塗地度完了大學,到了畢業還沒有地對大學形成清晰的認識,沒有對大學進行認真規劃和設計,你可能會在抱怨外部環境中時光輕拋,反求諸身,努力地投入到火熱的大學生活中去,主動自覺地去開拓自己的生活空間和精神空間。
(二) 大學的韻味
大學的魅力就在於大學的韻味。什麼是大學的韻味?個性風采、學習情況、交友之道、師生關系、情感經歷等等,這些都是大學的韻味,我們每位同學應該認真地品味咀嚼大學的韻味。一所大學,它對於莘莘學子和教職工的吸引力社會公眾的吸引力也是與這種韻味有關系。大學時光,耐人咀嚼,就在於它有可咀嚼的東西,有可品味的芳香,如陳年老酒,歷久彌醇,歷久彌香,大學幾年是一個人心智成熟的關鍵時期,它一頭兒連著美好的中小學時代,另一頭兒又連接著七彩斑斕的社會,大學時光是人精神發育最快的時期,許多俊傑雋才都是在職大學嶄露頭角,大學是人生蓓蕾綻放的季節,理應是人生最芳香馥郁的季節,是人生最有韻味的一段寶貴時光,假如你錯過了花開的季節,那麼你的大學就缺乏韻味,就會零落成泥,韻味就是一種芳香的氣息,大學拒斥早熟,大學里不應該排斥青澀,大學時處處都流淌著生命的青蔥氣息,這里沒有市儈氣,沒有庸俗氣,一切都是花的馨香,一切都是生長的聲音,所以韻味最值得我們去釀造和醞釀。
二、 大學的設計與反思
大學是最需要自己設計的一段時光,大家每個人可能設計的方案都不一樣,但大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上大學的動機。你可能懷揣著七彩的夢幻,你也可能帶著憂傷走進大學,那麼你上大學的動機是什麼,大學對你的吸引力是什麼?二是對大學三年的規劃,你的規劃包括學習規劃與生活規劃等等,你肯定有很多設想,這些設想現在實現了多少,它與現實有哪些反差?給你帶來了哪些反思?三是大學幾年你的失誤有哪些?你的成功有哪些?你沾染了哪些不好的習慣,大學生活改變,提升了你哪些?大學生活又給你帶來了哪些幸福或灰色的回憶?所以只有通過這種剝皮抽筋椎心泣血的梳理與歸納,你才能把這段大學時光充分地歷史化、思想化,系統化,不要認為這種反思是可有可無的,沒有反思的生活是平面零散的生活。四是對幾個關系的反思。比如師生關系、同學關系、社會關系、院系與自己的關系,親情倫理關系,你都應該對之進行深入系統的思考與總結,這方面可以看出自己的社交能力、團隊意識,你的能力系統如何?包括你的學習能力、心理承受力、分析思考能力、工作執行能力等等,在大學幾年你是否得到提高?你是否則已經建立了起來?大學是增值的,你的各個方面是否增值了?在對大學的反思中,我們才能從立體交叉的角度來看大學時光,你肯定有許多感慨和反思,你要大膽地解剖自己,自己把自己當成審視的客體,認清自我,把握自我,超越升華自我。
三、 大學的理性審視
這里我給大家提出以下幾個思考的層面
(一) 大學觀
什麼是大學?作為一名大學生,你認為應該樹立什麼樣的大學觀?當我們對學院抱怨挑剔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調整平和的心態?大學是一種氛圍,大學育人就是一種氛圍育人,大學氛圍需要我們共同地營造,生活中的缺憾是我們奮斗的動力,大學就是讓每個人在這里得到自由地生長,大學不可能滿足每位同學的渴求,但卻能讓學生自由地成長,大學是固根鑄魂的地方,那麼大學的靈魂就是一種內在自足的精神與思想,一種海納百川的胸襟與氣象。
(二) 人才觀
我經常跟很多同學講,不要高估自己,不要認為自己是人才,我們離人才標准相距甚遠,目前我們的大學教育已經縮減為簡單的生活教育,生存已成為我們的第一要務,那麼作為一名准人才,我們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去適應社會,你在大學里獲得了什麼樣的生存本領?你靠什麼將來在社會打出一片新天地?一招鮮,吃遍開,你憑哪一招來走遍天下卻不怕,大學給了生存的自信了嗎?你能正確評價自我嗎?
(三) 心理觀
在這個浮躁焦躁的朝代,我們當代大學的心理可能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學的喧囂已使很多大學生浮氣躁,大學是讓人安靜的地方,大學不能浮躁,大學幾年,有的學生整天是坐卧不安,學習不進去,急頭怪腦,學習浮光掠影,如蜻蜓點水,身在曹營心在漢,這山站著望著那山高,社會實踐也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在這個讀圖時代(有人稱為淺閱讀時代),我們的心理已經發生的很大的變化,大學的心理問題很多也很復雜,我發現很多是過早地患上了社會病,學習做人做事都急功近利,目光短淺,價值判斷迷失,還一部分學生心智不成熟,封閉保守,盲目自大或者是情感放縱,羞恥感降低,這些心理問題都直接影響著大學的質量,大學時光,我不主張過早參加多種變相打工得不償失的社會實踐,我不主張過早地涉及情感,我不主張整天以種種理由逃課,大學就應該心靜如水,心寬似海,養清蓄銳,去磨煉自己寵辱不驚,處世不亂的良好心態,心態沒有調整好,你就會碰壁,你就會一事無成,你將來就要走很多不該走的彎路,大學是一個人修身凈心的地方,大學不是走向社會之前練攤兒的地方,大學也不是隨隨便便上完拿了畢業證便大功告成的地方,大學是擴展視野,鍛打人心態的地方。
大學是生命中最溫暖的小站,希望大家不要忘記這里的爐火和油燈,這里的一草一木,這里的山山水水,這里的泥土和泥土中的你的那淺淺深深的腳印。

附錄二:寫作框架
一、封面
■題目:(自擬)
■系別:
班級:
姓名:
學號:
成績:
■時間(都寫成:「二00九年五月二十日
」)
二:扉頁
■內容摘要:(不少於300字)
■關鍵詞:(不少於4個)
四:目錄
第一章:大學的內涵與韻味
第一節:(題目自擬)
第二節:(題目自擬)
第三節:(題目自擬)
……
第二章:大學的設計與反思
第一節:(題目自擬)
第二節:(題目自擬)
第三節:(題目自擬)
……
第三章:大學的理性審視
第一節:(題目自擬)
第二節:(題目自擬)
第三節:(題目自擬)
……
結束語:(主要指致謝之語)
四、正文
五、封底 全是 王慶傑評的

4. 如何實施綜合素質評定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論文

素質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質的奠基工程,是基礎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最終任務,是面向未來的教育,是當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實施素質教育勢在必行。
充分發展學生個性,這是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重要區別之一。
如何通過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個性發展,這是當前中小學教育改革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現從三個方面簡論如下:
一、對學生個性發展的歷史反思
中國歷史上的傳統教育,基本上是「應試教育」。
縱覽中國古代、近代教育史,科舉制度、八股文不知扭曲了多少知識分子的靈魂,埋沒了多少知識分子的才幹。
吳敬梓的《儒林外史》生動形象地刻畫了一代知識分子迂腐呆板的群體形象,魯迅的《孔乙已》反映了知識分子對舊式教育痛心疾首的吶喊,清代龔自珍發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喚。
歷史告訴:意識形態直接影響著教育思想,落後的教育模式制約著人才的培養。
伴隨著歷史的腳步,跨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由於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社會化、產業化、信息化程度的空前提高,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呈現多層次、多門類、多規格的趨勢。
在這種社會大背景下,「應試教育」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和人的發展的需要。
中國的教育走向哪裡?鄧小平同志適時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來來」的戰略思想。
為適應這一思想,必須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根本轉變,實現人的個性發展的真正解放,為提高民族素質奠定基矗。
二、正確處理素質教育與學生個性發展的關系
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的教育。
教育對象的全體性和教育內容的全面性,是它的兩個基本特徵。
全面發展是個性發展的基礎,是第一位的。
強調全面發展並不排斥個性發展,個性發展是在全面發展基礎上的更高層次的飛躍。
這是因為,學生是發展中的人,學生只能在個體經驗中獲得發展。
任何教育如果離開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就不能有效地發揮其功能作用,素質教育更注重學生的個體素質的提高,它符合辯證唯物主義共性和個性的客觀規律。
因而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有效途徑,這種全新的教育模式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徹底解放,個人才華稟賦得到充分發揮。
素質教育遵循了學生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是對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教育學理論告訴:兒童少年身心發展具有一定的順序性、階段性、可變性、差異性和不均衡性,由於與生俱來的遺傳因素和後天環境教化的影響,相同年齡階段的兒童少年在腦力與體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都表現出個性特徵。
這就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不僅要重視學生發展的共性特徵,更應充分重視每個學生的個別差異,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發揮每個人的潛能和積極因素,彌補短處和不足,「長善救失」,選擇最有效的教育途徑,使具有各種個性差異的學生都能各得其所地獲得放大限度的發展。
三、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實踐方式
1.深化教學改革,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也是發展學生個性的主渠道。
廣大教育工作者必須轉變教育思想,掙脫「應試教育」的束縛,勇於突破「教師為中心」、「課本為中心」、「課堂為中心」的陳舊模式,緊緊圍繞素質教育的總目標,以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能力為中心課題,以啟發式、開放式、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為主攻方向,積極進行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
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的四個轉變,即變只重學習結果為注重加強雙基、培養能力、開發智力;
變教師主宰課堂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
變只重知識傳授為同時重視學習過程;
變一講到底為講練結合,突出知識要點教學。
努力提高教學效率,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使學生在良性學習環境中能動地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生動活潑地發展。
2.建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評估模式,為學生個性發展創造有利環境。
通過時「應試教育」的透析,看到脫離實際的、片面的教育評價,誤導了教育的發展方向,培養的是畸形人才,這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是很不適應的。
為此,有必要在學校建立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整體式教育質量評估模式,在評估內容上力求全面、合理,在評估形式上力求量化、科學,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和實效性,在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發展學生個性中,充分發揮其激勵導向作用。
對於學生,應熱情鼓勵成名成家,進行理想教育,及時發現、評價、培植學生在學習生活實踐中表現的突出才幹,積極試行積分式、等級式、綜述式的多級評估方式,全面科學地評價學生的整體素質,適時指導學生全面發展,發揮特長,尤其應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讓每顆星星都發光,讓每片花瓣都散發芳香。
總之,通過革新教育評價制度,使學生從激烈的升學競爭壓力下解脫出來,為發展學生個性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開創學校全面育人有特色、學生全面發展有特長的生動局面。
3.拓寬素質教育途徑,發展學生個性特長。
一是切實加強音、體、美和勞技課教學,這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重要陣地。
當前應當努力扭轉音、體、美和勞技教育的薄弱局面,做到教材、課時、師資、設備、考核五個保證。
二是積極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確保學生每天有一節課外活動,並將列入課表,形成制度,廣泛開展小科技活動以及體育、手工勞動、書法美術、剪紙雕刻、故事會、詩歌會、文學創作等活動。
三是創辦一特色教育學校,充分發揮其先導示範作用,為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5. 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論文怎麼寫

隨著又一個新學期的開始,我迎來了新階段的學習生活。此時的我,心裡多回了份希望、答多了份堅定,盼望著自己能在新學期中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績,實現新的飛躍。相信憑借我的信心和努力,我能在這學期飛得更高、跑得更遠。

6. 用sql server做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資料庫表怎麼在論文中體現

用sql server做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資料庫表怎麼在論
有的好

7. 教育畢業論文 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一、綜合素質評價的目的意義
(一)把施行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初中畢業與高中招生制度變革的重要打破口,強化素質教育導向。將根底教育課程變革進一步推向深化,全面貫徹國度的教育方針,全面施行素質教育,全面進步教育質量。
(二)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增強和改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立的若干意見》,全面評價學生綜合素質,改動以升學考試科目分數簡單相加作為獨一錄取規范的做法。
(三)在理論中探究和完善綜合素質評價方法,樹立健全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構成素質教育施行與保證的長效機制。
(四)經過施行綜合素質評價,面向全體師生特別是學生家長和社會進一步倡導素質教育,宣傳根底教育課程變革實驗,促進全社會教育觀念的更新。
二、綜合素質評價的指導思想和根本准繩
(一)指導思想
有利於推進根底教育課程變革,促進素質教育全面施行;有利於全面客觀表現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個性專長的開展情況;有利於構建促進學生全面開展的評價體系,構成施行素質教育的長效機制。
(二)根本准繩
1.開展性准繩
綜合素質評價要用開展的目光來對待學生、評價學生,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生長過程。
2.公平公正性准繩
評價前公開評價的內容、規范、辦法、程序、人員組成和有關制度;參與評價人員包括學生和教員都應堅持規范,要對評定的各個維度、www.bfblw.com 畢業論文網 要素和關鍵表現精確把握,重實踐、重根據,全面權衡評價;對一切學生厚此薄彼,停止精確的描繪,確保評定結果和學生表現相分歧,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腳踏實地,不以偏概全。
3.標准性准繩
綜合素質評價是直接關繫到學生升學乃至學生出路的工作,必需做到操作標准,要樹立公示、監視、申述等必要的制度,標准操作程序,保證評價工作公正客觀有效,具有較高的信度。
4、導向性准繩
以新課程變革作為評價理念,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考察,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情操,構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養成良好的習氣,培育學生的理論才能、入手才能,發揮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位置和作用,把評價的過程變成學生自我教育,促進學生全面開展的過程。
三、評價工作的組織指導
由市初中畢業學業考試和高中階段教育招生工作指導小組及其下設的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擔任2011年全市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施行計劃的制定及施行工作的全面指導。
學校在市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指導下成立校評價工作指導小組,由校長、教員代表、家長代表和其他社會人士組成,主要擔任:①肯定學校詳細評價計劃,制定詳細的評價程序;②指導成立班級評價小組,組織並監視本校評價工作,處置評價過程中的糾葛,對評價結果停止認定;③承受社會各方面監視,對評價中呈現的分歧予以廓清和仲裁。
學校評價監察小組主要擔任監控學校評價工作指導小組的工作,承受本校有關投訴,停止調查並予以處置。假如不可以處置,應及時上報市評價監察小組。

8. 如何評價高中綜合素質論文評價標准

實施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在2014年12月16日,教育部出台了《關於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對綜合素質評價的細節性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可見,在高中推行綜合素質評價,勢在必行。本文主要談談如何正確認識綜合素質及其評價問題,同時對評價的方法與保障措施提出建議。
一、綜合素質評價:評什麼?
「綜合素質評價,評什麼?」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進一步追問:「什麼是綜合素質?」
對於「綜合素質」,官方並沒有給出一個明確而清晰的界定。「綜合素質評價」這一概念,首次出現在《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2004年初中畢業考試與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中。該文件要求,應對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進行評價,評價結果應作為衡量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標准和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重要依據;同時指出,綜合素質評價應以2002年的《教育部關於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提出的「基礎性發展目標」為「基本依據」,具體包括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六個方面。2006年2月,教育部在京召開了「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省(區)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研討會」。此後,「綜合素質評價」就頻繁地出現在各種文獻和文件中,其評價內容也基本定型為六個方面。
後來,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發生了變化。2014年9月出台的《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規定,綜合素質評價「主要包括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興趣特長、社會實踐等內容。」而2014年底出台的《關於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又規定,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為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五個方面。
綜上所述,可以發現對「綜合素質評價」的基本內容至少有三種不同的理解。
一是將「綜合素質」理解為「非學術素質」,具體包括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六個方面。這是絕大多數省的做法。其中,有少許省對這六個方面做了細微的修改:如湖北將「創新與發現」作為其內容之一,而青海增加了「實踐與創新」這一內容,浙江則將這六個維度改造為綜合評語(包括道德品質、公民素養、情感態度、合作精神) 、審美與藝術、運動與健康、勞動與技能、探究與實踐等五個方面。此外,2014年出台的《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和《關於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將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分別規定為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興趣特長、社會實踐等內容和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五個方面。
二是將「綜合素質」理解為「學術素質」和「非學術素質」的綜合。如北京市規定,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由基礎指標(思想道德、學業成就、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和發展指標(個性發展)兩部分構成。又如,河北省綜合素質評價包括模塊修習評價、學業水平評價、綜合實踐活動評價、基礎素質發展評價四個部分,其中基礎素質發展評價的內容包括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創新與發現、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
三是將綜合素質理解為德、智、體、美等方面素質的綜合。如《上海市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規定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一級指標包括德、智、體、美四個方面」,其中,「德」的二級指標包括思想品德、社會實踐、德育學科學習,「智」的二級指標包括學習表現、實踐能力、學習能力、學習成績,「體」的二級指標包括健身鍛煉、身體健康、體育學科學習,「美」的二級指標包括藝術活動和美育學科學習。此外,《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在另一個地方指出,「綜合素質評價主要反映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情況」。
從邏輯上講,「綜合素質」應是學生各方面素質的綜合,包括學術素質(以考試成績表徵的素質)和非學術素質。研究者在考察了國外的綜合素質評價以後,發現「基本上都沒有把學生的學術能力或者學業成就排除在綜合素質之外,而都是把它作為一塊十分重要的內容」「把綜合素質界定為除學生的非學術能力之外的素質,則基本沒有」。[1]如果這樣去理解綜合素質,那高考就是綜合素質評價的一部分。顯然,在現實中,高考並不是,也不會成為綜合素質評價的一部分,而且高考的作用與重要性遠大於綜合素質評價。基於我國高考及其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這一現實,只宜將綜合素質理解為那些通過高考無法測出來的素質,其內容包括「非學術素質」,也包括些高考無法檢測出來的「學術素質」。
二、綜合素質評價:是什麼?
接下來的問題是,如果綜合素質是指高考無法測出來的素質,那在進行綜合素質評價時,是不是應該對這些方面的素質分別進行認定,然後再合成一個總成績呢?目前,絕大多數省的做法均如此。然而,這樣做不僅無法准確測出綜合素質,還會進一步導致教育的異化,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和教師的工作負擔。其實,這涉及到教育目的觀的問題。
研究者認為,「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於: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獨立個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的各級各類人才。」[2]但長期以來,「獨立個性」在教育目的中蔽而不彰。這或許是我們長期培養不出世界級創新人才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今天這個民主、開放而多元的社會中,學生個性的培養必須引起重視,而且必須在考試評價制度中予以確立。而這依靠統一的高考制度無法完成,故綜合素質評價必須擔當起發現和發展學生個性的重任。長期以來,我們對「全面發展」的教育作了庸俗化的理解,認為全面發展就是讓學生各個方面都得到高水平的發展。其實,全面發展的教育主要是指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教育,讓學生接觸各學科領域的基本知識,並從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以此作為自己的終身志向進行深入學習。換句話說,全面發展的教育雖然要進行全面的教育,但並不要求(當然也不反對)學生各個方面都達到高水平的發展,而是希望學生接觸全面的教育,進而找到並發展自己的個性。全面發展是個性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但教育絕不能止於「全面發展」,而應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實現個性發展。因此,有研究者認為,素質教育即追求人的個性發展獨特性與整體性的教育。基於這一認識,該研究者認為,從「本質」上講,「綜合素質評價是個性發展評價」。[3]
綜上,綜合素質評價就是對高考無法測出的素質進行評價,其目的是發現學生除考試成績以外的個性特長。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六個方面或者是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五個方面只是評價內容的示例,而不是完備的評價體系,或者說是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內容,並沒有涵括所有內容。以此為基礎,可以對評價內容進行修補。只要是學生身上具備的、高考無法測出的良好素質,都是綜合素質評價的對象,它可以是學術素質,也可以是非學術素質。比如,如果一個學生古文功底非常深厚,由於有限的幾道高考題不足以反映其古文功底,那該學生的古文功底這一學術素質就是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同樣,假設另一學生特別喜歡生物,在讀高中時已經自學了許多大學生物課程,並立志將來要做一個生物學家,但以高中課標為基準的生物高考無法評價該生生物方面的學術素質,因此它也應該是綜合素質評價的對象。
三、綜合素質評價:如何評?
進行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評價。當前,綜合素質評價基本上採用的都是「逐步細化再綜合」的方式。依照這一思維方式,不論我們在細節上做多少修改,評價中的難題仍舊無解。問題的關系不在於細節性地修補,而在於轉換綜合素質評價的思維方式。
首先,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只能用「優勢領域鑒定」的方式呈現。如前文所述,幾乎所有省市採用的都是「逐步細化再綜合」的方式。這一做法表現上看全面、合理、操作性強、邏輯清晰,但它只是為了領導和管理的方便,沒有從學生素質發展的實際出發。
綜合素質之所以無法通過高考來評價,就是因為它本身難以量化,故給出一個分數或等級本身就不合理。而對每一個指標給出分數或等級,然後再將它們進行合並更是荒唐。合並的前提是,被合並的素質具有同質性、可替代性,而上文所說的六個方面(或其它不同的維度)的素質不具備同質性,更不具備彼此可以相互取代的特徵。比如,一個學生「思想道德」存在問題,我們不能以「學習能力」強來彌補。
另外,勉強合並的結果是掩蓋了某些優良(或不良)素質。假如一個學生因捨己救人獲得了「道德模範」的稱號,那他「道德品質」這一維度按理講就可以得100分(或「優秀」),但其它五個維度均沒有突出表現,因而只能得60分(或「合格」)。最後綜合起來,其綜合素質只有66.7分(「合格」的水平)。一個被評為「道德模範」的學生,綜合素質只是合格,顯然不合情理。這不是因為其綜合素質低,而是因為我們的綜合素質評價是採用了求高求全的思維方式。
那到底如何評價綜合素質呢?依據「綜合素質評價是個性發展評價」這一思想,我們認為,綜合素質評價應該從多個方面去進行,以便發現學生在任何一個可能方面存在的優勢素質(或個性特長),因為若僅從有限的幾個方面去評價,又假設學生的某一發展優勢不處於評價的范圍之內,那這一優勢就得不到發現,進而會受到忽略或壓制。因此,在呈現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時,不應該將多個維度的評價結果綜合成一個總的結果;而應該只呈現學生發展最好的一兩個方面,並說明其發展程度。其它方面,如果沒有問題,就可以不提及;如果有問題,應該實事求是地指出問題所在。這就是所謂的「優勢領域鑒定」的方式。在對綜合素質每一維度的下級指標評價上,也應如此操作。如果某一維度有三個指標,某學生在某一個指標上表現特別好,得了「優秀」,在其它指標上沒有不良表現,那該學生在該維度上就應該得「優秀」。換句話講,如果某種素質人人都有,而且差別不大,那在綜合素質評價時就可以不涉及,因為對其進行評價不僅沒有任何實際意義,而且還增加了評價的工作量與難度。
其次,綜合素質評價適宜採用日常觀察的方法。綜合素質不能通過考試或現場表現檢測出來,且是通過長期積累而形成的,多半都表現在日常生活中,那它只能憑借日常觀察法來判斷。在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評價性的觀察時,要注意兩類行為:一貫行為和關鍵行為。這兩類行為都能充分證明某種素質的存在。「一貫行為」是指某個人在日常生活中一貫表現出來的行為。如果某一學生常年照顧其生病的奶奶,那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說明該學生具備「孝敬」的品質。「關鍵行為」是「在特定情境中學生主動做出的最能代表某種素質的行為表現」。[4]如果某一學生在上學途中看到一兒童落進了冰冷的河中,他奮不顧身地跳進河裡將其救出,這一行為也充分說明該學生具備「捨己救人」的品質。對於這種特定行為,我們不能要求其表現一貫,因為他不會經常遇到類似於「兒童落水」這樣的情境。
其三,對於每一個評價內容,只宜採用質性評價的方式。由於綜合素質具有難以測量的特徵,所以在衡量每個維度或每個指標對應的素質時,採用分數制的方法行不通,因為我們無法准確判斷一個「道德品質」得85分的學生比另一個只得80分的學生優秀多少,優秀在哪裡。另外,因為綜合素質的模糊性使其評價具有更大的機動空間,假若在綜合素質評價中採用分數制,就會導致利益相關者(如學生、家長、甚至班主任、任課教師等)「分分計較」,進而導致更多的腐敗、公平問題。採用等級評價的方式盡管能迴避這一問題,但它通常會遮蔽學生的某些素質。如:一個學生在「道德品質」這一維度得了「A」,我們不知道他是因為舍己為人,還因為拾金不昧,或者因為孝敬父母,抑或其它行為而得「A」。掩蓋的結果是,高校在招生或用人單位在招工時,無法根據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果來判斷學生是否具備某種他們所需要的素質。所以,綜合素質評價只能採用「評語評價」的方式,寫實性地描述學生的素質及其表現。 四、綜合素質評價:如何保證?
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能否得到真正落實,不僅取決於評價本身做得如何,而且還取決於良好的外部保障機制。
第一,必須將綜合素質評價納入高考體系。對於是否應該將綜合素質評價納入高考體系,讓其在高校招生過程中起實質性作用,學者意見不一。有研究者認為,如果將其納入高考,會加重學生的負擔,導致更多教育不公,還會導致教育腐敗增加。然而,高考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引領」著整個基礎教育發展。現實的邏輯是,整個基礎教育,均以高考為中心:高考要考的科目,就認真教;高考不考的科目就不教或應付性地教;在高考中佔分比值大的科目,就重點教;佔分比值小的科目,就一般地教。基於此,如果不將綜合素質評價納入高考體系,那它就不會受到真正的重視,進而會被虛化。但從各省出台的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和高考方案看,綜合素質評價均沒有實現與高考的「硬掛鉤」。將綜合素質評價納入高考體系,在現有的條件下確實可能會招致更多的腐敗,但要明白:這不是綜合素質評價本身的問題,而是管理制度的問題。因此,為了真正落實綜合素質評價,還需要改革管理制度。
第二,必須建立整個社會的誠信體系。人們之所以對綜合素質評價有種種擔心與顧慮,根本原因在於綜合素質評價的信度,而這又源自整個社會的誠信體系。如果綜合素質評價失去了信度,評價結果自然難以在高考中發揮實質性作用或者被用人單位利用,而且評價本身對學生也起到了「反教育」的作用。因此,在綜合素質評價過程中,必須建立起完備的社會誠信體系。首先,如果發現學生以及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在綜合素質評價過程中弄虛作假,則應禁止該學生在三年內(或其它合適的年限)再次參加高考。其次,如果發現教師、教育管理工作者或其他公職人員造假,則應停止其公職。再次,如果是相應的領導造假或參與造假,則應開除其一切公職。只有如此清晰的界定了造假的後果並嚴格予以執行,綜合素質評價所需要的誠信體系才會形成。
這里的關鍵問題在於,對於在綜合素質評價中造假的學生,不論是由其本人造假還是其監護人造假,都必須給予處罰(如禁止三年之內參加高考);如果姑息了這一行為,將不利於學生的發展,亦不利於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如果學生在綜合素質評價過程中造假而得不到處理,那綜合素質評價對該學生和其他學生不僅起不到教育作用,而且還起到了反教育作用。第二,如果某學生在綜合素質評價中造假得不到嚴厲的處罰,則會帶來更多的人在綜合素質評價中造假,最終使綜合素質評價千瘡百孔,形同虛設。第三,誠信本身就是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部分,如果在綜合素質評價過程中學生違背了誠信原則而又不給予處罰,那就等於說綜合素質評價違背了自己制訂的原則。第四,觸犯了誠信規則,接受處罰,這就是法制意識的前身,有利於法制社會的建設和整個社會誠信體系的建立。對在綜合素質評價過程中不誠信的學生給予處罰,或許是建立整個社會誠信體系的良好突破口。
第三,充分發揮「熟人」在綜合素質評價中的作用。所謂「熟人」,就是指對被評價者非常熟悉的人。因為是「熟人」,所以他們對被評價的學生最熟悉,其評價才最真實。正是這個原因,國外非常流行「同行評價」。如果誠信體系和懲罰機制完善,熟人在評價過程中不敢輕易替某些人作弊。同時,為了最大程度地防止「熟人效應」(即評價者在評價過程中為自己的熟人爭取不正當的利益),評價過程必須是一個公開辯論的過程,並以相應的方式(如錄音或錄相)備案。在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過程中,「熟人」應包括學生自己、同學、父母、班主任、任課教師等。因此,綜合素質評價必須建立一個由學生、班主任、任課教師以及家長代表組成的評定委員會。在具體評價時,應先由學生陳述自己一兩個方面的優勢,並提供證據;然後由評定委員會進行鑒定;再經過公示以及申訴;最後發布評價結果。如此評價,不僅操作性強,而且也避免了不同評價主體評價結果合成難的問題。
所有的保障機制,都需要主管部門做出頂層設計,並以政治的力量加以保證,而不能僅僅依賴某些學校、某些地區進行試點,因為這些保障機制涉及到整個社會的問題,而不是僅涉及某些學校、某些地區才存在的問題。

9. 體育課上怎樣實現對小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論文

你的體育課上怎樣實現對小學生論文准備往什麼方向寫,選題老師審核通過了沒,有沒有列個大綱讓老師看一下寫作方向?
老師有沒有和你說論文往哪個方向寫比較好?寫論文之前,一定要寫個大綱,這樣老師,好確定了框架,避免以後論文修改過程中出現大改的情況!!
學校的格式要求、寫作規范要注意,否則很可能發回來重新改,你要還有什麼不明白或不懂可以問我,希望你能夠順利畢業,邁向新的人生。

開題報告作為畢業設計(論文)答辯委員會對學生答辯資格審查的依據材料之一.此報告應在指導教師指導下,由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前期內完成,經指導教師簽署意見審查後生效.

課題名稱
課題名稱就是課題的名字。這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人寫課題名稱時,往往寫得不準確、不恰當,從而影響整個課題的形象與質量。這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只會生孩子,不會起名字」。那麼,如何給課題起名稱呢?
1、名稱要准確、規范
准確就是課題的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比如「小學語文指導自主教學模式研究」,這里研究對象就是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的問題就是指導自主教學法。有時候還要把研究方法寫出來,例如「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驗研究」,其研究的對象是小學生,研究的問題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實驗法,這就說得很清楚,別人一看就知道這個課題是研究什麼。而有些課題名稱則起得不是很准確。如,「集中識字,口語突破」這個名稱,別人只看題目,就無法看出研究的是什麼問題,好象是語文,又象是英語,是中學或是小學,是小學高年級還是小學低年級更沒辦法看出來。若改為「集中識字,口語突破——小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這樣就一目瞭然了。總之,課題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要准確地把你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
規范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要規范、科學。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個題目如果是一篇經驗性論文,或者是一個研究報告,筆者覺得不錯,但作為課題的名稱就不是很好,因為課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討,正開始研究,不能有結論性的口氣。
2、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
不管是論文或者課題,名稱都不能太長,要簡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盡量不用,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但要盡可能表明三點:研究對象、研究問題和研究方法。

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首先,要闡明課題研究的背景,即根據什麼、受什麼啟發而進行這項研究的。因為任何課題研究都不是憑空來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闡明為什麼要研究這個課題、研究它有什麼價值,能解決什麼問題。第三,要認真、仔細查閱與本課題有關的文獻資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對本課題或有關問題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導思想、研究范圍、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為自己的研究起點,並從中發現以往的不足,確認自己的創意,從而確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這樣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課題研究的的價值、意義,也可以使自己開闊眼界,受到啟發,拓展思路。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有針對性,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寫成諸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一般性的口號。有位老師在課題申請表中對它的課題意義是這樣說的:「高考實施3十X方案後,化學學科作為一門選考科目,其教育、教學必將受到一定影響。如何在當前的形勢下進一步提高高中化學教學和教育水平,這是化學工作者所面臨的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本課題正是以3十X對高中化學教學的影響為引線,以1999屆至2001屆為觀察樣本,運用觀察、統計、訪問等現代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在3十X實施過程中調整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等問題,為在教學改革的新形勢下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水平進行有益的探討」。這樣有針對性地寫使別人一看就覺得科學性、實用性比較強,的確有價值。

課題研究的目標
課題研究的目標就是通過研究,要達到什麼目標?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研究的目標是比較具體的,不能籠統地講,必須清楚地寫出來。只有目標明確而具體,才能知道工作的具體方向是什麼,才知道研究的重點是什麼,思路就不會被各種因素所干擾。下面是「學科教學與素質教育」研究實驗方案所寫的課題研究目標:
1、通過實驗研究,總結出中小學各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特點和規律;2、提出在中小學學科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見;3、制定中小學各學科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和評價方案;4、初步形成素質教育機制下的中小學學科教學基本理論;5、全面提高實驗學校學生的素質,促進實驗學校教育質量的大面積提高;6、促進實驗學校教師素質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隊伍。
確定課題研究目標時,一方面要考慮課題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慮課題組實際的工作條件與工作水平。

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有了課題的研究目標,就要根據目標來確定這個課題要研究的內容,研究內容要比研究目標寫得更具體、明確。目前在這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只有課題而無具體研究內容;2、研究內容與課題不吻合;3、課題很大而研究內容卻很少;4,把研究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內容。

課題研究的方法
任何科學研究除了要應用哲學方法和一般科學方法之外,還要有具體的研究方法、技術手段。「研究方法」這部分,主要反映一項課題的研究通過什麼方法來驗證我們的假設,為什麼要用這個方法?以及要「做什麼」、「怎麼做」。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歷史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實驗研究法、比較研究法、理論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等。一個大的課題往往需要多種方法,小的課題可能主要是一種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我們在應用各種方法時,一定要嚴格按照每一具體科研方法的要求,不能憑經驗、常識去做。比如,我們要通過調查了解情況,我們如何制訂調查表,如何進行分析,不是隨隨便便發一張表,搞一些百分數、平均數就行了。這是在今後的科研工作中必須解決的問題。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計劃
課題研究的步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驟要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性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一階段從什麼時間開始,至什麼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每一階段的工作任務和要求,不僅要胸中有數,還要落實到書面計劃中。從而保證課題研究按時保質保量完成,課題研究的管理也可據此對課題研究進行檢查、督促和管理。

沒有科學周密的開題報告,沒有對研究設計的精心准備,就沒有科研活動的發生,更不會有什麼真正意義上的學術突破。

閱讀全文

與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