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小學校 > 沾益縣中小學

沾益縣中小學

發布時間:2020-12-17 23:39:04

A. 孩子戶口在曲靖市麒麟區西苑小區,小學在沾益上的初中應該歸哪個學校招生。

三元中學吧

B. 曲靖沾益四中2016補習生開學時間

各地開學抄時間不一
北京中小學:9月1日開學
上海中小學:2016年9月1日開學
成都中小學:2016年9月1日辦理入學手續,2月8日正式行課
福州中小學:小學9月1日開學;中學9月1日開學;中等職業學校9月1日開學。
廣州中小學:初中、小學定於2016年9月1日(星期日)起正式開學
杭州中小學:9月1日報到,9月1日正式上課
濟南中小學:小學:至9月1日結束,9月3日組織學生報到並正式開學,中學:9月1日組織學生報到並正式開學
深圳中小學:2月13日開學 高中:2月5日,正式開學上課時間為2月6日
安徽中小學:9月1日開學
常州小學:9月1日,學生報到注冊。9月1日,新學期開學。
東莞高中小學:2016年9月1日(小學和初中);2016年9月1日(高中)。
合肥中小學:9月1日學生到校報到,9月3日正式開學上課
南京中小學:9月1日開學
武漢中小學:9月1日正式開學上課
重慶中小學:9月1日正式行課

C. 201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頒獎詞

、林俊德:縱死終令汗竹香
【頒獎詞】大漠,烽煙,馬蘭。平沙莽莽黃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劍河風急雲片闊,將軍金甲夜不脫。戰士自有戰士的告別,你永遠不會倒下!
【事跡】林俊德,中國工程院院士、總裝備部某基地研究員林俊德,2012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參加了我國全部核試驗任務,為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傾盡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林俊德的中學和大學都是靠政府助學金完成的。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從事核試驗研究。由於核爆炸具有極大的破壞性,測量儀器研製一直存在很大難度。林俊德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獨立創新製作了鍾表式壓力自記儀,為測量核爆炸沖擊波參數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數據。在之後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後獲得30多項科技成果。
2012年5月4日,他被確診為「膽管癌晚期」。為了不影響工作,他拒絕手術和化療。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惡化,他被送進重症監護室。醒來後,他強烈要求轉回普通病房,他說:「我是搞核試驗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現在最需要的是時間。」
林俊德住院期間,整理移交了一生積累的全部科研試驗技術資料;多次打電話到實驗室指導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極度虛弱的林俊德,先後9次向家人和醫護人員提出要下床工作。於是,病房中便出現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眾人的攙抬下,向數步之外的辦公桌,開始了一生最艱難也是最後的沖鋒……
5小時後,心電儀上波動的生命曲線,從屏幕上永遠地消失了。這位軍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後的沖鋒。
臨終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馬蘭。馬蘭,一種在「死亡之海」羅布泊大漠中仍能紮根綻放的野花。坐落在那裡的中國核試驗基地,就是以這種野花來命名的。

2、陳斌強:孝更絕倫足可矜
【頒獎詞】小時候,這根布帶就是母愛,媽媽用它背著你。長大了,這布帶是兒子的深情,你用它背著媽媽。有一天,媽媽的記憶走遠了,但愛不會,它在兒女的臂膀上一代代傳承。

【事跡】陳斌強,38歲,浙江磐安縣冷水鎮中心學校初中語文教師。
陳斌強9歲時父親車禍去世,媽媽獨自撫養三個孩子長大。2007年,媽媽得了老年痴呆症,喪失了日常生活能力。
一天,陳斌強的姐姐在無意中提到,媽媽最大的願望就是和兒子住在一起。陳斌強回憶起多年來媽媽對自己的付出,他決定再困難也不會丟下媽媽。
那時,陳斌強的兒子不到兩歲,妻子建議他把媽媽送到養老院去,他說:「一個連兒子都不認識的老人,送到養老院,被欺負了怎麼辦?」為了照顧媽媽,他硬是把兒子提前一年送進幼兒園。
為了能每天親自照顧母親,他每天用一根布條把母親綁在自己身上,騎著電動車行駛30公里去學校上班。開始同事們都不太理解,說:「這樣帶在身邊照顧,一兩天倒可以,一年兩年怎麼吃的消?」可陳斌強做到了,一連五年,風雨無阻帶著媽媽上班。
照顧母親的生活異常辛苦。陳斌強一天到晚連軸轉:晚上9時,服侍母親睡下;凌晨1時,准時起床抱母親上廁所;清晨5時,鬧鍾響起,他要趕在師生之前起床,將母親房間打掃干凈,處理好母親的大小便;早上7時喂過母親吃飯後,開始學校一天的工作。
盡管生活上的事兒很多,可是陳斌強的教學任務卻一點也沒落下,他教著兩個班語文,負責教初一學生廣播體操,總管學校體藝2+1活動。他總說:「我是跑著走的。」

3、何玥:何處春江無月明
【頒獎詞】正是花樣年華,你卻悄然離開。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留得滿地清香。命運如此殘酷,你卻像天使一樣飛翔。你來過,你不曾離開,你用平凡生命最後的閃光,把人間照亮。
【事跡】人物介紹:何玥,女,12歲,廣西桂林人,小學生。因腫瘤擴散至腦部組織,2012年11月腦死亡。在她聽說自己的生命只剩3個月時,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
「雖然我們的女兒沒了,但我們幫她完成了心願,我們很欣慰!」在演播室,何玥的父母從走上舞台的那一刻起,就幾度泣不成聲。
去年4月,何玥即將小學畢業之時,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9月初,她的病情突然復發,腫瘤擴散至腦部組織。在聽說生命只剩3個月時,何玥做出了父母親人都難以理解的決定……
那天,何玥對剛打工回家的父親說的第一句話是,「爸爸,我想把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嚇了一大跳的父親把何玥罵了一頓,因為按桂林老家的風俗,人死後屍體被剖開無異於大逆不道。何玥哭了:「我希望能盡自己的能力給別人生的希望。」最終,爸爸媽媽含淚同意了。11月17日凌晨0時10分,小何玥在醫院里走完了短短12年的人生路。凌晨4時,她的兩個腎被送到解放軍第181醫院捐給了兩名患者,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
在旁人眼裡,何玥一直是個品學兼優有愛心的孩子。家裡滿滿一面牆貼著「三好學生」之類的榮譽獎狀。2008年汶川地震時,她曾讓父母捐出一個月的工資。被查出腦瘤後,學校為她捐錢,她卻要把錢捐給更需要的人……
為了給小何玥治病,何玥父母已經欠下了10萬元的債務。但為了完成女兒的遺願,他們拒絕了器官捐獻的補貼,也從未主動找過接受何玥器官救助的患者。他們想以最美的方式,實現女兒的「最美願望」。

4、陳家順:動人以行不以言
【頒獎詞】為鄉親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為百姓打工,你換來群眾最多的甜。你喬裝改扮,卻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隱姓埋名,可我們都知道你是誰,為了誰。

【事跡】人物介紹:1968年出生,雲南省沾益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沾益縣駐浙江義烏勞務工作站站長。為保障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利益,從2007年9月起,陳家順先後深入多家用工企業,以農民工的身份應聘到企業「卧底」打工。
在很多被陳家順關照過的農民工眼裡,「陳老師」好像什麼都不怕。但陳家順說自己有「軟肋」,最怕的就是「老百姓說你們幹部騙人」。
現年45歲的陳家順,是雲南省曲靖市沾益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記者在演播室內見到他,腰板挺直,但身材明顯單薄,臉上多少看得出知識分子氣息。雖然在舞台上盡力放慢步伐,但他仍沒法兒掩飾平日走路頻率很快的習慣。
幾年前,陳家順被派往浙江義烏,擔任義烏勞務工作站站長。麻煩事接踵而來:此前勞務輸出由鄉鎮、村負責宣傳動員,但是鄉親出去後常說外面的情況和聽到的宣傳不一樣。陳家順成了鄉親們的「出氣筒」,有打工者甚至想揍他一頓。
陳家順輾轉反側,問題出哪兒了?為把真實的用工信息傳達給鄉親,也為了更好地給鄉親們維權,他下了決心:以一個普通農民工的身份去求職,實地體驗農民工的生活工作。
不曾想,一「卧底」就是好幾年。他幾次進出工廠和農民工子弟學校,當過組裝工、裝卸工,看過倉庫,當過「豬倌」。「你是農民工嗎?」他說剛開始「卧底」時,別人常直截了當地問他,因為他的書生氣與幹活手勢,看著十有八九是個「假民工」。去一家養殖場面試時,陳家順特意摘掉了400多度的近視眼鏡,廠方說他不像養豬人,他立馬回應「別看我像不像,要看我是不是能幹得下來!」
「最受不了難聞的氣味,開始兩天連飯都吃不下去,直到一周後才基本適應。每天早上起來最辛苦的就是清洗豬舍,剛開始時要花3小時才清洗完,後來熟能生巧,只花1小時就能幹完了。」一個月後,陳家順在重點收集了工作環境、生活條件、工資待遇、子女上學等「情報」後辭職,推薦了幾位鄉親來這里務工。
為了盡可能多地了解各行業信息,陳家順逼著自己快速學習、上手。比如,剛學會養豬,又得適應工廠流水線上的作業。「卧底」打工時,但凡找到用工條件相對優越的,總會眼前一亮。他曾應聘到一家中等規模的飾品廠,待遇和條件很不錯:保底工資不低,因工作需要加班,廠里會補發加班費,還有免費的工作餐。一個月後,他介紹了20多名老鄉過來,事先鄭重其事和老闆談好條件:報銷工人過來的車費,每月的工資按時發,盡量給工人安排技術性崗位……
有人說他這樣做太辛苦了,他卻認個死理:「別總覺得老百姓抱怨多,其實他們講究的就是實在和信任。你提供的用工信息與實際情況相差十萬八千里,怎麼指望大夥兒相信你?我們當官的,如果今天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麼指望讓老百姓相信你描繪的藍圖?」
陳家順愛給自己找麻煩,很多農民工朋友都有他的手機號,他早已把自己當成了他們中的一分子。「我們再辛苦,終究背後是有組織依靠的,而農民工呢?他們漂泊異鄉,無依無靠,那是真的辛苦!」隨著在媒體上的曝光率不斷增多,現在陳家順「卧底」越來越難了,但他說,只要心裡裝著農民工朋友,即便換個方式,也可以為他們做事。
5、高淑珍:爝火燃回春浩浩
【頒獎詞】粗糙的手支起課桌,寬厚的背擋住風雨。有了愛,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壯起來。你的心和泥土一樣質朴,你灑下辛苦的種子,善良會生長成參天大樹。

【事跡】 高淑珍,56歲,河北灤南縣司各庄鎮窪里村普通農村婦女。她的兒子王利國4歲得了類風濕,落下殘疾,到上學年齡不能上學。高淑珍心疼兒子,想在家辦個小課堂。由於附近村莊也有些因肢殘不能上學的孩子,1998年4月她的「炕頭課堂」開講。老師是女兒王國光,5個孩子、4張課桌、2塊小黑板和借來的舊課本……高淑珍家裡響起讀書聲。
「炕頭課堂」一開就是14年。14年間,她接收了近百名殘疾孩子,卻從未收過一分錢。母女二人每天用自行車接送孩子,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鍋飯。漸漸地,自行車接不過來,她一咬牙買了舊麵包車。有兩個肢殘嚴重的孩子,她怕路上顛壞了,就一直抱懷里。再後來,為讓孩子少受罪,她索性讓孩子住在家裡,免費吃住讀書。
慕名而來的孩子越來越多,高淑珍為多掙幾個錢,每天天不亮就騎著自行車,馱著批發來的日用品趕集,一騎就是100多里地。有時下大雪沒有集市,高淑珍就走街串戶地賣。她說,「我一天出去掙十塊、二十塊,給孩子買點好吃的,我心裡頭歡喜,騎著車子都有勁。」
6、張麗莉:「最美女教師」
【頒獎詞】別哭孩子,在你們最美的一刻,你們的老師她失去了雙腿,卻為自己自插上了翅膀插上了翅膀,她大你們不多,卻讓你們明白了許多,都說人生沒有綵排,即使面對那一刻,這也是她不變的選擇
【事跡】張麗莉,女,28歲。從哈爾濱師范大學畢業後,分配到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任初三(3)班班主任。
2012年5月8日,放學時分,張麗莉在路旁疏導學生。一輛停在路旁的客車,因駕駛員誤碰操縱桿失控,撞向學生,危急時刻,張麗莉向前一撲,將車前的學生用力推到一邊,自己卻被撞倒了。
車輪從張麗莉的大腿輾壓過去,肉都翻捲起來,路面滿是鮮血,慘不忍睹。被軋傷後她有時清醒有時昏迷,在送醫院的途中,還對大家說:要先救學生。昏迷多天後,張麗莉醒來的第一句話是:「那幾個孩子沒事吧!」
經過搶救,張麗莉被迫高位截肢。她的親人和醫護人員都不敢想像她知道真相的後果會是怎樣,但張麗莉很快接受了事實,還反過來安慰父親說:「當時車禍的場景我還記得,很幸運,如果車輪從我的頭碾過去,你們就看不到我了,我救了學生,也保住了命,今後一定會幸福的。」
有人問張麗莉,「你後悔嗎?」她回答:「不後悔。這樣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經28歲了,我已和父母度過28年的快樂時光。那些孩子還小,他們的快樂人生剛剛開始。」
7、李文波:南沙守礁97個月
【頒獎詞】二十年堅守,你站成一塊礁石;任憑風吹雨打,你也有愛,卻只能愧對青絲白發,你也有夢,可更知肩上責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大海,祖國的風帆永不沉沒。
【事跡】李文波,男,48歲,山東平度人。先後29次赴南沙執行守礁任務,累計守礁97個月,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軍內外氣象部門提供水文氣象數據140多萬組,創造了國內守礁次數最多、時間最長、成果最豐的紀錄……
滄海孤礁天氣奇熱、濕氣重、鹽分高,沒有空調,缺淡水、缺蔬菜,人上礁沒多久就口舌生瘡,嚴重的甚至爛襠。有的軍犬被帶上礁,不到3個月,得了風濕站都站不起來,患上抑鬱症的見誰都瘋叫。李文波在這樣的環境下,設計出南沙第一套水文氣象月報表程序,編撰完成了《海洋水文氣象觀測教材》。
他虧欠家裡很多,新婚5天後回到南沙,20多年來與妻子在一起的時間不到3年。2003年4月,李文波第一次回老家,才知道母親卧病在床已3年。2005年9月,母親病危,他回家陪母親僅10天,就接到執行南沙守礁命令。在前往南沙的艦艇上他接到母親病逝的消息,一個人長跪在甲板上失聲痛哭。

8、高秉涵:執著歸鄉的台灣老兵
【頒獎詞】海峽淺淺,明月彎彎。一封家書,一張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覺離亂苦,近鄉更知故土甜。少小離家,如今你回來了,雙手顫抖,你捧著的不是老兵的遺骨,一壇又一壇,都是滿滿的鄉愁。
【事跡】台灣律師,老兵。1936年出生於山東菏澤。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灣老兵經歷的坎坷和艱辛,同時也見證了海峽兩岸從隔絕到溝通的一段特殊歷史。
初登央視演播廳,74歲的高秉涵顫顫巍巍。他說,腿腳還挺利落,只是實在難以抑制激動的心情。從後台走到舞台中央,是一段起伏彎曲的布景橋,高秉涵卻把這看作黃河、長江,是任何一切能勾連起他對故鄉強烈思念的圖景。
家是什麼?高秉涵說:「家就是這個曾經再怎麼努力都回不來的地方,但我從沒有放棄過努力!」60多年生活在台灣,鐫刻在高秉涵腦海中的卻是另一個地名:山東菏澤。他出生在菏澤,在那兒度過了年少時光,菏澤才是他的家鄉。高秉涵想家,但也深知,對他這樣一個大半生住在海島上的「外省人」來說,通往家鄉的路意味著什麼。
高秉涵不願去回憶離開母親、離開老家村莊的清晨,可那個清晨總會從記憶中清晰地跳出來。1948年,山東菏澤處於國共兩黨「拉鋸區」,高秉涵的父親高金錫被槍斃,母親宋書玉告訴他,「因為你父親是國民黨」。
當國民政府所屬軍隊及地方各級政府開始陸續向長江以南撤退時,宋書玉將曾經參加過「三青團」的兒子送到國民政府在南京設立的「流亡學校」。在兒子高秉涵的印象里,一輩子都在小學教書的母親幾乎沒經歷過團圓:兩個女兒在抗戰初期外出求學沒了音信,而後丈夫死了,又決定讓兒子離開。少年高秉涵用了6個月,穿越6個省份,足足走了2000多里地,擠上了由廈門開往金門的班船。數十年後,他在圖書館翻查史料,發現自己乘坐的,是那年由廈門駛往台灣的最後一班船,日期是1949年10月16日。而半個月前,在遙遠的北京,新中國宣布成立。
對所有從各個港口逃至台灣的人來說,回家是最迫切的夢想,可他們中大部分人都未能踏上故土與親人團聚。其中一人,甚至被高秉涵宣判了死刑——1963年,高秉涵從台灣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系畢業後,被派往金門任審判員,「金門逃兵」是他審理的第一個案子。
那個「金門逃兵」的家就在對岸廈門,他本是漁民,與偏癱的母親相依為命,在一次給母親抓葯的路上被強拉入伍到了台灣。碰上天氣晴朗時,隔著並不寬闊的海峽,一眼就能看到家鄉,他決定利用自己的漁夫本領游回家。他偷偷搞到一個汽車輪胎,趁人不注意時坐輪胎下海,遊了整整一夜。天快亮時,他到岸了。海水沖澀了眼睛,他尚未看清便舉手大喊:「我是從小金門逃來的,沒帶武器!」可沒想到,他遊了一整夜,最終卻游回了金門海岸。一星期後,這個因「回家」獲罪的「金門逃兵」被處以極刑。高秉涵哭得難以自已,他對這份即使拼掉性命也要回家的心情感同身受。
高秉涵曾想過各種辦法聯系母親。1979年,大陸與台灣尚無法通信,他委託美國的同學幫忙寄出第一封家書。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村子是否仍在,就寫了「山東菏澤市西北35里地處高庄」,收信人是母親「宋書玉」。不長的信中,他寫道:「我之所以要艱苦奮斗地活下去,就是為有朝一日能再見到我娘一面,絕不會像兩個姐姐一樣,在抗日戰爭爆發時,就生死不明……娘,我會活著回來!」高秉涵不知道,在海峽這頭,杳無音信的兩個姐姐實際上去了延安,當上了共產黨幹部,在他踏上逃難路那年才第一次回家。年邁的母親找回了女兒們,卻失去了兒子的音訊。等待終於耗盡了她的全部生命,就在這封信輾轉寄達的一年前,宋書玉逝世於吉林遼源……
如今,兩岸已經開通直航,回家不再如先前那般艱辛。200多個從菏澤一路歷經戰火和逃難來到台灣的同鄉,組成了「菏澤旅台同鄉會」,高秉涵來台時年齡最小,在同鄉會里最年輕,被推選為會長。他視每一個同鄉為親人,雖已無法再見母親,他卻盡力幫每一個同鄉與親人團聚。74歲高齡的他,仍堅持每年清明或中秋陪伴想要回家的同鄉一起返鄉。
「我答應過他們,只要還有一個人要回家,我就陪著他們一起回來。」對每一個希望魂歸故里的鄉親,他都會親手帶上骨灰壇,站到菏澤老家的村頭,完成骨灰主人生前的願望。

9、羅陽:用生命托舉殲-15
【頒獎詞】如果你沒有離開,依然會,帶吳鉤,巡萬里關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燈看劍,夢一回再吹角連營。你聽到了么?那戰機的呼嘯,沒有悲傷,是為你而奏響!
【事跡】羅陽,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總經理。2012年11月25日,隨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參與艦載機起降訓練的羅陽,在執行任務時突發急性心肌梗死、心原性猝死,不幸殉職。
羅陽1982年畢業於北京航天航空大學高空設計專業。他所在的沈飛集團是中國重要的殲擊機研製生產基地。在他擔任中航工業沈飛董事長、總經理的5年,是沈飛新型號飛機任務最多、最重的5年。他採取多種措施推動研製進度,創造了新機研製提前18天總裝下線,從設計發圖到成功首飛僅用10個半月的奇跡。
2012年1月,羅陽擔任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艦載機殲-15研製現場總指揮。沒有經驗,也沒有現成的關鍵技術可以借鑒,航空製造大國對技術的封鎖,留給航空人的只有自主創新一條路可走。在航母上,羅陽堅持親力親為,與科研人員一起整理試驗數據,觀看每次起降過程,記錄和分析飛機狀態,出現身體不適,也沒有中途下艦,甚至都沒有去找醫護人員檢查,直至人生最後一刻。

10、周月華、艾起:「爬」遍青山送醫上門
【頒獎詞】她背起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裡裝的全是她,而她的心裡還裝著整個村莊。一條路,兩個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華皎潔,愛正漫漫的升起。
【事跡】周月華,女,43歲,重慶市北碚區柳蔭鎮西河村鄉村醫生,艾起是她的丈夫。
周月華出生後8個月被診斷為先天性小兒麻痹症,左腿殘疾,這一切並沒有摧垮她生活的意志。憑著自己的執著,周月華完成了中學學業並成功從衛校畢業。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周月華因身體殘疾而四處碰壁。後來,看到鄉親們每次都要步行幾個小時才能到鎮上醫院看病,她就動了行醫的心思。
周月華將平時省吃儉用下來的200元加上家中僅有的600元儲蓄作為開診所的啟動資金,又把家裡堂屋修整了出來做場地,葯品采購則靠兩個弟弟用小竹筐一筐筐往回背,1990年11月,周月華的「柳蔭鎮西河村衛生室」終於正式掛牌營業了。
「我喜歡我的工作,喜歡我現在所做的一切。」 周月華說道,「住在偏遠地方,農民看病要走上好幾小時。所以我現在做多一點,讓鄉親們少跑一點,少花一點,自己會感到很開心。」
最開始行醫時,周月華右肩挎的是葯箱,左肩杵著拐杖在山間艱難行走,這種行醫方式直到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條左腿――她的丈夫,艾起。
周月華和艾起結婚之後,無論上山涉水,刮風下雨,只要有出診,艾起便會攬起周月華的手,用寬闊的後背將她背到病人家裡。「背你一輩子,我無怨無悔!」這個男人用20年的行動,默默支持著妻子的事業。
二十多年來,她硬是靠著拐杖和丈夫的後背,「爬」遍了方圓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嶺,為轄區近5000村民帶去了醫療服務。
「沒有他,這么多年,我做不到的。」周月華說道,「他是我這輩子的第二條左腿。」「我背著她走了18年。我說過要背她一輩子,就要實現這個諾言,永遠都不放棄。」周月華的丈夫艾起說。

11、湄公河「10·5慘案」專案組:抓獲糯康
【事跡】劉躍進,男,53歲。現任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長,湄公河「105案」專案組組長。
2011年10月,東南亞緬泰邊境的「糯康集團」製造「湄公河105慘案」,殺害13名中國船員,震驚世界。公安部禁毒局局長劉躍進帶領專案組成員,深入案發地,經過6個多月的努力,將策劃實施「105」的特大武裝販毒集團首犯糯康抓獲。
湄公河「105案」密謀策劃於境外、組織實施於境外、犯罪後又逃匿藏身於境外,中國公安機關的偵查、調查、取證、抓捕等工作主要在境外開展,犯罪首領糯康與地方勢力關系良好。這都給案件的偵破帶來了極大難度。
糯康的大本營主要是在湄公河的緬甸一側,他和他手下骨幹分子多數時間待在緬甸。被警方追捕後,糯康逃走杳無音訊。今年2到4月間,專案組的調查進入了低潮,東南亞各國警方都認為,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劉躍進帶領幹警不斷搜集新線索,並據此調整策略。為了把糯康擠到寮國,劉躍進積極和緬甸的軍方警方加強聯系,督促他們加強對糯康的清剿。終於,經過六個月的努力,糯康在寮國被抓獲。
2012年9月20日,「105案」開庭審理,11月6日首犯糯康被判處死刑。
湄公河「105」案成功偵破,告慰了逝者及家屬,維護了我國法律的尊嚴,彰顯了我國政府保護公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決心和能力,也樹立了國際警務和司法合作的典範,有力打擊了跨國犯罪活動,有效維護了湄公河流域安全。
贊同21|評論(11)
2013-02-20 00:06熱心網友林俊德
大漠,烽煙,馬蘭。平沙莽莽黃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劍河風急雲片闊,將軍金甲夜不脫。戰士自有戰士的告別,你永遠不會倒下!
縱死終令汗竹香
陳斌強
小時候,這根布帶就是母愛,媽媽用它背著你。長大了,這布帶是兒子的深情,你用它背著媽媽。有一天,媽媽的記憶走遠了,但愛不會,它在兒女的臂膀上一代代傳承。
孝更絕倫足可矜
何玥
正是花樣年華,你卻悄然離開。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留得滿地清香。命運如此殘酷,你卻像天使一樣飛翔。你來過,你不曾離開,你用平凡生命最後的閃光,把人間照亮。
何處春江無月明
高秉涵
海峽淺淺,明月彎彎。一封家書,一張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覺離亂苦,近鄉更知故土甜。少小離家,如今你回來了,雙手顫抖,你捧著的不是老兵的遺骨,一壇又一壇,都是滿滿的鄉愁。
悲莫悲兮生別離
高淑珍
粗糙的手支起課桌,寬厚的背擋住風雨。有了愛,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壯起來。你的心和泥土一樣質朴,你灑下辛苦的種子,善良會生長成參天大樹。
爝火燃回春浩浩
陳家順
為鄉親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為百姓打工,你換來群眾最多的甜。你喬裝改扮,卻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隱姓埋名,可我們都知道你是誰,為了誰。
動人以行不以言
張麗莉
別哭,孩子,那是你們人生最美的一課。你們的老師,她失去了雙腿,卻給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們不多,卻讓我們學會了許多。都說人生沒有綵排,可即便再面對那一刻,這也是她不變的選擇。
冰雪為容玉作胎
李文波
二十年堅守,你站成了一塊礁石,任憑風吹浪打。卻只能愧對青絲白發。你也有夢,可更知肩上的責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裡,祖國的風帆從不曾落下。
能受天磨為鐵漢
周月華 艾起
她背起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裡裝的全是她,而她的心裡還裝著整個村莊。一條路,兩個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華皎潔,愛正漫漫的升起。
清香傳得天心在
羅陽
如果你沒有離開,依然會,帶吳鉤,巡萬里關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燈看劍,夢一回再吹角連營。你聽到了麼?那戰機的呼嘯,沒有悲傷,是為你而奏響!
長使英雄淚滿襟

D. 曲靖昱宏·珠江之星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曲靖昱宏·珠江之星

城市:曲靖

樓盤位置:珠江源大道與交水路交匯處

開發商:曲靖市昱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產權年限:70年

建築類型:高層,

公交線路:3路、31路、37路等多條公交線路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61272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35.1%,共0棟樓,停車位

周邊配套:曲靖城市未來發展方向是「西強、東控、南限、北拓」,其中昱宏·珠江之星項目所處的北片區是「北拓」的中心區,是麒沾馬一體化的核心區域,未來將依託高鐵樞紐,高原體育城,西河公園,文體公園,打造西河公園特色文化帶、旅遊帶、經濟帶。隨著五館一中心、西河濕地公園投入使用,沾益居住環境在曲靖所有片區中遙遙領先。同時,華僑城即將入駐該片區,居住與商業價值領域升值潛力不可限量。昱宏·珠江之星項目位於北片區中心區域,盡享沾益主城區醇熟資源和北片區優越前景。
行政:曲靖市次行政中心,曲靖市住建局、曲靖市規劃局、曲靖市發改委;沾益區行政中心,沾益區政府、區公安局、區稅務局、區住建局、區國土局、區檢察院、區煙草局、區交警大隊、區文體局、區廣電局;
教育:陽光幼兒園、航睿幼兒園、望海小學、龍華中學、民族中學、沾益一中、沾益四中;
醫療:沾益區第一人民醫院、沾益區婦幼保健院、福康綜合醫院;
金融:農業銀行、農信社、建設銀行;
交通:3路、31路、37路等多條公交線路,交通十分便捷,出行方便。

內部配套:1.獨特皇家園林景觀
小區景觀由四川文化藝術學院設計專業知名教授李川猴主導設計,景觀設計採用「兩院一廳的景觀構思,兩軸一環的景觀構成」,歐式新古典宮廷建築的典雅大氣與皇家園林有機融合,超大樓間距,不僅保證了建築充足的採光與通風,更形成無阻隔寬景視野,戶戶都能享受到皇家園林景觀的尊貴,豐富的色彩和藝術擺布讓您猶如置身皇家宮廷之中。
小區主入口大氣開闊,面寬20米,五星級酒店式豪華大門讓您尊享高貴與寧靜。開門即享佔地8800㎡的中央陽光互動草坪廣場,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高端前沿的親子游樂園,讓你放下手機,走入孩子的美好童年。色彩斑斕的凡爾賽中央花園,讓您體驗異國風情。綠肺迷宮、綠肺走廊讓您醉氧,活動廣場讓您漫步怡情。
2.全齡段優質教育學區房
小區與望海小學做鄰,1公里范圍內有陽光幼兒園、航睿幼兒園,2公里范圍內有沾益四中、沾益一中,家在學校旁,坐享全齡段優質精英教育。
3.公園環抱,俯瞰江景
小區北面:北鄰沾益人工湖,相距900米,玉林公園相距2公里,伏釜山公園相距5公里;
4.西瞰西河公園,相距2公里;
東向機場濕地公園,相距500米;南盤江景觀帶相距300米,如玉龍盤繞;

樓盤圖片: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點擊查看更全面,更及時,更准確的新房信息

E. 沾益玉林加油站鬧鬼

到的
韻達地址復 曲靖市制沾益縣商貿城南大門
派送范圍 沾益縣:縣城內,商貿城,教師小區,玉林山水,玉龍小區,九龍新苑,小花園, 經1路,經2路,韋1路,韋2路,韋3路,韋4路,,龍華路,賣米街。
學校:(沾益一中,水橋小學,西平小學,沾益三中,珠江源中學,能源技術學院,職業教育學院)。

F. 2013年2月18播出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在哪看

今晚8點,央視1台,我把頒獎詞也給你,給個好寶貝把
2013年度感動中國頒獎詞
2012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2013年2月19日晚8點在央視一套綜合頻道播出
1. 林俊德:頒獎詞
大漠,烽煙,馬蘭。平沙莽莽黃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劍河風急雲片闊,將軍金甲夜不脫。戰士自有戰士的告別,你永遠不會倒下
2.陳斌強 頒獎詞
【頒獎詞】小時候,這根布帶就是母愛,媽媽用它背著你。長大了,這布帶是兒子的深情,你用它背著媽媽。有一天,媽媽的記憶走遠了,但愛不會,它在兒女的臂膀上一代代傳承。
3.何玥 頒獎詞
正是花樣年華,你卻悄然離開。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留得滿地清香。命運如此殘酷,你卻像天使一樣飛翔。你來過,你不曾離開,你用平凡生命最後的閃光,把人間照亮。
4.陳家順 頒獎詞
為鄉親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為百姓打工,你換來群眾最多的甜。你喬裝改扮,卻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隱姓埋名,可我們都知道你是誰,為了誰。
5.高淑珍 頒獎詞。。。
你用粗糙的手,支起課桌;你用寬闊的背,擋住風雨;有了愛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壯起來,你的心和泥土一樣質朴,你灑下辛苦的種子,善良會生長成參天大樹。
6 張麗莉:「最美女教師」
頒獎詞:別哭孩子,在你們最美的一刻,你們的老師她失去了雙腿,卻為自己自插上了翅膀插上了翅膀,她大你們不多,卻讓你們明白了許多,都說人生沒有綵排,即使面對那一刻,這也是她不變的選擇
7. 李文波:南沙守礁97個月
頒獎詞:二十年堅守,你站成一塊礁石;任憑風吹雨打,你也有愛,卻只能愧對青絲白發,你也有夢,可更知肩上責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大海,祖國的風帆永不沉沒。
8.高秉涵:執著歸鄉的台灣老兵
林俊德:工作到最後一刻
林俊德:縱死終令汗竹香
【頒獎詞】大漠,烽煙,馬蘭。平沙莽莽黃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劍河風急雲片闊,將軍金甲夜不脫。戰士自有戰士的告別,你永遠不會倒下! 【事跡】林俊德,中國工程院院士、總裝備部某基地研究員林俊德,2012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參加了我國全部核試驗任務,為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傾盡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林俊德的中學和大學都是靠政府助學金完成的。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從事核試驗研究。由於核爆炸具有極大的破壞性,測量儀器研製一直存在很大難度。林俊德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獨立創新製作了鍾表式壓力自記儀,為測量核爆炸沖擊波參數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數據。在之後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後獲得30多項科技成果。
2012年5月4日,他被確診為「膽管癌晚期」。為了不影響工作,他拒絕手術和化療。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惡化,他被送進重症監護室。醒來後,他強烈要求轉回普通病房,他說:「我是搞核試驗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現在最需要的是時間。」
林俊德住院期間,整理移交了一生積累的全部科研試驗技術資料;多次打電話到實驗室指導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極度虛弱的林俊德,先後9次向家人和醫護人員提出要下床工作。於是,病房中便出現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眾人的攙抬下,向數步之外的辦公桌,開始了一生最艱難也是最後的沖鋒……
5小時後,心電儀上波動的生命曲線,從屏幕上永遠地消失了。這位軍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後的沖鋒。
臨終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馬蘭。馬蘭,一種在「死亡之海」羅布泊大漠中仍能紮根綻放的野花。坐落在那裡的中國核試驗基地,就是以這種野花來命名的。

陳斌強:「綁著」母親上班的孝子
陳斌強:孝更絕倫足可矜
【頒獎詞】小時候,這根布帶就是母愛,媽媽用它背著你。長大了,這布帶是兒子的深情,你用它背著媽媽。有一天,媽媽的記憶走遠了,但愛不會,它在兒女的臂膀上一代代傳承。

【事跡】陳斌強,38歲,浙江磐安縣冷水鎮中心學校初中語文教師。
陳斌強9歲時父親車禍去世,媽媽獨自撫養三個孩子長大。2007年,媽媽得了老年痴呆症,喪失了日常生活能力。
一天,陳斌強的姐姐在無意中提到,媽媽最大的願望就是和兒子住在一起。陳斌強回憶起多年來媽媽對自己的付出,他決定再困難也不會丟下媽媽。
那時,陳斌強的兒子不到兩歲,妻子建議他把媽媽送到養老院去,他說:「一個連兒子都不認識的老人,送到養老院,被欺負了怎麼辦?」為了照顧媽媽,他硬是把兒子提前一年送進幼兒園。
為了能每天親自照顧母親,他每天用一根布條把母親綁在自己身上,騎著電動車行駛30公里去學校上班。開始同事們都不太理解,說:「這樣帶在身邊照顧,一兩天倒可以,一年兩年怎麼吃的消?」可陳斌強做到了,一連五年,風雨無阻帶著媽媽上班。
照顧母親的生活異常辛苦。陳斌強一天到晚連軸轉:晚上9時,服侍母親睡下;凌晨1時,准時起床抱母親上廁所;清晨5時,鬧鍾響起,他要趕在師生之前起床,將母親房間打掃干凈,處理好母親的大小便;早上7時喂過母親吃飯後,開始學校一天的工作。
盡管生活上的事兒很多,可是陳斌強的教學任務卻一點也沒落下,他教著兩個班語文,負責教初一學生廣播體操,總管學校體藝2+1活動。他總說:「我是跑著走的。」
何玥:主動捐獻器官的小學生
何玥:何處春江無月明
【頒獎詞】正是花樣年華,你卻悄然離開。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留得滿地清香。命運如此殘酷,你卻像天使一樣飛翔。你來過,你不曾離開,你用平凡生命最後的閃光,把人間照亮。
【事跡】人物介紹:何玥,女,12歲,廣西桂林人,小學生。因腫瘤擴散至腦部組織,2012年11月腦死亡。在她聽說自己的生命只剩3個月時,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
「雖然我們的女兒沒了,但我們幫她完成了心願,我們很欣慰!」在演播室,何玥的父母從走上舞台的那一刻起,就幾度泣不成聲。
去年4月,何玥即將小學畢業之時,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9月初,她的病情突然復發,腫瘤擴散至腦部組織。在聽說生命只剩3個月時,何玥做出了父母親人都難以理解的決定……
那天,何玥對剛打工回家的父親說的第一句話是,「爸爸,我想把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嚇了一大跳的父親把何玥罵了一頓,因為按桂林老家的風俗,人死後屍體被剖開無異於大逆不道。何玥哭了:「我希望能盡自己的能力給別人生的希望。」最終,爸爸媽媽含淚同意了。11月17日凌晨0時10分,小何玥在醫院里走完了短短12年的人生路。凌晨4時,她的兩個腎被送到解放軍第181醫院捐給了兩名患者,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
在旁人眼裡,何玥一直是個品學兼優有愛心的孩子。家裡滿滿一面牆貼著「三好學生」之類的榮譽獎狀。2008年汶川地震時,她曾讓父母捐出一個月的工資。被查出腦瘤後,學校為她捐錢,她卻要把錢捐給更需要的人……
為了給小何玥治病,何玥父母已經欠下了10萬元的債務。但為了完成女兒的遺願,他們拒絕了器官捐獻的補貼,也從未主動找過接受何玥器官救助的患者。他們想以最美的方式,實現女兒的「最美願望」。

陳家順:「變身」民工的「卧底局長」

陳家順:動人以行不以言
【頒獎詞】為鄉親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為百姓打工,你換來群眾最多的甜。你喬裝改扮,卻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隱姓埋名,可我們都知道你是誰,為了誰。

【事跡】人物介紹:1968年出生,雲南省沾益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沾益縣駐浙江義烏勞務工作站站長。為保障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利益,從2007年9月起,陳家順先後深入多家用工企業,以農民工的身份應聘到企業「卧底」打工。
在很多被陳家順關照過的農民工眼裡,「陳老師」好像什麼都不怕。但陳家順說自己有「軟肋」,最怕的就是「老百姓說你們幹部騙人」。
現年45歲的陳家順,是雲南省曲靖市沾益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記者在演播室內見到他,腰板挺直,但身材明顯單薄,臉上多少看得出知識分子氣息。雖然在舞台上盡力放慢步伐,但他仍沒法兒掩飾平日走路頻率很快的習慣。
幾年前,陳家順被派往浙江義烏,擔任義烏勞務工作站站長。麻煩事接踵而來:此前勞務輸出由鄉鎮、村負責宣傳動員,但是鄉親出去後常說外面的情況和聽到的宣傳不一樣。陳家順成了鄉親們的「出氣筒」,有打工者甚至想揍他一頓。
陳家順輾轉反側,問題出哪兒了?為把真實的用工信息傳達給鄉親,也為了更好地給鄉親們維權,他下了決心:以一個普通農民工的身份去求職,實地體驗農民工的生活工作。
不曾想,一「卧底」就是好幾年。他幾次進出工廠和農民工子弟學校,當過組裝工、裝卸工,看過倉庫,當過「豬倌」。「你是農民工嗎?」他說剛開始「卧底」時,別人常直截了當地問他,因為他的書生氣與幹活手勢,看著十有八九是個「假民工」。去一家養殖場面試時,陳家順特意摘掉了400多度的近視眼鏡,廠方說他不像養豬人,他立馬回應「別看我像不像,要看我是不是能幹得下來!」
「最受不了難聞的氣味,開始兩天連飯都吃不下去,直到一周後才基本適應。每天早上起來最辛苦的就是清洗豬舍,剛開始時要花3小時才清洗完,後來熟能生巧,只花1小時就能幹完了。」一個月後,陳家順在重點收集了工作環境、生活條件、工資待遇、子女上學等「情報」後辭職,推薦了幾位鄉親來這里務工。
為了盡可能多地了解各行業信息,陳家順逼著自己快速學習、上手。比如,剛學會養豬,又得適應工廠流水線上的作業。「卧底」打工時,但凡找到用工條件相對優越的,總會眼前一亮。他曾應聘到一家中等規模的飾品廠,待遇和條件很不錯:保底工資不低,因工作需要加班,廠里會補發加班費,還有免費的工作餐。一個月後,他介紹了20多名老鄉過來,事先鄭重其事和老闆談好條件:報銷工人過來的車費,每月的工資按時發,盡量給工人安排技術性崗位……
有人說他這樣做太辛苦了,他卻認個死理:「別總覺得老百姓抱怨多,其實他們講究的就是實在和信任。你提供的用工信息與實際情況相差十萬八千里,怎麼指望大夥兒相信你?我們當官的,如果今天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麼指望讓老百姓相信你描繪的藍圖?」
陳家順愛給自己找麻煩,很多農民工朋友都有他的手機號,他早已把自己當成了他們中的一分子。「我們再辛苦,終究背後是有組織依靠的,而農民工呢?他們漂泊異鄉,無依無靠,那是真的辛苦!」隨著在媒體上的曝光率不斷增多,現在陳家順「卧底」越來越難了,但他說,只要心裡裝著農民工朋友,即便換個方式,也可以為他們做事。
高淑珍:守護「炕頭課堂」14載
高淑珍:爝火燃回春浩浩
【頒獎詞】粗糙的手支起課桌,寬厚的背擋住風雨。有了愛,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壯起來。你的心和泥土一樣質朴,你灑下辛苦的種子,善良會生長成參天大樹。

【事跡】 高淑珍,56歲,河北灤南縣司各庄鎮窪里村普通農村婦女。她的兒子王利國4歲得了類風濕,落下殘疾,到上學年齡不能上學。高淑珍心疼兒子,想在家辦個小課堂。由於附近村莊也有些因肢殘不能上學的孩子,1998年4月她的「炕頭課堂」開講。老師是女兒王國光,5個孩子、4張課桌、2塊小黑板和借來的舊課本……高淑珍家裡響起讀書聲。
「炕頭課堂」一開就是14年。14年間,她接收了近百名殘疾孩子,卻從未收過一分錢。母女二人每天用自行車接送孩子,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鍋飯。漸漸地,自行車接不過來,她一咬牙買了舊麵包車。有兩個肢殘嚴重的孩子,她怕路上顛壞了,就一直抱懷里。再後來,為讓孩子少受罪,她索性讓孩子住在家裡,免費吃住讀書。
慕名而來的孩子越來越多,高淑珍為多掙幾個錢,每天天不亮就騎著自行車,馱著批發來的日用品趕集,一騎就是100多里地。有時下大雪沒有集市,高淑珍就走街串戶地賣。她說,「我一天出去掙十塊、二十塊,給孩子買點好吃的,我心裡頭歡喜,騎著車子都有勁。」
張麗莉:「最美女教師」
張麗莉
張麗莉,女,28歲。從哈爾濱師范大學畢業後,分配到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任初三(3)班班主任。
2012年5月8日,放學時分,張麗莉在路旁疏導學生。一輛停在路旁的客車,因駕駛員誤碰操縱桿失控,撞向學生,危急時刻,張麗莉向前一撲,將車前的學生用力推到一邊,自己卻被撞倒了。
車輪從張麗莉的大腿輾壓過去,肉都翻捲起來,路面滿是鮮血,慘不忍睹。被軋傷後她有時清醒有時昏迷,在送醫院的途中,還對大家說:要先救學生。昏迷多天後,張麗莉醒來的第一句話是:「那幾個孩子沒事吧!」
經過搶救,張麗莉被迫高位截肢。她的親人和醫護人員都不敢想像她知道真相的後果會是怎樣,但張麗莉很快接受了事實,還反過來安慰父親說:「當時車禍的場景我還記得,很幸運,如果車輪從我的頭碾過去,你們就看不到我了,我救了學生,也保住了命,今後一定會幸福的。」
有人問張麗莉,「你後悔嗎?」她回答:「不後悔。這樣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經28歲了,我已和父母度過28年的快樂時光。那些孩子還小,他們的快樂人生剛剛開始。」
李文波:南沙守礁97個月

李文波
李文波,男,48歲,山東平度人。先後29次赴南沙執行守礁任務,累計守礁97個月,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軍內外氣象部門提供水文氣象數據140多萬組,創造了國內守礁次數最多、時間最長、成果最豐的紀錄……
滄海孤礁天氣奇熱、濕氣重、鹽分高,沒有空調,缺淡水、缺蔬菜,人上礁沒多久就口舌生瘡,嚴重的甚至爛襠。有的軍犬被帶上礁,不到3個月,得了風濕站都站不起來,患上抑鬱症的見誰都瘋叫。李文波在這樣的環境下,設計出南沙第一套水文氣象月報表程序,編撰完成了《海洋水文氣象觀測教材》。
他虧欠家裡很多,新婚5天後回到南沙,20多年來與妻子在一起的時間不到3年。2003年4月,李文波第一次回老家,才知道母親卧病在床已3年。2005年9月,母親病危,他回家陪母親僅10天,就接到執行南沙守礁命令。在前往南沙的艦艇上他接到母親病逝的消息,一個人長跪在甲板上失聲痛哭。

高秉涵:執著歸鄉的台灣老兵

高秉涵
人物介紹:台灣律師,老兵。1936年出生於山東菏澤。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灣老兵經歷的坎坷和艱辛,同時也見證了海峽兩岸從隔絕到溝通的一段特殊歷史。
初登央視演播廳,74歲的高秉涵顫顫巍巍。他說,腿腳還挺利落,只是實在難以抑制激動的心情。從後台走到舞台中央,是一段起伏彎曲的布景橋,高秉涵卻把這看作黃河、長江,是任何一切能勾連起他對故鄉強烈思念的圖景。
家是什麼?高秉涵說:「家就是這個曾經再怎麼努力都回不來的地方,但我從沒有放棄過努力!」60多年生活在台灣,鐫刻在高秉涵腦海中的卻是另一個地名:山東菏澤。他出生在菏澤,在那兒度過了年少時光,菏澤才是他的家鄉。高秉涵想家,但也深知,對他這樣一個大半生住在海島上的「外省人」來說,通往家鄉的路意味著什麼。
高秉涵不願去回憶離開母親、離開老家村莊的清晨,可那個清晨總會從記憶中清晰地跳出來。1948年,山東菏澤處於國共兩黨「拉鋸區」,高秉涵的父親高金錫被槍斃,母親宋書玉告訴他,「因為你父親是國民黨」。
當國民政府所屬軍隊及地方各級政府開始陸續向長江以南撤退時,宋書玉將曾經參加過「三青團」的兒子送到國民政府在南京設立的「流亡學校」。在兒子高秉涵的印象里,一輩子都在小學教書的母親幾乎沒經歷過團圓:兩個女兒在抗戰初期外出求學沒了音信,而後丈夫死了,又決定讓兒子離開。少年高秉涵用了6個月,穿越6個省份,足足走了2000多里地,擠上了由廈門開往金門的班船。數十年後,他在圖書館翻查史料,發現自己乘坐的,是那年由廈門駛往台灣的最後一班船,日期是1949年10月16日。而半個月前,在遙遠的北京,新中國宣布成立。
對所有從各個港口逃至台灣的人來說,回家是最迫切的夢想,可他們中大部分人都未能踏上故土與親人團聚。其中一人,甚至被高秉涵宣判了死刑——1963年,高秉涵從台灣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系畢業後,被派往金門任審判員,「金門逃兵」是他審理的第一個案子。
那個「金門逃兵」的家就在對岸廈門,他本是漁民,與偏癱的母親相依為命,在一次給母親抓葯的路上被強拉入伍到了台灣。碰上天氣晴朗時,隔著並不寬闊的海峽,一眼就能看到家鄉,他決定利用自己的漁夫本領游回家。他偷偷搞到一個汽車輪胎,趁人不注意時坐輪胎下海,遊了整整一夜。天快亮時,他到岸了。海水沖澀了眼睛,他尚未看清便舉手大喊:「我是從小金門逃來的,沒帶武器!」可沒想到,他遊了一整夜,最終卻游回了金門海岸。一星期後,這個因「回家」獲罪的「金門逃兵」被處以極刑。高秉涵哭得難以自已,他對這份即使拼掉性命也要回家的心情感同身受。
高秉涵曾想過各種辦法聯系母親。1979年,大陸與台灣尚無法通信,他委託美國的同學幫忙寄出第一封家書。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村子是否仍在,就寫了「山東菏澤市西北35里地處高庄」,收信人是母親「宋書玉」。不長的信中,他寫道:「我之所以要艱苦奮斗地活下去,就是為有朝一日能再見到我娘一面,絕不會像兩個姐姐一樣,在抗日戰爭爆發時,就生死不明……娘,我會活著回來!」高秉涵不知道,在海峽這頭,杳無音信的兩個姐姐實際上去了延安,當上了共產黨幹部,在他踏上逃難路那年才第一次回家。年邁的母親找回了女兒們,卻失去了兒子的音訊。等待終於耗盡了她的全部生命,就在這封信輾轉寄達的一年前,宋書玉逝世於吉林遼源……
如今,兩岸已經開通直航,回家不再如先前那般艱辛。200多個從菏澤一路歷經戰火和逃難來到台灣的同鄉,組成了「菏澤旅台同鄉會」,高秉涵來台時年齡最小,在同鄉會里最年輕,被推選為會長。他視每一個同鄉為親人,雖已無法再見母親,他卻盡力幫每一個同鄉與親人團聚。74歲高齡的他,仍堅持每年清明或中秋陪伴想要回家的同鄉一起返鄉。
「我答應過他們,只要還有一個人要回家,我就陪著他們一起回來。」對每一個希望魂歸故里的鄉親,他都會親手帶上骨灰壇,站到菏澤老家的村頭,完成骨灰主人生前的願望。

羅陽:用生命托舉殲-15
羅陽
羅陽,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總經理。2012年11月25日,隨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參與艦載機起降訓練的羅陽,在執行任務時突發急性心肌梗死、心原性猝死,不幸殉職。
羅陽1982年畢業於北京航天航空大學高空設計專業。他所在的沈飛集團是中國重要的殲擊機研製生產基地。在他擔任中航工業沈飛董事長、總經理的5年,是沈飛新型號飛機任務最多、最重的5年。他採取多種措施推動研製進度,創造了新機研製提前18天總裝下線,從設計發圖到成功首飛僅用10個半月的奇跡。
2012年1月,羅陽擔任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艦載機殲-15研製現場總指揮。沒有經驗,也沒有現成的關鍵技術可以借鑒,航空製造大國對技術的封鎖,留給航空人的只有自主創新一條路可走。在航母上,羅陽堅持親力親為,與科研人員一起整理試驗數據,觀看每次起降過程,記錄和分析飛機狀態,出現身體不適,也沒有中途下艦,甚至都沒有去找醫護人員檢查,直至人生最後一刻。
周月華、艾起:「爬」遍青山送醫上門
周月華、艾起

周月華,女,43歲,重慶市北碚區柳蔭鎮西河村鄉村醫生,艾起是她的丈夫。
周月華出生後8個月被診斷為先天性小兒麻痹症,左腿殘疾,這一切並沒有摧垮她生活的意志。憑著自己的執著,周月華完成了中學學業並成功從衛校畢業。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周月華因身體殘疾而四處碰壁。後來,看到鄉親們每次都要步行幾個小時才能到鎮上醫院看病,她就動了行醫的心思。
周月華將平時省吃儉用下來的200元加上家中僅有的600元儲蓄作為開診所的啟動資金,又把家裡堂屋修整了出來做場地,葯品采購則靠兩個弟弟用小竹筐一筐筐往回背 ,1990年11月,周月華的「柳蔭鎮西河村衛生室」終於正式掛牌營業了。
「我喜歡我的工作,喜歡我現在所做的一切。」 周月華說道,「住在偏遠地方,農民看病要走上好幾小時。所以我現在做多一點,讓鄉親們少跑一點,少花一點,自己會感到很開心。」
最開始行醫時,周月華右肩挎的是葯箱,左肩杵著拐杖在山間艱難行走,這種行醫方式直到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條左腿――她的丈夫,艾起。
周月華和艾起結婚之後,無論上山涉水,刮風下雨,只要有出診,艾起便會攬起周月華的手,用寬闊的後背將她背到病人家裡。「背你一輩子,我無怨無悔!」這個男人用20年的行動,默默支持著妻子的事業。
二十多年來,她硬是靠著拐杖和丈夫的後背,「爬」遍了方圓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嶺,為轄區近5000村民帶去了醫療服務。
「沒有他,這么多年,我做不到的。」周月華說道,「他是我這輩子的第二條左腿。」「我背著她走了18年。我說過要背她一輩子,就要實現這個諾言,永遠都不放棄。」周月華的丈夫艾起說。

湄公河「10·5慘案」專案組:抓獲糯康
劉躍進

劉躍進,男,53歲。現任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長,湄公河「105案」專案組組長。
2011年10月,東南亞緬泰邊境的「糯康集團」製造「湄公河105慘案」,殺害13名中國船員,震驚世界。公安部禁毒局局長劉躍進帶領專案組成員,深入案發地,經過6個多月的努力,將策劃實施「105」的特大武裝販毒集團首犯糯康抓獲。
湄公河「105案」密謀策劃於境外、組織實施於境外、犯罪後又逃匿藏身於境外,中國公安機關的偵查、調查、取證、抓捕等工作主要在境外開展,犯罪首領糯康與地方勢力關系良好。這都給案件的偵破帶來了極大難度。
糯康的大本營主要是在湄公河的緬甸一側,他和他手下骨幹分子多數時間待在緬甸。被警方追捕後,糯康逃走杳無音訊。今年2到4月間,專案組的調查進入了低潮,東南亞各國警方都認為,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劉躍進帶領幹警不斷搜集新線索,並據此調整策略。為了把糯康擠到寮國,劉躍進積極和緬甸的軍方警方加強聯系,督促他們加強對糯康的清剿。終於,經過六個月的努力,糯康在寮國被抓獲。
2012年9月20日,「105案」開庭審理,11月6日首犯糯康被判處死刑。
湄公河「105」案成功偵破,告慰了逝者及家屬,維護了我國法律的尊嚴,彰顯了我國政府保護公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決心和能力,也樹立了國際警務和司法合作的典範,有力打擊了跨國犯罪活動,有效維護了湄公河流域安全。

G. 美麗的校園沾益縣水橋小學

美麗的金秋九月到了,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新的學期。

走進校園,我一眼就看到我回們以答前的舊跑道「換裝」了。中間的小草變了,變成了綠色的塑膠。跑道的起點上寫了1。、2、3、4四個數字。花壇邊,許多樹的葉子都變黃了,秋風一吹,臉上頓時感到涼絲絲的。樹葉也慢慢地從樹上飄落了下來,那樹葉猶如一隻只美麗的蝴蝶在空中慢慢起舞。瞧!只有松樹依然穿著那美麗的綠衣裳,聳立在我們的校園里。校園里的一棵小楓樹的楓葉變得紅通通的,好像燃燒著人們的心。小草漸漸的變黃了,像是給大地鋪上了一層金色的地毯。

這時下雨了,我穿上了雨衣大口地吸著這新鮮的空氣,啊!真清爽呀!秋天既沒有夏天炎熱,也沒有冬天寒冷,真好!突然,我發現一隻小小的蝸牛和一條蚯蚓從草叢中爬出來了。難道它們也是一起來呼吸這新鮮空氣?我蹲了下來,發現蝸牛的觸角搖了起來,好像在說:「秋天真美,連空氣也是這么清新呀!」我站了起來,望瞭望那如同細針一般的雨。我把手伸了出去,那針一般的雨水落在我的手上,涼絲絲的,然後它就慢慢的從我的指縫里流了出來。

啊!秋天的校園真美呀!我愛校園的一草一木,更愛這美麗的校園。

H. 沾益縣的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沾益縣現有各級各類學校177所。其中普通中學24所(完全中學4所,高級中學1所、初級中學18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中等職業學校2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完全小學116所(少數民族學校10所),校點194個;幼兒園34所。各級各類學校在校生82422人。全縣教育系統共有在職在編教職工4256人,其中公務員18人,專業技術人員4026人,工人212人。離退休教職工910人,離休26人,退休884人。全縣各級各類學校佔地面積3812畝,校舍建築面積608071平方米。
2011年,沾益縣發放「兩免一補」、捐資助學、中央彩票公益金及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8580萬元,受益23809人(次);排除D級危房3萬平方米、新建校舍3.4萬平方米;社會各界捐資340萬元建校6所;被省政府表彰為「兩基」工作先進單位;沾益縣三中被中國人民大學列為「圓夢計劃」定點保送學校。
沾益縣第一中學
沾益縣第一中學坐落在珠江源頭南盤江畔,位於沾益縣城東北部的龜山頭上,神龜臨江,人傑地靈。學校始建於1941年,原名為龍華中學,取「龍馬精神,華國文章」之意,曾是中共地下黨沾益中心縣委活動的重要基地。
2011年,高中教學班36個;初中教學班2個,在校學生共2315人。
沾益縣第三中學
沾益縣三中創辦於1980年,是沾益縣城內的一所完全中學。學校現有48個班,在校學生2900多人。擁有中學特級教師1人,市級有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員1員,市學科帶頭人1名;中學高級教師29人,中學一級教師66人;教育碩士1人,研究生學歷6人,本科學歷138人。 「十一五」期間,沾益縣累計完成交通建設投資4.05億元,其中自籌資金3.27億元,完成公路規劃改造688.3公里,硬化通村公路481.5公里,建成通鄉硬化公路110公里,建成縣城二級客運站1個、鄉鎮農村客運站7個、行政村候車亭121個,人民群眾出行條件明顯改善。在鄉村公路建設中認真落實「一村一路」要求,截至2010年底全縣通往122個行政村(社區)的公路完成硬化89個,34個未通公路自然村全部完成通達目標。
2011年,沾益縣硬化通行政村公路162公里,倒石岩至沙高14.8公里通鄉油路建成通車,沙高至播樂、大坡至章溪通鄉油路開工建設,盤江、德澤、菱角3個鄉(鎮)通行政村公路100%硬化,全縣通行政村油路(彈石路)通達率達64%,鄉(鎮)、行政村客運班車通達率分別達100%、42%;打通大坡岩竹至菱角棚雲公路通道,實現縣域經濟幹道全貫通。 珠江源
珠江源位於雲南省曲靖市沾益縣境內的馬雄山麓,距沾益縣城50公里,珠江源風景區佔地面積為12.5平方公里,海拔2444米,屬喀斯特地貌,是著名的國家級森林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已建成了七大景區,即入口區、源頭區、休閑區、果園區、運動區、山林區和探源懷古區。景區擁有山、水、樹、洞、花五大奇觀,珠江正源、大樹杜鵑花區、伏地松、龍溪澗、天下第一棋盤、天下第一羅盤、珠源禪寺、珠源第一瀑、霞客草堂等二十餘個景點。
花山湖
珠江源頭第一湖──花山湖。湖區地貌屬喀斯特地貌,花山湖湖面寬廣,碧波盪漾。湖中小島星羅棋布。群島周圍棲息著各種鷗、野鴨等。森林茂密湖水清澈,稱為珠江源風景區的一顆明珠。
天生洞
天生洞是雲南第二奇觀,是天然溶洞。整個溶洞共分三層,主洞深邃,支洞交錯,乃珠江源頭的又一勝景。天生洞的景緻以「奇」見長,洞中鍾乳石千姿百態。
玉林山
秦修「五尺道」沿玉林山山腳而過。山上林木品種眾多,具有趣、幽、奇、雅的特點。春可賞花、夏能拾菌、秋亦觀景、冬來堆雪。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縱第六支隊轉戰滇東北,玉林山建有邊縱紀念園。
七彩峽谷
從馬雄山往西,有一條至今很少有人涉足的七彩大峽谷。峽谷起自大坡,終至德澤,全長57公里。峽谷之內山高水長,鬼斧神工,一條萬丈深淵的大峽谷,兩岸石壁呈紅、黃、白、綠、藍、青、紫等各種色調故名「七彩谷」。
濕地天坑 沾益海峰自然保護區內典型的喀斯特濕地景觀以石坡子為核心,由干海子、背海子、黑灘河4塊濕地構成,面積達1005公頃,是雲南省海拔最低、緯度最低的濕地,棲息著黑頸鶴、斑羚等397種珍稀動物和50種水禽。
沾益海峰自然保護區內塌陷天坑群,其中有3個至今還未被人為破壞過,最大的面積達0.85公頃,最深處184米。
德澤溫泉
沾益城北60公里的德澤鄉熱水村綠茵覆蓋的田園深處,有一處溫泉。德澤溫泉是硫磺泉,內含的化學元素比一般溫泉更多,這些元素起到對人體進行化學刺激和理療作用,增強人體器官的功能,改善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滌塵祛憊。
老區播樂
「九五」播樂起義紀念館、烈士陵園、「九五」起義紀念碑位於沾益縣播樂鄉。1998年「九五」播樂起義50周年之際,雲南政府批准沾益縣為革命老區縣,「九五」播樂起義紀念館、「九五」播樂起義紀念址為「雲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I. 沾益縣西平鎮水橋小學2015年下學期五年級1班各同學考試成績

沾益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曲靖市管轄縣區之一,位於雲南省東部,曲靖市中部,東版經103°29′權-104°14′,北緯25°31′-26°06′,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如春,平均海拔2000m,壩區佔14%,年降雨量1000㎜,年平均氣溫14℃。全縣人口43.1萬,其中少數民族人口2.8萬。2012年GDP完成132億元,2012年地方公共財政總收入18.4億元,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9億元。 在雲南省縣域經濟排名中靠前,是西部經濟百強縣之一。著名景點珠江源、海峰濕地、五尺道,著名特產沾益辣子雞,著名人物作曲家桂濤聲、優秀黨員陳家順。
快速導航

J. 2013十大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

1、林俊德:縱死終令汗竹香
【頒獎詞】大漠,烽煙,馬蘭。平沙莽莽黃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劍河風急雲片闊,將軍金甲夜不脫。戰士自有戰士的告別,你永遠不會倒下!
【事跡】林俊德,中國工程院院士、總裝備部某基地研究員林俊德,2012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參加了我國全部核試驗任務,為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傾盡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林俊德的中學和大學都是靠政府助學金完成的。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從事核試驗研究。由於核爆炸具有極大的破壞性,測量儀器研製一直存在很大難度。林俊德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獨立創新製作了鍾表式壓力自記儀,為測量核爆炸沖擊波參數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數據。在之後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後獲得30多項科技成果。
2012年5月4日,他被確診為「膽管癌晚期」。為了不影響工作,他拒絕手術和化療。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惡化,他被送進重症監護室。醒來後,他強烈要求轉回普通病房,他說:「我是搞核試驗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現在最需要的是時間。」
林俊德住院期間,整理移交了一生積累的全部科研試驗技術資料;多次打電話到實驗室指導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極度虛弱的林俊德,先後9次向家人和醫護人員提出要下床工作。於是,病房中便出現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眾人的攙抬下,向數步之外的辦公桌,開始了一生最艱難也是最後的沖鋒……
5小時後,心電儀上波動的生命曲線,從屏幕上永遠地消失了。這位軍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後的沖鋒。
臨終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馬蘭。馬蘭,一種在「死亡之海」羅布泊大漠中仍能紮根綻放的野花。坐落在那裡的中國核試驗基地,就是以這種野花來命名的。

2、陳斌強:孝更絕倫足可矜
【頒獎詞】小時候,這根布帶就是母愛,媽媽用它背著你。長大了,這布帶是兒子的深情,你用它背著媽媽。有一天,媽媽的記憶走遠了,但愛不會,它在兒女的臂膀上一代代傳承。

【事跡】陳斌強,38歲,浙江磐安縣冷水鎮中心學校初中語文教師。
陳斌強9歲時父親車禍去世,媽媽獨自撫養三個孩子長大。2007年,媽媽得了老年痴呆症,喪失了日常生活能力。
一天,陳斌強的姐姐在無意中提到,媽媽最大的願望就是和兒子住在一起。陳斌強回憶起多年來媽媽對自己的付出,他決定再困難也不會丟下媽媽。
那時,陳斌強的兒子不到兩歲,妻子建議他把媽媽送到養老院去,他說:「一個連兒子都不認識的老人,送到養老院,被欺負了怎麼辦?」為了照顧媽媽,他硬是把兒子提前一年送進幼兒園。
為了能每天親自照顧母親,他每天用一根布條把母親綁在自己身上,騎著電動車行駛30公里去學校上班。開始同事們都不太理解,說:「這樣帶在身邊照顧,一兩天倒可以,一年兩年怎麼吃的消?」可陳斌強做到了,一連五年,風雨無阻帶著媽媽上班。
照顧母親的生活異常辛苦。陳斌強一天到晚連軸轉:晚上9時,服侍母親睡下;凌晨1時,准時起床抱母親上廁所;清晨5時,鬧鍾響起,他要趕在師生之前起床,將母親房間打掃干凈,處理好母親的大小便;早上7時喂過母親吃飯後,開始學校一天的工作。
盡管生活上的事兒很多,可是陳斌強的教學任務卻一點也沒落下,他教著兩個班語文,負責教初一學生廣播體操,總管學校體藝2+1活動。他總說:「我是跑著走的。」

3、何玥:何處春江無月明
【頒獎詞】正是花樣年華,你卻悄然離開。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留得滿地清香。命運如此殘酷,你卻像天使一樣飛翔。你來過,你不曾離開,你用平凡生命最後的閃光,把人間照亮。
【事跡】人物介紹:何玥,女,12歲,廣西桂林人,小學生。因腫瘤擴散至腦部組織,2012年11月腦死亡。在她聽說自己的生命只剩3個月時,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
「雖然我們的女兒沒了,但我們幫她完成了心願,我們很欣慰!」在演播室,何玥的父母從走上舞台的那一刻起,就幾度泣不成聲。
去年4月,何玥即將小學畢業之時,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9月初,她的病情突然復發,腫瘤擴散至腦部組織。在聽說生命只剩3個月時,何玥做出了父母親人都難以理解的決定……
那天,何玥對剛打工回家的父親說的第一句話是,「爸爸,我想把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嚇了一大跳的父親把何玥罵了一頓,因為按桂林老家的風俗,人死後屍體被剖開無異於大逆不道。何玥哭了:「我希望能盡自己的能力給別人生的希望。」最終,爸爸媽媽含淚同意了。11月17日凌晨0時10分,小何玥在醫院里走完了短短12年的人生路。凌晨4時,她的兩個腎被送到解放軍第181醫院捐給了兩名患者,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
在旁人眼裡,何玥一直是個品學兼優有愛心的孩子。家裡滿滿一面牆貼著「三好學生」之類的榮譽獎狀。2008年汶川地震時,她曾讓父母捐出一個月的工資。被查出腦瘤後,學校為她捐錢,她卻要把錢捐給更需要的人……
為了給小何玥治病,何玥父母已經欠下了10萬元的債務。但為了完成女兒的遺願,他們拒絕了器官捐獻的補貼,也從未主動找過接受何玥器官救助的患者。他們想以最美的方式,實現女兒的「最美願望」。

4、陳家順:動人以行不以言
【頒獎詞】為鄉親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為百姓打工,你換來群眾最多的甜。你喬裝改扮,卻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隱姓埋名,可我們都知道你是誰,為了誰。

【事跡】人物介紹:1968年出生,雲南省沾益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沾益縣駐浙江義烏勞務工作站站長。為保障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利益,從2007年9月起,陳家順先後深入多家用工企業,以農民工的身份應聘到企業「卧底」打工。
在很多被陳家順關照過的農民工眼裡,「陳老師」好像什麼都不怕。但陳家順說自己有「軟肋」,最怕的就是「老百姓說你們幹部騙人」。
現年45歲的陳家順,是雲南省曲靖市沾益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記者在演播室內見到他,腰板挺直,但身材明顯單薄,臉上多少看得出知識分子氣息。雖然在舞台上盡力放慢步伐,但他仍沒法兒掩飾平日走路頻率很快的習慣。
幾年前,陳家順被派往浙江義烏,擔任義烏勞務工作站站長。麻煩事接踵而來:此前勞務輸出由鄉鎮、村負責宣傳動員,但是鄉親出去後常說外面的情況和聽到的宣傳不一樣。陳家順成了鄉親們的「出氣筒」,有打工者甚至想揍他一頓。
陳家順輾轉反側,問題出哪兒了?為把真實的用工信息傳達給鄉親,也為了更好地給鄉親們維權,他下了決心:以一個普通農民工的身份去求職,實地體驗農民工的生活工作。
不曾想,一「卧底」就是好幾年。他幾次進出工廠和農民工子弟學校,當過組裝工、裝卸工,看過倉庫,當過「豬倌」。「你是農民工嗎?」他說剛開始「卧底」時,別人常直截了當地問他,因為他的書生氣與幹活手勢,看著十有八九是個「假民工」。去一家養殖場面試時,陳家順特意摘掉了400多度的近視眼鏡,廠方說他不像養豬人,他立馬回應「別看我像不像,要看我是不是能幹得下來!」
「最受不了難聞的氣味,開始兩天連飯都吃不下去,直到一周後才基本適應。每天早上起來最辛苦的就是清洗豬舍,剛開始時要花3小時才清洗完,後來熟能生巧,只花1小時就能幹完了。」一個月後,陳家順在重點收集了工作環境、生活條件、工資待遇、子女上學等「情報」後辭職,推薦了幾位鄉親來這里務工。
為了盡可能多地了解各行業信息,陳家順逼著自己快速學習、上手。比如,剛學會養豬,又得適應工廠流水線上的作業。「卧底」打工時,但凡找到用工條件相對優越的,總會眼前一亮。他曾應聘到一家中等規模的飾品廠,待遇和條件很不錯:保底工資不低,因工作需要加班,廠里會補發加班費,還有免費的工作餐。一個月後,他介紹了20多名老鄉過來,事先鄭重其事和老闆談好條件:報銷工人過來的車費,每月的工資按時發,盡量給工人安排技術性崗位……
有人說他這樣做太辛苦了,他卻認個死理:「別總覺得老百姓抱怨多,其實他們講究的就是實在和信任。你提供的用工信息與實際情況相差十萬八千里,怎麼指望大夥兒相信你?我們當官的,如果今天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麼指望讓老百姓相信你描繪的藍圖?」
陳家順愛給自己找麻煩,很多農民工朋友都有他的手機號,他早已把自己當成了他們中的一分子。「我們再辛苦,終究背後是有組織依靠的,而農民工呢?他們漂泊異鄉,無依無靠,那是真的辛苦!」隨著在媒體上的曝光率不斷增多,現在陳家順「卧底」越來越難了,但他說,只要心裡裝著農民工朋友,即便換個方式,也可以為他們做事。
5、高淑珍:爝火燃回春浩浩
【頒獎詞】粗糙的手支起課桌,寬厚的背擋住風雨。有了愛,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壯起來。你的心和泥土一樣質朴,你灑下辛苦的種子,善良會生長成參天大樹。

【事跡】 高淑珍,56歲,河北灤南縣司各庄鎮窪里村普通農村婦女。她的兒子王利國4歲得了類風濕,落下殘疾,到上學年齡不能上學。高淑珍心疼兒子,想在家辦個小課堂。由於附近村莊也有些因肢殘不能上學的孩子,1998年4月她的「炕頭課堂」開講。老師是女兒王國光,5個孩子、4張課桌、2塊小黑板和借來的舊課本……高淑珍家裡響起讀書聲。
「炕頭課堂」一開就是14年。14年間,她接收了近百名殘疾孩子,卻從未收過一分錢。母女二人每天用自行車接送孩子,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鍋飯。漸漸地,自行車接不過來,她一咬牙買了舊麵包車。有兩個肢殘嚴重的孩子,她怕路上顛壞了,就一直抱懷里。再後來,為讓孩子少受罪,她索性讓孩子住在家裡,免費吃住讀書。
慕名而來的孩子越來越多,高淑珍為多掙幾個錢,每天天不亮就騎著自行車,馱著批發來的日用品趕集,一騎就是100多里地。有時下大雪沒有集市,高淑珍就走街串戶地賣。她說,「我一天出去掙十塊、二十塊,給孩子買點好吃的,我心裡頭歡喜,騎著車子都有勁。」
6、張麗莉:「最美女教師」
【頒獎詞】別哭孩子,在你們最美的一刻,你們的老師她失去了雙腿,卻為自己自插上了翅膀插上了翅膀,她大你們不多,卻讓你們明白了許多,都說人生沒有綵排,即使面對那一刻,這也是她不變的選擇
【事跡】張麗莉,女,28歲。從哈爾濱師范大學畢業後,分配到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任初三(3)班班主任。
2012年5月8日,放學時分,張麗莉在路旁疏導學生。一輛停在路旁的客車,因駕駛員誤碰操縱桿失控,撞向學生,危急時刻,張麗莉向前一撲,將車前的學生用力推到一邊,自己卻被撞倒了。
車輪從張麗莉的大腿輾壓過去,肉都翻捲起來,路面滿是鮮血,慘不忍睹。被軋傷後她有時清醒有時昏迷,在送醫院的途中,還對大家說:要先救學生。昏迷多天後,張麗莉醒來的第一句話是:「那幾個孩子沒事吧!」
經過搶救,張麗莉被迫高位截肢。她的親人和醫護人員都不敢想像她知道真相的後果會是怎樣,但張麗莉很快接受了事實,還反過來安慰父親說:「當時車禍的場景我還記得,很幸運,如果車輪從我的頭碾過去,你們就看不到我了,我救了學生,也保住了命,今後一定會幸福的。」
有人問張麗莉,「你後悔嗎?」她回答:「不後悔。這樣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經28歲了,我已和父母度過28年的快樂時光。那些孩子還小,他們的快樂人生剛剛開始。」
7、李文波:南沙守礁97個月
【頒獎詞】二十年堅守,你站成一塊礁石;任憑風吹雨打,你也有愛,卻只能愧對青絲白發,你也有夢,可更知肩上責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大海,祖國的風帆永不沉沒。
【事跡】李文波,男,48歲,山東平度人。先後29次赴南沙執行守礁任務,累計守礁97個月,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軍內外氣象部門提供水文氣象數據140多萬組,創造了國內守礁次數最多、時間最長、成果最豐的紀錄……
滄海孤礁天氣奇熱、濕氣重、鹽分高,沒有空調,缺淡水、缺蔬菜,人上礁沒多久就口舌生瘡,嚴重的甚至爛襠。有的軍犬被帶上礁,不到3個月,得了風濕站都站不起來,患上抑鬱症的見誰都瘋叫。李文波在這樣的環境下,設計出南沙第一套水文氣象月報表程序,編撰完成了《海洋水文氣象觀測教材》。
他虧欠家裡很多,新婚5天後回到南沙,20多年來與妻子在一起的時間不到3年。2003年4月,李文波第一次回老家,才知道母親卧病在床已3年。2005年9月,母親病危,他回家陪母親僅10天,就接到執行南沙守礁命令。在前往南沙的艦艇上他接到母親病逝的消息,一個人長跪在甲板上失聲痛哭。

8、高秉涵:執著歸鄉的台灣老兵
【頒獎詞】海峽淺淺,明月彎彎。一封家書,一張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覺離亂苦,近鄉更知故土甜。少小離家,如今你回來了,雙手顫抖,你捧著的不是老兵的遺骨,一壇又一壇,都是滿滿的鄉愁。
【事跡】台灣律師,老兵。1936年出生於山東菏澤。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灣老兵經歷的坎坷和艱辛,同時也見證了海峽兩岸從隔絕到溝通的一段特殊歷史。
初登央視演播廳,74歲的高秉涵顫顫巍巍。他說,腿腳還挺利落,只是實在難以抑制激動的心情。從後台走到舞台中央,是一段起伏彎曲的布景橋,高秉涵卻把這看作黃河、長江,是任何一切能勾連起他對故鄉強烈思念的圖景。
家是什麼?高秉涵說:「家就是這個曾經再怎麼努力都回不來的地方,但我從沒有放棄過努力!」60多年生活在台灣,鐫刻在高秉涵腦海中的卻是另一個地名:山東菏澤。他出生在菏澤,在那兒度過了年少時光,菏澤才是他的家鄉。高秉涵想家,但也深知,對他這樣一個大半生住在海島上的「外省人」來說,通往家鄉的路意味著什麼。
高秉涵不願去回憶離開母親、離開老家村莊的清晨,可那個清晨總會從記憶中清晰地跳出來。1948年,山東菏澤處於國共兩黨「拉鋸區」,高秉涵的父親高金錫被槍斃,母親宋書玉告訴他,「因為你父親是國民黨」。
當國民政府所屬軍隊及地方各級政府開始陸續向長江以南撤退時,宋書玉將曾經參加過「三青團」的兒子送到國民政府在南京設立的「流亡學校」。在兒子高秉涵的印象里,一輩子都在小學教書的母親幾乎沒經歷過團圓:兩個女兒在抗戰初期外出求學沒了音信,而後丈夫死了,又決定讓兒子離開。少年高秉涵用了6個月,穿越6個省份,足足走了2000多里地,擠上了由廈門開往金門的班船。數十年後,他在圖書館翻查史料,發現自己乘坐的,是那年由廈門駛往台灣的最後一班船,日期是1949年10月16日。而半個月前,在遙遠的北京,新中國宣布成立。
對所有從各個港口逃至台灣的人來說,回家是最迫切的夢想,可他們中大部分人都未能踏上故土與親人團聚。其中一人,甚至被高秉涵宣判了死刑——1963年,高秉涵從台灣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系畢業後,被派往金門任審判員,「金門逃兵」是他審理的第一個案子。
那個「金門逃兵」的家就在對岸廈門,他本是漁民,與偏癱的母親相依為命,在一次給母親抓葯的路上被強拉入伍到了台灣。碰上天氣晴朗時,隔著並不寬闊的海峽,一眼就能看到家鄉,他決定利用自己的漁夫本領游回家。他偷偷搞到一個汽車輪胎,趁人不注意時坐輪胎下海,遊了整整一夜。天快亮時,他到岸了。海水沖澀了眼睛,他尚未看清便舉手大喊:「我是從小金門逃來的,沒帶武器!」可沒想到,他遊了一整夜,最終卻游回了金門海岸。一星期後,這個因「回家」獲罪的「金門逃兵」被處以極刑。高秉涵哭得難以自已,他對這份即使拼掉性命也要回家的心情感同身受。
高秉涵曾想過各種辦法聯系母親。1979年,大陸與台灣尚無法通信,他委託美國的同學幫忙寄出第一封家書。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村子是否仍在,就寫了「山東菏澤市西北35里地處高庄」,收信人是母親「宋書玉」。不長的信中,他寫道:「我之所以要艱苦奮斗地活下去,就是為有朝一日能再見到我娘一面,絕不會像兩個姐姐一樣,在抗日戰爭爆發時,就生死不明……娘,我會活著回來!」高秉涵不知道,在海峽這頭,杳無音信的兩個姐姐實際上去了延安,當上了共產黨幹部,在他踏上逃難路那年才第一次回家。年邁的母親找回了女兒們,卻失去了兒子的音訊。等待終於耗盡了她的全部生命,就在這封信輾轉寄達的一年前,宋書玉逝世於吉林遼源……
如今,兩岸已經開通直航,回家不再如先前那般艱辛。200多個從菏澤一路歷經戰火和逃難來到台灣的同鄉,組成了「菏澤旅台同鄉會」,高秉涵來台時年齡最小,在同鄉會里最年輕,被推選為會長。他視每一個同鄉為親人,雖已無法再見母親,他卻盡力幫每一個同鄉與親人團聚。74歲高齡的他,仍堅持每年清明或中秋陪伴想要回家的同鄉一起返鄉。
「我答應過他們,只要還有一個人要回家,我就陪著他們一起回來。」對每一個希望魂歸故里的鄉親,他都會親手帶上骨灰壇,站到菏澤老家的村頭,完成骨灰主人生前的願望。

9、羅陽:用生命托舉殲-15
【頒獎詞】如果你沒有離開,依然會,帶吳鉤,巡萬里關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燈看劍,夢一回再吹角連營。你聽到了么?那戰機的呼嘯,沒有悲傷,是為你而奏響!
【事跡】羅陽,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總經理。2012年11月25日,隨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參與艦載機起降訓練的羅陽,在執行任務時突發急性心肌梗死、心原性猝死,不幸殉職。
羅陽1982年畢業於北京航天航空大學高空設計專業。他所在的沈飛集團是中國重要的殲擊機研製生產基地。在他擔任中航工業沈飛董事長、總經理的5年,是沈飛新型號飛機任務最多、最重的5年。他採取多種措施推動研製進度,創造了新機研製提前18天總裝下線,從設計發圖到成功首飛僅用10個半月的奇跡。
2012年1月,羅陽擔任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艦載機殲-15研製現場總指揮。沒有經驗,也沒有現成的關鍵技術可以借鑒,航空製造大國對技術的封鎖,留給航空人的只有自主創新一條路可走。在航母上,羅陽堅持親力親為,與科研人員一起整理試驗數據,觀看每次起降過程,記錄和分析飛機狀態,出現身體不適,也沒有中途下艦,甚至都沒有去找醫護人員檢查,直至人生最後一刻。

10、周月華、艾起:「爬」遍青山送醫上門
【頒獎詞】她背起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裡裝的全是她,而她的心裡還裝著整個村莊。一條路,兩個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華皎潔,愛正漫漫的升起。
【事跡】周月華,女,43歲,重慶市北碚區柳蔭鎮西河村鄉村醫生,艾起是她的丈夫。
周月華出生後8個月被診斷為先天性小兒麻痹症,左腿殘疾,這一切並沒有摧垮她生活的意志。憑著自己的執著,周月華完成了中學學業並成功從衛校畢業。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周月華因身體殘疾而四處碰壁。後來,看到鄉親們每次都要步行幾個小時才能到鎮上醫院看病,她就動了行醫的心思。
周月華將平時省吃儉用下來的200元加上家中僅有的600元儲蓄作為開診所的啟動資金,又把家裡堂屋修整了出來做場地,葯品采購則靠兩個弟弟用小竹筐一筐筐往回背,1990年11月,周月華的「柳蔭鎮西河村衛生室」終於正式掛牌營業了。
「我喜歡我的工作,喜歡我現在所做的一切。」 周月華說道,「住在偏遠地方,農民看病要走上好幾小時。所以我現在做多一點,讓鄉親們少跑一點,少花一點,自己會感到很開心。」
最開始行醫時,周月華右肩挎的是葯箱,左肩杵著拐杖在山間艱難行走,這種行醫方式直到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條左腿――她的丈夫,艾起。
周月華和艾起結婚之後,無論上山涉水,刮風下雨,只要有出診,艾起便會攬起周月華的手,用寬闊的後背將她背到病人家裡。「背你一輩子,我無怨無悔!」這個男人用20年的行動,默默支持著妻子的事業。
二十多年來,她硬是靠著拐杖和丈夫的後背,「爬」遍了方圓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嶺,為轄區近5000村民帶去了醫療服務。
「沒有他,這么多年,我做不到的。」周月華說道,「他是我這輩子的第二條左腿。」「我背著她走了18年。我說過要背她一輩子,就要實現這個諾言,永遠都不放棄。」周月華的丈夫艾起說。

11、湄公河「10·5慘案」專案組:抓獲糯康
【事跡】劉躍進,男,53歲。現任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長,湄公河「105案」專案組組長。
2011年10月,東南亞緬泰邊境的「糯康集團」製造「湄公河105慘案」,殺害13名中國船員,震驚世界。公安部禁毒局局長劉躍進帶領專案組成員,深入案發地,經過6個多月的努力,將策劃實施「105」的特大武裝販毒集團首犯糯康抓獲。
湄公河「105案」密謀策劃於境外、組織實施於境外、犯罪後又逃匿藏身於境外,中國公安機關的偵查、調查、取證、抓捕等工作主要在境外開展,犯罪首領糯康與地方勢力關系良好。這都給案件的偵破帶來了極大難度。
糯康的大本營主要是在湄公河的緬甸一側,他和他手下骨幹分子多數時間待在緬甸。被警方追捕後,糯康逃走杳無音訊。今年2到4月間,專案組的調查進入了低潮,東南亞各國警方都認為,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劉躍進帶領幹警不斷搜集新線索,並據此調整策略。為了把糯康擠到寮國,劉躍進積極和緬甸的軍方警方加強聯系,督促他們加強對糯康的清剿。終於,經過六個月的努力,糯康在寮國被抓獲。
2012年9月20日,「105案」開庭審理,11月6日首犯糯康被判處死刑。
湄公河「105」案成功偵破,告慰了逝者及家屬,維護了我國法律的尊嚴,彰顯了我國政府保護公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決心和能力,也樹立了國際警務和司法合作的典範,有力打擊了跨國犯罪活動,有效維護了湄公河流域安全。

閱讀全文

與沾益縣中小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