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小學校 > 中小學英語教師行動研究與專業化發展

中小學英語教師行動研究與專業化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17 20:58:22

中小學教師如何在教學實踐中實現其專業發展

教師如何實現自身的專業發展

一、學習:實現自我超越

未來的教師應當成為學習型的人,具有現代教育理念,精通教學內容,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和方法,並以積極健康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教學技藝指導學生學習。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更新觀念、充實知識、掌握方法,在客觀審視現實的同時不斷超越自我。

1、要確立現代化學習觀。面對新課程,教師應樹立全新的學習觀,學會終身學習,適應未來教育的發展需要;學會創新學習,能夠把知識轉化成智慧,在實踐中形成新的方法論、價值觀;學會利用網路進行學習、交流和研究,快速完善和更新自我,加快自身的專業發展的進程。

2、要採用多元化的學習方式。教師要通過自主學習,及時更新知識結構,保持專業知識的先進性;通過團隊學習,發揮群體優勢,從而相互促進,共同提高;通過探究學習,改進教學行為,革新教學策略和方法,朝著「教育專家」的目標發展。

3、要博學多才。教師應學習普通文化知識、專業學科知識、教學法知識和優秀教師的個人實踐知識,學習語言表達技能、教學組織技能和教育科研技能等,重點提高核心教學能力,掌握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技術,既做「專才」又做「通才」,從而使自己能夠勝任新課程教學。

二、實踐:改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於心中的假設、成見,甚至圖像、印象。在教育工作中,它影響著個人如何對待外在客觀世界,如何採取行動,決定自己什麼可以做或不可以做,什麼時候做,到底怎樣做。教師要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就必須在新課程教學實踐中自覺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在反思、研究、創新中不斷修正、完善自己的心智模式。

1、要開展行動研究,反思教學實踐。教師要為行動而研究,學習現代教育理論,用理論指導實踐,使自己的教學活動找到科學理論的依據,提高教學實踐的科學性;要在行動中研究,反思教學實踐的全過程,在實際行動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改善實踐行為;要對行動進行研究,每次行動之後對整個行動進行深刻反思,增強新課程改革的體驗,總結教學實踐的基本規律,提煉和升華教學經驗,形成自己的典型案例和教育故事。

2、要改革課堂教學,提高實踐技能。新課程教學與傳統教學有著本質的區別。為了適應新課程實施的需要,教師應改革課堂教學目標及活動設計,探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方法,把先進的教育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情感體驗,提高自身組織教學活動、調控教學過程的能力;改革課堂教學方式,創設支持學生學習的環境,實現教學內容呈現方式的多樣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創新學習,促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改革課堂教學評價,關注學生差異,從學生的參與度、交往度和達成度等方面評價學生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革課堂教學技術,運用多媒體組織教學,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大腦「動」起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提高自身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3、要追求實踐智慧,富有教學機智。新課程教學具有動態生成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具有實踐智慧,能科學調控,也能即興創造,使課堂教學成為智慧探險的過程,引導學生開放性地吸納知識;要堅持回歸生活、回歸自然、回歸社會的原則,創設貼近真實生活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使課堂教學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要靈活機智地處理教學中的突發事件,追求實踐智慧的生成和提升,使課堂教學充滿生命活力。

三、培訓:建立共同願景

教師的共同願景是實現專業發展。為此,中小學教師應積極參與新課程培訓,真正認識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和培訓目標的達成休戚相關,自覺地把專業發展的共同願景和培訓目標緊密聯系起來,加快角色轉變,改進工作方式,始終實現專業提升。

1、要加快角色轉變。面對新課程,教師要確認自己新的身份,成為學習的組織者,認同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條件;要由知識的傳遞者轉變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探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要做教學實踐的反思者,在教學中發現自身不足,改進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水平;要成為研究者,研究教育理論和教學實踐,既探索理論轉化為實踐的可行途徑,又力爭把成功的教學經驗上升為教學理論。

2、要加快轉型步伐。隨著社會主義市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中小學教育管理也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發展。這就必然要求中小學教師通過培訓實現自身由傳統型向現代型的轉變,具體說,就是由教育型轉向專業型,由經驗型轉向創新型,由修身立業型轉向教書育人型,由教學封閉型轉向開放型,由單一教學型轉向教學、教研、科研型,由學科知識型轉向綜合知識型,由注重知識傳授型轉向素質培養型,由傳統的個人奮斗型轉向現代的團隊合作型。

3、要加快專業發展。新課程的實施要求廣大教師提高專業化水平。為此,教師要通過培訓拓展專業知識,加深對課程知識、學生知識和教學知識新內涵的深刻理解,拓寬有關人文、科技、環保等方面的知識;要提升專業技能,重點提高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提高協調人際關系與溝通表達的能力,提高問題解決與行動研究的能力,提高創新思維與實踐的能力,提高批判性反思與自我發展的能力;要健全專業情意,確立為學生發展服務的觀念,形成崇高的道德情***和遠大的教育理想,規范職業道德和教育行為。

四、合作:整合團體智慧

團體智慧高於個人智慧。教師要實現共同願景,就必須通過合作來發揮團體智慧。在合作中,每一個教師都可以自由交談,並且要在思想碰撞中發現別人的遠見,發現有礙團體發展的消極因素,進而通過發揮集體的智慧優勢來加以解決。那麼,教師之間如何通過合作與交流來整合團體智慧呢?

1、要加強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是教師合作的最常見的方式。教師通過集體備課可以整合團體智慧,形成高質量、高水平的教案。為了防止集體備課流於形式,教師要在個人自備的基礎上參加集體議課,在集體議課過程中交談自己的觀點、困惑和建議,也傾聽別人的看法、想法和感受,在議課中形成比較完善的教學思路;要與同事合作,共同探討集體議課中出現的問題,設計科學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要對集體議課後所形成的參考教案進行個性化修改,形成符合自己和本班學生實際的教案。

2、要加強互動研討。互動研討是一種合作性的教研形式。教師通過互動研討可以加強教師間的交往、溝通與合作,實現教學經驗的共享和教學技能的共同提高。為此,教師要參與集體性聽課活動,在討論中把自己聽課的收獲、感悟和困惑都提出來,就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與其他教師一起探求解決的方案;要分享別人的經驗,分析別人的成功和不足之處,以取長補短;要善於和專家交流、對話,共同分析教學研究中的重點、熱點問題,接受專家的先進思想和正確建議,以獲得專業引領。

3、要加強課題合作。課題合作是一種高層次的教師合作方式,要求教師齊心協力,共同攻關。這就意味著教師既要有較高的研究能力,又要具有較高的組織協調能力。為此,教師要參與重點科研項目的研究與實驗,與同事、專家一起合作攻關,提高自身的研究、合作、協調等能力;要承擔有關新課程改革的課題實驗任務,和同事一起探索新課程教學的科學策略和方法;要就本學校新課程改革中的實際問題,和同事一起研究解決;要加強與學生、家長、教育管理者的多邊合作,有效地開展教育科研活動。

五、研究:學會系統思考

系統思考是以系統動力學為理論基礎的一種思考方式,它要求人們掌握問題整體運作的本質,以提升組織整體運作的群體智力。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要學會系統思考、科學研究,從宏觀視角動態把握課堂教學的進程,及時吸收學生的反饋信息,密切關注、深刻洞察學生德智體美等各方面的漸變,用系統的、發展的、鼓勵的眼光支持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1、要學會系統思考。新課程教學要求教師從整個教育系統著眼,對教學體系進行思考和改革。因而,教師要學會系統思考,對教學進行整體改革,能從實施新課程、促進學生發展的宏觀角度分析問題,對研究所涉及的各種因素進行整體考慮,科學設計研究的程序和策略;要對研究的課題或問題設計科學的方案,從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甚至成功學、美學、哲學等視角考慮研究方案的科學性、可行性;要從目標設計、情境營造、活動組織、策略選擇、模式運用、評價實施等環節全面研究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2、要學會教學研究。新課程不僅要求教師成為學科知識的專家,還要求教師成為學科教學的專家。教師要成為教學專家,就要從學生的實踐情況出發,研究傳統課堂教學的弊端,研究新課程實施給課堂教學帶來的變化,研究教學實踐的改善等;探索新課程教學的基本方式,探索新課程教學的有效策略,探索新課程教學的常規要求等;要關注學生的認知差異、知能水平和學習方法,關注學生內心世界的細微變化,關注學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點滴進步。

3、要學會教育科研。新課程倡導教師作「研究者」。教師只有通過教育科研,才能提高教學研究的層次,拓展研究領域的深廣度,逐步成為一個真正的研究者。為此,教師要積極參與教育科研,掌握一般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重點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研究,提高研究能力,形成研究習慣;要建立檔案袋,積累研究資料,通過文獻資料法、調查法、觀察法等對新課程教學進行科學研究,對研究結果能夠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要及時整理研究成果,總結研究經驗,撰寫研究報告和研究論文,交流和推廣自己的研究成果。贊同6| 評論

② 如何開展教師行動研究

一、教師開展行動研究的工具
為了使行動研究能順利地進行,教師在行動研究中應充分合理地利用一些專業工具。1、專業日誌是一種有目的的反思性的個人文件,
是在行動研究中根據作者的需要和目的重新組織的,它是一種專業發展強有力的工具。可以是以書面的文件,也可以包括圖畫、圖表、曲線圖、列表、報告、小冊子、錄象帶、光碟、錄音帶等多種形式的對研究者來說有用、有意義的東西,如可以是每一次看到學生的情緒變化(什麼時間、誰、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或者是每一次的學習中斷事件(時間、誰、以及為什麼),然後在(反思)閱讀寫下來的所有信息,思考在那段時間里發生了什麼,從中可以汲取什麼經驗和教訓。2、自由寫作簡單的說就是指自由、隨意地去寫。讓你的手不停地寫;不要考慮太多而給白己太多限制,把你想說的寫出來,不要擔心是否正確;寫的要具體,不要只說一輛車,而要說一輛桑塔納車;抓住重點,如果出現靈感,抓住它。不受限制的自由寫作是一種很好的訓練深入思考的方法。頭腦進行思考和編輯產生的問題經常使我們停留在一條過於直接和狹窄的路上,在我們進行自由寫作的時候,我們躍過了頭腦的思考、編輯和控制,放飛了我們的思緒和想像力,使我們可以接觸到我們苦苦追尋的驚鴻一瞥。3、批判性同事
是能夠和我們分享、探討以及提供和接受批判性反饋的人。批判性指的是具有挑戰性的、學術的、友好的和有用的反饋。在行動研究中應與批判性同事交流自己的想法,聆聽批判性同事的意見,從而使自己的思想能夠更成熟。4、檔案袋:檔案袋(portofolio)來源於「portare」和folio」這兩個詞,
portare是搬動、持有,
folio指葉子和紙張。現在,我們所說的檔案袋來源於早期的用法,包括圖畫以及政府、法律的文件和專業憑證等。而今,教育界經過專業發展後的檔案袋不同於一般的檔案或普通的搜集品,而是一個綜合物,是同某個具體課題相關的、經過精心選擇和編輯的搜集品。檔案袋不但是學生發展的歷程,而且也是教師發展的軌跡,是教育、學習、發展和評價的工具,是教師行動研究不可或缺的研究武器。行動研究時根據不同的目的以創建不同的檔案袋。如為展示我們所教的一門課程所做的工作,可建立」課程檔案袋」;要呈現某個學生的進步水平,可建立」學生檔案袋」等。檔案袋是行動研究項目的一個生動的簡歷,一個評價工具,一個促進文件。
二、教師開展行動研究的程序
任何研究都始於「問題」。當教師意識到自己的教學中出現了某種「問題」並想方設法在「行動」中解決問題且不斷回頭「反思」解決問題的效果時,教師也就踏上了一條由「明確問題—制定行動方案—付諸實施—反思……」鋪設的行動研究的旅程。只是在「明確問題—制定方案—付諸實施—反思……」的過程中,教學問題如何轉化為研究課題?教師的「行動」如何經由「反思」而成為反思性實踐?對這些問題的的解釋將涉及到行動研究的基本精神以及基本的操作方式。1、明確問題—如何將問題轉化為課題
行動研究強調解決教師自己的問題、真實的問題和實際的問題。不過,並非任何教學「問題」都構成研究「課題」,只有當教師持續地關注某個有意義的教學問題(即追蹤的問題),只要當教師比較細心地「設計」解決問題的思路之後,日常的教學「問題」才可能轉化為研究「課題」。教師的「問題意識」才上升為「課題意識」。
強調對「問題」的追蹤和設計意味著所研究的「課題」來自教師自己的教學實踐,「課題」產生的途徑往往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它是教師「自己的問題」而非「他人的問題」;它是教育教學中發生的「真實的問題」而非「假想的問題」。
強調對「問題」的追蹤與設計也暗示了行動研究不是隨意性問題解決。教師雖然在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學生活中從來就沒有遠離過「解決問題」,但如果教師只是以日常經驗和慣用策略去解決問題,而不是「想方設法」之後採取「行動」並持續地「反思」其效果,那麼,這種問題解決就算不上研究。
在行動研究中強調「課題意識」,這也不是說「問題意識」就不重要。在教學研究中,常見的障礙既可能是「課題意識太弱」,也可能是「課題意識太強」。「課題意識太弱」的教師容易滿足於以日常經驗解決那些瑣碎的日常問題,「自下而上」,不善於在解決日常的教學問題的過程中捕捉一些關鍵的、值得實際和追究的「研究課題」。由於缺乏必要的追究與設計,那些日常的教學問題雖然不斷地被解決,教師卻很難從整體上轉換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與此相反,」課題意識太強」的教師容易只熱衷於「熱點問題」、「宏大問題」,「自上而不下」,對自己的日常教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視而不見或「以善小而不為」。滿足於「大問題」、「大課題」的後果是忽視、輕視了教室里每天都在發生的真問題、真困惑。2、方案設計「方案設計」對於教師並不陌生,教師一直在與「設計」打交道,比如備課、寫教案,等等。提出問題後就應該對問題進行分析,
針對問題產生的各種可能的原因,
考慮解決的方案,對問題有一個總體的設計。設計就是一個計劃。是我們為了處理我們教學中的問題和好奇而創建的個人化的「路線圖」。
方案設計的內容常包括:何人,研究的參與者及描述一下參與者的必要情況;何事,決定做什麼,達到什麼目的;何時,活動的時間長度和日程安排(研究何時開始,每次多長時間,多長時間需要採集一次數據,什麼時間會涉及到什麼樣的參與者,什麼時候結束研究。);何地,研究的社會和文化情境;如何,以什麼方式進行行動研究;為何,闡述選擇某種方式的原因或理由。在此要注意理論的選擇,根據篩選出來需要解決的問題,從教育理論中有針對性地選取最合適的內容,作為教師解決問題最適切的指導。理論優選可以為解決篩選出的問題提供理論指導和操作規范,保證了行動研究的正確性。理論優選的方式有:(1)教育科研人員、教育理論工作者根據篩選出的問題,尋找與問題相關的理論。(2)教育科研人員、教育理論工作者有針對性地向教師介紹教育理論知識,讓教師了解與問題相關的教育理論。(3)把教育科研人員、教育理論工作者根據教育、教學實際初步篩選出來的教育理論提交給教師學習、討論。(4)教師在學習和了解教育科研人員、教育理論工作者提供給他們的切合教育、教學實際的教育理論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進一步從中篩選出適合自己需要的教育理論。(5)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現概括出了有關問題,主動從教育理論中尋找與這些問題相關的理論。進行理論優選時,要注意針對性、貼切性、實用性。因為教育理論很多,有的也很抽象與深奧,因此教育科研人員、教育理論工作者要向教師介紹、提供他們最需要的有實際作用的教育理論;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以及自己面臨的問題選擇自己需要的教育理論。3、付諸行動
教師在對實施的背景、條件和行動本身進行思考和理解之後。開始有日的、有步驟的實施計劃。作為行動研究的主體,教師的認識水平和價值取向直接涉及他們對教育行為本身和教育環境的理解,從而對教育行動過程發生影響。在實施過程中,教師可能會遇到一些妨礙研究的外部困難。如學校有限的工作條件、文化的沖突與隔離、官僚體制等;教師自身也要挑戰那些根深蒂固的、不合理的固有信念。因此,教師對自己的思想、信念、價值取向、假設和前提必須保持著清醒的認識。隨著行動計劃的實施和推進,教師對行動及背景有了逐步深入的認識。根據這些認識和其他研究參與者的觀察、評價和建議。對計劃也需要做必要的改動。行動也要做必要的調整。在合作的文化下。教師與其他參與者利用共同擁有的專業知識和智慧解決持續出現的實踐問題。在行動研究過程中,行動的合理化就是通過持續的觀察和迅速改變方向的能力加以保證的。4、反思在整個行動研究的過程中,「反思」實際上是貫穿始終的。「問題」之所以能夠被提出來,「設計」之所以可能,「行動」之所以能夠創造性地執行方案,都有「反思」的介入和參與。也有人因此將設計的過程稱為「行動前的反思」,將行動的過程稱為「行動中的反思」,將「回頭思考」的過程稱為「行動後的反思」。
但「反思」一般指「回頭思考」,指教師以及合作研究者在「行動」結束後回頭思考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查看所設計的方案是否能夠有效地解決問題。如果問題沒有很好地得到解決,需要進一步理清究竟是由於所設計的方案本身不合理,還是因為方案的執行發生嚴重偏離,如此等等。
這一環節需要教師撰寫開展行動研究、總結實踐經驗的論文。教師通過撰寫論文,既總結了行動研究的基本經驗,記錄了開展行動研究的基本過程,為繼續開展行動研究提供了參考;又激發了開展行動研究的動機,強化了開展行動研究的積極性,為繼續開展行動研究奠定了思想基礎。反思時,既要注意按照擬定的行動研究計劃實施,確保解決問題、改進教育和教學工作具有研究性質;又要注意總結經驗教訓,進行反思,為以後的行動研究作好准備。
三、教師開展行動研究的要求
行動研究是教師開展教育研究的理想方法,有效開展教師行動研究除了要遵循上述程序進行外,還要求做到:1、教育研究者、教育理論工作者要面向教育教學實際
教育理論的生命力、教育研究者和教育理論工作者的價值反映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促進教師行動研究的開展,提高行動研究的有效性要求教育研究者、教育理論工作者走出書齋,深入教育、教學第一線,指導教師開展行動研究。這包括通過理論優選向教師介紹最優秀的、有實踐指導意義的教育、教學理論,以提高教師的教育理論素養;指導教師發現並概括實際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幫助、指導教師在篩選出問題的基礎上,選擇最有針對性的教育理論;在實施具體教育、教學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指導教師。2、教師要加強教育理論學習
教師對教育理論的學習程度和教育理論水平一定程度上決定教師對教育、教學實際的理解程度和對教育、教學過程中問題的洞察水平,並影響教師教育、教學實踐的方向和效果。進行行動研究如果沒有教育理論作指導,就會回復到毫無研究性質的經驗總結的老樣子,也會導致研究工作的盲目性。因此,進行行動研究的教師必須加強教育理論學習。3、教師要有問題意識
教育行動研究源於問題。正是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感受到了問題的存在,面臨著教育、教學困境,才意識到了研究的必要性,也才引發了開展行動研究的動機。沒有問題意識、缺乏探究精神、不具備敏銳發現問題能力的教師是發現不了教育、教學中值得研究的問題的,也是不會開展行動研究的。可以說,提高行動研究的有效性,有賴於教師准確而及時地發現並概括教育、教學中的問題。4、要培養合作精神
教師開展行動研究,需要教育科研人員、教育理論工作者、教師的共同參與和合作,僅一個教師的努力很少甚至完全不可能保證行動研究卓有成效。所以,教育科研人員、教育理論工作者、教師都要以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以及改進教育、教學工作為共同目標,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相互支持,真誠合作,共同研究。這種合作既包括教師與教育科研人員、教育工作者間的合作,也包括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合作。合作就會使合作者都受益,也會使行動研究產生理想的效果。5、行動研究要與實際緊密結合
行動研究的性質和特點決定了它必須與學校的教育、教學實際緊密結合。脫離教育、教學實際的研究不成其為教育行動研究,更不能保證教育行動研究的有效性。教育行動研究與實際結合要求研究的問題必須來自實際,開展研究的過程必須是教育、教學工作進行的過程,研究的目的必須是改進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研究的結果必須促進教育、教學中問題的解決和教育、教學實踐工作的合理、科學和有效。
綜上所述,行動研究的性質和特點決定了它是教師進行教育研究的理想方法,教師開展行動研究十分必要,為了在教師中推廣行動研究,提高其有效性,必須遵循行動研究的統一程序,按照相應要求。筆者相信,通過教師開展行動研究,將會促進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的有機聯系和完善結合,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也將趨向合理、科學和有效。

③ 你認為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最有效的途徑是什麼

1、終身學習——教師專業發展的前提保證
2、行動研究——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途徑
3、教學反思——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經之路
4、同伴互助——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方法
5、專業引領——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條件
6、課題研究——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載體

④ 教師行動研究的具體內容包括哪些這個問題解決以後教師行動研究的方法就不成問題了。

教師的行動研究具體包括教師學習、教師研究與教師發表。在教師學習—版教師研究—教師發表權三個要素中,教師學習是教師研究的基本前提,教師發表是教師研究的動力(但不是目的)。
如果沒有教師學習,教師就不可能獲得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眼光。教師的行動研究將不會啟動。
如果沒有教師發表,教師就不可能獲得他人的建議和意見,行動研究也就不會走得太遠。

⑤ 如何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淺談如何更好地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僅供參考,煩請採納!

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教師既有深厚的學術根底,廣闊的學術視野,追求學術前沿的意識,又需要了解青少年身心發展的規律,教什麼和怎麼教,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同時具有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對學生認真負責的品質,成為開發學生智慧、發掘學生潛力、激發學生創造性、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導師。教師專業發展要求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要根據社會、經濟、科技和教育的發展,通過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

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推動教育事業又快又好的發展,培養高素質的創新人才,教師是關鍵。

1、營造氛圍,掃除教師專業發展的觀念障礙。

通過大力地宣傳,使社會乃至教師本人明確,教師專業化是眾多職業專業化中的一種類型。教師的專業發展既包括學科知識的專業,更包括教育能力的專業,教師職業是不可替代的。從而使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被充分的重視起來,打破人們在觀念層面上的障礙。此外,教師本人明確了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內容、要求,有利於教師樹立專業發展的理想、制定個人專業發展的規劃,自我造就,自我壓力,最後實現自我專業發展。

2、師德建設,激發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潛在內因。

大量的教育實踐證明,教師的職業道德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教師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愛崗敬業,樂於奉獻,這種信念會激勵教師不斷積極地主動地加強自身學習提高,這正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內因。

3、制度建設,保證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序推進。

教師隊伍的成長,制度建設是關鍵。當前,國家已經著手完善了相關的一些法律法規制度等,以保障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不受到任何外來因素的干擾和侵犯。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在提高教師生活待遇、保障教師醫療、養老、住房等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努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學校應鼓勵教師樂觀展望前景,同時,以規章制度的形式,對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出要求。如教師專業發展目標的制定、青年教師的培養、教師專業發展的組織評價、學校校本教研活動的組織等,讓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在學校科學的制度管理下分階段、有序地推進。

4、校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形式。

校本教研是指以學校為基地,以學校內教學實踐中的實際問題為研究內容,以學校管理和教師為研究主體,以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為研究目的,所開展的教學行動研究活動。現階段,在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中,校本教研無疑是一種既實用又有效的研究形式。

在校本教研活動中,首先要把教研作為一項制度,加強制度建設。因為它是以單個學校作為研究的主體,以教學實際問題的解決為目標而營造起來的一種教學研究制度。其次,要注重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主動性,把教學研究和教師的日常教學實踐以及在職學習培訓融為一體,使之成為教師的一種職業生活方式,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第三,加強對校本教研的專業引領。專業引領是校本教研具有較高學術品位的關鍵,是提高教師專業素質的重要力量。離開了專業引領,校本教研往往只能是一種低水平的重復運作,研究難以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校本教研甚至會出現機械化、形式化和平庸化的危險,對教師的專業發展有害無益。

5、發展性評價,對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以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為目的的發展性評價,其主要特點有:目的是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和成熟,而不是為了管理和獎懲;注重評價對於教師個人的作用,而不是為了比較和篩選;強調評價的真實性,注意教師工作信息的細致搜集,以准確找出教師的優勢和存在的發展性問題;在周期上比較短,次數比較多,而不是年終一次;評價往往是和工作同時進行的,而不是在工作過程之外的;發揮領導、同行、學生在評價中的作用,而不僅僅靠某一方面的人員,等等。它的主要作用是幫助教師改進工作和提高素質。

⑥ 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策略有哪些

教師專業發展基本途徑的探索易森林教師作為課程改革的執行者,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新課程改革的成功與否,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有必要對教師素質提高的各種途徑進行研究探索。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途徑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反思性教學 (一)反思性教學的產生與發展 反思性教學即「教學主體藉助行動研究,不斷探究與解決自身和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工具等方面的問題,將『學會教學』和『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努力提升教學實踐合理性,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的過程」。① 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國際經濟地位下降,人們將教育視為造成這一狀況的重要原因,而教師的專業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育教學質量,因此提高師資水平就成為美國當時教師教育的首要任務。但到底如何對教師培養培訓體系進行改革以提高教師的素質呢? 《國家為2l世紀的教師作準備》提出,設置教師碩士學校課程的目的,是使師范生充分利用教學的研究成果和優秀教師積累的知識,發展其教學和管理技能,培養他們對自己的教學實踐反思的習慣,為專業上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這種通過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反思提升自己教學專業化水平的方法在美國教師教育實踐中產生了很大影響,並很快在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國興起,進而波及全球。 (二)反思性教學的意義 反思性教學的意義從總體上講,就是有利於教師的成長,有利於教師素質的提高,有利於教師專業的發展。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l、反思性教學有利於教師掌握實踐性知識 教師的實踐性知識是教師對教育教學的認識。其意義主要體現在兩方面:首先,教師的知識構成大體可分為一般文化知識、學科知識、教育學知識及實踐性知識,前三部分知識分別與其他文化人、學科專家、教育理論工作者類似,而實踐性知識則是其他人所沒有的。因此,對教師實踐性知識的肯定,就是對教師職業獨特性的肯定,而這種肯定無疑有助於增強教師的自尊和自信。 其次,實踐性知識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建設性工具。教師實踐性知識的開發有利於解決教育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的問題,更好地對教師實踐予以指導;教師實踐性知識的個體性、創造性和發散性特點有利於教師工作特點的充分發揮;教師的實踐性知識在教師從新手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專業人員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 2 反思性教學有利於教師的教學理論素養的提高 反思性教學能使教師對自己在教學中的活動以及學生的表現進行認真的觀察與分析,並通過教師之間的相互觀摩講座使教師真正意識到自己的潛意識中對教育教學的理解與所接受的新信息之間的差異,從而使新信息不斷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去。在不斷應用的過程中,使自己對教育教學的理解得到發展和改變。 3、反思性教學有利於促進教師由經驗型教師向反思型教師的轉變 經驗型教師最主要的特點就是教師的教育觀、教學方法、策略、學生觀等不依時間、社會的發展而變化、發展。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經驗型教師之所以產生並得到延續,是因為其適應了當時的社會發展,但是,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到來,社會對教師素質的要求愈來愈高,經驗型教師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教學的需要了,社會呼喚反思型教師。反思性教學的實踐能夠提高教師的反思能力,並使之成為其習慣,這樣才能促進經驗型教師向反思型教師的轉變。 (三)反思性教學的策略 在教學實踐當中,根據反思的源起,我們可以將反思策略分為兩大類:內省反思法和交流反思法。 l、內省反思法 內省反思法是指反思主體主動地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的方法。根據反思對象及反思載體的不同,內省反思法又可分為以下幾種具體的方法。 (1)反思總結法 反思總結法主要是指通過自己記憶,對自己的教學實踐予以總結、反思的方法,從而進一步使教學實踐中的「靈感」內化,也使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得到考慮。 (2)錄像反思法 錄象反思法是通過錄象再現自己的教學實踐,反思主體以旁觀者的身份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的方法。這種方法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客觀地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評價,這樣能更好強化自己已有的經驗,改正和彌補自己的不足。. (3)檔案袋反思法 檔案袋反思法則是以專題的形式為反思線索對教學實踐進行反思,包括課堂提高的形式是否多樣,課堂提問的內容是否課堂的重點、難點,對某學生的提問的形式、難度是否符合該學生的實際能力等等。 2、交流反思法 交流反思法可以就某一問題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也可以是在聽完某教師的一堂課以後,針對這堂課而進行交流。這樣可以反觀自己的意識與行為,加深對自己的了解,並了解其他與自己不同的觀念,進而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 二、教師專業發展學校

⑦ 教師怎樣作教育行動研究實施問題解決方案問題情況

教師行動研究是指:教師對自己的思想、信念、知識及其實踐進行
有目的、有系統、批判性研究的方式,是提升自身教育實踐理性,獲
得專業成長的過程。

通過學習《教師如何做行動研究》
,我感受很
深,尤其是「理想與行動研究有什麼關系」這個話題。

建議我們:
強化自己對目標實現的期望和體驗,淡化對外在評價的追求。首先,
我們不是為了哪一個人乾的這件事情,我們做教師本身是一種職業。
教師的職業追求最終實現的標志是自己的教育理想的實現,
而不是別
人說你是否實現了理想,這就是教師職業的天性。其次,要客觀、坦
然看到外在評價的不夠客觀公正。這些忠告對於我們這些勤勞質朴、
積極鑽研、勇於創新卻很少被重視的一線年輕教師真是太有意義了!
因為平時太多的「不公平」讓大一些人的得不到公正的評價,而大家
又太在意那些外在的評價,
於是我們長期被煩惱困擾。
外在功利的追
求,給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造成過大的壓力。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明白了:公正是相對的,不公正是絕對的。我
們應該淡然地對待、
坦然地接受外在評價的不夠公正,
我們要努力提

升個人的境界。
我們要專注於想做的事情,
一心只想把這事情做成功,
有自我成就感。讓自己得到一種美妙深刻的體驗。

教師了解行動研究的意義及發展歷程有助於增強自己研究信
心。理論與實踐聯系、研究與行動結合、在研究中改進行動是教師行
動研究的特徵。教師進行行動研究也需要一定的工具和科學的程序,
教師在自省的計劃、實施、
反思的行動研究的進程中,不斷審視自己
的實踐知識和教學行為,
不僅能夠提高教師教學質量,
而且能夠使教
師個人的、緘默的、隱性實踐知識轉變成供他人分享的、明確的公共
知識,
促進自己教學理論的創生與建構,
逐步擺脫外來的」
權威理論」
束縛和禁錮。

批判性思維和所有重要的知識技能一樣,都來源於學習者逐步
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
因此,
培養學生對問題的興趣是教師的重要任
務之一。

本書提出了運用廣泛及效果顯著的教學方法以激發主動性
學習、
多樣性寫作和批判性思維,
更給予了教師成百上千條將多樣性
積極思維活動結合到教學中去的建議:
如何規劃課程,
如何設計作業,
如何利用課堂時間,
如何證券學生表現,
以及如何自我示範批判性思
維。
教學中可設計:
課堂小組討論、
探究討論,
案例分析、
模擬教學、
課堂辯論等。
縱觀全書,
這些教學活動的目的就是將學生從被動地接
受知識轉化為主動地學習民探究,
從而全面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

考能力與學習能力。

⑧ 中小學教師如何進行教育行動研究

1、首先確立教育行動研究主題、
2、制定研究目標,以學校某個班級或學生事件為研究對象,進行問題研究歸類、
3、研究方法可採用問卷調查法,訪談、個案研究、行動干預、、、、
4、撰寫教育行動研究報告

閱讀全文

與中小學英語教師行動研究與專業化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