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做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應具備哪些基本素質
1、教育學、中文、數學、音樂、繪畫、心理學、英語、等相關專業學歷。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2、教育部的小學教師資格認證:是成為小學教師的必備條件,2001年開始全面實施。
3、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國家教育委員會的普通話等級證書:普通話水平劃分為三級六等,教師應達到二級或一級水平,語文科教師應略高於其他學科教師的水平。
4、遵紀守法,品行端正,敬業愛崗。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
5、身體狀況良好,性格開朗,有親和力和責任心。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1)中小學基本素質操擴展閱讀
教師的道德素養
1、教師要勇於點亮職業理想之燈。
教書易,育人難。育人之難就在於需要我們教育者全身心地投入,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花費很多心血,甚至要迎接現實的考驗,抵制各種誘惑。作為承載著道德教育重任的教師特別是品德學科教師,要勇於點亮職業理想之燈,做有思想的教師和教育的思想者。
2、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下的師德要求。
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指導下的師德要求,以德施教,以德育人,有自己的價值追求和職業理想。
3、保持淡泊名利的心態和安心篤定的生活態度。
教師高尚的道德、陽光的心態與積極的生活態度是無形的教育力量,對學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當然,置身於當今社會喧囂而聒噪的環境,靜心教書,保持淡泊名利的心態和安心篤定的生活態度確實需要定力,而這種定力來自於堅定的教育信念和職業操守。
4、從兒童身上汲取力量。
教師要說真話、用真情,讓教育歸真。兒童天性活潑、崇拜老師,教師濃濃的愛本身就是最有效的教育。要讓兒童「喜歡和同學、老師交往,高興地學,愉快地玩」,教師就應該投入地陪伴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這不僅是出於職業需要,更應是教師對學生的愛所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小學教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師
B. 農村中小學應怎樣實施素質教育
追夢6甘肅隴南摘要:目前素質教育進程緩慢,在廣大的農村中小學缺乏新課程理念,思想觀念落後,基本還是「應試教育」的天下,再加上農村中小學基礎設施匱乏,師資力量不均衡,音、體、美等課基本流於形式,學校管理水平低下,以分數高低評價學校,教師及學生的水平,導向錯誤。口裡說的素質教育,實際追求的是應試教育。鑒於此種現狀,本文試從以下三個方面探討。
2、農村中小學素質教育的現狀。
「關於素質教育的含義,國家教委在《關於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作了明確解釋:『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據《教育法》規定的國家教育方針,著眼於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徵的教育。』」從中不難看出,
素質教育是一種以培養和提高全體公民基本素質為目的的教育思想,「要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是開發中小學生潛能,訓練和提高其身體、心理素質,並使其快樂、和諧地發展的教育。」它要求教師必須牢牢把握「面向全體,全面發展,主動探索」這個中心。
二、其次要弄清農村中小學素質教育的現狀。
我國幾千年來的應試教育的傳統,根深蒂固。目前廣大農村中小學,基本還是應試教育的天下,具體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教育理念落後,思想觀念沒有轉變。
1、不能面向全體:素質教育要求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人都能在他原有基礎上,在他身體、心理特徵允許的范圍內得到充分的發展。」而在廣大的農村中小學,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和教師均著眼於分數,因此重視高分學生而忽視大多數學生、」特別是學困生的現象十分嚴重。這就違背了素質教育提高全體公民基本素質的根本宗旨,違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則。糾其根本原因,應歸功於「以學生統考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和老師水平唯一尺度」的評價體系。
2、不重視學生全面發展:素質教育不但要求要面向全體,還要求全面發展。而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目前農村中小學的「一切工作均圍繞著『備考』這個中心展開,要求學生只重視與考試有關的知識、應試技能。大搞題海戰術,甚至猜題押題,加班加點,死記硬背;『填鴨式』『注入式』等」傳統的教學方法還在出盡風頭。這不僅加重了學生的負擔,更使學生的能力得不到培養。這與素質教育要求「開發學生的替能和優勢,重視啟發誘導、因材施教,使學生學會學習,生動活潑地發展的要求大相勁庭。」
3、學生被動接受,缺乏主動探索。不能讓學生主動探索,參於獲取知識的過程,這是目前廣大農村中小學課堂教學的通病。「我教你學」「我給你、你接受」的教學傳統仍然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而且大多數教師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這樣的教學形式,根本無法體現學生的情感,體現學生的態度,培養學生的價值觀。新課程理念中的三維目標不能實現,從而也就無從談起創新人才的培養,素質教育就難以推進。
(二)、教育基礎設施嚴重匱乏與師資力量相對不足。
1、教學基礎設施嚴重缺乏這是農村中小學普遍存在的問題,目前教育經費投入仍然不足,雖然現在實行「生均公用經費」制,比過去時的「一費制」有所好轉,但由於各種原因,對通過生均公用經費和其它渠道已獲得的教育經費真正投入到學校設施和教學設備上的還是微忽其微。沒有圖書室,閱覽室,活動室,實驗室的中小學比比皆是,有的學校甚至連操場都沒有,微機室,電教室更是異想天開。這種基礎設施嚴重缺乏的現象使得現代化教育手段無法使用,教師教學方法陳舊,缺乏感染力。
2、音、體、美專業教師嚴重缺乏,農村中小學普遍缺乏音、體、美專業教師,產生的後果是體育課只是讓學生玩玩而已,音樂、美術也只是形式,學生除了所謂的「主課」外,其它方面都得不到發展,使學生的在校生活枯燥無味而產生厭學現象。這與素質教育讓學生全面、主動地發展的要求相違背。
(三)、教育教學管理水平低下,觀念陳舊。
從素質教育的提出到現在,已有十年左右,但其進程緩慢。一些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就如何進行「新課程教學」管理心中無底,無章可循,甚至有些學校領導不負責任,只顧自已的權力,不思進取,自高自大。一說管理就給教師下達不切實際的、與素質教育不相符合的教學指標,一說獎懲就扣教師工資,獎少罰多或只罰不獎的現象屢見不顯,職稱評聘成了學校領導走人情,實現權欲的工具。膨脹的校長權力,已嚴重威脅著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三、。
1、組織教師培訓,切實轉變教育觀念。
農村中小學教師,因長年工作在第一線,知識體系老化,思想陳舊,往往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教教科書」,他們一心想著及格率、生均分、優生率、合格率等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領導強調的指標,對新課程標准、新課本內容的知識體系及新課程各部分內容的編排意圖一無所知,更不用說什麼新的教法了。因此對廣大工作在一線的教師的培訓迫在眉睫。
2、增加教育投入,加強農村中小學校基礎設施和教師隊伍的建設。
增加教育投入,加強教育經費的監管,在農村中小學盡快建立圖書室,閱覽室,實驗室等為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奠定物質基礎,建立微機室,電教室使學生能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課堂上學習,一方面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使學生了解現代科技的發展。盡快培養一批音樂,體育,美術專業教師,配備到廣大農村中小學去,使農村中小學校真正上好音樂、體育、美術課。
3、組織教育主管部門領導及學校校長的培訓,轉變管理理念。
對學校,教師和學生的評價體系決定著學校和教師工作的方向,因此一方面要向社會廣泛宣傳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和重要的歷史意義,以取得正確的社會輿論和導向,另一方面要對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及學校校長進行素質教育重要性和新課程標准、新課程理念的培訓,促使其真正增強使命感和管理觀念的轉變,改變以分數做為評價學校、教師及學生水平的偏面的評價機制,加快科學合理的符合素質教育特點的評價體系的研討,盡快制定出能
體現新的教育理念,評價主體多元化,包容差異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的評價體系。不搞一刀切,
以期對教育工作,特別是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給予正確的導向,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
望專家領導真正下到基層了解素質教育的現狀,使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C. 中小學優質課的評價標准包含哪幾個方面
課堂教學是目前我國中小學教育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陣地。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校教育教學的水平,影響著學生的發展。那麼,一堂優質小學語文課的評價標準是什麼呢?根據課程改革新理念,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能夠為學生創設寬松的學習環境
好的課堂應當是教師創設的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探索和學習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寬松和諧的環境並不完全依靠故事、游戲或生動的情景來創設。教師形象生動、富於智慧的語言,一個含蓄的微笑,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富有啟發性和創造性問題,一個激起學生強烈學習動機的探索活動,這些都可以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不僅學會知識,形成技能,也獲得情感上的豐富體驗。
教學方法的明確與合理
一堂好課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應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宗旨,教學內容應科學合理且具有挑戰性,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能吸引學生主動參與。還應重視教學內容的文化內涵,體現科學性、人文性和社會性的融合。關注教學內容的實踐性,密切聯系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實際,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實踐活動,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師上的每一節課都應當有針對性,沒有一個教材和教案能適合任何學生。教師一節課的設計,實際上就是一次創造性勞動。教師應根據教學條件和學生的學習准備度,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教師的實際出發,從教材的實際出發,確定恰當的內容範圍和難度要求,設置合理的預期目標,以此為根據確定教學的容量、重點、難點、方法、節奏等,這樣學生才能夠消化、吸收。
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
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注重培養創新能力。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過程是學生能動的發展過程,強調在教學中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一堂好課,教師應十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倡導合作交流,注重培養創新能力。新課程一個重要的理念是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做」的機會,讓學生在實際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究中學習,並倡導學生進行合作交流,討論、啟發,讓學生在「做」的過程中學習、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只有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才是有效地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努力為學生提供主動參與的時間和空間,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還學生以學習的主動權。好課應是教師努力創設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情趣是一種高於興趣的,內在的學習品質),讓學生主動參與,甚至可以議論紛紛(不僅僅是形式上的小組討論)。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發言聲不絕於耳,教師方式多樣,靈活多變地組織說話訓練,使課堂上人人參與,個個活躍。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都有參與的願望,使每一個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獲得心智的發展。一節好課應該有思維的碰撞、有爭論、有遇到困難的迷茫、有頓悟後的豁然開朗等等。我們在平時看課的時候,有些課看似順順利利,實際上這樣的課沒有「起伏」,沒有思維的爬坡,不算是好課。
一堂好課的標准,應明確地顯現在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身上,主要考察學生在課堂上的三種學習狀態,即:學生的參與狀態;學生的交流狀態;學生的達成狀態。這應成為教師們教學中的重點。
在體現現代教學思想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質疑問難的行為,努力挖掘學生自身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並創造條件使學生經常體驗到創造的樂趣,形成獨特的創造力。
促進全體學生共同發展
一堂好課,應該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課程標准上曾經指出:「教師應視差異為正常,不能強求學生取得同樣程度的成功,企圖讓所有的學生取得優異的成績是不現實的。教師應更多的關注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態度,特別要注意保護學生尤其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積極性,並給予積極而善意的幫助。同時,對於學有潛力的學生,給予針對性的指導。」
好的課堂教學應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尊重不同學生的知識、能力、興趣等方面的需要,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不同類型和水平的題目,使所有學生都有機會參加活動,並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學生對學習信心,相信每一個學生的回答都是智力活動的結果,都會給學生帶來啟示。在教學中,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滿足不同學生的實際和教學內容的要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師要能夠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學生的發展水平,選擇合適他們的教學方法,靈活機智地應變教學中的「意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學習同一教學內容時都有不同層次收獲。
只有面向全體,教學中多邊互動,尊重學生,為學生自主學習留下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學生的參與面廣了,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才能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和情感目標達成。
學生積極地參與、投入
學生要積極參與、投入,能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能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學以致用。
在課堂上,學生積極主動,樂於動腦、動口、動手;樂於爭論、討論、辯論,思維積極,發言踴躍,學習興趣濃,信心足,感受到成功的快樂。教師關注學生的課堂感受,關注學生的人格尊嚴,教師以對學生的良好情感引發學生的情感反應,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有效利用40分鍾,學得輕松愉快,有序、和諧,積極性高。
在課堂上,學生思維要真正地活躍起來,我們老師要站在學生思維的更高一點點處,構成「學生跳一跳、才夠得著的」,讓學生的思維層層遞進,由淺入深、一環扣一環,一環深一環,一環比一環思維活躍。在認知的過程中,學生的情感有沒有激發;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情感有沒有變化,有沒有與文本所表達的情感產生共鳴,這些也是上一堂好課所必須考慮的。
一堂好課還要看在更好地促進、更好地落實課標的前提下,是否既學會了本課的知識,又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將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學到課外的東西,落實了素質教育的目標。
努力做到「五實」
「五實」:即扎實、充實、豐實、平實和真實。葉瀾在「新基礎教育」實驗研究中,針對「什麼樣的課是一堂『好課』」,提出「五個實」:
(1)有意義的課,即扎實的課。對學生來說,至少要學到東西,再進一步鍛煉了能力,進而發展到有良好的、積極的情感體驗,產生進一步學習的強烈需求。有意義的課,也就是一堂扎實的課,不是圖熱鬧的課。
(2)有效率的課,即充實的課。一是對面上來說,對全班多少學生有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沒有效率就不算是好課。有效率的課,也就是充實的課,是有內容的課。
(3)有生成性的課,即豐實的課。即一節課不完全是預設的結果,而是在課堂中有教師和學生的真實情感、智慧的交流,這個過程既有資源的生成,又有過程狀態的生成。這樣的課可以稱為豐實的課,內容豐富,多方活躍,給人以啟發。
(4)常態下的課,即平實的課。課堂的價值在於通過師生碰撞,相互討論,生成許多新的東西。這樣的課稱為平實的課。要淡化公開課,多上研討課。不管誰在聽課,教師都要做到旁若無人,心中只有學生。
(5)有待完善的課,即真實的課。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應該是真實的、不粉飾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課。只要是真實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恰恰是真實的指標。這種課可以稱為真實的課。
在執教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加大投入力度,不搞花拳綉腿,實實在在地付出才能獲得實實在在的效益。
總之,一堂好課,教師應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以一種滿意的情緒對待學生每一點進步,以愉悅滿意的情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寬容滿意的情緒對待學生的差錯,以興奮滿意的情緒激勵學生創造性的學習,讓學生在自尊、自信、自強中自主學習。
D.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內容:
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
二、敬業奉獻。忠誠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對工作高度負責,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
三、熱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維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發展。
四、教書育人。實施素質教育,遵循教育規律,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培養學生良好品德,塑造學生健全人格,啟發學生創新精神。
五、為人師表。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整潔得體,語言規范健康,舉止文明禮貌。謙虛謹慎,團結協作。平等對待學生家長,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不以粗魯言行對待家長。
六、終身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理念,遵守教師培訓制度,不斷學習,與時俱進,自覺更新教育觀念,完善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教育教學業務,不斷提高教書育人的能力水平。
(4)中小學基本素質操擴展閱讀: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錦濤總書記「8.31」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隊伍的師德素質和專業水平,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
對1997年國家教委和全國教育工會聯合印發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進行了修訂,於2008年九月一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布實施。共計六條。
新頒布的《規范》基本內容繼承了我國的優秀師德傳統,並充分反映了新形勢下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對中小學教師應有的道德品質和職業行為的基本要求。
網路—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E. 為什麼中小學12年素質教育沒有培養出高素質
(一)、決策層在推進素質教育的問題上,缺乏明確和操作性強的政策措施
綜觀十四年來的推進素質教育的歷程,高層對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雖然制定過多次政策,但在實施的途徑導向上呈游移不定之態。
有時把注意力集中於課程改革,有時又把減負看作是推進素質教育的著力點,有時又企圖以大規模、全方位、多層次的教師培訓作為抓手。
始終沒有明確作出過推進素質教育,必須以學校整體改革為基本抓手的決策。
總之,十幾年來基本上僅停留於一般號召,只有粗線條的政策條條,只一次次的反復強調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沒有推進素質教育可操作的實施措施;
沒有形成基層學校完全基於內趨力,而主動積極自覺的投入到推進素質教育的行動中去,是造成素質教育推進局面難以得到根本改變的內在原因。
(二)、沒有建立推進素質教育認真的督查制和嚴格的問責制
任何制度的推進,都離不開認真的督查制和嚴格的問責制,人都有惰性和趨利避害性,素質教育長期以來只有一般號召,沒有實施的具體要求和目標達成的時間表,督查也只能停留在表面,而且無法進行問責,這是造成素質教育推進局面難以得到根本改變的制度原因。
(三)、「唯學歷」的社會用人制度取向仁使素質教育沒有社會支撐力
當今中國的勞動就業制度,存在阻礙和制約素質教育實施的重要因素,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人才使用的唯文憑傾向,人才選拔和使用上,重學歷的現象嚴重,使技能型人才與管理型、學術型人才不能享受平等的待遇,客觀上加重了人們對學歷教育的社會認同,從而導致人們對學歷和文憑的追逐。
(2)、沒有切實貫徹執行勞動預備制度,使一部分沒有繼續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沒有機會和途徑接受就業培訓,出現「畢業即失業」或從事相對層次較低的工作;
部分用工單位沒有嚴格執行就業准入制度,對急於就業並且社會經驗不足的求職者,不給予《勞動法》有關規定的相關權利和待遇。
(3)、職業資格證書和學歷證書分離,在思想觀念上,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這種傳統觀念加之長期單一文憑制度形成了重學歷文憑輕職業資格證書的氛圍;
在體制方面,國在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方面均有各自相對獨立的體系和運行機制,缺乏實行「雙證」溝通的方式和媒介;
在政策上缺乏具體的可依據的政策。
從根本上說,的政策和制度設計仍然具有非常明顯的「唯學歷」的取向。
在招工用人、人事調動、職稱評比、人才引進、幹部使用等方面,是以學歷來衡量而非以能力、經驗和水平來衡量資質和資格,是「學歷本位」而非「能力本位」的制度架構。
無論是從政、經商還是事業發展,高學歷者較低學歷者均能夠獲得優先發展的條件、機會和資源,不僅能獲得更高的社會位置,而且能獲得更高的收入分配。
F. 課間操素質練習有哪些
廣播體操是一項廣為人知,練習者眾多的體育運動。廣播體操是一種徒手操,不用器械,只要有限的場地就可以開展,通常跟隨廣播進行鍛煉,也可以用口令指揮節奏。 廣播體操一般由8——10節動作組成,包括上肢、下肢和軀干各部分;由曲伸、舉振、轉體、平衡、跳躍等各種動作組成。每一節動作都有一定的作用,如擴胸運動不僅可以鍛煉胸部、背部和肩胛部的肌肉,對矯正姿勢(輕度的駝背、窄胸等)也有好處。因此,每做完一套廣播體操,能使身體各部分的關節、肌肉、韌帶都得到鍛煉。增加了氧氣和養料的需求,加快了呼吸、脈搏和血液循環,從而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提高各器官的功能。 做廣播體操可以給身體帶來的十大好處: 1、可以使大腦在得到充分休息的同時讓肌肉得以放鬆。 2、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使氧氣能充足地供應身體各部分,從而增強各器官的功能。 3、可以使身體發熱,有利於提高體內的排泄功能,降低疲憊的程度,減少乳酸的積累,使人體精力旺盛。 4、可以培養人正確的身體姿勢,使肌肉發達、體格強健、形態優美。 5、可以有效消除一天的學習、生活、工作帶來的緊張,有利於睡眠。 6、在進行劇烈運動前,做廣播體操可以避免肌肉的拉傷、挫傷。 7、工作之餘做廣播體操,有助於緩解緊張工作出現的暫時性的大腦疲勞。 8、堅持下去,可以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發生。 9、在輕快、優美的旋律下做操,能增強人的協調性和節奏感。 10、在音樂伴奏下做廣播體操,是一種美的享受,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讓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廣播體操對學生健康的好處 針對經過一段時間的學慣用眼、用腦和一定時間的固定坐位,科學地利用課間時間進行做操。是對人體各系統、各器官給予一次調節。通過做操,使人體肌肉、關節的運動,可增加肢體血流量,使人體的血流重新分配,松馳大腦神經、調節用眼,減輕長時間的坐位而引起的身體疲勞,又可以通過活動,調節人體大腦皮層的緊張度,同時通過做操呼吸室外新鮮空氣,對大腦保健、用眼衛生,調節視神經,預防近視或防止近視的加深都大有好處。 廣播體操,同學們常稱課間操。為什麼要在課間進行做操呢?從醫學上講,課間操是根據人體生理衛生保健角度考慮的。青少年是人體生理變化較活躍時期,人體正處於長身體發育階段,同學們上課是用眼看、用腦記、用腦思考的學習過程。人當用腦時,大腦血流就會明顯增加,腦血流如果較長時間增加,人體其它各系統的血流就會相應減少。如果多系統組織較長時間血流減少,就會影響我們青少年的健康發育。如果人體保持一個較長時間的坐位時,身體的相當一部份骨胳肌就會因長時間的緊張而出現疲勞。再加上學慣用腦,身體其它組織血流相對減少,就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影響。 課間操是安排在每天學習時間的中間進行,其目的是:針對經過一段時間的學慣用眼、用腦和一定時間的固定坐位,科學地利用課間時間進行做操。是對人體各系統、各器官給予一次調節。如:通過做操,使人體肌肉、關節的運動,可增加肢體血流量,使人體的血流重新分配,松馳大腦神經、調節用眼,減輕長時間的坐位而引起的身體疲勞,又可以通過活動,調節人體大腦皮層的緊張度,同時通過做操呼吸室外新鮮空氣,對大腦保健、用眼衛生,調節視神經,預防近視或防止近視的加深都大有好處。但學校仍有一部分同學做操馬虎、應付,沒有按標准動作做,全身肌肉、關節無達到運動鍛煉效果,就談不上通過課間操達到健康保健效果。希望同學們能對「做好操」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珍惜做操時間,認真、自覺「做好兩操」,使做操真正起到應有的保健效果。
G. 體育基本素質等級怎麼算
體 能 身高標准體重2、坐位體前屈標准見《小學生體質健康標准》 體質測試 60% 分優、良、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
H. 全國學校體育聯盟(教學改革)大課間素質操規定套路動作解析技巧是什麼
哪有什麼技巧,就是比劃動作啊
I. 德勝小學素質操
駕車路線:全抄程約49.2公里 起點:順德德勝小學 1.順德區內駕車方案 1) 從起點向西北方向出發,行駛10米,右轉進入呈祥路 2) 沿呈祥路行駛160米,右轉進入祥和路 3) 沿祥和路行駛240米,過祥和橋,調頭進入祥和路 4) 沿祥和路行駛660米,右轉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