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注意力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課程改革的深入,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的變革,要求課堂教學從課程的管理、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方法、課堂教學評價等諸多方面進行質的變革。數學教學新大綱強調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應當給學生留下問題,沒有問題的課堂教學法反而是不成功的,這是新時代學生素質教育的要求。陶行知先生曾經說:「創造始於問題,有了問題才會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有找到獨立思路的可能,有問題雖然不一定有創造,但沒有問題一定沒有創造。」因此,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那麼,教師怎樣做才能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提「訓練學生思維」的問。 學生學習數學不能一味聽教師講,「提出問題」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教師向學生提問,教師起旁敲側引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學生要學會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必須要讓位,要從思想上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改變師生在課堂上的角色。教師要能與學生平等交往,相信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創造潛能以及好奇心所引發的「問題」潛力,正確看待每個學生的提問。教師也要學會傾聽,敢於用實事求是的態度面對學生的提問,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引導他們勇於提出各種新奇的數學問題,尊重學生人格和個性差異。要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把課堂當成師生生命價值的構成部分。 生1:1+3等於4。 生2:1+4等於5。 生3:老師我知道:分別等於6、7、8。 師:同學們同意嗎?生:同意!師:用你的最快速度記下這些加法運算,一會兒來考考大家!……學生背誦,當學生背誦一段時間後,教師說運算、指名回答結果,對的肯定,錯的指名修正。 我想:在學生回答出標準的答案後,教師應該追問一句「為什麼?你是怎樣想的?」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思維過程訓練,留給學生表達數學思維過程的機會。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是他們原有數學認知結構與新知相互產生同化和順應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往往運用已有的觀念和意識去解決和接納新的概念和方法。所以,教師應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並將其作為教學的實際出發點,從提高自身提問的藝術水平入手,提問講究啟發性、開放性、創造性,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的思維。提的問題不只是「這一題答案是什麼?」而是要問學生:「你是怎麼知道這個結果的?」在老師精妙的一問中,學生開始就進入激奮狀態,心中有了急待解決的問題,求知慾也強,參與性也積極,常常會出現教師一問激起學生「千千問」。一位好的數學教師,一定會注意學生數學思維過程及思維過程的表達,因為他不僅給回答問題的學生帶來訓練思維好處,還會使其他學生受到問題意識的培養。 二、創設寬松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敢問」問題。 首先,教師應該創設民主氛圍。 在教學中,教師作為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要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使學生處於一種寬松的學習環境當中。學生心情舒暢,就能迅速地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樂於思維,敢於質疑。我們教師要變「一言堂」為師生互動。在課堂上教師要以飽滿的熱情、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對學困生更應該傾注以愛心和耐心,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師的厚愛和關注,真正體會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從而縮短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角色距離,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師生關系。另外我們教師還應該允許學生質疑「出錯」,這是學生敢於質疑的前提。 其次,教師應該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提問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最佳動力。如果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夠較好的創設條件,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增強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慾望,他們就有了學習的原動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一些新穎別致、妙趣橫生的問題情境,努力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數學問題情境中,來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迫使學生想問個「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如在教學「商不變規律」之前,可為學生講述猴王利用此規律為貪心小猴分桃的故事,引導學生思考:是猴王聰明還是小猴聰明?課前為學生講這個故事能很好地創設問題情境,猴王為什麼會這樣分呢,它利用了什麼規律了!這就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很想找到問題的答案。因此,教師必須從教材和學生心理特點出發,創設富有趣味性、啟發性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掌握新知。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營造寬松、自由、民主的教學氛圍。只有這樣才能消除學生自身的畏懼心理,激發學生內在的探索需求,從而敢於提問。 三、注重方法引導,讓學生「會問」問題。 1、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養成積極思考的習慣。 著名教育家顧明遠說:「不會提問題的學生不是一個好學生。」現代教育的學生觀要求學生能獨立思考,有提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應從培養他們的積極思考,學會提出疑問開始。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善於設問,還要有所發現甚至有所創新。如教學《角的度量》一課,認識量角器時,讓學生自己觀察量角器,問:「你發現了什麼?」「你有什麼問題可以提?」通過觀察思考,學生會問:「為什麼有兩個半圓的刻度呢?」「內、外兩個刻度有什麼用處?」「只有一個刻度會不會比有兩個刻度更方便量呢?」「為什麼要有中心的一點呢?」等等,學生能提出各種不同的看法。教師不僅要鼓勵、引導學生善於發現問題,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見解,而且要創設條件,提供質疑的機會。有意識地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讓他們去理解知識,產生種種疑點,並誘導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評價,從而提高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 2、教師對提出的好問題要適當給予表揚並加以分析,逐步引導學生會提問題。 針對學生不會問的現象,教師要適當給予鼓勵和表揚並加以分析,讓學生明白這個問題為什麼提得好?如:在講解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中的例3和例4時,學生理解了試商要先求出除數的近似數,用近似數(即相近的整十數)試商比較快。針對這個方法有的同學就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如果除數是25或26呢?沒有相近的整十數,怎麼試商比較快?聽完之後,我馬上肯定這個問題提的好,並說明這是下兩節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同學現在就想到,說明他非常愛動腦筋,思維比較超前,並表揚這個同學不局限於理解和掌握教師講的內容,而是積極思考,想到了它的特殊性,說明他學習主動,思維敏捷,能舉一反三,希望同學們向他學習。只要提出好的問題我就給予肯定,並分析這個問題好在哪裡,逐步引導學生會提問題。 3、教會學生提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 由於教學內容的不同,致使產生問題的方式也是多樣的,教師應針對數學問題的不同類型,採取不同策略,誘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或者在已有結論之間進行對比分析、獨立概括,提出概括性問題;或者通過觀察、類比、想像等,提出猜想型問題;或者對基本問題多角度、多方面的發散思考,提出引申型問題;或者針對概念、性質等理解和應用中存在的矛盾,提出批駁型問題;或者對一些不對稱、不和諧、不完整、不統一的因素,提出完善型問題等。 對於高年級學生,教師可引導學生自己學會提問題,比如在從舊知到新知的遷移過程中、內在聯繫上發現和提出問題;從自己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提問題,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逐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求異思維。 實踐證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不僅學會,而且會學,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要使學生能夠提出一些有價值、有意義、有思考性的問題,就需要教師的指導、點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研究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激活學生的思維活動,這樣才會逐步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擁有一顆善於發現問題的心靈,才能使我們的數學教學有更廣闊的天空。
⑵ 如何培養學生觀察注意力的研究
如何培養學生科學的觀察習慣和觀察方法研究成果
一、小學生在科學觀察中存在的問題
由於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情緒易波動,容易對他們感興趣的事物,或新異的有強烈刺激的現象產生注意,而忘記觀察的任務。另外,由於他們的意志控制力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觀察往往滿足或停留於大致的、籠統的、輪廓的觀察,而不善於作全面細致的觀察,因而常遺漏或忽視重點的觀察內容。概言之,小學生在科學觀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種:
1、觀察的隨意性
在觀察過程中如果沒有一定目的性和意志力的支配,注意力容易分散,陷入觀而不察,察無目標,察無所知的境地。如研究物體發聲時有何現象,小學生的注意力往往停留在怎樣使物體發出聲音,聲音的強弱,從而不斷地敲打、撥弄著鼓、尺等物。
2、觀察的籠統性
如三年級第一單元的重點是觀察大樹和樹葉。大樹和樹葉的特徵是多方面的,如粗細、高矮、顏色、形狀、大小等等,不論觀察什麼,都要充分發揮各種感官的作用。但是小學生的觀察不能做到全面有效,看了樹葉忘了杈,摸了樹干忘了根;而且在感官的運用上,也往往專注於一種或兩種,未能做到各種感官的共同體驗。
3、觀察不細致
小學生觀察事物和現象往往滿足於或停留於大致的、籠統的、輪廓的觀察,而缺乏細致的觀察。只有細心觀察,才能明察秋毫,才能注意到自然事物間的聯系。
4、把推理當觀察
觀察的結果應直接來源於人的感官的事實,不能滲入個人任何主觀的判斷。如在《觀察身體》一課中,有的學生會把觀察結果描述為「我發現了骨頭」,實際上這個表述是推理而不是觀察,因為「我發現了骨頭」的表述是基於「我摸到了硬的東西」這個觀察結果作出的推斷。
5、把經驗當成觀察
同樣在《觀察身體》一課中,有的小學生把觀察結果描述為「我發現了胃」,「我發現了肺」等,這實際上是基於人的生活經驗。
基於對學生觀察過程中存在問題的認識,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加以改進:
一、教給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
1、引導學生運用各種感官進行觀察。
感官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探究激動中要視觀察需要,引導學生運用各待種感官,多方面的去觀察認知。如對「空氣」、「水」等性質的認識時,不但要引導學生運用眼、鼻、口等來進行觀察認識,還要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創造性的運用手、耳等不同的感官,從不同的角度去感受,這樣的觀察探究才是充分的,獲得的認識才是真切的,也只有這樣才會有創新性的結果。
2、引導學生學會藉助工具進行觀察。
事物的現象或性質有些是細小微觀的,也有的特徵的認識要從它的內部進行觀察。這就要引導學生採用工具進行間接觀察去認識。如在探究認識「葉氣孔」就要採用放大鏡來觀察;對「風的形成」就要採用各種特製的工具來幫忙,使「煙」流動路線清晰,便於觀察。
3、引導學生有目的、有序的進行觀察。
觀察沒有目的,不圍繞主要特點,進行又無序,學生獲得的觀察結果往往是混亂的。老師啟發引導時,往往會答非所問。如觀察「魚」,教師一開始就讓學生自由的觀察,然後就提問:魚類都有哪些特點?學生回答:A都會游泳;B都會喝水;C、都要吃食物;D、都要大便。據學生的觀察的確不錯,但回答的卻不著邊際,不能深入。所以,有時有時教師只得重新組織教學。這不但影響觀察的效果,還阻礙了探究活動的進行。因此,老師觀察前要引導學生觀察的目的,在觀察時要引導學生有序地進行。有的要按從上到下、從前到後或從左到右的方位順序進行,有的要按局部到整體、整體到局部或有側重部分的結構順序進行,有的要按現象產生的時間順序進行。當然觀察的順序要視具體觀察對象而定。
二、討論描述,交流中提高
觀察離不開相互的討論,語言的描述交流,這些是提高發展觀察能力不可分的步驟。在探究過程中,引導學生對觀察結果進行討論、描述交流,不但能對所觀察事物屬性進行補充,還有助於在交流中進一步學會怎樣觀察,從而促進學生的觀察力的發展。
三、持之以恆,養成良好品質
良好的觀察品質,我們認為主要體現在:觀察態度科學端正,觀察的意志力持久。探究活動是個重復的、又不可預見性的工作,若一個學生在探究中粗心、對觀察結果的獲取不實,沒有耐心、注意力不集中等,長此以往,他怕觀察力就得不到很好的提高與發展,還將影響他其它能力的發展。
我們不妨可從這么幾個方面去嘗試:
1、在觀察中,對學生表現出的不良品質,應及時發現、指出,進行引導教育。
2、在學生中樹立有良好觀察品質的榜樣,從側面去影響其他學生。
3、多講述中外著名科學家的故事,以科學家鍥而不舍進行科學探究的精神和所取得輝煌的成就去熏陶學生。
當然,良好觀察品質的形成非一日之事,教師應長期地在觀察探究活動中,去認真地監督,耐心地引導,使學生逐步地養成。
總之,使小學生具有較好探究能力,需要教師在日常導學中去精心、長期地培養。只要我們在導學活動中真正領會新課標理念,把握好科學課的各級內容,挖掘、利用科學實驗教學這方面的優勢,努力做好上述幾方面的工作,在培養學生探究能力上定會有較大的收獲。
⑶ 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學習能力
⑷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注意力
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其主要表現是好動、坐不住、無精打采、心不在焉,或者想入非非、老走神,粗心、馬虎、差錯多,拖沓、磨蹭,一心多用,有始無終,學習和做事的質量不高,效率低。而造成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成因很多,有病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有環境因素也有家長教育方法不當的因素。筆者在這里主要就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解決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提出以下看法。
一、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一是要增強教學內容的趣味性。有人會說,教學內容是教材規定的,教師並沒有選擇權,增強教學內容的趣味性豈不是一句空話?其實不是這樣的。教材中的教學內容雖然是一定的,但教師可以從中挖掘出大量有趣味的東西。比如一篇散文,它的作者、時代背景,它中間涉及的知識點都有廣闊的延伸空間。教師必須勤於查找資料,從中找到你所需要的內容。現在有了互聯網,給我們打開了一扇沒有邊界的知識之窗。當然,必須注意的是,不能為了把趣味性做為教學的目的,而只能作為教學的途徑,否則就是本末倒置。
二是要增強語言的趣味性。語言的趣味性包括語言的聲調、色彩、情感等方面。說話是一種藝術。同樣是一個內容,有的老師會說得聲情並茂,引人入勝;而從有的老師口中說出,則毫無感染力,味如嚼蠟。語言表達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可以通過後天培養的。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必須下功夫提高口語表達的能力和水平,通過精彩的口語,讓學生想聽、愛聽,注意力水平也就提高了。
三是增強教學手段的趣味性。要善於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要把聲電設備適度引進課堂,以增強學生的注意力。
四是要增強板書的趣味性。語文教師必須學會寫一手板書,這是基本功。除此之外,還應掌握一些繪畫方面的能力,這對增強課堂的趣味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果都會有幫助。
二、增強教學安排的靈活性
一是要每節課都體現不同的特點。教師當然要有自己的教學風格,但是教學風格不是一成不變的模式化,而是體現教師在課堂上處理教材的獨特方式。必須針對不同的教材內容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每節課的內容不同,教學方法也就自然會有變化,千篇一律,必然造成學生的審美疲勞,影響教學效果。
二是不能搞程式化。要是每節課都弄成三步教學法、五步教學法……第一步如何如何,第二步如何如何,第三步如何如何……教師講的東西已經在學生大腦里形成「路線圖」,學生還會注意聽你講的東西嗎?
三是要分層教學。在教學中,對同一個問題,針對不同的學生也要有不同的方法。對注意力品質好的學生要簡明扼要,直奔主題,這樣可以以最少的時間達到最佳的效果;而對於注意力品質有差距的學生,則要採取更加靈活的方法。
三、提高學生對教學的參與性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在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一是引進現代教育教學新理念,克服「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做,學生看」 的呆板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學生處於主動地位。把教學活動的重心放在學生的學上,使學生的自學和教師的引導有機結合起來,變封閉型教學為開放型教學。課堂上,要讓學生一起討論,共同研究,而不是教師說什麼,學生聽什麼,學什麼。這樣既可以集中深意力,又可以啟發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其主動性和自覺性,培養其創造能力。
二是改善語文課的學習氣氛。教學氣氛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單一枯燥的教學氣氛會降低學生的注意力,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搖學生的學習動機,只有改變教法,穿插新穎的教學內容,才能調動學生的興趣,不斷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情緒高,學習和掌握知識的效果就會好,所以在教學中要根據教學任務及各類教材的特點,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大腦皮層興奮,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
三是因人而異,正確引導。課堂上,在照顧到大多數學生的前提下,對注意力品質較差的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注。在講課的時候,要經常有意識地注視一下那些愛走神的學生,提醒他們增強自控意識。在提問時,對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學生要適當多一點,讓這些孩子把注意力時刻放在教師身上,放在教學內容上。在分組研討過程中,也要隨時到這些學生旁邊走一走,顯示一下教師對他們的關注。
總之,注意力是學生學習的最重要的心理品質之一。沒有良好的注意力品質,將會影響到聽課的質量、學習的效果,甚至影響到智力的發展。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吃透學生,有意識地、自覺地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注意力品質,從而提高教學的整體效果,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
⑸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注意力
小學生課堂注意 力是其在課 堂上有意識地 自覺主動地 獲取信息 、學習知識和技能的根本手段。 小學生由於年齡 及其它的一些原因 ,課堂上注意力不 能很好的集 中,導致學-7效率低 下,且 干擾教師的正常教 學活動 。本文主要 分析 小學 生課 堂注意 力不集 中的主要表 現形 式、主要 原因.在此基礎上著重提出了培 養小學生課堂注意力應採取 的主要措 施。
關鍵詞 :課堂教學 注意力 小學生中圖分類號 :G658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1)O9—0199一O2小學生課堂注意力是指小學生在課 堂上一定時間 內集 中地關 注、反映某事物的能力 ,也是小 學生在課堂上有 目的、有意識地 自覺主動地獲取信息 、學習知識和技能的主要手段 。如果小學生在課堂上不集中精力 .不注意聽講 、觀察 、思考,那就什麼也聽不懂學不到。所以小學生課 堂的注意力 的培養就尤為重要 。為 了更好 的培養小學生課堂注意力 ,我們需要探討小學生課堂注意力不集中的表 現形式和形成原因,並提出相應 的培養措施。
1 小 學 生 課 堂 注 意 力不 集 中的 主 要 表 現 形 式小學生課堂注意力不集中 ,即所謂的上課不專心 ,這是在小學生課堂上十分普遍 的現象 ,也是 導致教師上課實效性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 ,主要有 :活潑好動 、坐不住 、安靜不下來 。比如許多小學生在課堂上「很忙 」,一會玩橡皮 ,一會削鉛筆 ,一會看看窗外 的小鳥和天空 ,要不就去招惹周 圍的同學 ,一刻也不清閑。
心不在焉 、老走神。尤其是思考問題、較安靜時 ,他們往往會想人非非 、心神不定。有時再加上季節的原因 ,他們就會無精打采 ,一會兒就會睡著。
粗心馬虎 、差錯連連。由於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做作業 時馬虎大意 ,會把「犬」,寫成「大 」;把「體 」寫成 「休」等 。錯誤連連 、笑話百 出 .真有點讓你哭笑不得學 習做事拖沓 、磨蹭 、虎頭蛇尾、效率不高 。當天的任務總是完成 不了 ,天天讓大家等他掌握才能往下進行 ,影響課 堂教 學質量 。
⑹ 綜合所學得有關注意得心理學知識,假如你是一名中小學教師,如何培養學生得注意
課堂上如何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探索知識的內在動力。作為一名小學數學老師,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必須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用最優化的途徑和方法進行教學,花較少時間和精力取得最佳教學效果,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材實際,千方百計創設興趣情景,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具體做法如下:
一、小學生的直觀形象思維佔主導地位,他們對形象、生動,色彩鮮艷的圖片、動畫演示、生活實物等非常感興趣。根據這個特點,我平時充分發揮學校現有資源,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多媒體技術可使聲音、圖像、文字、動畫融為一體,運用得當,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二、利用實物,激發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注意力
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我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實物,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在教學長方體、正方體認識時,我就拿來一些牙膏盒、肥皂盒、酒盒等立體形狀的物體,讓學生親自摸一摸,體驗圖形的形狀,還請學生上講台說說自己的感受。這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注意力。
三、利用游戲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注意力
愛動愛玩、愛唱愛跳是孩子們的天性,只有尊重兒童愛玩、愛動的天性,創造輕松活潑、寬松民主的學習氣氛,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備課和講課的過程中挖掘教材中的游戲性,設計教案要考慮游戲性,只有這樣做,一定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聯系實際利用貼近生活的事例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應用與生活,我聯系實際利用貼近生活的事例,使學生感到學以致用,從而產生對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講授「百分率」時,就可結合學生到校情況,參加比賽情況等實際生活例子,讓學生展開討論,要怎樣才能讓學生的出勤率、參賽率等有所提高。從而使所學的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
⑺ 如何吸引小學生在課堂中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果
篇文章還不錯,希望對你有幫助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點做法
數學是一門基礎課程,在小學教學中,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對小學數學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取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師應充分了解小學生的特點,了解數學這門課程的教學特點,在此基礎上運用適當的手段,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一、教師課前准備充分,明確教學目標
教師課前准備是否充分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一個完整、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必定能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那麼,科學的教學目標的制定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內容上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通俗的講,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所以應該合理得安排一節課的信息量。對低年級和高年級的學生要進行區分,由於不同級的思維發展水平不一樣,因此相應的教學進度也要區別對待。天道育人 為你解答
其次,對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也要有所區分,這樣能夠避免在教學時抓不住主要的基本內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學生容易接受的內容上多花時間從而達不到預定的教學效果。
二、將科學性和新穎性融入課堂教學
1、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
我們知道數學不僅僅是一個認識過程,它更是一種情感過程。對於這種情感教學我們要注意的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培養學生的興趣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天道育人 為你解答
首先,給學生營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如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等等讓教師授課的內容變得新穎、有趣。比如在教學統計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水果雨」的場景——讓不同類的水果以下雨的形式呈現在屏幕上。等學生觀察以後教師可以提問:「出現了哪幾種水果?各出現了幾個?你能記住嗎?誰有好的方法來幫助大家記清楚?」著就很順利、迅速的引入了統計的內容。一方面教學內容更形象直觀了,另一方面學生也會覺得課堂更富有情趣,從而讓他們感到有學習的積極性。這種活躍的課堂氣氛無疑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其次,注重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建立,師生情感交流的加強。教師在課堂上面帶笑容,其歡樂的情緒會感染學生,給學生一種親切感,是學生產生學習動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以真誠的笑容面對每一個孩子,是師生情感得以交流,讓每一個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態參與教師組織的課堂學習之中。對於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教師也應多多給予鼓勵,使他們有信心學得好。經常給予學生贊揚,發現他們思維的「閃光點」也能激發學生們的求知慾和學習熱情。天道育人 為你解答
2、巧設問題的情景,科學引導
在教學新知識前,教師應有意創設生動、愉悅的意境,揭示知識間的聯系,從而提高課堂效果。在創設情境上,教師可以把故事、游戲引入課堂,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操作。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前,可安排這樣的情境:「小紅、小蘭兩人吃一個蛋糕,每個人吃多少呢?如果用數學該如何表示呢?」學生們會感到很有趣,並急於想了解,於是教師可以因勢利導,引出教學內容,帶學生們進入新知識的學習。天道育人 為你解答
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力求將數學問題還原為生活中常見的、能理解和接受的問題,也就是說,將數學「生活化」。這樣,學生不僅能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也能把數學學習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天道育人 為你解答
當然,在教師提出問題後,也要注意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大膽嘗試解決問題。教學中讓學生思考、創造性的充分發揮,更好的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二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於設計好問題,激發思維,針對學生思考中的問題給以有的放矢的指導。
3、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動手實踐
數學教學要取得好的課堂效率,必須要引導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活動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在此,我們特別強調會做,因為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真正將所學知識消化、貫通;通過實踐,學生在「觸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天道育人 為你解答
比如在教學而年級下冊觀察物體這一單元的鏡面對稱的特點是,可以讓學生自帶一面小鏡子。首先讓學生照一照身邊的物體、數字、人在鏡子里的成像,這時會有學生發現,「鏡子里的數字倒了。」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疑問繼續追問:「怎麼樣倒了?是上下倒了還是左右倒了?」這樣一步一步的引導就可以讓學生很容易了解鏡面對稱的特點。其次,讓學生在課後看鏡子里的數字或時間,運用兩次鏡子的成像將原像還原。這樣的動手實踐一方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學生感知、理解新知識,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天道育人 為你解答
三、重視課後與課堂的緊密銜接性
小學數學知識的特點是系統性強,前後聯系密切。課後復習能夠給學生以總結、探索、發展的空間,這樣不僅能鞏固和發展課堂所獲得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發現問題的能力。天道育人 為你解答
但是由於學生思維發展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有些知識的教學往往分幾節課或分幾個學期來完成,這樣就更需要有意識地注意知識間的聯系和系統化,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教學兩步應用題,以如下例題為例:
「有30米布,剪下12米做床單,剩下的做衣服,每件用3米布,可以做幾件?」這類題目是從問題入手進行分析,根據一個問題和一個一知條件補充另一個問題所需要的條件。
解答這類題目時,首先由復習相關的一步應用題開始,使學生容易看到兩步應用題與一步應用題有什麼聯系和不同點,從而較快地掌握兩步應用題有什麼聯系和不同點,從而較快地掌握兩步應用題的分析和解答方法。著要求學生對一步應用題的知識有較好的掌握和應用,因此要重視相關部分知識的課後復習。正是在注重課後復習的基礎上,才能取得更好的課堂效果。天道育人 為你解答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
新課程標准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種合作學習的方式已經越來越得到廣大教師的首肯,也越來越被學生喜歡和接受。那麼,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呢?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深入鑽研文本
新課程提倡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其實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語文教科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途徑在於教師必須先鑽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幾個來回」,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挖掘訓練要素,並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自身對文本沒有吃透,不了解編寫意圖,教學目標不明,教學重點不詳,甚至南轅北轍,便很難做到以文本為憑借,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課文也很少朗讀,上課時對教材內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這樣的課堂教學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為語文學科的本質特徵表明: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均具體地體現、落實在語言文字上;語文一旦離開了語言文字,『工具』也就無法成為工具,『人文』也就無所依附,只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 天道育人 為你解答
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探究的興趣。
蘇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對學生的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興趣有時能彌補智力發展的不足。高水平的學習興趣,產生較大的學習動力,使學生積極朝向學習活動,在學習活動中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育者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習成績與學習興趣互為促進,進入良性循環。天道育人 為你解答
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開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種。上課一開始以趣引入,會激發學生強烈的興趣。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題的引入,教師要把課堂教學變成一種向知識奧秘探索的活動,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動,一開課就要把學生的興趣勾起來。開端引趣的方式「設疑」以外,還有「謎語引趣」、「懸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節課的開端實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戰斗中選擇一個突破口一樣,輝煌的戰果就是從這里開始的。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重視開端時的趣味性。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競爭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措施。競爭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因而能調動積極性。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之中參加競爭。如果你仔細觀察,學生在競爭中是非常活躍的,連後進生都不甘示弱。在教生字時讓學生比一比,誰認得快,記得牢,誰組的詞多;在朗讀課文時,讓學生比一比,誰讀得有感情,誰領會地深刻;在總結課文時,比一比誰的發言有創意。比賽的形式可以是以學生個體為競爭對手,也可以是以小組為單位成為競爭對手等等。天道育人 為你解答
三、課堂教學中要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即以學生為本,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學生是課堂學習中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實踐過程,教師的作用則是隱性的,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
在課堂教學中,應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怎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呢?天道育人 為你解答
第一,教師親和學生,學生爭做主人。在課堂教學活動的起始,教師首先必須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以真摯的情感,真誠的語言創設情景,激發喚起學生強烈的主人意識,讓學生明白這節課的學習內容是什麼,讓學生一起訂一個所要達到的目標。當學生認識到自己既是學習活動中的一員,更是學習活動的主人時,他就會把自己的學習行為與整個課堂教學活動聯系起來,把課堂教學活動看成是自己應積極參與的活動。學生主人意識越強,他的學習參與意識也就越強,越能克服種種障礙和阻力,去實現確定的目標,變「要我這樣學」為「我要這樣學」,學生由被動變成主動,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第二,教師解放學生,學生勇於實踐。要讓學生成為主體,就要真正地解放學生,而不要用考試、作業壓學生,逼得學生在教師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來。課堂內活而不亂,活而有序。有時看起來很亂,但那是在討論問題,而不是打鬧。有時很安靜,那是在聽講,是在做題。教師管理井井有條,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該活的時候活得起來,該靜的時候控製得住。我們都知道,學習是一種由外在活動到內部吸收的過程。學習中的外化過程,是學生動口的過程,更是一個動手動腦的過程。學生把所學的知識,經過頭腦的加工,然後說出來、寫出來、畫出來、演出來、做出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實踐」。學生通過實踐,藉助一定的操作技能,使主觀見之於客觀物質世界,使之在實踐中完成學習過程。有的教師總結出」五讓教學法」:書本讓學生讀,見解讓學生講,」三點」(重點、難點、疑點)讓學生議,規律讓學生找,總結讓學生寫。這是值得可取的。
第三,教師妙用非智,學生激活課堂。非智力因素是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徵的總稱。如果說,智力因素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工作系統,那麼非智力因素就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動力系統。在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動力作用對於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智力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教學策略把激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即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內在驅動力放在首位,重點培養學生較高的學習動機,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養成頑強的學習意志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妙用肯定和獎勵的評價方法,能使課堂」活」起來。因為獎勵具有促進的力量,促進學生努力向前,讓學生發現自己學習上的進步,不斷獲得學習預期的滿足。其次,妙用競爭方法,也能使課堂教學」活」起來。因為適度的競爭有助於激發學習熱情。競賽可以採取自己和自己競賽的方法,即爭取今天的學習要比昨天好,不必和別人比,只求自己的進步;也可以暗中選某一同學為目標,在學習上同他比賽;還可以採取集體競爭的方法,組成班與班、組與組的競爭,在競爭中激發互幫互學的團結協作精神,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競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再次,妙用情感因素,同樣能使課堂」活」起來。我們應該建立互尊互愛、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學校是滿足學生需要的最主要場所,學生到學校里學習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歸屬。因此,教師要真誠地愛每一個學生,更不能歧視差生,班級要形成關心理解的親密和諧的關系,讓學生在班集體彼此尊重、共享快樂,從而真正滿足主體的最大需要。天道育人 為你解答
第四,教師運用策略,學生實現目標。活動性策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也是常用的策略。所謂活動性策略就是在教學活動中,充分挖掘教學中的活動因素,創設學生積極主動、自覺參與的課堂環境,開放的課外發展環境,使學生在充分的活動中主動參與、主動思考、積極探索。它是促使學生認知、情感、行為目標的統一協調、主動發展的教學策略,其核心是努力創設一種有助於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實現教學目標。具體實施的方法有: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交流、辯論、競賽等,達成教學目標;組織學生通過實驗、製作、動手操作活動,嘗試錯誤和成功,進而完成學習任務;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認知活動,創新活動,各種內容的實踐活動,培養並發展個性特長。天道育人 為你解答
四、組織學生運用各種形式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認識內化成行為的具體表現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主動參與,即主體參與認識的行為實踐不是被強制的、勉強的、被動的,而是自覺的、積極的、主動的。
首先,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勤思多問。「學以思為貴」。愛因斯坦說:「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可以說,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於思索,都有好思的習慣。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多啟發,多反問,不要包辦代替,要鼓勵他們想問題、提問題、鑽研問題。現在有些學生不但手懶,腦子也懶,有一點難題就想問,總想依賴別人。學生一看題目較難尚未好好琢磨就去問老師,這時候如果老師鼓鼓勁,學生仔細一分析,可能就想出來了。如果鼓勁還不行,老師可以給學生指思路。要根據學生所提的問題教給學生思維方法。
其次,提倡學生合作學習,取長補短。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遇到新問題需要解決,當學生獨立思考後還是解決不了,是知難而退,是指望老師講解,還是有意識地尋找夥伴,共同合作解決,這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合作學習」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放手在小組內討論,尋找解決策略,教師所做的正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工作。在小組合作學習、交流中,學生要發言,要聽取同學的意見,在評價中要當小老師,這樣,學生參與的量和質都得到了提高,主體地位更加突出。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時機是很多的,可以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展開「合作學習」。不少新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後,大部分能解決問題,只要讓學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師稍加點撥即可,節約大量時間,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發展。對於實踐性較強的內容,要強調學生動手操作,而且要引導學生在相互合作下進行,使學生互相幫助、促進、檢查。教師要投入到小組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現,提高學生積極性。教師也可以在練習的過程中展開「合作學習」。小學生的思維比較單一,題目形式稍有變化往往會影響解決問題方法的選擇,甚至失誤。設計一題多想,同一問題多種解決等,在學生獨立解決的基礎上,然後組織小組討論、辨別、交流,有利於解決問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再次,引導學生探究學習,不斷完善。作為教師就是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在小組的交互影響中使自己的個性的優勢得到充分發展。在共同的學習活動中,學生能用優勢去克服劣勢,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天道育人 為你解答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必須要立足教材,以教學理論作指導,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地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
⑻ 哪裡可以找到 《中小學注意力測驗》 陳國鵬
可以去中國注意力訓練網問問看。
⑼ 孩子的專注力不高,該如何正確培養
孩子的專注力不高,培養孩子正確的時間觀念,並且對孩子多進行鼓勵,少一些批評,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孩子愛動愛玩是天性,孩子的專注力的不集中,和家長本身的關注程度有一定的關系。專注力的不集中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消失的,只有家長正確的引導和訓練才能改變。
四、多讀書對於專注力的訓練家長每天制定一定的時間,安排孩子進行朗讀訓練,可以是孩子學習的課本文章,或者是孩子比較喜歡的課外讀物,故事書等,在朗讀的過程中,能夠開發孩子眼、手、口、腦的協調能力,在不斷的朗讀中,孩子的專注力漸漸提升。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要從小學起的,在今後的成長過程中,才會逐步描繪出屬於自己的美麗畫卷,當然這幅畫卷離不開家長的修飾和幫助,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家長也有一定的責任在裡面,希望我們每個孩子都能成為祖國的棟梁。
⑽ 淺談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注意力
新課標明確來指出,義務自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能為學生未來生活、工作和學習奠定重要基礎。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使我們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要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非常重要,注意力是影響學生學習的第一因素,所以我們必須培養學生課堂學習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