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修訂的中小學會計制度從什麼時候開始實行
關於印發《中小學校會計制度》的通知
財會[2013]28號
國務院有關部委、有關直屬機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
為適應財政預算改革和中小學校教育管理體制變化的需要,進一步規范中小學校的會計核算,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事業單位會計准則》(財政部令第72號),結合新修訂的《中小學校財務制度》(財教〔2012〕489號),我部對《中小學校會計制度(試行)》(財預字〔1998〕104號)進行了全面修訂。現將修訂後的《中小學校會計制度》印發給你們,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執行中有何問題,請及時反饋我部。
財 政 部
2013年12月27日
B. 為什麼要制定新政府會計的制度
較之以前實施的會計制度而言, 新政府會計制度在提高會計信息的准確性、提高資產等專會計科目處理的屬明確性、提高政府財務管理、服務水平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是適合現有政府會計核算狀況和經營發展需要而制定出來的新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規章。 從提高會計核算的質量方面來看, 政府事業單位類型不一, 其所負責的經營事項和服務有所差別, 新會計制度改變原有的按照不同事業單位類型選取相應會計核算口徑進行賬目處理的模式, 在對通用經濟事項進行保留的基礎上, 將共性業務列入其中, 實現不同類型組織機構會計核算標准和口徑的一致性和統一性, 為從整體上比較政府財務管理狀況提供可能。
C. 新中小學會計財務管理制度自什麼時間開始執行
中小學校財務管理實行校長負責制。
中小學校以校為單位進行會計核算。實行「集中記回賬,分校核算答」的,不改變學校財務管理權。即在一定區域內,由縣級財政和門確定的會計核算統一辦理區域內中小學校的會計核算,學校設置報賬員,在校長領導下,管理學校的財務活動,統一在會計核算報賬。具體採取何種方式,由地方財政和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定。
中小學校財會人員的任職條件、工作職責、工作許可權、專業技術職務、任免獎罰,應當嚴格按照國家會計法律制度執行。
非獨立核算的勤工儉學、社會服務和經營等項目的財務活動,由學校財務部門統一管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不得從事經營活動。
中小學校食堂應當堅持公益性和非營利性原則,在學校財務部門統一管理下,實行單獨核算,定期公開賬務。
D. 新建帳套時,如何選擇小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制度、新會計制度
新建套賬時會計制度的選擇關鍵在於看你單位的規模和性質。如果規模很小,就選擇小企業會計制度,一般選擇新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制度盡管現在很多中小企業仍在使用,但預期不久的將來也會轉成新會計制度。為了減少日後的工作量和麻煩,建議一開始就用新會計制度核算。
會計制度(accounting system)是對商業交易和財務往來在賬簿中進行分類、登錄、歸總,並進行分析、核實和上報結果的制度,是進行會計工作所應遵循的規則、方法、程序的總稱。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是指國務院財政部門(即財政部)根據會計法制定的關於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制度。
根據《會計法》的規定,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由國務院所屬財政部制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國務院業務主管部門,在與會計法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不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本地區、本部門的會計制度或者補充規定。
(4)新中小學會計制度制定的基礎是擴展閱讀:
企業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准則和小企業會計制度的區別:
1、適用范圍不同
《小企業會計制度》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不對外籌集資金、經營規模較小的企業。符合《小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的小企業,按照制度規定可以選擇執行《企業會計制度》。若選擇執行了《企業會計制度》,就不能同時選擇執行《小企業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
而《企業會計制度》的適用范圍,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除不對外籌集資金、經營規模較小的企業,以及金融保險企業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企業(含公司),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從《小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看,符合《小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的小企業也可執行《企業會計制度》。
2、會計科目設置不同
《小企業會計制度》比《企業會計制度》少設了25個一級科目。
原因主要有如下兩個方面:第一,小企業經濟業務相對簡單,因此可將《企業會計制度》中的部分科目進行歸並,如應收股利和應收利息合為應收股息科目,原材料和包裝物歸並為材料科目等。第二,小企業會計核算簡化或者沒有某科目所要反映的經濟業務,從而可少設。
3、賬務處理不同
《小企業會計制度》中沒有設置「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小企業在財產清查中發生資產的盤盈或盤虧時直接進行處理。筆者認為這種處理方法簡明扼要,與資產負債表中所反映的內容相符。而《企業會計制度》中的資產負債表中已取消了資產待處理項目,企業在編報前必須將待處理的資產進行處理,因此財產清查還要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核算。
長期資產的可收回金額較難確定,計提減值准備時需要進行較多的職業判斷,而小企業會計人員少,高素質的會計人員更少,所以《小企業會計制度》僅要求對短期投資、存貨和應收款項計提跌價或壞賬准備,不要求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計提減值准備。
小企業投資的業務比較少,按重要性原則對長期股權投資採用簡化了的成本法或簡化的權益法核算。
E. 今年使用單位新會計制度,請問在新制度中工資憑證該怎麼做以小學為例,請高手賜教。
事業單位新會計制度取消了原有的"應付工資(離退休費)」、「應付地方(部門)津貼補貼」、「應付其他個人收入」等科目,設置了"應付職工薪酬"科目,通過此科目核算。
政府功能分類科目是統計來用的,年終做部門決算的時候才會涉及到,跟做憑證沒有關系,小學的政府功能分類科目是: 2050202小學教育。
經濟分類科目是按具體的支出類款項分的,主要有:工資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債務利息支出、基本建設支出等等,上述每個項目底下還有明細,比如工資福利支出底下分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績效工資等等,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底下分撫恤金、醫療費、助學金、救濟費、困難補助等等。
計提工資時,分錄為:
借: 事業支出-基本支出-工資福利支出
事業支出-基本支出-社會保障費
事業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
貸:應付職工薪酬
發放工資時,分錄為: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銀行存款
臨時工的工資通過事業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勞務費科目核算,不走工資福利支出。
F. 新中小學會計制度的資產負債表的"資產總計"和"負債和凈資產總計"值是否應該相等
必須相等。
G. 新老會計制度的主要區別在哪裡
新會計准則體系的主要內容
1.基本會計准則
基本准則的修訂徵求意見稿是以1992年版本的《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為基礎,以2000年國務院頒布的《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為依據,借鑒IFRS《編報財務報表的框架》,結合中國的具體情況修訂而成的。它在整個准則體系中起到統馭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准則的准則」,指導具體會計准則的制定;另一方面,當出現新的業務,具體會計准則暫未涵蓋時,應當按照基本准則所確立的原則進行會計處理。
基本准則規定了整個准則體系的目的、假設和前提條件、基本原則、會計要素及其確認與計量、會計報表的總體要求等內容。會計准則體系的總體目標是規范會計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滿足投資人、債權人、社會公眾、有關部門和管理測光對會計信息的需求,這是全社會對會計信息共同的基本標准。總則部分同時也明確了會計的基本假設,包括持續經營(表明該准則體系中不含破產清算會計准則)、會計主體、會計分期、貨幣計量。其中對會計分期問題,由於《會計法》的限制,仍然規定以日歷年度作為會計年度。
基本准則第二章為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也就是會計基本原則。其中繼續保留了重要性原則、謹慎原則、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等,也強調了可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則。劉玉廷認為:目前信息披露的明晰性和重要性原則貫徹不夠,造成了大量「垃圾」信息,並不是越多越好。權責發生制和歷史成本不再作為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權責發生制並入會計分期基本假設,歷史成本體現在會計要素的計量中。
新會計准則體系下的會計要素仍保留原先的六要素分類,規定的主要內容為定義和相關的定性規定。各會計要素的定義表述與《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類似,但在內涵上借鑒了IFRS《框架》,有所擴大。
會計要素的計量單列一章。計量是本次准則修改中重點把握的問題。美國會計准則和IFRS比較側重公允價值的應用,體現會計信息的相關性。為此財政部多次與IASB討論相關問題,例如生物資產是否採用公允價值計量的問題等。公允價值反映現時價值,與決策確實比較相關,但如何取得並確保其可靠性?而且公允價值增值的收益並無相應的現金流。目前基本會計准則明確以歷史成本為各會計要素的計量基礎,但如果能取得公允價值並且公允價值可以可靠計量,則採用公允價值計量。考慮到中國市場發展的現狀,本次准則體系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資性房地產、非共同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債務重組和非貨幣性交易等方面採用了公允價值。財政部認為:投資性房地產可視同投資,且各大城市均有房地產交易市場,該市場的交易機制正在不斷完善中,可以認為有活躍的市場。但是總體上說,新會計准則體系對公允價值的運用還是比較謹慎的。另一方面,IFRS也並未完全否定歷史成本計價,因此公允價值運用程度上的差異不構成中國新會計准則體系於IFRS之間的重大差異。
本次會計准則體系中對公允價值的運用已經引起中評協的關注,認為是拓展評估師業務的重要時機。
2. 各具體會計准則的主要變化
(1) 存貨准則。這是對原准則的修訂。主要修訂內容為:
l 取消後進先出法,原因是IAS2在2003年度的改進計劃中已經取消了後進先出法,理由是成本流與實物流在大多數情況下不一致。本次准則體系建設中,對於非原則性問題,盡可能與IFRS保持一致。
l 對於借款費用的資本化問題,允許為生產大型機器設備、船舶等生產周期較長的資產所借入的款項所發生的利息資本化,計入存貨價值,而不再直接計入損益,也就是可資本化的資產不再限於使用專門借款購建的固定資產。
(2) 投資准則。主要修訂內容為調整投資的分類方式。調整後的投資分類為:
l 交易性證券投資,類似於原先的短期證券投資。期末按交易所市價計價(視為公允價值)。公允價值的變動計入當期損益,而不再採用現行的單邊調整的成本與市價孰低法。
l 持有到期投資,即原先的長期債券投資,期限、面值、利率均固定,且持有期限較長,主要為債券。此類投資以歷史成本計量,但如發生減值,則需計提減值准備。
l 權益性投資,即長期股權投資。其成本法、權益法核算基本維持現狀,這與IFRS僅在合並報表中使用權益法不同,可稱為「會計核算的權益法」,准則同時管到會計核算而不僅僅是報表列報,IASB對此也已認同。
(3) 固定資產准則。基本變化不大,主要變化是在確定凈殘值時,引入預計未來現金流量折現概念。由於目前尚難直接借鑒和全面引進IFRS5《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和終止經營》,經與IASB協調,要求改變固定資產凈殘值的確定方法。
(4) 生物資產准則。本准則主要規范農墾企業對生物資產的會計處理,將生物資產劃分為生產性、消耗性、公益性三類,分別進行會計處理。該准則的可操作性較強,其規定與農墾企業的現行會計實務也比較接近(另一項與相關企業的會計實務比較接近的是《石油天然氣開采》准則)。該准則不引進公允價值計量,這里的部分原因是在調研時農林主管部門反對。
(5) 資產減值准則。明確了若干項資產減值跡象,以及可收回金額為協議銷售價格減去處置成本後的凈額或者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兩者中的較高者。同時明確所計提的減值准備不得轉回(這是考慮到目前借減值准備的計提和轉回操縱利潤的問題很大。新會計准則體系與IFRS的實質性差異之一,對此IASB表示,因美國准則也不允許減值准備轉回,所以他們將與美國方面協調此問題)。在執行該准則時,應注意避免在計提金額確定上「拍腦袋」。
(6) 投資性房地產准則。該准則是一項新准則,用於規范土地、房產中專門用於投資(而不是自用)項目的處理。在會計報表中將單列「投資性房地產」項目,會計處理可以採用成本模式(與固定資產差異不大)或者公允價值模式,但以成本模式為主導。同時規定如有活躍市場,能確定公允價值並能可靠計量,也可以採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不計提折舊或者減值准備。財政部的觀點也是謹慎使用公允價值,但在准則中不能排除公允價值的使用,這與IAS40以公允價值為主導還是有差異的,但IASB也已表示認可。
(7) 職工薪酬准則。對應於IAS19,職工薪酬也就是企業付給職工的所有報酬,包括工資、福利、基本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其他社會保障性繳款、住房公積金等。該准則規范的內容與現行政策基本比較接近。與徵求意見稿相比,最終定稿可能會取消計提應付福利費的規定,而改為所有企業一律據實列支,職工福利類支出超過稅法規定的企業所得稅稅前列支限額的部分進行納稅調整。補充養老保險在准則中也有規定,目前已在深圳、上海等城市試運行企業年金。年金繳款可以交給信託管理人或者其他受託投資管理機構。年金在IFRS中有設定提存計劃和設定受益計劃兩大類,其中設定提存計劃的處理基本與補充養老保險一致。設定受益計劃在國內的法規中未作規定,實務上國內目前也沒有,所以准則中對此未作規定。
(8) 債務重組准則。改變現行的「一刀切」將由於債權人讓步而導致債務人豁免或者少償還的負債計入資本公積的做法,而是恢復最初債務重組准則的原狀(但規定限制條件),將債務重組收益計入營業外收入,對於實物抵債業務,引進公允價值作為計量屬性。財政部認為,此時抵債物資雖然可能沒有活躍的交易市場,但是可以通過評估確定其公允價值,如果雙方是非關聯方,雙方的協商作價也可視為公允價值。
(9) 所得稅准則。該准則是新准則體系中實施難度最大的准則之一。與現行的應付稅款法相比,該准則的理念有重大變化,參照IAS12的規定,強調權責發生制原則和資產負債表觀的理念,以利潤總額為基礎調整若干項目後求得所得稅費用的計算基礎(按資產負債表觀調整利潤總額)。
(10) 非貨幣性交易准則。引入公允價值和評估作價。如沒有活躍市場,則非關聯的交易雙方在無第三方干預的情況下協商作價,也可視為公允價值。
(11) 企業合並准則。本准則的影響較大。企業合並在法律形式上有吸收合並、新設合並和控股合並。按照合並雙方是否處於同一控制下,分為處於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目前在中國的企業合並中為大多數)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控股合並不取消法人資格,實質是股權投資,在投資准則中規范;吸收合並和新設合並是本准則所規范的內容。目前中國的企業合並大部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例如中央、地方國資委所控制的企業之間的合並,或者同一企業集團內兩個或多個子公司的合並,這不一定是合並方和被合並方雙方完全出於自願的交易行為,合並對價也不是雙方討價還價的結果,不代表公允價值,因此以賬面價值作為會計處理的基礎,以避免利潤操縱。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包括吸收合並和新設合並)可以有雙方的討價還價,是雙方自願交易的結果,因此有雙方認可的公允價值,並可確認購買商譽。商譽的減值問題在資產減值准則中單獨予以規定,只減值不攤銷。該准則對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的處理方法與IFRS3一致;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目前IFRS中尚無規定,因此該項規定不作為中國會計准則與IFRS之間的差異看待。
(12) 合並財務報表准則。與《合並會計報表暫行規定》相比,該准則所依據的基本合並理論已發生變化,從側重母公司理論轉為側重實體理論。合並報表范圍的確定以控制的存在為基礎,更關注實質性控制,母公司對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納入合並范圍,而不一定考慮股權比例。准則排除了比例合並方法,但要求業務與母公司差異較大的子公司也應納入合並范圍。所有者權益為負數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續經營的,也應納入合並范圍。
(13) 每股收益准則。該准則為新制定的披露准則,不涉及確認和計量問題。重點是解決可轉債、期權性質的認股權證等問題。該准則的制定背景是:繼續沿用2001年證監會發布的第9號編報規則《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計算及披露》已不能滿足要求。本准則借鑒IAS33的規定,要求計算基本EPS和稀釋EPS,且這里的稀釋EPS概念不同於證監會9號編報規則中的攤薄EPS,計算方法更加科學化。同時,在利潤表的後面直接披露EPS數值。
(14) 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准則。本准則基本維持現狀,無重大變化。但與IAS24相比存在實質性差異。IAS24中已取消了「同受國家控制的企業不能僅僅因為同受國家控制而成為關聯方」這一豁免規定,但中國的國有企業,其性質不同於西方,國有經濟規模大,取消該豁免條款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對國有企業之間的關聯方關系的確定延續目前的規定,即國有企業之間只有當存在投資紐帶或者其他實質性控制關系時才認定為存在關聯方關系。IASB表示對中國國有企業之間的關聯方關系問題將在IASB下次理事會會議上作專題研究,並且在資產減值准備轉回、國有企業之間的關聯方關系、捐贈與補助視同國家投資等目前中國會計准則與IFRS存在實質性差異的方面,以及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的研究中希望得到中國的幫助。
(15) 捐贈與補助准則。IFRS對政府補助和政府援助採用全面收益法,但中國有所不同,准則規定對研發撥款等文件明確會計處理方法的,應從其規定(例如將專項撥款視同國家投資,計入資本公積);沒有特殊規定的才計入收益。這是中國會計准則與IFRS的第三項實質性差異。
(16) 金融工具准則。這些准則對金融企業的影響較大,例如將金融資產分為四大類。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價值計量,並從表外移到表內反映。
H. 如何進行新中小學會計制度科目核算
一、為規范中小學校的會計核算,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及《事業單位會計准則(試行)》(財預字〔1997〕286號)等有關法規,結合中小學校的特點,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適用於各級人民政府舉辦的普通中小學校、職業中學、特殊教育學校、工讀教育學校、幼兒園、成人中學和成人初等學校。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舉辦的上述學校參照執行。
學校所屬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校辦產業的會計核算按照同行業企業會計制度執行,必須定期向學校報送會計報表。
學校基本建設投資的會計核算,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三、學校會計年度自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四、會計核算基礎主要採用收付實現制,對實行內部成本核算的勤工儉學收支可採用權責發生制。
五、學校會計記賬採用借貸記賬法。
六、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發生外幣收支的業務,應當摺合為人民幣核算。
七、會計記錄及報表填列以人民幣「元」為金額單位,元以下記至角、分。
八、學校會計核算,應按本制度的規定設置和使用會計科目。不需用的科目,可以不用。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不影響會計核算要求、會計報表指標匯總以及提供統一的會計報表的前提下,可根據實際情況分設某些科目,統一二級科目和明細科目的設置。學校在符合上述要求前提下,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分設某些明細科目。
本制度規定的會計科目編號不得改變或重編。會計科目之間留有的空號,供各地分設會計科目之用。
九、填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應同時填列會計科目的名稱和編號,或只填列會計科目名稱,省略其編號。不準只填科目編號,不填科目名稱。
十、本制度規定了學校對外報送會計報表的格式和編制報表的要求,學校內部管理需要的報表可自行規定。
十一、會計報表的報送時間按當地財政部門的規定執行。年度會計報表應附收支情況說明書,對年度預算的執行情況,資產、負債及專用基金變動情況,對本期或者下期財務狀況發生重大影響的事項以及需要說明的其他事項加以說明。
對外報出的會計報表應依次編定頁數,加具封面,裝訂成冊,加蓋公章。封面上應註明:學校名稱、報表所屬期間、報出日期等,並由校長和會計主管人員簽名。
十二、學校會計檔案的管理,按財政部和國家檔案局制定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執行。
有關會計核算的一般要求及會計核算事宜,按財政部印發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財會字〔1996〕19號)辦理。
十三、本制度由財政部和教育部負責解釋和修訂。
十四、本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試行。
I. 會計政策、會計制度、會計原則、會計基礎、會計處理方法,相互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會計政策:是指抄企業在會襲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中所採用的原則、基礎和會計處理方法。會計制度:是進行會計工作所應遵循的規則、方法、程序的總稱。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是指國務院財政部門(即財政部)根據會計法制定的關於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制度。會計原則:又稱「會計准則」。它是建立在會計目標、會計假設及會計概念等會計基礎理論之上具體確認和計量會計事項所應當依據的概念和規則。會計原則對於選擇會計程序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會計基礎 :也是基礎會計,是闡明會計的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技術。會計處理方法:是指在會計核算中所採用的具體方法,通常包括:收入確認方法,企業所得稅的會計處理方法,存貨計價方法,壞賬損失的核算方法,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編制合並會計報表的方法,外幣折算的會計處理方法等。
J. 新會計制度是什麼時候實施的
一、新企業會計准則是財政部於2006年2月15日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33號發布的會計准則和審計准則體系。2005年財政部先後發布了6批共22項會計准則的徵求意見稿,此外對1997年至2001年期間頒布的16項具體會計准則,也進行了全面的梳理、調整和修訂,最終在2006年初構建起一套企業會計准則的完善體系。
二、2014年《企業會計准則》經歷了頒布以來最大的一次修訂。其中修訂5項、新增3項會計准則、新增一項准則解釋,並於2014年7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