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內蒙古師范大學怎麼樣
內蒙古師范大學創建於1952年,是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最早建立的高等學校,自治區重點大學,是具有鮮明教師教育和民族教育特色的綜合性師范大學。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創業、實踐探索,現已成為自治區培養基礎教育、民族教育師資和蒙漢兼通少數民族復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區中學教師培養中心、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基礎教育與民族教育改革發展研究中心。學校也是國家及自治區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培訓基地、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基地、自治區民族雕塑研究中心、專業藝術創作基地、人文社科普及基地,是自治區各類體育專業人才和全國八省區蒙古族體育人才、中國北方民族音樂人才、自治區美術、藝術設計教育人才培養基地,被社會譽為「民族教育的搖籃」。
學校有賽罕校區和盛樂校區,佔地總面積3800餘畝(約253公頃),校舍建築面積90餘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28億余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5.2億余元。館藏圖書250萬余冊,電子圖書170萬余冊。學校下設28個教學機構,2個合作辦學學院,1個獨立學院,2所附屬學校。現有教職工2128人,其中專任教師1350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教師1168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6.5%,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教師685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0.7%;有博士生、碩士生導師1043人,有自治區級教學名師20人,國家和自治區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4人,2002年至今,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萬人計劃」、自治區「新世紀321人才工程」145人(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7人,獲自治區「草原英才」項目資助30人。
學校有在校全日制本專科生31677人,其中蒙古語授課本專科生6593人,有各類研究生4330人,各類成人教育學生905人,各類留學生645人,形成了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學校開設92個本科專業(其中蒙古語授課專業37個),涵蓋10大學科門類。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6個;有自治區級品牌專業32個,自治區重點建設專業4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自治區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自治區精品課程79門,自治區級教學團隊15個;有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9個,自治區重點學科和重點培育學科18個,校級重點學科37個。
學校擁有博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碩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26個,碩士專業學位10種;具有碩士研究生免試推薦入學資格。學校擁有省部級科研平台30個,其中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14個、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3個、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含培育)3個、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4個、院士專家工作站2個、自治區協同創新中心1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3個。同時擁有自治區級科技創新團隊7個、全國「人文社科普及基地」1個、自治區首批科普示範基地1個。
建校66年來,學校形成了「求真務實,育人至上,學術創新,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強化了「雙學位教師教育和蒙漢兼通人才培養」的辦學特色,秉承「獻身、求實、團結、奮進」的校訓,已培養輸送各類畢業生25萬餘人。學校堅持開放辦學,與蒙古、俄羅斯、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美國、英國、德國、法國、荷蘭、加拿大、澳大利亞等20幾個國家及50餘個國內知名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2009年被批准為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研究生培養單位。學校先後聘請包括5位兩院院士和4位學部委員在內的400餘位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任學校學術顧問、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
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學校正按照「融入社會、服務社會、引領社會」的理念轉型發展,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為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創新型高水平綜合性師范大學而不懈努力。
⑵ 如何改善農村辦學條件
【轉自網路】
應制定全省小學、初中生均撥款的最低保障線,提高公用經費保障水平。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分別測算出小學、中學教師工資、社會保障和生均公用經費總數,把它作為最低保障線,以此調整財政撥款政策和比例,提高省級轉移支付力度,切實保障對農村教育的投入。應設立農村中小學設備更新和校舍維修專項資金,按照農村中小學建設標准、新課程改革以及校舍維修的需求,加強學校內部建設,確保農村中小學實驗室儀器設備以及校舍條件全部達標。應繼續加大農村教育經費的投入力度。目前,我國農村義務教育實行的是「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這對於財政實力較強的縣,是可行的;但對於財政實力較弱的縣,教育經費投入就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因此,建議在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的前提下,積極探索新形勢下農村義務教育投入的新體制,對財政實力較弱的縣,可以由「以縣為主」逐步轉變為以「以國家、省為主」的投入體制,通過進一步加大國家、省對農村教育經費的轉移支付力度,調節和平衡各地義務教育條件上的差異,全面落實「三個增長」。
「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要加強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雖然近幾年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仍然存在部分教師知識老化、方法陳舊,教師隊伍存在著結構性矛盾等問題。他建議,應加強對農村中小學教師編制的核定工作;著力解決農村教師待遇問題;實行城鄉教師交流制度。
⑶ 未來的學校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我的想像彷彿乘坐著宇宙飛船,一下子飛到了我們的未來學校.這時我沉浸在美好的幻象之中……
校門口,有兩個高智能機器人,站在門口每天歡迎我們來到學校.我們還可以和機器人交談,我們提各種各樣怪怪的問題都難不倒它們.一進校園有一排醒目的電子熒光屏黑板報,只要按電鈕,它就根據你的要求顯示出豐富多採的畫面.
校園的中心是一個大型的運動場,它的上空有一個由活生生的植物編織而成的頂,下雨時,它可以為我們遮雨,天晴時,一按紅色按鈕它就自動打開,變成了一個大型花環,圍繞著運動場,美麗極了.運動場分兩層,第一層有綠色的環行跑道,中間是一個栽滿絨絨綠草的足球場.同學們可以在上面踢足球、做游戲.第二層有電子籃球場、高科技游泳池、電子乒乓球場、電子羽毛球場等體育設施,這些都是用電子計算機和tx射線控制的.運動場的周圍是同學們用基因工程培養出來的新型植物組成的大花園,一棵樹上可以開迎春花、桃花、李花,還可以結桃子、李子供同學品嘗.
運動場的正前方是用植物編成的現代化教學大樓.房子裡面冬暖下涼,因為這些植物可以自然的調節裡面的氣溫.教室裡面的黑板是用電腦熒屏製成的,我們的老師只要按滑鼠就可以輕松的進行教學了.我們的桌椅是可以按身高進行調控的,假如你寫字姿勢不正確,它就會悄悄地發出信號,要你及時糾正.我們的書本是用寬寬的海帶做成的,墨水是五彩繽紛的牛奶做的,筆是用可以吃的食物做成的,用完以後可以吃,在也不產身生那些污染環境的垃圾.
運動場的左側是一棟科技樓.第一層是電子圖書館,裡面只有電腦,我們只要按滑鼠就可以查到你所需要的信息.第二層有現代化的音樂室、美術室等特長室.第三層是生物科技館,裡面有用基因、克隆的新品種動物.第四層是時光隧道,上歷史課,我們就乘坐著時光隧道車去古時侯考查察.
未來的學校是多麼令人神往啊!這一切還是靠我們今天腳踏實地認真學習,長大後去發明、去創造、去實現這美好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