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小學校 > 赤光中心小學

赤光中心小學

發布時間:2020-12-08 01:20:44

A. 談如何當好小學校長

校長是學校管理的組織者、引領者,是師生的榜樣,是學校的核心,
「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校長的教育理念,決定著學校的發展方向,校長素質的高低決定著一所學校辦學的成敗
。正如俗話說的,有好的校長,才能有好的學校。
好校長必須是學習型的
說實在話,我年輕時喜歡讀小說詩歌之類,但沒有真正認識讀書的重要,純粹是以消磨時間為目的。從教後,我同樣不知道學習有多麼重要,認為只要工作認真負責,教小學的知識隨便可以應付。我總覺得我們的學生太八股了,活力不強,成績不好。幾十年了,從當老師到校長,一直這么著。
古有俗語:「六十六,學不足」,也就是要「活到老,學到老」的意思。實踐要有理論為指導。而社會在不斷發展,國際國內形勢、辦學趨向、教材內容、教學要求、教育對象等都在發生變化,我們原來所學的理論知識已經遠遠不夠或不適應需求。那麼作為校長應怎樣掌握新的理論知識呢?答案就是學習,通過不斷學習,可以讓我們的知識不斷更新,從而獲得方方面面的新信息、新理論、新方法。從校長的自身層面來講,通過不斷學習,精神得到充實,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引發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人性會得到升華,突顯人生價值。從校長的管理層面來講,通過不斷學習,才能與時俱進,統攬大局,管理好學校。二.
好校長必須是服務型的
因為教育是家國發展的千秋大業,是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偉大事業,所以服務是校長的天職。校長在辦學中要有很強的服務精神,服務於教師、服務於學生、服務於學校的發展。
在服務教師方面,校長不僅要搭建教師專業發展平台,而且更要善於營造寬松和諧的工作生活環境,構建一種團結、向上、健康的人際關系。
在服務學生方面,校長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這也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因此,為學生服務應成為校長管理學校的出發點和歸宿點。為學生健康成長服務,校長要變「學生適應學校教育」為「學校教育適應學生發展」,努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設必要的條件,提供良好的學習活動環境。
在服務學校發展方面,校長要「以學校為己家,以學生成長為己任」,善於挖掘社會資源,引導山村群眾、學生家長熱情參與學校管理,構建促進學校發展的網路系統。三.
好校長必須有先進的辦學思想
對地處偏遠貧困山區,經濟基礎相當薄弱的學校來說,是很難出績效的,但赤光中心小學結合實際提出了「培養特長,全面發展」、「積極打造山區農村品牌學校」的辦學理念,多年的實踐證明,
該校培養出來的學生,不但基礎知識扎實,更重要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培養,適應社會的能力得到發展。
校長的辦學思想是一種具體的、實在的、符合學校發展實際的,是學校師生的行動指南。四.
校長必須是科研型的
教育科研是一線校長的重要工作。大家知道,理論指導實踐。而理論又是怎麼形成的呢?不言而喻,理論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學校是育人場所,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質量的綜合活動。育怎樣的人,怎樣育人,過程怎樣,過程中有什麼問題,如何對待這些問題,師者最有發言權,而校長是師者的引領著,這明擺著就是學校管理理論、教育教學方式方法理論的一手材料必須由一線的教師和校長來提供。有人說,理論研究是專家的事,而我認為我們一線的教師、校長必須努力成為專家,否則,就不會有真正的專家。(我認為那些有高學位或高職位而不深入一線的、坐在辦公室里玩文字游戲的只能算是「理論虛擬專家」)。因此,校長必須是科研型的,這樣才能帶出一個科研型的教師團隊。通過教育科研來找出問題,一方面為政府部門做出正確決策提供真正有價值的參考,另一方面為學校解決問題,促進學校發展,提升學校品位搭建平台。五.
校長必須有管理智慧
校長是學校的法人。法律賦予校長有依法辦學的職責。校長不應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是學校管理的組織者、引領者,是師生的榜樣。
首先,校長必須能聚師生集體智慧,建立「制度管理與人文管理」相統一的人性化的管理機制。第二,校長必須能團結、激勵每一位教職員工,以主人翁姿態,自覺遵章守紀,圍繞學校發展方向,齊心協力工作。第三,校長必須能正確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力,依法辦好學校。如:保障學校、教師、學生的權益,保障學校的財產不受侵犯,保障教學安全,使學校不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保障教師業務學習進修的權利,保障學生接受教育的權利等等。第四,校長能智慧處理人際關系。當前社會的人際關系,在管理中最難處理的就是「情與理」的矛盾,特別是與領導之間,同事之間,親朋之間,更需智慧來處理。
總之,學習精神是當好校長的根基,服務精神是當好校長標准,正確的辦學思想是當好校長的前提。教育科研是促進校長教師專業化水平提高、促進學校發展,提升學校品位的有效途徑,用智慧來管人、管事、協調人際關系,能使校長的辦學思想得到落實,使學校管理有序,使團隊精神凸顯,使學校得到最大發展。

B. 2013年河源紫金縣藍塘小學高級教師評審通過獲得專業技術資格名單

2012年的就有:

源城區東埔中學 李紅 政治
源城區嘯仙中學 阮碧先 政治
源城區文昌中學 刁新英 政治
源城區文昌中學 朱彩婷 政治
源城區寶源學校 江偉安 政治
源城區源西中學 劉娟媚 政治
源城區高埔崗學校 劉昌浩 政治
東源中學 歐陽偉敏 政治
東源中學 吳若 政治
東源柳城中學 廖祥海 政治
東源仙塘中學 邱雅琪 政治
東源高級中學 吳碧定 政治
和平縣古寨中學 梁 賢 政治
和平縣實驗初級中學 吳金華 政治
龍川縣實驗中學 馬成周 政治
龍川縣田家炳中學 李極宇 政治
龍川縣金安中學 孫琴 政治
龍川縣麻布崗中學 黃雪敏 政治
龍川縣麻布崗中學 陳欣 政治
龍川縣培英學校 鍾震球 政治
龍川縣培英學校 陳日勝 政治
龍川縣新城初級中學 鍾建明 政治
龍川縣黃布二中 黃金文 政治
龍川縣附城二中 劉演旋 政治
龍川縣義都中學 李接娣 政治
龍川縣四都振寰中學 鄭彩蘭 政治
龍川縣洋貝中學 黃秋宏 政治
龍川黃石職業中學 駱勝初 政治
龍川縣黎咀中學 謝瓊明 政治
龍川縣回龍二中 邱東明 政治
龍川縣麻布崗第二中學 鍾洪輝 政治
龍川縣上坪中學 劉青林 政治
紫金縣第二中學 黃仕華 政治
紫金縣第二中學 江曉 政治
紫金縣附城中學 李光明 政治
紫金縣臨江第二中學 鄧雄飛 政治
紫金縣臨江中學 利東明 政治
紫金縣龍窩鎮第三中學 宋惠英 政治
紫金縣龍興中學 吳潤航 政治
紫金縣琴江中學 葉向民 政治
紫金縣琴江中學 彭羅先 政治
紫金縣青溪中學 盧遠標 政治
紫金縣紫金中學 陳麗容 政治
紫金縣紫金中學 黃葉新 政治
紫金縣紫金中學實驗學校 江環珍 政治
連平縣連平中學 廖媛 政治
連平縣元善中學 周錦生 政治
連平縣元善中學 曾莉華 政治
連平縣忠信中學 鄔春曉 政治
河源市第二中學 王秀蘭 政治
源城區源西中學 楊媛 語文
源城區區一中 歐素容 語文
源城區區一中 張新梅 語文
源城區文昌中學 楊秋霞 語文
源城區文昌中學 歐瑞桃 語文
源城區文昌中學 黃愛萍 語文
源城區文昌中學 黃惠琴 語文
源城區埔前二中 鍾秋娥 語文
源城區埔前二中 宋東泉 語文
源城區寶源學校 葉志優 語文
源城區寶源學校 古育紅 語文
源城區源南學校 黃 娟 語文
源城區嘯仙中學 劉偉良 語文
源城區嘯仙中學 陳小嫦 語文
源城區嘯仙中學 張慧莉 語文
源城區嘯仙中學 葉莉 語文
東源燈塔中學 賴雨輝 語文
東源職業高級中學 劉武強 語文
東源新豐江中學 黃小瓊 語文
東源船塘中學 張偉瓊 語文
東源中學 劉育光 語文
東源黃田中學 曾橋養 語文
東源柳城中學 陳金紅 語文
東源仙塘中學 劉惠平 語文
東源駱湖中學 唐金燕 語文
東源高級中學 程坤華 語文
東源縣第二中學 羅秀鳳 語文
東源縣第二中學 李美英 語文
東源久社中心學校 藍潤芳 語文
和平縣福和高級中學 張南灶 語文
和平縣福和高級中學 林春茹 語文
和平縣陽明第二中學 黃萍可 語文
和平縣和平中學 黃紀雪 語文
和平縣和平中學 梁雪寫 語文
和平縣古寨中學 林觀托 語文
和平縣陽明中學 陳 靜 語文
和平縣實驗初級中學 唐世法 語文
龍川縣第一中學 劉龍昌 語文
龍川縣第一中學 馬偉國 語文
龍川縣一中初中部 黃小珍 語文
龍川縣一中初中部 朱石明 語文
龍川縣一中初中部 楊海濤 語文
龍川縣一中初中部 謝素勇 語文
龍川縣老隆中學 駱建文 語文
龍川縣實驗中學 彭建榮 語文
龍川縣田家炳中學 袁先平 語文
龍川縣金安中學 駱藝華 語文
龍川縣佗城中學 殷國勝 語文
龍川縣佗城中學 羅偉權 語文
龍川縣佗城中學 鄧立瑾 語文
龍川縣佗城中學 巫彩芳 語文
龍川縣鐵場中學 黃艷霞 語文
龍川縣鐵場中學 鍾錦雄 語文
龍川縣鐵場中學 李小璇 語文
龍川縣鐵場中學 黃偉凡 語文
龍川縣鐵場中學 黃向權 語文
龍川縣車田中學 張秀麗 語文
龍川縣車田中學 楊榮茂 語文
龍川縣車田中學 李邦聰 語文
龍川縣赤光中學 張平 語文
龍川縣赤光中學 袁學軍 語文
龍川縣赤光中學 巫遠清 語文
龍川縣赤光中學 陳小群 語文
龍川縣赤光中學 葉培祥 語文
龍川縣麻布崗中學 謝永忠 語文
龍川縣麻布崗中學 黃海源 語文
龍川縣培英學校 廖毅 語文
龍川縣培英學校 吳文娟 語文
龍川縣培英學校 曾偉梅 語文
龍川縣培英學校 羅國堅 語文
龍川縣培英學校 楊月妹 語文
龍川縣培英學校 謝志霞 語文
龍川縣新城初級中學 鄧俊平 語文
龍川縣新城初級中學 何小芬 語文
龍川縣新城初級中學 廖少純 語文
龍川縣新城初級中學 汪立冬 語文
龍川縣新城初級中學 楊雲平 語文
龍川縣黃布中學 黃惠燕 語文
龍川縣黃布二中 曾召華 語文
龍川縣紫市中學 黃文美 語文
龍川縣紫市中學 張麗珍 語文
龍川縣通衢中學 張振才 語文
龍川縣通衢中學 張燕輝 語文
龍川縣通衢中學 葉輝中 語文
龍川縣通衢中學 鄧聲龍 語文
龍川縣通衢中學 葉志育 語文
龍川縣登雲中學 鄧輝東 語文
龍川縣登雲中學 曾恆明 語文
龍川縣登雲中學 葉秀紅 語文
龍川縣附城二中 駱國輝 語文
龍川縣附城二中 鍾紅生 語文
龍川縣義都中學 葉春歡 語文
龍川縣義都中學 劉桂蘭 語文
龍川縣義都中學 葉及學 語文
龍川縣四都振寰中學 郭旭霞 語文
龍川縣豐稔中學 柳睿 語文
龍川縣豐稔中學 范才基 語文
龍川縣豐稔中學 黃紅琴 語文
龍川縣豐稔三中 葉細定 語文
龍川縣豐稔三中 王春連 語文
龍川縣谷前中學 駱春英 語文
龍川縣石坑中學 鄒新堅 語文
龍川縣石坑中學 鄒金華 語文
龍川縣洋貝中學 黃慶太 語文
龍川縣田心中學 吳秀英 語文
龍川縣田心中學 黃秀麗 語文
龍川縣田心中學 黃偉平 語文
龍川縣田心中學 謝海鷹 語文
龍川縣田心中學 黃春林 語文
龍川縣田心二中 黃麗 語文
龍川縣龍母中學 巫坤泉 語文
龍川縣龍母中學 曾小蘭 語文
龍川縣龍母職業中學 袁俊傑 語文
龍川黃石職業中學 謝麗華 語文
龍川黃石職業中學 伍思源 語文
龍川黃石職業中學 謝福海 語文
龍川黃石職業中學 鄧成紅 語文
龍川縣車田二中 陳鋼仕 語文
龍川縣車田二中 張志遠 語文
龍川縣車田二中 鄧興勤 語文
龍川縣車田二中 劉思芳 語文
龍川縣車田二中 陳輝燕 語文
龍川縣黎咀中學 謝偉澤 語文
龍川縣黎咀中學 駱秀萍 語文
龍川縣黎咀中學 張國平 語文
龍川縣回龍二中 袁文新 語文
龍川縣回龍二中 吳光龍 語文
龍川縣回龍二中 吳紅仁 語文
龍川縣新田中學 鄔青林 語文
龍川縣麻布崗第二中學 楊茂棣 語文
龍川縣麻布崗第二中學 楊祥俊 語文
龍川縣麻布崗第二中學 樂仁良 語文
龍川縣麻布崗第二中學 王錦紅 語文
龍川縣貝嶺中學 劉賤敏 語文
龍川縣貝嶺中學 歐冬娜 語文
龍川縣細坳中學 石中瑜 語文
龍川縣細坳中學 楊智偉 語文
龍川縣上坪中學 王汶海 語文
龍川縣上坪中學 劉建新 語文
龍川縣上坪二中 劉貴亮 語文
紫金縣附城中學 黃錦輝 語文
紫金縣第二中學 鄧文霞 語文
紫金縣第二中學 賀建良 語文
紫金縣爾崧中學 張小環 語文
紫金縣爾崧中學 張日嫻 語文
紫金縣爾崧中學 謝燕玲 語文
紫金縣爾崧中學 葉麗書 語文
紫金縣附城中學 朱運梅 語文
紫金縣附城中學 陳振煥 語文
紫金縣附城中學 李祝良 語文
紫金縣附城中學 朱曉紅 語文
紫金縣古竹中學 張麗霞 語文
紫金縣好義中學 黃向輝 語文
紫金縣黃塘中學 李浩平 語文
紫金縣九和中學 李國威 語文
紫金縣紫城鎮中學 彭建軍 語文
紫金縣藍塘第三中學 張昌發 語文
紫金縣藍塘第三中學 鍾國良 語文
紫金縣龍窩鎮第三中學 黃蔭其 語文
紫金縣龍窩鎮中 廖小紅 語文
紫金縣龍窩鎮中 廖茂強 語文
紫金縣龍興中學 陳笑容 語文
紫金縣龍興中學 鄧少波 語文
紫金縣琴江中學 黃華招 語文
紫金縣上義中學 張子群 語文
紫金縣士貴中學 黃林達 語文
紫金縣士貴中學 黃均奎 語文
紫金縣水墩中學 賀秀紅 語文
紫金縣瓦溪二中 劉輝英 語文
紫金縣瓦溪中學 林新鋒 語文
紫金縣烏石中學 洪春英 語文
紫金縣烏石中學 黃玉芳 語文
紫金縣義容中學 李志文 語文
紫金縣義容中學 傅作龍 語文
紫金縣義容中學 許雪敏 語文
紫金縣育新中學 朱錦標 語文
紫金縣育新中學 潘兆宏 語文
紫金縣育新中學 謝悅文 語文
紫金縣職業高級中學 徐海紅 語文
紫金縣職業高級中學 朱素霞 語文
紫金縣九和中學 鍾偉方 語文
紫金縣紫城鎮中學 龍美紅 語文
紫金縣紫城鎮中學 黃碧香 語文
紫金縣紫金中學 葉遠青 語文
紫金縣紫金中學實驗學校 張小蓮 語文
紫金縣紫金中學實驗學校 曾玉生 語文
紫金縣新智中學 劉乙梅 語文
紫金縣新智中學 戴惠連 語文
紫金縣新智中學 劉偉勇 語文
連平縣大湖中學 韋宏順 語文
連平縣附城中學 葉方曉 語文
連平縣附城中學 謝宏彪 語文
連平縣惠化中學 黃少勇 語文
連平縣隆街中學 謝東方 語文
連平縣隆街中學 朱錦雲 語文
連平縣雁橋中學 庄秋火 語文
連平縣油溪中學 何志玲 語文
連平縣元善中學 付少艷 語文
連平縣元善中學 賴滿妹 語文
連平縣第二初級中學 賴秀雲 語文
連平縣忠信鎮中學 陳彩瑞 語文
連平縣忠信中學 謝東周 語文
連平縣忠信中學 曾日明 語文
連平縣忠信中學 黃新位 語文
河源中學 鍾宇瓊 語文
河源中學 繆洪周 語文
河源市田家炳實驗中學 何花 語文
河源市第二中學 何慧娟 語文
河源市第二中學 鄧設花 語文
源城區東埔中學 諶群英 英語
源城區嘯仙中學 李紅妹 英語
源城區嘯仙中學 江敏娜 英語
源城區文昌中學 陳麗玲 英語
源城區區二中 鄺志如 英語
源城區寶源學校 朱周宜 英語
源城區源南學校 葉 麗 英語
東源燈塔中學 朱石明 英語
東源中學 鄒仲輝 英語
東源中學 劉淑紅 英語
東源中學 馮小梅 英語
東源中學 歐陽麗珍 英語
東源柳城中學 陳三英 英語
東源仙塘中學 高金蘭 英語
和平縣福和高級中學 郭愛民 英語
和平縣和平中學 陳霄丹 英語
和平縣陽明二中 羅飛玩 英語
和平縣陽明中學 許佩芬 英語
和平縣和平中學 袁學志 英語
龍川縣第一中學 曾秀連 英語
龍川縣第一中學 曾秋泰 英語
龍川縣一中初中部 黃平安 英語
龍川縣一中初中部 雷響妹 英語
龍川縣一中初中部 曾愛華 英語
龍川縣老隆中學 王滿珍 英語
龍川縣實驗中學 劉雲旋 英語
龍川縣田家炳中學 巫彩英 英語
龍川縣金安中學 黃禮平 英語
龍川縣佗城中學 陳麗平 英語
龍川縣佗城中學 劉仕琴 英語
龍川縣鐵場中學 袁彬彬 英語
龍川縣車田中學 張新芳 英語
龍川縣赤光中學 袁新華 英語
龍川縣培英學校 巫志新 英語
龍川縣培英學校 魏秀萍 英語
龍川縣新城初級中學 邱小瓊 英語
龍川縣黃布中學 楊永建 英語
龍川縣通衢中學 陳廣才 英語
龍川縣登雲中學 鄭小夫 英語
龍川縣義都中學 鄧旭輝 英語
龍川縣義都中學 徐周瓊 英語
龍川縣豐稔三中 吳雄英 英語
龍川縣谷前中學 戴紅星 英語
龍川縣田心二中 陳怡梅 英語
龍川縣車田二中 張勝穩 英語
龍川縣細坳中學 李石堯 英語
紫金縣第二中學 張廣平 英語
紫金縣爾崧中學 黃月娥 英語
紫金縣爾崧中學 李士傑 英語
紫金縣好義中學 廖遠梅 英語
紫金縣黃塘中學 鍾建青 英語
紫金縣敬梓中學 何秀明 英語
紫金縣臨江中學 劉小蘭 英語
紫金縣育新中學 黃偉文 英語
紫金縣義容中學 郭奕浩 英語
紫金縣職業高級中學 曾達林 英語
紫金縣職業高級中學 劉彬華 英語
紫金縣中山高級中學 羅雪秋 英語
紫金縣紫城鎮中學 袁曉紅 英語
紫金縣新智中學 黎新香 英語
紫金縣新智中學 賴志發 英語
連平縣附城中學 劉婷婷 英語
連平縣忠信中學 曾衍顏 英語
連平縣連平中學 黃仁嬌 英語
連平縣連平中學 李潔萍 英語
連平縣連平中學 賴文瓊 英語
連平縣溪山中學 劉獻聰 英語
連平縣雁橋中學 黃麗芬 英語
連平縣油溪中學 謝志紅 英語
連平縣元善中學 林雪姻 英語
連平縣忠信鎮中學 何媛媛 英語
河源中學 葉娟芬 英語
河源市田家炳實驗中學 黃建英 英語
河源市第二中學 朱淑芳 英語
河源市第二中學 朱麗雅 英語
河源市第二中學 朱麗娟 英語
源城區嘯仙中學 張志強 歷史
源城區文昌中學 朱秀花 歷史
和平縣和平中學 鍾 雨 歷史
龍川縣鐵場中學 楊永良 歷史
紫金縣臨江中學 李思強 歷史
紫金縣紫城鎮中學 黃永培 歷史
東源職業高級中學 朱新濱 地理
東源高級中學 許麗華 地理
龍川縣田家炳中學 刁世偉 地理
龍川縣麻布崗中學 謝江華 地理
紫金縣附城中學 葉利群 地理
紫金縣中山高級中學 鄒俊源 地理
紫金縣中山高級中學 黃百康 地理
連平縣忠信中學 何彩霞 地理
河源市田家炳實驗中學 王小妹 地理
河源市田家炳實驗中學 羅小夏 地理
源城區東埔中學 曾運輝 音樂
源城區東埔中學 葉漢顏 音樂
源城區豐源學校 楊王添 音樂
東源中學 黃彬強 音樂
紫金縣新智中學 王會強 音樂
連平縣附城中學 陳少惠 音樂
東源曾田中學 葉麗群 美術
和平縣福和高級中學 羅宴韓 美術
和平縣和平中學 謝文瓊 美術
龍川縣金安中學 刁權芳 美術
紫金縣紫金中學 張志紅 美術
紫金縣新智中學 曹明忠 美術
源城區源西中學 羅志通 數學
源城區嘯仙中學 葉萍 數學
源城區區一中 鄺小敏 數學
源城區寶源學校 陳秀雲 數學
源城區源南學校 張志洪 數學
東源燈塔中學 李東彪 數學
東源新回龍中學 羅水濃 數學
東源船塘中學 呂群星 數學
東源黃村中學 鍾君寶 數學
東源澗頭中學 李小芳 數學
和平縣和平中學 朱榮坤 數學
和平縣和平中學 袁玉萍 數學
和平縣陽明二中 陳門新 數學
和平縣浰江中學 陳爾學 數學
和平縣浰東中學 池景山 數學
和平縣上陵中學 吳慶青 數學
和平縣陽明中學 劉小巧 數學
龍川縣第一中學 劉佛連 數學
龍川縣第一中學 巫德初 數學
龍川縣一中初中部 鍾建洲 數學
龍川縣老隆中學 鄒國造 數學
龍川縣實驗中學 劉惠民 數學
龍川縣實驗中學 葉常青 數學
龍川縣田家炳中學 鄒勤霞 數學
龍川縣田家炳中學 胡洪波 數學
龍川縣車田中學 馮劍鋒 數學
龍川縣車田中學 李萬金 數學
龍川縣車田中學 鄧文衛 數學
龍川縣赤光中學 葉美蘭 數學
龍川縣培英學校 王越男 數學
龍川縣新城初級中學 羅海青 數學
龍川縣新城初級中學 李偉新 數學
龍川縣登雲中學 鄭伯強 數學
龍川縣義都中學 徐紅梅 數學
龍川縣豐稔中學 鄒信英 數學
龍川縣田心中學 楊富全 數學
龍川縣田心二中 楊春泉 數學
龍川縣車田二中 朱永良 數學
龍川縣車田二中 凌飛雪 數學
龍川縣新田中學 刁遠強 數學
龍川縣岩鎮中學 何玉梅 數學
紫金縣柏埔中學 周淑芳 數學
紫金縣古竹中學 余煥庭 數學
紫金縣敬梓中學 廖鳳集 數學
紫金縣藍塘第三中學 黎小紅 數學
紫金縣藍塘第三中學 陳菊蘭 數學
紫金縣上義中學 張東林 數學
紫金縣瓦溪二中 李偉權 數學
紫金縣義容中學 劉廣榮 數學
紫金縣紫城鎮中學 朱銘光 數學
紫金縣紫金中學 黃紹鋒 數學
連平縣附城中學 熊偉權 數學
連平縣附城中學 謝開田 數學
連平縣高莞中學 陳紅麗 數學
連平縣惠化中學 麥世添 數學
連平縣連平中學 廖咸忠 數學
連平縣連平中學 卓遠中 數學
連平縣連平中學 謝建敏 數學
連平縣連平中學 韋雪媚 數學
連平縣隆街中學 張文建 數學
連平縣油溪中學 邱聰 數學
連平縣元善中學 謝明生 數學
連平縣元善中學 肖妙輝 數學
連平縣元善中學 鍾秀芳 數學
河源中學 伍志雄 數學
河源市田家炳實驗中學 吳詠梅 數學
河源市第二中學 黃紫城 數學
源城區東埔中學 何水泉 物理
源城區區一中 游前 物理
源城區區二中 江德智 物理
源城區埔前二中 朱玉平 物理
源城區寶源學校 范家輝 物理
東源船塘中學 丘建彬 物理
東源燈塔中學 賴景芳 物理
東源燈塔中學 馮小東 物理
東源康禾中學 陳偉良 物理
東源中學 廖偉 物理
東源中學 陳彩宜 物理
東源高級中學 謝秀紅 物理
龍川縣佗城中學 鄭建蔚 物理
龍川縣鐵場中學 黃國新 物理
龍川縣新城初級中學 鍾薛猛 物理
龍川縣附城二中 鄧紅梅 物理
龍川縣四都振寰中學 朱海明 物理
龍川縣田心二中 黃世初 物理
紫金縣琴江中學 鄧達文 物理
紫金縣職業高級中學 廖建新 物理
連平縣連平中學 肖福平 物理
連平縣元善中學 寧挺 物理
河源市第一中學 吳海廣 物理
源城區區一中 羅燕燕 化學
源城區區二中 張秀文 化學
源城區寶源學校 黃輝敏 化學
東源東江中學 高國盛 化學
東源東江中學 許燕群 化學
東源實驗中學 藍育棠 化學
東源新豐江中學 李如壽 化學
東源黃村中學 鄒錦文 化學
東源高級中學 梁永光 化學
東源久社中心學校 李樹山 化學
和平縣東水中學 殷騰浩 化學
龍川縣金安中學 魏春源 化學
龍川縣佗城中學 吳培華 化學
龍川縣車田中學 袁小晉 化學
龍川縣車田中學 余國 化學
龍川縣麻布崗中學 王國才 化學
紫金縣鳳安中學 鄭勝生 化學
紫金縣職業高級中學 黃海軍 化學
紫金縣紫金中學 鄧仁飛 化學
紫金縣紫金中學 鍾光明 化學
連平縣連平中學 謝維朋 化學
連平縣上坪中學 蔡福明 化學
連平縣油溪中學 范建愈 化學
連平縣元善中學 歐陽翠紅 化學
連平縣第二初級中學 葉智華 化學
源城區寶源學校 劉偉燕 生物
東源東江中學 陳立明 生物
東源實驗中學 蔡立峰 生物
東源中學 廖志堅 生物
東源中學 羅秀瓊 生物
東源高級中學 朱碧容 生物
東源縣第二中學 歐輝平 生物
龍川縣老隆中學 古洪峰 生物
龍川縣實驗中學 魏繼雄 生物
龍川縣田家炳中學 鄒立廣 生物
龍川縣佗城中學 黃宏輝 生物
龍川縣鐵場中學 鍾宋娣 生物
龍川縣黃布中學 梁玉恆 生物
龍川縣附城二中 賴強輝 生物
龍川縣四都振寰中學 張鏡輝 生物
龍川縣黃石職業中學 鄧振偉 生物
龍川縣黎咀中學 鄒瑞麗 生物
龍川縣上坪二中 王炳 生物
紫金縣附城中學 劉勇軍 生物
紫金縣職業高級中學 謝福英 生物
紫金縣職業高級中學 葉遠哉 生物
紫金縣紫城鎮中學 張愛英 生物
紫金縣古竹中學 張煥生 生物
連平縣附城中學 葉祥瑜 生物
連平縣元善中學 唐少鋒 生物
連平縣忠信中學 何偉明 生物
河源市田家炳實驗中學 張積文 生物
東源康禾中學 楊偉雄 體育
東源藍口中學 陳萬寧 體育
東源中學 諸永光 體育
東源仙塘中學 葉偉林 體育
東源高級中學 童志祥 體育
和平縣和平中學 黃力生 體育
龍川縣第一中學 盧慧泉 體育
龍川縣老隆中學 楊志平 體育
龍川縣田家炳中學 鍾立堅 體育
龍川縣新城初級中學 余志強 體育
龍川縣黃布二中 黃旭平 體育
龍川縣回龍二中 吳培紅 體育
龍川縣新田中學 刁恆達 體育
紫金縣附城中學 藍育祥 體育
紫金縣古竹中學 許振東 體育
紫金縣藍塘中學 夏福濤 體育
紫金縣紫金中學 甘衛華 體育
連平縣三角中學 曾精武 體育
河源市田家炳實驗中學 黃捷 體育
東源中學 楊建輝 信息技術
紫金縣職業高級中學 袁小光 信息技術

C. 龍川縣的教育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春,在縣城三台書院創辦龍川縣第一間小學——縣立高等小學堂後,又分別在通衢、紫市、鶴市、縣城、黃布、老隆水貝(今附城)開辦明新、樂育高等小學堂及模範、樂育、啟智、金蘭、維新、蓮塘、培養初等小學堂。
至宣統三年(1911),全縣有官辦、民辦、私辦高、初等小學32所,學生約1500人,教職員120人。高等小學開設課程有修身、讀經講經、中國文字、算術、歷史、地理、格致、體操,選修課有農業、商業、手工、圖畫。初等小學與高等小學課程設置基本相同,但內容深淺各異。初、高等小學學制分別為5年、4年。
民國元年(1912年)實行新學制,學堂改稱學校,允許男女同校讀書。爾後,一批私塾、經館和祠堂、廟宇改辦小學。民國5年小學發展到16所,學生2800多人,其中高等小學7所(縣立3所)。
民國6年在縣城南門鄒家祠創辦女子初等小學校,一度改辦縣立高等女子學校。
民國8年高、初等小學校改稱高、初級小學校,縣陸續選擇一批成績較好的初級小學轉為區立高級小學。
民國11年初、高級小學制改為4年和2年。
民國25年推行短期(學制一年)小學教育,規定凡6周歲至12周歲的失學兒童免費入學,10周歲至16周歲未上學兒童則強迫入學,當年興辦短期小學校12所。
民國28年實施國民義務教育,各鄉鎮設中心學校(完全小學),保設國民學校,全縣設中心學校47所,國民學校399所,共有學生2.52萬人。
至民國37年,全縣有小學404所,其中鄉中心學校及完全小學87所,教職員工1081人。共有學生33777人,其中完全小學17608人。
1949年5月龍川解放後,將國民學校更名村初級小學,鄉鎮中心學校更名為區完全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76.1%。
1951年全縣有小學496所,在校學生54945人,工農子弟佔87%。初小課程有語文、算術、體育、唱歌、美工;高小課程有語文、算術、自然、歷史、地理、體育、唱歌、美工。
1953年冬,貫徹「整頓鞏固,提高質址,重點發展,穩定前進」的教育方針,對全縣小學分期分批進行整頓,調整布局,充實學校領導,建立正常教學秩序,減少了村級小學教學點和復式班,增加全日制班。對學生加強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護公共財物的「五愛」教育。
1954年開展學習蘇聯教學經驗,推行5級記分法,改春秋兩季招生為秋季招生,全面貫徹部頒《小學生守則》、《小學教學計劃》、《關於小學課外活動的規定》。翌年,開始評選「三好學生」活動。
1958年「大躍進」期間貫徹國家、集體「兩條腿走路」的教學方針,大力發展民辦小學,由1956年的4所、18班發展到1959年的55所、72班。
1961年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對小學作了調整,由1960年的247所,調整為209所,其中民辦小學減至30所。
1963年執行《全日制小學暫行工作條例》,教學上運用「十大教授法」(即啟發式、由近及遠、由淺入深、說話通俗化、說話要有目的性、說話要有趣味、以姿勢助說話、後次復習前次的概念、要有提綱、幹部班要用討論式);提倡「少而精」、「啟發式」,狠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同時,深入持久地開展學雷鋒,學生思想品德有明顯提高。
1964年實施兩種教學制度,興辦半耕半讀小學,當年辦耕讀小學40多所,學生1800多人。「文化大革命」中,學校領導和部分教師被當作「牛鬼蛇神」或走「白專道路」的典型而被揪斗,教學秩序混亂,取消畢業與升學考試制度,實行推薦選拔入學。
1968年冬,公辦小學下放大隊,實行民辦公助,教職工與社員評分同酬,小學附設初中班;「貧下中農宣傳隊」進駐學校;以《毛主席語錄》、「革命文藝」、「軍事體育」等,取代文化課,致使教育質蜇嚴重下降。
1970年陸續恢復公辦小學編制,開始重視抓文化知識教育。
但1973年颳起「白卷英雄」、「反潮流」歪風,又出現輕視文化課、批「師道尊嚴」的浪潮,教學秩序再度被破壞,教育質量大大下降。
1974年學「屯昌經驗」,大辦學校小農場,半農半讀,實行「開門辦學」。
1977年後,教學秩序逐漸步入正軌,恢復畢業與升學考試制度,撤銷「貧宣隊」,調整小學布局,裁並230個教學點,撤銷大隊小學附設初中班,恢復與健全教師組織,狠抓「校風」建設,開展「五講四美」(講文明、講禮貌、講道德、講衛生、講秩序、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活動,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1985年,全縣有小學357所(其中民辦2所),共設3343班,有學生88660人,教職工4245人,專職教師3630人。 民國2年(1913)秋,在縣城西門考棚(今縣機電廠)創設縣立中學一所,學制4年,春季始業,招生2班、100人,教職工10餘人,課程設置有修身、國文、英語、歷史、地理、數學、博物、物理、化學、法學經濟、樂歌、圖畫、手工、體操。
民國15年冬,由縣立第二高級小學(在通衢景韓書院)改辦縣立第二中學。不久車田紳民先後集資創辦始雲中學和可能中學,因經費困難,辦兩年停業。
民國18年,中學實施「三三制」(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改春季為秋季始業。同年,第四區區立中學與縣立第二中學合並,仍稱縣立第二中學,以鐵場街原區立中學與縣立第二中學合並,仍稱縣立第二中學,以鐵場街原區立中學為校舍。翌年縣城中學撤銷附高中師范班,新設高中班,易校名為龍川縣立第一中學。
民國28年,設在通衢的一中分校,改辦縣立第三初級中學(後改名金安中學)。
從民國29年起,全縣陸續辦起縣立第四初級中學、縣立第五初級中學、私立赤光初級中學和私立景韓初級中學。至民國37年秋,在全縣3所完全中學、4所初級中學中,有14個高中班、462人,37個初中班、1672人,教職工169人。
1949年5月龍川解放後,縣人民政府接管全縣中學,私立中學經費由地方自籌,政府補助。當年冬在校學生2790人(其中高中200人),教職工259人。按「維持現狀,逐步改造」的教育方針,課程增設馬列主義哲學,改國文為語文,廢除公民、童軍、軍訓課。
1953年廢止春季招生。1956年9月,龍川一中佗城分校改設佗城初級中學。撤銷金安中學分校,恢復通衢初級中學。豐稔、永新、登雲、龍母、黎咀、壯士(麻布崗)、上坪7所完小附設初中班。
1957年裁豐稔和登雲小學初中班,永新小學初中班改辦鶴市華僑初級中學。
1958年「大躍進」期間貫徹執行「兩條腿走路」的教育方針,全縣新辦6所民辦中學,龍母、黎咀、麻布崗(原壯士)、上坪4所附設初中班的小學改辦完全中學。同時,貫徹執行「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教育方針,把勞動當作教學科目,學校辦工廠、農場,走出校門參加工農業生產,學生全期上課時間不足一半。
1960年至1962年,國民經濟困難,對17所民辦中學採取關、並措施,只留老隆中學繼辦。全日制完中則撤並班額,壓縮下放一批教學人員。
1963年貫徹部頒《全日制中學暫行工作條例(草案)》,教學秩序恢復正常,深入開展學雷鋒,形成較好的校風,促進了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學校「停課鬧革命」,師生全國「大串聯」。
1967年「復課鬧革命」,寫大字報,當年停止招生。
1968年工人、貧下中農宣傳隊進駐學校,領導「鬥批改」,大搞「開門辦學」,組織學生學軍、學農、學工,實行校隊掛鉤,廠校合一,取消升學考試制度,改用推薦辦法招生。
1969年實行學制改革,初、高中學制各縮短為2年。
1971年提倡「山溝辦學」、「茅寮學校」,龍川一中及佗城、赤光、上坪等中學均設分校,辦教學「實驗」基地,每學期輪流組織師生到分校一個月,或辦蔗園,或學水稻田間耕作技術,或學開拖拉機、修理農機,或搞土雜肥慪制,制沼氣。
1977年恢復畢業與升學文化考試制度,文化知識課被提到首要位置,開始注重基礎知識教學。
1978年以後,恢復中學「三三」學制,撤銷各中學分校及小學附設初中班,逐步調整中學布局。
至1985年,全縣設完全中學8所(縣一中、老隆、金安、佗城、鐵場、車田、赤光、麻布崗)、84個班、4110人;初級中學27所、516班、2.10萬人,共有教職員工1848人。 明清時期,由朝廷任命教諭、訓導,縣署聘任學宮和官辦書院的主講,社學、私塾的教師由學東聘用,但任期無保證,大多數教師擔憂失業,生活極為清貧。
清末,龍川辦新學之初,除文史、讀經科目的教師可在本縣選聘外,其他任算學、外文、格致、體操等科教師多從外縣聘請。為解決本縣新學師資的緊缺,縣署陸續選派塾師秀才20人分赴省內外攻讀大專學堂或新式書院,並創設縣師范傳習所和縣初級師范館,招收塾師、落第秀才、屢考不中的老童生加以培訓後,派任新學教師。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全縣9間初高等學堂,僅有初等師范畢業教師2人,優等師范畢業教師2人。
民國時期,公立學校校長由縣政府委任,教師由校長遴選,呈報主管部門錄用或聘用;私立學校校長由校董會聘請,呈報主管部門備案,教師則由校長聘任。民國初年的小學教師多授業於私塾,少數畢業於初級或優等師范,30年代則畢業於初小或初中者佔多數,40年代有一部分是師范乃至大專畢業生。
據民國37年(1948年)10月統計,全縣有中學教師174人(女5人),其中大專畢業的佔70.5%;小學教師1081人中,大專畢業生佔4.5%,普師畢業生佔13.7%,簡師畢業生佔19%,高中畢業生佔12.4%,初中畢業生佔23.7%,高小畢業生佔21.7%,其他佔5%。
民國期間,學校與私塾並存時間較長,塾師佔有較大比例。如民國9年,全縣私塾225館,有塾師241人,佔全縣教師總數的三分之一。縣政府曾三令五申改造塾師,廢止私塾,但屢禁不止,直到抗日戰爭結束後,縣內私塾才被高、初等小學取代。
建國初,留用建國前的教師,並舉辦短訓班,吸收一批失學、失業知識青年加以培訓後,由縣人民政府文教科統一分配到各小學任教。1953年中小學教師納入國家編制後,逐年由國家分配師范、中專、大專院校畢業生充實教師隊伍。各地還不斷推薦和選用一批民辦教師經過培訓、考核,並逐年納入國家正式編制。
據1985年10月統計,全縣182個幼兒教養員中,有幼師學歷9人、中師學歷22人、高中學歷86人、初中以下學歷65人;3630個小學專任教師中,有大專學歷38人、中師及中技畢業1305人、高中畢業1638人、高中肄業及初中畢業330人、初中以下319人;1742個中學專任教師中,有大專本科畢業142人、本科肄業及大專畢業399人、大專肄業及中師、中專畢業880人、高中畢業以下者51人;36個師范專任教師中,有大學本科畢業21人、本科肄業及大專畢業9人、大專肄業及中師、中專畢業4人、高中畢業以下2人;49個農職中學專任教師中,大學本科畢業3人、本科肄業及大專畢業28人、大專肄業及中師、中專畢業8人、高中畢業10人。

閱讀全文

與赤光中心小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