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學教育與中小學教育的不同
大學教育與中學教育的不同點有哪些
(1)培養目標不同。中學教育是為了學生考上大學.大學教育則是為了學生進入社會。雖然教育的本質是為了傳授知識.提升人的素質,延續人類文明,但是,中學是基礎性教育,本質上是一種中等水平的普通教育,為廣大學生的繼續深造和就業做一般性的基礎文化知識准備。中學教育強調學生會用書本知識解題,讓學生經過一系列的嚴格訓練,順利通過高考選拔,進人大學學習。所以中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成為高一層次的學生。大學則不同,它面向社會,是一種專業性質的教育,其目的是從未來社會生產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盡可能照顧到學生未來具體職業的特殊教育,通過對學生進行「全人教育」,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培養出不僅能夠獨立於社會,而且能夠擔當大任,為國家建設做出貢獻的高素質人才。
(2)培養方式不同。中學培養「考」生,大學培養「學」生。由於中學和大學的追求目標不同,對學生教育培養的方式也不同。在目前高等教育資源相對緊缺的情況下,高考競爭十分激烈,因此人們衡量一所中學教育質量高低的標准,很自然地就選擇了該校的大學上線率和考取高校的重點率,中學也就不得不實施以培養高分「考」生為主要目標的「應試教育」。大學則不同,社會需要的是一個能夠有效、優質工作的人,要求工作者必須學識、素質、能力俱佳。不僅如此,在當今知識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還要求每個工作者具有自我提高、自我發展的能力。大學教育強調學生不僅僅是「學會」,更重要的是要「會學」。是培養現在學什麼技術最好的鑒別能力,而不是教你什麼技術都學的多面手。
(3)教育模式不同。中學是封閉式教育.大學是開放式教育。中學的教育內容是封閉的,所有學校都按照大綱規定的教學內容和要求來組織教學。教學模式也基本上是封閉的,都是按照「老師講授——解題示範一~課外解題練習」的教學模式來組織教學。而大學階段是開放式的教育,除了教師傳授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學生主動地進行探索性的學習,要讓學生懂得如何去辨別真理,吸收真理。學生在研究性、創新性的學習中,學習如何去收集知識、鑒別知識、綜合知識、運用知識和創新知識。通過前瞻性、高效性、多維化和綜合化的學習過程,使學生改變理念,開闊視野,提升能力,知識、能力、素質均衡發展。我們經常看到,不少在校時基本上處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大學新生,當畢業離開學校時,差距已是顯而易見。這種差距,不僅僅是所掌握知識的差距,更是理念的差距、視野的差距、能力的差距。
(4)教學方式不同。中學老師「逼」著學生走,大學學生「追」著老師走。大家都親身體會過,中學老師既是學習上的指導者,有時也是學生生活上的「監工」。為了學生能夠集中精力學習,他們天天圍著學生轉,時時「逼」著學生朝著考上大學這一明確具體的目標不遺餘力地拚命往前走。大學老師則不~樣,一方面他們希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需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會獨立思考,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學老師不是teacher,而是instructor,他們起的是輔助指導的作用,關鍵在於學生自主地吸收知識,發現、解決問題。老師只是一種解答器,想要得到答案,學生得自己去點擊,自己給「它」輸入你的疑惑。另一方面,大學教師要同時承擔教學、科研與服務社會的任務,精力不可能集中到教學一個方面的工作上,所以大學老師也不可能天天圍著學生轉,與學生面對面接觸的機會比中學要少得多。學生在學習或者生活上碰到困難,需要自己主動去尋找老師的支持和幫助。從這一意義上講,在大學應該是學生「追」著老師走。
5)學習狀態不同。中學是被控式學習,大學強調自主性學習。中學生的壓力主要來自外部,中學老師發揮著主導作用。為了學生有效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學生的學習計劃、學習內容、學習時問都由老師做出安排,乃至學習方式、解題步驟、書寫格式也要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可以說,在中學,學生就像是一隻被牢牢控制、在不斷抽打下被動旋轉的「陀螺」,一台被動學習的「機器」。在大學,學生必須自主自覺地學習,必須自己合理安排學習計劃,保證有足夠的時間投入課程學習。因此,大學生需要有自我加壓的意識和自我控制的能力。當前的大學生並不是缺乏理想和基礎實力,更多的是缺乏學習的自覺性、堅忍不拔的精神和持之以恆的態度。
(6)學習方式不同。中學學習老師幫你掌控,大學學習需要自己經常「反省」。在中學學習,學生習慣於老師「一口一口地喂」,上課一般速度較慢,解題示範多,基本上能當堂消化,而且經常進行階段性的考試檢查,大家學的內容又都一樣,所以一個階段下來自己學得怎麼樣,考試成績一出來,與其他同學一比較,就會知道。而大學老師講課是精、少、快,一拉就是幾章幾節,而且抽象闡述較多,一般只講教材的重點難點、思路結構或者一些關鍵問題,絕大多數課程內容要靠學生自學完成。教師一節課的內容,學生往往需要幾倍的時問才能消化和理解。即使有課堂作業,也並不要求一定完成,多憑學生自覺,不像中學時那樣,有很強的強制性。所以大學學習特別需要學生經常「反省」自己的學習態度.提醒A己投入足夠的時間到課程學習上去,鞏固所學的內容。切記千萬不能自我放鬆!
(7)學習內容不同。中學大家忙一樣,大學大家不一樣地忙。在中學,可以說大家課內課外忙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高考要考的幾門課的學習上去。對高考要求以外的東西誰都不敢也不可能多去關注,即使對某一特長發展很有興趣,如果與高考准備有沖突,也只能暫時忍痛割愛。而大學學習則不同,因為大學是職業性的素質准備教育,不同學科、不同專業有不同的課程設置和學習要求,學習內容、教學模式和學習方法都會有所不同。特別是實行學分制後,學校允許每個學生根據自身興趣和學習能力自由選課,即使同一個專業的學生.所學的課程也會有許多不同。另一方面,大學不光要求重視課堂的學習,也十分重視實踐訓練;不光要學習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實際工作需要的各種能力。
(8)學習要求不同。中學強調標准,大學鼓勵創新。在中學,不僅大家所學的課程相同,而且有統一的教學大綱,對教學內容和要求都做了明確的規定。老師為了避免學生考試失誤,甚至對學生的解題步驟乃至書寫格式都會提出一些「規范」標准。中學生似乎成了學校這座工廠培養出來的「標准件」。殊不知這樣做,學生在得到嚴格規范的思維訓練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抹殺了個性和創造性。大學則不一樣,大學倡導學術自由,鼓勵學術創新。因為大學不僅是傳授知識的場所,也-是產生知識的地方,是發展科技生產力的「主戰場」,需要滿足社會對各種各樣人才的需求,能否為學生秉性和天賦的發揮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成為評價一所大學辦學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志,所以大學教育不僅僅是給學生以「魚」,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以「漁」。
(9)思維訓練不同。中學學習越學問題越少越好,大學學習越學問題越多越好。正因為中學教育是為了學生高考取得好成績,所以中學老師的艱巨任務是帶領學生想方設法去攻克一道道難題。中學老師希望所教的學生越學問題越少。而大學則不然,大學需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這一層意義上講,大學生學習應該是越學問題越多越好,這樣更有利於學生和老師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看到的問題越多,創新發展的機會也就越多。所以大學生要把訓練自己發現問題的能力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學習上要培養自己的懷疑精神,要敢於向老師發問,樂於與同學討論,勇於向權威挑戰。
(10)管理方式不同。中學要求服從,大學倡導個性。中學生在許多方面都不夠成熟,所以老師對學生的管理非常嚴格,他們認為嚴格管理對學生的學習是有益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學習時間。因此許多中學對學生採取的是「半軍事化」的管理模式,學生很少有自由進行自主安排,,久而久之大家也習慣了服從。但一進人大學就不一樣了,大學必須給學生自主發展、張揚個性的空間,以利於學生活躍思維,開發自身潛能,同時積極開展各項有益的活動,提高自身的多方面能力,促使自己快速健康發展。正如以往同學描述的,「在大學里連落葉都帶有靈性,連空氣都充滿自由的清新氣息」。在這樣的條件下可以真正地獨立成長。但是也有許多被慣壞了的同學,反而感到不自在了,還有不少同學理解不了大學這種「自由」的真正禽義,使自己這艘小船還沒出海就被「自由」的風吹得暈頭轉向,東倒西歪了。他們在失去外界強制約束的情況下,一開始就放鬆自己,最終走向失敗。
(11)承擔責任不同。中學別人把你當孩子看,大學別人把你當成人看。在中學,學生一般都沒滿十八歲,在他人眼裡還是個孩子。的確,這時候的你,還沒有完全長大,在法律上你也是一個需要父母監護的孩子。但是到了大學,雖然在自己父母眼裡你可能仍然是個孩子,但是在其他人眼裡,在法律的概念上,你已經不再是孩子了。十八歲,在法律上是一個重要的界線,到了這一年齡,就意味著你要獨立地承擔起作為一個公民的法律責任和義務,意味著你必須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特別是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
(12)生活方式不同。.中學靠別人管自己,大學靠自己管自己。在中學的時候,除了抓好自己的學習以外,很少有其他事情需要學生自己操心。那時的學生很少離開父母,即使是住校生,也不會離家很遠,每周都會回家一趟或者父母來看你,既沒有獨立感,也不會有孤獨感,一切生活上的雜事父母都會幫你處理好。而到了大學,絕大多數同學都要離開家鄉,遠離父母。父母的嘮叨聽不到了,同時他們的照顧你也享受不到了。學習與生活上大大小小的事都要依靠自己去做,碰到困難也要自己設法解決。必須學會自己照顧自己,更重要的是自己管理好自己。畢競要學會獨立生活,學會在集體生活中與人友好相處,更重要的是自己選擇該走哪一條「路」。這是大學生最重要的一門必修課。
(13)學習視野不同。中學只要伏案學習,大學要站起來四面觀望。英國著名數學家、思想家懷特海說:「在中學階段,學生伏案學習;在大學里,他應該站起來,四面觀望。」這就是說在中學,學生只要管牢學習就可以了;而到了大學則必須明「目」擴「胸」,站起來朝四周探索,需要想「每一步我怎麼走」。在大學里什麼都得靠自己,醒著,還是睡著,人生軌跡就不一樣了。這些道理,我們不能等到讀完四年大學的時候才去細想,才想明白,不能等穿上學士服的那一刻再感嘆:「大學四年真是虛度,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在如此大的課堂里我似乎什麼都沒學到。」
(14)發展道路不同。中學靠別人幫助規劃,大學需要自己學會規劃。在中學階段,學生更多的是依靠別人的幫助規劃度過中學生涯,上什麼課,做什麼作業,怎麼樣復習,每天干什麼,考什麼大學,甚至填報志願等,都是在老師、家長的幫助指導下完成的。大多數情況下,你只須要服從,沒有太多的選擇權。而在大學,一切都由自己做主,自己說了算。如何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涯,這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大學階段要自己選擇的內容非常多:上什麼課?上多少課?選什麼樣的老師?怎麼學習?參加什麼樣的社會活動?是否要考研?„„這些問題你都會遇到,怎麼選擇?關鍵看你如何認識自我,自己的發展方向是什麼。做任何事之前,一定要對自己及周圍的環境有深刻而清楚的了解,在此基礎上.下決心選擇自己要走的路。可以說.大學階段走得順不順利,主要取決於有沒有一份好的生涯規劃書。生涯規劃其實不難,掌握「知己,知彼,設定目標,切實行動」的大原則,你一定能順利走上自己喜歡的道路。
㈡ 高中屬於中小學還是高校
高中是高級中學的簡稱,是相對於初中也就是初級中學而言的,因此,高中屬於中小學的范圍。高校指的是大學,大專一類的院校,它們的校名是以學院或者大學結尾的。
㈢ 山東省大學高中初中小學共多少人
山東省大學高中初中小學,
可上山東省統計局官網,
查看《2019年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有詳細介紹:
㈣ 大學教師和中小學教師哪個過得舒服
播音室需要口語一乙以上水平的,如果您達到了,那就恭喜你。但內是播音很辛苦,容腦力勞動非常的多,節假日不穩定,工資雖高,但如果為您的健康著想,還是再考慮考慮。
如果要當中小學教師的話,那也要看你是什麼專業旦禒測溉爻防詫獅超餞的,如果是音樂,體育之類的,那最好不過了,如果是語文,數學,等比較重要的課程的話,可能會有當班主任的機會哦,那就比較辛苦了,再說現在的學生讀書苦,老師也跟著受累,您說是吧。中或小,我建議還是小學的好,沒有晚自修,不用加班。
對了,當教師還可以在平時帶幾個學生,這樣的外快賺的也是非常快捷和高興的。
希望能幫助到您,一個字一個字碼出來的哦!
㈤ 大學和中小學有什麼不同
(一)學習目標不同
高中學習的目標是考上大學,因此,高中教育是應試教育,教育方法主要是填鴨式教育、書山漫步、題海作戰等方式。大學的教育目標主要是培養高素質的專門人才,教育方法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學習內容不同
中學階段的學習內容精、課程少。在中學階段一般只學習十門左右的課程,而且主要講授一般性的基礎知識。而在大學里,學習內容廣、課程多、難度大。大學所開設課程分公共課、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四個層次,每一個層次又由許多門必修課和選修課組成。必修課是指學生完成本專業學習任務、取得本專業學位證、畢業證書,所必須學習的課程
(三)學習方式不同
在學習方式上,中學學習的主要方式是課堂講授,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天、每一節課,老師都安排得非常具體,頻繁的作業和課堂提問,大量而緊湊的課堂教學不斷強化需要掌握的學習內容。而在大學里,課堂講授相對減少,自學時間大量增加。大學也為學生學習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有藏書豐富的圖書館,設備先進的實驗室,豐富多彩的課外科研活動。大學的教學計劃還安排了大量的教學實驗、實習、社會調查、畢業設計等教學環節。
(四)學習方法不同
在學習方法上,中學時期,老師教學生是「手拉手」領著教,老師安排得詳細周到,不少同學養成了依賴老師、只會記憶和背誦的習慣,教師過於強調講授,重視對學生傳授理論知識,輕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輕視甚至忽視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而大學老師則是「引導式」教學,提倡學生自主學習,課外時間要自己安排,逐漸地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
(五)教師授課不同
大學教師講課有以下特點:一是介紹思路多,詳細講解少。主要講授重點、難點內容,而且許多教師都使用投影機、多媒體授課,實現了授課手段多樣化,授課進度比較快,一節課可能要講授一章或幾章的內容;二是抽象理論多,直觀內容少;三是課堂討論多,課外答疑少;四是參考書目多,課外習題少。
(六)教學環境不同
中學時期,我們有固定的教室、固定的座位,而且是小班授課。但是,在大學里,學習的教學環境發生了變化,每個班沒有固定的屬於自己獨享的教室,有時1、2節課可能在這一棟樓的某個教室學習,但3、4節課又會到另一棟樓去聽課,與自己一起上課的可能還會有不同專業的同學。
(七)考試方式不同
㈥ 中小學老師和大學老師的區別,你們有什麼建議嗎
大學在編教師和中小學在編教師從身份上來說沒有什麼區別,都是屬於事業專單位在編教師屬,待遇方面對同一個人來說基本工資是不會有很大的區別的,但是大學教師的薪級工資津貼可能會高些,而中小學教師可能會有其它的收入,綜合來說入區別不大,只是大學和小學教師的工作壓力相對比中學的工作壓力小。
㈦ 大學老師和中小學老師的異同點是什麼
父母是人生初期的最好老師,是孕育孩子的第一老師,老師是你上學後傳授知識的,和父母不同的是從知識上傳授,而父母是知識品德生活能力各方面的傳授,都是你整個成長過程離不開的人。
㈧ 大學的附屬中小學算不算一貫制
大學的附屬中小學應該是算一貫制
㈨ 為何大學課堂的座位,和中小學甚至高中的都不一樣
大學期間,我們的課程可謂是五花八門。公共課,必修課,選修課,還有一項特別重要的專業課。
而大學課程座位和中小學高中都不太一樣。
大學的座位,屬於先到先得。想佔一個比較好的座位,那你就要提前到教室。
沒有固定作為之說,坐到哪裡全看個人的運氣。
那為什麼大學是這樣的模式呢?
三、自由我們知道,大學期間,同班同學說不定會有很多情侶。
大學期間,老師並不會特別反對你談戀愛,就會導致有很多情侶做同桌。
這也是老師不排座位的良苦用心。
萬一老師一個不清楚,棒打鴛鴦,對誰都不好。所以老師乾脆就放權,隨便坐。
最後,好好珍惜你的大學生活吧。說不定將會成為,你人生中最美麗的一段回憶。
也說不定在這個期間你會遇到對的人。
㈩ 大學教師為什麼很多都願意跳槽去中小學呢
大學老師願意跳槽去中小學,可能是因為現在中小學的工資要比大學的的工資相對要高些,且大學的課程比較少,中小學的課程更多一些,可能工資會更多。且國家現在比較重視基礎教育工作。當然工資只是一方面,主要是綜合因素。
面對現在這種大學老師跳槽去中小學 需要採取有效的積極的應對措施,調整教師的待遇,改善教師的體制,尤其是大學教師,從而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避免教師資源的流失,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投身教育事業,提升基礎教育的整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