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余市第一中學的辦學條件
截至2014年,學校有理化生實驗室17個,多媒體教室75個,網路專用教室、課件製作中心、演播室等7個,並建有奧賽專用實驗室,是「國家電教示範學校」及「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高考成績 自1978年恢復高考至2014年,新餘一中累計向高校輸送合格新生1萬6千餘人,培養了2位江西省高考狀元。
2001年高考,胡同學、萬同學分獲市直文、理第一;
2002年高考,鄧同學理科全省第六、全市第一,黃同學、艾同學獲文科全省第二、第六,全市第一、第二;
2004年高考,龔同學獲文科全市第一。藝術類二本以上共錄取93人,其中04年8人被中國美術學院錄取,2人被北京廣播學院錄取。
2007年高考,新餘一中學生包攬全市文科狀元和理科狀元。全市文科前10名新餘一中有9人,前50名有31人;理科前10名有5人,前50有28人。全市600分以上考生,文科28人,新餘一中17人,佔61%;理科186人,新餘一中96人,佔52%。全市文科一本上線130人,新餘一中75人,佔58%;二本上線477人(含一本),新餘一中245人,佔51.4%。全市理科一本上線443人,新餘一中213人,佔49%;二本上線1249人(含一本),新餘一中546人,佔44%。
2009年高考,新餘一中學生包攬文理科狀元。劉同學以606分獲全市文科狀元,列全省第三名(省狀元608分);柳同學以675分獲全市理科狀元,列全省第八名。
2014年高考,新餘一中學生再次包攬全市文理科狀元,全校一本上線人數為324人,全校二本上線人數為778人。其中文科一本上線人數為99人,文科二本上線人數為293人,理科一本上線人數為225人,理科二本上線人數為485人。 競賽成績 在全國高中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中,僅2003、2004年,新餘一中有10人榮獲化學奧賽(江西賽區)一等獎,2人獲「國家銀獎」,並分別獲「團體總分第一名」和「團體總分第二名」;有5人獲物理奧賽(江西賽區)一等獎,04年獲「團體總分第四名」;有3人獲數學奧賽(江西賽區)一等獎,04年獲「團體總分第四名」;有2人獲計算機奧賽(江西賽區)一等獎,並代表江西參加全國決賽。在中國高中生生物奧賽、英語奧賽上亦取得優異成績。2004年獲全國奧賽(江西賽區)一等獎人數為11人,全國銀牌1塊,奧賽名列全省第二名。2009年江西省普通高考享受奧賽優惠加分的65名考生中,新餘一中有4人,僅列南昌二中、高安二中、鷹潭一中之後,位列全省第四。在市中小學生信息技術知識競賽中,新餘一中獲團體賽第一名。演講活動多次在江西省乃至全國獲獎,在「蒲公英2004中國青少年藝術新人選拔大賽」中,5位同學分獲銀獎和銅獎。 體育運動 2004年,在「江西省體育傳統校運動會」上,新餘一中乒乓球和田徑代表隊分獲團體總分第二和第六;在市五運會上,新餘一中獲中學組金牌總數、獎牌總數、團體總分3項第一,同時實現了市運會上「三連冠」的目標。
2008年,在「江西省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新餘一中代表隊獲得團體總分第五的歷史最好成績,成為新余唯一進入過全省8強的隊伍。此前,新餘一中已連續了7年蟬聯新余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冠軍。 截至2014年,新餘一中在教學科研(論文、課件、課題、優質課等)方面獲省級以上集體和個人獎勵81人次,其中國家一等獎3人次,省級一等獎24人次。其中《紅色井岡專題學習網站的建設與應用》等約40項課題獲省級以上立項(其中國家級課題6項)。2007年學校有9項省級課題結題,其中2項被鑒定為「優秀」(全省19項),三項被鑒定為「良好」(全省39項)。截至2008年,新餘一中教師參加優質課競賽獲省一等獎以上15人次,在省級以上報刊公開發表論文150篇,省級以上結題課題30個。 教師榮譽 楊先明先後獲得2010年「江西省先進工作者」、2009年「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008年「江西省首批中小學學科帶頭人」、2010年「江西省第二屆教學科研先進個人」、2008年「新余市高層次人才」、2007年「新余市突出貢獻人才」、 2007年「新余市第四批學術和技術人才」、 2005年「新余市第三批學術和技術人才」、2005年「新余市優秀教師」等榮譽;
黃余平,2000年4月和9月分別由新余市政府和江西省政府授予「先進工作者(勞模)」稱號;2002年7月由省委授予「新形象楷模」;2005年、2007年市政府兩度授予「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稱號;2005年10月至2008年3月由中國地理學會分別授予「全國優秀地理教育工作者」、「全國優秀科技輔導員」、「全國科教先進校長」稱號。
喻承志從2000年起,連續四年被學校評為「十佳師德標兵」或「十佳教書育人能手」。2001年被評為「新余市技術創新工程」先進個人,2002年被評為新余市優秀教師,2003年被評為「新余市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個人」。2006年4月,被新余市批准為2006年度跨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 發表著作 楊先明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參與編寫教輔讀物4部,主持參與省級、國家級課題5項。
黃余平撰寫的論文《論研究性學習的特點及實施策略》、《讓校本教研成為學校工作騰飛的翅膀》、《素質教育與後進生轉化》等十多篇論文在全國刊物上公開發表並獲獎。 學校從1983年至2014年,共獲得20餘項國家級、40餘項省級集體榮譽。截至2014年,學校先後獲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江西省首批「省優秀重點中學」、「江西省德育示範學校」,連續九屆「江西省文明單位」, 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實驗學校、江西省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校、中國百強中學、江西人民滿意十大品牌中學、新余市先進學校、新余市德育工作先進學校等稱號。
㈡ 南昌師范學院的辦學條件
截至2015年6月,南昌師范學院共有專任教師378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182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229人;享受國務院、省政府特殊津貼11人,全國、全省優秀教師5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贛鄱英才「555工程」領軍人才2人,省主要學科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人選1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9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22人,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18人,還有1個省級教學團隊。(下列各層次教師名單數據來自該校各院系網站,名單有所不全)
國務院、省政府特殊津貼享有者:劉振亞 、夏克堅、孫憲 、熊金泉 、葉存洪
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孫憲、熊金泉、劉振亞
江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骨幹教師:塗相仁、夏克堅、劉秀娟、王歌雲、郭樹琨 、殷劍 、熊金泉、蔡慧琴、胡小萍
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雷城如、程麗芬、殷劍、熊金泉、葉存洪、蔡慧琴、胡永萍、胡小萍
省級教學團隊:教育管理學教學團隊(負責人:葉存洪) 截至2015年6月,南昌師范學院累計培養本專科生近10萬人,培訓全省中小學校長等教育行政幹部、培訓中小學骨幹教師17萬餘人次,遠程培訓中小學教師260餘萬人次。 該校還建設有2個省級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英語教學法、招貼設計等18門省級精品課程 ,以及1個省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培訓基地 :
省級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旅遊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省級特色專業: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省級培訓基地:江西省旅遊應用型人才培訓基地
省級精品課程:文學概論、合唱、英語教學法、C語言程序設計、導游基礎知識、概論課、餐飲服務與管理、英語寫作、教育學、中國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江西民間地方舞、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田徑、數學教學論、電子設計與製作、遺傳學、旅遊文化學(省級精品課程數據為該校官網2016年3月1日更新發布數據)。
該學院成立了較完善的就業網路體系,並與一些對口優質企業實行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畢業生畢業後直接到該公司就業。學院畢業生年終就業率在2009年為90.05%;2010年就業率為91.27%;2011年就業率為90.18%;2012年就業率為91.63%。
㈢ 江西師范大學的辦學條件
學院 開設專業 江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江西師范大學心理學院
江西師范大學文學院
江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江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
江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江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江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江西師范大學商學院
江西師范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江西師范大學物理與通信電子學院
江西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江西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江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江西師范大學計算機信息工程學院
江西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
江西師范大學城市建設學院
江西師范大學傳播學院
江西師范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江西師范大學軟體學院
江西師范大學財政金融學院
江西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 公共事業管理、學前教育、小學教育
心理學
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
歷史學、旅遊管理、博物館學、文化產業管理
法學、哲學、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工作、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
英語專業、英語教育專業、日語專業
音樂表演、音樂學、舞蹈學、播音與主持藝術
美術學、設計藝術學
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國際經濟與貿易
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統計學
物理學、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化學、應用化學、材料化學
生物工程、生物科學、生物技術
體育教育、社會體育、運動訓練、體育表演、民族傳統體育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工程
地理科學、地理信息系統
建築學、城市規劃、工程管理
教育技術學、廣告學、傳播學、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播電視編導
英語、日語
軟體工程
經濟學、金融學、會計學、財務管理
小學教育 學校是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和全國第一批學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截至2015年5月,學校共有1個進入ESI全球前1%的學科(化學),4個博士後流動站,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26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2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36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不含一級學科覆蓋點),1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及在職人員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4個省「十二五」高水平學科,9個省高校「十二五」重點一級學科,3個省高校「十二五」示範性碩士點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基礎心理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化學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化學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心理學、體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中國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光學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設計學
省「十二五」高水平學科:化學、教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歷史學
省高校「十二五」重點一級學科:中國語言文學、心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政治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數學、物理學、音樂與舞蹈學、地理學
省高校「十二五」示範性碩士點:教育學、中國史、數學 質量工程 截至2015年5月,學校共獲批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2個,國家人文素質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6種,教育部萬種新教材5種;省級卓越人才培養計劃項目7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8個,省級特色專業10個、品牌專業25個,省級精品課程26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0門,省級教學團隊7個,省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5門,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4個,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4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8個 。
國家級特色專業:漢語言文學、思想政治教育、公共事業管理、化學、應用化學、英語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旅遊管理、數學與應用數學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教師教育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江西紅色文化叢談
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數據結構(C語言版)》(第二版)
國家級教學團隊:中國近現代史教學團隊、文學理論課程教學團隊
省級特色專業:法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地理科學、歷史學、社會體育、藝術設計等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心理與認知科學實驗中心、生物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 教學成果 學校從1999年開始實施學分制改革,以「學分制管理、模塊化課程、菜單式培養、開放型教學」為機制,著力培養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厚專業基礎、寬學科口徑、高品德素質、強實踐能力」的復合創新型高級專門人才,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成績。從2008年起,學校在省內開始按一本線招生;學校本科生初次就業率均達90%左右,研究生一次性就業率穩定在92%以上。2011年,學校就業工作成功躋身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高校50強。2012年,學校獲批成為全國第一批本科院校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
學校是全國「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試點高校,校團委在全國師范院校中唯一獲得團中央授予的「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標兵」榮譽稱號。學生英語四六級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通過率等均一直穩居全省高校前列,並在全國大學生文藝匯演、體育競賽、專業競賽、科技活動等方面取得優異成績。如「藍天」環保社團先後被評為全國高校優秀學生社團,獲世界自然基金會頒發的「世界生命湖泊最佳保護實踐獎」,為全國高校唯一獲獎學生社團;楊文軍同學成為歷史上首次蟬聯皮劃艇項目奧運冠軍的運動員,金紫薇同學和她的隊友們實現了中國賽艇奧運金牌「零」的突破,並在第16屆亞運會上擔任中國體育代表團旗手,勞義同學勇奪亞運會男子100米決賽冠軍,成為中國在亞運會歷史上第一個男子百米冠軍;李凡同學參加2003年全國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獲得銅獎,艾黎莎同學參加2004年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獲得第一名。2011年,壽旻超同學在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斬獲三枚金牌,創下江西省在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歷史上的最好成績。學校2012年在第八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斬獲一金兩銅,刷新江西高校參加該項競賽的歷史最好成績;2013年在第十三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榮獲1項特等獎和6項二、三等獎,實現江西高校參加該項競賽特等獎「零」的突破,並成功躋身全國50強行列,成為下屆全國「挑戰杯」競賽發起高校。 教師教育 學校強調教師教育辦學傳統和特色,堅持專業教育與教師教育融合、學術性與師范性統一,探索實施基於大學—政府和大學—中學合作、培養培訓一體的教師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努力構建教師教育「培養、研究、培訓、服務」一體化運行體制和職前職後一體化的教師教育終身學習體系,在中國率先「紅土地支教實習工程」,被確定為全國實施「農村師資支持計劃」試點高校,已成為江西基礎教育教師人才的搖籃、教師骨幹人才培訓的基地和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引擎,累計為各級各類學校培養和輸送了10萬余名教師,一大批已成為各地中小學和教育主管部門的中堅骨幹力量。
學校承擔教育部國培計劃—示範性集中培訓項目、國培計劃—中西部農村骨幹教師培訓項目、國培計劃—幼兒教師培訓項目等多個國家和省級培訓項目,培訓規模位居全國前列,培訓質量深受社會好評;2013年起學校在江西省率先實施本科師范生免費教育試點(1000人)。 2010年至2015年5月,學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全國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1項、重點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研究項目1項,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1項、重大專項課題1項,973計劃前期預研項目1項,國家國際合作重大專項項目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1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34項,國家軟科學項目4項,江西省重大科技專項5項,江西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招標課題3項,江西省教育廳科技落地計劃項目20項,江西省高校哲社研究重大招標項目3項、重點項目4項。其中,「863」計劃重點項目(以高校為牽頭單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研究項目和專項經費超過500萬元的國家國際合作重大項目均是全省高校「零」的突破。2011年實現年度科研項目立項總經費超過1億元,近三年來國家社科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數居全國師范院校前10位左右。
學校取得了以「五朵金花」——「糖、劑、布、膜、湖」為代表的一批科技創新和產業化成果。學校是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首倡單位。學校總投資1億多元的「年產1500噸汽油抗爆劑甲基環戊二烯三羰基錳」項目列入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項目計劃,實現了學校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重大突破。2011年,學校5項發明專利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依託學校納米纖維技術、由學科科研人員創辦的江西先材納米纖維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億平方米聚醯亞胺納米纖維電池隔膜產品生產基地在南昌高新區隆重奠基,項目總投資達6億元,投產後年產值將在60億元以上,是學校又一項高新技術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成功案例;大學科技園2011年成為國家級「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2012年成為第四批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2013年獲批全國師范院校第3個國家大學科技園 。 截至2015年5月,學校有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2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科技服務平台(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4個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3個省高校高水平創新平台立項建設項目(1個實驗室和2個工程研究中心),9個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江西省產學研合作示範培育基地,2個省工程實驗室,9個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0個省級軟體科學(高校工程、實驗示範)技術中心 。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單糖化學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鄱陽湖濕地與流域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功能有機小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國家級科技服務平台(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江西師范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項目:訓練監控與干預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2011 協同創新中心」:功能材料與精細化學品協同創新中心、江西省重大生態安全問題監控協同創新中心、「基於大數據的江西省教師質量監測、評估與服務協同創新中心」、社會發展與治理協同創新中心
江西省高校高水平創新平台立項建設項目:江西省高校先進功能材料高水平實驗室、江西省高校精細化學品制備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高校物聯網與智能計算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
江西省重點實驗室:江西省精細化工重點實驗室、江西省光電子通信重點實驗室、江西省高性能計算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西省亞熱帶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重點實驗室、江西省鄱陽湖綜合治理與資源開發重點實驗室、江西省綠色化學重點實驗室、江西省心理與認知科學重點實驗室、江西省化學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江西省動漫創意與數字娛樂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分布計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無機膜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納米纖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江西省產學研合作示範培育基地:江西省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產學研合作示範培育基地、江西省化學工程與技術產學研合作示範培育基地、江西省食品與生物技術產學研合作示範培育基地
江西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江西師大無機膜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師大高性能計算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江西省高校教師教育研究中心、江西省高校當代形態文藝學研究中心 、江西省高校紅色資源開發與教育研究中心 、江西省高校區域創新與創業研究中心 、江西師范大學管理決策評價研究中心 、江西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研究中心 、江西省高校傳統社會與江西現代化研究中心 、蘇區振興研究院 、敘事學研究中心
江西省軟科學研究基地:江西省產業轉型升級軟科學研究基地 截至2013年12月,江西師范大學圖書館有藏紙質圖書256萬余冊(圖書56萬余種),中、外文期刊2280多種(現刊1657種);擁有CNKI、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Wiley-Blackwell、SciFinder Scholar等中外文資料庫46個,電子圖書100多萬冊;自建資料庫6個。
館藏線裝書達7.5萬冊,其中善本、珍本、手稿達307種20507卷,有以海內外所僅有的嚴復手札為代表的數十種國內外少見的元明清版本古籍;收藏有1907年至2002年的全套美國《化學文摘》。2010年10月,建成擁有國立中正大學、國立南昌大學時期藏書近3萬冊的特藏書庫。
圖書館是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中心(CASHL)成員館,江西省圖書館學會副理事長館,江西省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秘書處掛靠館,江西省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項目中心館 。
㈣ 江西省鷹潭市第一中學的辦學條件
根據2014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教職工248人,其中江西省中學特級教師5人、高級教師58人、一級教師80餘人、市級以上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30餘人、全國性教育學術團體成員11人、省級教育學術團體成員32人、2個學科教研組。
江西省中學特級教師(5人):秦超勇、錢培順、譚寶慈、劉國華、張千順
骨幹教師(部分) 序號姓名級別1黃曉雲鷹潭市高中英語優秀青年授課教師2劉國華中學數學高級教師、鷹潭市優秀班主任3程雪中學一級教師、鷹潭市高中語文青年優秀授課教師4吳貴生中學高級教師、中國數學會會員、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高級教練員、鷹潭市優秀班主任、鷹潭市模範教師、蘇步青教育獎提名5徐晚華全國化學競賽金牌教練6程琴雪英語高級教師、江西省電化教育教材審查委員會學科組成員、江西省教育學會外語專業會員、鷹潭市中學英語學科帶頭人7張建平語文教研組組長8秦超勇江西省特級教師、江西省植物學會理事、江西省動物學會理事、江西省生物學教學委員會理事、江西省學術骨幹教師,鷹潭市骨幹教師9李蜀閩江西省和中國教育學會外語專業委員會會員10謝曉曼江西省外語協會會員,鷹潭市中學骨幹教師,中學高級教師11徐勝茂中學一級教師、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壹級教練員、鷹潭市中學數學骨幹教師12童秀英中學一級教師13劉衛平中學高級教師、省化學學會會員14李萍玲江西省外語學會會員、鷹潭市中學骨幹老師、中學高級教師15汪春芳高級教師、鷹潭市語文優秀授課教師16楊曉春鷹潭市首屆高中語文優秀授課教師、江西省高中語文骨幹教師17吳福明中學高級教師18章勇江物理高級教師、鷹潭市骨幹教師19程青中學高級教師、全國中學生語文教學研究會會員學科教研組(2個) 序號教研組名稱負責人1化學教研組周鴻德、劉偉華2數學競賽教練組吳貴生、周鴻德
㈤ 江西中醫葯大學的辦學條件
截至2015年底,學校有專任教師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355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人員687人。教師隊伍中,有國醫大師1人、有全國優秀教師8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個人1人、全國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40人次、第十屆國家葯典委員會委員5人、江西省首屆高等學校「井岡學者」特聘教授2人、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2人、入選江西省贛鄱英才555工程1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和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共71人、江西省省級優秀教師20人、江西省名中醫58人、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8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7人、江西省青年科學家(井岡之星)培養對象計劃人選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 30人、博士生導師59人、國家教學團隊1個。
國醫大師:洪廣祥
全國優秀教師(名單不全):龔千鋒、羅永明、蔣小敏、陳奇
國家級教學團隊:中葯炮製學國家級教學團隊(帶頭人:龔千鋒) 截至2015年底,學校擁有博士後工作站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2個,擁有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6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34個,省級示範性碩士點2個,專業學位碩士授予點2個;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重點學科18個、江西省一級學科高水平學科與「十二五」重點學科5個。
博士後工作站:江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後工作站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中醫學、中葯學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中醫學、中葯學、中西醫結合、葯學、公共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省級示範性碩士點:中醫學、中葯學
專業學位碩士授予點:臨床醫學、中葯學
江西省一級學科高水平學科:中醫學、中葯學
江西省重點學科:葯學、中西醫結合、公共管理
截至2015年底,學校擁有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3個,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雙語示範課程1門,兩項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分別於2001年、2009年獲得教育部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014年,學校劉紅寧教授牽頭主持的「新時期高等中醫葯院校『基礎素質』教育理論創新與『雙惟模式』實踐」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率先在江西省高等院校中實現該獎項零的突破。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產學研結合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中葯人才模式創新研究與實踐」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國家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中葯學類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中葯產業鏈關鍵環節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江西中醫葯大學—九江市中醫醫院臨床技能綜合培訓中心
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葯學
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中葯學、葯學、針灸推拿學
國家精品課程:中葯炮製學、中醫診斷學
國家雙語示範課程:中醫診斷學示範課程 截至2015年底,學校擁有3個國家級科研平台,其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家企業重點實驗室1個;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31個省部級科研平台。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名單不全):中葯固體制劑製造技術國際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企業重點實驗室:創新葯物與高效節能降耗制葯設備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現代中葯制劑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重點實驗室:江西省現代中葯制劑及質量控制重點實驗室、江西省中醫病因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江西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高等學校中醫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江西省協同創新中心:江西省創新葯物與高效節能制葯設備2011協同創新中心、江西民族傳統葯現代科技與產業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灸療研究與臨床轉化協同創新中心 科研概況 截至2015年底,學校近5年共承擔省部級以上項目463項,年均科研經費6004.92萬元;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56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3項;有28項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 中醫葯傳承 20世紀80年代,該校針灸學家魏稼教授首創「各家針灸學說」和「無創痛穴療學」。1993年,陳奇教授主編出版中國第一部全面、系統反映中葯葯理實驗研究方法的專著《中葯葯理研究方法學》,獲得國家圖書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該校中葯葯劑學科先後形成了中葯復方釋葯、中葯固體制劑等12項核心技術,其中《中葯大片、異形片為核心的中葯片劑現代產業化關鍵技術》項目研究突破了中葯生產的系列關鍵技術,自主研製的高速壓片機每年生產200億片,是中國片劑最大生產規模,獲得專利14項,被同仁堂等100多家制葯企業採用,2011年獲得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陳日新教授帶領的醫療科研團隊歷經20多年的研究,提出了「腧穴敏化」新理念,創立了熱敏灸新技術,開創了內源性熱敏調控治療疾病的新途徑。2008年,該成果獲得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學校創立了全球首家熱敏灸醫院;研究成果被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列為中醫院行業建設標准,成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重點推廣的傳統醫療技術。 館藏資源 據2016年1月學校圖書館官網信息顯示,該校圖書館館藏紙本圖書達120餘萬冊,購置和自建電子資源資料庫40餘個。師生讀者通過網路可隨時查閱館藏信息,遠程在線使用各類資料庫資源。 學術期刊 《江西中醫葯》創刊於1951 年,由江西省中醫葯學會、江西中醫學院主辦,是第一批進入中文核心期刊的中國醫葯類核心期刊;並被被《中文科技資料目錄》、《中國醫學文摘》、《中國葯學文摘》等多家檢索刊物及萬方資料庫、中國期刊網等資料庫收錄,有部分文章被美國《SCI》收錄。
《江西中醫葯大學學報》為華東地區優秀期刊、全國高等醫葯院校優秀學報、江西省優秀期刊。設有名家論叢、百家爭鳴、中醫文化研究、道教醫學研究、醫史文獻研究、中葯現代化、中葯資源、新生代論壇等欄目。
㈥ 江西應用科技學院的辦學條件
學院教學設施齊全,各專業均可滿足實踐教學需求,建有建築工程、機電工程、電工電子、物聯網工程、計算機、經濟管理、藝術教育六大實驗實訓基地,另校外建立實習實訓基地75個。擁有省級特色專業1個土木工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中央財政支持建設的實訓基地1個,江西省財政支持建設的實訓基地3個,江西省民辦高校示範性實訓基地2個。
學院積極為學生就業開拓思路,已先後與3000多家用人單位建立合作關系,採取「定單式」培養,與用人單位簽訂贊助定向培養合同書。先後被全國性權威公眾機構評為「全國首批教育教學質量示範高校」、「促進中國公益事業優秀院校獎」、「畢業生就業工薪前十強」、「江西省優秀學院」、「江西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精品課程 省部級精品課程(2012年申報) 課程名稱 主持人 立項時間 ◆商務翻譯彭開明 2009年 ◆機械制圖王修傑2011年◆國際商務談判王樹英2011年省部級精品課程(2014年申報) 課程名稱 主持人 立項時間 ◆現代倉儲管理實務劉春斌2014年◆建築力學黃珍珍2014年◆裝飾設計肖大雄2014年◆C語言程序設計胡景春2013年◆旅遊規劃與開發潘連鄉2014年 ◆管理學基礎吳瑞斗2013年校級級精品課程 課程名稱 主持人 立項時間 ◆商務英語寫作湯力群2013年◆數控原理與編程黃珍珍2013年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示範中心名稱具體介紹建築工程實驗實訓基地建築工程實驗實訓基地是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建設項目,基地儀器設備共計825台套。按照為我國的新型城鎮化、城市現代化培養建築類應用型技能人才的實習實訓要求,本基地設置有三大教學模塊:模擬建築工地現場直觀教學、實驗實訓教學和學生實際操作教學。能夠開出建築工程技術、工程監理、工程造價管理、建築裝飾工程技術、城鎮規劃、園林工程技術等專科專業的實踐教學課程;也可滿足設置土木工程本科專業的實訓實習條件 。 機電工程實驗實訓基地機電工程實驗實訓基地現設有數控車床實訓室、數控銑床實訓室、普通機床加工實訓室、模具設計與製造實訓室、鉗工實訓室、特種加工實訓室等14個實驗實訓室。承擔著機械製造與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汽車檢測與維修等專業的基礎性實踐教學和相應專業的考證培訓。基地擁有一批從事實踐性教學的「雙師型」教師團隊,能滿足設置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的實驗實訓教學條件要求。2007年榮獲江西省教育廳評為「民辦高等職業學校示範性實訓基地」 .。 電工電子實驗實訓基地 電工電子實驗實訓基地由物聯網工程實驗實訓中心、電工實驗實訓中心、電子實驗實訓中心、電子工作室、基礎物理實驗室組成。下設高性能電工實驗實訓室、供電系統考核實驗實訓室、數字信號實驗實訓室、應用電子實驗實訓室、通信原理實驗實訓室、單片機應用實驗室、現代通信技術實驗實訓室等。該基地是學校工科類專業重要實驗實訓教學基地,2007年被江西省教育廳評為「民辦高等職業學校示範性實訓基地」。 物聯網工程實驗實訓中心 物聯網工程實驗實訓中心(簡稱「中心」)是江西省政府專項資金支持建設的培養物聯網技術高級人才的實踐基地。中心由「物聯網技術綜合實驗實訓室」、「現代通信實驗室」、「物聯網智能家居模擬實驗室」、「物聯網多功能實訓沙盤實驗室」、「嵌入式系統實驗室」等5個專業實驗室和「城市小區安全物聯網視頻監控工作室」、「物聯網技術應用研究所暨大學生創新基地」組成。 計算機實驗實訓基地 計算機實驗實訓基地由計算機專業實驗實訓中心、公共基礎實驗實訓中心、研究發展中心組成,下設計算機基礎實驗實訓室、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實訓室、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驗實訓室、網路技術實驗實訓室、軟體綜合應用實驗實訓室、圖形圖像實驗實訓室、單片機實驗實訓室、資料庫實驗實訓室、計算機語言實驗實訓室,以及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設計工作室、軟體開發工作室、網頁設計工作室等。 經濟管理實訓基地 經濟管理實訓基地由現代物流實訓中心、金融貿易實訓中心、酒店管理實訓中心和研究發展中心組成,下設現代物流實訓室、物流管理模擬實訓室、報關與國際貨代實訓室、物流綜合協作實訓室、國際貿易實訓室、ERP沙盤模擬實訓室等。 現代物流實訓中心可實現倉儲配送、拆零分揀、超市配銷、生產物流、堆場管理、貨代業務、報關與報檢業務、運輸管理、口岸綜合物流、第三方物流、物流管理模擬、物流設計與企業模擬經營對抗、叉車操作、電子商務等實訓項目。 藝術實訓基地 藝術實訓基地由藝術設計實訓中心、音樂實訓中心和研究發展中心組成,下設漆藝產學實訓室、瓷藝產學實訓室、非線編輯實訓室、復古畫室實訓室、廣告設計與創作實訓室、攝影攝像實訓室、星光劇場、多功能合唱指揮實訓室、民樂排練實訓室、數碼鋼琴實訓室、個人鋼琴實訓室、體育舞蹈實訓室等。 截至2014年6月,江西應用科技學院擁有7個學院,59餘個本、專科專業。 學院名稱專業名稱機電信息工程學院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本科)、物聯網工程(本科)、模具設計與製造、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軟體技術城市建設學院土木工程(本科)、建築裝飾工程技術、園林工程技術、城鎮規劃、建築工程技術、工程監理、工程造價經濟管理學院國際商務(本科)、人力資源管理、工商企業管理、金融管理與實務、財務管理、市場營銷、會計電算化、會展策劃與管理現代物流學院物流管理(本科)、物流管理、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管理、報關與國際貨運、物流工程技術文化與旅遊學院空中乘務、商務英語、商務日語、酒店管理、旅遊管理、新聞采編與製作、社會體育藝術設計學院裝潢藝術設計、廣告設計與製作、環境藝術設計、動漫設計與製作、產品造型設計、藝術設計音樂學院音樂表演、舞蹈表演
㈦ 江西服裝學院的辦學條件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建有1個省級重點學科。
省級重點學科:服裝設計與工程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共有專兼職教師500餘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110餘人,具有碩士或博士學位的有200餘人;聘請了一批行業內著名專家和來自美國、日本、紐西蘭、韓國、法國及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著名專家學者為客座教授和高級顧問。 擁有2個江西省高校教學團隊。2014年3月26日,傅成榮老師獲浙江省優秀服裝設計師稱號。
江西省高校教學團隊:服裝設計項目教學團隊(負責人:陳娟芬) 、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團隊(負責人:劉琳) 質量工程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建有4個省級特色專業、5門省級精品課程,江西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江西省和中央財政支持建設的示範性實驗實訓基地1個,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項目2個;建立了10個校級實踐教學中心、98個校級實驗室。
一篇論文獲得2013年全省高校輔導員優秀論文二等獎,學校教師編寫的一部教材獲省第五屆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一部教材獲江西省第五屆普通高校優秀教材獎本科組二等獎。
省級特色專業:服裝設計、鞋類設計與工藝、藝術設計、市場營銷
省級精品課程:服裝品牌設計與企劃、服裝款式設計、服裝工業製版與推版、服裝生產管理、服裝材料、服裝效果圖
江西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服裝設計與工程
江西省和中央財政支持建設的示範性實驗實訓基地:服裝實驗基地
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項目:服裝與服飾設計、環境藝術設計 學生成績 學校學生在「浩沙杯」中國泳裝設計大賽、「中華杯」全國男裝設計總決賽、「名瑞杯」中國婚紗設計大賽、「喬丹杯」中國運動裝備設計大賽、中國職業模特大賽、中國模特之星大賽、「虎門杯」國際青年服裝設計大賽、世界最佳模特大賽等賽事中屢獲金、銀、銅獎。
2015年江西服裝學院服裝設計本科畢業作品發布會在北京中國大學生時裝周大賽舉行,學校作品以總分第一的成績獲」2015年度中國時裝設計育人獎「。 2008年1月25日,學校獲搜狐網年度教育總評榜「2007中國十大實力民辦高校」稱號,騰訊網年度教育總評榜「全國十大專業特色民辦院校」和「誠信招生品牌院校」稱號。 5月26日,在騰訊網、現代教育報、中國民辦教育雜志聯合主辦的「改革開放30年中國民辦教育大典」頒獎盛典上,獲「中國十大就業質量示範院校」稱號。
2010年,獲評江西省安全穩定先進單位。
2013年,獲評2010-2012年度畢業生就業工作優秀單位。
2014年1月,在第五屆金翼獎網易教育年度大選頒獎典禮上,獲「2013年度最具影響力民辦高校」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