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將儒家文化滲透到小學德育之中
黨的「十七」大報告也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 持育人為本,德育為首,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 者和接班人」。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人們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全面和諧發 展,學校的育人功能進一步強化。 學校想要培養好的「種子」,就必須要有好的、肥沃的、健康的「土壤」,這 個土壤就是和諧的校園儒學文化。 一、潤物無聲——和諧的德育氛圍 如何實施德育教育,構建和諧的德育氛圍,途徑是多方面的,課堂教學是主 渠道,然而校園儒學文化的德育滲透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校園文化是指學校群體在長期教育教學過程中形成的各種文化形態總和,通 常包括自然環境、人際環境、文化建設以及規章制度、校紀校風等。校園文化是 學校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及全面發展具有導向、促進、約 束、規范等教育功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學生的思想意識、道德觀念、生活方 式和行為習慣。校園文化內容豐富,如果我們致力於營造高品位、有特色、多樣 化的校園文化,發揮其獨特的育人功能,就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校園文化作 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校園文化建設的終極 目標就在於創設一種氛圍,以期陶冶學生情操,構建學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學 生素質。校園文化是積極、活躍的文化,實踐證明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校園文 化環境,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順利展開,提供了十分優越的氛圍保證,促進了良好 校風校紀的逐步形成。 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孔子儒家文化倡導的「仁」所 包含的倫理道德是 2000 多年來中華民族安身立命之本,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 靈魂,是代代相傳、世世發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 中國的精神力量。
❷ 儒家學派的四大學派有哪些
1、獨尊儒術型的儒家學派,是指恪守先秦儒家大師孔子、孟子、荀子的傳回統和基答本精神的學派。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雖也有差別,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就是荀子大醇而小疵,也離孔子相去不遠。但漢代以後,真正恪守儒家一派思想的,並不多見。
2、儒道互補型學派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儒家思想與道教思想互補,另一種是儒家思想與道家思想互補。儒家思想與道教互補的,主要有北宋濂溪學派和百源學派。
3、三教合一型學派,應該說,宋元明清四朝的大多數儒家學派,大多數屬於三教合一型。理學中的程朱學派和陸王學派,都是三教合一型的學派。
4、四教會通型的儒學有兩種類型:基督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會通和伊斯蘭教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會通。早在公元三四世紀,基督教就傳入中國,而真正傳教成功的,則是利瑪竇,因此而被稱為明末清初西學東漸的奠基人。
❸ 具有中華民族氣節的人物
具有中華民族氣節的人物:辛棄疾、丁汝昌、文天祥、秋瑾、劉胡蘭等等。
1、辛棄疾
辛棄疾生於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著有《美芹十論》、《九議》,條陳戰守之策。由於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山居。開禧北伐前後,相繼被起用為紹興知府、鎮江知府、樞密都承旨等職。開禧三年(1207年),辛棄疾病逝,年六十八。後贈少師,謚號「忠敏」。
2、丁汝昌
光緒七年(1881年),統率北洋水師官兵200趕赴英國,接帶「超勇」和「揚威」巡洋艦回國。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威海衛之戰中,指揮北洋艦隊抗擊日軍圍攻。未得上峰命令,無奈港內待援,致仕北洋海軍陷入絕境。彈盡糧絕,援軍未至,拒絕日軍將領伊東祐亨勸降,服食鴉片自盡以謝國人。宣統二年(1910年),平反昭雪。
3、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宋瑞,又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
4、秋瑾
生於福建閩縣(今福建省福州市),中國女權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為推翻滿清政權和數千年封建統治而犧牲的革命先驅,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提倡女權女學,為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從容就義於紹興軒亭口,年僅32歲。
5、劉胡蘭
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進中共婦女幹部訓練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做婦女工作,擔任婦救會秘書,後為主任,並成為中共候補黨員。14歲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15歲英勇就義,毛澤東主席知道後非常傷心,專門為劉胡蘭題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她也是唯一三代領導人均為其題字的英雄。
❹ 四書五經指的是什麼
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是:《尚書》《易經》《詩經》《禮經》《春秋》
❺ 三字經中是"守孝弟"還是"首孝悌"或是「首孝弟」再或者「守孝悌」。
三字經中是:「首孝弟」。
整句為「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意思是:版做人第一重要的權是要懂得孝敬父母尊重兄長,然後要增長自己的見聞。知道數字,認得文字。
(5)中小學儒家擴展閱讀:
孔子在《論語學而篇》中說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清朝學者李毓秀將這一則內容概括為 「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並以此為順序創作了《弟子規》一書,作為對為人弟為人子的人的訓誡之書。
這里的「首孝弟」相對於「謹、信」等內容而言。意為為人弟為人子在所必須要做到的6件大事和進一步要做的「學文」共7件大事中,孝和弟是排在前面的。這是從為人子為人弟一生所要遵循的為人處世待人接物讀聖賢書的規則的角度來確定的「首孝悌」的意思。
❻ 歷史題目 焚書坑儒對儒家學術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對儒學發展的作用
是小學的嗎?如果不是再給你重做。
1、焚書坑儒是對儒家民間學術近乎「絕後」的摧殘,不僅燒光民間文本(學官沒燒,毀於戰火),還要同步消失知書的人。所幸「挾書令」不到一代人時間秦就滅了,否則,星星之火也會盡失。
(2、漢興後廢挾書令,且獎勵民間獻書。所以,死灰復燃。在恢復的基礎上,不僅儒家舊籍恢復,諸子百家都有不同恢復,所以又是各是其是,各非其非。)
3、「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對儒家學術發展的)正面作用在於促進了對經典的重發現與解釋,即經學形成與發展。展示出集華夏傳統精粹大成的儒術對人世的實用適用價值。
4、負面作用在於局限了思想的拓展,造成了僵化的經學與表面的官方意識形態教條。到魏晉六朝逐漸被玄學、佛教、道教幾乎替代。(直到宋才復興並發展)利弊參半。
有點長,初中大概也能用。
補充一下,或說重答:
第一問、焚書坑儒:
一、直接影響(現實影響):停止衰落。
1、 毀典籍,造成「六學從此缺。」典籍(書、抄本)是傳播傳承的可靠依據。所以,對思想學術的傳播傳承造成嚴重局限。
2、 滅學人:浮在上面的,可能水平也比較高的,消失一大批。沉在下面的,也會消失一大批。深明大義與不肯曲學阿世的學人(余英時先生叫「知識人」)的流失與自生自滅,導致儒學「獨善其身」而不得,遑論發展傳承。
二、後世影響(或歷史影響):損益間半。
1、 凸顯了儒家學術思想的合法合理適宜適用的特性(社會治理、制度建設的學說,百家諸子只有三流:一、法:申商韓老;一、儒:周管孔孟;一、雜家:荀子、呂覽,但都傾向儒。失敗乃成功之母,試錯效應,從此確立儒家在主流大傳統中不動搖的地位。導致「獨尊儒術」,使儒家失去獨立性,而成為意識形態,僵化、教條,幾起幾落後終於偏離儒家根基。
2、 肇源今古文經學之爭。沒人、缺書。所謂秦火殘余。導致儒學在歷代會產生出內部分歧與歧義。最後導致疑古派熱火出路。
3、 濫觴儒法斗爭假說,直到批林批孔。導致對儒家的錯誤,最終對儒家斷裂式拋棄與狹隘化的歐洲中心主義詮釋。
第二問、獨尊儒術:
一、現實影響:
1、 促成儒學在漢魏的表面復興與經學產生。經學就是詮釋典籍,起因於傳承的中斷,而不是發展弘揚。
2、 形成僵硬的教條化、喪失獨立的意識形態,從另一面對束縛儒學的發展弘揚。
二、歷史影響:
1、 一統思想的意識形態成為歷史常態,不論是對儒學、理學、還是馬列主義,嚴重束縛儒學的後續發展弘揚。
2、 以一統思想為喪權辱國之根本,所以,最終被完全西化派打翻在地、痛打落水狗、再踏上去一隻腳,永世不得翻身。還錯誤的自以為是中國的啟蒙運動。
3、 錯誤的學術敗於更錯誤的權勢,導致重農抑商、重學輕技的路線觀念,卻被誤以為是儒學的觀念。當然致使儒學被自家曲解。
❼ 中國科舉制度的發展歷程
科舉制度作為中國古代的一項考試選官制度持續達1300年,對中國傳統社會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對科舉制度進行研究,不僅可以深化對中國歷史、傳統社會結構和傳統文化的認識,而且可以總結它作為一種考試制度,長期形成的穩定的運行機制中的經驗教訓,為今天的考試管理和人才選拔提供借鑒。鑒於科舉制度的重要地位,它一直是中外學術界關注的熱點,近代以來已從察舉制到科舉制」從對漢魏以來選官制度嬗遞的考察中,以考試為線索,得出了察舉制、九品中正制和科舉制一脈相承的內在關系,探討了南北朝時期科舉制萌芽的表現及原因。第二章「科舉制度演變的外部條件與內在機制」則分別從內外兩方面探討了科舉制的演變規律,指出科舉制度的變革既與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相關聯,也受大規模教育考試的發展規律的制約。它是教育內外部因素交相作用的結果。第三章「科舉制度與封建中央集權政治」從科舉制度的政治性質出發,探討了科舉和政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密切關系。第四章「科舉制度與獨尊儒術的封建文化」從縱的角度探討了科舉制度與獨尊儒術的封建文化之間的良性互動關系和科舉制度對儒家文化的消極影響。第五章「科舉制度的規范化與程式化」從科目設置、考試范圍、考試內容、考試方式、考試組織、周期與時間、考試機構、科場規范、考試範本——八股文和試帖詩等方面論述了科舉制度作為一種考試制度走向規范化與程式化的歷程。第六章「科舉制度與官學教育」論述了科舉制度與官學教育間對立統一的關系。對於二者之間的矛盾,歷代統治者都試圖通過改革加以調和,直到明清時期官學淪為科舉的附庸,完全被科舉支配。第七章「科舉制度與私學教育」則論述了以下三個問題:私學通過科舉制度被納入了國家人才庫;科舉考試內容與私學教育內容的對立統一關系,正是其中的相異之處顯示了私學存在的意義;科舉的觸角伸到了教育的每一個角落,蒙學教育也不例外,其出現、發展和興盛無不打上了科舉的烙印。第八章「科舉制度與社會風氣」是書中考察較深入、分析較透徹的一部分,論述了科舉制下的社會風氣,包括士庶關系、等級特權意識、婚姻家庭關系、讀書風氣、學風和文風等的變化。第九章「改科舉、廢科舉和興學堂」從科舉制度與現代教育的沖突入手,敘述了近代西學沖擊下科舉制度與現代教育此消彼長及科舉制最終被廢除的歷程。第十章「科舉制度總的評價」針對對科舉制度是非功罪評價不一的三個焦點問題,即科舉制度是否真正體現了公平和公正、科舉制度對中國學風的影響及其是否能選拔出合適的人才展開論述,闡明了科舉制度的進步意義,並對當前圍繞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展開的爭論進行了評述。
積累了極為可觀的學術成果(詳請參見何忠禮1905年9月2日,實行了1300年的科舉制度由光緒皇帝下詔廢止。但科舉的影響並未從此消失,對它的是非得失,許多評論失之偏頗,缺乏歷史唯物主義的、實事求是的態度。應該如何評價它呢?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一種制度存在一千多年,不被別的制度所取代,說明它本身的優越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它是當時先進的選拔人才的方法,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兩漢時期,中國的封建制度正在逐漸完備,如何選拔人才,統治者起先採取的是徵辟、薦舉的辦法,由地方官或世家豪族向上級以至中央政府推薦人才,被推薦的往往是世家子弟。推薦的標準是門第高貴, 「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魏晉實行九品中正制度,把人才分為九等進行品評,但主要根據仍是家庭出身,道德、文章、才幹都是次要的。主持品評的大小中正也都是世家豪族,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因此從東晉到南北朝,北方的崔、盧、王、謝,南方的朱、張、顧、陸,這些名門大族高踞政府的要津,連皇帝老子也要退讓他們三分,這種門閥政治造成貴族與平民之間有著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堵塞了平民百姓中優秀人才的晉身之路。隋朝以後實行科舉制度,開科取士,「十年窗前勤苦讀,一舉成名天下知」,寒素之家的子弟也能由讀書科舉進入仕途,打破了世家大族壟斷做官權利的局面,國家選拔人才也就有了更廣闊的天地,而且一個人中了舉人、進士,改變了自己的地位,也鼓勵了十個人、一百個人勤奮讀書,對提高整個民族的文化素質也是有好處的。唐和兩宋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到巔峰的時期,也是科舉制度逐步完備的時期,當時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其中就有科舉制度的一份功勞。元朝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統治者起先不懂得科舉的作用,後來有所認識,也加以恢復使用。明太祖朱元璋雖然自身沒有多少文化,但很了解實行科舉有利於鞏固他的統治,即位之後很快開科取士。清朝統治者也是這樣。
經世致用含華咀英
從整個封建社會來說,讀書人不敢談經世致用的時間是不長的,因此,以儒家學說為指導思想的科舉考試,也大都不是脫離實際的。
南宋寶佑四年(1256年)文天祥中狀元的那一科,考試題目有五百八十六字之多,最後幾句說:「天變至臻,民生寡遂,人才乏而士習浮,國計殫而兵力弱,荷澤未靖,邊備孔棘,豈道不足以御世歟?抑化裁推行有未至歟?」題目毫不隱諱地指出了國家的嚴重情況,要士子們出謀劃策,化解危機。
清光緒壬寅科(1902年)福建鄉試(考舉人),主考官是閩浙總督許應騤。這次出了三個題目:《漢唐宋開國用人論》、《勾踐焦思嘗膽論》、《子貢使外國論》。第一個題目評論歷史,有古為今用的意義。第二個題目很有現實意義,當時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之役中國一敗塗地,慘遭割地賠款的屈辱,提倡發揚勾踐卧薪嘗膽的精神,誓雪國恥,這和形勢結合得多麼緊密。第三個題目很有趣,也很高明。子貢是孔子學生中善於理財會做生意的,漢朝為什麼不能派像子貢這樣的人到匈奴做生意,進行經濟交流使雙方都有利,求得邊境的長期安寧。接下來的會試(考進士),因為北京的貢院遭到八國聯軍的破壞還沒有修好,便改在開封舉行。大總裁盛宣懷出了個題目《論鐵路收歸國有》。這是當時的熱門話題,後來還成為武昌起義的導火線之一。
中國的科舉,歷來是以儒家學說作為指導思想的。儒家從孔子開始,就是講經世致用的。孔子思想的精髓在於《論語》,如果《論語》沒有經世致用的作用,就不可能有「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的說法。儒家學說是經過不斷改造的,每次改造都與當時的思想政治相聯系,因此說儒家學說和經世致用脫節,是片面的。在封建社會中,讀書人不敢評論時政,這種情況也是有的,但一旦文網鬆懈,情況就變了,道光年間,經世致用的呼聲高入雲霄,因而出現了像龔自珍、魏源這樣開一代風氣之先的思想家。
選拔精英機制完善
像李白、杜甫這樣的曠世奇才,都沒有考中進士,因而有人認為科舉並不公正。其實,在我國實行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目的是讓讀書人通過統一考試,擇優錄取,分配他們做各級官吏,實現學而優則仕原則的精英選拔機制。
首先,科舉的錄取率很低,除恩科而外,正科三年一次,每省鄉試只取一二百人,全國的會試取三百多人,絕大多數人是要落榜的,這樣的錄取率,怎能做到像唐太宗所說的「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其次,有人興趣在於走「終南捷徑」,不願意一個台階一個台階走科舉的路。第三,科舉選拔的是做官的人才,不是培養詩人。當然,詩人文學家符合科舉選拔人才條件的,也能夠入選。唐宋八大家中,除蘇洵以外,其他七人全是進士出身。總的來說,科舉一般是公正的,但不可能完全公正。
科舉從隋唐起直到清末,實行一千多年,各種制度都比較完善。比如進入考場,要經過嚴格的搜查,搜身而外,用具(筆墨硯)也要檢查,帶進去的午餐干糧都要切開來看看,要夾帶進入號房是很難的。收買考官也不容易,每次考試,一位主考三四位同考,只要遇到一個剛正不阿不要錢的,把你揭發出去,就要被判重罪。而且考試的文章是要公布的,稱為「闈墨」,還要刊刻印書,賣給參加考試的人做範文。《儒林外史》中馬二先生就是干這個行當的。文章不太像樣,拿不出手,刊刻出來更會惹禍。朝廷對科場作弊都用重典,被處以極刑的屢見不鮮。咸豐年間大學士柏俊就因科場作弊被腰斬。魯迅的前輩也因涉及科場案弄得傾家盪產,身陷囹圄。因此除偶爾有人鋌而走險外,人們大都不敢以身試法,考試作弊的現象實屬少見。
科舉考中的狀元以及進士、舉人等,在社會上大都是一時俊彥,頗能幹出一番事業。清朝260多年中,舉行殿試112次,中狀元的有112人,其中出了不少人才。比如乾隆庚辰科狀元畢沅,除官至湖廣總督而外,經、史、文字學、金石學造詣都很深,並且主持編纂《續資治通鑒》220卷。咸豐丙辰狀元翁同龢,官至軍機大臣、尚書,是同治、光緒兩朝的帝師,甲午戰爭中堅決主戰,戊戌變法時堅決支持光緒皇帝,以致被慈禧太後革職,其膽識為時人稱贊和景仰。毛澤東說過,談到中國的現代工業,不能忘記四個人。這四個人中有一個叫張謇的,是中國民族工業的奠基者之一,此人就是光緒甲午科的狀元。中狀元也有靠運氣的,光緒癸卯科殿試時,適值慈禧太後70大壽,進士王壽彭名字吉利(古代傳說中彭祖壽高八百歲),因而中狀元。乾隆甲辰、丁未、庚戌三科,屈居榜眼的王鳴盛、孫星衍、洪亮吉都是名噪一時的大學問家,而狀元則不太出色,有人譏諷考官有眼無珠,說三個狀元都是撞上了大運,但這畢竟是少數。
其實,科舉中最大的不公正是對生員的出身有一些不合理的限制。上輩或本人要過飯,可以參加科舉並中狀元,如宋朝的呂蒙正和明朝的范際昌;可是有的職業卻被視為「賤業」,如剃頭的和唱戲的,子孫不能參加科考,這是毫無道理的規定,是科舉制度中嚴重的不公正。
廢除科舉興利除弊
科舉制度本身也存在著許多弊病。唐宋時代,限制還沒有那麼多。明清以後,解釋儒家經典要以朱熹的《四書集注》為標准,不能越雷池一步,這就束縛了人們的思想。明清兩朝還規定,科舉考試的文體為八股文,這種死板僵化的文體,對人們思想的束縛更為嚴重,這兩項頗為世人所詬病。
科舉制度最致命的弱點,是清朝中後期它選拔出來的人才不能適應國家和社會的需要。清朝同治、光緒年間,一部分官僚推行洋務運動,創辦了一些新式企業,如招商局、電報局等。這些企業是要用西方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方法來經營管理的,出身於科舉的舉人秀才對這些東西十分陌生,無法勝任工作。西方的學校正是培養這方面人才的,它們有小學、中學、大學,各種專門學科齊全,這顯然比我們的科舉制度優越。如果我們還是八股取士、策論取士,新的人才從何而來?再說,西學東漸之後,各門自然科學如物理、化學等向全世界傳播,我們的知識分子茫然無知,還在整天子曰詩雲,如何跟得上社會發展的步伐?因此我國的有識之士抨擊科舉,提出「廢科舉,興學堂」,這是完全正確的。這不僅是一種主張,而且已付諸實踐。1895年,北洋大臣王文韶在天津創辦北洋西學堂(北洋大學前身),1897年,盛宣懷在上海創辦南洋公學(交通大學前身),後來各省也陸續創辦了新式學堂。在這種情況下,1905年正式廢止科舉,由學校取而代之,就是順理成章、勢所必然的了。至此,科舉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法律史博士生沈大明:中國的科舉制度的特點及利與弊
中國的科舉制度主要表現出三個特點:賢能治國,為我所用;標准客觀,競爭公平;立法保護,穩定延續。其作用和價值主要體現在:統一了價值,延續了文化;推動了教育,培養了人才;穩定了政治,推動了發展。其負面作用表現為導致了學校教育與社會的脫離,內容單一,文體要求走向極端等。總之,因為有科舉考試,才有中國官僚體制的穩定中的延續,也因為有科舉考試,才有中國歷史和文化的曲折中的發展。
❽ 中國歷史上有志向並成功的人的故事.
一、張海迪
差率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被押送到吳國做奴隸,勾踐忍辱負重伺候吳王三年後,夫差才對他消除戒心並把他送回越國。
其實勾踐並沒有放棄復仇之心,他表面上對吳王服從,但暗中訓練精兵,強政勵治並等待時機反擊吳國。艱苦能鍛煉意志,安逸反而會消磨意志。勾踐害怕自己會貪圖眼前的安逸,消磨報仇雪恥的意志,所以他為自己安排艱苦的生活環境。
他晚上睡覺不用褥,只鋪些柴草(古時叫薪),又在屋裡掛了一隻苦膽,他不時會嘗嘗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
勾踐為鼓勵民眾就和王後與人民一起參與勞動,在越人同心協力之下把越國強大起來,最後並找到時機,滅亡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