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是湖北十堰哪裡有賣小羊羔的
鄖西縣有養殖山羊的,你到鄖西縣去問問。我們沒吃過,但是是本地特產。
鄖西馬頭山羊,湖北省鄖西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鄖西馬頭山羊因四肢發育勻稱、頭似馬頭而得名,是鄖西地方特產「名片」。1987年,鄖西被確定為湖北省馬頭山羊基地縣。馬頭羊肉色鮮紅,肉質細嫩,脂肪分布均勻,膻味小,食之可口,營養豐富。
2010年04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鄖西馬頭山羊」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2014年04月1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鄖西馬頭山羊」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鄖西馬頭山羊,湖北省鄖西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1]
鄖西馬頭山羊因四肢發育勻稱、頭似馬頭而得名,是鄖西地方特產「名片」。1987年,鄖西被確定為湖北省馬頭山羊基地縣。馬頭羊肉色鮮紅,肉質細嫩,脂肪分布均勻,膻味小,食之可口,營養豐富。[2-3]
2010年04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鄖西馬頭山羊」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4-5]
2014年04月1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鄖西馬頭山羊」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1]
中文名
鄖西馬頭山羊
產地名稱
湖北省鄖西縣
品質特點
肉質細嫩,膻味輕微,肉味清香
地理標志
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志產品
批准文號
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14年第44號
批准時間
2014年04月16日
目錄
1產品特點
▪生物學特徵
▪品質特性
▪營養價值
2產地環境
▪位置境域
▪土壤地貌
▪水文情況
▪氣侯特點
3歷史淵源
4生產情況
5產品榮譽
6地理標志
▪地域保護范圍
▪質量技術要求
▪專用標志使用
7歷史文化
產品特點
編輯
生物學特徵
鄖西馬頭山羊顯著特徵是羊身馬頭,而頭頂無角。行走時兩耳向前下垂,頻頻點頭,步態極似馬行。馬頭羊名副其實。所以,還有人叫它「無角山羊」、「葫蘆頭山羊」。馬頭羊體型較一般山羊個大,腰背平直,臀部寬肥,上翹短尾,皮厚毛稀多呈白色,少許黑麻色。而在它頸下和後大腿部則長有粗壯長毛。[3]
鄖西馬頭山羊兩耳平直略往下垂,被毛全白;結實均稱;面長額寬、嘴齊、鼻平直,頜下多見兩耳垂;尻部寬,有效乳頭2個;母羊乳房基部寬圓,體型略秀小;公羊體大,睾丸左右對稱;四肢系部強健,關節靈活,蹄質堅實。[5]
馬頭山羊喜攀崖、善遊走、耐旱耐粗飼,適應性和生活力比綿羊及牛群更強,它可以採食到其他動物不能利用的高山懸崖上的牧草。其抗病性較強,能抵抗一些常見的疫病。[3]
鄖西馬頭山羊
品質特性
鄖西馬頭山羊因頭部無角、形似馬頭而命名。馬頭山羊具有繁殖率高、屠宰率高、肉味鮮美、板皮優異、適應性強等特性,是中國優良肉用型山羊品種之一。羊肉顏色鮮紅,具有清膻香味。肉質細嫩鮮美;膻味偏輕,肉味膻香清郁,口感地道純正,具滋補功效。[5-6]
營養價值
鄖西馬頭羊肉品經農業部食品檢驗(武漢)中心等法定檢驗機構檢驗,總蛋白質18.4%至20.2%;總脂肪15.0%至15.2%;粗纖維0.10%至0.12%;水分64%至69%;膽固醇809.2毫克/千克;檢驗了17種氨基酸,總量達19%。[3]
產地環境
編輯
位置境域
鄖西縣地處鄂西北,北依秦嶺,南臨漢江,與陝西商南、山陽、鎮安、旬陽、白河五縣及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毗鄰。鄖西縣南臨漢江天險,北靠秦嶺山脈,西南接川陝邊境的大巴山脈,東以鄖縣為鄰,四周均為大山所圍,境內間有不少大小不等的村落平川。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史稱「依山帶江。」[7]
土壤地貌
鄖西縣位於湖北省西北角,東與本省鄖縣相鄰,西、南、北與陝西接壤。境內山巒起伏,溪谷交錯,溝壑縱橫。秦嶺中段南緣余脈分數支自北向南延伸全境,整個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平均海撥719.8米,最高海拔為湖北口大梁黑龍洞溝頂1798.9米,最低海拔歸仙河口漢江邊黑石窖151米。
鄖西縣總面積3509.6平方千米,其中,耕地約70萬畝,佔11.4%;林地260萬畝,佔49%;可放牧荒山70萬畝,佔11.4%;水產面積1萬畝,佔0.02%,其它面積(包括沙灘、水面、村莊、道路、崖石等)135萬畝,佔25.6%。全縣大小山頭6500多個,均為秦嶺山脈。其中千米以上的中山(泛指高山)64座(含1200米以上高峰)。[8]
鄖西縣山地多坪地少,山地約占總面積的97.3%,河谷川壩佔2.7%。土壤共分6個土類,以黃棕壤、石灰岩土、潮土、棕壤土、紫色土及水稻土為主。土壤大部分呈中性偏鹼,少數偏酸,pH值一般在4.5—6.5之間。全縣天然草場296萬畝,其中草叢草場79.01萬畝,占草地總面積的26.69%;灌叢草場59.31萬畝,占草地總面積的20.04%;疏林草場30.76萬畝,占草地總面積的10.39%;田埂草場9.38萬畝,占草地總面積的3.17%;零星草場117.54萬畝,占草地總面積的39.71%;牧草主要有禾本科、莎草科、豆科、菊科;人工牧草主要種植白三葉、多年生黑麥草、紫花苜蓿、皇竹草等,為飼養馬頭山羊提供了充足的飼草來源。[5]
水文情況
鄖西縣有大小河流1550多條,其中流域面積在5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26條,全長1320.7千米,屬漢江水系,主要支流有天河、金錢河、仙河,水資源豐富。河道落差大,全縣水能理論蘊藏量為52.1萬千瓦。[5]
氣侯特點
鄖西縣處於華北自然區域和華中自然區域之間,是過渡地帶,屬於副熱帶北界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適中,日照充足,氣候溫和,無霜期長,嚴冬時間短。年平均日照1874.4小時,年平均氣溫15.4℃,無霜期235天,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由於境內地形復雜,垂直差異大,小氣候十分明顯,素有:「高一丈,不一樣;陰陽坡,差的多」之說,形象的反映了海拔高度不同是引起氣候差異的重要原因。縣域內無大型工礦企業,工業「三廢」遠低於國家標准,大氣清新無污染,符合GB3095—1996的一級標准;徑流水質優,符合GB5084—1992標准,地理環境得天獨厚。特殊的光、熱、水、土和生態組合,決定了天然牧草的良好生長和鄖西馬頭山羊優良特性的形成。[5][8]
鄖西地理
歷史淵源
編輯
鄖西縣是湖北省唯一一個處在南北氣候分界線上的縣,古屬興安府,北距古都西安不到三百千米。在《興安府志》第十一卷有如此推測:山羊可能是漢時移民帶入本區,而西域人士又將國外的無角奶羊帶入此地,與當地土羊雜交,無角馬頭山羊誕生。在漫長的歷史演進中,這種奇怪山羊在相對封閉的地域環境中一步一步地繁育進化成為馬頭山羊品種。《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種志》中記載,鄖西縣是馬頭羊的發源地和中心產區。
馬頭山羊的種群數量很少,它得以生息繁衍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性情溫馴,生長快,體質健壯,肉味鮮美。馬頭羊在湖北、湖南、陝南三地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鄂西北地區。其中,鄖西縣分布數量最多、質量最優。[3]
1985年,鄖西馬頭山羊做為湖北地方優良的品種資源被農業部列為國家重點推廣山羊品種,鄖西馬頭羊開始聲譽遠播。[3]
2005年,勛西縣投資建立馬頭山羊良種繁育中心,每年向社會提供優質種羊1000餘只。縣畜牧局還與科研部門合作開展「馬頭山羊品種資源保護利用中試與示範」項目研究,實施胚胎冷凍保存移植等技術,保護品質,節省種公羊養殖成本。[9]
2007年開始,勛西縣畜牧部門向中央和省級相關部門申報菜籃子生產項目、馬頭羊養殖與關鍵技術研究、種羊保護等項目10餘個,爭取項目資金2000萬元。
馬頭山羊雖有名,但其品種特性和生產沒有統一的認定標准。為此,鄖西與華中農大、省農科院、市畜牧局聯合制訂馬頭山羊國家標准,2009年5月,鄖西縣與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聯合研製馬頭山羊國家標准,被國家標准委正式批准發布實施,這是中國馬頭羊的「第一國標」。[3]
2010年開始,鄖西縣建立新型標准化畜牧業發展模式,逐步實現了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處理無害化。「種草養羊」示範項目、秸稈青貯氨化技術、山羊「1235」養殖模式的推廣實施,成功改變了傳統飼養方式和觀念,全縣馬頭山羊良種普及率達95%以上。為擴大馬頭山羊知名度和影響力,鄖西縣還參與制定了《湖北馬頭山羊品種標准》、《馬頭山羊飼養與疫病防治技術規范》、《馬頭山羊國家標准》等。[10]
至2015年,鄖西將全縣18個鄉鎮劃分為種羊核心區、純種擴繁區、肉羊生產區,並以省、市、縣三級標准化規模羊場建設為載體,規劃出年出欄3000隻的養羊專業村50個。為加強良種繁育體系建設,鄖西縣建立了以香口鄉園嶺山為基地的原種場和以香口、土門、河夾、觀音、夾河規模場為基礎的保種場,在土門、香口、店子等養殖重點鄉鎮確定了7個馬頭山羊保種小區。[11]
生產情況
編輯
2010年,鄖西馬頭山羊飼養量達到44.5萬只、出欄19.4萬只,實現產值1.75億元。[2]
「十二五」(2011-2015年)期間,鄖西全縣累計建成規模化羊場116個,其中,省級18個、市級49個、縣級49個,發展「1235」模式養羊戶1500餘戶。[11]
2013年,鄖西縣出欄優質馬頭山羊27萬只,產值超過4億元。
2014年,鄖西共有標准化規模羊場108個,其中省級標准化規模羊場16個、市級標准化規模羊場48個、縣級標准化規模羊場44個。鄖西馬頭山羊飼養量達到51.47萬只,出欄馬頭羊26.13萬只,產值超過5億元。[3]
2015年,鄖西山羊飼養量達到65萬只,出欄30萬只,山羊產值超過6億元。已建成了年存欄1000隻規模的馬頭山羊種羊場,初步建成以觀音、馬安、香口等鄉鎮為重點的標准化養殖示範基地、肉羊生產基地原種繁育基地。[11]
鄖西馬頭山羊
產品榮譽
編輯
1987年,鄖西縣被湖北省政府定為馬頭山羊基地縣。[3]
2010年04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鄖西馬頭山羊」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3-5]
2014年04月1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鄖西馬頭山羊」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1]
2015年10月,鄖西縣通過湖北省畜牧獸醫局現代畜牧產業示範區的驗收,正式成為湖北省現代山羊產業示範區。[11]
地理標志
編輯
地域保護范圍
鄖西馬頭山羊肉產地范圍為湖北省鄖西縣城關鎮、土門鎮、香口鄉、上津鎮、店子鎮、關防鄉、湖北口回族鄉、景陽鄉、夾河鎮、羊尾鎮、澗池鄉、觀音鎮、馬安鎮、六郎鄉、河夾鎮、安家鄉、三官洞林區、槐樹林特場共18個鄉鎮農場特區現轄行政區域。[1]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馬頭山羊。
二、飼養管理
1.飼料來源:產地范圍內禾本科、莎棘科、豆科、菊科等灌木草叢為主的天然牧草,或人工種植的白三葉、黑麥草、光葉、紫花苕、紫花苜蓿、皇竹草等優勢牧草,以及青黃玉米桿、紅薯藤、豌豆藤、花生藤等糧食經濟作物的桔桿。精料以本地盛產的玉米、紅薯、豆類籽實、菜籽、芝麻、花生餅粕等農作物的粉碎料或麩皮。
2.飼養條件:
② 鄖西縣屬於哪個市
中國湖北省十堰市。截至2016年底,十堰市轄茅箭區、張灣區、鄖陽區及丹江口市、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房縣,下設13 個街道辦事處、72 個鎮、34 個鄉、1842 個村委會、159 個居委會。
鄖西縣地處鄂西北邊陲,漢江中上游北岸,正東及東南與十堰市鄖陽區接壤,東北、正北、西北、西南、正南與陝西省商南、山陽、鎮安、旬陽、白河五縣毗連。北依秦嶺,南臨漢江,地扼秦楚要沖,素稱「秦之咽喉,楚之門戶」。
(2)鄖西縣香口鄉中心小學擴展閱讀
鄖西縣歷史沿革
民國初年鄖西屬襄陽道。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隸湖北省第十一行政區督察區。民國二十五年 (1936年) 隸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區。同時,1934年鄖西曾建有縣、區、鄉蘇維埃政權。1946年還建立過中共領導下的民主政權。1947年11月16日鄖西縣城解放,設鄖西縣民主政府。
1949年5月屬兩鄖專區。1952年撤銷鄖陽專區並入襄陽專區,鄖西屬之。
1965年恢復鄖陽專區,改稱鄖陽地區,鄖西仍屬鄖陽地區。1994年鄖陽地區與十堰市合並,為十堰市所轄。
1996年,鄖西縣面積3509平方千米,人口約51萬人。轄7鎮18鄉:城關鎮、土門鎮、上津鎮、店子鎮、夾河鎮、羊尾鎮、觀音鎮、寺溝鄉、茅坪鄉、香口鄉、六斗鄉、槐樹鄉、關防鄉、湖北口回族鄉、景陽鄉、泥溝鄉、六郎鄉、黑虎鄉、澗池鄉、馬鞍鄉、五頂鄉、童袁鄉、河夾鄉、安家鄉、三官洞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2004年末,鄖西縣總人口444008人。轄城關、土門、上津、店子、夾河、羊尾、觀音、馬安、河夾9個鎮,香口、關防、景陽、六郎、澗池、安家和湖北口回族7個鄉,10個居委會、291個村委會。
2005年末,鄖西縣轄9個鎮、6個鄉、1個民族鄉:城關、土門、上津、店子、夾河、羊尾、觀音、馬安、河夾9個鎮,香口、關防、景陽、六郎、澗池、安家6個鄉,湖北口回族鄉。共有10個居委會、280個村委會。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名單,鄖西縣在其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十堰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鄖西縣
③ 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夾河鎮有多少人口
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夾河鎮有多少人口
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夾河鎮總人口38517人(其回中回族46戶,143人)
夾河鎮地處答鄂陝界,十堰市鄖西縣南部的金錢河與漢水交匯處,北枕秦嶺,南臨漢江,與襄渝鐵路和316國道隔江相望,南北長36公里,東西寬25公里,海拔220米,版圖面積197.49平方公里,夾河鎮轄20個行政村,148個組,10128戶,38326人。境內金錢河與漢江交匯,形成了「三山夾兩河」的壯麗自然景觀,故而得名夾河鎮。
④ 湖北省,鄖西縣,香口鄉,有幾個叫朱顯明的名字
這個具體的地球問什麼了,應該只有一個吧,查戶口就知道了
⑤ 十堰市鄖西縣香口鄉六斗村二組程士蘋
十堰市鄖西縣香口鄉六斗村二組成視頻。.. 這道題請老師給解答一下吧,謝謝老師了。
⑥ 鄖西縣香口鄉黃雲鋪中心小學怎麼樣
簡介:鄖西縣香口鄉黃雲鋪中心小學地處秦嶺南麓,黃龍山腳下,前與鄖漫公路隔河相望,後與十漫高速公路及服務區毗鄰,交通便利。
注冊資本:40萬人民幣
⑦ 鄖西百世快運在哪
十堰鄖西復
代派百世快運服務網點制
湖北省十堰市
鄖西縣環城西路18號
城關鎮:鄖西大道、環城西路、富康大道、七夕大道、發展大道、天河大道、小河東路 以下區域不能派送:鄖西縣:安家鄉、店子鎮、關防鄉、觀音鎮、河夾鎮、湖北口回族鄉、夾河鎮、澗池鄉、景陽鄉、六郎鄉、馬鞍鎮、上津鎮、土門鎮、香口鄉、羊尾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