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小學校 > 徐集中心小學羅井南

徐集中心小學羅井南

發布時間:2021-03-13 20:52:13

⑴ 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徐集鄉中心校本部學校識別碼是多少

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徐集鄉中心校本部學校識別碼,
可上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網查看(學校ID)。
也可詢問學校辦公室、教務處。
以學校的說法為准。

⑵ 泰州寺巷鎮有哪些村,我找個以前的朋友只知道 他是寺巷鎮的,他以前給我寫信的時

江蘇省泰州市寺巷鎮寺巷鎮位於泰州主城區南部,南擁中國醫葯城,北接泰州主城區,隸屬省級泰州經濟開發區,面積60平方公里,人口7萬,下設22個行政村、三個社區(居委會),青年南路、泰高路、新328國道、南官河、引江河、周山河穿過鎮內,區位優勢得天獨厚。隨著開放型經濟的不斷發展,寺巷鎮由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的鄉鎮,發展成為泰州經濟大鎮,工業重鎮和招商引資的先行鎮,2007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8億元,建築企業施工總產值3.5億元,全年實現財政收入1.2億元。

經濟發展:

作為泰州市招商引資和經濟開發的窗口,投資數億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興建了引江大道、吳陵南路、吳洲路、春風路、梅蘭路、鳳凰西路等市重點道路,配套設施齊全。鎮南民營科技園初具規模,優勢明顯,國家重點項目「泰州醫葯城」一期工程已動工興建;鎮北已成為省級經濟開發區的高新技術產業園。通過多年發展,繩網業成為寺巷鎮一大特色行業,遠近聞名,銅管、集裝袋、鋁材、化纖、建材成為全鎮的支柱產業。

城鎮建設:

鎮域范圍內新建了明珠小區、鑫泰花園、西湖翠苑、鳳凰21世紀花園、泰墅園、泰河名府等一大批現代化住宅小區,人居環境上乘宜人。投資2.5億元落戶寺巷鎮范圍內的中外合資普濟醫院成為醫療行業新的支柱,鎮區有兩所中心小學、兩所中學,泰州實驗中學為泰州市重點中學、省「三星級」高中,全鎮社會事業興旺發達,社會和諧,生活安康。全鎮幹部群眾正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動力,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十一五」規劃的要求,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加快城市化和基礎設施建設,奮力推進富民強鎮目標,積極推進文化、教育、衛生等公共事業的全面進步,不斷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

所轄村屯:

鮑庄村
位於328國道北側,鳳凰西路、鮑九路交叉貫穿全村,與泰高路、南官河、吳洲路、引江河相連,水陸交通便利。全村共有10個村民小組549戶,總人口2088人,土地總面積2204.7畝,耕地全部被徵用。鮑庄村為原鮑徐集鎮所在地,村民利用沿街門面房開店經營,隨著經濟開發的不斷深入,土地全部被徵用後,村兩委會利用原村辦廠房拆遷置換的土地9.28畝,進行出租建標准廠房,年租金5萬元,村級收入全年達10萬元。
北徐村
地處鮑徐鎮西、東與鮑庄村接壤,西至泰州引江河,面積約1.3平方公里,2001年11月北徐村由原東徐、北徐、西徐三個村合並,總人口3700人,22個村民小組,黨員61人。全村有個體私營企業14個,年產值2500萬元,集體純收入14萬元(來源於集體房屋出租),良好的開發環境。
城南村
共有1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030人,黨員總人數68人,總耕地200.5畝,其中:有4個組有部分土地,有9個組土地被征。沿海陵南路、泰高路西側商業經濟繁榮,部分門面房出租,全年總收入28萬元,全年總支出31萬元(主要退職幹部較多)。
春風村
東鄰東明村,西鄰新建村,南鄰泰州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園,北至老通揚運河,全村共有9個村民小組,505戶居民,1865人,其中農業人口1732人,開發前耕地面積2364.8畝,85%的土地已被徵用,剩餘土地366畝,因開發已有310戶居民拆遷。2005年人均純收入6140元。村有一福利企業,年銷售產值600萬元,利稅總額20萬元,發包上交收入10萬元,其他收入5萬元。
大王村
是由兩個自然村合並組建,共有9個村民小組,農戶510戶,1792人,勞動力985人,現有耕地面積913.48畝。以繩、網、帶為主的家庭加工業比較發達,產品暢銷,已形成區域經濟特色。現有村級企業4家,全年上繳村集體收入11萬元。
東明村
地處城鄉結合部,現有1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近2000人。2005年實現工業總產值5000多萬元,村級集體經濟純收入40多萬元,實施了「退一進二強三」的發展戰略,確定了「弱化農村、工業興村、商業富村、富民強村」的發展思路。盤活土地資產。通過土地置換獲得了一定的自有土地,共興建標准廠6000平方米,為東明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發展壯大第二產業。採取「築巢引鳳」的辦法,利用標准廠房,引來三家企業入駐。2005年由原辦廠改制而成的凱宏醫用敷創產值800多萬元,由村招商引資來的企業金海運繩網有限公司創產值5000多萬元。年納稅300萬元左右。
東汪村
總人口2486人,已開發徵用進區企業20個,天虹路、吳洲路、吳陵南路、328國道,共計用地1242畝,剩餘土地面積300畝,有7個村民小組已撤組,未撤組3個。1、利用村部辦公大樓房屋出租,年收入8萬元;2、承攬第一鋁材廠物資裝卸,每年收入2萬元;3、其他收入核算26萬元。
富野村
總人口3015人,耕地面積2370畝左右,16個村民小組,兩委會成員6人,黨員人數36人。項目推進,強化服務,先後落戶該村的有「海泰爾」商城、開力金屬製品公司、鹽業配送中心以及醫葯高新技術產業園,今年醫葯園在該村征地近700畝,拆遷114戶,僅用了一個余月時間完成征地、拆遷工作。2008年無一例因征地拆遷而集訪或上訪,社會穩定。
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盤活用好集體資產,對集體的房屋,想方設法全部實行租賃,沒有閑置房,現共有7個企業承租,全年上繳村8萬元左右,其中「三春硬質合金」投資固定資產200萬元左右,技術含量較高,主要生產手錶殼、手錶帶年產值400多萬元。
軍甫村
位於周山河南側,南官河東側,泰高路南北貫穿,總人口3416人,21個村民小組1180戶,人均收入5720元,現有耕地面積1864畝,人均0.54畝,近期「韓國城」項目落戶該村,土地徵用和房屋拆遷工作正有序進行。軍甫村兩委班子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經濟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在三產方面大做文章,出租廠房,利用周山河河圩,建造9個建材碼頭,帶動了運輸業的發展;積極推廣農村適用科學,給村民致富創造了有利條件;充分發揮種養殖專業戶的示範作用,引導其他村民加入專業戶行列。村級收入23萬元。二00五年被評為「泰州市文明村」。
龍汪村
地處寺巷鎮中北地段,西臨引江河,南與大壽村接壤,北與北徐村、東與西汪村接壤,農業人口2398人,已被徵用土地208.97畝,現有農田869畝,13個村民小組,黨員34人,在職村幹部8人,2005年人均收入4439元。個體私營經濟近年來快速發展,主要有新大洲電器廠,年產值650萬元,村民以進廠務工為主,長豆芽、磨粉、養生豬為該村一大特色。但年村級集體經濟純收入1萬元,退休在職幹部的工資年終難以兌現。
南塘村
地處鎮南端,口泰路西側,與高港區刁鋪鎮河港村接壤,黃金水道南官河東側,建設中的葯業城一期項目征地近20畝。地理位置優越,9個村民小組,村兩委班子人數4人,支部黨員28名。耕地面積1142畝,人口1746人,人均收入5141元。全村有集體經營場所三處,廠房70餘間,佔地25畝,私營業主承租廠房30餘間,產值280萬元,租金收入2萬元。與往年同期略有增長。目前兩委一班人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帶領村民以科學發展觀謀求經濟的快速發展,努力改變貧窮落後面貌,爭取早日脫貧。
三野村
現有9個村民小組,560戶,2200人。97年,國家重點水利工程泰州引江河開挖,徵用村土地560畝,人均土地從原來的6分田下降成3分多田。農民人均收入5861元,村集體年收入10萬元。利用原有繩網帶工業基礎的優勢,大力發展二、三產業。村主動為企業跑執照,解決用地、用電以及資金等困難。村幹部帶頭富,帶領富,支書、主任、會計先後辦起了自己的小企業,動員群眾大辦個體企業發家致富。現在,全村有大小企業39家,拼線機52台套,抽絲機、織網機、織帶機、制繩機600多台,有6家企業獲得國家頒發的生產許可證,5家企業通過了ISO認證和工廠認證。華聯繩纜廠生產的載人吊籠還填補了國內空白。晨光、華泰、華聯、三泰、長城等品牌的安全網、安全帶和船用纜繩在市場上知名度較高。2005年全村實現工業產值4000萬元,一半以上的農戶和勞力參與了繩網帶產業的生產加工和銷售,在廠專業職工500多人,人均年工資6612多元,村民的大部分收入來源於繩網帶產業的工資和加工費,現在全村呈現出處處是工廠,到處機器響,人人有事做,個個爭著忙的喜人局面,繩網之村聲譽名揚省內外。
石橋村
地處寺巷鎮西邊緣,與江都市浦頭鎮曹家村毗鄰,省重點工程引江河從石橋村中心南北貫穿,全村共有八個村民小組,521戶,人口1800人,現有耕地面積570畝(其中引江河開挖拆遷移居寺巷振興路有205戶,700人,耕地面積140畝。全村過去就處於人多地少,主要以繩網帶為主導產業,曾有一度輝煌,後因引江河開挖,一些企業拆遷外移,造成大量的人才流失,致使村級經濟得不到發展,基本處於零狀態,2004年在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組建了新的領導班子,為不斷壯大集體經濟,通過各種會議和多種形式盤活集體資產,利用閑置廠房及荒地、墳地進行房屋租賃土地出租吸納各方面的能人士來村創辦企業,至目前為止新增企業四家,使村組集體經濟稍有增長,村組收入近伍萬元。
帥於村
地處寺巷鎮最南端,東側與高港區野徐鎮接壤,南側與刁鋪鎮接壤,全村總人口2040人,現有耕地1015畝,泰高路收費收及泰高路拓寬工程和葯業園項目等被征地357畝,人均年收入4970元,村在職幹部三個,離退休幹部9人。泰高路修建土地徵用,泰高路綠化帶改造土地租用以及葯業園項目土地徵用,使原村辦廠被征地拆,加之原先村級經濟比較落後,村委會研究後成立三產服務公司,壯大集體經濟。
寺巷村
位於集鎮中心,全村共有2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600人,1290戶,總面積約2.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黨員123名,村組辦企業13家,個私企業80多戶,全村三業總產值1.3億元,人均純收入6528元,目前已有11個小組的耕地基本徵用結束,其餘12個組相繼被徵用部分,所剩土地不多。借集鎮主幹道的優勢,1、利用門面房開店、出租;2、盤活閑置企業廠房進行資產租賃;3、加工業;4、服務業。村年集體經濟純收入60萬元左右。
西謝村
位於新328國道南側,泰高路東側,與海陵區鳳凰路街道相鄰,全村共有耕地987畝,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100人,52名黨員,村集體經濟年收13萬元,人均年收入6000元,規劃中的海陵南路、鼓樓南路南延和周山街區工程項目已經在今年四月進行宣傳調查。村兩委班子緊緊圍繞經濟發展主題開展工作,把發展和壯大集體經濟始終放在重要位置來抓,不斷改善公共事業。積極利用有利條件,出租門面房和大力發展三產服務業,全年工業產值和農業及三產收入都在1300萬元以上。
響林村
地處春蘭工業園區,全村二十一個組,其中有四個居民組,近千人居民,有17個村民小組,有2700多名村民,耕地有2000多畝,2005年以來,有海陵工業園區、高教園區等徵用700多畝。響林村原屬縣級泰州經濟開發區,組建地級泰州市後,行政劃歸寺巷鎮,村地域范圍內的春蘭工業園、LG等大型企業為失地農民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加之高校園區的建設,村民房屋出租已成為主要收入之一。村廠房出租給相關企業,年租金13萬元左右。
小壽村
位於寺巷鎮中心地帶,全村共有12個村民小組,總戶數656戶,總人口2333人,勞動人口數1180人。因吳陵南路建造,污水處理廠工程,金惠熱電廠工程,從2002年至今全村已拆遷計154戶,行政村總面積2745.50畝,耕地面積914.70畝,分布在12個村民小組,已有兩個村民小組撤組,全村共有黨員73名。村級集體經濟,現主要依靠村部份廠房進行出租,及牛肉批發市場的經營收入,全年約經濟在15萬元左右。
小王村
位於寺巷集鎮西側,東鄰南官河,西有引江大道,南側姜寺路貫穿東西,內有人民路、官河路、建設西路、引江東路交匯,交通便利。全村共有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911人,土地總面積3344畝,2003年-2006年全村共徵用土地930.15畝。全村共有村辦廠工業6戶,個體工業45戶,規模養雞場1個,村內有遠東水帶廠、民樂皮件廠、華光織造廠、紅峰非織造布廠、順達紙業、源力金屬、萬達彩繪玻璃廠、日順電線電纜廠、國平紡織廠、恆通管業等園區企業,村級年收入6萬元左右。
新華村
坐落南官河以西,現有8個村民小組,農業人口1778人,常住人口430人,合計2108人,現有耕地面積計442畝,已被徵用土地150畝,新華村現有黨員33人,人均年收入5395元。全村工農業總產值8000萬元,現有工商業、私營企業38戶,產值過500萬的列統企業2戶,村組集體收入17.71萬元,其中村集體收入8.8萬元,組集體收入8.91萬元。
新建村
位於寺巷鎮西北部,西與江都市接壤,引江河、328國道穿村而過,全村總人口3400人,23個村民小組,940戶居民,1800畝耕地,2005年人均純收入5600元。新建村原由四個自然村合並而成。原來經濟基礎十分薄弱。近年來,通過招商引資,培植發展個體、私營經濟,促進了集體經濟發展。目前在村的個體私營企業已達10家。主要產品有五金機械配件、勞保服裝、醫用敷料等,今年1-8月完成產值1900萬元,全年可完成產值3000萬元,實現利稅250萬元。集體經濟收入有望超過20萬元。
楊庄村
地處泰高路東側,東南兩側與高港區野徐鎮接壤,總面積為3792畝,其中耕地面積1921畝,轄1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500人,其中農業人口2986人,總戶數為860戶。1、主要以泰州市君安繩網廠、華東電鍍器材廠為該村龍頭企業,年產值約1000多萬元,上繳村集體4.5萬元,君安繩網廠在全國設有多家銷售網點,該廠吸納該村剩餘勞動力達50人左右,帶來的社會效益較大。華東電鍍器材廠主要以工業掛具為主體,產、供、銷較為紅火。2、楊庄村目前為寺巷鎮的唯一農業大村,多年來一直未被徵用一寸土地,加之土地、房屋建設都屬凍結范圍,經濟發展空間相對縮小,帶來村集體經濟較為薄弱,支出大於收入,退職人員多,負擔較重,主要公益設施靠集資修建。
殷庄村
位於泰州市開發區高新技術園內,東有泰高路南官河,西有328國道,鳳凰西路、吳洲南路和高港路貫穿該村,全村共有12個村民小組,576戶,總計人口2184人,現有黨員43人。因開發建設有10多條路道和15個大型企業在該村落戶,原有耕地面積1327畝,徵用1208畝,剩餘耕地119畝,有8個村民小組土地全部被徵用。

⑶ 梁山縣徐集鎮中心醫院歸哪個部門管電話是多少

行政歸鎮,業務歸衛生局。

⑷ 泰州市海陵區寺巷鎮有多少個村最好具體點

巷鎮 寺巷鎮街景江蘇省泰州市寺巷鎮寺巷鎮位於泰州主城區南部,南擁中國醫葯城,北接泰州主城區,隸屬省級泰州經濟開發區,面積60平方公里,人口7萬,下設22個行政村、三個社區(居委會),青年南路、泰高路、新328國道、南官河、引江河、周山河穿過鎮內,區位優勢得天獨厚。隨著開放型經濟的不斷發展,寺巷鎮由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的鄉鎮,發展成為泰州經濟大鎮,工業重鎮和招商引資的先行鎮,2007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8億元,建築企業施工總產值3.5億元,全年實現財政收入1.2億元。

經濟發展:

作為泰州市招商引資和經濟開發的窗口,投資數億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興建了引江大道、吳陵南路、吳洲路、春風路、梅蘭路、鳳凰西路等市重點道路,配套設施齊全。鎮南民營科技園初具規模,優勢明顯,國家重點項目「泰州醫葯城」一期工程已動工興建;鎮北已成為省級經濟開發區的高新技術產業園。通過多年發展,繩網業成為寺巷鎮一大特色行業,遠近聞名,銅管、集裝袋、鋁材、化纖、建材成為全鎮的支柱產業。

城鎮建設:

鎮域范圍內新建了明珠小區、鑫泰花園、西湖翠苑、鳳凰21世紀花園、泰墅園、泰河名府等一大批現代化住宅小區,人居環境上乘宜人。投資2.5億元落戶寺巷鎮范圍內的中外合資普濟醫院成為醫療行業新的支柱,鎮區有兩所中心小學、兩所中學,泰州實驗中學為泰州市重點中學、省「三星級」高中,全鎮社會事業興旺發達,社會和諧,生活安康。全鎮幹部群眾正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動力,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十一五」規劃的要求,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加快城市化和基礎設施建設,奮力推進富民強鎮目標,積極推進文化、教育、衛生等公共事業的全面進步,不斷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

所轄村屯:

鮑庄村
位於328國道北側,鳳凰西路、鮑九路交叉貫穿全村,與泰高路、南官河、吳洲路、引江河相連,水陸交通便利。全村共有10個村民小組549戶,總人口2088人,土地總面積2204.7畝,耕地全部被徵用。鮑庄村為原鮑徐集鎮所在地,村民利用沿街門面房開店經營,隨著經濟開發的不斷深入,土地全部被徵用後,村兩委會利用原村辦廠房拆遷置換的土地9.28畝,進行出租建標准廠房,年租金5萬元,村級收入全年達10萬元。
北徐村
地處鮑徐鎮西、東與鮑庄村接壤,西至泰州引江河,面積約1.3平方公里,2001年11月北徐村由原東徐、北徐、西徐三個村合並,總人口3700人,22個村民小組,黨員61人。全村有個體私營企業14個,年產值2500萬元,集體純收入14萬元(來源於集體房屋出租),良好的開發環境。
城南村
共有1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030人,黨員總人數68人,總耕地200.5畝,其中:有4個組有部分土地,有9個組土地被征。沿海陵南路、泰高路西側商業經濟繁榮,部分門面房出租,全年總收入28萬元,全年總支出31萬元(主要退職幹部較多)。
春風村
東鄰東明村,西鄰新建村,南鄰泰州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園,北至老通揚運河,全村共有9個村民小組,505戶居民,1865人,其中農業人口1732人,開發前耕地面積2364.8畝,85%的土地已被徵用,剩餘土地366畝,因開發已有310戶居民拆遷。2005年人均純收入6140元。村有一福利企業,年銷售產值600萬元,利稅總額20萬元,發包上交收入10萬元,其他收入5萬元。
大王村
是由兩個自然村合並組建,共有9個村民小組,農戶510戶,1792人,勞動力985人,現有耕地面積913.48畝。以繩、網、帶為主的家庭加工業比較發達,產品暢銷,已形成區域經濟特色。現有村級企業4家,全年上繳村集體收入11萬元。
東明村
地處城鄉結合部,現有1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近2000人。2005年實現工業總產值5000多萬元,村級集體經濟純收入40多萬元,實施了「退一進二強三」的發展戰略,確定了「弱化農村、工業興村、商業富村、富民強村」的發展思路。盤活土地資產。通過土地置換獲得了一定的自有土地,共興建標准廠6000平方米,為東明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發展壯大第二產業。採取「築巢引鳳」的辦法,利用標准廠房,引來三家企業入駐。2005年由原辦廠改制而成的凱宏醫用敷創產值800多萬元,由村招商引資來的企業金海運繩網有限公司創產值5000多萬元。年納稅300萬元左右。
東汪村
總人口2486人,已開發徵用進區企業20個,天虹路、吳洲路、吳陵南路、328國道,共計用地1242畝,剩餘土地面積300畝,有7個村民小組已撤組,未撤組3個。1、利用村部辦公大樓房屋出租,年收入8萬元;2、承攬第一鋁材廠物資裝卸,每年收入2萬元;3、其他收入核算26萬元。
富野村
總人口3015人,耕地面積2370畝左右,16個村民小組,兩委會成員6人,黨員人數36人。項目推進,強化服務,先後落戶該村的有「海泰爾」商城、開力金屬製品公司、鹽業配送中心以及醫葯高新技術產業園,今年醫葯園在該村征地近700畝,拆遷114戶,僅用了一個余月時間完成征地、拆遷工作。2008年無一例因征地拆遷而集訪或上訪,社會穩定。
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盤活用好集體資產,對集體的房屋,想方設法全部實行租賃,沒有閑置房,現共有7個企業承租,全年上繳村8萬元左右,其中「三春硬質合金」投資固定資產200萬元左右,技術含量較高,主要生產手錶殼、手錶帶年產值400多萬元。
軍甫村
位於周山河南側,南官河東側,泰高路南北貫穿,總人口3416人,21個村民小組1180戶,人均收入5720元,現有耕地面積1864畝,人均0.54畝,近期「韓國城」項目落戶該村,土地徵用和房屋拆遷工作正有序進行。軍甫村兩委班子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經濟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在三產方面大做文章,出租廠房,利用周山河河圩,建造9個建材碼頭,帶動了運輸業的發展;積極推廣農村適用科學,給村民致富創造了有利條件;充分發揮種養殖專業戶的示範作用,引導其他村民加入專業戶行列。村級收入23萬元。二00五年被評為「泰州市文明村」。
龍汪村
地處寺巷鎮中北地段,西臨引江河,南與大壽村接壤,北與北徐村、東與西汪村接壤,農業人口2398人,已被徵用土地208.97畝,現有農田869畝,13個村民小組,黨員34人,在職村幹部8人,2005年人均收入4439元。個體私營經濟近年來快速發展,主要有新大洲電器廠,年產值650萬元,村民以進廠務工為主,長豆芽、磨粉、養生豬為該村一大特色。但年村級集體經濟純收入1萬元,退休在職幹部的工資年終難以兌現。
南塘村
地處鎮南端,口泰路西側,與高港區刁鋪鎮河港村接壤,黃金水道南官河東側,建設中的葯業城一期項目征地近20畝。地理位置優越,9個村民小組,村兩委班子人數4人,支部黨員28名。耕地面積1142畝,人口1746人,人均收入5141元。全村有集體經營場所三處,廠房70餘間,佔地25畝,私營業主承租廠房30餘間,產值280萬元,租金收入2萬元。與往年同期略有增長。目前兩委一班人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帶領村民以科學發展觀謀求經濟的快速發展,努力改變貧窮落後面貌,爭取早日脫貧。
三野村
現有9個村民小組,560戶,2200人。97年,國家重點水利工程泰州引江河開挖,徵用村土地560畝,人均土地從原來的6分田下降成3分多田。農民人均收入5861元,村集體年收入10萬元。利用原有繩網帶工業基礎的優勢,大力發展二、三產業。村主動為企業跑執照,解決用地、用電以及資金等困難。村幹部帶頭富,帶領富,支書、主任、會計先後辦起了自己的小企業,動員群眾大辦個體企業發家致富。現在,全村有大小企業39家,拼線機52台套,抽絲機、織網機、織帶機、制繩機600多台,有6家企業獲得國家頒發的生產許可證,5家企業通過了ISO認證和工廠認證。華聯繩纜廠生產的載人吊籠還填補了國內空白。晨光、華泰、華聯、三泰、長城等品牌的安全網、安全帶和船用纜繩在市場上知名度較高。2005年全村實現工業產值4000萬元,一半以上的農戶和勞力參與了繩網帶產業的生產加工和銷售,在廠專業職工500多人,人均年工資6612多元,村民的大部分收入來源於繩網帶產業的工資和加工費,現在全村呈現出處處是工廠,到處機器響,人人有事做,個個爭著忙的喜人局面,繩網之村聲譽名揚省內外。
石橋村
地處寺巷鎮西邊緣,與江都市浦頭鎮曹家村毗鄰,省重點工程引江河從石橋村中心南北貫穿,全村共有八個村民小組,521戶,人口1800人,現有耕地面積570畝(其中引江河開挖拆遷移居寺巷振興路有205戶,700人,耕地面積140畝。全村過去就處於人多地少,主要以繩網帶為主導產業,曾有一度輝煌,後因引江河開挖,一些企業拆遷外移,造成大量的人才流失,致使村級經濟得不到發展,基本處於零狀態,2004年在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組建了新的領導班子,為不斷壯大集體經濟,通過各種會議和多種形式盤活集體資產,利用閑置廠房及荒地、墳地進行房屋租賃土地出租吸納各方面的能人士來村創辦企業,至目前為止新增企業四家,使村組集體經濟稍有增長,村組收入近伍萬元。
帥於村
地處寺巷鎮最南端,東側與高港區野徐鎮接壤,南側與刁鋪鎮接壤,全村總人口2040人,現有耕地1015畝,泰高路收費收及泰高路拓寬工程和葯業園項目等被征地357畝,人均年收入4970元,村在職幹部三個,離退休幹部9人。泰高路修建土地徵用,泰高路綠化帶改造土地租用以及葯業園項目土地徵用,使原村辦廠被征地拆,加之原先村級經濟比較落後,村委會研究後成立三產服務公司,壯大集體經濟。
寺巷村
位於集鎮中心,全村共有2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600人,1290戶,總面積約2.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黨員123名,村組辦企業13家,個私企業80多戶,全村三業總產值1.3億元,人均純收入6528元,目前已有11個小組的耕地基本徵用結束,其餘12個組相繼被徵用部分,所剩土地不多。借集鎮主幹道的優勢,1、利用門面房開店、出租;2、盤活閑置企業廠房進行資產租賃;3、加工業;4、服務業。村年集體經濟純收入60萬元左右。
西謝村
位於新328國道南側,泰高路東側,與海陵區鳳凰路街道相鄰,全村共有耕地987畝,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100人,52名黨員,村集體經濟年收13萬元,人均年收入6000元,規劃中的海陵南路、鼓樓南路南延和周山街區工程項目已經在今年四月進行宣傳調查。村兩委班子緊緊圍繞經濟發展主題開展工作,把發展和壯大集體經濟始終放在重要位置來抓,不斷改善公共事業。積極利用有利條件,出租門面房和大力發展三產服務業,全年工業產值和農業及三產收入都在1300萬元以上。
響林村
地處春蘭工業園區,全村二十一個組,其中有四個居民組,近千人居民,有17個村民小組,有2700多名村民,耕地有2000多畝,2005年以來,有海陵工業園區、高教園區等徵用700多畝。響林村原屬縣級泰州經濟開發區,組建地級泰州市後,行政劃歸寺巷鎮,村地域范圍內的春蘭工業園、LG等大型企業為失地農民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加之高校園區的建設,村民房屋出租已成為主要收入之一。村廠房出租給相關企業,年租金13萬元左右。
小壽村
位於寺巷鎮中心地帶,全村共有12個村民小組,總戶數656戶,總人口2333人,勞動人口數1180人。因吳陵南路建造,污水處理廠工程,金惠熱電廠工程,從2002年至今全村已拆遷計154戶,行政村總面積2745.50畝,耕地面積914.70畝,分布在12個村民小組,已有兩個村民小組撤組,全村共有黨員73名。村級集體經濟,現主要依靠村部份廠房進行出租,及牛肉批發市場的經營收入,全年約經濟在15萬元左右。
小王村
位於寺巷集鎮西側,東鄰南官河,西有引江大道,南側姜寺路貫穿東西,內有人民路、官河路、建設西路、引江東路交匯,交通便利。全村共有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911人,土地總面積3344畝,2003年-2006年全村共徵用土地930.15畝。全村共有村辦廠工業6戶,個體工業45戶,規模養雞場1個,村內有遠東水帶廠、民樂皮件廠、華光織造廠、紅峰非織造布廠、順達紙業、源力金屬、萬達彩繪玻璃廠、日順電線電纜廠、國平紡織廠、恆通管業等園區企業,村級年收入6萬元左右。
新華村
坐落南官河以西,現有8個村民小組,農業人口1778人,常住人口430人,合計2108人,現有耕地面積計442畝,已被徵用土地150畝,新華村現有黨員33人,人均年收入5395元。全村工農業總產值8000萬元,現有工商業、私營企業38戶,產值過500萬的列統企業2戶,村組集體收入17.71萬元,其中村集體收入8.8萬元,組集體收入8.91萬元。
新建村
位於寺巷鎮西北部,西與江都市接壤,引江河、328國道穿村而過,全村總人口3400人,23個村民小組,940戶居民,1800畝耕地,2005年人均純收入5600元。新建村原由四個自然村合並而成。原來經濟基礎十分薄弱。近年來,通過招商引資,培植發展個體、私營經濟,促進了集體經濟發展。目前在村的個體私營企業已達10家。主要產品有五金機械配件、勞保服裝、醫用敷料等,今年1-8月完成產值1900萬元,全年可完成產值3000萬元,實現利稅250萬元。集體經濟收入有望超過20萬元。
楊庄村
地處泰高路東側,東南兩側與高港區野徐鎮接壤,總面積為3792畝,其中耕地面積1921畝,轄1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500人,其中農業人口2986人,總戶數為860戶。1、主要以泰州市君安繩網廠、華東電鍍器材廠為該村龍頭企業,年產值約1000多萬元,上繳村集體4.5萬元,君安繩網廠在全國設有多家銷售網點,該廠吸納該村剩餘勞動力達50人左右,帶來的社會效益較大。華東電鍍器材廠主要以工業掛具為主體,產、供、銷較為紅火。2、楊庄村目前為寺巷鎮的唯一農業大村,多年來一直未被徵用一寸土地,加之土地、房屋建設都屬凍結范圍,經濟發展空間相對縮小,帶來村集體經濟較為薄弱,支出大於收入,退職人員多,負擔較重,主要公益設施靠集資修建。
殷庄村
位於泰州市開發區高新技術園內,東有泰高路南官河,西有328國道,鳳凰西路、吳洲南路和高港路貫穿該村,全村共有12個村民小組,576戶,總計人口2184人,現有黨員43人。因開發建設有10多條路道和15個大型企業在該村落戶,原有耕地面積1327畝,徵用1208畝,剩餘耕地119畝,有8個村民小組土地全部被徵用。

⑸ 安徽蕭縣橫山堂徐氏宗祠在什麼地方

安徽省蕭縣橫山堂徐氏總祠始建於清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橫山堂徐氏遠祖居東海郡海州(今連雲港西南),兩漢時期遷居琅琊郡渠丘(今安丘),一直到元朝末年。遷蕭縣始祖徐興,字致華。洪武元年隨明太祖西征開封,後留守蕭縣(來時有二支:一支流於硭碭無考,一支即我始祖致華公)並定居。橫山堂徐氏後人分布除蕭縣以外,還分布在淮北市、宿州市,蚌埠市和甘肅等地,人口逾十萬。

後被洪水淹沒,1937年重建。歷經八年抗戰、四年解放戰爭均未被損壞。

解放後被政府收作為孫圩子村中心小學,直至1980年政府重新歸還給徐家。

1985年、2011年各大修一次,現保存完好。

祠堂現有主房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門樓和耳房共三間,院內面積約120平方,總佔地面積0.7畝,門外場地2畝。

橫山堂徐氏總祠2013年被蕭縣人民政府批准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被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橫山堂徐氏源流

橫山堂徐氏遠祖居東海郡海州(今連雲港西南),兩漢時期遷居琅琊郡渠丘(今安丘),一直到元朝末年。遷蕭縣始祖徐興,字致華,系青州安丘低級武官。徐達北伐時歸順大明,後遷南京。洪武元年隨明太祖西征開封,後留守蕭縣(來時有二支:一支流於硭碭無考,一支即我始祖致華公),並定居。卒葬於蕭縣西南四十里橫山之麓「今破閣村」。

徐興公德配杜氏,生四子:伯、仲、叔、季,俱是武官。伯從征蘇州;仲從征豫省睢州;叔遷居彭城;季官守本境。

季生四子:剛、柔、和、俊。剛遷河南永城(有剛居魚山之說);柔遷往安徽宿州(今淮北市濉溪縣徐集、青陽),後改名為能,分支為鶴陵堂,能為鶴陵堂一世祖,民國統一為橫山堂;和赴甘肅慶陽府北地郡做官;俊居本地,生一子泰。

泰官封大理寺評事,取劉氏、駱氏、何氏,生五世十子:寶、廷、通、逭、遙、遵、選、遇、逵、道。

長公寶明朝遷靈璧,橫山堂徐氏後人分布除蕭縣以外,還分布在淮北市、宿州市,蚌埠市和甘肅等地,人口逾十萬。

橫山堂徐氏名人

橫山徐氏秉承耕讀傳家的家訓,史上名人輩出。

四世祖徐泰官封大理寺評事;

五世祖徐廷曾任山西平陽府壽陽縣丞(蕭縣志壽陽縣志均有記載);

六世徐瀾曾任江西上饒縣丞……

民國時期橫山堂徐氏最有名的人物是徐樹錚。

徐樹錚(1880年—1925年),字又錚,號鐵珊,又號則林,時屬江蘇蕭縣(今屬安徽)人,為北洋名將,封遠威上將軍。他是一位在中國近代史上頗有影響力的政治、軍事人物。

回答來自【大美徐家祠】系列三:安徽省蕭縣橫山堂徐氏宗祠

閱讀全文

與徐集中心小學羅井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