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石獅市第四實驗小學郵政編碼
362700
福建省 泉州市 石獅市
❷ 石獅市第六實驗小學校長是誰
2013年度豐澤區共公開招聘小學幼兒園新任教師55人,其中:(一)豐澤區第三實驗小學8人(小學語文1人、小學數學1人、小學心理健康1人、小學科學1人、小學音樂(管樂)1人、小學美術(書法)1人、小學英語1人、小學體育1人)。(二)豐澤區湖心實驗小學3人(小學美術(書法)1人、小學心理健康1人、小學體育1人)。(三)豐澤區第六中心小學及其所屬小學8人(小學語文2人、小學數學2人、小學科學1人、小學音樂1人、小學美術1人、小學信息技術1人)。(四)豐澤區實驗小學8人(小學語文1人、小學體育3人、小學綜合實踐1人、小學科學2人、小學英語1人)。(五)豐澤區屬公辦幼兒園幼兒教師28人。詳細介紹:
❸ 石獅市第四實驗小學寒假什麼時候報名
到學校咨詢吧,別耽誤學生上學。
❹ 參觀石獅市第四實驗小學氣象台觀後感
參觀氣象局有感參觀氣象局的半日里,讓我終身難忘,因為在這短短的半日里,讓我真切的感受到知識是多麼廣泛,更是讓我了解了科技帶來的無限樂趣!那天下午我們步行來到揚中市氣象局,一路上風景優美,同學們在路上興高采烈,有說有笑、路邊的小草不住的點頭,好象是知道我們去氣象局而祝賀吧!大樹也挺著腰桿顯出一副威風鼎鼎的樣子,就連小河也是清澈見底,河裡的魚兒在不停的嬉戲著,好不自在!
不知不覺,揚中市氣象局就顯現在我們的眼前。於是大隊部的陳老師請到了氣象局的冷叔叔為我們講解有關於氣象儀器的知識。冷叔叔帶領我們來到放儀器的地方,首先為我們講解的是百葉箱,他說:「百葉箱是安置測定溫度、溫度儀器用的防護設備,裡面有兩種儀器,一個是溫度計,還有一個是毛發濕度計」。於是冷叔叔打開百葉箱,只見裡面的東西五花八門,看起來象是高科技,就拿毛發濕度計來說吧,它主要是靠未成年人(15~18歲)的女性頭發來測定溫度的,因為女性的毛發更靈敏,測量的溫度也准確些。說道這兒,又讓我想起了前幾天濃濃的煙霧籠罩整個城市的事,冷叔叔回答到:「這是因為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汽車尾氣的排放,第二種是農民燒稻草嚴重」。哦,原來如此,接下來冷叔叔又介紹了量筒,用來測量雨的度數,中間有一個漏斗型的儲水器,量筒外有幾毫米的量尺,這樣在下雨時,雨就順著漏斗型的儲水器往下滴,到第二天,工作人員們只要看雨水頂到幾毫米就能准確的測量出雨水的度數。最後冷叔叔依次又向我們介紹了蒸發皿、日照儀…。.。
至此我們又瀏覽了工作人員們的工作室,真是讓我大開眼界!然後我們告別了工作人員們。
這次參觀氣象局雖然結束了,但令我回味無窮!也令我們受益非淺,所以我們在今後的學習里一定要加倍努力才是啊!
❺ 石獅喜來登酒店的地方原來不是規劃石獅市第四實驗小學
四小是在喜來登酒店和東城美居小區之間...我在政府部門...之前看東城美居商住小區的規劃圖上有...
❻ 石獅哪個小學比較好
我剛好復讀的是最後一屆的五年制。制
也就是說從01的秋季開始都是六年制的。
小學的話基本都是實驗小學的好。
設備的話 應該是第三實驗小學 因為是剛建了幾年的 設備都是比較新的。
至於水平的話 我個人偏好2小
還有還有
要上實驗小學的話
都是要考試
除非你學籍在所在地和公務員
我知道的就這么多了,不知道能不能幫你忙、
❼ 石獅的小學有哪些
1、石獅市實驗小學
石獅市實驗小學前身為基督教會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創辦的毓齡小學。校址設在現市區新華禮拜堂內。
民國21年改為泉州培元中學第四分校,&127;分初中、完小二部,學生250人,教師10人,校址遷至新華路尾。抗日戰爭爆發後,泉州培元中學內遷,遂與該校脫鉤,復名毓齡小學。抗日戰爭勝利後,益群小學(原新華小學)並入毓齡小學。
2、石獅市第二實驗小學
石獅市第二實驗小學創建於1995年秋季,學校地處石獅市南環路中段的獅子山下,校園佔地20畝,學校建有教學樓、綜合樓、教師宿舍樓3幢,現有40個教學班,教職工125名,學生2390名。
3、石獅市第三實驗小學
石獅市第三實驗小學前身為石獅市曾坑小學,該學校創辦於2002年9月。校園佔地18畝,建築面積約10000餘平方米。
學校現有37個教學班,學生1885人,擁有200M塑膠跑道、人造草運動場、塑膠籃球場、多媒體計算機網路教室、多媒體電教室、多功能舞蹈排練廳、語音室、音樂室、美術室、書法室、圖書室、閱覽室、自然實驗室、勞技室.烹飪專用教室等專用教室,設備先進,功能齊全。
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創辦特色學校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學校擁有一直高素質的教室隊伍。首任校長董永貴為全國優秀教師。專任教師中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佔70%,有全國省市各級優秀教師28人,佔47%。教師群體積極向上,團結協作,開拓進取,立志創業。
4、石獅市中英文實驗學校
石獅市中英文實驗學校經市人民政府批准於2002年5月正式成立。這是一所由愛國僑領、香港知名人士投資創辦的非營利性的全日制民辦學校,是廈門雙十中學的合作校,也是石獅一中和石獅第二實小的聯辦校。
5、石獅市寬仁小學
1910年創辦石獅公立小學,歷命為愛群小學、石獅鎮中心學校、石獅小學、石獅學校、寬仁華僑小學、1972年更名為寬仁小學,分設在愛群小學、聚仁路的舊商會、義樓宮、布墟街等處辦班,1980年建成新校舍,2005年進行改擴建,2011年搬進新校舍的第一棟教學樓,並繼續二期工程的建設,預期2015年全部完工。
❽ 石獅第五實驗小學
石獅市實驗小學前身為基督教會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創辦的毓齡小學。
校址設在現市區新華禮拜堂內。民國21年改為泉州培元中學第四分校,&127;分初中、完小二部,學生250人,教師10人,校址遷至新華路尾。抗日戰爭爆發後,泉州培元中學內遷,遂與該校脫鉤,復名毓齡小學。抗日戰爭勝利後,益群小學(原新華小學)並入毓齡小學。
1952年,愛群小學、鼎新小學又並入,並改名石獅小學,屬民辦公助性質。1954年,學區建制後,學校收歸公辦,改名石獅中心小學,&127;學生720人,教師64人。1961年,學生增至1600人,教師增至64人,被列為全省首批重點小學之一,又改稱石獅小學。
「文化大革命」期間,先後易名紅陽小學、石獅學校三連、新華小學。
1979年,恢復學區建制時,又復名石獅中心小學。
石獅建市後,學校升格為石獅市實驗小學。
前身---育齡小學
石獅新華地處交通要道,地靈人傑,民風淳樸,自隋唐以來,新華就已創立私塾,文化繁榮,經濟發達。
1909年2月,牧師許錫慧由晉江金井來到石獅籌辦教會學校,推行新學,得到新華鄉人的大力支持,故在新華禮拜堂內創辦了石獅鎮境內第一所新式學堂———育齡小學。雖當時僅有7名學生,但卻在石獅開了新式學校之先河。後來,學生不斷增多,鄰近的大侖、容卿、寬仁等村鎮也紛紛把子女送到這里上學。1914年,在教堂後又開辦了「毓英女學」,專門招收女孩入學,平時分開教學,逢有集會、活動時,則合二為一。1922年,泉州基督教會也在新華創辦了「培元小學」,至1933年,兩校與培元小學合並,改名為「培元第四分校」,校址遷至新華路尾新教學樓內(原實驗小學老師宿舍,現已拆除,改為綠地)。後因抗戰爆發,為躲避戰火,各地培元分校紛紛遷往永春蓬壺,育齡小學乃恢復原名,堅持在新華辦學,直到1949年全國解放後,才改名為「石獅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