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①房暉遠,字崇儒,恆山真定人也。世傳儒學。暉遠幼有志行,治《三禮》、《春秋三傳》、《詩》、《書》、
沒有譯文,只有答案
17.(4分)⑴善(擅長、善於、長於)⑵會(恰 逢、適逢)
⑶怪(感到奇怪;以……為奇怪) ⑷鍾鼓樂之(使……快樂)
18.(2分)B
19.(6分)(1)從很遠的地方背著書箱跟從他求學的人,往往以千計數。(得分點:負笈、叢、動,各1分(2)方暉遠拿過筆來馬上就寫下(錄取的名單),一開始就沒有一點遲疑。(得分點:覽、下、凝滯,各1分)
20.(2分)牛弘每稱為五經庫
21.(3分)博士們未能判定國子生的優劣,(1分)房暉遠憑借通博的才學很快做出了判定。(2分)
(原文大意:皇上令博士(國子監教師)選拔國子生,由於來自全國各地的國子生學習的經義體例不一,博士對這些經典又未能全部掌握,因此不能確定高下。房暉遠遍涉經典,能指出所有學生的缺陷,順利完成了選拔人才的任務。)
B. 有誰知道《光緒漳州府志》的體例、流傳版本、歷史價值的啊
古代小學的經費管理是中國古代小學管理中最為人關注的一個方面。宋明時期的小學的經費管理漸趨規范 化。其經費的來源不盡相同,宋元的小學經費主要來源於學田;明代的小學經費除了學田的主要形式外,商稅 和租賃房店也是其主要的來源之一。
一、宋元時代小學的經費管理
直接記載宋元時代小學經費管理的資料並不多見。從相關史籍看,從北宋開始,宋中央政府就命令頒賜給 州縣學一定的學田以及其他經費。(註:《京兆府小學規》中規定:「生徒有過犯,……年十五以上,罰錢充 學內公用」,可見當時的京兆府小學內有供學內公用的錢款。)徽宗崇寧興學期間,這種做法更是得到了推廣 。據記載:
崇寧間,初興學校。州郡建學,聚學糧,日不暇給。士人入辟雍,皆給券,一日不可緩,緩則謂之害學政 ,議罰不少貸。(註:(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二,另見(清)潘永因編:《宋稗類抄》第三十七條。 )
雖然這里指的是州郡學校和辟雍,但由於宋代官辦小學與州縣學共校,所以為州縣學提供經費,也就意味 著為小學提供了經費。關於這一點,我們還可以從下列三條材料中得到證明:
崇寧四年八月十二日詔:縣學並州縣小學更不給食,願陪廚者聽。(註:《宋會要輯稿·崇儒》二之一五 。)
政和元年正月二十九日詔:縣學並州縣小學生更不給食。縣學長諭、教諭、置學系州學選差內舍、外捨生 充,自合依條給食。縣學錢糧盲罷,月給食錢。(註:《宋會要輯稿·崇儒》二之一六。)
政和四年十二月四日,尚書省言:諸小學,八歲以上聽入。……食料各減縣學之半。願與額外入學者聽, 不給食。(註:《宋會要輯稿·崇儒》二之二七。)
從這幾條材料看,在北宋末期,地方官辦小學的學生是享受過由國家撥給的一些待遇的。而當時的縣學, 還設有專門的管理錢糧的官員。
南宋時期,一些地方官辦小學顯然還是享有一定的經費資助的。吳自牧《夢梁錄》卷十五載:
杭州府學,……總為十齋。……又有小學齋舍,在登俊後。……生員各齋有長諭,月收季考,供膳亦厚, 學廩不下數千。出納,學正領其職。
這里的學廩,似乎應該是包括小學生在內的。
更為明確的記載, 如:浙江嘉興府海鹽縣小學, 光宗紹熙四年(1193年)知縣李直養建,有陰田一百五 十頃七十八畝,租一千八百八十三石四斗六升九合。(註:《光緒嘉興府志》卷八。)浙江嘉舉府小學,寧宗 嘉定十三年(1220年)教授吳杜建,「學田舊為豪民及浮屠冒占,始數百畝,君極力復歸」。(註:《光緒嘉 興府志》卷八。)廣東梅縣小學,嘉定元年(1208年)太守劉渙建,捐錢一千緡,有地十五頃三十八畝,租錢 三百五十貫。(註:《咸豐嘉應州志增補考略》卷三十五。)湖南道州濂溪小學,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道 州守楊允恭專門為北宋大理學家、濂學學派的創始人周敦頤的後代而立的。小學建成之後,復「輟公田若干畝 ,別儲以廩」。(註:(宋)趙櫛夫:《道州濂溪小學記》,《嘉靖韶州府志》卷十;《道光永州府志》卷十 三《良吏傳·楊允恭》。)從這幾條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南宋時代,地方官辦的小學大體都是有一定的經費的 。其經費的基本形式是學田,通過出租學田而獲取田租,以作為學校的經費。
宋代由私家大族出資興建的義學,其經費主要來源於義庄的整體經費使用規劃和為義學設置的學田。著名 的范氏義塾,其經費就是由義庄統一提供的。(註:參見范仲淹:《範文正公文集》卷八《附錄·義庄規矩》 。)而建於南宋高宗紹興年間的浮梁界田義學,即由興建者「捐良田二百畝,以贍其用」。(註:洪邁:《夷 堅三志》。)又浙江的姚氏義學(亦建於高宗紹興年間),有屋五十間,有田五百畝有奇。(註:《康熙紹興 府志》卷十八)
應該說,雖然歷史記載比較難於尋見,但上述這些材料,都證明在宋代,為小學設置相對專門的經費,已 經是一件比較常見的事情了。這種經費的設置原本只是為了保證單一學校的穩固存在,但有意義的是:小學設 置獨立經費之情形的出現,顯示了小學教育本身已經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這一點,對中國古代小學教育朝 著更為系統、規范的方向發展,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同宋代的情形差不多,有關元代小學的經費管理的資料(尤其是官辦小學)也比較少見。從《廟學典禮》 卷五《行台坐下憲司講究學校便宜》中提到福建閩海道小學,將小學生「每日常川在學肄業,……每日與儒生 一體會食」來看,當時的路縣官辦小學是與路縣學共享經費的。由於元代儒學和書院通常都有學田(註:元史 ·選舉志一》:「至元二十三年二月,……詔江南學校舊有學田,復給之以養士。」)因此,路縣學的經費來 源主要應該是學田收入。此外如彰德府邶城社學,有腴田二百畝,以贍師生,亦同。
對於那些私人興辦的小學來說,在元代,學田也是更為常見的經費形式。為清楚起見,我們將常見的一些 義學的經費資料列表如下: 學名 時代 經費形式 用途 橫溪義塾 元初 田250畝 吳氏義塾 大德三年 田200畝 鶴陵義塾 皇慶二年 田14頃 延陵義塾 皇慶 田5頃 茜岡義塾 延祜 田500畝 東陽義塾 延祜 田千餘畝 安田裡塾 天歷二年 田百畝 邵氏義塾 元統二年 田216畝多 遺安義學 至正七年 田300畝 蟾師生 龍淵義塾 至正十三年 田產 中山書塾 至正 田200畝 篁村義塾 至正 田產 徐進義塾 元末 田1萬畝 朋習書塾 不詳 義田 賜金庄義學 不詳 田150畝 儒林義塾 不詳 田產
資料來源 《嘉慶松江府志》卷二十 鄧文原《吳氏義塾記》(註:《巴西集》卷上。) 《嘉慶松江府志》卷二十 《光緒嘉興府志》卷九 《乾隆南昌府志》卷十七 《光緒寶山縣志》卷五 吳澄《安福州安田裡塾壁記》 《嘉慶松江府志》卷二十 《朝隆吉安府志》卷十七 宋濂:《龍淵義塾記》 《乾隆吉安府志》卷十七 《同治廣信府志》卷四 《嘉慶松江府志》卷三十一 吳澄《朋習書塾記》 王沂《賜金庄義學記》(註:《伊濱集》卷十九。) 吳澄《懦林義塾記》
此外,如樂清趙氏書塾建於至正年間,「幣帛饔膳之費,咸出於已」。(註:陳高:《趙氏書塾記》,《 不系舟漁集》卷十二。)這類義塾的經費,由於是由一家所供給,所以也應該是以田租收入為主的。
根據上表,元代私人義學的經費主要來源於義學設立者所提供的義學田。從吳澄《儒林義塾記》所謂「施 田若干畝,歲收所入以贍其用」來看,學田大概是以承租的方式租給他人耕種,再收取田租以供義學之用。
除學田外,宋代小學獲取經費的途徑,大概還有租憑房屋的收入。如宋代瓊台有附廓小學一,庄芳記雲: 「又為之粥(鬻)民田,募工墾耕。官有閑地,辟為房廊,悉收其租充小學廩,歲入亦數百緡。」(註:《正 德瓊台志》卷十七。)元代有瓊崖鄉校,山長王儕翁記雲:「市廊店以便商賈。」(註:《正德瓊台志》卷十 七。)則廓當為設店或貿易之場所,而學校以之租給商賈,藉以獲得一定的經費。
宋元時代為小學提供經費的形式還是比較單一的。這種情形,從明代開始就逐漸得到改觀。
二、明代小學的經費管理
明代小學的經費形式開始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由於明代在經濟發展上出現了一些新動向,因此在小學 經費的獲得上也就帶來了一些新變化。
(一)明代小學的經費形式
關於明代小學經費的來源,近人王蘭蔭在《明代之社學·經費篇》中曾將它歸納為四項,即:「撥用義倉 谷或支附余息糧」、「學田學廛之租值」、「學生納費」、「官民捐助」。事實上,這種歸納是有問題的。在 「官民捐助」一目中,含有官民捐助學田,便與「學田學廛之租值」相重復。此外,明代小學在經費來源上還 有其他形式,如商稅,而王氏的歸納中並沒有體現出這一點。
鑒於撥用義倉谷或支附余息糧、學生納費、官民捐助多數為臨時捐貲用以修建校舍,故這里盡皆從略,只 擬就明代小學的學田和商稅收入作一介紹。
1.學田收入
學田收入是明代小學經費來源的主要形式。照一般情況推斷,小學教師自身直接耕種學田的可能性是極小 的。所可能的情形是,小學以學田租與某人,然後收取租糧或租銀。
從相關史料看,明代小學學田的來源又有以下幾種形式:
其一,官府撥給。由政府部門撥給學田是明代小學學田的重要來源之一。這類由政府撥給的學田,部分是 屬於逃亡在外之家的農田、荒田或沒收了的寺廟之田。如平原縣社學,即是官府「查出之外戶地,給與社師承 種,用代子弟之貧者充束修」。(註:《萬曆平原縣志》卷三。)廉州府社學,「民之墾田未稅者輸之學,各 二十畝,社學十八所,共田三百六十畝。」(註:《崇禎廉州府志》卷十二。)其中以寺田改為小學學田的, 在官府撥給的學田中佔了絕大部分。在這一方面,比較突出的例子是魏校在廣東毀淫詞,興社學,令收寺庫之 田入官,「改為社學之田……召人佃種」。(註:《庄渠遺書》卷九《諭民文》。)正德十六年,魏校在廣州 設立東隅、西隅、南隅、北隅、中隅、東南隅、西南隅社學,復舊武社學,在各學中均置有學田。(註:《庄 渠遺書》卷九《嶺南學政》。)又如景寧縣社學,「入廢寺田二百秤為膳師費……後開設二館,共給學田租谷 四十八石,以為贍資。」(註:《萬曆景寧縣志》卷六。)
由政府撥給的學田,往往是由地方官員具體操辦的。如潮州程鄉縣縣令劉某建社學,「賣田租米100石,供 束修。……成化又置田租二頃。……已上諸役及買田之費,侯悉以其在官所當得者,積歲成之一,不以擾民」 。(註:陳獻章:《程鄉社學記》,《嘉靖潮州府志》卷二。)又如嘉靖九江府社學,「俱戶部主事白金鼎立 ,又給田以贍其師,……計田二十畝。」
其二,私人捐贈。私人捐贈自己的田地,以為學田,也是明代小學學田的主要來源之一。一般而言,能夠 捐贈學田的人皆是一些富家大族,這一類學田有的是捐給官辦小學的,但更多地是給由這些富家大族所創辦的 小學的。由於此種行為被稱為義舉,故此類學田又常常被稱作「義田」。
在明代,私人捐贈學田有二種形式:一是純粹私田捐贈。如陸氏義塾,陸氏「割常稔之田若干畝,歲供其 租,以支常膳束修之費。」(註:《嘉靖嘉興府志》卷五。)長泰縣義學,「洪武時……薛子義舍地外,捐田 百畝」。(註:《萬曆平原縣志》卷二。)杜氏義學,「鄉人杜儒舍良田百畝,以供廩餼」。(註:《弘治保 定郡志》卷二十。)一是出資購田。如浙江平湖陸氏義學,「既割俸置族田以賑其貧乏,又因族田余積,益已 貲,置田三百畝」。(註:《天啟平湖縣志》卷七。)
其三,眾人集體捐田。《崇禎東莞縣志》卷三,「梧山社學,計地一畝。在上下村,里人王瑚倡義建,又 眾捐置贍書田三十畝」。此為代表。
明代小學學田的來源約有上述幾種形式。設置學田的目的是直接收取學租,學田乃是學校的資產之一。
2.租賃店房、設肆經營及收取市稅
以租賃店房或設肆經營的收入充作小學經費,或收取市稅以充小學經費,在明代,也是小學經費獲得的途 徑之一。《正德瓊台志》卷十七在談到瓊台社學經費來源形式之變化時說:「小學供於房店,肇宋附廊。然賃 出民願,無害禮師。至於稅市剝商,則始於元之珠崖一處,而充蔓於我朝成化間之一郡百七十九學。」以次可 見,在明代,租賃房店以其租金充作小學經費的做法,似乎在某些地區是相當通行的。
與租賃店房略有不同,明代小學還有設肆(作坊或店鋪)經營,以其收入充作經費的。《嘉靖欽州志》卷 五載:嘉靖四年,知州藍渠重建社學,「有列肆十七給學,給供教讀束修紙筆之費」,後廢。嘉靖十七年,知 州林希元復建社學18所,「又贖回鬻肆,及於舊學基建市肆以贍學」。(註:《嘉靖欽州志》卷五林希元《欽 州社學記》雲:「贖回前官所鬻市肆一十七與新建市肆一十五,庸供各學之費。」)《崇禎廉州府志》卷五載 府社學「建店鋪七間,為延師費」。所有這些,均是學校設立作坊或店鋪從事經營的。
以租賃店房、設店或作坊經營之收入、收取市稅以充小學經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經濟發展對小學 教育發展的影響。以瓊台成化間179 所小學皆「以近學墟市租稅充束修」而言,明代集市及其經濟的發展,無 疑是小學能夠以如此之多的墟市租稅充作經費的根本原因。以瓊台每年小學收取一個墟市的租稅計,至少需要 179個墟市, 這一數字就已大大超過元代瓊崖鄉校一處之數。考正德六年所修《瓊台志》,其中載瓊台大集之 墟市就有121個(註:「大集」又稱「大市」, 一般是與「小集」(或「小市」)相對而言,指貿易規模、數 量、趕集人數較大的集市。),此外的小集市,從常規來講,當亦不下此數。如保定府蠡縣鄉間19個集市中, 有三個是大集,其餘為小集。(註:轉引自韓大成著《明代城市研究》第131 頁。)小集市顯然比大集市的數 量比例為多。根據《正德瓊台志》卷十二,我們將瓊台各縣墟市分布列表如下: 縣名 墟市數 城廂數 鄉數 都圖數 墟市分布
城廂 鄉都 陵水 1 1 6 9 1 感恩 1 1 3 6 1 崖州 2 1+4 2 15 1 1 昌化 2 1+1 1 4 2 樂會 3 1+2 10 10 1 2 會同 6 1 1 7 1 5 萬州 6 1+2 32 1 5 定安 8 1+2 3 26 1 7 文昌 9 1+2 3 38 2 7 儋州 10 1+1 4 30 3 7 臨高 14 1 3 53 2 12 澄邁 20 1 3 48 2 18 瓊山 39 1+2 7 104 4 35
由上表可知,在明代,瓊台諸縣墟市是頗為發達的,有的幾乎達到城鄉與墟市1比1分布的高比率。而據《 正德瓊台志》卷七《風俗志》所載,瓊州府民「專務農工,少事商賈」(註:《正德瓊台志》卷七《風俗志》 雲「其俗樸野」。),或安土重離,不事商賈」(註:《正德瓊台志》卷七《風俗志》,郡城鄉落風習。), 或「不事商賈,以耕織為務」(註:《正德瓊台志》卷七《風俗志》,儋州。)。以此民「不事商賈」之地, 而猶有如此之多的墟市,亦可見當時瓊台小商品經濟的發達了(註:瓊台各縣紡織業頗發達,此當對其小商品 經濟的發展有一定影響(參《正德瓊台志》卷七《風俗志》)。)。
再次欽州而言,其俗「民用所資,轉仰於外至商賈,喜逸憚勞,弗務本業,多游手。坊郭之民,不充役使 於官,則販鬻魚鹽為業」,(註:《嘉靖欽州志》卷一。)則欽州之民實以商品貿易謀生。在這樣的一種商業 化的背景中,「肆」作為一種較為固定的手工作坊或店鋪,其收入自然較具穩定性,因而以之作為小學經費的 來源,在保證小學經費上也有一定幫助的。
但小學之以租賃店房、設肆經營或市稅充作經費,在明代似乎並不受到贊賞,因而也不可能牢靠。《正德 瓊台志》卷十七在分析此一原因時說:
然皆輒罷而不能久者何哉?利場所啟,害藏百逐。況刮削汗血,唇指塵哄,有士范者肯籍之乎?故今非但 經禁難行,雖賢父兄、良有司亦不欲也。蓋以壟斷賤夫之利而啟蒙養毋誑之人,甚為幼示之害。且學多久廢, 而武斷者每每尚執此以苦商民,又冒吾冠服者亦累假文移以為點視之舉,里甲供食之不暇,又編戶醵錢以祗應 之,豈知善俗之意而反階禍也哉!
顯示而易見,這種經費來源的不可靠,其根本原因乃在於稅市等等為逐利之舉,為「有士范者」、「賢父 兄、良有司」所不容。
明代小學經費的來源形式略如上述。此外,小學還可能有其他一些獲得經費的途徑。如《嘉靖邵武府志》 卷七謂府社學「歲收田池店屋賃直」,其中「池」賃當指池塘出租。《嘉慶吉安府志》卷十九載:萬曆四十年 ,泰和縣知縣濮中玉建社學八所,「捐置田塘」,則明代小學之中確有以池塘為校產的。
(二)明代小學經費的用途
明代小學的經費因其獲得形式、小學設置地等的不同而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故其經費在作用上亦有所不同 。大體來說,明代小學經費的用途大體不外於修建校舍、聘師、置辦教學用品、供膳幾方面。魏校對此曾有過 較為細致的劃分,他說:
寺田、觀田既改為學田,宜分其所入以為四:積其二以修葺學官及社學,其二以延社學師及均給教官雜用 ,以寬府縣備辦禮器等費。有餘,則以周生員之安貧者。歲終,府司遣官集送用過數目,以憑本道查考。(注 :《庄渠遺書》卷九《諭教讀》。)
按照這種劃分,則小學經費基本上用於修建學舍、延師以及周濟貧困生員。
為清楚起見,我們將明代小學經費的來源、數量、用途列表如下(由於租賃店房之收入量及市稅收入量在 我們所掌握的資料中記載不詳,甚或沒有記載,故此處省略不列): 地區 小學類別 學田數 租谷數 學田類別 菜州府 小學 965畝 若干石 市民田 掖縣 社學 2頃74畝 歲征銀5兩 無稅地 平度州 社學 4頃 膠州 社學 16頃78畝5分 黃陵縣 社學 5頃57畝3分 禮教鄉地 安鄉縣 社學 16畝 光化縣 社學 30畝 均州 社學 123畝 東安縣 社學 600石 撥賜地 寧遠縣 社學 600石 撥賜地 吉安府 義學 1頃 私田
義學 50畝 私貸 太和縣 社學 95畝9分 339石,5.7石
社學 (民糧) 田塘 淳安縣 義塾 13畝 20石 私田 程鄉縣 社學 2頃 平和縣 社學 49石 海澄縣 社學 3.8石 官收租稅 長泰縣 義學 1.5石,租銀3兩
社學 沐陽縣 社學 4頃 東莞縣 社學 30畝 眾捐 瞧州 社學 685.3畝 景寧縣 社學 200秤 48石 廢寺田 麗水縣 社學 140畝 廢私田 武涉縣 義學 80畝 廊田書田 商河縣 社學 5頃69畝 56石
義學 瓊台縣 義齋 50畝
社學 墟市租稅 仁化縣 社學 40石 欽州 社學 360畝 店肆收入 德化縣 社學 數畝 50斛 廣州 社學 84頃340畝 租米正耗617,
糧米正耗750,646
武社 20頃54畝 租米正耗205.4,
學 糧米正耗109,889 尋甸府 社學 田50畝、園地
5畝、銀4兩 置田性質 置田時間 用途 資料來源 知府 萬曆 稟餼 《重刊萬曆萊州府志》卷三 知縣 萬曆 知州 天順
萬曆
萬曆 《萬曆湖廣總志》卷三十四 教諭 喜靖 知縣 萬曆 知州 萬曆 官方 洪武 官方 洪武 私人 景泰 聘師 《嘉靖吉安府志》卷十九 私人 景泰 學生用 官方 嘉靖 知縣 萬曆 私人 萬曆 貧生 《萬曆續修嚴州府志》卷三 知縣 成化 《嘉靖潮州府志》卷二 知縣 嘉靖 《光緒漳州府志》卷七
洪武
萬曆 貧生 知縣 天啟 《天啟淮安府志》卷二十四 民人 崇禎 贍學 《崇禎東莞縣志》卷八 官學 嘉靖 《嘉靖睢州志》卷四 知縣 萬曆 餼資 《萬曆景寧縣志》卷六 監司 萬曆 師生 《崇禎處州府志》卷三 義民 萬曆 《萬曆武涉志》卷七
弘治 《萬曆商河縣志》卷四
萬曆 國了監 洪武 貧生 《正德瓊台縣志》卷十七 學正
成化 束修
嘉靖 《嘉靖仁化縣志》卷三 知州 嘉靖 贍學 《喜靖欽州志》卷五
贍學 《嘉靖九江府志》卷十 官方 《庄渠遺書》卷九
《嘉靖尋甸府志》卷下傅 官辦 嘉靖 良弼《木密所社學碑記》
明代小學經費在使用上還有一定的制度。如魏校即曾令:
各縣通查廢額寺觀及淫祠之田,清出官,召人佃種,分撥各社學供給師生。就擇佃人看視社學。有餘,則 量撥儒學冊內,明白開注。仍總立碑學宮存照,以防侵佔、絕奸欺。(註:《庄渠遺書》卷九《諭民文》。)
又謂:「歲終,府司遣集送用過數目,以憑本道查考。」則小學經費在管理上還是比較嚴格的。
從整體上看,明代小學的經費仍以學田為主,這一點,同中國古代以農為本的經濟形式有著很大的關系。 正是基於這種農本商末的想法上,商稅之作為小學經費才不被一些人所接收。雖然如此,商稅之作為小學經費 情形的大量出現,顯示了明代小學經費在來源上變化。這種變化,是同明代商品經濟的發展相關的。由此也可 以看出,不管人們在觀念如何保持舊有的傳統,當新的事物逐漸獲得它在相應發展中的地位時,它必然要把自 己的影響施加到社會生活上。
C. 金仙鎮的金仙文化區域概述
(一)形成金仙文化區域的原因:金仙劃歸劍閣僅700餘年,元朝以前幾千年均屬巴西地區,巴西文化尤其以「三陳」文化的影響最為廣泛,唐朝文化孕育了陳世家族,北宋時期,閬州陳世三弟兄兩狀元一進士,兩宰相一將,官居一門,三陳故里為北宋時閬州新井縣人(今南部縣大橋鎮新井村),與西水縣金仙相鄰,金仙文化在南宋時已文風大舉,為元初時建金仙文廟夯實了基礎。金仙曾為州(郡)縣封地,唐高祖宣詔州縣建文廟,四時致祭,金仙有官賜資詔建修文廟,宋時有無建過,有待考證《閬州志》。金仙文廟的創修,豎起了一面標志金仙文化的旗幟。文廟經多次修復重建,更加激勵金仙人崇儒重教的精神。「重輯崇儒會序」 碑載:由「崇儒會」 擇選先生,教育子弟,每年給先生於「崇儒會」補助資金二十千,學資由東家(家長)供給。花紅獎賞給出仕二十四千,中舉二十四千,出貢十六千,入泮六千,捐州同正九六千,監吏四千的獎勵標准規定。時涌現出了大批秀才、文生,武舉等。「崇儒會」擔起了地方尊師促教的歷史重任。《劍閣縣教育志》載。「光緒三十二年,金仙文昌官創辦了當地第一所初級小學」。清時的老金仙地區,私塾之風盛行。清末民初時期,金仙文化名人數以百計,尤以國立政法大學教授張國維,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的羅錦章等,提倡新學,重視發展家鄉的教育,為家鄉教育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加之辦學能手眾多,師資力量雄厚,社會各界重視人才培養,全區各家各戶再窮也要讓子女上學的良好習慣,形成了金仙文化區域之繁榮。解放後,楊作舟任校長,治校有方,60年代初(文革前),金仙小學紅遍川北,《四川日報》曾報道辦學先進事跡。經金仙小學培養的學子,遍布祖國各地,為社會建設事業,培養了大量人才。(二)文物遍布金仙地區一)、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仙文廟」
據1994年挑挖新街街道掘出石碑中「文昌官碑記」載,文廟始建於元朝二年,自元朝至民國末,今碑埡鄉半部,吼獅鄉、柘壩鄉、演聖鎮、長嶺鄉、塗山鄉、公興鎮、香沉鎮等均屬金仙轄區,老金仙地區的祖先們,以酷愛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將屢經兵匪毀敗的金仙文廟,多次修復重建,形成座南朝北,前堂正殿,東西兩廊,共二十四間的四合大院,佔地千餘平米。院中央造十餘米高,三層重疊,雄偉壯觀的魁星樓,廟宇樓閣參差,翹角飛檐,鑿以泮池,橋門碧水,正殿以青石精雕孔聖牌位,栩栩如生的神、聖塑像,雕鏤畫棟的門窗檐撐。廟門前:「托柱獅麟齊排列,獅塔香爐吐雲煙。七級趟梯五百尺,庄嚴肅穆一洞天。」惜乎經世紀之滄桑,年久失修,房屋漏爛,屋脊坍塌,翹角凋殘,梯步崩缺,斷壁殘垣,殿傾柱拆,瓦礫遍地。瘡痍斑斑,幾近頹敗。2006年,「金仙老齡協會」成立「文廟修復籌集組」,籌集組的同仁們踏遍了家鄉的山山水水,向熱心此項事業的人士募捐,向遠在他鄉的名士求援,向信用社貸款,籌得資金十餘萬元。添青瓦全面翻蓋房屋,除殘壁砌新牆,補修地坪打頂棚,修復梯步檐石,裝修前堂正殿,購樟木,裝飾東西兩廊仿古門窗,鑄香爐,建碑林,修復石獅麒麟,塑孔聖、文昌、魁星塑像,雖無冠、琴、車、書,然足以輝映廟堂。金仙文廟,是金仙文化的搖籃,是金仙文化史上的一座豐碑
二)、登仙寺
登仙寺是燃燈修煉之地,人們為祈禱燃燈而修建寺廟,千百年來,寺廟經多次修復重建。解放後,金仙糧站倉容不足,將登仙寺寺廟劃歸糧站儲糧,1986年金仙糧站建住宿樓,時木料極為昂貴,便將登仙寺寺廟拆毀。八十年代初,場鎮居民,機關學校,在登仙寺植樹三萬余株,連同倖存的六十餘株古柏,早已籠蔭蓋地,風景宜人。1988年,金仙場鎮智士能人,共16人組成「登仙寺恢復文物古跡籌備組」,收拾廢墟瓦礫。砌築花台,栽花養草,設置石桌石凳,清理水池,添置圍欄,拓沙石曲徑為百級石梯,繼而修建山門,涼亭廟宇。建公路繞道至山頂。2008年,有廣祥大師主持寺院,尤為執著。已建成巍峨之「大雄寶殿」,今日之登仙寺,遊人留戀往返,今非昔比。
三)、「武廟」
位於登仙寺南山腳之「武廟」,為一四合大院,廟門前石梯道兩側,有兩尊大型石獅雄居石墩之上,廟之屋脊飛禽走獸,翹角吊檐,正堂前趟梯中部寬六尺,高五尺,呈仰式石雕五色祥雲掩映之盤龍印台,龍頭昂首二尺許。筆者1963年讀高小時常騎於龍頸嘻耍。其雕鏤之精實屬文物珍品,可惜毀於文革「破舊」中。自1921年至今,「武廟」一直設立金仙小學校,金仙應有五輩子孫在此讀書,今遺址還保留上下六間立木房屋。
四)、「火神廟」
金仙場老街中部東側有「火神廟」「火神廟」又曰「三聖宮」為閣樓式四合院,院內四面明樓,其精美不亞於武廟,是金仙人祭祀炎皇(火神)之地,後因金仙為蜀都至巴西大道,再塑關公以祭祀其忠義之魂。解放後,由商業在此經營造食業多年,上世紀九十年代,商業解體時賣給居民,今被居民重建為街房。
五)、古香古色「古戲樓」
金仙老街中部是一寬闊之石板街道,臨上街窄街處有一「古戲樓」,同是飛檐翹角,八卦攢頂。裝飾精巧玲瓏,雕鏤畫棟,古香古色,毀於1959年,後居委三組借建倉房又建新戲樓,大集體解體時賣給金仙商業,商業解體時再賣給居民,今居民已改建街房。
六)、「石板街」
據金仙場居民劉光宗等老人講,金仙「石板街道」是民國二十二年,金仙團總袁澤勛督力建造,時金仙區域各家各戶分派錢糧,不交者以鐵鏈捆至鄉公所,交錢放人,組織有石工三百餘人,以高質量,高規格建造而成。全長約500餘米,中街部位闊12米至15米,兩邊低,中部略高之弧形。格式高雅,美觀、大方。可惜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之集鎮建設,拉運建材,車輛碾壓至石板碎爛而損壞,於2000年由居民自費全面硬化為水泥街道。
七)、歷史厚重的「皇後山」
距金仙場東兩公里地,有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皇後山」。山頭古柏數千枝,為國有林。因山氣勢磅礴,又名虎頭山。山頂有一株線柏,枝若垂柳,桿粗若盤石,筆直高大。三處旱寨,一處水寨,儼然金戈鐵馬之軍事要地。傳說張飛之次女張蘭仙,為蜀後主之皇後,因駕次巴西祭家廟,聞鄧艾偷渡陰平,取江油,速返成都,途中聞報成都失陷,後主投魏,皇後憤愧而自縊,葬於此山,後人念及皇後之志,立廟祭祀。山峰有觀音廟,次層為孔夫殿,下層大壩有大殿。1951年大小三處廟殿調地主服役被拆,上世紀九十年代,鄉民籌集資金,恢復文物古跡,今皇後山已建成大殿,公路直通山頂。節假日、春遊期間,人們前往游覽,絡繹不絕。
八)、白塔遺址
文廟西二華里地之「白塔山」,有白塔遺址。因金仙石質呈白色之緣故而名白塔。應是北魏置金仙郡領三縣時所建。年代太為久遠,無從考證,可白塔遺址卻給金仙歷史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九)、西河「官渡橋」
西河「官渡橋」,也稱「劍陽橋」、「金玉橋」。可佐證的是金仙鎮大順村羅家角祖塋內,有神道碑載:「歲進士公諱映川號靜一……金仙大成殿,西河金玉橋,首倡捐資,偕子經紀之,其績功累仁為何始也,嗚呼,兩處經營一生,公謹非有志者事竟成乎。」文廟道光十五年之《重輯崇儒會序》碑中,記述在會人名有羅映川,西河《劍陽橋》,碑中也記載有羅映川經營修橋事跡。時年為清朝道光年間,惜乎石碑被西河村村民上世紀末斷為三截作了檐石。官渡橋長近40丈,闊8尺,連橋堡26孔組成,橋墩以長一丈,下層寬三尺,上幾層寬二尺四五,厚達2尺之巨石砌成,橋板每孔以長丈余,寬4尺,厚尺二三以上的兩排巨大石板平鋪。在生產力落後的時代,如此浩大的橋梁工程,在縣內外當屬空前傑作。然劍閣新老縣志卻無它的身份。老金仙的祖先,為大橋的修建,付出了心血與汗水,據西河村蒲登朝老先生講敘:1958年5月18日,橋上游因縣木材公司收木料往南充販運,支援南充建設,沿河邊堆積有3里長的木料,被洪水沖入河中,沖垮石橋中部十孔。上世紀八十年代,升鍾水庫建成後,大橋靜卧在水下三十米處。
十)、林立的寺廟。
金仙地區之「金城廟」、「元龍廟」。「迎水庵」,「 龍王廟」,「觀音寺」等較多的廟宇及各氏族之祠堂,無法一一列舉,大多數毀於大躍進,文革時期及大集體時期,有些現在已恢復,如「金城廟」、「龍王廟」、「觀音寺」等。
金仙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崇儒會
金仙文廟內《重輯崇儒會序》碑載:「……集資以生息。」「崇儒會」將籌集的資金放貸,壯大資金來源。對本區域內各地方私塾銓請教師,規定給教師年薪補貼二十千,學資(學費)由東家(家長)供給。對畢業取得功名的學生制定有獎勵標准。各地鄉村還設有「鄉小學會」。「鄉小學會」對畢業生也有獎勵。社會上還形成對畢業生舉行「穿花紅」等慶賀儀式。「崇儒會」 這種發展教育事業的民間社會組織,對金仙地區的教育事業起到了扛桿性的促進作用。應繼承和發揚,應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二)、金仙川劇
在民國時期,場鎮的愛好者常聚在一起,由鼓師指揮打鑼鼓場面,唱板凳戲,稱為玩友。新年期,「二月十四文昌會」,三月、六月、九月「觀音會」等節日,有戲班來此演出。金仙有句俗話:「金仙人,生的犟,大忙起來把戲唱」。解放後,金仙川劇人才倍出,文革時期大演「沙家濱」「智取威虎山」「紅燈記」等。演技水平很高,受到贊譽。改革開放後,金仙場鎮組建了「金仙業余川劇團」,1981年,被縣級調演,得到嘉獎。在周邊鄉鎮多次被邀請演出,名噪一時。今多數演技人才年勢已高,搶救此非物質文化遺產迫在眉睫。三)、金仙「田氏燈籠」
金仙鎮柏埡村及雙河村的田氏家族,有傳統的龍燈(花燈)演技,此花燈源於唐朝,盛行於宋朝時的雲、貴、川。現僅川北,即劍閣境內有十七棚,而金仙鎮田氏龍燈資料最齊全,有32場次,48種表演圖案,50種唱腔。燈頭及演出人員以田姓為主,演出時少則54人,多則62人,表演可達6個小時,原汁原味,屬中國民間文化藝術遺產。1963——1965年,曾在我地區春節期多次大型演出。2007年春節,金仙鎮「老齡協會」所設的「夕陽紅藝術團」組織協同田氏排練花燈,在金仙場,公興場各演出一次,由於沒有資金支付勞務費用而擱置。此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急待搶救。
作者:梁方生
D. 崇儒畲族鄉的社會事業
鄉黨委、政府始終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協調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全鄉共有學校42所,在校學生2007人。民族教育有很大發展,創辦嵐下畲族村寄宿制小學一所,少數民族兒童入學率達99.5﹪,少數民族學生鞏固率、升學率均為100﹪,科技事業發展迅速,茶、果、蔬、畜牧四大農業基地建設初具規模,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0﹪,鄉、村兩級醫療預防保健網建設進一步完善,實現了初級衛生保健達標,並在強化鄉中心衛生院功能的基礎上,建立了縣精神病防治醫院,醫生人數達24人,病床數34張。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成績顯著,曾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單位」。
E. 他山之茶在什麼地方
近現代以來,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作為韓國傳統禮儀文化的茶文化很大一部分被咖啡文化取代,在當下韓國社會背景下,喝茶的習慣相對較為「奢侈」。韓國飲茶習俗的奢侈化不能僅歸因於西方文化的影響,茶的本土生存環境相對不足也是限制茶文化普及的重要原因。韓國現在主要的產茶區為全羅南道寶城地區(韓國產量最大的綠茶種植基地)、慶尚南道河東地區(野生茶產區)以及濟州島產區(集茶相關飲品、日化、旅遊等開發為一體的綜合性產區)三個地區。
寶城地區所屬的全羅南道是韓國歷史茶人及茶文化相對集中而且影響深遠的地方。比如,康津地區(茶信契)至今影響茶界的「茶山」丁若庸(1762~1836);在流配生活中以茶為媒、廣交茶詩之友的「秋史」金正喜(1786~1865);以及深受唐代陸羽《茶經》影響而聞名韓國茶界,著有《東茶頌》的「茶僧」草衣禪師(1786~1866)等都是因以此地為中心進行的茶文化傳播而聞名於世。
寶城不僅是茶產業規模最大的地區(韓國最大的茶葉企業「大韓制茶」基地在此設立),而且除集中研發韓國本土綠茶及現代飲品之外,還以茶文化傳播教育為中心,與周邊小學,初中,高中及大學教育積極配合,擴展茶文化的仁禮教育和教養培育,更把提升茶的觀光體驗作為該地區著重發展的部分,近年興起的「韓流」文化中不少影視劇的茶園取景都是在此完成。每年5月份是寶城茶文化慶典舉辦的時期,在當地政府、教育機構、茶人團體的共同努力下,以完全開放、免費的形式為韓國全體國民提供全面接觸茶的機會,並以此為推動韓國茶產業發展的源動力。
據《三國史記》相關記載,新羅興德王3年(828年),出使唐朝的使臣大廉受王命把帶回的茶種種植於智異山雙溪寺附近(即上面所提的河東地區),距今已有1200年的歷史,為韓國最古老的茶產區,雙溪寺范圍內的茶園被定為「韓國茶的原產地」遺產61號。同時,該地區因寺廟,僧侶聚集形成「寺下村」,佛教文化繁榮,曾一度被稱為「智異山佛教」,茶也因此被賦予濃重的佛教色彩。直到今天,韓國最為有名的雙溪寺和七佛寺的禪茶都是每年五月各地茶人爭相品味的珍品。
談到濟州島的茶產業,也許大家了解最多的是韓國愛茉莉太平洋旗下日化「悅詩風吟」系列的產品,該司所生產的綠茶系列護膚品曾一度風靡國內,其茶籽精華系列更是讓韓國原本就產量不足的茶達到了最為徹底,精細的加工利用。
事實上,不只是日化,該公司旗下的「哦,雪綠」()品牌茶企還通過研發新品,變換品飲體驗等方式來帶動了韓國最為普遍化的飲茶之風,以豐富的口感,時尚的包裝,便利的泡飲形式等營銷策略,成為當今韓國社會環境下較為成功的茶產業典範。在精化營銷環境的同時,該企業積極為高校提供相關專業的實驗實踐場所,配合茶產業鏈接中每一環的原始資料展示,更加保證了韓國茶產業快速健康的發展方向。該公司同時引進中國浙江以及日本靜岡的優質綠茶進行培育,試圖為韓國茶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韓國茶源於中國,極大程度上受中國影響,卻又不同於中國。在先後經歷了崇儒抑佛的朝鮮衰退期,日佔傳統文化滯後期,西洋文化沖擊期及2007年的「綠茶農葯波動事件」等一系列低谷期後,隨著國民生活水準的日益提高,人們對 wellbing(健康、幸福)生活的的追求,對文化多樣性及對傳統文化的探求更加強烈,促成了當下韓國茶文化的再一次綻放。
F. 霞浦到底有多少網吧有多少中小學有多少人口
2000年,霞浦縣轄7鎮3鄉3民族鄉:松城鎮、三沙鎮、牙城鎮、溪南鎮、沙江鎮、下滸鎮、長春鎮、柏洋鄉、北壁鄉、海島鄉、鹽田畲族鄉、水門畲族鄉、崇儒畲族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456474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松城鎮 80127、 長春鎮 46193、 牙城鎮 27915、 澳南鎮 40164、 沙江鎮 39163、 下滸鎮 30106、 三沙鎮 40825、 鹽田鄉 24658、 水門鄉 18074、 崇儒鄉 18133、 柏洋鄉 22259、 北壁鄉 15878、 海島鄉 10871、 州洋虛擬鄉 42108
G. 中國現在的教育制度與科舉制有什麼區別
接上面。 嚴格地講,科舉所體現的公平與公正是相對的。首先,要通過科舉的層層選拔,需要有「十年寒窗」的用 心攻讀,而寒門子第少有受教育機會,也難以支付應考費用,與家道殷實者的競爭顯然不是平等的。其次,婦 女無權應舉入仕。再次,從本質來看,科舉這種以大量財富和社會聲望來犒勞少數中舉者的制度,無法維護平 民百姓政治上的公平性。盡管如此,在特別注重人情、面子和關系的中國古代社會里,科舉考試仍可謂「驚人 地大公無私」。(註:(美)費正清著,孫瑞芹,陳澤憲譯:《美國與中國》,商務印書館1971年版,第41頁 。)其考教分離原則所體現的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等精神具有超越等級森嚴的中國封建時代之特徵。 2.防止作弊 作為中國古代一種大規模的統一考試,科舉制實行考教分離的原則。雖然科舉考試與學校教育在教學內容 和標准上保持高度的一致,但在職責上卻具有相對獨立性。學校只管教學,並不參與科舉考試的各項工作。中 央官學由尚書禮部下屬的國子監統轄,而科舉考試為尚書省禮部專司,鄉試以上主考官由朝廷選派。這種考教 分離原則至少從職責上有效地杜絕考試作弊的可能性。 此外,為確保科舉考試作為「國家掄才大典」應具有的嚴肅性與權威性,中央政府還制訂了從命題到錄取 的一整套嚴密措施,主要包括:第一,「鎖院」制度。考官一經任命即刻赴貢院入闈迴避,斷絕與外界乃至親 友的往來,以避免發生行賄受賄、請托舞弊等事件。第二,嚴格的考場和考試規則,包括報名時的結保、保廩 生認保,考前的點名、搜檢,考試中的巡視以及考場秩序的維護等。第三,糊名和謄錄易卷制度。考生交卷後 ,由彌封官將考生所填履歷、姓名等彌封糊名,然後交由謄錄手將墨卷謄為朱卷,由對讀生核對完畢方可送考 官批閱。第四,復試制度。為嚴防錄取環節的舞弊行為,科舉考試對所有被錄取者均採取嚴格的復試制度。第五,迴避制度。主持考試的主要官員,其親屬要迴避科考。到了清代,迴避制度幾乎涉及參與考試工作的所有 人員。例如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規定,主考、同考、監臨、臨試、知貢舉、提調、受卷、彌封、謄錄、對 讀及收掌等一切考官的子孫宗親和近親皆不準參加科考。在今天看來,這一系列指施中有些顯得十分繁瑣甚至 無理,但在弊風肆虐的當時,的確起到了防範科場舞弊、維護考試公正的巨大作用,從制度上保證了科舉的高 效率與權威性。 三 無論日月如何更換,社會總在綿延不斷地向前發展,而且歷史總是呈現出某些「驚人的相似之處」。科舉 考試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1300餘年,是當時整個教育制度的重心和人文教育活動的首要內容,成為最受時人關 注的焦點,並對中國封建社會各方面都產生過深遠影響。千餘年科舉考試所形成的一些傳統至今仍以潛在的形 式頑強地存留於現實之中。百年前科舉考試很不光彩地退出了歷史舞台,聲息已然飄渺,而當代社會卻又出現 了某些與歷史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今天,人們再度聚集被喻為「現代科舉」的高校招生考試制度。整個 社會都在激憤地抨擊著「片面追求升學率」,並對高考的指揮棒作用群起而攻之,學術界和廣大百姓也正就高 考的存廢問題爭論不休。假如我們能超越個人情感,以冷峻的目光審視科舉,借鑒其精華、吸取其教訓,也許 在高考的決策與操作上可以減少很多失誤,少走很多彎路;那怕歷史與現實並不完全同軌,至少能給我們的思 維以啟示。 1.「片追」的陰影 「片面追求升學率」可謂近年來教育界乃至整個社會談論的熱門話題,在各報章雜志往往處於十分顯眼的 位置。「片追」與高考錄取率有直接的關聯,是伴隨激烈競爭而產生的一種不正常的教育現象。它與高考如影 隨行,成為籠罩在高考頭上一塊久久不散的烏雲,「黑色七月」也因此得名。它還賦予高考以「魔力指揮棒」 的功能,使整個中學乃至小學、幼兒園階段的教育都在這根魔棒的指揮下運轉得精疲力竭,怨聲載道不絕於耳 。如今,人們已越來越清醒地意識到,「片追」在破壞正常教學秩序的表象下,更深地危及到社會風氣和中國 在21世紀的國際競爭力,對「片追」的喊打聲也愈來愈響亮。其實,「片追」這種伴隨高考競爭在60年代萌發 滋生的教育現象,並不令人陌生。在中國這個考試的故鄉,「片追」現象古已有之。 隋唐以後,科舉制的選拔人才功能越來越受到統治者的重視。朝廷衡量州縣學的優劣和對學官的獎勵標准 ,主要是根據各校的科舉及第率。宋代蔡京罷科舉實行三舍升貢之時,升貢率(升學率)遂成為判斷各校辦學 成績好壞的主要標准,教官考課「第一項,教育有方。注謂貢士至辟雍升補推恩者多」。(註:《宋會要》「 職官」五十九之十五。)對及第率的追求即確立了科舉考試的在教育中的軸心地位。 與功名利祿直接掛鉤科舉制強化了官本位體制,牽引著士子們一心投身科場,兩眼緊盯及第,在激烈的科 場競爭中耗費終生,豪情悲壯卻令人痛惜。今天的「片追」何嘗不是如此?那麼,我們是否只能任由「片追」 和高考的魔棒對教學秩序越來越肆虐的破壞與指揮而無所作為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我們大有可為。一 是繼續改革政治體制,淡化官本位色彩,提供多種成才途徑。二是改革高考,包括改革考試的科目、內容和命 題形式等。三是改變文憑至上的教育價值觀,使人們從爭過高考獨木橋改為走多途徑發展的立交橋。 2.高考的存廢 1952年建立的高校統一招生考試與中國古代科舉統一考試一脈相承。與科舉考試一樣,作為一種選拔人才 的制度,高考在促進人才成長、推動全民族文化的發展方面,可謂功德無量。但是,在數十年的運作中也出現 了很多弊端。為了改變考試對教育教學的負面影響,一些論者提出了廢止高考的主張。教育界為此展開了系列 爭鳴與商榷。高考這一上關國家政策、民族前途,下系民眾個人命運的制度之存廢與否,已成為廣大師生、家 長乃至整個社會熱切關注的重大問題。現時高考的存廢利弊之爭和歷史上的數次科舉存廢之爭何其相似!我們 不妨把視線再次投向科舉。 自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設立進士科(註:劉海峰:《科舉考試的教育視角》,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版,第24~26頁。)以來,「一切以程文為去留」的科舉考試便顯現出勃勃生機,充分發揮著公平選才的積極 功能。但由於其弊端亦十分突出,歷代都就科舉制的存廢利弊進行過爭論或改制,其中影響較大的有6次。(注 :劉海峰:《科舉長期存在的原因析論》,《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7年第4期。)這六次爭論或改制都 發生在封建社會最高決策層,且都為不同歷史條件下的重復,具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結果是,科舉制在經歷了 數次短暫的中斷之後,由於人情困擾,旋罷旋復,各朝仍將其作為選拔人才的首要途徑。科舉制在歷史上之所 以長期存在,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科舉制是等級森嚴的中國封建社會中難得的一項具有公平精神的制度」。 (註:劉海峰:《科舉長期存在的原因析論》,《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7年第4期。)而科舉考試的公 平與公正,恰恰是由國家主持的統一考試來保證。 與科舉制一脈相承的現代高考制度之公平精神與社會效益亦緣於統一考試,這一點已廣為認同。因此無論 從科舉考試的歷史還是從目前中國的現實來看,都應堅持統一高考。盡管高考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種種弊端, 然而,與科舉制一樣,「立法取土,不過如是」。歷史上科舉考試與學校教育的矛盾互動最後以興學堂廢科舉 為結局,那是因為科舉考試的內容不合理,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而今天的高考內容是與時代的要求相適應 的。在處理考試與教育的關系問題上正確的做法不是廢除高考,而是改進考試的內容和形式,使其更好地促進 中學教育和教學的發展。
H. 古代小學要上幾年
古代沒有小學,是在熟讀四書五經的基礎上,考取童生,然後在縣學接受正規教育,一般考取童生的年齡在十二歲左右
古代各類學校的學制並無一定,歷代也有不同。《禮記•學記》中記載了西周時官學的學制,它說:「比年入學,中年考核。一年視離經辯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用現代漢語說,就是「每年入學一次,隔年考核一次。一年考察辨明志向,三年考察是否專心和親近同學,五年考察是否博學和親近師長,七年考察是否有獨立見解和擇友能力,這些都達到了,就是小成;如果九年觸類旁通,堅強而不違背師訓,就是大成。足見那時的官學至少要學習九年。
兩漢太學,並無明確的學習年限規定,但考試卻是十分嚴格的,西漢時每年考試一次,方式是「設科射策」,類似今天的抽簽答問,分甲、乙兩科,以區別程度高低,如發現該學生屬於下材或有一種經書不通,就勒令退學。東漢中期改為每兩年考試一次,通過者就授予官職,未通過者留下繼續學習。
隋唐官學明確規定儒學招收14歲到18歲官員子弟(律學為18歲至25歲),學習年限為九年,書學和律學為六年。考試分「旬考」、「歲考」、「畢業考」三種,旬考內容為十日之內所學課程,不及格者有罰,歲考內容為一年之內所學課程,不及格者留級。畢業考及格則取得科舉資格,若九年學而無成者亦令其退學。
宋元時期在學習制度上有所改革,較為突出的是北宋王安石在太學實行「三舍法」,即將生員分為外舍、內舍、上舍三個等級,生員必須依照學業程度,通過考核,依次升舍,外舍升內舍,內舍升上舍。平時有品行(「行」)和學業(「藝」)的考察記錄,每月由任課教師舉行「私試」,每年由學校舉行「公試」,合格者就可依次升舍。元代又將學生分為三等六齋,通過考核積分逐級升齋。明代仍然沿用元代的積分制,入國子監就讀的學生必須先入低級班,一年半以後,文理通者升中級班,再過一年半,「經史兼通,文理俱優」者升入高級班,而後採用「積分制」,按月考試,一年積滿8分為及格,這樣就可以待補為官,不及格者仍坐監肄業。清代以後,積分制已名存實亡,入監讀書只是熬年頭了。(
I. 小學五年級語文題
江雪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你讀了這首詩,你有什麼感覺?你認為作者寫這首詩的心情是怎樣的?表達了作者怎樣的一種思想感情?請你簡要敘述。
答:「孤」與「獨」二字已經顯示出他的遠離塵世,甚至揭示出他清高脫俗、兀傲不群的個性特徵。這幅背景強有力地襯托著漁翁孤獨單薄的身影。此時此刻,他的心境該是多麼幽冷孤寒呀!並且形象地反映了作者貶謫永州以後不甘屆從而又倍感孤獨的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