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進入小學科學網
要進入小學科學網,可通過以下3個步驟:
1、找個一個可以連上互聯網的設備(電腦版、平板電腦、手機等);
2、將該設權備連上互聯網,然後打開瀏覽器;
3、在瀏覽器中輸入小學科學網的網址,然後打開鏈接。
附:小學科學網的網址http://www.xxkx.net/
理由是:在網路上搜索「小學科學網」,會找到很多個網址,在第一頁中一個個點開進去之後,發現這個網址是看起來比較靠譜的。其他網址,要麼是各個省市地區的科學網,要麼乾脆就是不相關的東西。所以,通過對比http://www.xxkx.net/ 是比較像是小學科學網的網址。當然,在該網站中找到網管或聯系網站的工作人員,就可以進一步確認這是不是小學科學網了。
㈡ 農村中學如何利用網路開展科普教育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科學技術的普及程度,是國民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標志,事關經濟振興、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的全局。」「要努力發揮教育在科普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結合中小學教育改革,多形式、多渠道地為青少年提供科普活動陣地,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科學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從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思想三個方面對我國中小學進行科學技術普及教育,不僅是一項重要的國民素質塑造工程,而且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迫切要求,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然而,由於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桎梏,我國中小學,特別是農村中小學在科普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並沒有得到應有的發揮。我國中小學生背負沉重的課業負擔和考試壓力,普遍存在著科學素養較差,技術能力、創造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較弱的弊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中小學生對現代科學重要的新進展知之甚少,對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知道更少,對現代科學技術如何推動社會發展的認識不足。因此,對於他們身邊發生的迷信、愚昧的反科學、偽科學活動,缺乏必要的識別能力;對於那些侵蝕和愚弄廣大群眾,腐蝕青少年一代的現象缺乏有效的抵禦能力。傳統的單一學校教育模式在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方面,缺乏切實可行的教育手段和教育環境。大多數學校教師和家長更是視科普教育為「異類」,對學生參與這樣的活動甚至持反對態度,科普教育也無法進入課堂教學主陣地。如何找到一種能夠結合課堂教學主渠道,對學生實施科普教育的方式,動員廣大中小學教育工作者自覺投身於科普教育;同時,有效利用校內、校外各種教育資源,將課程教學、互聯網路、大眾傳媒、科技館所等教育手段有機結合起來,將大、中、小學教師、學生家長、科技界和社會各界力量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科普教育的合力。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嶄新的任務。在中小學大面積推進科普教育,需要突破傳統教育觀念,需要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在認真研究、局部實驗、總結效果、分類推進的基礎上,依據城市和農村,以及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水平的區域特點,逐步形成適合中國國情的多元化、多樣性的科普教育新方式。換言之,方式創新將是大面積實施科普教育的關鍵。加強在農村中小學,特別是如東關鎮這樣的有科普教育實力的地區,在教育教學領域更應大面積推進科普教育的力度,並且要逐步尋求新的教育方式,在這方面我做了一些探索提出來以供大家共同探討。我認為中小學科普教育方式的改革創新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社會科普教育與學校科普教育相融合的方式科普教育與學校科普教育的融合,有助於解決目前學校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學生學習自然科學課的興趣低,教師教學方法單調死板以及教科書存在的局限性等。這就要求使科普項目的有關設計方案和材料能被中小學教師所利用。為此,我們應改革傳統學校教育單純傳授有限知識的做法;實現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大面積提高學生的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思想水平,分層次分年齡培養中小學生的科學素養。研究科學素養教育進入學校正規教育的渠道和途徑,組織有關學校進行科普教育的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的開發實驗。還應鼓勵科普項目機構聘請中小學教師參與項目開發,擔任項目顧問小組的成員、編寫科普項目的學校外廷伸材料等,很多科普項目就能大大豐富學校的科學教育。如科學家、研究人員到中小學校開展活動,來支持中小學校的科學教育;竺可楨中學在校外設立了農村科普實驗園區,結合實際對學生進行科普教育。2、科普教育與基礎教育課程相結合的方式在現在科普教育的要求應成為基礎教育重大改革的內容基礎。要通過中小學整個學習過程反映科學技術已滲進我們的生活,要求學生採取實驗和親身體驗的方法,隨著從幼兒園到初中各年級而不斷增加其深度。例如,科學素養教育應進入正規教育系統。科學技術內容應成為從小學到高中核心課程中重要的部分。為此我們應以協同學理論為指導,探討如何構建學校科普教育的開放系統。即:實現及時跟蹤最新科學發展,科學課程教育內容的實時更新;科學技術工作者參與學校科普教育,學校教師和學生接觸科學研究和實踐;學校師生與科研人員的互動,課程教學與社會科普資源教育的結合;學校、家庭與社會科普教育協調發展的組織機制。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如可以要求每班做到四個「一」:出好一期科普宣傳黑板報、開一次科技信息發布會、布置一個科技角、聽一次科普講座;要求每個學生作到多個「一」:觀看一次科普錄像、閱讀一本科普讀物、製作一件科技作品、了解一名科學家的簡歷、提出一些有關科學方面的問題。3、科學技術人員參與學校科普教育相結合的方式現在可由研究人員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開發新奇的、富於啟發性的科學素材和教學方法,供學校的教師使用以幫助中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開展研究活動,樹立主動學習和合作研究觀念,為學生提供「真實的」研究課題。同時,應與地方上的科學家合作組織開展其他活動,例如,可以組織富有實踐經驗的科學工作者到中小學校,與教師和學生一起開展各種科技活動;安排教師到科學研究機構實習;舉辦幾場學校科普節以及學生研討會;建立「科學家—學校—校外科普實驗基地」的網路等。同時更要結合教育改革實驗,以大面積提高學生科技素養為目的,發動科學技術人員自覺參與,把科技人員的常規研究活動與科普教育有機融合,從更好的進行科普教育。4、利用信息技術促進科普教育的方式信息技術引人學校,運用於教學,會逐步改變傳統的老師教、學生聽的教學方式,教師的知識傳授者角色將日益淡化,學生也將更多地自主學習。在此情形下,政府研究機構、科技團體、大學等開發的各種科普教育資源能藉助互聯網方便地進入學校,學生的科學學習內容和方式也會更加科普化。我們現在已把計算科學納入中學科學教育,這就為利用信息技術促進科普教育提供的必要的條件。例如:可以讓若干名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共同登錄網際網路進行科學探究;讓學生利用計算機自己動手進行科學項目的設計研究;幫助學生自己動手設計想像中的電腦作品,這不僅能大大提高學生對科學工作的興趣,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應以教育部大力普及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為契機,探討如何利用「校校通」教育網路,組織教師開發和整合網路科普教育資源,組織學生對科普教育資源進行「研究性學習」或「探究性學習」實驗。研究在網路教學的新形勢下,如何幫助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開展適當的科學研究活動,樹立主動學習和合作研究觀念,促使科學學習內容和方式向更加科普化的方向發展。5、多種科普資源與學校教育結合的方式組織社會多種科普資源,使之進入中小學教育教學過程,是進行科普教育中值得運用的一種方式。學校可以利用社會上的各種科普資源開展各種方式的科普教育如:面向青少年和廣大觀眾的電視科普節目;科學題材的電影;在科學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科技中心、水族館、自然中心、植物園、動物園和圖書館等場所舉辦的各種展覽或教育活動;在鄉鎮和青少年中心進行的科學教育活動等。更可以廣泛通過大眾傳媒,例如互聯網路、傳統圖書、期刊、影視、電子出版物、科普館所和大型科普宣傳活動進行,注意發揮社會上的科普資源的作用。我們要根據農村地區的實際,探討農村不同學校的科普教育分類實施的方式。結合農村教育改革,探討如何把科普知識的傳播與實用技術的培訓有機結合起來,提高農村青少年科技創新和創業能力。研究在農村大面積實現科普教育的動力機制,研究如何通過對農村學生的科普教育,達到使科學技術進入到千家萬戶的目的,研究在農村培養科技致富帶頭人的新途徑和方法。重點研究如何在農村地區實現大面積進行適合當地需要的科普教育的方式,研究如何提高中小學生對封建迷信糟粕的抵禦能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科學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總之,在農村中小學進行科普教育,就既要突破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各種環境下感受和學習科學知識,培養科學素養;又要更加重視讓科普教育進入中小學教育主渠道,從而拓寬對學生進行科普教育的實施途徑,初步形成學校、科技界和社會各界聯手,大面積實施科普教育的多種方式。這些方式必將對農村中小學科普教育產生一定的作用。
㈢ 小學生科普知識競賽題
小學生科普知識競賽(及答案)
一、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1、鯨魚經常噴水柱是鯨魚呼喚同伴的一種方式。( )
2、鼻子和嘴都可以用來呼吸,用二者進行呼吸沒有太大的區別。( )
3、在發射人造衛星時,發射方向指向東方,是利用地球的慣性可以大大節省燃料和推力。( )
4、衛星定位導航也叫衛星全球定位系統,簡稱CPS,是靠設在太空中的導航衛星來實現定位的。( )
5、宇宙飛船和太空梭同屬載人航天器,但太空梭比宇宙飛船要大很多,裝載量大,能完成的任務更多,且可以像飛機一樣滑翔到預定的機場。
6、樹干長成圓柱形可以分布更多的導管和篩管,有利於樹木生長,同時具有最大的支持力,圓柱形還能防止風吹雨打等外來傷害。( )
7、目前我們家用電器上用的遙控器最多的是超聲波遙控器。( )
8、給新的沒乾的水泥製品灑水是補充水分,因為水泥製品的水泥顆粒內部在一定時間內要不停地吸收水分才能充分反應凝固結實,灑水是對水泥製品的養護。( )
9、在觀察日食時,絕對不能用眼睛直接對著太陽觀看,否則會對眼睛造成
傷害,甚至導致雙目失明。( )
10、現在的汽車安全性能已經比較高了,駕駛或乘坐汽車時可以不必佩帶安全帶( )
11、靜電有時會給人帶來災害,目前,防止靜電的方法主要有3種,控制摩擦,增加空氣濕度,接地泄漏。 ( )
12、在加油站或化工廠等可燃性氣體濃度高的地方不要使用手機,家中發生煤氣泄漏事件時,也不要使用房間里的電話報警。 ( )
13、魚的身體上有側線,它是幫助魚在水中維持平衡的,不會翻倒,就像人的小腦有維持人體平衡的作用一樣。( )
14、全世界的鯊魚大多數都生活在海洋中,也有少數的鯊魚生活在淡水中 ( )
15、全世界大約兩萬種魚中,大部分魚沒有眼瞼,有的魚雖有眼瞼,但透明而不能活動。 ( )
16、坦克車上裝履帶是因為坦克太重聲音太大,裝履帶可以減小噪音,增強隱蔽性。( )
( )
17、設計人員根據流線型阻力小的原理,把潛艇改成外形圓滾滾的,這樣
能很好的克服水的阻力,提高航行速度。( )
18、飛機在起飛和降落時都要順風,這樣起飛速度快,降落迅速。( )
19、在高山上煮不熟飯是因為高處溫度太低,鍋內熱量散的很快。( )
20、未煮熟的豆漿中含有皀素、抗胰蛋白酶等害物質,不能喝。( )
21、通常情況下,耳屎用不著人去打掃,一旦堆積多了,會自然地掉出來;挖耳朵容易損傷耳道里的皮膚等,造成很多危害。( )
22、燒水壺的底部有波浪紋是為了增大摩擦,防止水壺從火爐上滑落。( )
23、塑料袋是石油化工產品,它不易被微生物降解,處理不當會污染環境,所以我們不能亂扔塑料袋。( )
24、冬蟲夏草是一種低等植物。( )
25、大西洋中的百慕大海區是一片著名的「陷阱水域」。( )
二、選擇:(每小題2分,共30分)
1、在世界各地,都有過海豚救人的報道,海豚救人是( )
A、因為海豚有扶危濟困的意識。 B、由泅水反射引起的本能反應。
2、睡覺姿勢中,最好的是( )
A、俯卧 B、仰卧 C、側卧 3、人們在移栽樹木時,往往先截去它的一部分枝葉,有時甚至截去全部樹枝, 只留下主幹,這是( )
A、為了便於運輸,方便移栽。
B、為防止樹干本身養料和水分的散失,確保樹木成活。
4、被譽為「水果之王」的是( )
A、獼猴桃 B、甜橙 C、柑橘 D、蘋果
5、冬季把樹干刷白是( )
A、引起駕駛員注意,有利於交通安全。 B、預防寒害凍害,預防病蟲害。 C、美化市容市貌。 6、製作消防衣的材料是( )
A、耐高溫的石棉布 B、金屬絲紡織的布料 C、納米技術處理的純棉布料
7、彩色電視是利用( )3種光作為原色,按不同比例疊加後獲得各種濃淡不同顏色。
A、紅、綠、藍 B、紅、黃、藍 C、紅、橙、綠
8、「SOS」是世界通用的緊急求救訊號,它的由來是( ) A、「緊急求救」英文單詞的第一個字母。
B、在無線電通訊上摩爾斯電碼「緊急求救」代號所代表的三個字母。 C、警笛聲的長短。
9、2006年8月24日晚上,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第二十六屆大會閉幕會議上,決定將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逐出「行星家族」。天文學界多年的爭論至此塵埃落定,太陽系只剩下八大行星。
A、天王星 B、冥王星 C、海王星
10、蜜蜂蜇過人後會死是因為( ) A、蜜蜂的毒液是維持生命的一種液體。
B、蜜蜂的毒針有倒刺,蜇人後毒針連帶一部分內臟從蜜蜂身體上被扯離。 C、被蜂王懲罰處死。
11、魚在水中能上浮和下沉,除了游動,還靠改變( )內的氣體控制上浮和下沉。
A、鰾 B、腮 C、腔 12、鯊魚搖晃漁船是因為( )
A、想把漁船撞翻吃人。 B、鯊魚也愛玩耍。 C、要把身上的寄生物弄掉。 13、把磁鐵放在彩電旁邊會( )
A、使彩電的色彩鮮艷,延長彩電使用壽命。
B、使彩電磁化,圖像錯位,該紅的不紅,該綠的不綠。
14、地球赤道長度為40076千米,假設我們傍晚乘坐一種先進客運工具沿赤道貼地面向西以1670千米/小時的速度運行,我們會發現與平常相比( )
A、天空黑暗的很快。
B、天越來越亮,經過中午到了早晨。 C、一直是傍晚的天空,太陽不落。
15、避雷針能避免雷電對建築物的危害是由於( ) A、避雷針能讓閃電沿電線流到地下去。
B、避雷針很尖銳能把閃電刺破。
C、避雷針(或避雷帶、網)象反射層一樣能把閃電擋回去。
三、列舉(共12分)
1、動物也是有年輪的,請你列舉兩種動物並簡述它們年輪是怎樣的?(2分)
2、反芻是某些動物獨特的一個消化現象,請你列舉兩種能反芻的動物,簡述它們為什麼要反芻?(3分)
3、自然界中很多動物都有自己獨特的自我保護方式,請你列舉兩種動物和它們的自我保護方式。(4分)
4、自然界的昆蟲有15萬種,有益蟲也有害蟲,說說它們是怎麼被化分的?並各舉2例。(3分)
四、健康生活(共15分)
1、你知道憋尿好還是不好嗎?說一說你的理由。(3分)
2、除了空氣,水是人類生存最必需的物質。你知道哪些喝水的科學道理?可以從每天的飲水量和飲水時間等方面談談有關飲水的問題。(3分)
3、為什麼說定時排便有利於身體健康?(4分)
4、室內養花要注意選擇有利於身體健康的花卉,吊蘭是凈化空氣的能手,你知道為什麼嗎?(3分)
5、霧天為什麼不宜鍛煉?(2分)
五、簡答:(共10分)
1、我國民間有「瑞雪兆豐年」的說法,請你解釋雪為什麼可以保護莊稼?(3分)
2、鳥兒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飛翔,談一談鳥兒的哪些構造適合在天上飛翔?(3分)
3、在野外怎樣辨別方向?(4分)
六、連線(共8分)
1、(4分)鳥類 氣味導航
螞蟻 靠太陽、星星和地球的磁場認路 蝙蝠 二氧化碳 蚊子 超聲波
2、(4分)信天翁 監測毒氣 鶴 壞天氣 燕子 單腳站立睡覺 雞 捕蟲能手
小學生科普知識競賽答案
一、 判斷:(每小題1分,共25分)
1 × 16 × 1 B
2 C 3 B 4 A 5 B 6 A 7 A 8 B 9 B 10 B 11 A 12 C 13 B 14 C 15 A 2 × 17 √ 3 √ 18 × 4 √ 19 × 5 √ 20 √ 6 √ 21 √ 7 × 22 × 8 √ 23 √ 9 √ 24 √ 10 × 25 √ 11 √ 12 √ 13 × 14 √ 15 √ 二、 選擇:(每小題2分,共30分)
三、列舉(共12分)
1、(2分)河蚌的年輪是貝殼外層上的許多同心圓狀環紋;黃花魚的年輪藏
於頭骨中的耳石上。
2、(3分)牛、羊、鹿、駱駝都能反芻。這是它們在進化過程中遺傳下來的
習慣,因為這樣會使它們先多吃些,等安全了或食物缺乏的時候再慢慢咀嚼。這樣,既保證了安全又滿足了身體的營養需要。
3、(4分,答出兩種即可)
(1)變色龍的表皮上貯存著黃、綠、藍、紫、黑等各種色素細胞,體表顏
色會隨周圍的光線、溫度和濕度發生相應變化。
(2)斑馬身上的條紋是一種適應環境的保護色。
(3蟾蜍身上長滿了疙瘩與泥土的顏色相似,能分泌粘液,保持皮膚濕潤,
分泌有毒的乳白漿液,是它的一種自我保護措施。
(4)烏賊的外套腔里有墨囊,可以分泌墨汁。每當有敵害靠近時,烏賊馬
上由漏斗噴出墨囊中的墨汁掩護自己快速逃走。
4、(3分)對人的衣食住行有益,我們就叫它益蟲,如:蜜蜂、蠶、蜻蜓等;
對人的衣食住行有害,我們就叫它害蟲,如:蝗蟲、蚊子、蒼蠅等。
四、健康生活(共15分)
1、(3分)憋尿不好。憋尿會影響膀胱的正常工作,影響大腦對膀胱的正常
支配,如果總是憋尿,身體產生的廢物排不出去,還可能引起尿毒症。
2、(3分)保證每天大約飲用1000~1500毫升的水,養成即使口不渴也經常
喝水的習慣。如:每日起床洗漱後,早餐前,午、晚餐前半小時飲一些水。
3、(4分)我們每天都會產生一次便意,但有些人因工作忙,一時走不開或場所不合適,便忍了下來。如果長期這樣,就會使直腸壁上的神經末梢對大便積聚的反應變得不敏感了。糞便長時間地積累在腸腔內,其中大量的水分被腸壁吸收,變得干結,不易排出,久而久之,便會導致便秘、痔瘡等病症。
因此,我們要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每天至少大便一次,這對保持身體健康是很重要的。
4、(3分)吊蘭可以將室內的一氧化碳、過氧化氯和其他揮發性氣體吸收。吊蘭把這些有害氣體送到根部,經微生物分解,可變成吊蘭的營養物質。
5、(2分)大霧天,空氣中水汽、塵埃和其他污染物不容易向高空擴散,空氣嚴重污染,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體育鍛煉對健康不僅無益,反而有害。在城市裡,一天中早晨空氣中的污染物最多,應把鍛煉時間改為下午或傍晚。
五、簡答:(共10分)
1、(3分)厚厚的雪覆蓋在農作物上面後,由於裡面有不少空氣,把雪和莊稼隔離開來,相當於給它們穿上了棉衣,蓋上了棉被。另外,當春天到來的時候,融化的雪水不僅能滋潤土地,還能凍死莊稼地里的害蟲。所以,雪能起到保護農作物的作用。
2、(3分)鳥長著翅膀,胸部有發達的肌肉,牽動翅膀;骨骼纖細,中間充滿空氣,身體輕;沒有貯存糞便的直腸和貯存尿的膀胱。
3、(4分)根據太陽的位置??;陰天或下雨時觀察植物??;根據房屋、廟宇、??;晴朗的夜晚,根據北極星??。
六、連線(共8分)
1、 (4分)鳥類 氣味導航
螞蟻 靠太陽、星星和地球的磁場認路 蝙蝠 二氧化碳 蚊子 超聲波
2、(4分)信天翁 監測毒氣 鶴 壞天氣 燕子 單腳站立睡覺 雞 捕蟲能手
㈣ 有沒有適合小學生看的科學學科相關的視頻
《走近科學》、《藍色星球》
㈤ 小學生科普小知識
150年的奇跡
距離哥白尼發表的《天體運行論》將近150年之後,於公元1687年出版了牛頓那部闡述萬有引力理論、具有歷史性的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在這150年中,戲劇般的奇跡相繼在歐洲天文學界發生。由此歐洲人終於看清了托勒密天體學說與現實觀測的矛盾和它本身的腐朽,從而急速地倒向哥白尼的地動學說。從這個意義來說,這150年的歷史就是哥白尼的宇宙體系獲得勝利的歷史。
作為戲劇性的奇跡,首先是丹麥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公元1546~1601年)所做的非常精密的天體觀測。他的主要觀測活動用都是在丹麥和瑞典間的一個小島的觀天堡天文台進行的,從公元1576年到1597年歷時21年。在沒有望遠鏡的年代,觀測全憑肉眼。第谷的觀測達到肉眼觀測所能達到的最高水平。托勒密的觀測精度是誤差在10角分(天空一周為360度,1度分為60分或稱60角分)左右,而第谷的觀測精度提高了5倍,誤差只有2角分。
第二個奇跡是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公元1571~1630年)根據第谷遺留下來的大批資料,於公元1609年提出了行星運動的第一、第二定律,10年後又提出了行星運動的第三定律,而這第三定律正是牛頓推導萬有引力定律的出發點。
第三個奇跡是義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公元1564~1642年)於公元1609年發明天文望遠鏡,從而揭開了天文觀測的新紀元。
英國物理學家牛頓將哥白尼、第谷、開普勒、伽利略和其他學者在天文學和動力學上的發現匯集起來,加上他自己在數學和力學上的創見,概括成迄今為止仍能站得住腳的經典力學體系,運用他的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對極其廣泛的自然現象,從天體運行、潮汐漲落到物體墜地,做出統一解釋,成為科學史上偉大的成就之一。
人民幣是怎麼印刷出來的?
人們日常生活中總是要接觸各種各樣的印刷品,其中最常見也是最精美的印刷品就是人民幣了。
人民幣的印製任務,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直接領導下的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下屬的11家企業分工協作完成的,印刷人民幣的地方叫印鈔廠。
人民幣印製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基本步驟:紙張檢測、印前處理及製版、試印刷、正式印刷、質量檢查、裁切、質量檢查、封存等。
印製人民幣用的鈔票紙是水印紙,它是一種用於鈔票印刷的專用紙張。這種紙是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下屬的三家鈔票紙廠生產的,它們是:河北保定鈔票紙廠、江蘇崑山鈔票紙廠和成都鈔票紙廠。它除了具有的耐磨、耐折、耐酸、耐鹼等理化性質外,還有內置了安全線、彩色紅、藍纖維等防偽手段,並且上面布滿了用於防偽的水印圖案。在印刷前,工作人員要對紙張進行逐張質量檢查,因為水印有方向問題,所以每張紙必須按照水印圖案方向摞好,並且用打孔機在邊上打孔定位,不能出錯。
人民幣印刷前,與普通印刷一樣,要製作印刷模版。
因為使用了圖形防偽,所以在製作幣面時,要使用計算機中相應的設計軟體,設計各種細微復雜的防偽圖案、及其他相關的文字和圖案,並輸出成軟片備用。
因為防偽的需要,人民幣要使用各種印刷工藝手段,所以,要根據具體的印刷工藝手段和使用油墨及色澤的要求,製作相應內容的平、凸、凹版。例如:因為人民幣中要使用手工雕刻凹版圖案,所以必須根據幣面內容,由鋼板雕刻師雕刻相應內容的鋼版,印刷時安放到凹印機上進行印刷。
上機後的印版,首先使用一種黃色的紙試印,直到試印完成後,才可以使用水印機進行正式印刷。這是因為水印紙是一種特殊製成的紙張,為了防止作假幣者得到這種紙張,一般造幣廠對這種紙的用量控制十分嚴格,無論是印出來可以發行正品的用紙,還是在印製過程中出現的廢品紙都必須嚴格回收。
印完的人民幣,送到檢封車間,由質檢工人們要在燈光下檢驗每一張人民幣的質量: 檢封車間里,檢查人民幣的質量,分為兩步走,第一步是先檢查大張,就是檢查一張張從印刷機上下來的印著若干張人民幣的大版。這時的質量檢查主要是宏觀上檢查有沒有出現質量問題,比如色彩是否准確,是否有破損、有沒有漏印……
當檢查完大張,進入下一道工序:裁切。裁切就是把大張上的人民幣切成小張,變成和我們平時使用的一樣大小的人民幣;接下來的就是檢查小張人民幣,比如:號碼有沒有印錯,顏色是否均勻,水印有沒有倒置……。
然後,將檢查無誤的鈔票進行封存,運向銀行進入社會流通。人們從銀行拿到嶄新的鈔票的時候,不會想到它有如此復雜的經歷吧!
大氣污染
大氣污染主要是指大氣的化學性污染。大氣中化學性污染物的種類很多,對人體危害嚴重的多達幾十種。我國的大氣污染屬於煤炭型污染,主要的污染物是煙塵和二氧化硫,此外,還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這些污染物主要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內,不經過肝臟的解毒作用,直接由血液運輸到全身。所以,大氣的化學性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很大。這種危害可以分為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和致癌作用三種。
慢性中毒 大氣中化學性污染物的濃度一般比較低,對人體主要產生慢性毒害作用。科學研究表明,城市大氣的化學性污染是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支氣管哮喘等疾病的重要誘因。急性中毒 在工廠大量排放有害氣體並且無風、多霧時,大氣中的化學污染物不易散開,就會使人急性中毒。例如,1961年,日本四日市的三家石油化工企業,因為不斷地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等化學性污染物,再加上無風的天氣,致使當地居民哮喘病大發生。後來,當地的這種大氣污染得到了治理,哮喘病的發病率也隨著降低了。
致癌作用 大氣中化學性污染物中具有致癌作用的有多環芳烴類(如3,4-苯並芘)和含Pb的化合物等,其中3,4-苯並芘引起肺癌的作用最強烈。燃燒的煤炭、行駛的汽車和香煙的煙霧中都含有很多的3,4-苯並芘。大氣中的化學性污染物,還可以降落到水體和土壤中以及農作物上,被農作物吸收和富集後,進而危害人體健康。
大氣污染還包括大氣的生物性污染和大氣的放射性污染。大氣的生物性污染物主要有病原菌、黴菌孢子和花粉。病原菌能使人患肺結核等傳染病,黴菌孢子和花粉能使一些人產生過敏反應。大氣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來自原子能工業的放射性廢棄物和醫用X射線源等,這些污染物容易使人患皮膚癌和白血病等。
地球上發現自然形成的溫度最高的水
據新科學家網站報道,德國科學家最近在對大西洋底一處高溫熱液噴口進行考察時發現,這個噴口附近的水溫最高竟然達到464°C ,這不僅是迄今為止人們在自然界發現溫度最高的液體,也是第一次觀察到自然狀態下處於超臨界狀態的水。
據報道,這個熱液噴口位於大西洋中部山脊(Mid-Atlantic Ridge) ,最早是由德國不來梅雅各布大學(Jacobs University in Bremen)的地球化學家安德里亞(Andrea Koschinsky)教授和她的研究小組於2005年發現的,他們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對這個熱液噴口進行了長期的跟蹤研究。
安德里亞介紹說,海底熱液噴口又稱「海底黑煙囪」,它是由海底地殼擴張分離運動形成的。地殼擴張分離,海水滲進地下遭遇熾熱的岩漿形成熱液,熱液攜帶礦物質從排放口返回大海。海底熱液排出後遇到冰冷的海水,導致熱液中溶解的硫化物遇冷凝固。凝固的礦物質在熱液出口周圍不斷堆積,最終形成了巨大的「煙囪」。2005年,他們對這個熱液噴口周圍液體的溫度進行測量時,發現即使它的最低溫度也有407°C,最高更是達到了驚人的464°C。這是迄今為止科學家們在地球上發現溫度最高的水,更讓人驚奇的是這些水竟然處於超臨界狀態。安德里亞對這一發現非常興奮,她說,「它確實是水,但不是普通的水。這是人類第一次在自然狀態下觀察到超臨界狀態水的存在,以前人們只能在實驗室通過技術來達到水的超臨界狀態」。
據了解,所謂超臨界水,是指當氣壓和溫度達到一定值時,因高溫而膨脹的水的密度和因高壓而被壓縮的水蒸氣的密度正好相同時的水。此時,水的液體和氣體便沒有區別,完全交融在一起,成為一種新的呈現高壓高溫狀態的液體。安德里亞指出,超臨界水具有兩個顯著的特性。一是具有極強的氧化能力,將需要處理的物質放入超臨界水中,充入氧和過氧化氫,這種物質就會被氧化和水解。有的還能夠發生自燃,在水中冒出火焰。另一個特性是可以與油等物質混合,具有較廣泛的融合能力。這些特點使超臨界水能夠產生奇異功能。
不過,科學家目前還只能通過電腦模型來研究這個超臨界狀態的水是如何形成的,因為他們還無法直接利用機械獲取熱液噴口的樣本。安德里亞說,一般鑽頭在還沒開始工作之前就已經被高溫融化了,或者被處於超臨界狀態的水給氧化了。
安德里亞指出,對於超臨界狀態水的研究非常有意義。目前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都在進行超臨界水的研究和開發利用,其中以德國和日本最為突出。德國開發出一種技術,可以利用超臨界水對污染物進行處理。他們在超臨界狀態水達到500℃時通入氧,然後對聚氯乙烯塑料進行處理,處理後的塑料中有99%被分解,而且還很少有氯化物產生,從而避免了過去燃燒塑料產生有毒氯化物對環境產生污染的問題。
日本則把超臨界水的研究和開發列入高新科技研究計劃,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如日本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技術,利用超臨界水回收處理有害的甲苯二胺。整個處理過程只需30分鍾,是用酸催化劑處理所花費時間的二十分之一,回收效率可以高達80%。而且,回收品能夠被再次利用,作為製造聚氨基甲酸乙樹脂的原料。這種方法還可以將電線塑料外皮製成燈油和煤油,回收率也可以達到80%,而且所用的時間比熱分解方法大大縮短。此外,他們還採用超臨界水,在400℃、300個大氣壓的條件下,對燃燒灰燼中有毒物質進行氧化處理,幾乎全部被分解,從而達到了無害化。據報道,日本化學技術戰略機構正在計劃將超臨界水用於發電技術。
目前,大量超臨界狀態水的研究成果相繼問世,人類在這一技術的開發上也取得了喜人的成效,它的成熟應用勢必會為人類解決諸多難題帶來驚喜。
㈥ 上海市中小學智慧城市科普校園行獲獎名單
這種一般都有專門的網站和負責人負責的 可以問一下
㈦ 國內有哪些面向青少年,兒童的科普教育網站
現在國內有很多面上青少年兒童的科普教育網站,我個人覺得最好的教育網站就是,中國教育網還有人民網,還有,中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