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與方法有哪些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的分析: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與方法研究的必要性。
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它立足於學生未來的成長,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可以多種多樣,這不是說在小學重新開設一門新課程,而是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滲透到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優化整個教育過程。
行為主義觀的心理學家斯金納(B.F.Skinner)、社會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班杜拉(A.Banra)等認為,心理發展是量的不斷增加過程,是由環境和教育塑造起來的。由此可見,要使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順利展開,研究環境的創設與教育方式的突破是必需重視的途徑:
(一)外在環境的創設:
人與環境密不可分,馬克思曾經說過:「人創造環境,同時,環境也創造人。」可見,環境對人的影響力之大。學校是學生接受教育、獲取知識的場所,其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效果,物質環境的高雅有助於學生保持健康的心態、培養良好的品格。
1、 校園環境建設
(1) 校園主環境建設
(2) 校園、班級文化建設
2、校方積極溝通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
心理學專家指出:家庭是在兒童出生後首先接觸到的環境,是對兒童影響最早、影響時間最長的環境。因此,家庭環境對於兒童的發展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班主任對於特殊家庭的家長和孩子更需多關心,讓家長們認識到: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離不開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環境。學生從小生活在溫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長輩的正確的愛,必然會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安全、愉快,充滿歡樂和信心,良好的情緒從小就占據心理狀態的主要地位,從而保證每一個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二)精神環境的創設:
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的楷模。教師是精神環境的核心因素,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良好的精神環境則依賴於教師完美的形象、高尚的品德和對教育事業執著的追求。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創設良好的精神環境所涵蓋的遠遠不只是一兩位心理健康輔導教師的努力可以達成的,它還需要全體教師的重視和參與。需要體現的是一個學校的文化,體現的是一個學校的凝聚力,體現的是人文關懷和對兒童文化的尊重。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較大影響。我認為,為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應該不斷努力,
(三)矯正時注意方法做好保密工作:
要使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實效性,讓學生毫無顧慮地說出自己的心聲,找出問題所在是很關鍵的。而要讓學生敢於說出心聲,及時做好保密工作是很重要的。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加強這方面的保密工作,盡可能保護學生個人隱私。這時,創設使學生感到安全的心理測試、治療的環境和氛圍,運用合理而巧妙的「保密方法」,會對測試的真實、可信提供保障。
四、總結: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新的時代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正確認識了「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當今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以後,我們應努力對教育的途徑與方法進行研究:創設更好的校園、班級、家庭等外在環境,合理運用教材內容、和諧師生關系,重視發覺精神環境的建設。
現代化的教育時代中,我們更不容忽視學校、社會、家庭的聯系,形成三者結合的教育網路,建立心理健康的「維護-預防-治療」等體系。在實施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時,應該盡量做到家校結合,巧妙地用科學的方法對不同個性特徵的學生進行不同層面、不同方法的心理健康干預,旨在尋求更適合學生個體的教育方法與手段,盡可能減少學生內心的矛盾性,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逐步達到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的目的。
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長期而細致的工作,今後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也許會採用多種途徑和多樣化的方法,這有待我們進一步研究。各科教師需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意的識,作為教師的我們在不斷研究的過程中必須付出細心和耐心,同時更應該不斷地加強自身的心理保健,提高心理素質,以自己的言行、健康的人格給小學生以積極的感染。
B.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哪些專門途徑各有何特點
中小學心理健康來教育一般包自括以下途徑:
1、心理健康課 更加系統全面
2、主題班會 有針對性地為班級問題設計心理主題班會,如考前的考試焦慮,學習動機等
3、心理講座 邀請心理專家進行心理主題講座
4、團體心理活動 比如團隊協作、減壓、學習動機、創造性思維等,有趣吸引力強
5、個體咨詢 對可能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提供一對一、面對面的心理咨詢服務。
6、教師心理輔導 針對學校教師進行心理調節
7、心理應用於教學 採用心理學的方法更好地去教學。
希望可以幫助你
C. 小學生心理輔導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平等的談話式的輔導方法
談話教育是一門藝術。掌握好這門技巧,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通過與學生談話,發現學生的心理障礙,從而幫助學生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礙。每次找學生談話前,先把握好學生當時的實際心理,是揣測的、防禦的、恐懼的、沮喪的、或對立的,針對學生的實際心理活動,採用相應的對策,打開學生的心靈之窗。
①放鬆學生的情緒。熱情地對待談話的學生,使學生產生一種親切感。可以從學生特長、愛好,拉家常引出主題,慢慢地引入正題,消除學生的戒備心理,使談話自然、和諧進來。
②隨時調整自己的思維,以適應學生心理的伸縮變化,隨機應變,恰當處理,使學生從不平衡到平衡,從不協調到協調。
③巧妙啟發學生開口談話,表述自己的見解。教師不能單純地講理、訓誡、批評,從而剝奪學生的說話機會,使學生反感,失掉輔導作用。
④向學生提供生活經驗,促進學生的模仿認同。
⑤善於選擇場合。對於不同類型的學生,選擇不同的場合,能產生最佳的效果。
2.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心理衛生講座式的輔導方法
運用班會進行集體教育。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開展適當的講座。
3.聯合式心理輔導方法
家庭是學生的又一重要課堂,家庭是學生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只有家庭、學校形成教育合力,形成一致的教育聲音,才會取得教育的最大效果。開家長會,應該向家長滲透有關心理的調節、轉化的措施,讓他們弄清相關的心理學原理,掌握配合教育的有效辦法,並邀請那些觀察細致、教育措施得力、教育效果顯著的家長走上講台現身說法,激勵其他家長一齊配合班級,做好學生的心理調適教育。
4.學生心理自我調節式的輔導方法
心理障礙的克服,是一個漸進、轉化的過程,不是立竿見影的。通過教師、班主任採用以上諸多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對自己心理進行自我調節,促進心理的健康發展。學生學會運用心理自我調節策略,是一個重要的環節,當然這一環節離不開教師的各項輔導。
①避開、轉移:把一些不愉快的念頭、感情和沖動置於一邊,或把消極情緒轉移到有意義的方面去,使自己在不知不覺中保持心境的寧靜。
②合理解釋:搜集合乎自己內心需要的理由,減輕心中的煩惱和困擾。這種心理又稱為「酸葡萄」心理。
③克制情緒,理智處理:在感情沖動不能冷靜時,要及時反思,理智地處事,避免過激的舉動或做後悔的事。如在進入初中以後,對異性初戀的處理。
④宣洩、鬆弛:將心中積壓的消極情緒進行適當的釋放,以鬆弛緊張的肌肉,緩和焦慮情緒。過度傷心時,不妨大笑一場;郁悶時,不妨找個親人或摯友傾訴。
⑤模仿學習,加入集體行列之中:選擇適當的學習榜樣,並加入集體活動之中,彌補自己的不足,使個人與集體、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協調。如不合群和孤僻性格的學生,可多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中積極發展自己,發展良好的人際關系。
「輔導是整個生命的流露」,是人格的力量的體現,而不僅是用技巧、語言、耳朵、眼睛在輔導。因此,班主任的人格力量與自身素質占居著首要地位。班主任的人生經驗、社會閱歷、豐富的知識、生活態度、個性品質等都是影響輔導的重要因素。
D. 對於中、小學生,如何開展日常的心理疏導
一、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技術。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知識理論課,如心理衛生常識講座,心理調節問題答疑,焦點問題討論等,在心理知識的學習中明確認識、矯正觀念,以積極的態度去對待自己的心理沖突。另一部分為活動訓練課,這是在中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最為有效的方法。活動內容包括:小品表演,角色模擬游戲,互訪互問,以及其他活動形式,在活動中學生不僅可以學習介紹自己、了解別人,與人交社的社交技能,還可以掌握一些諸如:轉移情緒、宣洩痛苦、發泄憤怒的心理調節手段,防患於未然。
二、在常規的教育活動中滲入心理輔導的內容。實際上各科教學本身都包括有心理教育的內容,只要備課時加入心理教育的導向,就可以使授課內容深入一層,如,語文課就包含有許多情感教育的因素;勞動課、體育課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學生的挫折隨力、鍛煉意志力。最佳的做法是在各門學科的教學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節目標,使教育模式由知識教育向素質教育、心理教育轉化。
三、建立心理咨詢與調節室,除了一般的咨詢談心外,還可採用一些心理治療的簡易方法對症下葯。如,在大考之前,總會有一些學生產生考試焦慮,表現出緊、失眠等症狀。心理輔導員就可集中為學生做一次放鬆治療。幫助他們緩解緊張情緒,調整應考動機以取得好的成績。學校中的心理咨詢與調節不同於社會上一般的咨詢門診,做法亦要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具體實施:
1.引導學生合理民泄不良情緒。由於青少年發育尚未成熟,情緒不太穩定。遇到情感挫折時發泄常常不能自控。咨詢者應理解這一特點,為他們創設合理發泄的渠道,防止不當的發泄。較好的方法:一是讓他們盡情傾訴,二是引導情緒轉移,用積極情緒代潛消極情緒,三是音樂撫慰,用優美、輕柔的音樂調節情緒。
2.淡化被動受教,培養自助能力,青少年自主的能力尚在發育之中,對成伯依賴性較強,因此,輔導與咨詢時應特別注意助其形成自助能力。在咨詢過程中側重於引導,鼓勵,在幫助他分析問題的基礎上自己找到解決的對策。
3.注意行為訓練,養成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中學生的自理性、自製性都還不夠成熟,許多心理障礙表現都與不良的行為習慣有關。如失眠,除了心因性原因外,很重要的影響就是不良的作息習慣。因此,對其進行調節時特別要注意行為的訓練,最好是助其設計出訓練方案,按行為治療的原則與做法助其一步步達到改正不良行為、養成良好習慣的目的。
4.注意自身形象,增加學生信任感。由於中學生還處在偶像崇拜階段,接受建議的過程也受到「光環效應」的影響,因此,咨詢者在他們心目中的形象將直接影響咨詢的效果。有益的做法有二:一是增強個人修養,注意日常生活的表帥作用,避免在學生心中形成不良形象,二是真誠關注,設身處地的感受學生面臨的心理困惑,並以此為基礎共同尋找解決的策略,切忌以旁觀者的身份濫施同情,使學生自尊心受損,導致咨詢失效。
E.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方案
某某中心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方案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中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特別是面對社會競爭的壓力,市場經濟大潮中社會環境的影響,人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升學就業和自我意識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或問題。因此,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當今學生成長的需要,是推進學生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為了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指導和規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結合本區域中小學學校教育實際,特製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三個面向」方針堅持育人為本根據中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和規律,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方法,培養中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二、基本原則
1.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
2.面向全體學生,通過普遍開展教育活動,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有積極的認識,使心理素質逐步得到提高。
3.關注個別差異,根據個別學生的不同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輔導,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4.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啟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 培養目標
1.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空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
2.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3.對於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四、主要內容
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了解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認識心理異常現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識,其重點是學會學習、人際交往、升學擇業以及生活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常識。
1.小學低年級:
(1)幫助學生適應新的環境、新的集體、新的學習生活與感受,學習知識的樂趣。
(2)樂與老師、同學交往,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
2.小學中高年級
(1)幫助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品嘗解決困難的快樂,調整學習心態,提高學習興趣與自信心,正確對待自己的學習成績克服厭學心理,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培養面臨畢業、升學的進取態度。
(2)培養集體意識,在班級活動中善於與更多的學生交往,建立開朗、合群、樂學、自主的健康人格,培養自主、自動參與活動的能力。
五、具體實施的方法和途徑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學校心理輔導的基本工作取向是:工作目標上的發展性輔導為主,治療性為輔;方式以團體輔導為主,個別輔導為輔,心理結構上知行結合,行動為主。
第一、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這是為開展心理輔導而專門設計的一種活動課程,要列入教學計劃中,其特點在於:形式上的學生活動為主,內容上選取充分適合學生的實際需要,活動組織上以教學班為單位,活動課的目的、內容、方法、程序均是有計劃、有系統地安排設計的。通過這一途徑開展心理輔導的好處是:在專門組織的活動中,可以對學生的認知,情感、態度、行為各方面有目的的施加積極的影響,學生活動,有利於發揮自己的主動性,以教學班為活動單位,便於組織管理,且能使班級全體學生在輔導活動中受益,將心理輔導列入課程,也使這項工作的開展,在人員、時間上有了保證,因此比較正規。學生接受輔導的面廣,有利於整體提高。
第二、個別輔導
個別輔導是輔導教師通過與學生一對一的溝通互動來實現的專業助人的活動,比較常用的方式有心理咨詢、知心老師信箱、家訪、班主任電話、個案研究等。個案研究是針對個別學生(通常是一些特殊學生包括資質優異學生、情緒困擾學生,行為偏差學生,家庭處境不利的學生等)實施的一種比較深入的、持續時間較長的個別輔導。它要求廣泛地收集資料,客觀的分析成因與問題的性質,依據診斷結果,擬定輔導方案,以協助學生解決問題。由於心理輔導的精髓在於個別對待,因此可以說個別輔導是一種不可替代的輔導方式。學校在開展心理輔導時無論以什麼途徑為主,如果不以個別輔導相結合,則其輔導工作都是不完整的。
第三、團體輔導
小組輔導也稱團體咨詢(心理興趣活動小組),是一組學生在輔導老師指導下討論訓練並有效地處理他們面臨的共同問題。小組人數少則四五人,多則十一二人。其成員多為同年級的、同年齡學生,且有類似的待解決的心理困擾。小組輔導適用條件是:學生的心理問題與人際交往有關,且小組成員願意在團體中探討他們的問題。一個小組通常要活動十多次,每次時間為一課時,小組輔導兼有班級輔導與個別輔導的優點,是一種很有發展潛力的心理輔導方式。小組由學生自願結合形成,推舉熱心於活動、態度熱情、工作負責的同學當組長,每學期活動七、八次,有較好效果。應該強調指出的是,組織學生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心理輔導的一條重要途徑。
第四、結合班級,團體活動開展心理輔導。
在班主任、心理輔導教師和各科教師的協同努力中,通過班級活動,團體心理輔導活動,使團體成長為學習型組織,使團體的每個人在團體中成長的過程中成長。結合班會活動、課外活動、團體活動來進行,是這一途徑的特色。新生入學時的「始業輔導」,畢業時的應試心理、志願選擇輔導也屬於這一類。能把心理輔導與班級、團隊活動,以及學校的其它例行活動結合在一起,便於發揮這幾項工作在統一育人活動中的整體功能。
第五、舉辦有關的知識講座
通過有關的知識講座,結合校本課、校刊,向學生傳授、普及心理輔導有關知識,對於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有效地調控自己心理和行為無疑是有必要的。
第六、在各學科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各科教師在學科教學中履行好班級團體領導者的角色,通過新型師生關系的確立和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式學習,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因素,促進學生成長。
第七、利用社會、家長、學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網路、社會主要事件,任務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家長學校、家訪、家長會對家長進行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疏導,幫助其重視子女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通過進步生愛心捐助,一對一結對子,感恩活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F. 簡答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常用的心理疏導方法有哪些
談話療法是認知治療方式,教人們如何改變有害的想法和信念。當患者有不切實際的負面想版法產生時會權被告知如何用正面想法來替代這些負面想法,是一種心理治療。心理疏導也採用談話的方式,但與談話療法不同,它不是心理治療,而是情緒的疏泄和行為支持,這兩者相近之處在於,都以人本主義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作為主要的理論依據。
G. 如何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適應21世紀競爭日趨激烈,培養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數以億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針對當前我國中小學生存在的心理素質方面的弱點,進一步提高其心理素質水平,實施素質教育的現實需要。科學研究表明,在未來人才的綜合素質結構中,心理素質越來越重要,人的樂觀開朗、積極進取、堅韌不拔等個性心理品質對人的健康成長和事業的成功起著重要作用。我國當代青少年具有眾多的優良個性品質,同時也確實存在一部分學生心理素質不高的問題,個別人的心理問題還比較嚴重。隨著我國中小學階段獨生子女群體的日益擴大,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成為一個需要普遍重視的問題。當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一是對全體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學生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二是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咨詢和輔導。要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身心發展的規律,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通過普遍開展教育活動,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有積極的認識,心理素質逐步得到提高;要關注個別差異,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輔導;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啟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施心理健康教育要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除了運用相關課堂教育內容進行教育外,更重要地是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和輔導,同時要建立學校教育與家庭心理教育的溝通渠道,形成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環境。
為了積極穩妥地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成立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委員會,並委託部分地區和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的全面研究和實驗。
當前,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要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加強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加強培訓工作,努力建立一支能夠勝任這項工作的教師隊伍。將制定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培訓的意見,指導師資培訓工作。二是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核心是轉變全體教師的教育觀念,減少學生的心理壓力和負擔,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三是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指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科學性很強的工作,教育部將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綱要,規范基本的教育內容。四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導,各地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一定要從實際出發,條件不成熟,不要急於開展,避免一哄而起的形式主義;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地區和學校,要避免片面性和醫學化傾向,對於測量工具的使用採取謹慎的態度。
在中小學普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僅僅靠幾位心理輔導教師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培養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學專業知識、掌握心理輔導技巧和心理訓練方法的教師隊伍至關重要。
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教師首先要心理健康。
造成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學習壓力、家庭環境、社會影響和教師的教育方法。有的專家通過個案分析指出,2/3的成人心理疾病產生於中小學時期,小學生心理疾病的根源大多數在家長,中學生心理疾病的根源大多數在教師。
現代生活的日益緊張和繁忙,給人們帶來許多心理變化,面對升學的激烈競爭及來自社會各方面有形和無形的壓力,使一些教師產生心理沖突和壓抑感,教師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必然導致不適當的教育行為,對學生心理產生不良影響。
教師的職業特徵要求教師要有極強的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學校要重視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指導教師運用科學知識調整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始終處於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平和、穩定、健康的狀態,以旺盛的精力、豐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緒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真正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心理健康教育以了解學生為基礎,以創設和諧氣氛與良好關系為前提,教師以自身健康的心理去影響學生,本身就是一種最有說服力的心理健康教育。
每一位教師都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都要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識
當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問題是缺乏懂得心理學專業知識的教師,多數教師沒有經過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不能自覺地運用心理科學知識幫助學生,甚至一些教師管理方法不當,導致了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對此,專家建議,要對教師廣泛開展心理學知識的培訓,這是保證心理健康教育順利實施的關鍵。
上海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傅安球指出,當前,普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師資緊缺是一大問題,盡管一些中小學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建立了心理咨詢室,但因為缺少教師,工作難以開展。從事心理健康的教師大多數是半路出家,有的是團隊幹部兼任,有的是班主任中抽調的,這項工作的嚴肅性、科學性被忽視了。目前,我國應用心理學的基礎是很薄弱的,人才匱乏,心理健康教育正處在初始階段,不僅要有熱情,而且要有科學精神。
加強師資培訓,改進培訓的內容與方式
專家建議,在制定中小學教師培訓計劃時,應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教師繼續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也應當加強師范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比重,課程要更加貼近中小學實際,增加實踐操作的內容,大學心理學專業應當增加應用心理學的內容。鼓勵心理學專業的畢業生到中小學任教,採取專業教育與系統培訓相結合的形式,努力解決專職心理教師缺乏的問題。
我認為,所謂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是指為了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所應採用的方式和手段。在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和教育任務既定的情況下,選擇什麼樣的方法,直接關繫到目標的實現和任務的完成。方法得當,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可以有效落實;方法不當,預期的教育效果不但難以實現,還可能抵消其它教育的作用,甚至干擾以後的教育工作。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慎重選用教育方法,切忌主觀隨意濫施亂用,而必須要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規律。方法的運用要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內容、原則相一致,要根據具體的教育任務和客觀的條件合理地選用。
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要求教師根據各科教學的特點適時、適度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教學中,開發學生智力和情感,激勵學習動機,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奠定學生心理安全的基礎。
資料表明:一個人的學生時代,與老師在一起的時間超過與父母相處時間的兩倍,老師的人際交往80%是與學生交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活躍課堂心理氛圍,開發學生創造潛能和為學生提供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基礎。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必須:a.熱愛學生。這是師生關系和諧的靈魂。b.理解學生。這是實現師生關繫心理相容的基礎。c.尊重學生。這是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的支柱。
二、挖掘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提供心理自由環境。
學生的學習成功總是同其良好的心理品質,諸如濃厚興趣、正確動機和保持自信等聯系在一起。課堂教學中蘊藏著巨大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教師要善於抓住機遇。可以:
a.運用與創造情景,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
b.組織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c.運用幽默化解學生的心理困境。
三、重視教學情況反饋,運用不同形式進行心理疏導。
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是在先天素質基礎上,經過後天的教育環境的影響而形成的。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形成和發展,必須要有良好的家庭環境熏陶和有效的教育引導,而培養了良好的心理素質,自然有助於防止心理疾病的產生與發展。
在家庭教育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有:
1、給孩子以正確的人生觀教育。使孩子從小懂得:為什麼活著,應該怎樣做人。在孩子心目中樹立正確的思想與追求,因為崇高的理想具有鼓舞人們前進和奮斗的巨大精神力量,可使人在艱難困苦中依然充滿希望和信心。
2、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的培養。如自我氣質的了解與完善,活潑開朗性格的塑造,廣泛的興趣和探究精神的培養。
3、及時進行青春期性知識和性心理教育。如青春期性知識的掌握,正確處理好男女同學之間的友誼與交往,自尊與互尊教育等。
4、培養良好的人際交往心理。能夠正確認識、評價和表現自己,通過孩子交往准則和處理人際關系的技巧輔導與訓練,掌握人際交往的社會性和技巧等。
5、積極健康的情感、意志、品格、品德心理的培養。學會把握自己的情緒,做情感的主人,學會正確處理理智與沖動、調節與控制,挫折與磨礪的關系。形成正確的倫理道德觀念,樹立自信心,對不良品德的預防與矯正等。
6、培養良好的學習心理品質。注意力、記憶力、觀察能力、思辨能力、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有關復習與遺忘規律的掌握,以及積極主動探究的學習態度等。使孩子在認識自己的基礎上,確立恰當的學習目標;認識學習的價值,形成合適的動機水平,保持刻苦學習。
H. 我想當一名心理咨詢師,到中小學去做心理輔導,可以通過什麼途徑來實現
我在中學當老師,也是學心理學的,所以我想我能給你一個准確的回答。專
1.想當老師可以通過屬教師資格證的考試獲得資格,根據地域的不同,招聘的條件也不一樣。比如我這里的郊區學校,只要是大專文憑和本地戶口並獲得了教師資格證,就可以報考,所以你得多打聽一下,不要著急放棄。
2.心理咨詢師考試:經過有資質的心理咨詢師培訓學校培訓以後,參加全國統一的心理咨詢師考試,過關獲得咨詢師資格證以後,你就可以從事心理咨詢師工作了。一般情況下,如果你是非專業(心理學專業)考生,只能從3級咨詢師考起。
3.據我所知,學校里的咨詢師通常是從校內在職老師中挑選人去參加培訓,然後返校進行心理咨詢的工作。在我這里目前還沒有專門向社會招收心理咨詢師的案例。其實你也不一定非要去學校,只要你學得夠好(悟性比記性更重要),在社會上也能從事相關工作,受聘於專門的心理咨詢單位。至於前景,10年內應該有個大的發展,因為現在各行各業都開始重視心理學的東西了。
4.學歷和證是兩回事,一個代表你的專業水平,一個代表你的就業硬體。有了學歷,未必能從事心理工作;有了資格證,你就可以去這方面的單位應聘了。
最後祝你好運,加油!
I. 簡述中小學生心理輔導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 注意力訓練
很多學生學習效果不好都是由於注意力不夠集中(即對精氣神的控制不力),提升注意力,能夠有效地提高記憶效果和學習效率。
● 定力訓練
根據NLP(神經語言程式) 「身心是相互影響的,一個變了,另一個也變了」 的前提原則,通過調整學生身體狀態,改變學生心理狀態。
● 認識自己的潛能,提高自信心。
● 冥想呼吸想像訓練(含自我催眠)
通過訓練,可以輕易地進行自我調整,使大腦處於學習最佳狀態(就是腦波處於α波段);
隨時進入右腦思維狀態,達到訓練想像能力、創造能力、靈感和直覺(第六感)的效果;
能夠減輕學習壓力,排除煩惱,三分鍾就能夠達到身心放鬆,精力充沛,提高學習效率。
●心理輔導、行為糾正、親子教育。
● 右腦記憶訓練
對於將參加中高考的學生,關鍵不在於理解、判斷和分析的能力,關鍵在於大量的記憶,只有掌握足夠多的知識素材,才能做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
經過培訓,學生的記憶能力進行大量的記憶,能夠背誦圓周率500位以上,背誦三十六計等。掌握記憶各種文字信息,詩詞、文言文、各種問答題以及英語單詞的右腦記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