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小學教師所具備的相關知識是什麼意思
教育學 教育心理學和專業知識
2. 教師法所稱的中小學教師是指的什
中小學教師指的是:高中教師,初中教師以及小學教師。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中小學教師」包含以下哪些
選A、B、C、D。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九章第四十條規定,中小學教師是指幼兒園、特殊教育機構、普通中小學、成人初等中等教育機構、職業中學以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教師。
《教師法》關於適用范圍的規定,是教師的形式特徵,也是法律意義上教師概念的外延。《教師法》的適用范圍僅限於各級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中的教師。是由教師職業的特殊性、直接肩負著培養社會接班人的職責、履行的是特殊的具有公職性質的教學職責決定的。
適用范圍限於教師,便於在權利、義務、資格、任用、培養、培訓、考核等方面對教師作出統一的規定,有利於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
(3)中小學教師所擴展閱讀:
《教師法》總則第2條規定適用范圍:「本法適用於在各級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中專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
這里所指的「各級各類學校」是指實施學前教育、普通初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職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以及特殊教育、成人教育的學校。這里所指的「其他教育機構」是特指與中小學的教育、教學工作緊密聯系的少年宮、地方中小學教研室、電化教育館等教育機構。
這里所指的「教師」是指在學校中傳遞人類文化科學知識和技能、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社會主義社會需要的專業人員。
4. 中小學教師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素養
教師的基本素養包括: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知識素養、能力素養、職業心理健康四大部分。
一、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是從教師對待事業、對待學生、對待集體和對待自己的態度上來體現的。具體包括: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團結協作、為人師表。
二、教師的知識素養包括:政治理論修養、精湛的學科專業知識、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必備的教育科學知識。其中精湛的學科專業知識和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是「本體性知識」,主要解決教師教什麼的問題;必備的教育科學知識是「條件性知識」,主要解決教師如何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即怎麼教的問題。
三、教師的能力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教育教學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自我調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較高的教育機智)。此外,教師還應該具備教育科研能力、學習能力、觀察學生的能力、創新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
四、職業心理健康是指一個優秀教師所應有的心理素質,也就是教師對內、外環境及人際關系有著良好適應所需要的條件,主要包括:高尚的師德、愉悅的情感、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健康的人格。其中,教師的人格素養對學生的發展起著推動作用,是素質教育的基礎。它主要表現為:積極樂觀的情緒、豁達開朗的心胸;堅忍不拔的毅力;廣泛的興趣和積極的創新品質。
5. 中小學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1.教師角色認知。指教師個人對教師職業的社會地位、作用及行為規范的認識以及對教師職業與社會其他職業的關系的認識。只有清楚的角色認知才能在社會情境中找準定位,恰當行事,做到與現實保持一致,達到良好的角色適應。
2.教師角色體驗。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受到社會及家長、學校學生和教師的評價和期待時所產生的情緒體驗。良好的教師角色體驗可以使教師在教育工作中避免「自我牽連」或「殃及無辜」。
3.教師角色期待。是教師依據一定的社會規范對自己角色行為的看法和期望。
4.教師品格。如果把教師看成學生的楷模,則更注重於對教師人品上的角色規范。在教師人格上,西方學者通過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有效能的教師要具有合作、民主、體諒、忍耐、公正、了解學生,給予鼓勵等12種特徵。
5.教師自我意識。主要指教師對自己以及自己與周圍世界關系的認識和態度。
教師心理素質最核心的成分是其實質內容,它支配和調整著教師工作中的行為表現,也決定其能否勝任教師職責。教師心理素質的制止內容大致由五種基本「元素」構成,也可以說是成功教師應具備的五種心理能力。
1.角色適應力——教書育人的基礎。教師的角色適應力不僅指教師要適應角色轉換,而且在教育思想觀念、工作方式、人際關系、生活環境等多重角色轉換上也要適應。
2.心靈感悟力——尊師愛生的基礎。教師應當對學生心靈有特別的感悟力,既能聽「話」,又能聽「聲」,這樣才能破譯他人的言外之意,或稱言下之意,包括對
聲調、手勢、面部表情等方面的識別能力。善於透過學生的外顯行為,迅速、准確地理解學生的真實感受和行為動機,並及時給予幫助和鼓勵。
3.情緒控制力——為人師表的基礎。教師的情緒控制力可使教師以積極的情緒狀態投入到教育活動中。教師情緒控制力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教育手段,它既會給學生心靈帶來慰藉,也會給學生心靈帶來難以彌補的傷害。
4.心理承受力——誨人不倦的基礎。教師要協調學校、社會、家庭和學生四個方面的關系。生活在一個有較多挫折刺激源的情境中,承受力強的教師,對教育環境、學生狀況、領導素質、社會公正、自身發展等方面的問題,隨時都有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備,即使在挫折狀態下,也會採取正確的方式應付挫折,迅速擺脫挫折對心理的消極影響,並從挫折中學會堅強和奮進。
5.教育表現力——教師機智的基礎。教育表現力是個人這種本能傾向在教師職業的專業化過程中的發展。教育表現力強,不僅意味著個體敢於展示自我,更意味著教師在職業工作中善於發展自我。這就是說,教育表現力既凝聚著個體對教育教學技能的掌握,表現為良好的教師機智;同時也凝聚著個體自我意識的成熟,它是教師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集中體現。
參考資料:《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11期
6. 中國教育部所規定的中小學教師的具體工作時間是多少
小學教師工作量:語文、數學、英語、科學14-16節,其他學科的專任教師16-18節。
高中教師的備課時間是每周18.4 小時;初中教師備課時間是每周13.9 小時
小學教師備課時間是每周14.2 小時;高中教師的授課時間是每周10.6小時
初中教師是每周11.3 小時;小學教師是每周12.4 小時;
高中教師的作業批改時間是每周11.8 小時;初中教師是每周11.2 小時
小學教師是每周10.3 小時;高中教師的輔導時間是每周4.9 小時
初中教師是每周5.15 小時;小學教師是每周1.6 小時
1981 年正式頒發《高等學校教師工作量試行辦法》。在這個《辦法》中,根據每學年42 周,每周5 天,每天8 小時計算,教師工作的全年定額為1680 小時。
在教師工作量數量評定標准這個問題上,還需說明的是計量標準的單位問題。我們認為,以自然小時為單位比以學時為單位相對好些。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教師教學工作量中的授課時間表面上是以學時計算的(40 ~50 分鍾),實際上與授課有關的其他教學環節所花費的勞動時間都是以自然小時為單位來計算的。
其二,課間休息的10 分鍾,表面上好象不屬於教學時間,其實不然。課間休息時間是師生授、聽課的必要條件,它雖然發生在勞動過程之外,但屬於勞動過程的繼續,是授課時間的延長。
其三,以小時為尺度來計量教師工作量,兼顧了教學人員和非教學人員的不同勞動特點,非教學人員不適於用學時來計算工作量。實際工作量遠不止這些。
權利
《教師法》第七條對教師的基本權利作了明確的規定,共有六個方面:
(一) 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
(二) 從事學術交流,參加專業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表意見;
(三) 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學業成績;
(四) 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
(五) 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
(六) 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
義務
《教師法》第八條對教師義務作了規定,共有六個方面:
(一) 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
(二) 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執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
(三) 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
(四) 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五)制止有害於學生的行為或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
(六) 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務水平。
7. 中小學教師應具備哪些個人修養,行為及學科教學知識
1、有以下:
①應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質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人師表,敬業愛崗,無私奉獻都應成為教師的座右銘,教師不僅要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思想和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還要有較好的個人品質,嚴以律已、以身做則、談吐文雅、衣著整潔、舉止文明、精神飽滿等。在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能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的侵蝕,並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學生,作一個象陶行知一樣「拿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品質高尚的人。
②應具有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
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都是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思想和觀念是人高層次心理需要的反映,它必將產生一種強大的內驅力去激勵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實現自己的教育教學追求。跨世紀的教師,首先必須具有素質教育的思想和觀念,有終身學習和快樂教育、成功教育的全新教學觀、學生觀、人才觀和教育質量觀。具體的說就是要從過去為教學服務、為比賽服務轉變為為提高全體學生素質服務,從只有升學才能成才,從以考分、升學率、考試成績為評價標准轉變為發展學生基本素質水平為標准,從重尖子、輕全體,重知識、輕能力,重灌輸、輕啟發,重講授、輕自學轉變為面向全體,打好基礎,發展能力,生動、活潑、主動的教學。
③應具有廣博精深的文化專業知識和教育理論:
未來學校對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以及相關學科的知識水平要求越來越高,只憑學過的專業知識顯然是不夠的,隨著現代科學與技術的飛躍發展,學科知識的滲透、交叉,新興科技成果的不斷產生和涌現,從不同的層次、不同的方面去向知識教學滲透,豐富和發展著各種學科知識和理論體系,使知識的陳舊率空前加速,要適應現代學科教育的需要,教師已不能再是僅僅掌握專業知識的教師,而是一個理論扎實、基本功過硬、知識面廣、能力超人、經驗豐富、技巧通達的教育者,是一個育人的藝術家和教學的工程師,成為德才兼備,一專多能的復合型教師。
8.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小學教師包含以下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小學教師包括:
1.幼兒園、特殊教育機構教師。
2.普通內中小學教師。
3.成人容初等中等教育機構教師。
4.職業中學以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教師。
9. 中小學教師所需要的學歷
研究生及以上學歷;
中小學生教師資格證;
教育系統的正式編制;
中小學教師需具備相關的專業素質即課堂講解的能力、與學生交往的親和力等;
此外,還需要責任心、愛心、細心等專業能力外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