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國《綠色建築評價標准》中,綠色建築評價指標體系有哪6部分組成
綠色建築green building
在建築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版地、節水、節材)、保護環權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
綠色建築評價指標體系由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以及運營管理6方面組成。
每一個指標體系裡面均包括控制項、一般項以及優選項。
❷ 綠色校園的評價標准
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綠色建築與節能專業委員會、同濟大學、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 共同主編的《綠色校園評價標准》為國內第一部綠色校園評價標准,標准編號為CSUS/GBC 04 - 2013,自2013年4月1日起實施。《綠色校園評價標准》可作為我國開展綠色校園評價工作的技術依據 。
該標准中將綠色校園定義為:在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水、節材、節地)、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師生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教學和生活環境,對學生具有環境教育功能,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的校園 。 因中小學和普通高校在建設與運營中有所不同,「綠色校園評價標准」(以下均稱「標准」)分為中小學、普通高校兩套評價體系。
「標准」的中小學評價標准部分定位於中小學綠色校園建設的評價,適用於全國地域內新建、既有的中小學校園的建設和運營,包括建築的教學樓、辦公樓、學生宿舍、教師住宅、圖書館和食堂等建築、綠色教育的評價。其評價內容側重於生態效益、環境質量、功能質量、運行管理、教育宣傳等方面。參照《中小學校設計規范》(GB 50099-2011),中小學泛指對青、少年實施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學校,包括完全小學、非完全小學、初級中學、高級中學、完全中學、九年制學校等各種學校。
「標准」的高等院校評價標准部分主要定位於高等院校綠色校園建設的評價,適用於全國地域內新建、既有的普通高校的建設和運營,評價內容側重於高等院校綠色校園規劃與設計、節約水資源、校園資源能源利用效率管理、綠色的校園的創新、校園組織機構設立、綠色人文及人才培育等內容的全面評價。綠色校園大學評價標准可作為高等院校申請綠色校園示範建設單位的評價工具,可用於新建校區的規劃評價和既有校區的運行評價。 「標准」參照我國現行《綠色建築評價標准》(GB/T50378-2006)的評價體系,結合我國學校特色,設置節地與可持續發展場地、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外環境與污染物控制、運行管理、教育推廣等7 類指標體系。從學校自身特點出發,強調對於學生綠色教育的重要性。「標准」指標體系由每類指標包括控制項、一般項與優選項。同時條文的設置充分突出了綠色校園的特色。《綠色校園評價標准》綜合考慮中國校園建築與校園環境的特殊性,評測重點分為以下幾點:
1)生態效益:重點從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的「四節」角度,提出綠色校園建設對節能減排和資源減量的貢獻度。
2)環境質量:重點對室外、室內空間的熱環境、光環境、聲環境、風環境、空氣質量等方面,考查校園環境的綜合性能和品質。
3)功能質量:在滿足校園基本功能基礎上,考查學校與社區的關聯性、交通便捷性、安全性和空間適應性等內容。
4)運行管理:考查校園全生命周期性能、制度建設、組織機構建設、硬體配置等方面的內容。
5)教育宣傳:在校園滿足前述「硬性」指標外,評價學校的綠色課程、綠色活動、創新研究和低碳基地建設等內容,將校園文化的建設與物質空間建設結合。 綠色校園評價標准只設一個最終評價標識,即「綠色校園評價標識」。綠色校園評價標識應由業主單位或房地產開發單位提出申請,鼓勵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和物業管理等相關單位共同參與申報。申請評價標識的學校應當通過工程質量驗收且已交付使用,符合國家相關政策,未發生重大質量安全事故,無拖欠工資和工程款。綠色校園評價標准將實施「網上申報、現場評價」的評審方式。建立綠色校園評價標識網,用於各地綠色校園的申報、評審工作的開展,同時廣泛傳播綠色校園建設理念及標准原則。綠色校園評價標識網的建設有利於各地區不同等級的學校能夠在平等的平台上,便利地進行綠色校園評價的申請工作,可有效提高全國各地學校進行評審的效率。使評審工作專業化、精確化、效率化。以期更加科學合理、廣泛地推進綠色校園的評價和建設工作。強調中國綠色校園評審的公開化、公平化、智能化。
❸ 為什麼進行中小學教育質量綠色評價
評價方法上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強調現代評價方法的運用,主要是通過測試和問卷調查等方法進行評價,輔之以必要的現場觀察、個別訪談、資料查閱等,提高評價的科學性;二是強調面向學生群體採取科學抽樣的辦法,改變統考統測的做法,避免加重學校和學生負擔。
在評價結果的呈現上,這次改革提出要對評價內容和關鍵性指標進行分析診斷,分項給出評價結論,提出改進建議,形成學校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報告。「報告既要肯定學校的優勢和特色,也要明確指出存在的具體問題,不用成績掩蓋問題,也不因問題否定成績,就像我們的體檢報告,把身體各個部位的情況和問題一一講清楚,而不是簡單籠統地說身體好或不好。評價結果要作為完善教育政策措施、加強教育宏觀管理的重要參考,作為考核獎懲學校的主要依據。」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負責人介紹說。
❹ 我國《綠色建築評價標准》中,綠色建築評價指標體系由哪6部分組成
主要由下以幾部分構成:
節地與室外環境;
節能與能源利用;內
節水容與水資源利用;
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室內環境質量;
運營治理(住宅建築)、全生命周期綜合性能。
❺ 什麼是「中小學教育質量綠色評價
所謂「綠色評價」,包括《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指標框架(試行)》所提出專的學生品德發展水平屬、學業發展水平、身心發展水平、興趣特長養成、學業負擔狀況等5個方面20個關鍵性指標,目的是建立體現素質教育要求、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科學多元的中小學教育質量評價制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我國中小學教育將進入「綠色GDP」時代。
❻ 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和生態文明建設指標體系的區別
兩者有以下區別:
1、概念不同
綠色發展指標是減少發展經濟是對於生態的破壞,而生態文明建設是對生態文明的保護,兩者概念不同
2、領域不同
綠色發展針對的是社會的工業發展,倡導節能減排,較少消耗,而生態文明建設是對整個自然環境的保護和節約
3、范圍不同
綠色發展包含在生態文明建設裡面,是具體的政策,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針對大自然的的建設,其中包含很多方面
(6)中小學綠色評價指標體系擴展閱讀:
科學的「綠色發展指標」主要包括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降低、利用清潔煤炭比例,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減少,環境污染治理總投資佔GDP比重等與綠色的、可持續發展有重要關系的指標
十二五』規劃不僅是中國第一個綠色發展規劃,更將成為中國實現綠色現代化的歷史起點。[3]為了實現中國的「綠色現代化」,專家擬定出三步走的戰略:
第一步,2006年到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根據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報告所確定的戰略目標,這一時期需要將我國納入科學發展軌道
這也是我國減緩二氧化碳排放和適應氣候變化的階段,我們希望中國爭取能夠在2020年前後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最高峰。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國需要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時期大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長速度,也就是說從高增長變成低增長,甚至零增長
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降低工業特別是重工業的比重,並提高服務業比重。
第二步,2020年到2030年是提前實現「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目標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我國也應該進入到二氧化碳大規模減排階段,力爭將203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到2005年的水平,這個減排比例即使在全世界來看也還是比較高的。
第三步,2030年到2050年是我國實現發達國家現代化水平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我國需要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進一步大幅下降,並且與世界同步。根據世界的減排路線圖,全球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減少到相當於1990年水平的一半,因此中國也應該將自己205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削減到1990年一半的水平。
不過,盡管中國有決心成為全世界最「綠」意盎然的國家之一,巨大的GDP增速、能源消耗型經濟增長的慣性以及公民環保意識的不到位,都將對中國順利走上「綠色之路」形成重重挑戰。
所以,全民支持是中國走上綠色發展的必要條件
❼ 2013年6月18日,教育部發布《關於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在全國中小學以「綜合評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