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現在農村教育的現狀是什麼
一、生源不夠導致很多村級小學撤消、合並。我們調查的10個鄉,每個鄉基本只有1到2所完全小學。生源不夠有兩個原因,一是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二是很多孩子隨打工的父母外出求學。不夠到什麼程度呢,一般一個學校六個年級,每個年級一個班,每個班20名左右學生。每個鄉只有一所完全學校,意味著10-20幾里開外的孩子要麼只能在簡陋的學校宿舍寄宿(這需要家長有一定的經濟條件,因為每個月需要繳納一定的伙食費和住宿費,大部分農村家庭負擔不起),要麼每天一大清早(一般是5點多)起,翻山越嶺10-20幾里路,趕在早晨7點50前到學校,每天放學再花同樣多的時間趕回家,典型的兩頭黑。
二是老師數量不夠、專業單一。每所完全小學,一般只有2到3名老師。大家可能要問,6個年級6個班,3名老師怎麼夠?生在城市的朋友,可能不知道一個概念,那就是復式教學。也就是一個教室同時坐2-3個班的學生,老師輪流給三個班的同學上課。一個班的同學在聽老師講授一年紀數學,另一個班的同學可能正被老師布置寫三年紀的作文,還有一個班的同學可能被老師布置做2年級的數學作業,這樣輪番教學,老師勉強夠用。專業性方面,每個老師都是全能,既教語文又教數學,還教音樂、舞蹈和畫畫。與全能相對應的是,每門都是業余水平。至於英語等教學,那就別想了,沒有這個師資力量!
三是學習沒有目標。由於大學費用高漲、以及就業壓力,現在農村讀書無用論泛濫。很多家長認為,反正讀多了書也找不到工作,還要加重家裡人的負擔,不如少讀。於是,很多孩子在家長這樣思想的指導下,從小學起就厭學、貪玩、打架斗毆、抽煙喝酒,沒有幾個認真讀書的,把讀書視為9年義務教育任務,早點混完玩完。
四是老師責任心有待加強。說實話,在農村從事小學教育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特別是那些從事復式教育的,一個人干三個人的活,一般人難以想像。可我們在調查中發現,由於現代人普遍的利益至上論,很多小學老師把教學當成簡單的謀飯吃的工作,上課時簡單應付,下課後沒有認真備課,而是沉迷於搓麻將等娛樂;甚至還有的地方出現了兩個老師承包一個學校的做法(即兩人包攬所有教學任務,領取編制內應有人員工資)。可是我們要想到,教師是個崇高的職業,承擔著教育子孫後代的重任,每個老師都應該具備一定的社會責任感!
以上這些還只是中國中部省份不太偏遠地區的農村小學教育現狀,那些偏遠地區,則還存在著校舍破爛、教育經費嚴重不足、學生無錢讀書(雖然免了學費,但還有生活費等)等情況。
② 當今農村中學生教育現狀如何存在哪些問題
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共17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學內容方式、考試招生制度、質量評價制度等改革,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這一要求,是充分針對 當前初中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比如師生情緒對立,關系緊張;學生厭學、逃學、輟學現象重新抬頭;抄襲作業、考試作弊現象蔓延;學校教學質量難以提高等,開始危及到了新課改的有效推進,引起了全社會、特別是廣大師生的強烈反響。
一、總體現狀
1、教育自身因素導致初中學生的課業負擔過重 表面看來,課改後的學科教材內容不多,偏深偏難的內容少了,比如理科方面的定理、公理、公式等的推導、證明的內容量大大減少,知識難度降低了,而實際上新教材不少知識的連貫性系統性變差,脫節現象嚴重,有些環節算理模糊,加大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接受和運用的難度,加上考試內容往往遠不止於教材范圍,迫使教師不得不補充大量內容,盡可能地適應考試要求。要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就只有擠時間、滿堂灌,學生就只有花更多的時間去做課外練習、去死記知識點。科科如此,學習的難度、強度自然加大。課程過重、作業過難多、考試過頻以及同學間的激烈競爭、睡眠嚴重不足、精力不濟、內心焦慮、處罰威脅、升重點高中自信不足等,給學生帶來了沉重的精神壓力。作業量大,考試頻繁。農村初中學生平均每天的課外作業總量在2小時左右,初三達到了4小時及以上。一天中,大多數學校的大多數學生除了三餐,其餘時間都在忙於學習。平均學習時間超過9小時,休息和睡眠不足8小時。學習帶給半數以上學生的體驗是痛苦而非愉悅。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劇了學生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的產生。盡管教育部制訂了許多具體要就,但在現行的招生制度下,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現象。我認為以下兩點急需解決①認真執行初中課程計劃,開齊開足課程。義務教育階段課程計劃是農村初中學校課程設置、教學計劃和學科課時安排的法律依據,任何學校都只能嚴格執行,不得調整或突破。一些學校原來已經將一些「副科」課時調整給語、數、外等學科的做法要及時糾正,把時間還給原來的學科——不但從課表上要體現出來,而且應該落實到課堂、落實到課程。②嚴格控制在校學習時間,保證學生休息。農村初中要嚴格遵守政策規定,認真執行學生在校學習、晚自習、體育活動時間及非住讀學校不得組織學生到校參加早晚自習的規定,保障學生充足的休息、睡眠、鍛煉,使學生有足夠的體力、精力參加學習;要禁止利用午休和晚自習前時間安排任何形式的集體補課、上課或考試;禁止擠占自習課、晚自習上課或考試,禁止拖堂;禁止學校或教師佔用節假日、雙休日和寒暑假組織學生上課或集體補課,把學生的時間還給學生。
2、外部環境的影響
農村家庭在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已出現了明顯的分化現象,貧富懸殊進一步拉大,確有一部分農村家庭勤勞致富,但仍有相當多的農村家庭剛解決了溫飽新問題,甚至還有一部分家庭仍然相當貧困,因此在農村地區,出現了明顯的三多三無現象摘要:一是外出打工的家長多,對孩子的成長無法輔導,二是家長文化水平不高的多,對孩子的成長無力輔導,三是對教育缺乏正確熟悉的家長多,對孩子的成長無心輔導,同時,農村家長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也是不爭的事實一些家長對子女愛得過分,照顧過度,期望過高,也有少數學生父母離異,使孩子心靈受到極大傷害,這是造成部分學生出現心理新問題的直接原因。家長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教育價值觀也影響著學生輟學。一些家長受教育的程度相對低,憑著自己的生活經歷和生存狀況,認識不到教育對生產、生活和勞動致富的重要意義,更難於理解「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認為讀書就是讓孩子識幾個字,農村中學師資水平低,教育方法陳舊,使得學生感到學校生活枯燥乏味,產生厭學情緒。加上有的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使一些教師把精力放在「尖子生」身上而放鬆對「差生」的關愛和轉化工作,甚至會把「差生」當作影響升學率的包袱加以歧視,嚴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此外,初中課程設置,教材內容沒有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一些「後進生」對難度較大的教學內容聽不進、學不懂,於是產生升學無望而厭學、輟學。
二、學生的價值觀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中學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一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大學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初中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農村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為,農村青年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
2、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對於初中畢業後的打算,60%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也有40%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選擇就業, 80%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或在農村非農產業就業的艱難性,但有72%的學生卻表示不準備在農村務農。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群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後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但他們中有的學生沒准備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準備讀高中中專,從而忽視了科學文化知識對於事業的發展所起的基礎性作用。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為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極少數學生將准備在農村務農,同時,准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並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3.農村中學生學習動機的狀況
農村中學生對未來懷有美好的願望,並將學習作為自身發展的需要,希望將來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價值。農村中學生擺脫農村落後環境的願望十分強烈,這種想法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們努力學習。因此,在60%的農村中學生看來,考入重點高中或重點大學,將來找一份好工作才是比較現實的。但仍有一部分農村中學生因考入重點高中或重點大學的希望渺茫,或埋怨自己出身貧寒而在學習方面不思進取。同時,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我們發現,農村中學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畢業後准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准備考中專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鑒於以上原因,約60%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30%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10%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占相當份額。而且, 很多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初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40%的學生認為「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三、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鏡頭一:班級里玻璃被打壞了,你若去當眾調查是誰乾的,大多數的學生會說「不知道」
或「沒看見」,同時他們還會搖搖頭顯出很成熟的樣子,而你換個方式作個暗查,學生會小聲地告訴那是誰乾的事;
鏡頭二:學生打架了,你要責問誰的錯,雙方各不服氣,各說各的理由,不到被事實逼到最後,絕不承認,絕不服輸。而且,仗打出來了,吃了虧的,他不先找你老師,他先跑去找家長、找「一起玩的」再給補回來;另外,諸如說臟話、沒愛心、奢侈浪費、沉迷網吧、抽煙喝酒、談戀愛等等,這些道德問題的缺失和錯位在農村中學是常見的、普遍的,讓我們老師也感到苦惱與困惑。意志的心理品質不成熟。攻擊性強交往情感閉鎖。
究其原因,我認為:
1、學校教育問題。由於許多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視不夠,甚至缺乏正確的認識,視其為當今普片現象,而且名義上的工作開展也帶有為應付檢查或點綴、裝飾學校形象的成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有名無實,流於形式,少組織無系統支離破碎,沒有實效。 另外,心理健康教育實施過程中德育化的傾向非常嚴重。表現在不能正確區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界限,把心理健康教育當作了一種思想政治工作,以致於在工作開展中移植、套用以往德育的方法和手段。使得心理健康教育陷入機械灌輸和說教的境地,缺乏應有的策略和功效。 在學校,一切的教育過程,包括教師的人格、態度、班集體的建設等,都會對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心理素質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我們應該在創建學校物理環境的同時,下大力氣去塑造優良的校園文化,班級文化等軟環境,讓學生真正享受到學校給他們帶來的無窮快樂。另外,廣大教師切實要轉變觀念,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和學生觀,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與學生接觸的每時每刻。我們知道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問題,其目標在於增強學生調控自我、承受挫折和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其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提高他們心理健康水平和發展自我的能力。因此在操作上要盡量避免簡單化、機械化,多注重人性化、情感化、多樣化,重視習慣的養成,潛移默化達到育人的目的。
2、家庭環境問題。當前,農村中學生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隨著家庭的收入增加。
處於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沒歷受過什麼磨練,其要什麼父母就滿足什麼,不會有一點的委屈。在農村的家庭中,有的父母常以「不吃虧」的思想來教育孩子,所以在這種家庭環境下勢必會使孩子形成偏執、自私、冷漠或急躁、脆弱、油滑等心理和性格他們一般表現為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耽於生活享受,還有部分失去單親、雙親的孩子,有的頑劣古怪,有的膽小自卑。。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接觸眾多的學生家長中,發現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很高,但大多數只重於學業成績方面。而忽視學生的健康成長。一個人的家庭條件、家庭背景、父母行為習慣和家庭教育思想等在直接影響著其後天的學習與成長。所以說,家庭環境無疑在影響著孩子思想道德的培育與造塑。
3、社會環境問題。大家都有這樣的感慨:「在校教育了十分鍾,趕不上社會一分鍾」、
「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了!」是的,現代社會的各種新鮮事物、新生事物以及各種誘惑如海潮般向學生涌來,由於年少,他們看不到社會發展的主流,又無力取捨,那些浮躁表面的東西沖擊了他們的思想和心靈,使他們意志消沉,情緒低落,其非智力因素受到了嚴重影響。
③ 目前中國農村教育現狀
留在農村。
一、農村教育現狀
1、生源減少,學生越來越少
現在很多農村是獨生子女,小孩人數本來就少很多了。現在很多有條件的農村家庭都把孩子接到縣城或者城市就讀。本來小孩就少,生源也少,很多年輕夫婦把小孩接到縣城或者城市就讀,這樣生源更少了。
2、師資力量的減少
農村學生越來越少,也一定程度上造成師資力量的流失。城鎮教師的發展機遇更多,也有很多教師往縣城或者城市流動。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哪裡機會多,有機遇就往哪裡去。
二、出路在哪?還是提些建議吧?
1、制定各種優惠措施,讓更多的年輕人留在農村
生源的減少很大程度是年輕人大量外出打工,年輕夫婦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條件,只要有條件都把孩子接到城市就讀。如果年輕夫婦都在農村,他們還會把孩子送到城市嗎?現在國家已經在制定各種優惠政策,吸引返鄉創業就業,讓更多的年輕勞動力迴流農村。
2、提高農村教師待遇,讓更多的教師留在農村
畢竟教師也要養家糊口,農村教師的待遇相對低些,也沒有什麼其他收入。而城市教師除了基本工資待遇外,還有其他收入,這些收入是什麼就不說了,大家體會。要提高鄉村教師的待遇,才能留住人才。
3、城鄉教育資源一體化,消除失衡
很多家長選擇城市,很大程度是因為城市的教育資源更好,師資力量更高,而鄉村教育資源相差較大。唯有打破不平衡,城鄉一體化才能吸引更多的學生和教師。
6 贊 踩 1評論 分享
舉報
高考志願新研究 英語教師
01-06 15:00
關注
我是一個農村教師,我就從我的實際體驗和感受談一下農村教育的現狀和出路吧。
教育是國家富強發展的堅實基礎,只有深入教育改革,實現全國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才能達到真正的人才輩出的教育成就。 但是,農村教育還有獨特的一面。
一、目前農村教育教學的現狀
1.學校的設施不全。如今是信息技術發展的時代,教育的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的鋪墊。可是在農村,別說家家都能給孩子一台電腦,就是學校里的辦公電腦都不多,學校的辦公地方局促,在經費方面也是捉襟見肘,在用技術設備促進教育發展的這個方面不能落實也是情理之中的。
2.學校師資水平較低。由於農村地方經濟發展的限制,地方教育局沒有更多的經費來支付高級教師的高薪水,所以農村學校資深的教師鳳毛麟角。 除了教師的專業素質有待提高之外,農村教師管理的內部結構也不合理。農村教師缺編,學歷低,知識結構老舊,且思想陳舊保守,不適應當下時代的發展和教師所具備的基本素質。
3.農村教育意識的淡薄。據了解,我國目前農村的留守兒童在每年以一定的數量增長。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城鎮差距化加大,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在過去依靠土地為生的生活方式已經不能更好地支撐一個家庭的各種開支,所以,有更多的年輕父母外出打工,去城市這個充滿無限機會的地方謀求生活,支撐家庭開銷,常常是過年和大過節的時候才會返鄉。不少父母外出,便留下了不少孩子成了留守兒童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教育的發展關鍵是孩子的努力學習和父母的悉心教導。對於留守兒童,童年成長缺少關愛,對於孩子是一種意識人格發展上的缺陷。父母在家也沒有對孩子的學習盡心,認為只要去了學校,有老師管教,孩子就能認真學習,父母教育意識的淡薄也是造成農村教育發展滯後的原因之一。
④ 農村中小學教育現狀
我家隔壁就是一座農村中學,辦學近70年歷史,從夜校到普通高中,我們見證了這座學校的興衰。我也是從這所學校畢業的,畢業之後,再也沒跨進這所學校大門。但學校的一些事情我不僅有所耳聞,也有所目睹,這所學校70年代未每年還有1000名學生,但本學期只有50名學生了,高中部「砍」了,只有初中部了,學校資產閑置了,教室走廊里曬起衣服,堆放雜物了。70名教職員工大部分進城示範中學、民辦中學、私立外國語學校任教了,只有少量教師在給這50名學生上課,往日里書聲琅琅已經很久沒聽見了,廣播聲十幾里都聽得見,如今十幾年沒有廣播體操聲和廣播站的播音了。
農村學校招不到學生了,也留不住教師和學生了。現在幼兒園還是比較景氣的,每年都有50名新入園兒童,小學學生還說的過去,生源沒有外流,但中學生生源外流嚴重,一進初中,家長就將孩子轉入城鎮示範中學,民辦名校,外國語學校,到高中更是擇名校而學了。農村中學沒有生源了。我們當地40年前有4座初級中學,24座小學,一座初高中連辦學校,如今只剩下一座中心小學,一座初中了。治窮先治愚,扶貧先扶智,我們當地歷年來重視教育事業,教師都納入事業編制,公務員待遇,最漂亮的房子就是學校教學樓。我家隔壁那所中學,有兩棟四層學生公寓,五棟兩層教學樓,有遠程教育教室,實驗課教室,微機科學樓,逸夫樓,教師公寓兩棟,硬體、軟體不比城市差,可就是教學質量上不去,升學率上不去!我經常見到教師,沒有為人師表的范,沒有教書育人之才,沒有師范之德。現在的農村教師大多把教師僅僅當做職業,但又沒有職業道德。農村教師不安份,覺得當教師還是個「窮教書的」人,農村學校待遇低,條件艱苦,很多人都想回城裡當教師。
其他農村學校我不知道不能胡說。但我家隔壁那所中學丑聞不斷,有學生說,學校老師都有酗酒陋習,喝得上課找不到教室,上課伏在講台上睡覺,甚至說話聲音象蚊子叫一樣,學生聽不清,聽不懂。以前,農村學校管理比較嚴,可如今,我家隔壁學校有幾個老師常年吃空餉,原因是酒精中毒,無法教學,校長說了,不砸你飯碗了,只求你別來學校上課了,工資發到你退休。農村學校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心沒放在教學上,打麻將、喝酒、娛樂倒是樂此不疲,這樣的學校家長怎麼放心把孩子交給學校,在家長眼裡,這所學校簡直是誤人子弟。如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私立、民辦學校生源人滿為患,升學率,一本達線率高達50%以上,教師有激勵機制,有獎有罰,教師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使私立、民辦學校有良好口碑,小學一畢業,家長就把孩子送進城鎮民辦學校了。未來公辦學校可能會被民辦學校兼並了,編制內的飯碗可能保不住了,這也是農村學校教師擔憂的地方,所以,他們很迷茫,覺得前途堪憂。
鄉村振興首先必須教育振興。農村學校缺優秀教師,優秀教師人才全部都進城了,農村教育資源必須優化配置,優秀教師必須委派到農村任教三年,師范畢業生必須下鄉支教三年後綜合考評才能評職稱和調回城市。鼓勵民辦學校下鄉,盤活教育閑置資產,鼓勵資本下鄉辦教育,兼並公辦學校。嚴禁跨學區招收中小學生,公辦學校要加強監管,按教學大綱辦學,按教學進度教學,教師必須每周備好教案,交學校教導處審核,教案審核必須嚴格的對學校、學生負責的態度去審核。對不符合教師資格的教師堅決辭退或開除,違紀違規教師堅決打擊處理。學校雖然「清水衙門」,但是聖潔殿堂,學校不能怕揭醜揭短,不能護犢子,不能成為藏污納垢的地方!
⑤ 當今農村中學生教育現狀如何存在什麼問題
農村的教育總是跟不上城鎮的,更不提和大城市裡的孩子接受的教育相提並論了。主要問題還是出現在教育資源,師資力量和環境設施等方面。
在偏遠山區的農村的中學裡面,依然有相當一部分學校裡面沒有配備多媒體設備,沒有好的老師,沒有好的教學環境,但這一問題也在慢慢得以改善,對我國教育事業有長足信心。
⑥ 對農村小學教育現狀要調查哪些內容
一、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教學理念落後,教學手段陳舊。
由於農村教育教學環境的制約,教師隊伍老齡化,學歷水平偏低,專業教師嚴重不足。教師多數靠的是學校所學的一點理論知識和教學方法,從教後缺乏集中系統的理論、理念及手段的提高機會,一直以來只是憑借多年積累的經驗任教。即使近年來部分教師取得了大專及其以上學歷,也只是有名而無實,學歷是提高了,自身知識水平卻沒有達到相應的高度。由於專業教師的缺乏,絕大多數任課教師是兼職的 「全能型」老師,多年來都是老一套,盡管開展新課程改革,不少教師仍是穿新鞋走老路 沒有理解新課改的實質,只學到了新課改的模式。既影響素質教育教學的質量,又有可能浪費部分有專長學生的天賦。
二、教學設備短缺,使用率低,制約教育的發展。
盡管現在國家實行義務教育階段經費改革,學校減免了學生的學雜費,辦公經費也由政府財政撥付,但是農村小學的校舍和硬體設施配備上與城市小學相比,差距仍然很大。雖然近年來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用於農村教育教學設備配置,但由於農村本身的條件限制,好多設備使用不起來,或者不能被經常使用,甚至有些教師不會用,對教育教學的發展沒有起到應有的推進作用。
三、家庭教育空白,學生缺失家庭輔導,教師工作負擔重。
農村學校教育質量本來不是很高,加上農村家庭教育普遍還是一片空白,大多數學生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不聞不問,或者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使得學生在學校學的一點知識在家裡得不到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發揮不佳。同時,農村學生家長為生活所迫紛紛外出務工,讓留守兒童的數量日漸增加,使得農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現象更加嚴重。因此,把本應由家庭、家長承擔的教育責任全部推給教師和學校,要求教師在學習上、生活上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和照顧,這從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教師的負擔,阻礙了農村教育向前發展的步伐。
當下農村小學的教育情形不容樂觀,而農村小學教育占據了整個義務教育的半壁江山,必須高度重視它所存在的弊病。基礎教育不扎實,教育的發展也就只能變成一句空洞的口號,更談不上什麼全民素質教育了。因此,只有採取措施徹底改變農村小學教育現狀,牢固基礎教育的薄弱環節,為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才能推動農村小學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