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單縣第五中學的小語種教學
學校小語種教學以俄語 為龍頭、以日語為輔助,以韓語預科為先導,開辟了小語種語教學的新路子,小語種托起了大教育。單縣五中俄語開設於1980年,俄語教學通過完善「三年俄語達綱試驗」, 探索出俄語教學新路子,俄語教學輻射全市、全省乃至全國。學校於2002年承辦了「全國第六屆中學俄語年會」和「全國首屆俄語觀摩課大賽」,於2012年承辦了「第十一屆全國中學俄語年會」。學校俄語組承擔了國家「十五」重點課題《俄語課程教材開發的研究與實驗》、「十一五」課題《中小學生學科學業評價標準的研究與開發》。學校被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評為「全國中小學外語教研工作示範學校」,還被俄中文化交流基金會選為俄羅斯優秀留學生選拔基地,被東北師范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西北民族大學、曲阜師范大學等國內高校定為生源基地和畢業生實習基地。2012年12月,經俄羅斯教育科學部對外俄語等級考試系統中國考試中心授牌,成為「俄羅斯對外俄語等級考試中國山東菏澤市考試培訓基地」。
承蒙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哈爾濱師范大學、北京俄羅斯文化中心、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的邀請,2015年1月16日—18日,劉茂新校長和候本軍老師參加了中國俄語教育發展戰略高層論壇。劉校長作為中學代表做了《單縣五中俄語教學特色》的專題報告,受到與會領導、專家、學者和老師的一致好評。會後,教育部副部長、國家總督學、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會長劉利民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於繼海司長接見了劉校長。
『貳』 什麼叫學科學業質量評價標准
的薩芬十大
『叄』 趙占良的其他職務
中國教育學會生物學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
首都師范大學客座教授、碩士生指導教師
北京教回育學院客答座教授
《課程·教材·教法》編委
《生物學通報》常務編委
1.主持編寫和修訂大綱版普通高中生物教材。
2.擔任國家中學生物課程標准研製組核心成員,參與研製《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准》和《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准》。
3.作為主編之一,主持編寫人教版初中和高中生物課程標准實驗教材。
4.作為課題負責人,主持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十五國家重點課題之分課題《新基礎教育中學生物教材編制與實驗的研究》;主持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十一五國家級課題之分課題《中小學生學科學業評價標準的研究與開發》。
5.主要研究科學哲學和技術哲學與中學科學教育的整合。
6.主編人教版義務教育和高中生物課程標准實驗教材。
『肆』 學生學業評價中有哪幾種參照方式
1、目標參照評價,又稱絕對評價,它是指以預先設定的、期待的教育目標為評價基準,來衡量評價對象到達完滿程度的一種評價。有人也稱它為標准參照評價。在學校以學生為教育對象的測定中,關心的是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因此也叫做到達度評價,學校中教學評價多屬於此類。
2、常模參照標准評價,又稱相對評價,它是指在某一個集團中(班級、學校、地區、國家),以這個集團的平均狀況為基準,評價每個被評對象在這個集團中所處的相對位置的一種教育評價。
它的客觀性很強,並已經經過近百年的發展,有一套測量和統計方法,它適用於選拔性考試。它是以正態分布的理論為基礎,所表示的是學生之間的比較,而與教育目標無很大直接的關系。一般大型的標准化考試、升學考試、心理測試,以及各種競賽性考試等屬於此類評價。
(4)中小學生學科學業評價標準的研究與開發擴展閱讀:
評價功能:
1、導向、監督功能
教育評價意義之一就是通過評價手段得出實證性發現和診斷性意見,能夠為區域教育質量的提升、教育行政部門制定政策、改進工作提供數據支持和科學參考及有效監督。
2、鑒定、管理功能
鑒定是教育評價最根本最主要的功能,鑒定的目的在於檢驗教育工作和教學成果,從而為提高教育質量、完善教育管理系統、規范教學秩序、加強對教育工作者的專業培訓等提供依據。
3、診斷、激勵功能
對學生在學業、綜合素質、發展潛能等方面的現狀、矛盾和問題進行診斷,分析原因,「對症下葯」。
『伍』 當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評價研究
一、為什麼要進行研究?
(一)需求分析
隨著課程改革實驗的推進,廣大教師對於學生評價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與此同時也產生了越來越多的困惑。教師們認同此次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的理念,但當面對中考、高考等考試壓力時,他們在教學實踐中所進行的學生評價又會回到他們早已習慣的應試模式中——難題、偏題、題海戰術、反復訓練。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學生評價的改革已經是迫在眉睫,究竟如何評價學生直接影響到教師能否積極地投入和參與、主動實踐新課程改革倡導的促進全體學生發展的理念。
那麼,學生評價改革從何處入手呢?一線教師已經在嘗試一些諸如檔案袋法、分次測驗、等級記分、學生自主選考等方式,但並未從根本上解決當前學生評價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要從根本上擺脫學生評價的困境,必須要研究開發與各學科課程標准相配套的各學科學業評價標准。學科學業評價標准以課程標准所提出的課程目標和規定的課程內容為指南,以教育與心理測量理論、課程與教學評價理論、發展心理學理論、學習理論等為根據,從學生評價的需要出發具體說明學生在不同關鍵階段應達到怎樣的目標以及如何證明學生達到了目標,說明如何測量到學生在某個學科知道什麼和能做什麼。
(二)研究意義分析
研究開發各學科學業評價標准,至少具有下面幾個方面的意義。
1.指導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進行學生評價。目前的課程標准相當簡略,只能作為教學的基本依據,而不足以指導對學生的評價。一線教師普遍缺乏教育測量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非常需要一個從理論到方法、從評價工具選擇到評價工具使用的指導性文件。
2.學業評價標准將大大改善日常學生評價,提高日常學生評價的信度和效度。當前評價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是將評價異化為甄別和選拔的工具,喪失了評價進行教學診斷和教學反饋的功能。日常學生評價由於缺乏明確的指導和依據,大多數情況下是以中考或高考這樣的升學考試作為評價設計的藍本,使得日常學生評價在指導思想、評價目標、評價方法、項目設計等方面都出現了偏差,沒有實現教學診斷和反饋的功能。學業評價標准將促進日常教學評價向更加科學、准確、有效的方向發展,能夠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具針對性和更有效的反饋信息。同時評價標準的應用,將使日常教學評價更加具有信度和效度,使其能夠作為學生平時表現的可靠證據,而這些證據的積累將逐漸改變目前高中、大學僅憑中考、高考分數錄取的做法,使得學生的平時表現在錄取中所佔權重慢慢增加到一個合適的程度。
3.學業評價標准將有利於中考和高考這種高利害考試的改革。中考、高考完全定位於選拔性考試,導致考試題目難度越來越大、教師學生備考訓練愈演愈烈,因此中考、高考應成為水平考試,而非僅僅具有選拔功能。中、高考成為水平考試的前提,是有一個依據課程標准來描述學生學業水平的評價標准,依據這個評價標準的中考、高考試題將更好地與中小學教學相銜接,有利於改變教師和學生為考而學、不考不學的畸形教學現狀。
4.學業評價標准將成為全國教育質量監測系統的基礎工程。國家提出要建立教育質量監測系統,這個監測系統首先需要的就是一個對學生發展水平的描述框架,包括學生在各年齡階段(或某個年級)所應達到的目標、衡量學生是否達到目標所用的測量方法和工具、對測量到的信息(如紙筆測驗的分數、學生作業等)如何解釋等。有了這個評價標准,才可能對從全國各地區、各個時間所採集的監測信息進行比較和解釋。
5.為教材編寫和教輔資源開發提供指南。學業評價標準是基於學習結果的描述,是對學生達成課程目標情況的細化,同時還建議了評價方法,這對教科書的具體目標設計、教學活動設計、評價活動設計以及教師教學用書的編寫等都將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三)研究現狀分析
就目前所掌握的材料,我國還從未真正研究開發過學業評價標准,只有考試部門發布過考試說明。
長期以來,對學生學科學業評價標準的研究幾乎是缺失狀態,已有的研究比較零散,尤其是主要存在於個體學校自己的研究之中,多以學生能力評價大綱等形態出現,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國家和地方層面比較關注學生學業評價制度的研究,如新課程改革以後出台了相關的中考改革方案或說明,其中涉及一些學科學業評價的建議,但大體上還是籠統的,缺乏指標研究和操作性研究。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於2002年5月開始組織專家進行小學生語文能力評價研究(福特基金會資助)。該研究第一階段歷經2年,於2004年7月將其成果正式發表。該研究的基本目標是「探索小學生語文能力評價的基本方法和相應的示範性評價工具,以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有機結合的方式,通過系統地收集、科學地分析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信息,對學生的能力發展狀況和能力水平進行客觀描述,科學評價學生語文能力發展水平,建立小學生語文能力評價體系」。該研究將小學生語文能力系統分解為三個學段、五個方面的能力:漢語字詞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語文綜合能力,各方面能力進一步細分為2個層次的能力。根據這一能力系統,項目組開發了小學生語文能力測評工具。
該研究是一項系統探索學生學科能力的具有開創性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可作為本課題的重要參考。但該研究不是純粹的學科學業評價,而是兼有一般語文能力評價和語文學業評價的特性,只和課程標准具有相對一致性(見〈小學生語文評價能力研究(修訂版)〉,朝華出版社2004年,第44頁)。本研究的目標則是開發與課程標准相配套的學業評價標准,以此標准指導學校教師的教學與評價活動。另外,小學生語文能力評價研究的目的是開發教師可直接使用的測評工具,而本研究則旨在開發評價標准,教師遵循此標准可以靈活選擇和設計評價方法與工具。
美國一些研究組織進行了學業評價標準的研究。美國國家教育和經濟中心與匹茲堡大學共同研製了英語、數學、科學、應用學習四個學科的能力表現標准,這個標准有三個相關的組成部分:能力表現標准、隨機考試和學生檔案系統。能力表現標准有兩個部分,一是能力表現說明,一是作業實例及評注,能力表現說明表明學生應掌握什麼知識以及應如何顯示他們學得的知識和技能。學生作業實例是用來說明設置的能力表現標准。美國教育部教育統計中心進行的「全國教育進展評估」項目(National Assessment of Ecational Progress)對全國4年級、8年級、12年級的學生在數學、科學、閱讀、寫作、社會研究、美國歷史、地理、公民、藝術、計算機、外語等學科的學業水平進行測量,每個學科都有一套評價框架和試題樣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主持的國際學生評價項目(PISA)是每三年一次測量15歲學生的閱讀水平、數學素養和科學素養。該項目對每個學科提出了評價框架。如他們將學生的數學素養描述為6個水平,問題解決能力描述為3個水平。由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主辦的第三次國際數學與科學研究(TIMSS)旨在對各國學生數學、科學的學業成就進行比較。該研究提出的評價框架分為三個向度:學科內容(subject-matter content) 、期望行為(performance expectation)、方面(perspectives)。學科內容指數學和科學某個課程單元的具體內容,期望行為指一系列認知行為,用來描述一個課程單元希望引導學生獲得的行為。方面與對課程文件的分析有關,可以用來對課程成分分類。
二、目標和內容:研究什麼?
(一)總的目標
本研究的目的是開發與課程標准相配套的中小學各學科學業評價標准。該研究是基於教育與心理測量、發展心理學、學習心理學、課程與教學評價等領域的已有相關理論進行的一項開發研究,是直接用於指導教師進行學生評價的文本。
(二)研究的基本方面
本課題的研究內容包括評價標准研製的理論基礎、國外學科學業評價標準的研究。
各學科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細化,包括各年級(或關鍵年級)應達到的目標描述。
對評價學生是否達到各目標所用方法的建議,如紙筆測驗、表現評定、檔案袋、量表、日常觀察等。
對學生任務表現的評分和意義解釋系統。
評價樣例。
學業評價標准使用的指導手冊。其中關於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測量評價是一個難點,也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可突破之處。
三、研究方法:如何進行研究?
文獻分析法。對國外已經開發的學生評價標准進行研究。對當前新課程的課程標準的深入 研究。
調查法,對學業評價標準的評價目標體系的科學性廣泛徵求意見。
實驗研究,評價標准在實驗學校的試用。
網路技術支持,在試用評價標准時依託已經開發出來的一個網路在線學業評價系統作為數據收集和分析的平台。該系統基於數據挖掘技術、網路技術、教育心理測量學技術,提供了命題、組卷、測試、診斷、評價報告、數據跟蹤等功能;構建了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學校評價、學區評價等多級多主體的評價模式;通過從科學、高效、智能化的個性化組卷到成績分析、評價報告的教學評價流程,充分挖掘學生成績數據背後的信息,實現了對學生個體、班級、年級、校際以及跨地區等多層多范圍的學生學業能力的系統、客觀、科學的衡量與診斷,能迅速有效地反映試用效果。
『陸』 中小學課程設置標准
中小學課程設置標准,以下課時為每科周課時量:
小學一、二年級:
品德與生活(2節) 語文(8節) 數學(4節) 體育(4節)藝術【包括音樂、美術】(4節)綜合實踐活動【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3節)地方與學校開發或選用的課程(3節)
(6)中小學生學科學業評價標準的研究與開發擴展閱讀
教師開發課程的模式是實踐—評估—開發,教師在實踐中,對自己所面對的情景進行分析,對學生的需要做出評估,確定目標,選擇與組織內容,決定實施與評價的方式。目前,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是教師小組,而不是單個教師。
校本課程開發是學校課程管理的組成部分,它需要有領導的支持,專家的指導,教師的努力和參與,需要得到全社會的理解、支持和評價。總體上說,校本課程開發的程序主要有四個階段:
需要評估。需要評估是設計校本課程時首先必須要做的研究性工作。主要涉及明確學校的培養目標,評估學校的發展需要,評價學校及社區發展的需求,分析學校與社區的課程資源等。
確定目標。確定目標是學校對校本課程所做出的價值定位。它是在分析與研究需要評估的基礎上,通過學校課程審議委員會的審議,確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制定校本課程的大致結構等。
組織與實施。組織與實施是學校為實現校本課程目標開展的一系列活動。根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與課程結構,制定校本《課程開發指南》。對教師進行培訓,讓教師申報課程。
評價。評價是指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的一系列價值判斷活動,它包括《課程綱要》的評價、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定、教師課程實施過程評定以及《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的評價與改進建議等。評價的結果向有關人員或社會公布。
『柒』 科學學科學生學業成績評價辦法
1
、建立學生課堂表現觀察制度
課堂表現記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知識與技能、
科學思考、
解決問題、
情感與態度四個角度的發展目標進行觀察記錄和評定。
通過課堂表現記錄,
對學
生學習的評價,
關注的就不僅是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
而且更關注了學生整個
科學探究中對知識技能、
掌握的過程與方法、
情感與態度。
採用教師定期量評價
的方式,劃分好、較好、一般三個等級,並記錄下學生的課堂精彩表現,最後綜
合起來給予總評,給出鼓勵性的評語或者指出今後努力的方向,促進學生發展。
2
、建立小組合作評價制度
合作評價是指學生的合作學習小組中組評。
每個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都有不同
的表現。例如有誰的解決問題思路廣泛,誰的方法最精妙,誰在本次合作中的進
步最大,誰的貢獻最多等等。
3
、終結性評價
終結性評價是在學期結束時對學生進行的全面評價,
包括學業成績、
學習態
度、
學習方法、
探究與實踐能力、
合作與交流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
主要目標是
給學生的學業和其他發展評定成績,提供及時的建設性的成績反饋。
4
、具體幾個方面評價:
1>
、平時表現(由教師評)
50%
A
、課堂表現
(
20%
)
B
、書面作業
(
20%
)
C
、其它學習態度
10%
)
2>
、期末考查
30%
實踐操作(實驗操作)(
30%
)
3>
、自評、互評
20%
A
、自評(
10%
)
B
、互評(
10%
)
4>
、具體評價要求
:
①平時表現(由教師評)
50%
A
、課堂表現(
20%
)
操作辦法:
教師每班准備一份名單。
在每次上課時把學生的表現記錄下來,
主要看學生回答問題,
實驗分析,
實驗操作中的表現等,
有好的表現就打五角星。
不認真行為,
就記三角形。
期末根據所得五角星和三角形,
確定在課堂表現方面
的分數。
B
、書面作業(
20%
)
操作辦法:
根據平時作業的批閱情況記載確定該學生
獲得的分數。
作業一
般是打等級制的,可分派任務給課代表或小組長列表記載。
C
、其它學習態度(
10%
)
操作辦法:
主要包括教師布置的實驗材料的准備情況
,
科學課上的積極性
,
作業的訂正情況等。根據記載情
況給予一定的分數。
②、期末考查
30%
實踐操作(實驗操作)(
30%
):由教師出題由學生單獨以實踐操作完成
一定的實驗答題,
也可採用抽題方式學生分組進行設計和實驗,
實驗中的現象分
析等情況可以讓學生記錄在紙上,實際是一種實踐和書面相結合的考查方法。
③、自評、互評
20%
A
、自評(
10%
):
可以編制問卷讓學生自評,看結果確定學生的分值。主要是列舉本學期學生
應做到的一些具體事例,
讓學生對照自己做到了哪幾條,
再加上最後幾個開放性
的問題讓學生答。
B
、互評(
10%
):
通過小組討論對小組中的成員進行評價是有其合理性的。
具體操作辦法:自評中的問卷由小組中的成員共同討論,給本小組中的成
員進行評定。
④、最終結果的呈現
把學生三個方面所得的百分數按以下標准轉換成等級。
如:
90-100
為
「優」
,
80-89
為「良」,
60-79
為「及格」,
59
及以下為「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