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臨清小學哪個好
逸夫小學,武訓小學,實驗小學
Ⅱ 武訓的事跡年表
21歲的武訓開始行乞集資。他手使銅勺,肩背褡袋,爛衣遮體,邊走邊唱,四處乞討,其足跡遍及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等地。將討得的較好衣食賣掉換錢,而自己只吃粗劣、發霉的食物和菜根、地瓜蒂等,邊吃邊唱:「吃雜物,能當飯,省錢修個義學院。」在行乞的同時,他還揀收破爛、績麻纏線,邊績麻邊唱道:「拾線頭,纏線蛋,一心修個義學院;纏線蛋,接線頭,修個義學不犯愁。」他還經常給人打短工,並隨時編出歌謠唱給主人聽。當給人家推磨拉碾時,就學著牲口的叫聲唱道:「不用格拉不用套,不用干土墊磨道。」另外,他還為人做媒紅,當郵差,以獲謝禮;表演豎鼎、打車輪、學蠍子爬、給人做馬騎等,甚至吃蛇蠍、吞磚瓦,以取賞錢;將自己的發辮剪掉,只在額角上留一小辮,以兌換金錢和招徠施捨。
武訓又靠行乞積蓄,並求得臨清官紳資助,用資3000吊於臨清御史巷辦起第三所義學,取名「御史巷義塾」(今山東省示範化學校臨清「武訓實驗小學」)。武訓一心一意興辦義學,為免妻室之累,一生不娶妻、不置家。有人勸他娶妻,他唱道:「不娶妻,不生子,修個義學才無私。」其兄長親友多次求取資助,他毫不理顧,唱道:「不顧親,不顧故,義學我修好幾處。」
山東巡撫張曜聞知武訓義行,特下示召見,並下令免徵義學田錢糧和徭役,另捐銀200兩,同時奏請光緒帝頒以「樂善好施」匾額。清廷授以「義學正」名號,賞穿黃馬褂。其名聲由此大振。
四月二十三日,武訓在朗朗讀書聲中含笑病逝於臨清御史巷義塾,終年59歲。師生哭聲震天,市民聞訊淚下,自動送殯者達萬人,遵遺囑葬於柳林崇賢義塾旁。 10年後(1906年),清廷將其業績宣付國史館立傳,並為其修墓、建祠、立碑。武訓的業績受到世人的欽敬,許多名家題詞,全國出現以武訓命名的學校多處,並曾一度將原堂邑縣改稱武訓縣。1945年,冀南行署在柳林創辦武訓師范。
清朝末年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一個乞丐,冠縣柳林人武訓靠著乞討斂錢,經過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修建起了三處義學,購置學田三百餘畝,積累辦學資金達萬貫之多,這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教育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事情,所以有人稱頌他是「千古奇丐」(馮玉祥語)。
Ⅲ 武訓修建的義學現在叫什麼
崇賢義塾:走過一百二十年
1887年冬天,崇賢義塾竣工,第二年春天正式開學上課。屈指算來,這已經是120年前的事兒了。現在學校的名字是冠縣柳林鎮武訓小學。
武訓目不識丁,但辦學的事兒卻毫不含糊,他不僅設置了校董會,負責學校的一切經營業務,更為義學生存做好了打算。
武訓知道,辦義學需要有源源不斷的經費來源,於是他為學校準備了義學田,用租金收益支付日常費用,不足之處就靠他日常乞討補給。
在那個時代,這所義塾不僅為貧寒人家普及了文化,也培養了一大批熱衷於仕途功名的人士,並取得了不菲的業績,僅在1890年到1893年間,就有22人考中秀才。
其中臨清有一個叫沙明遠的學生,曾在崇賢義塾讀過書,後來走上仕途,一路高升,曾任國會眾議院議員,1924年當上了綏遠省(在今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教育廳長。
1905年,清朝頒布「廢科舉興學堂」的命令,這年冬天崇賢義塾改為私立武訓第一初等小學堂。幾年後清朝滅亡,學校更名為私立武訓小學,開辦初、高兩等班級。
抗日戰爭時期是這所學校無法抹去的傷痛,它被日偽軍控制後,成為奴化教育的場所。抗戰勝利後,這里成為抗日高小,兼辦過初中班。隨後武訓師范學校在這里創辦,武訓小學改為師范附小。
1956年堂邑縣撤銷,柳林劃歸冠縣,學校遂改為冠縣師范和冠縣師范附小。又過了六年,師范被裁撤,附小改為柳林完小。
歷盡滄桑,1984年,「武訓小學」的牌子又在崇賢義塾的舊址懸掛起來。
楊二庄義塾:培養多名高官
楊二庄義塾設在原館陶縣楊二庄,現在叫臨清市楊二庄學校,位於臨清市八岔路鎮楊二庄。其實這所學校是武訓和原館陶縣庄科村千佛寺主持了證合夥建造的。
當時,了證和尚修了一座寺廟,但化緣來的錢沒有用完,於是他就貸了出去,掙了一些利息錢,後來他又買了80畝地。
出家人嘛,有了余錢就想做些善事。聽說武訓已經興辦了一所義學,於是了證和尚也有了辦義學的想法。學校房子建成後,了證和尚的錢卻不夠用了,遲遲不能開學。
武訓聽說後,毫不猶豫地送去了錢,學校終於得以開學。後來,武訓又捐出40多畝義學田,作為學校的經費來源。
楊二庄義塾純為蒙學,無論家庭貧富,地位高低,只要有想上學的孩子,一律接納,都不收學費。這真是窮人家孩子的福音,一時間學生滿堂。
1910年,楊二庄義塾改為武訓初等小學堂,隨後不久改為武訓小學。1926年,這所學校遷址距離楊二庄僅三里路的艾寨張氏祠堂,並改名為武訓完小。
在其後的11年中,學校共招收初小10個班級,高小8個班級,培養學生500多人。
值得一提的是,從這里走出的學生不少日後走上了重要的領導崗位,如趙守國曾任天津市副市長;劉墨清曾任南海艦隊副司令員;趙汝芹曾任天津財政學院院長;汪楚曾任北京宋慶齡兒童基金會秘書長。
但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青年學生有的奔赴抗日前線,有的棄學返家,於是學校就停辦了。
1948年,學校恢復上課,至今。
御史巷義塾:出了個「武訓第二」
御史巷義塾現在叫臨清市武訓試驗小學,是臨清市的重點小學。
這所學校的故事比較多,其中有一個叫王丕顯的人不得不提。他是武訓生前為學校聘請的一位老師,後來繼任學校校長。至1933年去世,王丕顯在學校服務36年,他曾步行到各省募捐,為學校奉獻了一生的心血,被稱為「武訓第二」。
武訓生前買了7畝田地和三處商鋪,並且將一大筆基金放貸出去,所以地租、房租、基金利息三項收入保障了御史巷義塾經費源源不斷地供給。
御史巷義塾也與崇賢義塾、楊二庄義塾一樣,清廷詔令「停科舉興學堂」之後曾改稱武訓蒙學堂、武訓初級小學堂,民國時期曾改稱私立武訓小學。
1945年,臨清解放,御史巷義塾改為公辦武訓小學。1951年,因武訓遭受批判,校名中的「武訓」二字被強行去掉,改稱臨清第一小學。
御史巷義塾校址雖曾遷移後又復始,規模卻不斷擴大,至1945年,學校已經有1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達600餘名。
Ⅳ 臨清市武訓實驗小學 旁邊的住宅小區叫什麼
運河商居苑
Ⅳ 軍事教育打一個古人名(加解釋)
武訓
武 訓(1838~1896) 清代平民教育家,今冠縣柳林鎮武庄人。因在兄姐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名訓則是清廷嘉獎他行乞興學時所賜。武訓7歲喪父,乞討為生,求學不得。14歲後,多次離家當傭工,屢屢受欺侮,甚至僱主因其文盲以假帳相欺,謊說3年工錢已支完。武訓爭辯,反被誣為「訛賴」,遭到毒打,氣得口吐白沫,不食不語,病倒3日。吃盡文盲苦頭,決心行乞興學。
咸豐九年(1859),21歲的武訓開始行乞集資。他手使銅勺,肩背褡袋,爛衣遮體,邊走邊唱,四處乞討,其足跡遍及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等地。將討得的較好衣食賣掉換錢,而自己只吃粗劣、發霉的食物和菜根、地瓜蒂等,邊吃邊唱:「吃雜物,能當飯,省錢修個義學院。」在行乞的同時,他還揀收破爛、績麻纏線,邊績麻邊唱道:「拾線頭,纏線蛋,一心修個義學院;纏線蛋,接線頭,修個義學不犯愁。」他還經常給人打短工,並隨時編出歌謠唱給主人聽。當給人家推磨拉碾時,就學著牲口的叫聲唱道:「不用格拉不用套,不用干土墊磨道。」另外,他還為人做媒紅,當郵差,以獲謝禮;表演豎鼎、打車輪、學蠍子爬、給人做馬騎等,甚至吃蛇蠍、吞磚瓦,以取賞錢;將自己的發辮剪掉,只在額角上留一小辮,以兌換金錢和招徠施捨。
同治七年(1868),武訓將分家所得的3畝地變賣,加上歷年行乞積蓄,共210餘吊,悉交人代存生息,而後置田收租。他唱道:「我積錢,我買田,修個義學為貧寒。」
光緒十二年(1886),武訓已置田230畝,積資3800餘吊,決定創建義學。光緒十四年(1888),花錢4000餘吊,在柳林鎮東門外建起第一所義學,取名「崇賢義塾」。他親自跪請有學問的進士、舉人任教,跪求貧寒人家送子上學。當年招生50餘名,分蒙班和經班,不收學費,經費從武訓置辦的學田中支出。每逢開學時,武訓先拜教師,次拜學生。置宴招待教師,請當地紳士相陪,而自己站立門外,專候磕頭進菜,待宴罷吃些殘渣剩羹即去。平時,他常來義塾探視,對勤於教事的塾師,叩跪感謝;對一時懶惰的塾師,跪求警覺;對貪玩、不認真學習的學生,下跪泣勸:「讀書不用功,回家無臉見父兄。」在武訓的感召下,義塾師生無不嚴守學規,努力上進。光緒十六年(1890),武訓資助了證和尚230吊錢,又在今屬臨清市的楊二庄興辦了第二所義學。光緒二十二年(1896),武訓又靠行乞積蓄,並求得臨清官紳資助,用資3000吊於臨清御史巷辦起第三所義學,取名「御史巷義塾」(今山東省示範化學校臨清「武訓實驗小學」)。武訓一心一意興辦義學,為免妻室之累,一生不娶妻、不置家。有人勸他娶妻,他唱道:「不娶妻,不生子,修個義學才無私。」其兄長親友多次求取資助,他毫不理顧,唱道:「不顧親,不顧故,義學我修好幾處。」
山東巡撫張曜聞知武訓義行,特下示召見,並下令免徵義學田錢糧和徭役,另捐銀200兩,同時奏請光緒帝頒以「樂善好施」匾額。清廷授以「義學正」名號,賞穿黃馬褂。其名聲由此大振。
光緒二十二年(1896)四月二十三日,武訓在朗朗讀書聲中含笑病逝於臨清御史巷義塾,終年59歲。師生哭聲震天,市民聞訊淚下,自動送殯者達萬人,遵遺囑葬於柳林崇賢義塾旁。10年後,清廷將其業績宣付國史館立傳,並為其修墓、建祠、立碑。武訓的業績受到世人的欽敬,許多名家題詞,全國出現以武訓命名的學校多處,並曾一度將原堂邑縣改稱武訓縣。1945年,冀南行署在柳林創辦武訓師范。
1951年,電影《武訓傳》錯遭批判。「文化大革命」中,其墓被破壞。1986年,國務院辦公廳作出為武訓恢復名譽的決定。在魯西北的冠縣、臨清,有不少以「武訓」命名的學校:冠縣的武訓高中、冠縣柳林鎮的武訓學校、臨清的武訓實驗小學等。
作為清朝末年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一個乞丐,冠縣柳林人武訓靠著乞討斂錢,經過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修建起了三處義學,購置學田三百餘畝,積累辦學資金達萬貫之多,這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教育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事情,所以有人稱頌他是「千古奇丐」(馮玉祥語)。
Ⅵ 武七為什麼被賜予名叫武訓
武 訓先生(1838~1896) 清代平民教育家,中國近代群眾辦學的先驅者,慈善家。今山東省冠縣柳林鎮武庄人。因在兄姐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名訓則是清廷嘉獎他行乞興學時所賜。武訓7歲喪父,乞討為生,求學不得。14歲後,多次離家當傭工,屢屢受欺侮,甚至僱主因其文盲以假帳相欺,謊說3年工錢已支完。武訓爭辯,反被誣為「訛賴」,遭到毒打,氣得口吐白沫,不食不語,病倒3日。吃盡文盲苦頭,決心行乞興學。
咸豐九年(1859),21歲的武訓開始行乞集資。他手使銅勺,肩背褡袋,爛衣遮體,邊走邊唱,四處乞討,其足跡遍及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等地。將討得的較好衣食賣掉換錢,而自己只吃粗劣、發霉的食物和菜根、地瓜蒂等,邊吃邊唱:「吃雜物,能當飯,省錢修個義學院。」在行乞的同時,他還揀收破爛、績麻纏線,邊績麻邊唱道:「拾線頭,纏線蛋,一心修個義學院;纏線蛋,接線頭,修個義學不犯愁。」他還經常給人打短工,並隨時編出歌謠唱給主人聽。當給人家推磨拉碾時,就學著牲口的叫聲唱道:「不用格拉不用套,不用干土墊磨道。」另外,他還為人做媒紅,當郵差,以獲謝禮;表演豎鼎、打車輪、學蠍子爬、給人做馬騎等,甚至吃蛇蠍、吞磚瓦,以取賞錢;將自己的發辮剪掉,只在額角上留一小辮,以兌換金錢和招徠施捨。
同治七年(1868),武訓將分家所得的3畝地變賣,加上歷年行乞積蓄,共210餘吊,悉交人代存生息,而後置田收租。他唱道:「我積錢,我買田,修個義學為貧寒。」
光緒十二年(1886),武訓已置田230畝,積資3800餘吊,決定創建義學。光緒十四年(1888),花錢4000餘吊,在柳林鎮東門外建起第一所義學,取名「崇賢義塾」。他親自跪請有學問的進士、舉人任教,跪求貧寒人家送子上學。當年招生50餘名,分蒙班和經班,不收學費,經費從武訓置辦的學田中支出。每逢開學時,武訓先拜教師,次拜學生。置宴招待教師,請當地紳士相陪,而自己站立門外,專候磕頭進菜,待宴罷吃些殘渣剩羹即去。平時,他常來義塾探視,對勤於教事的塾師,叩跪感謝;對一時懶惰的塾師,跪求警覺;對貪玩、不認真學習的學生,下跪泣勸:「讀書不用功,回家無臉見父兄。」在武訓的感召下,義塾師生無不嚴守學規,努力上進。光緒十六年(1890),武訓資助了證和尚230吊錢,又在今屬臨清市的楊二庄興辦了第二所義學。光緒二十二年(1896),武訓又靠行乞積蓄,並求得臨清官紳資助,用資3000吊於臨清御史巷辦起第三所義學,取名「御史巷義塾」(今山東省示範化學校臨清「武訓實驗小學」)。武訓一心一意興辦義學,為免妻室之累,一生不娶妻、不置家。有人勸他娶妻,他唱道:「不娶妻,不生子,修個義學才無私。」其兄長親友多次求取資助,他毫不理顧,唱道:「不顧親,不顧故,義學我修好幾處。」
山東巡撫張曜聞知武訓義行,特下示召見,並下令免徵義學田錢糧和徭役,另捐銀200兩,同時奏請光緒帝頒以「樂善好施」匾額。清廷授以「義學正」名號,賞穿黃馬褂。其名聲由此大振。
光緒二十二年(1896)四月二十三日,武訓在朗朗讀書聲中含笑病逝於臨清御史巷義塾,終年59歲。師生哭聲震天,市民聞訊淚下,自動送殯者達萬人,遵遺囑葬於柳林崇賢義塾旁。10年後,清廷將其業績宣付國史館立傳,並為其修墓、建祠、立碑。武訓的業績受到世人的欽敬,許多名家題詞,全國出現以武訓命名的學校三十多處,並曾一度將原堂邑縣改稱武訓縣。1945年,冀南行署在柳林創辦武訓師范。
1951年,電影《武訓傳》錯遭批判。「文化大革命」中,其墓和故居被破壞。1986年,國務院辦公廳作出為武訓恢復名譽的決定。在魯西北的冠縣、臨清,有不少以「武訓」命名的學校:冠縣的武訓高中、冠縣柳林鎮的武訓學校、臨清的武訓實驗小學等。
作為清朝末年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一個乞丐,冠縣柳林人武訓靠著乞討斂錢,經過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修建起了三處義學,購置學田三百餘畝,積累辦學資金達萬貫之多,這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教育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事情,所以有人稱頌他是「千古奇丐」(馮玉祥語)「教育救國第一人」。
Ⅶ 關於個人事際要怎麼寫
參考
個人先進事跡材料(典型事跡)
臨清市科協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行教育活動中,全體黨員積極參加集中學習,保證了48小時的學習時間,每個人都撰寫了15000字的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三篇(15000字),既學習了理論,又學習了市場經濟科技知識、有關的政策法規,武裝了頭腦、更新了觀念、提高了素質、振奮了精神。同時,對照黨章規定的黨員義務和黨員領導幹部的基本條件,對照新時期共產黨員先進性標准,按照「兩個務必」和「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要求,對近年來的思想、工和作風等方面的情況作了全面認真地分析。領導班子還召開了黨員專題民主生活會,對每個黨員提出了評議意見,增強了每位黨員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心。在此,我單位認真組織開展了三項活動即「科普村村通」活動、「青年科技獎、自然科學優秀學術成果獎、科技建議獎即三項評選」活動、「全國第二十屆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這些活動是著眼於農村基層黨員幹部和廣大農民的科技致富能力,提高科技服務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水平;鼓勵科技工作者多出成果,加速我市科技事業的發展;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推動青少年科技教育健康發展的三項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加快了我市經濟和社會跨越發展的步伐,對農民、青少年、知識分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績如下:
一、構建農村科普的新平台——科普村村通工作
省科協、省財政廳科普村村通工作《實施意見》下發後,
我單位及時向市委領導做了匯報,根據上級要求和我市實際,就如何開展科普村村通工作,如何整合利用科普資源,搞好農村科普工作等問題進行了認真研究和思考。市科協本著立足實際,突出重點,務求實效的原則,確定把暢通科普資料發放渠道、搞好科普宣傳陣地建設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在完善利用好現有科普宣傳設施的基礎上,提出了為全市每個行政村建設一處標准化科普宣傳欄的工作目標,以便形成覆蓋面廣、實用性強的科普宣傳陣地網路,構建農村科普的嶄新平台。我單位採取市場化運作方式現已製作科普宣傳欄700個,4月20日開始村村安裝工作,7月份施工完成,這些科普宣傳欄為我市農村科普工作將會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也由此引發出許多科普工作的新課題。
二、我市科技人才健康成長,學術成果有新突破
為鼓勵青年科技工作者奮發進取和科技人才健康成長,
根據國家和省、市關於科技「三項評選」條例和辦法,於2005年3——4月份在我市開展了青年科技獎、自然科學優秀學術成果獎、科技建議獎評選活動。調動了廣大科技工作者建言獻策的熱情,形成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的社會風氣,科技工作者的才華脫穎而出——徵收自然科學優秀學術成果論文83篇(農學會28篇、醫學會24篇、林學會8篇、水利學會20篇、其他學會3篇),青年科技人才3人,優秀科技建議1項,現上報聊城市評選。
三、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有聲有色
為貫徹落實好魯科協發[2005]8號文件,按照山東省青年科技創新大賽的通知,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規范我市競賽工作,切實把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作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以推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的健康發展,市科協於2005年3——4兩月份在我市認真組織了全國第二十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競賽中堅持「自己選題、自己設計和研究、自己製作和撰寫的三子原則」,堅持「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的「三性原則」,引導廣大青少年積極參與研究性學習和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取得了初步的顯著成績。一是精心組織,細心安排。市科協召開了各學校青少年科技輔導員會議,學習了有關文件精神,共同學習了創新大賽競賽規則,安排了申報的內容和時間。今年參加競賽的學校有:臨清市第一中學、臨清市民族實驗中學、臨清市先鋒中學、臨清市武訓實驗小學、臨清市逸夫實驗小學、臨清市第八小學,參加學生共計2008人。二是大型的科技創新活動成績顯著。為做好申報工作,將來自各個學校的816幅作品、材料進行了初評,最終評選出科幻畫12幅、優秀科技活動4項、科技創新項目19項,經評審後上報省、市參賽。這些項目分別是:
兒童科幻畫有——樹葉飛船、浮動的家、能源節能器、空氣凈化飛行器、城市美化機車、月球家園、太陽能量車、防撞機動車設備、遨遊天空的人們、宇宙天梯、地球環境監測站、多莫神秘的天空。
科技活動有——參觀臨清市第二水廠凈化水的工程、探索宇宙伴我成長、空氣的污染和保護、監測空氣質量。
科技創新項目有——小學組:夏季教室降溫系統設計、地震的防預研究、警車-火箭-四雞爭鳴、環境監測站-客機-運輸機。初中組:概率的應用性問題、製作視力表、設計遮陽棚、噴漆火車、探究貓吃草原因、利用Flash動畫演示籃球技戰術。高中組:自動護眼桌、防火型節能充電器、「車式」郵遞包、新時代武器、中小城市旅遊資源及發展問題、新型簡單天氣預報器、現階段運用太陽能接收器的具體形式改造為瓷磚形式、智能化盆、未來戰斗系統的主戰坦克。
本次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培養了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了我市青年的科技素質。我市的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Ⅷ 武訓傳是喜劇嗎
不是哦
◎故事梗概
1949年12月5日,是武訓誕辰一百一十周年紀念日。平原省(現山東省)堂邑縣柳林鎮武訓的祠堂和墳墓前,
一位女老師正在向孩子們講述武訓的故事……
清道光二十五年,七歲的小武訓,父親已經去世,跟著母親要飯,雖受盡折磨,卻渴望能夠念書。他拿著辛
苦賣藝掙來的200文錢,跑進一家私塾,跪在地上求老師收下他,結果在眾人的笑罵中被趕了出來。不久母親也死
去了,他被一位善良的伯母收養。為了不拖累別人,他到處流浪,外出打工謀生。17歲時,他到館陶縣大地主張
舉人家做長工,和豪爽粗壯的車夫周大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張家,他親眼見到張舉人剝削農婦張二嫂和四奶奶
毒打女傭小桃,聽周大講述女傭小桃因不識字被張舉人騙寫賣身契的經過,更加感到窮人不識字的痛苦。當他想
用三年的工錢,為患病的伯母治病時,張舉人拿出假賬,說工錢已經支付完了。武訓與他爭辯,被吊起來毒打。
最後周大打倒保鏢,救出武訓。
張舉人當晚勾結縣官,將周大關進死牢。小桃因張舉人一家逼她嫁給曹屠夫,自己又無力逃跑幾次想自殺,
被錢媽勸阻。她准備找武訓商量,逃出苦海。武訓在破廟里三天三夜不吃不喝,沉思苦想,終於感悟到窮人不識
字就要永遠受欺負,於是決定要辦一個讓窮孩子上學不要錢的義學。
小桃來到破廟里找到武訓,此刻,武訓正沉浸在辦義學的計劃中。他將一個泥塑不倒翁送給了隨小桃前來的
小茂,以表明自己辦學的決心。這時,張舉人的狗腿子趕來打倒了武訓,強拉走了小桃。狂風暴雨,電閃雷鳴,
死牢里的周大、泥地上的武訓發出了「我們要報仇」的吶喊。
◎人物生平:
武訓先生(1838—1896),行七,字蒙正,自號義學症,謚號義學正;山東省堂邑縣(今冠縣柳林鎮)武庄人;中國近代群眾辦學的先驅者,享譽中外的貧民教育家、慈善家;原無名,名「訓」是清廷嘉獎他行乞興學時所賜。
武訓自21歲(清咸豐年間)起,武訓以行乞的方式集資興辦義學,目標是「使他們(貧苦人家子弟)無錢也能讀書,使他們讀了書不再被人欺」。
在30多年的時間內,武訓乞討的足跡遍及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等省。武訓在行乞過程中,為自己設計了一個奇特的造型以吸引人們的目光:先是賣掉右邊的辮子,剃光了右邊的頭發;後來又剃光了左邊的頭發,而在右邊又留起一撮頭發。也表演「拿大項」、「蠍子爬」的節目,或給人當馬騎,供人取樂,甚至吃糞便、磚瓦,以得到辦學的款項。
到光緒十四年(1888年),武訓已經靠乞討所得的款項置買了230畝田地作為學田,積蓄3800餘吊錢。於是他在堂邑縣柳林鎮東門外興辦起第一所義學——崇賢義塾。學校建成後,他到當地有學問的進士、舉人家跪請他們任教,並到貧寒人家跪求他們送子上學。當年就招收了50多名學生,學費全免,辦學所需經費就從他置辦的學田中支出。在這之後,每逢開學第一天時,武七都要先拜老師,次拜學生,這種儀式持續多年。
1890年,在今屬臨清市的楊二庄興辦了第二所義學。光緒22年(1896年),臨終那年,在臨清建成了御史巷義塾(現臨清實驗小學)。
武訓為了一心一意興辦義學,甚至堅持一生不娶妻室。
武訓一生勞苦,對自己又十分節儉,終因積勞成疾,於光緒22年(1896年)4月23日,在臨清御史巷義塾內(現臨清實驗小學)含笑去世,終年59歲,葬於堂邑崇賢義塾東側。有萬人以上群眾,包括堂邑、館陶、臨清三縣全體官紳,參加了武訓的葬禮。
武訓的義舉在當時受到各界普遍高度的評價,山東巡撫張曜下令免徵學田錢糧和徭役,並捐銀200兩。光緒皇帝封武訓為「義學正」,賞穿黃袍馬褂,又敕建「樂善好施」牌坊。
武訓是清朝末年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一個乞丐,靠著乞討斂錢,經過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修建起了三處義學,購置學田三百餘畝,積累辦學資金達萬貫之多,這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教育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事情,所以有人稱頌他是「千古奇丐」(馮玉祥語)。
◎批判緣由:
《武訓傳批判紀事》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報》發表毛澤東寫的社論《應當重視電影〈武訓傳〉的討論》,電影《武訓傳》上映於1951年初。它描寫和歌頌了清末武訓行乞興學的事跡。
《武訓傳》上映後,引起了兩種截然相反意見的爭論。贊揚者認為,這「是一部富有教育意義的好電影」,武訓是「永垂不朽值得學習的榜樣」。批評者認為,電影《武訓傳》是一種「缺乏思想性有嚴重錯誤的作品」、「武訓不足為訓」。這本是文藝界不同意見的正常爭論。
而毛澤東卻認為,電影《武訓傳》宣傳了反歷史唯物主義的反動思想,必須嚴肅批判。
他嚴厲地指出:《武訓傳》所提出的問題帶有根本的性質。承認或者容忍對它的歌頌,「就是承認或者容忍污衊農民革命斗爭,污衊中國歷史,污衊中國民族的反動宣傳為正當的宣傳」。他說「一些號稱學好了馬克思主義的共 產 黨員……竟至向這種反動思想投降」。並由引得出「資產階級思想侵入了戰斗的共 產 黨」的嚴重結論。
◎批判帶來的後果:
7月23日,《人民日報》又公布了經毛澤東親筆修改的《武訓歷史調查記》,說武訓是一個「大流氓、大債主和大地主」。這樣,《武訓傳》的討論就變成了全國性的政治大批判。批判持續一年多。這一批判嚴重地混淆了思想藝術和政治問題的界限,使著名的編導孫瑜受到沉重的打擊,40多位同志受到牽連。也給新中國的電影藝術創作的發展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據統計,1950年,我國拍攝國產故事片29部,1951年僅有1部。1951年至1954年4年中,共計拍攝了16部。
武訓是清末山東堂邑縣人,生於1838年,死於1896年。據傳他出身貧寒,青年時因苦於不識字而受人欺騙,決心行乞興學,以便讓窮人的孩子都能讀書識字,免受有錢人的欺壓,過上好日子。武訓經過30年的乞討,積累了一些錢,在他50歲以後陸續在堂邑柳林集、館陶、臨清辦起了3所義學,而他自己仍然乞討過活,直至死去。武訓的行乞興學活動,受到當時統治階級的贊揚,清末山東巡撫張曜曾奏准光緒帝給予「建坊施表」。武訓死後,其事跡「宣付史館」,被尊為「義乞」、「乞聖」。
Ⅸ 武訓是誰
中國近代一位偉大的奇人,一生貧苦。僅憑行乞建造3座義學校。可謂前無古而後無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