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小學德育內容包括
1、愛國主義教育。
2、革命理想與革命傳統教育。
3、集體主義教育。
4、勞動教育。
5、民主、紀律與法制教育。
6、人道主義和社會公德教育。
7、正確人生觀與科學世界觀教育。
德育內容,用來培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政治觀點、思想觀點和道德行為規范的體系。
(1)中小學德育體系擴展閱讀:
德育內容確定的依據是一定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及歷史傳統要求;德育的目的和任務;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道德發展水平。
受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傳統的影響,具有歷史性、民族性、階級性和繼承性。中國奴隸社會重視禮、樂教育。長期的封建社會里以儒家「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和「五常」——仁、義、禮、智、信為基本內容。
Ⅱ 中小學德育教育三維目標體系是
《基礎教育課抄程改革綱要襲(試行)》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提出了目標要求,構成了新課程的「三維目標」。「三維目標」指向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學生在品德、才智、審美等方面的成長。
「知識與技能」是教學的目標核心、「過程與方法」是課堂教學的操作系統,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則是課堂教學的動力系統,它隨著其他「二維」的實現而實現,是在此基礎上對教學目標的深層次開拓。「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對學生的一生而言意義就更加深遠,它突出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Ⅲ 建構大中小學一體化德育體系是什麼意思
落實數學核心素養、加強德育課程一體化建設實施方案為全面貫徹「深回化課程改革、落實立答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目標,真正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山東省小學數學在省教科所長、省數學教研員徐雲鴻老師的帶領下,圍繞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加強中
Ⅳ 我國中小學德育的途徑主要有哪些
1、說服教育法
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要求學生遵守道德規范、養成道德行為。首先要提高認識、啟發自覺、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這就需要運用說服的方法來講清道理,使學生明白,認識。只有學生的認識提高,認識到道德的必要性,才能自覺去履行。
學校為社會主義的學校,要把學生培養成為自覺的建設者,尤其要注重說服。說服的應用很廣,無論運用哪種德育方法,都離不開提高學生的認識,都需要結合運用說服的方法,但是僅僅強調或運用說服的方法是不行的。說服包括講解、談話、報告、討論、參觀等。
2、榜樣示範法
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範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榜樣包括典範、示範、評優。
3、實際鍛煉法
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實際活動以培養他們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鍛煉包括練習、制度、委託任務和組織活動。
4、品德修養指導法
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經過自覺學習、自我反思和自我行為調節,使自身品德不斷完善的一種重要方法。
學生品德的提高是一個能動的發展過程,它的成效同學生個人能否自覺主動進行道德修養緊密相關,學生的年齡愈大,他們個人進行的道德修養在自身品德發展中的作用也愈大,所以德育不得不重視學生的道德修養和提高他們的修養能力,如果沒有道德的修養,個人的進步就是不可能的。
修養包括:學習、座右銘、立志、自我批評、慎獨等。
5、陶冶教育法
通過創設良好的,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和藝術陶冶等。
6、品德評價法 (表揚、獎勵與批評、處分)
德育的各種方法各有特點與作用,每一種方法都是進行德育所不可缺少的,但又不是萬能的,它們之間相互補充、配合,構成了德育方法的完整系統。青少年學生品德的培養,不可能通過個別方法來實現,必定是科學地綜合運用全部德育方法的結果。所以教師要熟悉全部德育方法,善於創造性地運用。
(4)中小學德育體系擴展閱讀
德育即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質教育,是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著導向、動力、保證作用。中小學德育工作必須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中小學德育工作要堅持從本地區實際和青少年兒童的實際出發,遵循中小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規律和社會發展的要求,整體規劃中小學德育體系。
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務是,培養學生成為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具有社會公德、文明行為習慣、遵紀守法的公民。在這個基礎上,引導他們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思想覺悟,並為使他們中的優秀分子將來能夠成為堅定的共產主義者奠定基礎。
小學、初中、高中階段具體的德育目標、德育內容、德育實施途徑等均遵照國家教育委員會頒布的《小學德育綱要》、《中學德育大綱》施行。中小學德育工作要注意同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等緊密結合,要注意同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緊密結合,積極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促進形成良好的社區育人環境。
中小學德育的基本內容和基本要求應當在保證相對穩定的基礎上,根據形勢的發展不斷充實和完善。德育科研為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指導下,為教育行政部門的決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