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小學校 > 敬安鎮中心小學

敬安鎮中心小學

發布時間:2021-02-17 16:19:08

㈠ 沛縣三河尖礦區小學

我滴神啊,您連這么低級的問題都不明么?唉唉,慚愧了慚愧了……於是請看:沛縣位於江蘇省西北部,徐州市西北部,處於蘇、魯、豫、皖四省交界之地,是淮海經濟區1.2億人口的中心城市。境內交通通訊便利,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徐沛鐵路縱橫南北,與隴海鐵路和京廣鐵路、京九鐵路、京滬鐵路接軌。公路四通八達,境內通車里程1300公里,自然形成連接魯南、皖北、豫東和蘇北的交通樞紐。距徐州觀音機場僅有90公里,可直達北京、上海、成都、昆明、廣州、廈門、深圳等國內大中城市。程式控制制電話裝機容量20萬門,行動電話、寬頻高速互聯網等到現代通信網路已形成。地理位置沛縣位於江蘇省西北端,東靠微山湖、昭陽湖,與山東省微山縣毗連,西北與山東省魚台縣接壤,西鄰豐縣,南界銅山縣。地處北緯34度28分~34度59分,東經116度41分-117度09分,全境南北長約60公里,東西寬約30公里,總面積1576平方公里。沛縣境內無山,全部為沖積平原,海拔由西南部的41米到東北部降至31.5米左右。境內有9條骨幹河流,屬淮河流域泗水水系中的南四湖水系。沛縣屬溫暖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春季天干多變,年平均日照2307.9小時,年平均氣溫13.8度,一般年平均降水量766毫米。轄15個鎮,共325個行政村,50個居委會。全縣總人口123.8萬,耕地面積114.66萬畝,農村承包土地面積93.57萬畝,農村承包土地人口78.58萬人,人均承包耕地1.19畝。行政區劃沛縣轄16個鎮級單位:龍固鎮、楊屯鎮、大屯鎮、沛城鎮、胡寨鎮、魏廟鎮、五段鎮、張庄鎮、張寨鎮、敬安鎮、河口鎮、棲山鎮、鹿樓鎮、朱寨鎮、安國鎮、經濟開發區。龍固鎮在「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的江蘇沛縣,最具有龍文化色彩的地方便是龍固鎮。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稱作「真龍天子」的漢高祖劉邦,在沛縣起義之後,便在龍固(當時稱湖陵)打響了消滅暴秦的第一仗,使這座千古名城真正成為龍騰之地。龍固鎮地理條件較優越。它位於華北平原的東南邊緣,是華北大平原的組成部分。境內無山丘,河渠縱橫。境內有三河尖、龍東、龍固三座大型煤礦。龍固坑口矸石發電有限公司,徐州天成氯鹼有限公司、江蘇海嘯納米材料有限公司、徐州觀茂焦化有限公司、徐州天安化工有限公司、徐州天旭化工有限公司等大型工業企業。楊屯鎮位於江蘇省沛縣東北部,地處風景秀麗的微山湖畔,與山東接壤。全鎮總面積41平方公里,耕地3.2萬畝;下轄17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41個自然村,總人口58297人。2006年底,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TP)7.4億元,財稅收入319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200元。先後被評為省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鎮、省平安創建先進集體,市文明鎮、人口與計劃生育示範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縣經濟工作先進鎮、財政工作先進鎮。楊屯鎮已成為沛縣的農業大鎮、工業強鎮、商貿重鎮。大屯鎮沛縣工業強鎮、農業大鎮。鎮域有塑編、紡織、服裝加工、電子、化工、航運、裘皮工藝、鑄造8大主導產業,有百萬元以上工業企業276個,分布在一個兩個工業園和5個工業小區內,2006年工業總產值303355萬元。塑編業和服裝加工業是大屯優勢產業,有江蘇塑編第一鎮、沛縣服裝加工第一鎮之稱。大屯鎮農業以優質無公害稻米和小麥為主,重點發展生態肉鴨養殖業。2006年,鎮域擁有生態肉鴨養殖基地3個,鴨棚1008總量棟,年養殖總量2800萬羽,養鴨總產值5.1億元,純收入5600萬元,棚均年純收入5.6萬元,有全國生態肉鴨養殖第一鎮之稱。大屯鎮財政收入每年以40%以上的速度遞增,2006年財政總收入6229萬元,一般預算收入3945萬元,位列全縣第一名,在徐州市114個鄉鎮中分列第11名和第8名。2007年,大屯鎮財政收入將突破億元大關。大屯鎮是江蘇省文明鎮、省級新型示範小城鎮,2003年至2006年連續四年被評為沛縣經濟工作標兵鎮,2005至2006年連續兩年被評為徐州市經濟發展十強鎮。經濟開發區創建於2001年12月,是江蘇省政府批準的省級開發區。經過多年發展逐漸形成江蘇新型鋁材產業園、煤化工產業園、江蘇綠色農業產業園、光伏產業園等。開發區基礎設施已達到「五通一平」標准,可提供「七通一平」條件。區內高等級道路通車里程80餘公里,電力、通訊、供排水、燃氣等同步配套,綠化、美化和亮化工程同步跟進,項目承載能力大幅提升。目前已匯集了無錫益多集團、青島雙星集團、中煤集團大屯煤電集團、江蘇大屯鋁業、中國雨潤集團、深圳芭田股份、青島啤酒集團、海韜光電、香港協鑫集團、四川希望集團等150餘家國內外知名企業。2006年10月17日,在上海舉的首屆「長三角投資發展論壇」暨首屆「長三角最具投資價值開發區」評選活動中,沛縣經濟開發區在參與評選的200多家國家和省級開發區中脫穎而出,被評為長三角地區最具投資價值最具投資潛力的省級開發區。沛城鎮位於江蘇省北端,微山湖西畔,總面積114平方公里,總人口19.2萬人,轄兩個事處,29個行政村,19個街道委會。沛城鎮是沛縣人民政府駐地鎮,沛城鎮文化遺產豐富,名勝古跡眾多,泗水亭、歌風台、高祖原廟等歷史景點馳名中外。沛城鎮工業發展迅速,已形成了化工、食品、機電、機械、冶金、建材、紡織、服裝、樂器等行業齊全的工業體系。近年來,國內外客商紛紛來沛城鎮投資興業,現已有新加坡、香港、台灣、浙江、河南、張家港等20餘家投資商在沛城鎮建立了生產企業,商業商場體系建設已具規模,劉邦大酒店、燕山飯店等星級賓館日臻完善。沛城鎮已成為新興的工商業城鎮。湖西農場湖西農場原是微山湖西岸淺灘,淤積後,逐漸形成良田,地勢平坦,西高東低,高差3米,地層表面為沙土和亞沙土,土質肥沃,物產豐富,河網配套,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東臨微山湖,京杭運傍境而過,境內菜園河、韓壩大橋、韓壩五拱大橋、蘇北堤河等重要水系,縱橫交錯,網狀交織。西靠徐沛公路,沿湖公路等鎮村公路以鎮區為中心向各村輻射,道路四通八達,交通極為便利。胡寨鎮位於沛城東南,距縣城約10公里,西靠徐沛公路,東臨微山湖,京杭運河穿境而過,與境內鹿口河、王店大溝、紅光乾渠、順堤河、蘇北堤河等重要水系,縱橫交錯,網狀交織;西靠徐沛公路,沿湖公路穿境而過,長40餘公里的沛胡路、胡玄路、胡鹿路、胡十路等鎮村公路以鎮區為中心向各村輻射,道路四通發達,交通極為便利。胡寨鎮原是微山湖西岸淺灘,淤積後,逐漸形成良田,地勢平坦,西高東低,高差3米,地層表面為沙土和亞沙土,由於地屬黃泛沖積平原,氣候溫和,空氣清新,土質肥沃,物產豐富,河網配套,水利成龍,因此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糧食作物盛產水稻、小麥、大豆、玉米,經濟作物以花生、油菜、西瓜、蔬菜等為主,養殖業主要有豬、羊、雞、鴨、牛以及水產養殖等。胡寨鎮注重自然資源綜合開發,業業並舉,特種種養殖業發展迅速,支撐農村經濟半壁河山。魏廟鎮位於沛縣東南部,距沛城23KM,北接胡寨鎮;南與五段鎮相連;西南與張庄鎮毗鄰;西與張寨鎮接壤;東靠微山湖,又隔湖與山東省微山縣的高樓相望。總面積57.2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5947畝。2003年末,全鎮計有12384戶,總人口56718人,有滿族、回族、朝鮮族等七個少數民族203人,其中農業人口42932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84人。鎮區位於鎮域西部,面積2.2平方公里,鎮區人口規模1.2萬人,常住人口7090人,其中非農人口及流動人口3524人。魏廟鎮因其境內曾有一座宏偉壯觀的廟宇而得名。魏廟鎮民間剪紙刺綉歷史悠久,全鎮幾乎各村都有會剪紙刺綉的婦女,作為一種業余愛好,她們在勞動之餘剪枝花卉貼在小孩的肚兜上,衣服上,鞋上,再用七綵線依樣底刺綉,鮮艷美觀,花樣繁多。隨心所出:三月春桃,九月秋菊,還有「長命百歲、金玉滿堂、鳳穿牡丹」等花樣。在趕上誰家女兒出嫁,男兒結婚時,給剪個「雙喜、並蒂蓮雙鴛鴦、龍鳳呈祥」等,運用紅紙剪成各式各樣的圖案花紋,貼在陪嫁的器皿傢具上,倍增喜慶吉祥的氣氛。鎮區還有不少心靈手巧的木匠,在木器上刻成各式花紋,把「歲寒三友」等搬上傢具。近年來,有不少木匠改用新漆噴繪,在傢具上描繪出各式圖案花卉,並在民間廣泛流傳。魏廟鎮地處微山湖泛區,系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豐富,適宜種植小麥、水稻、棉花、大豆、油菜等各類作物。境內湖灘河塘較多,盛產魚、蝦蘆葦等。全鎮魚塘、網箱放養、稻田養殖面積達2萬畝,可年產各類魚、蝦、蟹等水產品1.5萬噸。五段鎮位於沛縣東南部,與二省三縣四鎮毗鄰,東靠"日出斗金"的微山湖,"黃金大道"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全鎮總面積48.7平方公里,鎮區面積2.1平方公里,人口近5萬人,可耕地面積6萬畝,灘塗和淺水面積近4萬畝。五段鎮河道縱橫,水豐草茂,且水陸交通便利,是優質大米、高產小麥、特種蔬菜、特種水產品的重要產區。素有蘇北「魚米之鄉的美稱。五段鎮共有男女勞動力2萬餘人,勞動力資源豐富。寬頻網路、全鎮通訊、郵電發達,擁有電話和無線電5000餘部,直達世界各個城市,擁有11萬伏的變電所一座,電力設施齊全,電力充足。張庄鎮地處沛縣的最南部,屬兩縣七鎮結合部,是徐州和沛縣之間的接點鎮,轄31個行政村,人口9.2萬人,面積10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9萬畝。交通便利,鄭沛公路、張敬路、張五路、崔孟路穿境而過。初步形成了強鎮富民的五大支柱產業,板材加工業生產領先於沛縣各鎮、瓦業生產為徐州地區最大的基地、中西樂器生產為全省重鎮、桑拿製造佔全國市場70%;農業打造亮點、形成特色,按照「支部引領、協會運作、黨員帶頭、農民主體」的模式,建成在全市有一定影響力的設施菜、設施鴨、設施菌生產基地。近年來,張庄鎮先後被評為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鎮、江蘇省「學、做、建」先進鎮,省體育強鎮,市社會治安安全鎮,市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鎮,縣經濟工作先進鎮等一系列稱號。張寨鎮沛縣張寨鎮總面積104.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47萬畝。鎮區位於鎮域中東部,面積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26人。張寨鎮位於沛縣城南十公里,距徐州四十公里,東依胡寨、魏廟兩鎮,南與張庄河口兩鎮接壤,西與棲山、朱寨相鄰,北挨沛城鎮。徐沛一級公路、徐沛鐵路穿境而過,棲唐張公路、肖五公路、沛敬公路縱橫交錯,鎮內水泥路四通八達,交通極其便利。鎮內水資源十分豐富,徐沛鐵路沿河、鹿口北支河、沛敬大溝、王店大溝分布境內,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水源。鎮內建有張寨、唐樓、付廟三個農貿市場,五條商業街,成為城南重要的農副產品集散地。敬安鎮江蘇省徐州市沛縣敬安鎮歷史悠久,人文薈萃,交通與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古老的黃河從這里經過,留下了神龜擱淺的傳說。據史冊記載,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經此地,下馬緊鞍而得名「緊鞍」,後人取諧音為敬安,延用至今。據史志記載:「敬安集始建於咸豐四年(公元1895年)城(指彭城)西北七十五里,舊屬五鄉,轄村五十二」。1958年9月9日,前國家主席劉少奇專程來敬安視察棉花生產;1982年和198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會長費孝通兩次來敬安考察小城鎮建設;1997年國務院副總理姜春雲來敬安視察小康村建設,對敬安兩個文明建設取得的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鎮內水資源豐富,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水源,鎮內農副產品資源豐富,已形成特菜、果品、優質棉、糧食四大生產基地。其中牛蒡和辣椒制種成為全國最大的種植基地,鋼鐵、建材、紡織生產是這個鎮的主導產業,為經濟的繁榮起著支撐作用。河口鎮地處沛縣西南部,東鄰美麗的微山湖畔,西靠大沙河萬頃果品基地,是市、縣新規劃建設的重點城鎮之一。全鎮轄區面積88平方公里,人口6.6萬人。省道徐豐一級公路穿境而過,距徐州50公里,距徐州觀音機場80公里,距徐州京杭大運河港50公里,距沛縣縣城及沛縣港25公里。境內有8條省、縣際公路,縱橫交錯,交通極為便利,是蘇魯豫皖四省交界地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河口鎮農副產品資源豐富,以盛產山葯、牛蒡、韭黃而聞名海內外,被譽為「特菜之鄉」。以河口為中心輻射周邊地區種植牛蒡、山葯、苔蒜、韭黃、蘆筍等20餘萬畝;果品有皇家嘎拉蘋果、日本紅富士、新紅星等;養殖業發展迅速,肉鴿、波爾山羊等已形成規模。河口鎮已成為江蘇省無公害特種蔬菜生產基地、優質果品生產基地、畜禽繁殖養殖基地。「沛公」牌山葯、牛蒡已通過江蘇省首批無公害農產品認定。河口鎮工業經濟迅速崛起,高起點的工業園區建設日臻完備,初具規模,已形成農副產品加工、電線、電纜、皮革、化工、鬃刷、針織、機械、電子,八大支柱工業體系,二百餘個品牌產品、銷售網點遍布全國各地,部分產品遠銷日本、韓國及東南亞等地區。棲山鎮位於沛縣西南部,距沛城20公里,人口66萬,面積956平方公里,南接徐豐一級公路,北連豐沛公路,交通便利。擁有4000門的電話程式控制交換機和傳輸光纜化通訊系統,信息傳播迅速、便捷。35萬千伏變電所一座,電力設施配套齊全,電力供應充足。棲山人稱「奇山」,是沛縣境內唯一的一座山,如今這座山因自然演變形成一個深40多米、面積約4000平方米的大石坑,石坑周圍有泉眼,泉水細流,終年不斷,形成了「仰頭不見山,低頭看碧潭」的獨特景觀。棲山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乾隆46年,黃河決口,淹沒沛城,沛縣縣政府遷至棲山,作縣治達70年之久,成為當時沛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1971年、1973年、1983年先後發現西漢末年至東漢初年墓葬五處,出土了大量文物,均被市、縣兩級博物館收藏,其中漢畫像石、彩繪陶盤均被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是名副其實的國寶。棲山鎮工業發展迅速,已形成白酒、特菜加工、桐木板才、童車、麵粉、化工、生物有機肥、飼料等骨幹企業,工業產品一百餘種。徐州高祖酒業有限公司被徐州市政府命名為「明星企業」。農副產品資源豐富,鎮域及周邊地區種植面積40多萬畝,高標准日光能溫室1600棟,蔬菜品種有山葯、牛蒡、蘆筍等;果品有美國黑提葡萄、日本紅富士蘋果、水蜜桃等;養殖業形成規模,擁有百頭奶牛場一個,百頭養豬場4個,五萬羽養雞場1個,年產600萬只鴨苗孵化場1個。棲山鎮已成為江蘇省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果品生產基地、畜禽繁殖養殖基地。「沛公」牌山葯、牛蒡已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商標。鎮域內3個農貿市場,2個專業市場,1個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的標准化綜合商城。棲山鎮規劃布局合理,結構緊湊,樓房林立,街面硬化整潔,環境優美,市場繁榮,已成為沛縣西南部的商貿中心。棲山鎮致力於經濟建設,財興人和,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各項事業協調持續健康發展。鹿樓鎮地處蘇北大平原,蘇、魯、豫、皖四省交界,土地總面積125平方公里,是全縣面積最大的鎮,總人口8萬多人。京滬、龍海鐵路在此交匯,境內京杭大運河、大沙河縱貫南北,321省道橫穿東西。距豐、沛兩縣城均為15公里,距京福高速公路40公里,距徐州觀音機場90公里,可直達國內大中城市,水、陸、空交通便捷。安裝有衛星地面接收系統,開通程式控制電話8000多門,移動網路覆蓋全鎮,交通通信發達。本鎮屬黃河沖積平原,土壤沙質,光照充分,年均日照2400小時,氣候溫和。年均降水量870mm,無霜期長達到200天之久。境內水資源豐富,大沙河縱貫南北16公里,帶狀水庫集中分布轄區,長年蓄水量達5000萬立方米。電力資源充足,供電容量達2萬千瓦時。徐州煤礦大屯煤電公司雙樓西風井礦坐落鎮北,享受優惠電價。物產資源豐富,林果、瓜油、特菜、糧棉、波爾山羊、肉鴨、肉牛、蛋雞、生豬等農副產品為農業主導產品。結構調整特色鮮明,觀光農業、特色農業、規模農業異彩紛呈,林果、花生、棉花種植業,畜禽養殖業久負盛名,是蘇北第一農業大鎮,素有「果都林海」、「肉羊肉鴨之鄉」的美譽。已形成萬畝林木、萬畝果品、萬畝花生、萬畝棉花和年出欄30萬只肉羊、1000萬羽肉鴨的六大特色產業版塊。特別是集觀光、體閑、旅遊等為一體的西部大沙河生態觀光農業經濟帶的建設,使這一地區的集聚力和輻射力日益凸顯。私營個體經濟方興未艾,形成了以農副產品加工為龍頭,機械製造、生物制劑、板材加工、紡織、鑄鋼為骨幹,民營工業園區為依託的工業發展體系。農業主要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特色種植、養殖,重點引進種畜種禽、中介、農業資源綜合開發;工業主要圍繞適應市場需求,提升產品檔次,擴大產品外銷,增加出口創匯項目,重點引進林木、果品、棉花、花生深加工、塑料編織袋生產及飼料加工等項目。朱寨鎮位於沛縣西部,轄區總面積82平方公里,社會總人口6.1萬。朱寨鎮東鄰沛城,西靠大沙河,沛豐路、沛鴛路橫穿東西,沛敬路、龍河路縱貫南北,交通極為便利。朱寨鎮北依大屯煤電公司,鎮內坐落著徐州礦務局張雙樓礦,煤電資源十分豐富。在農業生產上,已形成了萬畝稻米良種繁育基地、萬畝梨果生產基地、萬畝淺水藕生產基地等特色農業基地;在畜禽養殖上,充分發揮近城靠礦優勢,大力發展肉鴨、良種豬等優質品種生產基地,其中肉鴨年出欄量已達2000萬羽,主要銷往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沛縣華物園特種養殖場被農業部列為「國家級種豬基因工程實驗基地」。在工業生產上,目前已形成了以工藝鑄造、木材加工、精細化工等三大支柱、多輪驅動的良好局面。為來鎮外商創造更加優越的投資環境,鎮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開辟了閆集、梅村、燕牌坊等三個工業園區,並制定了相應優惠政策。朱寨鎮黨委、政府竭誠歡迎各界人士前來投資洽談,攜手合作,共創偉業。安國鎮地處微山湖西畔,距沛城20公里,距沛屯火車站5公里,人口11萬,面積103.3平方公里。沛王公路、沛龍公路穿境而過,交通極為便利。大沙河橫穿南北,引水河與微山湖相通,與京杭大運河、徐沛河相連,形成極為便利的水上交通運輸。全鎮通訊、郵電發達,擁有電話和無線電話4700餘部,傳真直達世界各個城市。大型國有企業徐州礦務集團張雙樓煤礦坐落境內,年產原煤200萬噸,煤炭資源豐富。110KV變電所1座,35KV變電所2座,電力設施齊全,電力充足。安國鎮歷史悠久,漢文化資源得天獨厚,素有「五里三侯,一代帝王鄉」之稱。西漢時絳侯周勃生於周田村,安國侯王陵的府第在安國集,潁陰侯灌嬰的食邑在灌嬰村,漢高祖劉邦小時候居住在劉邦店。安國鎮工業發展迅速,已形成鑄造、釀酒、繅絲、紡織、塑編、木材加工、機械製造等八大工業體系,工業產品100餘種。徐州古沛酒業有限公司、華東紙製品有限公司、徐州春燕水泵廠、中外合資徐州宏泰毛紡織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幹企業發展迅猛。私營經濟發展迅速,私營個體戶口1100餘戶,私營企業200餘家。建成了張雙樓、劉邦、五座樓、周田、蔡家五大工業園區,形成了板皮加工、塑料編織、鑄造加工、機械製造四大主導產業。有台灣、山東、浙江等外地客商100多家來鎮投資廠。安國鎮農副產品資源豐富,有優質小麥、「無公害水稻」、「高蛋白玉米」等糧食作物7.4萬畝,芸豆5000畝,黃皮洋蔥1000畝、脫毒土豆1000畝、東北毛茄1000畝、越冬甘藍1000畝、大沙河無籽西瓜14000畝、優質紅富士蘋果4000畝、桑園5000畝。有年出欄300萬羽的肉鴨養殖基地、年出欄150萬羽的合同雞養殖基地、有大型的波爾山羊養殖基地。安國鎮環境優美,市場繁榮,小城鎮建設功能齊全。形成了「鎮村一體,共同繁榮」的格局。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經濟、文化、衛生、教育等各項事業健康發展。歷史沿革沛縣,因古有「沛澤」而得名。沛縣為漢高祖劉邦的故鄉和發跡之地,亦是明太祖朱元璋祖籍,向有「漢湯沐邑」、「明先世家」和「千古龍飛地」之稱。春秋戰國時,沛地屬宋國,齊、楚、魏滅宋,楚得沛地,設縣。秦統一中國後,建沛縣,屬泗水郡。西漢改為沛郡,轄沛縣。北齊天寶元年(550)撤銷沛郡,沛縣隸屬彭城郡。隋、唐時隸屬徐州。宋金議合後,沛縣入金。金天興二年(1233),沛地升格稱源州。元代沛縣先後屬濟寧府、濟州。明、清時隸屬徐州、徐州府。民國初年隸屬徐海道,民國37年(1948)11月全境解放,正式組建沛縣民主政府,隸屬於冀豫行署湖西專員公署。1953年1月,隸屬於徐州地區專員公署。1983年1月,實行市管縣新體制,沛縣隸屬徐州市。至今已有2200餘年的歷史。-----------------------------------------------------------------------------------------------------------------------還有其他,就不一一介紹了,想知道,請登錄/f?kw=%C5%E6%CF%D8&fr=ala0

㈡ 徐州到敬安鎮最後一班車趕不上,有其他方法回去嗎

從汽車總站坐去豐縣直達大巴,路過敬安鎮。發車前告訴司機你到敬安下車,應該可以。就是車票貴了點。

㈢ 敬安鎮的經濟建設

2013年,敬安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8.3億元,增長2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03億元,稅收佔比回98.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答1.36萬元,增長14%;全年共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3.6億元,增長38.2%,其中,規模以上投資48.9億元,增長32.5%;外貿完成1850萬美元,實際到賬注冊外資230萬美元。敬安鎮先後獲得江蘇省生態鎮、江蘇省放心消費鎮、江蘇省文明鎮、徐州市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並於2010年、2011年、2012年連續三年榮膺徐州市鄉鎮科學發展分類考核一等獎,順利獲得徐州市重點中心鎮命名,並被列為徐州市首批擴權強鎮試點鎮之一。

㈣ 誰知道2011師陶杯論文評比結果(徐州市)

論文作者 學校名稱 獲得獎項

張淑蘭 江蘇省實驗小學 三等獎

呂康鋒 豐縣梁寨鎮黃樓小學 三等獎

王艷 豐縣歡口鎮和事樓小學 三等獎

鄧淑穎 豐縣歡口鎮創新小學 三等獎

師鳳麗 豐縣首羨鎮中心小學 三等獎

徐秀玲 首羨鎮和集小學 三等獎

庄潔 豐縣梁寨鎮中心小學 三等獎

孫宗偉 豐縣宋樓中心小學 三等獎

蔣紅岩 豐縣師寨鎮中心小學 三等獎

李燕 豐縣順河鎮王寨小學 三等獎

史先臣 豐縣歡口鎮常庄小學 三等獎

牛興雨 豐縣歡口鎮沙庄小學 三等獎

趙靜華 江蘇省豐縣王溝希望小學 三等獎
蔣新蓮 江蘇省豐縣王溝希望小學 二等獎

李健 豐縣師寨鎮希望小學 三等獎

劉景閏 豐縣人民路小學 三等獎
代淑麗 豐縣人民路小學 二等獎

張旭剛 張麗麗 沛縣敬安鎮唐樓小學 三等獎

閆飛 沛縣河口鎮孟三樓小學 三等獎

蔡向麗 沛縣朱寨鎮中心小學 三等獎

梁瑞紅 沛縣沛城鎮郝小樓小學 三等獎

朱紅俠 沛縣正陽小學 三等獎
孔梅 沛縣正陽小學 三等獎

孫娟 沛縣魏廟鎮中心小學 三等獎

張健 沛縣安國鎮張集小學 二等獎

杜平 沛縣張寨鎮中心小學 三等獎

劉麗 沛縣胡寨鎮湖西農場小學 三等獎

孫傳傑 沛縣張庄鎮卓窪小學 三等獎

唐茗 大屯煤電公司第一小學 二等獎

丁允翠 沛縣河口中心小學 二等獎
汪建光 沛縣河口中心小學 二等獎

劉梅 沛縣沛城鎮鹿灣小學 三等獎

韋玉輝 沛縣安國鎮陳堯小學 三等獎

李麗 江蘇省沛縣張雙樓礦區學校 二等獎
吳瓊 江蘇省沛縣張雙樓礦區學校 三等獎

何鑫 銅山縣黃集鎮中心小學 三等獎

陶宏艷 銅山縣張集鎮店東小學 二等獎

李少飛 銅山縣大許鎮實驗小學 二等獎
王文榮 銅山縣大許鎮實驗小學 三等獎
岳喜玲 銅山縣大許鎮實驗小學 三等獎
朱芳 銅山縣大許鎮實驗小學 三等獎
李麗麗 銅山縣大許鎮實驗小學 三等獎

盧松梅 銅山縣伊庄實驗小學 三等獎

朱友亮 銅山縣大許鎮西探小學 二等獎

趙西群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柳泉鎮實驗小學 三等獎

張珊 銅山縣棠張鎮河東小學 三等獎

許繼忠 徐州市星源小學 三等獎

陳婭 徐州市大馬路小學 三等獎
陶艷艷 徐州市大馬路小學 三等獎

陳亞 徐州市玉潭實驗學校 三等獎
李倩 徐州市玉潭實驗學校 三等獎
付冰 徐州市玉潭實驗學校 二等獎
殷延沖 徐州市玉潭實驗學校 三等獎
陶蕾 徐州市玉潭實驗學校 三等獎

郝薇薇 徐州市中山外國語實驗學校 三等獎

李文菊 銅山區劉集鎮中心小學 三等獎

吳紅瑩 江蘇省銅山區柳新實驗小學 二等獎

張海婷 徐州市興北小學 三等獎

沙莉 銅山區黃集鎮陳樓小學 三等獎

汪涵 徐州市民主路小學 三等獎
田昆 徐州市民主路小學 三等獎
宋瑞 徐州市民主路小學 三等獎
唐龍 徐州市民主路小學 三等獎

高傳文 銅山縣棠張鎮牌坊小學 三等獎

郝敏 徐州市銅山縣房村鎮新莊小學 三等獎

李明明 徐州市銅山區實驗小學 三等獎
李賢 徐州市銅山區實驗小學 二等獎

李雪玲 銅山區漢王實驗小學 三等獎

何艷俠 徐州市銅山區新區實驗小學(二堡) 三等獎

張方方 徐州市銅山區黃集鎮神窪小學 三等獎

楊旭 睢寧縣睢城鎮青春小學 二等獎

張斌 睢寧縣睢城鎮睢城小學 三等獎
王俠 睢寧縣睢城鎮睢城小學 三等獎
杜永朕 睢寧縣睢城鎮睢城小學 三等獎

苗禮學 睢寧縣睢城鎮南門小學 一等獎
劉學武 睢寧縣睢城鎮南門小學 三等獎

竇述敏 睢寧縣桃園鎮糖坊小學 三等獎

周雨 睢寧縣第二小學 三等獎

姚敏 江蘇省睢寧縣實驗小學 二等獎
杜義超 江蘇省睢寧縣實驗小學 三等獎
寧海俠 江蘇省睢寧縣實驗小學 二等獎

宋曉燕 睢寧縣慶安鎮中心小學 三等獎

王玉梅 睢寧縣凌城鎮中心小學 三等獎

王飛躍 睢寧縣睢城鎮常青小學 三等獎

朱剛 睢寧縣梁集中心小學 三等獎

王娟 睢寧縣姚集鎮張圩小學 二等獎

田禮明 睢寧縣沙集鎮中心小學 二等獎
曹大坤 睢寧縣沙集鎮中心小學 三等獎
孫寧 睢寧縣沙集鎮中心小學 三等獎

王保衛 江蘇省睢寧縣教育局教研室 二等獎

陳敏 睢寧縣姚集鎮中心小學 三等獎

仲蘇 睢寧縣魏集鎮中心小學 三等獎

王瑞 睢寧縣沙集鎮丁陳小學 三等獎

周天輝 睢寧縣李集鎮軸山小學 三等獎

劉照中 邳州市官湖鎮中心小學 三等獎
苗蓯 邳州市官湖鎮中心小學 三等獎

劉樹剛 八義集鎮克永小學 三等獎

靳慶華 邳州市燕子埠鎮燕北小學 二等獎

劉海艷 邳州市趙墩鎮灘上中心小學 三等獎

李漢敏 八義集鎮張庄小學 三等獎

譚中玲 新沂市春華小學 三等獎

胡雙年 新沂市棋盤鎮城崗小學 二等獎

陳建鋒 新沂市城關小學 二等獎

邵允莉 新沂市新安小學 二等獎

田艷維 新沂市瓦窯中心小學 三等獎

張洪敏 新沂市雙塘鎮中心小學 三等獎

臧雪梅 新沂市窯灣鎮庄林小學 三等獎

杜厚嫻 新沂市草橋鎮周嘴中心小學 二等獎

周志敏 新沂市窯灣鎮王樓小學 三等獎

張敏 新沂市新店小學 三等獎

孫委 新沂市小湖中心小學 三等獎

王洪梅 新沂市徐塘小學 二等獎

金晶 徐州市解放路小學 二等獎
高瑋 徐州市解放路小學 二等獎
劉婧 徐州市解放路小學 二等獎
付潔 徐州市解放路小學 三等獎

李昕 徐州市徐師一附小 三等獎

任艷 徐州市雲興小學 三等獎
馬慕菡 徐州市雲興小學 三等獎
江靜 徐州市雲興小學 三等獎

任英麗 中國礦業大學附屬小學 三等獎

董敏 徐州市潘塘中心小學 三等獎
程婕 徐州市潘塘中心小學 三等獎
程秋瑾 徐州市潘塘中心小學 三等獎
周艷 徐州市潘塘中心小學 二等獎

馬培培 徐州市津浦西路小學 三等獎

戴倩 徐州市和平橋中心小學 三等獎

張琦 徐州市公園巷小學 三等獎

何書萍 徐州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附小 三等獎

陳紅 中國礦業大學附屬小學 二等獎

劉雪 徐州市光榮巷小學 三等獎

王佳 徐州少華街小學 三等獎

王皞 徐州市風化街中心小學 二等獎

鄭琨 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學附屬小學 二等獎

申淑媛 徐州市礦山路小學 二等獎

馮莉 徐州市段庄第二小學 二等獎

吳龍 徐州市楊西小學 三等獎

孫敏 徐州市賈汪區耿集瓦房小學 三等獎

閆石 徐州市賈汪區耿集鄭庄小學 三等獎

楊莉 徐州市賈汪區青山泉鎮中心小學 三等獎

趙紅梅 賈汪區紫庄鎮趙庄小學 三等獎

吳建 賈汪鎮小山子小學 三等獎

徐圍 徐州市賈汪區賈汪鎮鹿樓小學 三等獎

張燁 徐州市賈汪區特殊教育中心學校 二等獎

王黔黔 徐州市賈汪區耿集實驗小學 三等獎

李玲 徐州賈汪區江庄鎮中心小學 三等獎

王倩 徐州市賈汪區耿集王集小學 三等獎

論文作者 學校名稱 獲得獎項

董雯 豐縣群益中學 二等獎

胡艷 豐縣華山初級中學 三等獎
徐敬海 豐縣華山初級中學 三等獎
田崇君 豐縣華山初級中學 二等獎
張雪華 豐縣華山初級中學 二等獎
史經仁 豐縣華山初級中學 二等獎
陳秀海 豐縣華山初級中學 三等獎
劉尊躍 豐縣華山初級中學 二等獎
朱信梅 豐縣華山初級中學 三等獎
王成恩 豐縣華山初級中學 三等獎

武秀花 豐縣王溝中學 三等獎
奚新風 豐縣王溝中學 三等獎

吳娟 江蘇省豐縣中學 二等獎
王洪奎 江蘇省豐縣中學 三等獎
袁秀玲 江蘇省豐縣中學 二等獎
賈永健 江蘇省豐縣中學 二等獎
袁國慶 江蘇省豐縣中學 二等獎
李慧麗 江蘇省豐縣中學 二等獎
張春燕 江蘇省豐縣中學 三等獎
徐防震 江蘇省豐縣中學 二等獎
張妍 江蘇省豐縣中學 二等獎
韓鳳芹 江蘇省豐縣中學 三等獎

孫穎 江蘇省豐縣常店初級中學 二等獎
孫艷芳 江蘇省豐縣常店初級中學 三等獎
王靜 江蘇省豐縣常店初級中學 二等獎

蔣寶蓮 豐縣民族中學 二等獎
蔣金鳳 豐縣民族中學 二等獎
江光躍 豐縣民族中學 二等獎
邱文萍 豐縣民族中學 三等獎

李玉可 江蘇省豐縣順河中學 二等獎
李義明 江蘇省豐縣順河中學 三等獎
孫惠麗 江蘇省豐縣順河中學 三等獎

王惠 徐州市豐縣大沙河鎮李寨初級中學 三等獎

茌國麗 徐州市豐縣廣宇中英文學校 三等獎

王國成 江蘇省豐縣歡口鎮歡口初級中學 三等獎

高連朵 豐縣趙庄中學 三等獎

王清海 豐縣和集初級中學 三等獎

彭凱 江蘇省豐縣華山中學 三等獎
劉愛芳 江蘇省豐縣華山中學 三等獎

張鋒 江蘇省豐縣順河初級中學 二等獎

王勇 江蘇省豐縣師寨初級中學 三等獎
郭淑敏 江蘇省豐縣師寨初級中學 二等獎
丁繼磊 江蘇省豐縣師寨初級中學 三等獎

師三分 豐縣京庄初級中學 三等獎

周義忠 江蘇省豐縣中等專業學校 三等獎

渠立國 徐州市豐縣教育局 二等獎

韓淑娟 江蘇沛縣湖西中學 三等獎

梁小兵 江蘇省沛縣中學 二等獎
陳永鋒 江蘇省沛縣中學 二等獎
高維璽 江蘇省沛縣中學 二等獎
桓坤 江蘇省沛縣中學 三等獎
吳福寬 江蘇省沛縣中學 二等獎
唐娜 江蘇省沛縣中學 三等獎
陳紅 江蘇省沛縣中學 二等獎
劉剛 江蘇省沛縣中學 二等獎
楊贇 江蘇省沛縣中學 二等獎
王梅 江蘇省沛縣中學 三等獎
甘林秀 江蘇省沛縣中學 三等獎
張道銳 江蘇省沛縣中學 三等獎
盧大根 江蘇省沛縣中學 三等獎
劉春花 江蘇省沛縣中學 三等獎

劉娟 沛縣鴛樓中學 三等獎
蹤華 沛縣鴛樓中學 三等獎
李居超 沛縣鴛樓中學 三等獎

燕少華 沛縣朱寨中學 三等獎
徐培棟 沛縣朱寨中學 二等獎

李廣志 江蘇省沛縣第二中學 三等獎

郭紅心 沛縣第五中學 三等獎

朱佑華 沛縣湖西農場中學 三等獎

甄偉 沛縣體育中學 三等獎

陳娜 江蘇省沛縣張寨高級中學 三等獎

沈鋒 沛縣唐樓中學 三等獎
王敏 沛縣唐樓中學 三等獎

韓正偉 江蘇沛縣大屯中學 三等獎

張建民 沛縣郝寨中學 三等獎

程欣波 江蘇省沛縣河口中學 二等獎

劉玉珍 沛縣楊屯中學 二等獎

高淑靜 沛縣朱王莊中學 三等獎

馬立雷 沛縣閆集中學 二等獎

魏靜 江蘇省沛縣棲山中學 三等獎

孟翔 徐州市大屯礦區第二中學 三等獎

朱陽春 沛縣鹿灣中學 三等獎

房文生 江蘇省沛縣中等專業學校 二等獎

張興輝 江蘇省沛縣安國中學 一等獎

梁訓華 沛縣王店中學 三等獎

孫敏 沛縣魏廟中學 二等獎

徐寶鳳 銅山縣利國鎮中心中學 二等獎

王傳彬 銅山縣徐庄鎮中心中學 二等獎

詹作永 銅山縣伊庄鎮中心中學 三等獎

張海俠 銅山縣大許鎮中心中學 二等獎
趙彥春 銅山縣大許鎮中心中學 三等獎

陳敏 郭集中學 三等獎

何飛虎 銅山縣棠張中學 三等獎

程麗麗 徐州市侯集高級中學 二等獎
盧文 徐州市侯集高級中學 二等獎
張二君 徐州市侯集高級中學 二等獎
李貞 徐州市侯集高級中學 三等獎

申翠 徐州市第三中學 三等獎

洪小根 銅山縣單集鎮中心中學 二等獎

陳慶民 銅山縣銅北中學 二等獎
王玉府 銅山縣銅北中學 二等獎

孫雪芳 銅山縣茅村中心中學 三等獎

楊姍姍 銅山縣柳泉鎮中心中學 二等獎

褚洪傑 銅山縣夾河中學 三等獎

陳法黨 銅山縣茅村中學 三等獎
孫蘭芳 銅山縣茅村中學 二等獎

李艷 銅山縣沿湖學校 三等獎

陳長征 銅山縣大彭鎮中心中學 三等獎

王孝培 銅山縣柳新鎮中心中學 二等獎
朱艷芳 銅山縣柳新鎮中心中學 二等獎

李輝 銅山縣劉集鎮中心中學 三等獎

郝遠智 銅山縣何橋中心中學 二等獎
朱浩 銅山縣何橋中心中學 二等獎
張敬 銅山縣何橋中心中學 二等獎
劉玉玲 銅山縣何橋中心中學 三等獎

董寶珠 銅山縣漢王中學 二等獎
王為英 銅山縣漢王中學 二等獎

張彬 銅山縣房村鎮中心中學 二等獎

孔永 江蘇省鄭集高級中學城區分校 二等獎

盧永華 江蘇省銅山中學 二等獎

賈強 徐州市第二中學 三等獎
魏靜 徐州市第二中學 二等獎
於斌 徐州市第二中學 三等獎
石慧 徐州市第二中學 二等獎
葛建華 徐州市第二中學 三等獎

丁偉明 銅山區三堡中心中學 三等獎

杜長春 銅山區棠張鎮中心中學 二等獎

李雪峰 徐州市九里中學啟東中學徐州分校 二等獎

孫琳 徐州第十中學 三等獎

沙公展 徐州高等師范學校 三等獎

鄧金枝 徐州市第三十三中學 三等獎

李德強 銅山區魏集中學 二等獎

馬桂梅 銅山區房村鎮中心中學 三等獎

王健 江蘇省徐州市樹人中學 三等獎

金暉 睢寧縣凌城中學 二等獎
張力 睢寧縣凌城中學 二等獎

劉貴芝 睢寧縣李集中學 二等獎
葛曉艷 睢寧縣李集中學 二等獎

蔣桂潔 睢寧縣高作初級中學 三等獎

姚小立 睢寧縣高集中學 一等獎

周奎 睢寧縣高級中學北校 三等獎

張君梅 睢寧縣城西中學 三等獎

張娟 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南校 三等獎
劉宏潤 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南校 二等獎
王慧 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南校 二等獎
顧則剛 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南校 三等獎
高敏 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南校 三等獎

胡正甫 睢寧縣第二中學 二等獎
王俐 睢寧縣第二中學 二等獎
李文靜 睢寧縣第二中學 二等獎
張維玲 睢寧縣第二中學 三等獎
劉陽 睢寧縣第二中學 三等獎

程德江 睢寧縣下邳中學 二等獎

湯道強 睢寧縣古邳中學 三等獎

朱輝 睢寧縣凌南中學 二等獎

肖朋 睢寧縣蘇塘中學 二等獎

凌道金 睢寧縣朱集中學 三等獎

余賀 王集第二中學 三等獎

吳瑞雪 睢寧縣魏集中學 三等獎

吳桂梅 江蘇省睢寧縣王集中學 二等獎

邱袁 睢寧縣慶安中學 二等獎
冷永 睢寧縣慶安中學 三等獎

王行升 睢寧縣高作高級中學 二等獎
王振華 睢寧縣高作高級中學 三等獎
仝艷紅 睢寧縣高作高級中學 三等獎

邱怡寧 睢寧縣雙溝中學 二等獎

朱紅艷 睢寧縣龍集中學 二等獎

王方元 睢寧縣王林中學 二等獎

徐娟 新世紀中學 三等獎

朱維方 睢寧縣文華中學 二等獎

彭運章 江蘇省運河中學初中部 二等獎

楊雪 江蘇省運河中學 二等獎
臧加生 江蘇省運河中學 三等獎
郭瓊 江蘇省運河中學 三等獎
焦嬌 江蘇省運河中學 二等獎
張明明 江蘇省運河中學 二等獎
周燕 江蘇省運河中學 二等獎

王秋月 邳州市宿羊山鎮中心中學 二等獎

庄順利 宿羊山高級中學 二等獎

彭岐章 邳州市趙墩中學 三等獎

張根義 邳州市議堂中學 三等獎

李艷 邳州市炮車中學 二等獎
孟慶武 邳州市炮車中學 二等獎
陳金香 邳州市炮車中學 三等獎

陳明興 邳州市第二中學 三等獎

劉剛 新沂市第一中學 三等獎

白廣瑞 新沂市棋盤中學 二等獎
馬計彩 新沂市棋盤中學 三等獎

潘高峰 新沂市第四中學 三等獎

陶孝忠 新沂市高流中學 二等獎

姜艷銘 新沂市實驗學校 二等獎
晁成功 新沂市實驗學校 三等獎

周富琴 新沂市高級中學 二等獎

曹元順 新沂市棋盤初級中學 二等獎
劉恆緒 新沂市棋盤初級中學 三等獎
胡翠文 新沂市棋盤初級中學 三等獎
孫二梅 新沂市棋盤初級中學 二等獎

賀芳 新沂市高流初級中學 三等獎

侯蘇洲 新沂市高塘中學 三等獎

朱春俠 新沂市第五中學 二等獎

王強 新沂市合溝中學 三等獎

張祥剛 新沂市唐店中學 三等獎

沈湘蓮 新沂市黑埠中學 三等獎

曹銀虎 新沂市邵店中學 二等獎

靳如猛 新沂市馬陵山中學 三等獎

朱秀珍 徐州新沂市王樓中學 二等獎

黃麗麗 徐州市第八中學 三等獎

蔣金玲 徐州市第二十九中學 三等獎
徐佐 徐州市第二十九中學 三等獎
郭曉麗 徐州市第二十九中學 二等獎
崔梅 徐州市第二十九中學 二等獎

曹蕾 徐州高級中學 二等獎
李強 徐州高級中學 二等獎
王靜 徐州高級中學 三等獎
田淑華 徐州高級中學 二等獎
王培 徐州高級中學 一等獎

鄒維芳 徐州市農業幹部中等專業學校 三等獎

黃佩松 徐州市東苑中學 三等獎

魏潔 徐州市第一中學 二等獎
石斌 徐州市第一中學 二等獎

周海燕 徐州市第十三中學 二等獎
李淼 徐州市第十三中學 一等獎

孫桂梅 徐州市開發區大廟中學 三等獎

張曉慶 徐州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二等獎

孫艷 江蘇省徐州市中等專業學校 三等獎

李毅超 徐州市西苑中學 三等獎
羅紅雲 徐州市西苑中學 三等獎
齊媚 徐州市西苑中學 二等獎

譚蕾 徐州市第五中學 二等獎
蘇毅 徐州市第五中學 三等獎
周莉 徐州市第五中學 三等獎
孔玉海 徐州市第五中學 二等獎

胡小平 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學 二等獎

朱瑞 徐州市第三十一中學 三等獎
彭瑞娜 徐州市第三十一中學 二等獎
許曉麗 徐州市第三十一中學 三等獎
閆莉 徐州市第三十一中學 二等獎

韓文艷 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學 三等獎
盧潔 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學 三等獎
周旭 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學 三等獎

方德蘭 徐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二等獎

黃雁楠 徐州市九里中學 二等獎
岳彩勇 徐州市九里中學 三等獎
鄭方園 徐州市九里中學 二等獎

張立奎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大吳中學 二等獎
臧華夏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大吳中學 三等獎
劉書月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大吳中學 三等獎
王淑玲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大吳中學 三等獎

張芳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青山泉中學 二等獎
胡莉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青山泉中學 三等獎

張艷 徐州市賈汪實驗中學 二等獎

劉艷 徐州市賈汪區汴塘鎮中心初級中學 三等獎
趙芬 徐州市賈汪區汴塘鎮中心初級中學 三等獎

宋政豐 徐州市賈汪區耿集中學 二等獎
耿慶義 徐州市賈汪區耿集中學 三等獎
周廣超 徐州市賈汪區耿集中學 三等獎

張正蓮 徐州市賈汪區建平求知中學 三等獎

朱會普 徐州市賈汪堯舜中學 二等獎

彭敏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中學 二等獎

趙君蘭 徐州市賈汪工業園區南庄中學 三等獎

許春紅 徐州市第七中學 二等獎

張恆濤 徐州市賈汪中等專業學校 二等獎

㈤ 敬安鎮的歷史名鎮

江蘇省徐州市沛縣敬安鎮歷史悠久,人文薈萃。交通與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古老的黃河從這里經過,留下了神龜擱淺的傳說。大市場南端的樓叫「龜樓「,皆與傳說有關。 敬安古鎮,始於秦漢,隸屬徐州,後歸銅、沛所轄。敬安歷史悠久,遠在秦漢之際已有村落。有關史冊記載有喇叭庄、韓庄、毛庄、火燈庄、西李庄、申家莊等村名。歷經滄桑,兵匪為患,黃水泛濫,附近小庄逐步向敬安這塊高地靠攏,建寨成集。據傳成集已有四、五百年歷史。
明朝正德帝(1506--1522)出京巡視路過這里,見此是塊風水寶地,便下馬小憩。臨行前,迎送皇帝的一位老者上前叩拜,請求給本地賜名,正德帝瞅了老人一眼,只微微一笑,就緊鞍上馬而行了。老者雖未聽到皇帝的玉言,卻看到皇帝的笑貌和那馬快的緊鞍動作,於是他靈機一動對眾人說:「皇帝無言,緊鞍只笑,咱就叫『緊鞍』滿好。」
又傳乾隆下江南經過此地,「靜安」一宿,龍顏甚喜。賜名「靜安」。久而久之取偕音就叫敬安,一直流傳至今。 敬安鎮是徐州城北著名的商貿中心。敬安鎮地處豐、沛、銅三縣結合部,而且距離山東、安徽、河南三省較近,歷來就是商家聚集之地。據史志記載:「敬安集始建於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城(指彭城)西北七十五里,舊屬五鄉,轄村五十二」。這里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百姓勤勞,民風淳樸。因是徐州北門鎖鑰,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從楚漢相爭,到淮海決戰,都是先得敬安,後得徐州。這里距豐、沛、肖、碭及銅山都在七十里左右。明清時期,當時的轄區有銅山的何橋、黃集;沛縣的崔寨、張庄、孟庄;豐縣的范樓、梁寨、金陵,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因而四方商賈雲集,晉商徽商多在此地設立分號,歷史名鎮、蘇北重鎮、百里大集聞名遐邇。
這里商鋪鱗次櫛比、貨物堆積如山,不僅徐州的廣濟堂葯店在這里設有分鋪,就是山西的泉泰、泰順等商行也來這里經營布匹、雜貨等。20世紀20年代,奉軍將領朱玉賢解甲歸田後,還在鎮里建起了上下各11間的三層商貿大樓,人稱33間樓。敬安境內十字大街,商店林立,徐州西北一帶物產多在此為集散地,故商業之繁華較諸豐沛縣城尤為發達啊!

㈥ 徐州沛縣敬安鎮唐樓學校亂收費,還不開收據合理嗎

不合理,鄭集收費也不合理,都是市區了,還收費.

閱讀全文

與敬安鎮中心小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