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加強中小學公用經費支出的管理
加強中小學公用經費支出管理的對策和措施
(一) 創新管理模式,積極探索並不斷完善「以縣為主、集中收支、分戶核算、分級管理」的「校財局管」模式和方法。
(二)增強領導對公用經費支出管理的意識
《會計法》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這就界定了校長必須為中小學公用經費的支出管理及結果負責。學校主要領導是公用經費支出管理的第一責任人,領導對公用經費的管理意識提高是做好該項工作的關鍵。這要求校長要主動學習和掌握本單位涉及的常規財務管理知識並熟悉相應法律法規,自覺增強對公用經費支出管理的思想意識。
(三)健全中小學公用經費支出管理制度
首先,確定中小學公用經費的使用原則。中小學要按照輕重緩急、統籌兼顧的原則合理安排使用公用經費,既要保證開展日常教育教學活動所需的開支,又要適當安排保證學生全面發展所需的活動經費。其次,建立嚴格的預算管理制度,合理編制預算,嚴格執行預算,全面分析財務決算,建立公用經費使用的分析機制和績效評價機制。再次,制定學校公用經費內部管理辦法,科學確定公用經費支出結構,細化支出范圍與標准,嚴格控制管理性支出。最後,規范實物管理程序,建立健全物品采購、驗收、進出庫、保管、領用管理制度,明確責任,嚴格管理。
(四)提高中小學公用經費的會計核算水平
提高中小學公用經費的會計核算水平,關鍵要提高會計人員專業素質和信息化水平。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快學校財會隊伍建設,有計劃、有組織地分期分批輪訓在崗的財會人員,規定學習內容,建立考核制度,使其樹立提高自身素質的自覺性和迫切性,樹立競爭意識,增強從業人員的事業心、責任心,工作進取心,促進其職業道德,工作水平的提高。不斷加強財經法規學習,嚴格根據財政部制定的《政府收支分類科目》規定的公用經費支出范圍,對中小學公用經費進行正確的明細核算,合理區分辦公費、招等費、交通費、會議費、培訓費等經濟科目的核算內容,准確反映學校公用經費支出的狀況。
(五)加強對中小學公用經費支出憑證的審核
審核支出憑證是否合法、真實。支出憑證必須符合有關政策法規、符合本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制度。發票不得超出使用期限、所列內容不得超出單位的經濟業務范圍。嚴禁使用「白條」報支費用,嚴禁使用合法票據虛列支出,套取資金。
審核支出憑證填寫是否規范完整,手續是否齊全。發票要有供貨單位財務公章、貨物名稱、單價、數量等基本要素,商品名稱使用「辦公用品、食品、維修」等模糊詞語的發票,需附蓋有銷售單位印章的清單。每筆會計業務的原始憑證,必須有相關職能部門或崗位人員的經辦、驗收、證明、審核、審批等環節,支出憑證的附件資料必須齊全。
(六)優化中小學公用經費的支出結構
嚴格規范各種支出行為,優化公用經費支出結構。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對節約潛力大、管理薄弱的支出項目,加大管理力度,從嚴控制,提高經費使用效益。對招待費,交通費實行總額控制,招待費最高不超過年度公用經費支出預算的4%。除「招待費」科目支出外,其他科目一律不得列支招待費用。交通費和差旅費最多不得超過年度公用經費總額的5%。按照不低於學校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8%的比例安排教師培訓費;按照不低於學校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15%安排實驗儀器設備及圖書資料、專用材料等購置;按照不低於年度公用經費10%的比例安排中小學的零星維修以及在校舍防雷、校舍檢測等方面的開支並根據相關規定上報審定後組織實施。按規定在公用經費中足額安排信息技術費,用於教學資源和軟體的購置以及網路信息費用支出;嚴格控制其他支出,相關支出按財政部門、教育主管部門及學校的有關規定執行,不得用於與教學教研無關的外出考察等方面的開支。
B. 新修訂的中小學會計制度從什麼時候開始實行
關於印發《中小學校會計制度》的通知
財會[2013]28號
國務院有關部委、有關直屬機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
為適應財政預算改革和中小學校教育管理體制變化的需要,進一步規范中小學校的會計核算,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事業單位會計准則》(財政部令第72號),結合新修訂的《中小學校財務制度》(財教〔2012〕489號),我部對《中小學校會計制度(試行)》(財預字〔1998〕104號)進行了全面修訂。現將修訂後的《中小學校會計制度》印發給你們,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執行中有何問題,請及時反饋我部。
財 政 部
2013年12月27日
C. 淺析如何加強中小學財務管理工作
一、重視財務管理抄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增強財務工作的責任感,建立高效的財務管理制度。二、嚴格規范財務收支行為,嚴格執行教育局相關財務管理規定。三、加強制度建設,嚴守財務制度,嚴禁濫發各種福利,嚴禁在營養餐中牟利,嚴禁隨意舉債,嚴禁公款私存,嚴禁賬外賬和「小金庫」。四、強化學習意識、規范意識、廉潔意識,不斷增強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D. 如何加強中小學公用經費支出管理
加強中小學公用經費支出管理的對策和措施
(一) 創新管理模式,積極探索並不斷完善「以縣為主、集中收支、分戶核算、分級管理」的「校財局管」模式和方法。
(二)增強領導對公用經費支出管理的意識
《會計法》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這就界定了校長必須為中小學公用經費的支出管理及結果負責。學校主要領導是公用經費支出管理的第一責任人,領導對公用經費的管理意識提高是做好該項工作的關鍵。這要求校長要主動學習和掌握本單位涉及的常規財務管理知識並熟悉相應法律法規,自覺增強對公用經費支出管理的思想意識。
(三)健全中小學公用經費支出管理制度
首先,確定中小學公用經費的使用原則。中小學要按照輕重緩急、統籌兼顧的原則合理安排使用公用經費,既要保證開展日常教育教學活動所需的開支,又要適當安排保證學生全面發展所需的活動經費。其次,建立嚴格的預算管理制度,合理編制預算,嚴格執行預算,全面分析財務決算,建立公用經費使用的分析機制和績效評價機制。再次,制定學校公用經費內部管理辦法,科學確定公用經費支出結構,細化支出范圍與標准,嚴格控制管理性支出。最後,規范實物管理程序,建立健全物品采購、驗收、進出庫、保管、領用管理制度,明確責任,嚴格管理。
(四)提高中小學公用經費的會計核算水平
提高中小學公用經費的會計核算水平,關鍵要提高會計人員專業素質和信息化水平。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快學校財會隊伍建設,有計劃、有組織地分期分批輪訓在崗的財會人員,規定學習內容,建立考核制度,使其樹立提高自身素質的自覺性和迫切性,樹立競爭意識,增強從業人員的事業心、責任心,工作進取心,促進其職業道德,工作水平的提高。不斷加強財經法規學習,嚴格根據財政部制定的《政府收支分類科目》規定的公用經費支出范圍,對中小學公用經費進行正確的明細核算,合理區分辦公費、招等費、交通費、會議費、培訓費等經濟科目的核算內容,准確反映學校公用經費支出的狀況。
(五)加強對中小學公用經費支出憑證的審核
審核支出憑證是否合法、真實。支出憑證必須符合有關政策法規、符合本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制度。發票不得超出使用期限、所列內容不得超出單位的經濟業務范圍。嚴禁使用「白條」報支費用,嚴禁使用合法票據虛列支出,套取資金。
審核支出憑證填寫是否規范完整,手續是否齊全。發票要有供貨單位財務公章、貨物名稱、單價、數量等基本要素,商品名稱使用「辦公用品、食品、維修」等模糊詞語的發票,需附蓋有銷售單位印章的清單。每筆會計業務的原始憑證,必須有相關職能部門或崗位人員的經辦、驗收、證明、審核、審批等環節,支出憑證的附件資料必須齊全。
(六)優化中小學公用經費的支出結構
嚴格規范各種支出行為,優化公用經費支出結構。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對節約潛力大、管理薄弱的支出項目,加大管理力度,從嚴控制,提高經費使用效益。對招待費,交通費實行總額控制,招待費最高不超過年度公用經費支出預算的4%。除「招待費」科目支出外,其他科目一律不得列支招待費用。交通費和差旅費最多不得超過年度公用經費總額的5%。按照不低於學校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8%的比例安排教師培訓費;按照不低於學校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15%安排實驗儀器設備及圖書資料、專用材料等購置;按照不低於年度公用經費10%的比例安排中小學的零星維修以及在校舍防雷、校舍檢測等方面的開支並根據相關規定上報審定後組織實施。按規定在公用經費中足額安排信息技術費,用於教學資源和軟體的購置以及網路信息費用支出;嚴格控制其他支出,相關支出按財政部門、教育主管部門及學校的有關規定執行,不得用於與教學教研無關的外出考察等方面的開支。
(七)加強中小學公用經費支出的監督檢查
一是外部監督部門加強監督。教育局作為主管部門應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學校負責人及財務人員要從思想上提高廉潔自律意識。財政、教育、審計、教育督導室對中小學校公用經費使用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對未按規定使用公用經費,擠占、挪用公用經費的,按《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進行查處,並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學校外部監督部門對學校公用經費使用情況的檢查每年至少要1至 2次,最好對公用經費的監管進行前移,採用事前、事中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確保中小學公用經費全部用於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
二是學校內部組織加強監督。中小學公用經費支出管理,要實行財務公開、民主理財,增強學校財務工作透明度。學校應建立由行政、工會、教職工代表組成的財務審查小組,對學校公用經費收支情況進行審查;學校應建立年度公用經費使用的公示制度,定期公布公用經費使用情況,接受教職工的監督。
中小學公用經費在保證學校正常運轉方面發揮了重要性作用。學校和各級管理部門必須提高認識,健全制度,加強核算,強化監督,規范和加強公用經費的支出管理,切實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確保學校的正常運轉和教育教學業務的順利完成,促進教育事業的穩定健康發展。
E. 如何進行新中小學會計制度科目核算
一、為規范中小學校的會計核算,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及《事業單位會計准則(試行)》(財預字〔1997〕286號)等有關法規,結合中小學校的特點,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適用於各級人民政府舉辦的普通中小學校、職業中學、特殊教育學校、工讀教育學校、幼兒園、成人中學和成人初等學校。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舉辦的上述學校參照執行。
學校所屬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校辦產業的會計核算按照同行業企業會計制度執行,必須定期向學校報送會計報表。
學校基本建設投資的會計核算,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三、學校會計年度自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四、會計核算基礎主要採用收付實現制,對實行內部成本核算的勤工儉學收支可採用權責發生制。
五、學校會計記賬採用借貸記賬法。
六、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發生外幣收支的業務,應當摺合為人民幣核算。
七、會計記錄及報表填列以人民幣「元」為金額單位,元以下記至角、分。
八、學校會計核算,應按本制度的規定設置和使用會計科目。不需用的科目,可以不用。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不影響會計核算要求、會計報表指標匯總以及提供統一的會計報表的前提下,可根據實際情況分設某些科目,統一二級科目和明細科目的設置。學校在符合上述要求前提下,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分設某些明細科目。
本制度規定的會計科目編號不得改變或重編。會計科目之間留有的空號,供各地分設會計科目之用。
九、填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應同時填列會計科目的名稱和編號,或只填列會計科目名稱,省略其編號。不準只填科目編號,不填科目名稱。
十、本制度規定了學校對外報送會計報表的格式和編制報表的要求,學校內部管理需要的報表可自行規定。
十一、會計報表的報送時間按當地財政部門的規定執行。年度會計報表應附收支情況說明書,對年度預算的執行情況,資產、負債及專用基金變動情況,對本期或者下期財務狀況發生重大影響的事項以及需要說明的其他事項加以說明。
對外報出的會計報表應依次編定頁數,加具封面,裝訂成冊,加蓋公章。封面上應註明:學校名稱、報表所屬期間、報出日期等,並由校長和會計主管人員簽名。
十二、學校會計檔案的管理,按財政部和國家檔案局制定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執行。
有關會計核算的一般要求及會計核算事宜,按財政部印發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財會字〔1996〕19號)辦理。
十三、本制度由財政部和教育部負責解釋和修訂。
十四、本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