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鳳陽縣的經濟
鳳陽縣從實行農業「大包干」以來,不斷調整產業結構,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確定並實施了「強化工業、調整農業、開發旅遊業、帶動發展第三產業」的總體戰略規劃,緊圍繞構建「和諧鳳陽、人文鳳陽、生態鳳陽、魅力鳳陽」和「打造中國最具競爭力的玻璃產業基地、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家級生態農業縣」的奮斗目標,大力實施「東向發展、工業立縣、產業強縣、科教興縣」四大戰略,經濟和社會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2009年,實現財政收入6.29億元,糧食總產達71.6萬噸,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2.89億元,一、二、三產業比達到29.1:39.4:31.5的水平,鳳陽縣城鎮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2311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902元。
2012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0億元,財政收入15億元,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8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0億元,鳳陽縣城鎮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3804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911元。 鳳陽縣是個綜合性農業縣,以小麥、水稻等糧食生產為主。建國前,由於封建剝削制度的束縛和自然災害頻繁,農業生產水平很低。建國後,通過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運動,解放了生產力,農業生產不斷發展,但是受1958年「以鋼為綱,大煉鋼鐵」和「共產風」、「浮誇風」、生產瞎指揮等「左」的錯誤思想指導,加上「文化大革命」及持續自然災害影響,農業生產幾經周折,發展緩慢。到1978年鳳陽縣糧食總產量為14770萬公斤,畝產98公斤,人均收入不到100元。1979年起,鳳陽縣進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調整農業內部結構,農業生產才真正走上了蓬勃發展的道路。1985年鳳陽縣糧食總產量為45029.78萬公斤,畝產294公斤,總產是1978年的2.9倍,是1949年的9倍,畝產是1978年3倍,是1949年的7倍。結束了「吃糧靠國家,生產靠貸款,花錢靠救濟」的貧困局面,並開始向國家提供商品糧。1983年被國務院首批列為商品糧生產基地縣。
2008年鳳陽縣被省政府授予「小麥高產攻關先進縣」稱號,2009年、2010年連續兩年獲得「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2010年被省政府分別授予糧食生產「三大行動」和「農業產業化工作先進縣」稱號。2011年出台了《鳳陽縣促進現代農業獎補辦法》,被省農委向安徽省推廣;編制了《小崗現代農業示範區總體規劃》,示範帶動了鳳陽縣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累計建成標准化養殖小區349個,其中國家級3個、省級7個、市級15個,總量在滁州市排名第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6家,其中省級8家、市級18家。鳳陽縣鳳寶糧油食品有限公司成為鳳陽縣第一家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組建農業專業合作社327個,涉農協會41個。縣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聯合會獲得「中國合作經濟年度成就獎50佳合作社」稱號。掛牌成立了15個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建成了50萬畝優質水稻和50萬畝優質小麥等9大優質農產品基地,15個農產品通過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011年,鳳陽縣實現糧食總產74.7萬噸,繼續保持滁州第二,被省政府授予2011年度安徽省糧食生產三大行動先進集體。因連續八年獲得豐收,被央視「糧安天下、豐收中國」節目深度報道。2012年,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開發項目首次獲得安徽省優秀等次。 清光緒《鳳陽府志》記載:「鳳陽自古號稱蠶富絲枲、利冠諸郡,鳳絹壽綢,致澤可喜。」到了民國初年,只有府城尚有織者,但所出無幾。清朝末年,出現玉雕業,民國25年(1936年)從業人員有30餘人,手工操作琢磨玩具,日軍侵佔鳳陽後,玉雕業逐漸衰退。
民國3年,鳳陽出現了民族工業。資本家安少成、黨國慶、陳子衡等在臨淮關創辦了淮上火柴公司,僱傭500餘名工人。生產的火柴除供應安徽省一些縣外,還遠銷江蘇、河南等省。民國6年,英美資本家在門檯子開辦烤煙廠,民國8年建成投產。民國27年,日軍侵佔鳳陽後,淮上火柴公司倒閉,烤煙廠被日本人佔領控制生產。
建國前,鳳陽縣手工業僅有醬園、豆製品作坊、礱(lóng)坊、油坊、槽坊、鐵木坊、窯坊、棕草編織、手工卷煙、鞭炮、制香、制燭等。1949年,鳳陽縣工業產值375萬元。
建國後,人民政府於1950年重建烤煙廠,次年12月烤煙廠恢復生產。1951年12月24日,中共鳳陽縣委決定對鳳陽縣手工業生產情況進行調查。據調查統計,府城、臨淮關兩地私人手工業主要有鐵業23戶,從業人員92人;篾業37戶,從業人員108人;木業35戶,從業人員121人;織布業25戶,從業人員100人。
1952年開始,對私營工業、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歷時5年。據1956年統計,鳳陽縣已組織起來的手工業生產社、組達27個,社組人員567人;新建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和公私合營工業企業11個,職工698人。工業總產值859.2萬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工業產值327.82萬元,占工業總產值的38.15%。食品工業和紡織、縫紉及皮革工業是鳳陽縣工業中的主導行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57.64%。
文化大革命」開始,工業生產停滯不前。到1968年鳳陽縣工業生產總值由1965年的457萬元下降到352萬元,為1949年以來最低水平。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工業生產穩步增長。1980年鳳陽縣工業產值4406萬元,在工農業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上升到30.4%。1981年以後,推行經濟體制改革,擴大企業自主權,落實經濟責任制,逐步實行廠長負責制和承包經營責任制,並對工業企業進行整頓和技術改造,與此同時,公社、大隊辦工業也迅速興起。1984年,鳳陽縣工業總產值10210萬元,首次突破一億元大關。
2012年,鳳陽縣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0億元,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0戶,總數達78戶。共投入技改資金22億元,實施技改項目52個;愛爾思輕合金、潤輝新型建材、斯特嘉汽車零部件、優優反光材料等一批非硅企業落戶鳳陽縣,其中,投資4.5億元的龍源風力發電一期項目即將並網運營,投資23.5億元的滁州市報廢汽車循環經濟產業園被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批准為國家「城市礦產」示範基地,產業多元化發展格局正逐步形成。共投入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1.4億元,開工建設園區道路29條34.4公里,架設供電線路30.3公里,鋪設給排水管網20.4公里,園區開發面積達29平方公里,入駐企業達206家。初步形成了以鳳陽工業園區、鳳陽硅工業園、鳳陽寧國現代產業園為中心,以滁州市報廢汽車循環經濟產業園、小崗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園、浙商(鳳陽)工業園、蘇商(鳳陽)科技產業園、大廟石英砂加工集中區、武店建材加工集中區為支撐的「三加六」產業發展平台。其中,鳳陽寧國現代產業園按照「四軸、兩帶、北園、南城」總體發展思路,初步規劃15平方公里,啟動了園區控制性規劃修編和沿淮風景帶、板橋河風景生態綠帶兩個專項規劃編制,注冊成立了鳳陽鳳寧投資有限公司,搭建了融資平台,各項工作走在安徽省四個縣級南北共建園區的前列。 小學教育
清光緒三十一年七月,在府東街賓興公所設立鳳陽縣高等小學堂。光緒三十四年,在三元街設立鳳陽府小學堂(今鳳陽縣實驗小學),光緒三十二年在長淮衛(今屬蚌埠市)設公立兩等小學堂1所,在文昌街及府西街設立兩等小學堂各1所。光緒三十三年小學堂續有增設,有府城南門觀音庵設立兩等小學堂1所,臨淮鎮初等小學堂1所;另有私立初小3所,分別在府城西門外太平街、臨淮關舊巡檢署、城北衛東灣保。光緒三十四年在府城花鋪廊大街增設公立小學堂1所,在臨淮關西馬公祠增設兩等小學堂1所。
民國4年至民國8年,陸續在府城花鋪廊大街、明中都皇城內南庵和劉府、大溪河、武店、殷澗、紅心、井頭(今屬五河縣)、長淮衛分別設縣立第一至第九高等小學。民國15年全縣有小學400餘所。民國16年北伐後,全縣小學幾乎停辦,至民國25年,全縣共有小學162所,入學兒童8215人,占學齡兒童總數36849人的22.3%。民國27年日軍侵佔鳳陽,僅府城、明中都皇城、私立崇文、臨淮署街、立民5所小學開課,學生不足千人。此時由共產黨、國民黨及日偽三分政權,府城被日、偽軍佔領,小學恢復緩慢。
民國28年,新四軍除在曹店鄉戴庄村新建縣立小學外,還指令縣、鄉、保三級創建小學。民國30年春,在宋集鄉潘家村召開有教師、學生代表參加的宣教工作會議,專門研究發展解放區的教育問題,會後成立殷澗鄉中心學校。民國31年,日、偽軍進攻鳳陽山區,戴庄縣立小學遭焚毀,該校仍借用民房續辦,常常白天上課,夜晚轉移。
民國34年,抗戰勝利後,鳳陽縣鄉設中心國民小學(完小),有學生3772人,保設國民小學(初小)有學生4344人。1949年鳳陽縣共有小學190所,學生13000餘人(包括改良私塾)。經過整頓舊校,改造私塾,1950年,全縣有小學117所,在校學生17663人。從1951年起,各區增設民辦小學,至1958年,鳳陽縣有小學307所,在校學生48929人,入學兒童占學齡兒童78%。1959年至1961年國民經濟三年困難時期,小學教育受到影響,1961年鳳陽縣小學下降為208所,在校學生只有22371人。1962年後小學數量有所增加。1964年,縣教育局抽調14名幹部在總鋪區殷澗公社的青山、水庫、大盧3個山區大隊興辦10所耕讀小學作為試點。1965年,鳳陽縣有民辦耕讀小學1210所,學生達33715人。1966年,鳳陽縣小學為1007所,1976年為1093所。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合理調整學校布局,各公社完小改為中心完小,每個大隊設一完小,鄰近的生產隊合辦1所初小,這樣全縣小學有所精簡。至1985年,鳳陽縣小學為372所,在校學生76374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5.2%。
截止2013年,九年一貫制學校7所,中心小學29所,村級小學210所,民辦學校5所,均為十二年一貫制學校。2012年被省政府授予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先進地區。
中學教育
清光緒十九年鳳陽知府在鳳陽府衙東側改建淮南書院(今鳳陽中學),光緒二十七年改書院為「官立經世學堂」,旋改為鳳陽府中學堂,民國期間為省立四中,民國期間鳳陽縣有省立中學三所,即省立四中、六中、第三女子中學。
建國初期,鳳陽縣僅存1所中學,即「鳳陽縣第一初級中學」,在校學生97人。民國38年2月,江淮軍區在鳳陽創辦華東大學皖北分校和津淮中學,目的是培訓幹部。皖北分校歷時8個月。後建立鳳陽縣第一初級中學。1952年創辦臨淮中學(首任校長耿基)。1956年,鳳陽第一初級中學增設高中部,校名改為安徽省鳳陽中學,是鳳陽縣建國後第一所完全中學。1958年建立小溪河中學、黃灣中學。1959年,原煙草學校改為武店中學。1965年,鳳陽縣有普通中學6所,在校學生1998人。1966年,「五七」中學開辦。1978年棗巷小學在原有初中班的基礎上被批准為棗巷中學。至1985年,鳳陽縣共有中學42所,其中完全中學6所,在校學生21956人,教職工1273人。截止2012年,共有公立學校283所,其中,高級中學3所,完全中學(含職業中學)8所(包括保留高中建制的大廟中學),初級中學26所。
高等教育
鳳陽縣歷來重視專業技術教育,民國3年曾創立蠶桑學校,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建立鳳陽府師范學堂(今滁州城市職業學院),1950年建立皖北高級農林學校(今安徽科技學院),1958年在武店建立煙草學校等。1961年,鳳陽農業機械化學校(今安徽機電工程學校),1960年鳳陽縣有初等技術學校6所,即鳳陽初農、鳳陽煙校、石門山林校、曹店林校、大銀山林校、皇陵農校,合計19個班,學生725人;有社辦農業中學7所,12個班,學生443人。
截止2013年,境內設有本科院校1所、高職院校1所、重點中專1所。 鳳陽是安徽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古有「帝王之鄉」、「明皇故里」之名,今有中國農村改革「大包干」發源地之譽,是「改革之鄉」。古今故事眾說紛紜,歷史文化底蘊厚重。朱元璋登基第二年,在鳳陽營造了中國第一都城——「大明中都皇城」,成為後來南京、北京故宮的藍本。遺留的明中都皇城故城及其附屬建築、明皇陵、鼓樓、大龍興寺、禪窟寺等大量遺址、遺跡被列為國家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中都皇城故城遺址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鳳陽民間文化也深受人們喜愛。1955年著名鳳陽花鼓老藝人劉明英和歐家林應邀赴北京中南海為國家領導人匯報演出《王三姐趕集》,鳳陽花鼓被周總理比作東方的芭蕾舞,自此鳳陽花鼓又稱「東方芭蕾」,現如今已成為電視、文藝演出節目中的靚點。「鳳畫」工藝獨特,色彩豐富,寓意深刻,不僅是上乘的民間文化藝術作品,更是饋贈親朋好友的珍貴禮品。
2010年鳳陽縣圖書館、文化館、16個鄉鎮(園區)綜合文化站、244個農家書屋實現了免費開放。鳳陽縣新圖書館、博物館建設進展順利,主體工程已完工;成功舉辦了第四屆中國鳳陽花鼓文化旅遊節,全民健身實施計劃正式啟動,群眾體育活動蓬勃開展,投資300餘萬元升級改造了老體育場,新體育中心的選址、設計工作正在推進中;圓滿承辦了全國籃球俱樂部女子青年聯賽、全國少年古典跤錦標賽、全國少年自由跤錦標賽等賽事。
同時鳳陽縣內還盛行花鼓燈、花鼓戲、泗州戲、杈拉機等民間藝術..
鳳陽花鼓
鳳陽花鼓又稱「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鑼」、「雙條鼓」等,是一種集曲藝和歌舞為一體的民間表演藝術,但以曲藝形態的說唱表演最為重要和著名,一般認為形成於明代。
鳳陽花鼓主要分布於鳳陽縣燃燈、小溪河等鄉鎮一帶。其曲藝形態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擊小鼓和小鑼伴奏,邊舞邊歌。歷史上藝人多以此為出門乞討的手段,鳳陽花鼓因此而傳遍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間,許多文人的詩文記錄了鳳陽花鼓表演時載歌載舞的熱鬧場面。清中期以後,舞蹈因素逐漸從民間的鳳陽花鼓中淡出,僅剩下唱曲部分,分為「坐唱」和「唱門頭」兩種形式。
鳳陽鳳畫
鳳畫,即鳳凰畫,是鳳陽獨有的民間繪畫藝術,已有六百餘年的歷史,現為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由於鳳畫造型獨特,色彩艷麗,手法細膩嚴謹,因而在民間有一定的影響,為廣大群眾所喜愛。
花鼓燈
花鼓燈起源並流行於淮河兩岸,是漢族民間歌舞的傑出代表,以懷遠、鳳台、鳳陽、潁上四縣最為盛行,1953年蚌埠的馮國佩進京表演花鼓燈,受到周總理的稱贊,被周總理譽為「東方芭蕾」。 韭山仙境
韭山,位於鳳陽縣城東南30多公里,山因地暖多產韭菜而得名。韭山有個洞,在山之東麓,出口在西側半山腰。該洞早在唐代,就已是游覽勝地。據南宋《濠梁志》:「洞水長流不絕,其(石)形如器物甚眾,左右多唐人詩刻石,深崖中有石觀音及石老人像」。明嘉靖方誌雲:其「後為峻崖,游者莫能至,愈水而還」。主洞長1472米,支洞長400米。洞內的石鍾乳、石筍、石柱、石幔等,各呈其形,百態千姿,身置其間,彷彿進了仙境。
明陵風雨
明陵即明皇陵,朱元璋父母的墓地。初葬時,不過是幾座矮小的民家墳丘。朱元璋稱帝後,將其擴建成「宮闕殿宇,壯麗森嚴」的一代帝王陵寢。明末清初,歷經滄桑,到乾隆年間,「唯二碑及石人石馬僅存而已」。昔日「郁蔥王氣接邱壇,雲繞乾坤得大觀」的皇陵,此時已是「荒碑欹蔓草,石馬卧幽宮」。但是,每當風雨之際,皇陵好像一幅生動的水墨畫卷:那一簇簇蒼松翠柏,野花蔓草,隨風雨搖曳,沙沙作響,如述說歷史的興衰;那一對對石人石馬、殘碑斷碣,任風雨侵蝕,潸然淚下,象泣訴悲慘的遭遇。因進景緻奇異,人稱「明陵風雨」。
釣台春漲
釣台又稱庄惠釣魚台,位於鳳陽縣臨淮鎮南郊老塘湖中,原為濠河邊一個高崗。相傳莊子和惠子曾於此垂釣,故得名。濠河有二源,東出濠塘山,西出鏌邪山,由於春季雨水多,二水合流至此,灣窪地積勞成湖,數里之內,水天一色,唯釣台孤兀於水中。「草長平湖水滿塘,春風掀動綠波揚。紛紛白鷺沖天起,盪盪漁舟鼓棹忙。」這是前人詠釣台春漲的詩句。乾隆《鳳陽縣志·八景之圖》所繪第七景「釣台春漲」為:釣台四面環水,台下洪波北流,激浪拍岸;台上垂柳搖曳,掩映茅舍;青山綠水襯托著釣台,詩情畫意,令人神往。
浮橋煙鎖
浮橋,又名臨淮浮橋,原位於鳳陽縣臨淮鎮北部淮河之上,始建於明洪武六年。因橋用船作為橋墩串聯而成,形如蜈蚣,故俗稱蜈蚣橋。由於蜈蚣懼雞,便在橋的兩岸各置石雞一隻,以鎮此橋。明清時期,臨淮浮橋為南北重要津梁,官府差役,旅人商賈,川流不息,漕運船隻,晨啟暮泊,千帆雲集,魚火炊煙,如同霧幛雲牆,真是「斷虹垂百尺,橫鎖絕千尋」。此即鳳陽八景之八的「浮橋煙鎖」。浮橋建成以後,屢毀屢建,到咸豐三年(1853),太平天國北伐軍渡淮,為拒清軍追擊,焚毀浮橋。今橋址尚存,南岸的石雞仍在。
龍興晚鍾
龍興晚鍾,龍興指龍興寺。原寺殿後山腰鍾亭內懸掛大鍾一口,為建寺時所鑄。此鍾是用合金材料鑄成,高2.05米,重約4噸。鍾的頂部鑄有一對似龍非龍的奇獸,傳為龍生九子之一,稱蒲牢。明清時,每當紅日西墜或旭日東升,「鳳嶺鳴鍾」,其聲響徹雲霄,龍興寺眾僧隨著鍾聲開始早晚佛課。特別是在夜晚,鍾聲格外幽清,遠傳數十里,俗有「改朝換代江河變,唯獨鍾聲繞鳳陽」之說。因此古人把「龍興晚鍾」,稱為鳳陽八景之三。建國後,鍾亭毀於「文化大革命」,而鍾倖存。後來鍾被移上鼓樓,作為報警之用。1982年,縣文物管理所收回龍興寺內陳列。現宗教部門及僧人,重新建亭,懸掛洪鍾於龍興寺,供遊人觀賞。
譙樓歸市
譙樓,即明中都鼓樓,位於原中都雲霽街之東。該樓於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三月詔建後,由「鳳陽中等衛所撥軍餘一百六十四名,以官顧之,為守樓,並習吹鼓。凡遇公私,以便應用。如有損壞,例於軍衛修葺」。因此有明一代,鼓樓完好無損。崇禎八年樓宇毀於兵火,十二年重建。後來失去報時作用,為達官顯貴,文人雅士登臨觀景之處。清乾隆二十年新建鳳陽府城,將鼓樓包在中央,鼓樓四周成為全城重要集市。建國後,鼓樓基座保持完好,成為勞動人民登臨觀景的場所。
九華屏障
九華又稱北九華,即今鳳陽府城北里許之九華山。唐永徽四年(公元853年),新羅國僧人金喬覺,渡海來安徽南方青陽九華山苦修。據傳說,後又在鳳陽九華山修行,故稱前者為南九華,後者為北九華,簡稱九華。明初,鳳陽府治原在臨淮,洪武八年移至中都城內會同館(即今鳳陽中學)。清乾隆年間始建府城,唯九華山近壓北城腳,由北門靖淮,西北門九華出城北去,必將繞過九華山。山雖不高,「全城秀氣,全在此山;靈壑天然,永作北門屏障」。因此,古人稱譽「九華屏障」為鳳陽八景之二。如今,府城早已拆去,而九華山將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逐漸被圍在鳳陽城中,成為南北「屏障」。
濠梁觀魚
《莊子·秋水篇》記有莊周惠施同游濠梁觀魚事。一日,兩人同游於濠上,只見一群鰷魚來回遊動,悠然自得。莊子曰:「鰷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後人為紀念庄惠觀魚,傍水建造觀魚台,把濠梁或濠上用來比喻別有會心,自得其樂的境地。
歷代文人雅士喜往登眺,吟詩題詠,又給觀魚台增色不少,濠梁觀魚遂成為鳳陽八景之一。 狼巷迷谷 狼巷迷谷風景區位於鳳陽縣南部,韭山國家森林公園和省級鳳陽山風景區的東端,距離縣城35公里,總面積約9平方公里。風景區包括禪窟寺、禪窟洞和狼巷迷谷三個景區,裡面有苗寨、塔林、禪窟寺、玉蟹泉、貯嵐亭、禪窟洞、蟠桃園、天石、瘦人谷、暈頭轉巷等大小景點40餘處。整個風景區是以佛教文化為背景、綠色生態為重點、石灰岩溶地貌為特色的自然風景區。
韭山洞 韭山洞洞鳳陽縣城南三十公里處,因山暖多滋生野韭而得名,距今已有五億年的地質歷史,為喀斯特溶洞。此洞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酈道元的《水經注》中已有記載,並留下多處唐宋題刻。朱元璋初起義兵時也曾據山屯兵,並在洞內外留下眾多古跡 。
明皇陵 位於鳳陽西南十五里,為朱元璋父母的葬地。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始建,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復建,薦號英陵,旋改皇陵。皇陵雖非帝王之陵,即「宮闕殿宇、壯麗森嚴」,與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等同一制度。
明中都城遺址 全國及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鳳陽縣城的西北隅,為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其發祥地鳳陽所營建的一座卻於中途夭折的都城。1369年,朱元璋為顯示其新王朝的威勢,開始在全國調集百工技藝、軍士民夫等,數以萬計,大興土木,在鳳陽營建中都。明洪武八年(1375年),「罷中都役作」。後因取材建龍興寺、歷戰火等原因,城牆及宮殿被大量毀壞,至20世紀70年代初,僅剩殘存的午門、西華門台基及1100米長的城牆,但察其規模布局和遺物、遺跡仍十分壯觀。
鼓樓 又稱中都譙樓,位於縣城中央,建於明洪武八年(1375),是中都城的重要附屬建築,和西邊的鍾樓相距六里,遙遙對峙於中都城中軸線的兩側。鼓樓由台基和樓宇兩部分組成。台基南北長72米,東西寬34.25米,高15.8米,是中國最大的鼓樓台基。終明一代,鼓樓一直以其高大雄偉為國內之最。1989年被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授予AAA級旅遊景區。
龍興寺在鳳陽城北鳳凰山日精峰下,建於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是明朝皇家寺廟建築。它的前身是朱元璋出家禮佛的於皇寺,因該寺為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發祥之地,與整個朱明王朝有著淵源關系,數百年來一直為國內名剎之一。1981年被列為安徽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禪窟寺 中華名剎之一。位於鳳陽縣城東南30多公里處的三峰山。地處江淮丘陵的東端,佔地8.5平方公里。始建於西漢武帝年間。初名桃花寺。主要景點有三峰浮玉、塔林、玉蟹泉、禪窟洞、蟠桃園等。歷代文人雅士留下了大量摩崖題刻。
小崗村 位於鳳陽縣東部,距縣城40公里,隸屬小溪河鎮,由小崗、大嚴兩個自然庄組成,距京滬鐵路5公里,省道307線13.5公里,明光、臨淮兩個淮河航運碼頭20餘公里。1978年12月,小崗18戶農民以「敢為天下先」的膽識,按下了18顆紅手印,搞起了「大包干」,揭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由此小崗村成為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1993年,小崗自然村與另外一個自然庄——大嚴村民組合並在一起成立為小崗村。
② 殷澗鎮的基本概況
殷澗鎮位於鳳陽縣城南20公里,轄11個村,168個村民組,總人口2.8萬人,鎮域面積208平方公里。省道101近在咫尺。京滬高鐵穿境而過。境內鳳陽山國家地質公園是鳳陽縣三大旅遊景區之一的「南自然」所在地,與「東紅色」、「北人文」遙向呼應,構成旅遊金三角。是安徽省最佳旅遊鄉鎮。2012年實現地區生產總產值3.8億元,財政收入203萬元,農民人均收入7818元。全鎮擁有大、中、小型企業200多家,主要有祥智種豬繁育基地、藤茶山莊、鳳陽山農業科技觀光園、單山農業科技園等。鳳陽皇家影視基地、潤澤山莊等項目正在建設中。殷澗鎮地域廣闊,環境優美,資源豐富。礦產資源有石英石、石灰石、鐵礦石等20多個礦種。林木、山場資源廣闊,鎮區內有20萬畝森林樹木,覆蓋率達65%。主要樹種有松樹、櫟樹和楊樹。藤茶、蕨菜、野韭菜、靈芝、古藤等野生植物上百種;有近千種野生中草葯;山雞、野兔、野豬等野生動物較多;山澗活石、奇石更具有觀賞和收藏價值。鳳陽山國家地質公園內的江北第一洞——韭山洞、千年古剎——禪窟寺、江淮大地上的明珠——卧牛湖和具有迷、奇、怪、秀、野特點的景區——狼巷迷谷、千年古村落——吳窯等均座落在殷澗鎮腹地。這些自然景觀區集青山、綠水、秀湖、奇洞、深泉、古寺為一體,風光秀麗,景色怡人,令人留連忘返。殷澗鎮交通便捷,電力充足,通訊發達,水資源豐富。連接合(肥)—蚌(埠)公路的總(鋪)—宋(集)—曹(店)公路穿境而過。鎮內建有35千伏變電所專供殷澗鎮工農業生產和生活服務。程式控制電話交換機4台,電話容量達6000多門。4個移動公司、2個聯通公司營業部,境內建移動通訊塔23座,信號強,通訊十分方便。風景秀麗的卧牛湖既是遊客游覽的景區,又是以灌溉、城鎮供水、綜合養殖兼顧的重點中型水庫,積水面積146平方公里,庫容達1.14億立方米。古老的殷澗集貿市場吸引著周邊客商紛至雲涌,農副產品貿易經久不衰。三所中學,九所小學,在校生2000多名。一個中心衛生院,十一個衛生室,就醫十分方便。中心農技站一個,大大方便了種植、養殖戶。有綜合文化站一個,農家書屋11個,免費開放為全鎮廣大幹群學文化、學科技、長知識提供了場所。有郵電、電信、保險、汽車站等。殷澗鎮是鳳陽縣區域大鎮,同時又是資源大鎮、旅遊大鎮、林業大鎮、農業大鎮。鎮黨委、政府以建設美好鄉村為著力點,努力實現「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風美」 的奮斗目標。
③ 鳳陽縣殷澗鎮宋集村海爾小學六年級畢業成績
可以打電話問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