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提高中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以什麼為重點
做法是「學規范」、「重養成」、「樹典型」。「學規范」就是學習國家正式頒行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以及省、市教育局制定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細則》,讓教師在學習中提高認識,明確要求;「重養成」就是開展以「鑄師魂、樹形象」系列師德教育活動,以改革師生關系為切入點,讓教師在實踐中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如每年都要開展的師生關系講座,「三育人」經驗交流活動等,讓教師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親歷親為,感悟體會;「樹典型」就是要在全校樹身邊的活生生的典型的人和事,馬麗華、唐鳳莉分別被評為市、區師德標兵,我們更是十分重視教師的師德建設,把培養「德師」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作為新課程培訓的重要任務。 (二)、抓在崗培訓,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現代社會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社會是一個多元和平等的社會、推進民主與法制的社會、社會變遷和社會流動日益加速的社會、需要競爭與合作的社會。它除了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外,還需培養的人具有理性精神,具有廣博深厚的基礎文明的教養,具有某一領域的專門知識和技能,具有有效的表達自我的能力,具有自我延伸和自我發展的能力,具有自由與責任的意識和能力,概括地講就是有靈魂,有頭腦、有專長並能夠創造幸福生活和服務社群的人。因此,要完成這一任務,沒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顯然是不行的。
1、抓教育思想的「刷新」 新課程培訓,首先就是要更新教育觀念,樹立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是教師對教育的認識與觀點,它的外延十分豐富,其核心內涵包括教育觀、教學觀、學生觀。教育思想決定了教師進行教育活動的目的、內容和方式,影響著教師活動的水平和效果。近幾年來我們採取「走出去看一看」、「請進來聽一聽」、「坐下來議一議」的辦法,使教師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刷新」。我們多次派教師到省內外學習參加培訓班、先後請專家學者到我校作專題報告。 同時我們還大力開展校本培訓,組織教師學習,分專題進行講座,如「什麼是新課程改革」、「新課程改革需要什麼樣的觀念」等專題講座,在此基礎上,又分教研組進行研討式學習,通過培訓學習,教師基本樹立了「五個觀點」,即:教育為適應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和學生終身發展需要的教育觀;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的教學觀;著眼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個性特長充分發展的課程觀;人人能成才的多樣化人才觀。我們還大量購進教育理論書刊以供教師學習參考開闊視野。 2、抓知識結構的拓展 教師的知識結構可以分為三個層面,一是表層的專業知識,二是中間層面的一般科學文化知識,三是深層的方法論知識。我們對全校專任教師進行摸底排隊,分類分層有目的、有計劃的對教師進行專業培訓。
第一,積極支持教師學歷達標。學校積極支持和鼓勵教師通過多種形式進修,並且在經濟上給予傾斜和照顧,近5年來,已有30多人通過函授和脫產進修達到了要求的學歷。目前我校專業教師的學歷合格率為100%。超學歷的教師達70%以上。 第二,鼓勵中青年骨幹教師高層進修。要使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做到厚積薄發,僅有表層的專業知識還不夠,還必需了解和熟悉與之相關的其他學科知識、自然科學和社會科等一般知識,這樣就有利於教師在學科對比中,相互滲透,促進學生各學科的整體發展,並使教師能適應教育教學特別是新的課程改革的要求。我們有6名思想素質好、業務素質較強的中青年骨幹教師研修研究生課程,目前已有2人畢業或獲碩士學位。 第三,選派教師參加全國高層次的研討會,僅今年一年,我校教師參加省級以上研討會或到外地參觀學習就達8人次。 3、抓能力結構的激活 能力是指教師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必須的個性心理特徵。能力是在活動中體現又在活動中發展的。教師的能力結構主要包括教學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為了激活教師的能力結構,我們充分發揮教研組、備課組的功能,利用每周固定的教研活動時間,結合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圍繞四個專題(了解和分析學生的能力、設計教學方案的能力、實施教學方案的能力、教育管理的能力)進行研討,以提高教學能力。面對新的一輪課程改革和新的課
程計劃的實施,教師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顯得越發重要。學校專門組織了「我與新課程」的專題講座,並要求教師積極投身新一輪的課改實踐,特別是抓好「研究性學習」和校本科的開發和實踐。教師們有了一種全新的體驗。正如教育部基礎教育課改革專家組成員傅道春教授所說的那樣:「新課程將改變學生的學習生活,新課程也將改變教師的教學生活。新課程中的學生可能會改變他們的一生,新課程中的教師也將煥發出新的生命。教師將與新課程同行,將與學生共同成長」。 4、抓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 信息時代的到來,極大的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並促進學校教育向網路化、虛擬化和個性化靠近。面對這種日新月異的數字化生存環境,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關繫到新世紀創新人才的培養,關繫到教育能否跟上信息時代的發展步伐,關繫到能否與世界發達國家的教育接軌。我們充分認識到在這場深刻革命中教師的作用,從1999年開始起,我們就制定了我校教師現代技術教育的培訓計劃。利用2—3年的時間,使50歲以下的男教師,45歲以下的女教師60%達到中級以上水平。根據這一總體規劃,我們採取了開放式培養方式。針對教師對計算機基礎的實際,進行基礎操作和一般多媒體課件製作的培訓,通過培訓,百分之百教師通過區中級計算機考核。部分教師可以做多媒體課件,並在實踐中使用。 當然,提高教師整體素質還有多種渠道,而且
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我們做的工作還很多,因此,要加大力度,把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工作做得更好、更實。 轉載自沙河口區黑石礁小學 張汝利
⑵ 如何提高中小學教師素質有待提高
堅持教學基本功訓練活動。
一是一般教學基本功,包括三筆字、朗讀、普通話、簡內筆畫、使用工具書容、作業設計、備課、課堂教學、教學研究,作業設計、考核、批改作業等。二是學科教學基本功,包括掌握學科知識結構與特點,探索在學科領域中提高課堂效益和質量的辦法與途徑,發揮與本學科相適應的教學風格與個性,讓學生學會學習,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三是專業特長基本功,主要指教師除了精通所授學科知識之外,還應在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基礎上,具有收集運用各種信息的能力,並能熟練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音像閱覽、計算機操作、教學課件的製作、指導學生進行課外活動等。這就要求每位教師每周都要用一定的時間堅持三筆字、朗讀、簡筆畫等基本功的練習,保證質量,穩定提高。其他教學基本功的提高,還在於我們平時的學習和鑽研。教師的勞動具有創造性,要發揮這一特點,教師就要擴大自己的知識視野,改變原有的知識結構,更新和充實學科體系,提高教育理論素養,加強教研的深度和廣度,要做到以上,就要求教師善於擠出時間,選定一個專題,多翻翻理論著作和最新的專業報刊,多向同行中的佼佼者請教,深鑽猛攻,鍥而不舍。
⑶ 如何培養和提高中小學教師的專業和人文素養
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具備暢行無阻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語文教育應該而且能夠為造就現代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發揮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會讀書。現代教師必須具備廣博的知識積累和較強的發展潛力。所謂廣博的知識,是教師要有當代科學和人文的基本知識以及工具性學科的扎實基礎和熟練運用的技能、技巧,對1—2門學科的專門性知識與技能。除對本學科知識技能的理解與掌握要准確、熟練之外,還要旁通相關學科的必要知識與內在聯系,以便在組織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了解學科發展的歷史和趨勢,了解其發展緣由和社會意義及其蘊含的科學精神,一邊教學中能夠深刻揭示其人文價值,激發學生學習、探索和創造的慾望,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造品質。
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能否達到一定的深度、廣度,很大程度上決定於教師本身是否見多識廣,知識豐富。而理解掌握教材,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基礎。教學過程是,學生會提出許多問題,解答這些問題並非易事。如果教師見識廣,對諸如這些問題就能應對自如,用自己豐富的知識做出解答,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素質。如果教師閱歷少,見解膚淺,甚至以「以後再告訴你」來敷衍學生,無疑會給學生潑冷水,既降低了自身形象,又挫傷了學生的求知慾。所以,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準,要廣通博覽,在腦子中建立一個「活書庫」,以給學生提供豐富的知識。
要滿足上述的需要,教師就必須要會讀書。教壇上盛行一個比喻:「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而會讀書,是語文教師的基本素養,要以書為主,讀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著,接受先進的教育思想理念。中華五千年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傳統給我們炎黃子孫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它猶如一座取之不盡的寶藏,積淀著智慧結晶,映射著理性光輝。而那些流傳了幾千年的言論著作、詩詞曲賦,更如燦爛的星辰,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如《與莊子對話》,我們可感悟到莊子的教育思想、道德追求、精神境界和良心品質等。
其二、要會研究。一個不搞科研的教師,不可能成為一名名教師,教師應以研究者的姿態出現在素質教育的舞台上,從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行研究。早在本世紀七十年代,英國著名的課程教學者斯騰毫斯就倡導了「教師即研究者」運動,把教師研究的重要性推到了醒目的位置。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也曾說過:「語文教學的實踐者是教師,因此,研究語文教學如何改進,語文教師責無旁貸。」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十一條也規定:「國家支持、鼓勵和組織教育科學研究,推廣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促進教育質量提高。」
語文教育科研能力是探索語文教育規律,用以指導語文教育實踐的革新創造能力。它是語文教師的學業知識、教育能力和創新意識的集中體現。教學是科研的起點,科研是教學的深化。語文教師應邊教學邊研究,把教育事業變成科學事業,就有可能成為學者型教師。語文教師的教研能力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發現問題的能力
許多語文教師教了幾十年書,卻連一篇研究性的文章也沒寫出來。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發現問題,覺得自己那一套很好,沒有什麼不妥。再一個原因是懶,懶於動手,懶於思考。這對於一個教師來講是致命的缺點,照這樣下去,其教學只能原地踏步,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會退步。為此,作為中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勤於思考、善於發現問題,勤於動手去解決問題。發現了問題之後,要去調查研究、進行分析,確立研究課題。
(二)選題定向、收集資料的能力
在發現問題、確立研究課題時,要注意怎樣切入問題,才便於研究。一個角度不行,再換個角度。這里要指出的是,語文教師進行的研究應緊密聯系教學實際,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才來研究的,而不是空洞的理論式研究,語文教師的研究不同於專門研究人員的研究,其研究課題宜由小入大、由淺入深,而不要貪大嚼不爛。確立了課題之後,便是收集資料。收集資料時要廣泛閱讀,詳細佔有原始資料,用小卡片記錄下重要部分或其出處,以便寫作時參考。
(三)撰寫論文的能力
在正式動筆前要列出提綱,提綱雖是總括式,但應越細越好。撰寫論著也是語文教師科研能力的主要標志。語文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有創見的科學研究,沿著這條路子走下去,全由當初的寫小文章到後來的寫大論著,這樣就由一個教書匠發展成為教育家,而這也應是每位中學語文教師所追求的最高目標。
其三、要會上課。課堂是顯示教師人生價值的舞台,是會讀書、會研究的目標,語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實踐性的重要體現。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直接影響課堂的的活力。無活力並不是因為學生沒有問題,無問題是因為沒有活力。而教師是課堂活動的促進者、學生的幫助者、與學生的關系是合作關系。
「有學問能教書,教書不見得有學問;沒有學問而偏能教書,好比無本錢的生意,那就是藝術了。」(《寫在人生邊上·談教訓》)如今,國人很少有不知道錢鍾書大名的。但是,上面所引的這些話,卻還沒有被我們教育界人士鄭重拈出並予闡釋。 其實,這些話包含著錢鍾書自身教書生涯的深切體會。這體會表現在長篇小說《圍城》中,就是方鴻漸在三閭大學教書,別班"學生笑聲不絕,自己的班上偏這樣無精打采。他想自己在學校讀書的時候,也不算壞學生,何以教書這樣不出色。難道教書跟做詩一樣,需要「別才」不成?這實際上就涉及到教學藝術的問題,會不會上課的問題。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理念。《語文課程標准》亦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首先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不斷地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課堂不是教師表演的舞台,而是師生交流,互動的天地,教學不是為了控制學生,而是為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首先應當准確定位,從講台走向學生,與生為善,以退求進,以學論教,以學定教。將課堂教學的視線集中到學生身上,把課堂還給學生,從「神壇」中走出來,走到孩子們中間去,因為講台不是你的「家」。與他們交流,溝通,傾聽他們的心聲,融合到他們中間去,創出一個融洽、和詣的課堂。
巴甫洛夫說:「不論鳥的翅膀如何完美,如果不依靠空氣,它就不能起飛。」此次課改不是理論上的改革,而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如何上好一堂課才是課程改革的實質,教師應做好充分的課前准備,活化教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所提的問題應具有開放性,讓學生有充分討論與發展的空間和時間。對於學生的回答,教師要及時予以反饋,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學可藉助實物、多媒體等增強學生的體驗。
上課的學習過程轉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並且能夠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接受、探索、模仿、體驗等豐富多樣的適合個人特點的學習方式。「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讓學生在點滴積累中,學業如農園禾苗不見其長卻日見其長,成為一個有學識的人。「熟讀深思子自明」是一種自主學習,「青山正補牆頭綠」是一種合作學習,「語不驚人死不休」是一種探究學習,讓學生們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成為一個有作為的人……
最後、要會寫作。幾年前,曾有人撰文提出「語文教師可否會寫文章」的質問,問題雖偏激了些,但不少語文教師懶得動筆卻是不爭的事實,不少教師自走上工作崗位後就不再寫過文章。一位語文教師曾這樣感慨:不要說寫散文之類的文學作品,就單說寫總結吧,也發現自己的詞彙那麼貧乏,文章那麼單調。終於明白,由於長時間的不用、不積累,自己在詞彙上已處於「退化」、「透支」狀態了。
不會寫作的語文教師,是不稱職的語文教師。寫作是一種生命的運動,也是一種自我豐富與發展的過程,是對人的思維和語言的綜合訓練,語文教師要保持業務優勢,要特別注意提高寫作水平。舊時代對學生語文能力的一般要求是「出口成章,下筆能文」,如果今天連教師都做不到這一點,我們的語文教育將很難有發展。
教師「下水」作文,作為提高作文教學效果的一種手段,已為廣大中學語文教師所重視,但僅僅偶然濕濕身子,未必能很好地把握學生。「下水」作文往往是在充分准備之後進行的,有時間收集素材,立體思維。垂範作文,深辟的題目要立足於精,力求淺顯易懂。例如,有一位教師寫寓言《「執竿進城」的啟示》,學生只感到寓言故事可笑,卻說不出多少道理(啟示)。這位教師分析了眾多的啟示角度,考慮到寫出新意,「下水作文」勸賜教和領教」這一角度分析事物的內因和外因。指導時他把自己的思考告訴大家,後來不少學生選取了「眼前與將來」的角度,寫就的文章既有道理的闡發,又有對事例的分析,提高了分析深層問題的能力。又如這位教師寫《〈愛因斯坦製作小板凳〉的啟迪》,他把角度定在「不以成敗論英雄」上,避免了談毅力,恆心,自尊和膽量等老生常談的話題。指導時他還注意介紹其它角度和寫法,以便學生根據材料和自身的特長有所選擇。
仰望蒼穹,星光閃爍,迷人眼眸,眾星之中,我們只能攝取其中幾顆,新課程,給了我們機遇與挑戰,然而成就事業,需要持之以恆,需要精誠合作,更需要不斷發現新問題,解決新問題。老師們,讓我們投身到新課程改革之中,用我們今天的耕耘,為不久的明天紡織一幅「喜看稻菽千重浪,傾聽幼竹拔節聲」的豐收圖。
⑷ 如何提高中小學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
實施校本研修與大校本研修相結合的策略,以校本教研製度建設為牽動,以校為本,加強回各學校答教研組、年級組建設,加強各級各類校本教研協作體建設;在中小學評選學科兼職教研員或學科帶頭人,成立學科中心教研組,確定具有學科優勢的實驗點,通過以上措施把區域內最優秀的教師組織起來,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把最優秀的學科整合起來,發揮他們在校本教研方面的學科引領作用,指導和提高廣大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繼續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活動,發揮他們的專業引領作用。將教師隊伍建設成為學習型組織,構建有利於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繼續教育運行機制,鍛造教師精良的業務能力,良好的協作意識和勃發的創新精神。二是要解決好教師的激勵問題。建立和完善教師工作激勵機制,通過建立教師榮譽制度、教育質量獎勵制度、教師福利保障制度等措施,解決好教師經濟待遇、住房等難題,創造舒適的工作學習環境,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不斷提升教師隊伍素質。這兩條措施落實得好,對提高中小學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都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好研網]
⑸ 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質量的做法包括哪些
提高中小學教師的質量,就是讓他們進修學習各方面的科技文化知識來增加素養。
⑹ 小學教師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該怎麼做
一、正確引導學生學習
1、保證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教學活動的每個環節都應提倡「學生學習為主,教師輔導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使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形成平等、友好、合作的氛圍。
2、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首先,應引導學生養成提前預習和課後回顧的良好學習習慣。提前預習課文,有助於使學生找到自己學習的薄弱環節,在課堂中就能有針對性的提問;課後回顧有助於使學生鞏固一天所學的知識。然後,應精心准備和設計好每一堂課,課前仔細參閱教材和教學資料,適當運用多媒體網路資源等。再者,在激趣導入、課堂流程、課後輔導、作業布置各環節都應注重學生樂於學習和學到知識技能。
3、充分利用課堂40分鍾。
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機會,使每個學生都有實踐和自我表現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發表自己的心聲,也養成傾聽別人意見的良好習慣,從而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啟迪、互相幫助,以便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在課堂上,努力為學生創設自由、民主、和諧、安全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要學、想學、樂學,並積極有效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把學習看作是一種有趣地活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和諧、樂學中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
4、注重引導學生的素質教育的發展。
主要是通過抓習慣養成教育,使學生在文明禮貌、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和安全防範等方面都有明顯的提高。
5、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特別是後進的同學,這些學生總希望能得到同學和老師的肯定。面對這樣的孩子,要解決他們身上問題,就得充分地尊重他們的情感需要,對症下葯,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請他們回答問題,並及時進行表揚; 讓他們在喜歡的活動中看到自己優秀的一面,重獲自信。只有相信和尊重他們,才能教育他們、改造他們。
6、認真抓好後期復習。
在後半期的學習中,帶領學生認真、切實地做好復習工作,加強後進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爭取後進學生能在復習中有一個大的進步。按照不同層次和目標對學生進行扎實有效的復習,努力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把好最後一關。
二、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
1、教師應努力做到愛每一個孩子。放心,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強烈的主人翁意識,放手讓學生充分張揚個性,發揮積極性和創造力,以促進學生個體的知識發展,帶動群體知識的發展。耐心,由於各自家庭、各自際遇的不同,在生活中、集體中,每個學生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教師應善於發現、耐心輔導。
2、重視遠程教育網上資源的利用。
網路資源豐富多樣,經常從網上查閱資源,老師增長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學生增長了見識,也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激發了興趣。
3、培養和建設師資隊伍。
主要是通過抓教師的分流、整合,使師資結構有明顯的改善;抓教學、教研,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抓師資培訓,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和現代教育教學技能。
4、建立合理的教學常規工作制度。
教師教學常規工作制度,對教師的行為起著指引作用。教學常規工作制度要規定教師的工作內容、工作程序、工作時間、工作方法、工作標准。常規工作制度要符合本校實際,要能為教師所接受,對教師既要有約束性,又要有激勵性和鼓動性。教學常規工作制度要涉及到教師的進修培訓、教學行為、教學研討、師德表現等方面,有了制度,就有了方向。
5、落實量化考核方案,嚴格檢查。
制度要落到實處,必須嚴格檢查督促才能得以實現。工作制度重點起指引方向的作用,還應針對工作制度,制定相應的考核方案或標准。考核方案或標准應做到細化和量化。這樣的方案便於檢查和操作,以便使每一位教師的工作得到客觀、公正的衡量。對教師工作進行檢查時,嚴格按考核方案進行,以保證制度的實現。
三、充分發揮師生的積極性,是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根本
1、教師是教學工作的主導者,對學生的學習行為起主導作用。教師的作用極其重要,發揮的教師積極性也是學校工作的難點和關鍵。
2、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質量的高低,最終要在學生身上體現,因此學生積極性的調動也非常重要。學生積極性的調動,是學校育人氛圍的創造、學校激勵制度的建立、教師啟發誘導等多方面努力的結果。
⑺ 中小學教師自主提高專業能力的方法有哪些
專業能力是教師成功組織教育教學活動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保證。我們需要熟練掌握現代教學設備的操作,需要正確的理解課標,需要恰當的分析處理教材,需要制定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准確把握教材重難點、合理組織學生學習、運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能夠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手段…
通過自己的實踐和學習,我想從以下幾方面來談談如何提升小學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一、專業的培訓
二、積極參與教育科研
三、關注學生思維方式與心理情感
四、靈活使用適當的教學方法
五、做好課外的工作
六、認真研究教材
根據教材中的知識,制定適當的教學方法,在把握好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採用多樣的教學模式,才能保證不「跑題」,從而讓學生在有趣的課堂上學到知識。
⑻ 小學教師如何提高教育質量的措施
小學教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
1、教師要有這樣的觀念:(教學質量高的教師沒有一個不如此)
⑴學生的問題都是教師的問題。(不解決教師的問題就無法解決學生的問題)
⑵先做差生的朋友,再做差生的老師。(做不了朋友就做不成老師)
⑶要嚴格要求學生,首先要嚴格要求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必須做到)
⑷種豆得豆,種瓜得瓜,種豆決不可能得瓜。(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⑸絕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放棄學生就是放棄自己的責任)
⑹克服困難,轉變一個差生或轉化一個差班,是個人能力素質的提高,是人生價值的提升。(不要在乎一時沒有多少成績)
⑺人生難得幾回搏,此時不搏何時。(困難是上天賜給我們的成功機遇)
⑻轉化差生的本事最能得到別人的認可。(能教優生不算有本事,能轉化差班那才是真本事)
⑼主動工作能夠帶來快樂,更容易出成效。(被動應付只能一事無成)
⑽成功者的經驗:一是捨得花時間,二是會想辦法。
2、成功的教師沒有一個不是這樣做:
⑴對待每一堂課都是「如臨大敵,嚴陣以待」,教師多辛苦點,學生多輕松點。一定要備自已的課,寫自己的教案,上課才胸有成竹。
⑵學生第一次接受的新知識印象最深,新授課一定要上好,新知沒有教好,*補只能事倍功半。
⑶要堅持天天清,堂堂清,一個環節一個環節清。一個環節不清決不罷休,「不到黃河心不死」。
⑷上課時教師的眼睛要時刻盯住每一個學生,只要有一個學生沒用心聽都不往下教。學生沒有注意,教了也等於白教,有一個學生沒有用心,他就必然形成知識缺漏。
⑸要培養學生學習的習慣,首先要培養學生聽課的習慣,學生應學會傾聽教師的講解,也要學會傾聽同學的發言。教師在課堂上每提出一個問題,要保證每個學生都有獨立思考的機會。不能只關注優等生,而「剝奪」大家思考的權利,更不能讓學生養成一窩蜂集體回答問題的習慣。
⑹學生作業要立足於對提高學習質量有效,作業不是為了應付學校檢查的,而是對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應用所學知識而進行的。學生做的每一道作業題要力爭發揮最大效益。
⑺作業要立足於教材上的練習,教材上的練習題要人人過關,對於一些較難的題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弄明白。
⑻要整合課外習題資料,精心設計練習,要注意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
⑼作業要及時批改,及時訂正。訂正時要先讓學生自己找到錯誤的原因,要有耐心,不要急於把正確答案告訴學生。
⑽假期作業要在學生回校當天及時批改訂正,這樣才能引起學生重視家庭作業。
⑾教師對學生要做到了如指掌,分析透徹。差生差在什麼地方,差多少,是不想學還是不會學,教師要心中有數,要對症下葯。
⑿對差生要一手硬一手軟,要求要嚴格,態度要和藹。
⒀天天清也要分層,要根據差生存在的問題,准備相應的試題,逐個解決。
⒁對差生要真心喜歡。教師喜歡學生,學生才會喜歡老師,即使他一時學不好,也不至於討厭教師和你教的學科。
⒂跟學生打交道,必須站在學生的立場,體會學生的感受;跟差生補課要站到差生的角度,從差生內心感受出發,想他所想,急他所急,補他所需。
⒃要處理好激發興趣與落實效果的關系,不要為激發興趣而激發興趣,目的必須落實在效果上。
⒄對於很想學而學不好的學生,必須指導學習的方法,觀察學生哪些學習習慣不好,哪些方法不對,要糾正。
⒅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課前要提前候課,穩定學生情緒。板書要工整,規范,讓學生一目瞭然。作業批改要規范。通過教師的示範作用,為學生認真刻苦學習做出榜樣。
⒆各科教師相互配合,齊抓共管,任課教師有困難可跟班主任商量,班主任要協助做好學生的工作。班主任要組織任課教師共同研究差生的補救措施。
⒇開展學習競賽,發揮表揚激勵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各班班主任任課教師要善於發現班級學生的優點,並通過各種形式宣傳表揚。
(21)對別人好的做法,要仔細研究其好處所在,從中找到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借鑒別人的經驗,創造自己的辦法,是取得成功的保障。
感悟:上述表述很通俗,但方法很管用。既有觀念上的指引,又有教學方法上的引領。有的方法雖然很「土」,但效果很佳,有很多方法我已實踐驗證過,確實有奇效,故轉帖供各位參考借鑒,從而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
⑼ 如何提升中小學教師的專業素養
教師專業素養是教師所必須具備的素質,我認為教師應具備三方面專業素養:敬業精神、專業知識、專業能力。 敬業精神就是我們的職業道德,是干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的動力。沒有敬業精神是不太可能幹好工作的,沒有敬業精神就沒有理想追求,沒有精神動力。 專業知識是教師從事學科教學應該具備的知識,是干好教育工作的基礎。作為一個教師他應該具備本學科的知識、教育心理學知識以及經常涉及到的其它學科知識。 專業能力是教師成功組織教育教學活動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保證。我們需要熟練掌握現代教學設備的操作,需要正確的理解課標,需要恰當的分析處理教材,需要制定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准確把握教材重難點、合理組織學生學習、運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能夠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手段…,這些都是我們應具備的專業能力。 對於我們大多數的教師來說,無論是縣城教師還是鄉村教師有許多令人感動的事跡,敬業精神令人欽佩,而其本學科的知識、專業能力也是說的過去的,但是若要問什麼是教育心理學、在教學工作中如何運用教育心理學、學生的心智發展規律怎樣,有幾人能回答上來?為什麼非師范院校要學習教育心理學才能任教?嚴格來說不懂教育心理學就不是合格的老師。所以提升我縣中小學教師專業素養,研究一下教育心理學很有必要。 前幾天我們學校就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天早上,一位一年級學生家長找到學校,說孩子哭哭啼啼就是不願來上學,問其原因,孩子說總學不會,完不成作業,別的同學總是取笑他。孩子的老師反映說這孩子他也沒辦法,已經花了很大力氣,就是學不會,好像比別的孩子笨。 類似的情況別的班級不同程度的存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指出:學生認知有早有晚;教師要善於確定學生能夠做到什麼程度,如何才能使他的智力得到發展;教師對學生成績的看法決定著能否保護和培養學生的自尊感。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這位老師沒有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不知道孩子的心智發展規律,沒有認識到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 鑒於這種情況,要提高教師的教育心理學水平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認真閱讀相關書籍。比如說《給教師的建議》就很好,書中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深入淺出,讀了它就「等於讀了一本教育學與心理學合編」。 其次,認真寫讀書筆記。通過寫讀書筆記借鑒前人的寶貴經驗,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積累自己的點滴啟示。 第三,理論結合實踐。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檢驗理論,從而提高教育心理學水平。 第四,同事之間隨時交流,學校定時交流研討。通過交流共享經驗,共同提高。 第五,認真記錄教育心理學相關案例。
⑽ 如何提高中小學高職稱教師工作積極性
一、完善教師激勵機制的措施
(一)以教師為本,讓教師感受到人文關懷
對教師的人文關懷,
要從給教師創設一個和諧的外在人文環境入手。
通過加強與教師的感情
溝通,
與教師建立平等和親切的感情,
讓教師體會到學校的關心,
從而產生對學校的認同感
和歸屬感,迸發出強大的動作動力。
(二)完善教師工作績效評估機制,合理評價教師工作績效
績效評估制度應包括:
科學的考核指標體系和嚴謹的考核方法,
以定量為主,
定性考核為輔,
既堅持原則又靈活運用。
還要有嚴肅的考核紀律。
既要肯定充分優秀教職工的工作成績,
使
提高工作熱情,同時要對那些落後的教職工進行鞭策,使他們盡快改進不足。
(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薪酬激勵機制
薪酬是教師最主要的經濟來源,
是教師生存的重要保證。
有效的薪酬管理能提高教師工作的
積極性,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增強教師的凝聚力。
根據亞當斯的公平理論在薪酬設計時應考慮三方面內容
:
一是對外具有競爭力
;
二是內部公
平性
;
三是個人公平性。對外具有競爭力是指教師的薪酬水平在其他學校,特別是同類型的
學校中,
應處於同類型教師的平均水平之上。
內部公平性是指學校內部不同職稱、
不同崗位
的教師,
其薪酬應與自身所付出的勞動、
對學校貢獻的大小成正比。
個人公平性是指學校內
部相同或類似的教師之間,薪酬應當與其對學校貢獻的大小成正比。
(四)構建人性化的情感激勵機制
在對教師進行情感激勵時,要特別注意兩個方面
:
一是必須尊重廣大師生。尊重才有可能使
教師進一步感到自身的價值,
進而發現自己新的價值。
二是學校管理人員要營造一個人們普
遍相互尊重的校園,從而使教師在這樣的環境中充分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
(五)引導教師進行自我激勵
教師自我激勵是指教師主動地與自身消極因素作斗爭,
把內心潛在的自我完善慾望轉化為不
懈的實踐努力,
以否定自我、
超越自我的過程。
教師自我激勵能夠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
性,保證教學質量,提高工作效率。
二、針對教師的現狀,運用激勵理論,有效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應做好:
1
、
建立合理、適宜的內部競爭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