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小學校 > 中小學教師觀是什麼意思

中小學教師觀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1-02-14 05:52:59

A. 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觀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觀:

一、現代教師角色轉換:

1、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學生發展的促進者。

2、教師從課程的忠實執行者轉變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3、教師要從「教書匠」轉變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實踐者。

4、教師要從學校的教師轉變為社區型的開放的教師。

二、教師行為的轉變:

1、在對待師生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贊賞。

2、在對待教學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

3、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

4、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合作。

(1)中小學教師觀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新課程需要的教學觀念:

1、整合教學與課程。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課程發展,教學過程是課程內容持續生成與轉化,課程意義不斷建構與提升的過程。教學與課程相互轉化、相互促進,彼此有機融為一體;

2、強調互動的師生關系。教學過程是師生交流、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師生關系是平等、雙向、理解的人與人關系,是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交往的互動互惠的教學關系;

3、構建素質教育課堂教學目標體系:結構與過程的統一、認識與情誼的統一;

4、構建充滿生命力的課堂教學運行體系;

5、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B. 教師觀是什麼

您好,領學網解答。教師的教育觀念,是教師對教師職業的特點、責任、教師版的角色以及科學履行職責權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等方面的認識。它直接影響著教師的知覺、判斷,進而影響其教學行為。本節旨在通過對現代教師觀的論述,使教師了解現代教師職責和特點,明確現代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和要求,提高教師的現代意識,是教師樹立正確的現代教師觀,實現教師角色的准確定位。提高教師的素質,以便全面的履行教師的職責,作一位符合新世紀素質要求的教師。

C. 什麼是教師觀

現代教師觀

教師觀即教師的教育觀念,是教師對教師職業的特點、責任、教師的角色以及科學履行職責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等方面的認識。它直接影響著教師的知覺、判斷,進而影響其教學行為。本節旨在通過對現代教師觀的論述,使教師了解現代教師職責和特點,明確現代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和要求,提高教師的現代意識,是教師樹立正確的現代教師觀,實現教師角色的准確定位。提高教師的素質,以便全面的履行教師的職責,作一位符合新世紀素質要求的教師。

一、關於教師

教師是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需要把在社會實線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傳遞給下一代,由此產生學校。同時也就產生了教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規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教師」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凡是增進他人的知識技能、影響他人思想品德形成的人,都可以稱作「教師」。狹義的教師是指學校教育活動中的教師,即在各級各類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中專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專業人員。《教師法》中指的教師以及我們平時所說的教師是指狹義的教師。教師的職業既古老又年輕,即平凡又崇高。

1.教師的作用

(1)教師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①傳遞和傳播人類的文化科學技術知識,對人類社會的延續和發展起著橋梁作用。人類在長期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所積累下來的文化科學技術知識,主要是通過教師的勞動得以傳播的。沒有教師,人類積聚起來的文化科學知識就難以傳遞,新一代的教育和培養就無法進行,社會自然也就難以延續和發展。而且,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生產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教師的這種作用就會更加突出。②培養人良好的思想、塑造人高尚的品德。教師又不僅要向受教育者傳遞和傳播人類所積累起來的文化科學知識,而且應當培養受教育者的思想,塑造他們的品德,這是自古以來教師同時肩負著的兩項重任。

(2)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作用。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起著主導的作用。這主要是因為:第—,教師是代表社會要求的施教者:第二,教師是專門的教育工作者。第三,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肯定教師主導作用,並不意味著否定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主動性。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動性的發揮相輔相成。教育的過程的客觀規律是:教師主導作用的正確的、完全的實現。其結果必然是學生主動性的充分發揮。

2.教師在社會中的地位

教師既然在人類社會的延續和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他們的社會地位自然應該是崇高的。在我國,一直存在著尊師的優良傳統,古人有「天地君親師」之說,把教師教師的地位同天地君親並列。但在我國封建社會的宮宦階層。「學而優則仕」的思想影響也不小。「官本位」的傳統根深蒂固,很多人歷來以官位或許可權的大小來看待其個人的社會地位.因而教師這種無官無權的職業自然很難受到應有的重視。所以教師的社會政治經濟地位十分低下。

我國解放後,教師勞動受到了應有的尊重,教師地位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和國家十分重視科學知識和知識分子(包括教師)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落實了知識分子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師政治地位,改善了教師的生活待遇。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文明的進步,教師必將成為讓人羨慕和受人尊敬的職業。

二、現代教師觀念的基本內容

教師的教育觀念是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所形成的對相關教育現象,特別是對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所教學生的主體性認識,它直接影響著教師的知覺、判斷,進而影響其教學行為。傳統有關教師的研究主要考察教師的行為是如何影響學生的行為,進而影響學生學業的,主要集中於研究教師的可觀察到的外部行為。下面試圖論述現代教師的使命、現代教師的勞動特點以及現代教師應具有的素質等方面進行簡要的論述,旨在為我國教師觀念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並以此更好地指導教師的教育教學和師資培訓。

1.現代教師的使命

(1)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教師要走在學生的前面,要培養出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學生,首先要有能夠把握時代脈搏,善於發現時代需求並積極採取行動的教師。努力學習,盡快適應時代發展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是當代教師的首要任務。例如,當代中國教師大部分都是善於命令,不善於商量;善於管住,不善於引導幫助;善於課內講授,不善於組織活動。並且重投入輕產出,重質量輕效率,重接受輕發現,重知識輕性格.重模仿輕獨創。要改變這種狀況,教師必須更新觀念,增長才幹,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質。

(2)擔起「重塑中國人」的重擔,實施素質教育,切實提高

民族素質。「重塑中國人」是21世紀對中國教育的呼喚,是現代中國人心中的吶喊,是承認落後不甘落後的宣言。努力學習,揚長避短,在學習中超越,在學習中創新,這是中國人惟一的選擇。教師的擔子就更重了,教師不僅要更新自己,更要更新學生,不僅要重塑自己,更要重塑學生。所謂重塑,主要是指打破過去的陳規陋習,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度,用明天的需求來呼喚人、要求人和培養人,以適應當今時代的四大趨勢,並以促進這四大趨勢的發展為目的,重新設計我們的教育目標、教育制度、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把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3)勇於創新.並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和教學風格。

學生素質的提高和教育理論的繁榮.最終都依賴於廣大教師的教育創新。如果全國的教師都用一樣的教材、一樣的方式方法進行教育教學,我國的教育理論就不能繁榮,億萬稟性不同、水平不同的學生的充分發展就不能實現,提高民族素質的努力就會在僵死的教條與模式中流於形式。所以說,要完成高效率地提高學生素質的歷史使命,每一位教師必須徹底解放思想,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准。只要是有利於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有利於高效率地提高學生的素質,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和諧地發展,有利於提高教育的質量和效益,就要大膽地創,大膽地試,不要迷信任何權威與模式。要知道,真正的最優教學方法,只存在於教師自己的創造性勞動中。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找到適合於每個班級、每個教師、每個學生的最優教學方法,並形成自己的特色與風格。

2.現代教師的勞動特點

教師勞動的對象是人,勞動的產品也是人,它所要處理的矛盾,也大都表現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繫上。作為教育人這一特定條件下的教師的勞動是一種復雜的腦力勞動,它與體力勞動和其他腦力勞動相比,有其自身特點。這些特點主要是由教師勞動的目的、勞動的對象和勞動的手段決定的。

教師勞動的目的是把全體學生都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都得到健康發展的新人。學生的身心發展尚未成熟,具有多邊性、發展性和很大的可塑性,而且各自具有獨特的個性。教師勞動的手段也很特殊,可以說教師勞動的全部力量都構成了教育因素,都成了教師教育好學生的手段。

從現代教師的勞動任務、勞動對象、工作的方法手段以及現代教育對教師的要求來看,我們認為現代教師勞動的特點具體地說有以下幾點:

(1)復雜性。

教師勞動的復雜性主要是由教育對象、教育任務和教育影響的多樣性決定的。

從教師的勞動對象來說,學生是有道德、有感情、有主觀能動性的人。他們的興趣、愛好、性格和能力都存在著個體差異。教師既要面對全體學生施教,又必須注意因材施教;從教育的任務來說,教師不僅擔負著傳授知識,培養技能,發展智力的任務,而且還擔負著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品德,以及對學生進行體育、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等方面的任務;從教育的影響說,影響到學生發展的因素多種多樣。不僅有來自學校各方面的因素,而且也有來自家庭和社會等方面的因素。教師要想教育好學生,就必須協調好這諸多影響和學生發展因素之間的關系。

我們說教師的勞動是復雜的是因為要做好一個好的教師,其工作是艱巨的和繁重的。但是,教師通過自己的勞動,為社會、為國家培養出無數有用的人才。無論是領袖,還是將軍,無論是藝術家、科學家還是作家,或者是普普通通的勞動者,在邁出人生第一步的時候,都要受到教師的教誨和影響,是教師用心血培育了他們。所以,教師的勞動雖然復雜艱苦,但充滿了驕傲,也充滿了自豪,這也是被賦予「天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之一稱號的原因所在。

(2)創造性。

創造性是教師勞動的中心和基礎。由於教師的勞動對象是具有思想感情的,是受社會多方面因素影響的,所以千差萬別。而教學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其原因主要就是在於此。因此,作為教師要想教育好學生就必須因人、因事、因時、因地的創造性的設計和實施教育學生的方針和策略,並科學的預見其結果。教師既要按照統一的目標來培養學生,又要注意學生個性的發展

所以教師在勞功的過程中充滿了創造,有時甚至在不自覺中進行著創造性教育的實踐。我們說教師的勞動絕不是一種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復勞動.而是—種創造性的勞動。

(3)示範性。

教師教育學生不僅依靠學識才能,而且也包括自己的心理品質、言行風范、治學態度、人生觀和世界觀等方面。這就是說教師要教育好學生就不僅要言傳,更重要的是身教。這就決定了教師的勞動具有很強的表率性和示範性。由於教學是師生共同的活動過程,而學生的模仿性特別強。教師的言行、教師的工作態度、教師的情感、教師的意志品質,在學生面前都表現得淋漓盡致,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心靈。教師使用自己的模範行為、榜樣力的品學和教師的德才有著很大的關系。因此,一個樂於而且善於為人師表的教師,不僅應當加強自己在學識才能方面的修養,而且還必須加強自己在人生觀和世界觀等方面的修養,

(4)長期性。

我國古代的教育家管仲說過:「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生之際,莫如樹人這說明培養人的勞動是要經過相當長的周期的,有賴於教師群體長期的共同努力。不僅從人的整體發展看,教師勞動需要一個較長的周期。即使從某—個具體、局部的身心特點的發展變化看,某一缺點的克服等,都需要教師付出長期的大量的勞動。這也是教師勞動艱巨之所在。也正是由於教師勞動的長期性,才要求教師的活動不僅要從當前的社會需要出發,而且還應該從勞動結束時的社會需要考慮。因此,我們說教師的勞動總是指向未來的。

(5)前瞻性。

教育具有的前瞻性。有人說「教育學就是未來學」.這不僅是教育者的現代語言,也是教育家的現代思想。社會進步已經使我們看到,教育將在歷史上第一次為一個尚未存在的社會培養新人,教師正是這—任務的承擔者。可以說,今天的教育事業發展的狀況和水平決定著明天這個國家和民族的面貌。所以,作為現代教師必須要有超前的意識,要站在時代發展的前列。要及時了解國內外教育發展的趨勢,學習國內外新的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與思想,不斷的更新教育思想,把思想從課本、課堂和學校的圍牆的束縛下解放出來;要具有創造意識,注重培養學生的發現意識和批判精神;要有市場意識,必須使自己的工作適應大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同時,還要有民主和科學的意識,培養學生的自助精神與自製能力。只有這樣,教師才能高瞻遠矚,才能走在時代的前列,帶領青少年奔向新世紀。

3、現代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世界上最好的系統是引向成功的」。決定教育系統優劣的正是教師,是教師的素質。所以,未來社會對教育的要求,歸根結底是對教師的要求。無論是教育觀念的更新,還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都取決於教師的工作、教師的態度,教師在教育的發展與改革中起著關鍵的作用。鄧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因此,教師要滿足社會發展與盲人的需要,必須具備以下幾種基本素質:

(1)正確的教育理念

現代教師應該具有與時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教師對教育工作的本質、責任以及特點要有深刻的理解。要認識到教師所從事的事業是關繫到社會的發展和民族與國家的未來,關繫到每個人的生命價值和每個家庭的幸福與希望的重要事業,從而形成對事業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在這種正確理念的支持下,教師在工作中才能做到以素質教育為本。把發展人的智力、開發人的個性放在首位;才能不斷開拓自己的事業,努力尋求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同時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地完善自己,充實自己,形成自己獨特的教育教學風格。實現由「工匠型」教師向「專業型」教師的轉變;才能淡薄功利,全心全意地把知識、智慧、愛心全部奉獻給學生。

(2)良好的職業形象

每個社會職業都有特定的行為模式和行為規范,教師的職業形象是他在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時,在學校以及在社會中承擔的職業作用和表現。由於教師的勞動特點是勞動者與勞動工具的統一,教師的自身形象對於學生的發展具有強烈的外在示範性與內在的感染性。首先源於他做人的楷模。教師的儀表、教風、言談舉止和良好習慣,都是教師良好素質的外化,同時也是影響學生形成良好素質的動力。葉聖陶說過「教師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因此,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養、教師要熱愛祖國,;教師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要具備為教育事業的發展艱苦奮斗的獻身精神;教師要有高尚的情感,對學生要有博大無私、深沉久遠的愛,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理解學生;教師要有良好的文明修養,要嚴於律己,以身作則,遵紀守法:只有這種良好的形象、規范的行為,才能對學生起到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作用,才能有助於學生良好人格的培養與形成。

(3)多元的知識結構

教育內容的社會化是新課程計劃的一個特點,新課程計劃要求加強對學生進行勞技、人口、青春期、心理健康等教育,並滲透環境、交通、目防等教育。學科教學的整體化,是21世紀教學工作的發展趨勢。在多學科同一個學生施教的過程中,要求各科教師有互相配合的意識,應善於從學科交叉、學科對比與學科滲透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這些都要求教師不能只掌握單一的學科知識,而要構建多元的知識結構。教師在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還要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識,必須更多地學習和掌握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理論。現代教師不僅是實踐者,而且要成為研究者,因此還要學習與提高對人的認識、教育哲理的形成、管理策略、教育教學活動設計、方法選擇、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識,使自己不僅會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與風格,充分發揮出教師教書育人的功能。

(4)多向的教育交往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與學生、其他教師、學生家長、社會中的教育力量進行多向的教育協調與交往。教師為了實現有效的教育,必須具有理解他人和與他人交往的能力。首先是對學生。教師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教育活動中來。就離不開與學生的溝通,必須建立「教師向學生學」、「教學相長」的平等關系。教師必須克服以學科為中心的個體工作意識,與其他教師相互合作,相互支持,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同時,教師還要建立與家長合作和相互支持的關系、與社會有關機構中的人員的協作關系,這些都是形成教育合力和進行有效工作必不可少的。

(5)完善的能力結構

教育是超前的事業,現代教師不但要適應教育的今天,還要面對發展的未來。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完善的能力結構。教師要具有較高的獲取知識的能力,包括搜集資料、查找資料以及對資料的篩選、摘錄與綜述的能力;要具有較高的教學能力,包括教學常規、教學評價、教學實驗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要具有較高的教育能力。包括對學生進行個別教育、集體教育和組織、管理、協調、控制等,同時教師還要具有科研能力。教師要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和周圍發生的教育現象進行反思,從中發現問題來進行研究,找出規律性的東西,對新的教育問題、思想、方法等進行多方面的探索和創造、使教師工作更具有創造性和內在的能力。科研能力已成為現代教師素質的一項基本內涵。其他一些如批判鑒別的能力、社會調查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文字能力等也是現代教師必須具備的。

(6)健康的心理素質

心理健康是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條件。對一名教師來說更加重要。它不僅是教師自身健康生活的需要,而且在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的一些消極心理或心理障礙常常和某些教師不健康心理的影響有著直接關系,為此,教師在學生中間首先要注意保持樂觀的心境,保持積極振奮的精神狀態,不斷追求事業心上的成就;其次,教師在學生面前要保持穩定的情緒、始終要將收獲的喜悅送給學生;再有,教師要有寬容的心理、要能夠容忍學生的無知,寬容學生的過錯,使學生在愉快和諧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教師的素質是教師在育人過程中穩定的必備的職業品質,是教師職業形象、育人知識與育人能力的綜合反映。教師的特點,決定了教師素質的多樣性。同時,教師素質有著特定的社會規定性,是個動態的概念。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教師的素質也在不斷的豐富和充實,不斷具有新的內涵。

4、現代教師應具有的專業精神

從教師專業性質和專業化過程的特點來看,現代教師應當具有的專業精神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敬業樂業精神

敬業是教師對自己所從事的專業工作發自內心的崇敬。任何一個做教師的人,應當首先對教師專業有清晰而獨特的了解和認識,懷有強烈的尊嚴感。方能建立起堅定的專業信念,也才能對社會的各種評價做出正確的、理性的判斷。

敬業還需樂業。樂業就是教師對自己有正確認識的前提下,對專業工作表現得從容自在、心甘情願、毫不勉強。一個人一旦投入教師專業,就須不為物慾左右,不為名利所動,做到淡泊明志,清高有為,由敬業樂業而獲得人生之樂。

(2)勤學進取精神

教師是教育者,同時也應當是學習者。只有不斷學習,積極進取,才能真正成為知識和文化的化身,也才能擔當起培育英才的重任。尤其是現代社會的發展,新知識、新觀念、新理論不斷涌現,教師幾乎每天都面臨著一個新的世界,只有不斷勤奮前進,把學習當做自己工作乃至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才能適應時代要求。否則,如果學生對教師在知識方面產生懷疑,那麼師生之間賴以建立多種關系的基礎就會消失,這時候,教師也就不成其為教師了。

(3)開拓創新精神

「教育即創造」,這是人們公認的原理。在現實的教育活動中,教育對象千變萬化,學生個性干差萬別,時代發展對人的要求又日新月異。教師要把一個個活生生的獨特個體從蒙昧狀態培養成社會所期望和需要的人才,絕不是靠按照某種程式的機械勞動可以完成的,而是要靠高度的創造性的勞動。因此,教師的專業工作,不允許教師墨守成規,也不允許教師一味地憑借個人經驗,而要求教師敢於借鑒,勇於開拓,依據變化的情況,不斷尋求適合教育對象的教育方案、方法和手段,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更科學、更完善,建立起自己獨特的教育風格。

(4)無私奉獻精神

教育工作是非常細致、艱巨和復雜的,教師所付出的勞動,是任何量化的手段和指標所無法衡量的。這必然要求教師對教育工作保持一種無私的奉獻精神。這種精神的表現,就是教師盡可能淡化功利思想,不斤斤計較物質享受,不迷戀於世俗浮華,不對個人利益患得患失。—切以育人為上,全心全意,把知識、智慧、愛心、時間乃至生命奉獻給每一個學生。

(5)負責、參與精神

教師的角色職能決定了教師必須有高度的負責精神和參與精神。負責精神的內涵:一是教師要有高度的教育責任感,對每個工作環節一絲不苟,對每個學生的健康成長認真負責,尤其是對差生,更要加倍愛護,不可隨意淘汰放棄;二是教師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關心國家發展,捍衛民族文化,主張社會正義,力辟歪理邪說。這種負責精神又必然要求教師具有積極的參與精神,即參與學生生活,參與社會生活。前者易被教師認識和強調,而後者則常被教師所忽視。有研究表明,一般教師對了解社會現象、關心社會發展、解決社會問題、改善大眾生活習慣等,並無多大興趣;有許多教師恪守清高,通常不願參與社會是非,也盡量避免外界干擾,保持中立,被稱為社會的「陌生人」,角色較為孤立。這也是社會大眾不了解或不理解教師的重要原因之一。實質上,教師是全體國民中的知識群體和文化精英。在一個時代中,教師是時代的前驅;在一個社會里,教師是社會的導師。因而教師又素有「國師」和「全民之師」的稱號。教師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對社會生活關心參與,對社會現象評論批判,對社會理想的追求,會構成一種潛在的、巨大的、動態的社會變革力量。尤其是現代學校的社會功能日趨增強,教師與社會的聯系也更加頻繁,這種力量越來越顯得重要。

D. 小學綜合素質教師的職業理念和教師觀是一回事嗎

小學綜合素質教師的職業理念和教師觀不是一回事,職業理念包含教師觀,教師觀只是教內師職業理念的一觀。容

教師職業理念可總結為三觀,分別為素質教育觀、學生觀和教師觀。

素質教育觀: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主旨的理念。素質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具有德智體美和求知的精神、並且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勞動。為國家培養四有公民奠定基礎。

學生觀:是指以人為本的學生觀。要擁有一顆學生心。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體。尊重學生並且意識到學生發展的潛力。關心愛護全體學生。

教師觀:

(1)首先要樹立自己終身學習的意識:建立專業理想、拓展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成就專業自我。

(2)理解教師職業的責任與價值,具有從事教育工作的熱情與信心。

拓展資料

教育觀是指關於教育現象和問題的基本觀念體系。諸如對教育的本質、目的、功能、體制、內容、方法、教師和學生等每一方面的基本看法。受一定的政治、經濟制度和生活水平等制約,並受意識形態、文化傳統及科學技術等影響,具有歷史性和時代性,在階級社會中,常帶有階級性。不同人的教育觀帶有個體認識差異的特點。各種教育觀通過教育論著、教育決策或教育實踐表現出來。

E. 教育觀的內涵是什麼

1、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以人為的性格為基礎,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

2、素質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要達到讓人正確面臨和處理自身所處社會環境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的目的。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我們既要面向全體學生,也要促進德智體美學生的全面發展。

3、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學生可以有自己的個性,而老師則必須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4、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這跟我們時代發展的要求是離不開的,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和實踐,而現在的學生,就是未來社會發展的主力軍。

5、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班級的每一位同學都必須關注到。

(5)中小學教師觀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教師要深刻理解和愛護學生, 很多教育家都得出一個共識——沒有愛, 就沒有教育。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 實質就是愛的效應。教師要把學生當成共同解決問題的夥伴, 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自尊心。

平等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 尤其是對行為表現較差的學生, 要特別耐心和謹慎, 不要傷害他們的自尊心。

每個學生只要教育得法都能夠成才。沒有教不會的學生, 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教師要鑽研教學理論, 改進教學方法, 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使他們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

三要素

教育者、教育對象及其之間的信息傳遞是構成教育活動的三個要素,缺了其中任何一個,就不成為教育了。如果其中任何一個出了問題,教育也會出問題。

人類積累的精神文明(如思想、道德、觀念、經驗、知識、技能、文化、藝術、科學、技術等等)如果僅僅記錄在媒介上而不被人的大腦所接受就只是一些符號而已,只有進入了人的大腦,為人覺悟才能發揮作用,教育活動就實現了這個過程。

F. 教師觀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1. 教育觀是指人們對教育這一事物以及它與其它事物關系的看法。具體地說就是版人們對教育權者、教育對象、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屬性和相互關系的認識,還有人們對教育與其它事物相互關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對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2. 教師觀即教師的教育觀念,是教師對教師職業的特點、責任、教師的角色以及科學履行職責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等方面的認識。

  3. 它直接影響著教師的知覺、判斷,進而影響其教學行為。本節旨在通過對現代教師觀的論述,使教師了解現代教師職責和特點,明確現代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和要求,提高教師的現代意識,是教師樹立正確的現代教師觀,實現教師角色的准確定位。

  4. 提高教師的素質,以便全面的履行教師的職責,作一位符合新世紀素質要求的教師。


G. 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教師觀怎麼答題

首先,教師觀作為綜合素質材料分析題的考點,一道題就能有分之多,可見其重要程度;其次,考生在備考時最需要做到的就是准確地在材料中找到教師觀的表現;最後就是在答題觀點羅列上,要注意技巧。否則即使答題內容相同,但回答順序顛倒,也會嚴重影響得分。因此,我們接下來就按照知識點——答題技巧來學習這部分內容。
(1)教師觀:
教師角色轉變:
1、學習與發展的促進者:
2、建設者與開發者:
3、反思的研究者:
4、社區型開放教師:
教師行為轉變:
1、師生關系:尊重、贊賞
考察方式:賞識教育
2、教學:幫助、引導
考察方式:啟發誘導
3、自我:反思
考察方式:反思教育教學問題
4、其他合作者:合作
考察方式:相互合作、協調教育影響
(2)答題步驟:
第一步:先讀題干(回答什麼——分析、評述、建議;有幾問;運用什麼知識——職業理念、職業道德)
第二步:分析材料(關鍵信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根據材料篩選知識點)
第三步:組織答案
(3)答題技巧
第一,分析材料過程中,將原理寫在旁邊,與材料逐一匹配。
第二,組織答案過程中,緊密聯系材料——你的每一句分析都源於材料本身。
第三,先寫好答題提綱,確認理論與材料嚴格匹配,再落筆作答
第四,分條列點,標志詞明顯,字跡工整。
第五,將最有把握的內容寫在最前面。
以上就是關於教師觀的答題技巧,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H. 教師觀是什麼

教師觀即教師的教育觀念,是教師對教師職業的特點、責任、教師的角色以及科學履行職責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等方面的認識。它直接影響著教師的知覺、判斷,進而影響其教學行為。

本節旨在通過對現代教師觀的論述,使教師了解現代教師職責和特點,明確現代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和要求,提高教師的現代意識,是教師樹立正確的現代教師觀,實現教師角色的准確定位。提高教師的素質,以便全面的履行教師的職責,作一位符合新世紀素質要求的教師。

(8)中小學教師觀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教師法》第七條對教師的基本權利作了明確的規定,共有六個方面:

(一) 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

(二) 從事學術交流,參加專業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表意見;

(三) 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學業成績;

(四) 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

(五) 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

(六) 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

I. 教師觀是什麼

新課改條件下的教師觀的內容主要包括現代教師角色轉換和教師行為的回轉變。
一、現答代教師角色轉換:
(1)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學生發展的促進者;
(2)教師從課程的忠實執行者轉變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3)教師要從「教書匠」轉變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實踐者;
(4)教師要從學校的教師轉變為社區型的開放的教師。
二、教師行為的轉變:
(1)在對待師生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贊賞;
(2)在對待教學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
(3)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
(4)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繫上,新課程強調合作。

J. 什麼叫教師觀和學生觀

教師觀即教師的教復育觀念制,是教師對教師職業的特點、責任、教師的角色以及科學履行職責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學生觀是指教育者對學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著教育行為,決定著教育者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方式傳統學生觀把學生視為被動的客體,是教育者管轄的對象,是裝知識的容器;而現代學生觀則認為學生是積極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是正在成長著的人,

閱讀全文

與中小學教師觀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