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教師面試答辯題有哪些
你的座右銘是什麼?
【參考答案】
我的座右銘是誇美紐斯說過的一句話: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這句話告訴我們教師首先無私奉獻的,能夠像太陽一樣用自己的光輝照亮學生;其次教師是偉大的,是應該被尊重的,是世界上最光榮最令人敬仰的職業。這句話一直激勵著我為成為一名教師而努力,於是我大學讀了師范院校,在畢業之際,我一如既往地選擇參加教師招聘考試,我希望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能夠早日站在講台上,做一名照亮別人的光輝使者。
你找工作考慮的重要因素是什麼?
【參考答案】
我認為找工作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不能盲目定奪,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性格和特長,分析清楚自己最適合做什麼樣的工作,什麼樣的工作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沒有什麼比擅長且快樂工作能夠發揮更大的價值;在此基礎上我才會去考慮工作的穩定性,穩定的工作更有利於我安心紮根,踏踏實實地積累經驗;最後是工資待遇問題,我平時生活比較節儉,不是注重物質享受的人,只要能夠讓我得到價值的實現,我認為工資待遇能夠滿足我的基本生活就可以。
教師要耐得住寂寞、清貧,教師要守住這片凈土,你為什麼選擇教師這個行業?
【參考答案】
做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一直以來是我的夢想,也是我最真實的理想。我要報考教師這個崗位,並不是因為聽了「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這句話,而是因為我非常熱愛這個寫滿奉獻、充滿挑戰的職業,因為在這里有著可愛的孩子,令人敬佩的同事們,他們都都會成為我人生路上不可磨滅的一筆。教師雖然薪酬不是很高,甚至有人說教師是寂寞的、清貧的,但是我認為教師在精神上是富有的,教書育人,成就桃李滿天下的事業是其它行業所不能比擬的,這是一份偉大的事業,是令人尊敬的事業。如果上天要我選擇財富的富有和靈魂的幸福,我想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這可能就是我選擇教師這個職業的根本原因吧,我願意守住這片凈土。
參加教師招考進入教師隊伍你的動機是什麼?
【參考答案】
我選擇參加教師招考,進入教師隊伍的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是符合我的人生規劃的,早在年少時我就立志要做一名老師,所以在讀大學時我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師范院校;其次我的知識儲備符合做一名老師的要求,在四年的大學生涯中我積累了很多教育理論知識和學科專業知識,這些都為我成為一名教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再次我的性格也很適合做老師,我很喜歡和孩子們相處,做事有耐心,有毅力,這些也都符合教師的職業特點。通過對自我的深度分析,我認為我是適合做老師的,所以我來參加此次招考,希望能夠有幸走上講台。
你最尊敬的教育家是誰?為什麼?
【參考答案】
我最崇拜的教育家是素有英語教育界泰斗之稱的張道真。我之所以崇拜他,原因有三: 第一是高尚的人格魅力。76 歲高齡的張道真教授,在國內外英語教育界享有盛譽。他把畢生的經歷都獻身於教育並研究教育,正是他帶領著我們走著英語教育改革的每一個步伐。 第二是他科學、實用的英語教學方法。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來改變英語學習中陳舊的書本學習模式,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廣泛應用到實際教學中。 第三嚴謹治學的思想前瞻性。張教授提倡考試要改革,聽說與讀寫,二者並舉, 甚至聽說佔有更重要的地位。 思想深邃的張道真教授,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科學的工作態度,嚴謹的治學思想,征服了我,我要秉承他老人家的思想和態度,在未來的英語教學之路上,默默奮斗,勇敢向前,創造英語教學的輝煌。
談論自己對教師職業的看法。 【參考答案】
雖然我還沒有登上教師的講台,但是我一直都立志成為一名教師,對於教師這個職業我有以下幾種看法:
第一,教師這個職業的職責是教書育人,作為教師要有甘為人梯,甘做蠟燭的精神,要關心愛護學生的健康成長。
第二,教師這個職業具有鮮明的示範性,學生幾十雙,幾百雙眼睛盯著教師,沒有誰像教師這樣受到嚴格的要求。因此,教師必須注重身教,為人師表。
第三,教師與青少年交流比較多,可以使自己保持一顆年輕的心。
第四,教師是眾多職業中的一種,但是教師這一職業社會價值高,受大家尊重,相對穩定,還有寒假和暑假兩個假期,可以給予我們繼續學習、提高自身知識涵養的機會。
總之,我認為教師這一職業是高尚的,是充滿奉獻精神,如果我能夠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必將傾盡心力做到教書育人,德為人師,行為示範。
請你做一個簡短的自我介紹。
【參考答案】
很高興能有這樣一個機會向各位評委老師做一個自我介紹,我出生在一個教師世家,爺爺和爸爸、媽媽都是教師,從小耳濡目染,我在很小的時候就立志成為一名老師,所以在報考大學的時候我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師范院校,在校期間,我努力地學習各門專業課程和教育理論知識,並且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說課大賽、課件大賽等等,不斷地提升自身素養。
在臨近畢業的時候,我在市內的一個中學實習了近三個月,期間的收獲頗豐,我開始學著將我的理論知識付諸實踐,並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地摸索經驗。
除此之外,我還想介紹一下我個人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我性格很隨和,很有耐心,喜歡和學生們在一起,平時的生活中我喜歡讀書、聽音樂和寫作,這些都讓我能夠在平淡的生活中獲得新鮮的動力。
綜上所述,我認為我是適合做一名教師的,而教師的舞台也能夠圓我最初的夢想。
你對工資和福利有什麼期望?
【參考答案】
我對工資沒有硬性要求,因為我個人在生活中對物質享受的要求並不高,相對來說,我更注重精神世界的豐富多彩,當然,物質基礎也是必要的條件,我相信貴校一定有一個合適薪酬標准,果我有幸能夠應聘上該崗位,我更多的是希望能夠在這個崗位上實現我的教師夢想。
㈡ 中小學教師資格證面試答辯一般都有什麼題目
教師資格證面試國考採用計算機題庫抽題,不指定教材版本,及學年段。但是抽完題後會給你一定的時間來備課。
考試內容為:試講+答辯+結構化面試
㈢ 中小學教師資格證面試一共問幾個問題
你好,中小學教師資格證面試一般是兩個結構化面試題 ,在試講後會有答辯,一般也不多於三題。
中小學教師資格證面試是由結構化面試+試講+答辯組成的。結構化面試一般是兩題 ,每題各五分鍾,單獨計時,會涉及到考生職業認知等方面。而答辯則多是根據考生的試講來進行提問的,會涉及諸如「教學方法」等的探討。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有什麼教育相關的問題也都可以問我哦~
㈣ 小學教師面試答辯題怎樣處理學生違紀
學生違紀處理的八個原則
從教十年,諸如此類的教育瞬間不勝枚舉,也正是在這鮮活的教育實踐中,我嘗試著總結出學生違紀處理要遵循的八個原則,借這個機會把它講出來,和各位老師一起分享。
(1)教而後誅。把規則提前告訴學生,不能在學生違反紀律後無限上綱的套用過高的或其他規則進行處罰。誅而不教,不僅是教育者的過錯,也同樣達不到教育的目的。教而後誅,把學生推向了自我剋制,自我教育,自我接受懲罰的那一面。往往比較容易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就教育的真諦而言,誅只能是手段,其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教。
(2)增加成本。一個微小習慣的養成都是有一個過程的。如果在學生第一次出現某種違紀行為就及時給予嚴格的教育,當再次出現類似行為就給予更加嚴厲的懲罰,以此不斷增加其違紀的成本。這已是處理學生違紀,達到教育目的不得已而採用的手段了。當然凡是都有度,成本的增加應以學生能夠承受限。
(3)抓小放大。小事情,大問題。小和大是矛盾的雙方,存在辯證法。一次小小的違紀,的確不算什麼。但是一次次小小的違紀,如果不去糾正,則必然會積聚成大錯誤。對於學生,到真的出了大問題,教師的批評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吃了大虧,學生自然會回頭。所以,應該把教育的關口前移,抓住學生一次次小的違紀行為進行嚴格的教育;而學生真的犯了大錯誤,則只能是給予同情、寬容、原諒和疏導了。
(4)法亦責眾。這里的「法」,指的是學校或者班級的各項規章制度。學生群體性違紀的處理是教育活動中經常碰到的。這類違紀的處理重在公平、公開、公正,處罰更要有理有據,講究原則性和靈活性。正是由於人多,這類違紀的處理往往就會避重就輕,或者擇其一二「要犯」重罰之。其實這是很不可取的。在法治社會里,任何人在法律面前都應平等。在學校管理中,「法,應當是要責眾的」。只有這樣,法,才能發揮出最大化的效用。
(5)曉之以理。青春勃發的中學生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他們渴求自由,往往就為所欲為;他們熱情奔放,往往就頭腦發熱;他們追求新奇刺激,往往就叛逆偏激……作為教育者(這里包括班主任、任課教師、學校教工、家長等等),對學生的教育必須是要曉之以理的。把道理講通、講透,有時還需要苦口婆心、不厭其煩,是教育具有時效的前提。師生之間有很多矛盾就是學生違紀後,教育者沒有將道理講通而引發的。
(6)家校聯合。家庭和學校是學生最重要的生活場所,也是最可靠、最溫馨的港灣。時下有一種說法:最不了解學生的人是家長,其次是他的老師。這個說法雖不是完全准確,但的確反映了一個很嚴重的事實:家庭和學校教育兩個環節是脫節的。一部分學生之所成為問題學生,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欺騙父母,欺騙老師的過程中形成的。如果家庭和學校能聯合在一起,經常性的進行聯系,交流學生在家庭和學校的實際表現,那麼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監管的真空。也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最大化的教育實效。
(7)把握時機。教育學生最難把握的,或許就是教育的時機了。過早或則過遲都有可能導致教育效果事倍功半,甚至是負向影響,不可收拾。要准確的把握教育時機,一方面要求教育者有敏銳的洞察力,能抓得住教育機會;另一方面要求教育者有豐富的教育經驗,能收得到教育效果。
(8)後續關懷。批評和教育學生,都不可避免的要指出學生的不足或者缺點。處於成長中的學生最愛聽的是好話、是表揚,最不願意接受的是師長的批評和教育。而在現實的教育過程中不批評、不懲戒,一味講好話,顯然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取的。批評總是不願意接受,但又是必須的,這就是矛盾的雙方。要把兩者統一起來,就離不開後續關懷。就是在嚴厲的批評過後,或者當天、或者一段時間,等學生冷靜下來之後,再對他們進行溫和的教育。這樣做,既可以鞏固前一次教育效果,也可以發現新問題,進行補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