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利用家庭小實驗培養學生初中化學核心素養
為進一步規范中小學理科實驗教學活動,更好地開展符合新教材要求的實驗教學,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動手能力,各地陸續對初中畢業生進行了實驗操作能力的考查。可見各級教育部門對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重視。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化學實驗操作能力,使學生「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能設計和完成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是《化學課程標准》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化學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務之一。如何培養初中學生化學實驗操作能力,下面談談個人的一些體會。
一、提高教師自身實驗操作技能,增強演示實驗的准確性
演示實驗是在學生的注視下由教師完成的,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給學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學生也會模仿教師的操作,演示實驗有很強的示範作用,因此教師一定要提高自身實驗操作技能,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對演示實驗要作一次自我操練,切實掌握好演示實驗的要領,便於發現問題,找出原因,及時改進,使每個演示實驗做到萬無一失。例如: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集氣瓶中預留多少水才不致使集氣瓶底炸裂;鐵絲伸入集氣瓶中由上而下的速度問題;引燃的火柴桿的長度問題等。教師要親自操作,切實掌握要領和注意事項,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演示實驗時,學生要觀察化學儀器和裝置;要觀察化學實驗操作(包括觀察實驗儀器的持拿方法和使用方法,觀察實驗裝置的安裝方法,觀察教師進行演示實驗操作的步驟和方法);要觀察化學物質及其變化。因此在演示實驗中,哪怕一個細枝末節,都要當作大事處理。教師只有提高了自身實驗技能,以規范的操作示教,才能加強學生規范實驗技能的意識,促進學生化學實驗操作能力的提高。
二、激發學生實驗興趣,在愉悅中提高操作能力
初中化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階段,而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實驗本身就有一定的新奇性,因此教師要充分挖掘實驗本身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實驗興趣,使學生願意進行化學實驗,樂於進行化學實驗,在愉悅中提高操作能力。在初中化學第一節課,教師要增設一些趣味實驗,比如:「魔棒點火」,「燒不壞的手帕」,「滴水著火」,「白花變成彩色花」等,我在做完趣味實驗時,問學生「你自己想不想進行化學實驗?」學生的回答震耳欲聾:「想」。當學生具有濃厚的化學實驗興趣時,其中樞神經處於興奮狀態,就能夠認真操作,敏銳觀察,促進化學實驗順利進行,並能在實驗中產生愉快、滿足、喜悅等情感體驗,從而使化學實驗興趣進一步加強,接受和提高操作能力也會很快。
在化學教學中,教師在積極激發學生化學實驗興趣的同時,要注意克服影響學生化學實驗興趣的消極因素,比如:化學實驗中的爆炸,衣物腐蝕,人身傷害,實驗失敗等。教師要向學生講清楚實驗規則和安全要求,一定要按規則進行操作,避免發生一些實驗失敗或安全事故,從而使學生降低實驗興趣。
三、做好充分准備,上好分組實驗
分組實驗是學生提高操作能力的主戰場,是培養學生操作能力的中心一環。所以要做好充分准備,上好分組實驗。老師方面的准備:首先,要求教師做好實驗的預試。與演示實驗和邊講邊實驗的預試相比,對學生實驗課的預試實驗的要求應更高一些。除掌握實驗成敗的條件和關鍵外,還要估計學生獨立進行實驗時可能發生的困難,擬出上課時向學生交待的注意事項,並作好課中巡視指導計劃。指導計劃應包括重點指導實驗內容和操作技能,重點指導的學生以及巡視指導的路線等。比如:可以根據學生實際設計一張實驗報告單,把重點的部分以填空的形式出現,課前預習時能填的填好,需要在實驗過程中填的需做實驗才能完成。其次,應充分准備好儀器、葯品和器材,並將儀器,葯品等放置有序,保持實驗室的清潔、整齊。
學生方面准備:指導學生課前預習實驗內容,要求學生在預習中做到明確實驗目的,熟悉實驗內容,並理解實驗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驟,掌握實驗裝置所需的儀器和組裝過程,並了解相關的注意事項(包括操作、儀器的使用和安裝、葯品用量、觀察現象、廢物處理,安全防護等各方面的注意事項),扼要地做好實驗筆記,為能自覺地、有目的地、獨立地進行實驗打好基礎。
四、結合教學,開辟「第二課堂」,開放實驗室
「第二課堂」是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和發現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同時能培養一批實驗操作能手,提高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因此要把「第二課堂」看作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一部分,應列入教研活動計劃之中。實驗室是學生進行操作技能訓練的主要場所,所以要鼓勵學生在科技活動時間及自由活動時間到實驗室做一些實驗。這樣既能解決個別學生在課堂上未解決的問題,同時通過開放實驗室也培養了一批實驗操作能手,這些操作能手在分組實驗中擔任小組長,能夠帶動和指導小組成員進行正確的實驗操作。
開放實驗室應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第一階段主要是訓練基本操作。第二階段是氣體的製取與物質性質實驗等,第三階段側重探究性實驗以及課後小實驗。雖然開放實驗室是以學生主體,但是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主導著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在開放實驗室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參與學生的實驗操作,解決學生實驗過程中的問題,提高學生實驗操作能力。
五、對易錯操作進行歸納,集中訓練,反復訓練
學生在實驗時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操作錯誤,教師要細心觀察,及時糾正錯誤操作,對於較普遍的操作錯誤,要進行歸納,比如易錯操作有:
(1)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實驗完畢,先移酒精燈,後把導管從水中取出,使水倒流,試管破裂。
(2)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燃燒匙伸入集氣瓶中速度過快。
(3)用托盤天平稱量物體質量時,用手撥打游碼,而未用鑷子。
(4)給試管里的物質加熱,沒有將試管夾夾在離管口1/3的位置,而是夾在試管的中部。
(5)傾倒液體時,掌心沒有對著瓶上標簽,試劑瓶蓋沒有倒放在桌子上。
(6)用量筒量取液體時,沒有掌握「視線與液體凹面的最低點應在同一水平線上」的讀法。
(7)使用滴管時,將滴管口伸入試管並觸及試管內壁。
(8)振盪試管時用手臂振盪,而沒有用手腕發力。
(9)在做實驗時,試劑瓶塞張冠李戴。
(10)葯品用量太多,沒有按「最小量」原則取用。
(11)實驗結束時,沒有將所用玻璃器皿洗干凈,桌面也沒有整理好,影響下一節課的實驗。
對於以上易錯操作,要集中時間,集中內容,進行集中訓練。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並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要對易錯操作經常訓練,反復訓練,才能達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的程度。
化學實驗操作能力在中考中的考查,是教學評價體系的一次改革,教師要改變傳統觀念,不能講實驗,背實驗,板書實驗,也不能壓縮實驗內容和時間。不能一味追求高分而扼殺了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作為一名初中化學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的啟蒙階段,不但掌握化學基礎知識,還要形成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初中學生化學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要多措並舉,循序漸進。逐步地培養和提高學生化學實驗操作能力。
Ⅱ 可以在家做的小實驗
小學生有很多有趣的科學小實驗可以做,都不復雜。
下面列舉幾個適合小學生做的科學小實驗:
一、
漂浮的針
思考:針為什麼會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針、鑷子、液體清潔劑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個鑷子,小心地把一根針放到水的表面,慢慢地移出鑷子,針將會浮在水面上
3、向水裡滴一滴清潔劑,針就沉下去了
講解:
1、是水的表面張力支撐住了針,使之不會沉下。表面張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內聚性的
連接。這種內聚性的連接是由於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間相互擠壓,
形成一層薄膜。這層薄膜被稱做表面張力,它可以托住原本應該沉下的物體。
2、清潔劑降低了表面張力,針就浮不住了。
說明:針有危險,請家長幫助操作。
二、
有孔紙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紙為什麼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個、大頭針一個、紙片一張,有色水一滿杯
操作:
1、在空瓶內盛滿有色水。
2、用大頭針在白紙上扎許多孔。
3、把有孔紙片蓋住瓶口。
4、用手壓著紙片,將瓶倒轉,使瓶口朝下。
5、將手輕輕移開,紙片紋絲不動地蓋住瓶口,而且水也未從孔中流出來。
講解:
薄紙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為大氣壓強作用於紙片上,產生了向上的托力。
小孔不會漏出水來,是因為水有表面張力,水在紙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會漏出來。這如同布做的雨傘,布雖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會漏雨一樣。
三、
手絹的秘密
思考:在水龍頭下把手帕撐開攤平,打開水龍頭,水是不是透過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個、手帕1條、橡皮筋1條
流程:
1、把手帕蓋住杯口,用橡皮筋綁緊。
2、讓水沖在手帕上。
3、水流進杯子里約七、八分滿後關閉水龍頭。
4、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轉過來。
說明:
1、從杯子上面沖水時,水會透過手帕流入杯內。
2、杯子倒轉過來時,由於大氣壓力的關系,水不會流出來。
延伸:
如果蓋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進出情形會怎樣呢?
小學生做實驗的目的意義:
幫助學生加興理解自然科學知識
培養學生的科學志趣
發展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創造思維
鍛煉優良的心理品質
Ⅲ 三年級小學生可以做哪些實驗(在家裡做。)
1、製作指南針:用針在磁鐵上朝一個方向摩擦,令其磁化,再用細繩綁在針的中間吊起來,停止轉動,有一頭會指向南。 2、製作孔明燈:用一個紙杯,杯口三角位置綁三根硬導線,導線不要太長,交叉到一點位置扎一個小圓圈,裝上一個小蠟燭,就做成了。
Ⅳ 小學家庭實驗
實驗題目:雞蛋如何在水裡能浮起來
試驗材料:一個大盆 ,一盆水,一個雞蛋,食鹽一袋
試驗步驟:將水倒在盆里,並把雞蛋放上,看到雞蛋沉底了。再把鹽倒上,攪拌一下 。
實驗結果:雞蛋在鹽水中扶起來了
ok
Ⅳ 小學生能在家做的化學實驗有哪些
一、隱形墨水
原料:小蘇打;紙張;水;電燈泡(光源);畫筆;量杯;紫葡萄汁(可選)
步驟:
1、將等量的水和小蘇打混合。
2 、用棉簽、牙簽或畫筆將信息寫在白紙上,用小蘇打溶液作為「墨水」。
3 、讓墨水逐漸乾燥。
4 、讀到字的方法之一是將紙張接近一個熱源,如一個燈泡;此外,你也可以通過熨燙它來加熱。小蘇打會使紙上的文字變成褐色。
5、 另一種讀到字的方法是用紫色葡萄汁塗在紙上,文字將以不同的顏色顯示。葡萄汁相當於pH值指示器,當它與小蘇打的碳酸氫鈉反應時,它會改變顏色。
二、分層密度柱
原料:可以使用下列部分或全部的液體,這取決於你想要多少層和你手邊有哪些材料。這些液體是從密度最大密度到最小密度列舉的,這也是你把它們倒進柱子的順序。
1 、蜂蜜
2 、玉米糖漿或煎餅糖漿
3 、液體餐具洗滌劑
4、 水(可以用食用色素上色)
5 、植物油
6、 外用酒精(可以用食用色素上色)
7、 煤油
三、塑料袋冰淇淋
原料:半杯牛奶、半杯鮮奶油、四分之一杯糖、四分之一茶匙香草或香草香精(香草醛)、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三杯氯化鈉(NaCl)作為食鹽或岩石鹽、兩杯冰、1誇脫 ZiplocTM袋、溫度計、量杯和勺子、吃東西的杯子和勺子
步驟:
1、加入1/4杯糖,1/2杯牛奶,1/2杯鮮奶油,1/4茶匙香草精加入1誇脫拉鏈袋中,密封。
2、將2杯冰加入1加侖拉鏈袋中。
3、用溫度計測量和記錄冰袋裡的冰的溫度。
4、把1/2到3/4杯鹽(氯化鈉)加到冰袋裡。
5、將密封的誇脫袋放入加了冰和鹽的加侖袋內,密封加侖袋。
6、輕輕地把加侖袋從一邊慢慢地搖到另一邊。最好在頂部密封,或者戴上手套,因為袋子會很冰。
7、繼續搖上10-15分鍾,或者直到把包里的東西凝固成冰淇淋。
8、打開加侖袋,用溫度計測量和記錄冰/鹽混合物的溫度。
9、取出誇脫袋,打開它,用勺子把裡面的東西裝進杯子里就好了。
四、熱冰
原料:1升清醋(弱醋酸)、4湯匙小蘇打(碳酸氫鈉)
步驟:
1、在平底鍋或大燒杯里,在醋里加入蘇打水,一點一點攪拌。小蘇打和醋反應,生成醋酸鈉和二氧化碳氣體。如果你不慢慢地加入小蘇打,你就會得到一個小蘇打和醋火山,並會從你的容器中溢出。
2、將溶液濃縮成醋酸鈉。最簡單的方法是把溶液煮沸,直到一個晶體薄膜在表面形成。
3、將醋酸鈉溶液從熱源移開,立即將其覆蓋,防止進一步蒸發。我把溶液倒進一個單獨的容器里,用保鮮膜蓋住它。你的溶液里不應有任何晶體。如果確實有,可以在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或醋。
4 、把含有醋酸鈉溶液的容器放在冰箱里冷凍。
五、燃燒的紙幣
原料:一元紙幣(如果你是勇敢的,更高的面值)、鉗子、火柴或打火機、鹽(如果你想要有顏色的火焰的話)、50%的酒精和50%的水(如果需要的話,你可以將95%的酒精和水混合在一起)
步驟:
1、准備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你可以把50毫升的水和50毫升的95-100%的酒精混合在一起。
2、在酒精和水溶液中加入少許鹽或其他色素,以方便產生可見火焰。
3、把一元的鈔票浸泡在酒精和水溶液中,以致完全濕潤。
4、用鉗子夾起紙幣,離開混合溶液。
5、把火點燃,讓它燃燒紙幣,直到火焰熄滅。
Ⅵ 小學生假期家庭科學小實驗,可以研究什麼
用醋刺激牛蛙= =、看反射弧= =、菜場里有賣的
有ph試紙的話測測唾液的酸鹼度= =、
還有一個很簡單的,用筆尖戳戳指尖和手臂,說明指尖神經最敏感= =、
Ⅶ 如何指導學生做好家庭化學小實驗
學生實驗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照一定的教學程序,運用感覺器官和一定的實驗器材,完成實驗操作活動,感知在實驗中出現的事物和現象,並得出科學性的結論和規律的活動過程。它能使每個學生都有動手、動腦的機會,使學生的觀察能更加仔細認真地進行。為此,教師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多下功夫,課前精心准備
教師要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選好實驗內容,熟悉教材中每一個實驗的特點,以便於學生進行定性、定量、定時的操作。教師還要檢查分組實驗器材的數量、可靠程度,做好課前的各種物質准備工作,布置好實驗所需的實驗環境,例如:做摩擦起電實驗時,教室需要保持乾燥,做露、霜的形成實驗時,地面要適當灑水。教師對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事先要有準備,如使用酒精燈時,桌面要放濕布,以便酒精灑出時能及時滅火,只有這樣,才能做好分組實驗。
二、嚴密組織,指導實驗操作
由於實驗種類不同,教師指導的側重點也有區別,下面筆者僅就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訓練實驗操作的技能、技巧時,教師如何進行指導加以說明:
1、培養學生的實驗興趣
小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動性與表現慾望,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在設計實驗時包含要解決問題的小實驗、小游戲等,創造出一個讓學生積極要求解決問題的環境,讓他們在實驗興趣的驅使下動手操作。如:教學《葉畫》一課時,讓學生根據採集製作的不同葉型的葉子,通過剪、拼、粘、貼等方法製作出金魚、小樹、春天等有趣的葉畫,這樣,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培養其審美能力。
2、訓練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技巧
學生只有正確地操作,才能產生理想的實驗結果,獲得可靠的數據,提高實驗成功率。教師可以根據某些儀器的操作過程,對學生進行指導。如:酒精燈的使用,教師的示範指導可歸納為檢查、揭帽、側點、加熱、蓋滅。實際操作就是用前檢查燈體、酒精量多少、燈芯狀況,揭掉燈帽,用火柴從側面接觸燈芯,用火焰的外焰加熱,使用完畢後用燈帽蓋滅酒精燈。學生開始操作後,教師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大多數學生的操作上,注意發現學生共性的操作錯誤,及時提醒學生,必要時進行正確的示範操作。在進行普遍指導的同時,教師還應注意個別指導,對操作困難或不認真、不仔細的學生多予以指導,防止操作技能的不均衡性。總之,教師要依據學生特點,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提高。
三、在實驗過程中,指導學生注意分析、觀察、聯想、思維
實驗中的現象多是在動態中產生的,如物體振動時的發聲,電路閉合時燈泡的發光等。觀察動態事物與靜態事物方法是不同的,需要學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敏捷,並適時捕捉現象發生的時機。有些實驗是連續的,例如,說明氧氣性質的實驗,實驗現象是在動態變化產生,學生觀察到帶有火星的木條在剛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口時,開始重新燃燒,伸入瓶中後劇烈燃燒發出明亮的白光,過一段時間後,火焰熄滅,瓶口充滿「白氣」,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變得渾濁。這一系列問題使學生產生了聯想和思維,這種高度的興奮會使學生產生探究原因的積極性,並推導出正確的結論。這樣,學生就會善於在動態變化中獲取准確的實驗現象,提高觀察、分析能力。
四、開展好課外實踐活動
由於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有些實驗無法在課上完成,教師要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優勢,開展形式多樣的實驗活動,以彌補課堂分組實驗的不足。如指導學生利用一些材料製作教具,既可以解決教學儀器短缺的問題,節省資金,又可以使學生充分理解所學知識。
綜上所述,實驗教學是學生各種能力的綜合訓練過程,在每個環節中都體現了對學生進行觀察、操作、思維的訓練。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對實驗教學予以高度重視,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使實驗教學在自然教學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Ⅷ 小學生做的家庭實驗 稍微難一點 但要有趣
把雞蛋放入鹽當中,靜置2天後取出,你會發現雞蛋變得有彈性了呢,和彈球一樣呢!
Ⅸ 適合小學三年級的小實驗
杯子,鹽杯子,雞蛋,杯子倒滿水,注意是清水,再把雞蛋放進杯子里,在再加鹽加到雞蛋浮起來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