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全國中小學英語教師技能大賽怎麼復習
為幫助參賽教師學習和掌握國家教育政策、法規、教育理念,提高語言水平,提供相關前沿信息,使參賽教師更充分地進行考前准備,全國組委會特編輯《第四屆全國小學英語教師教學技能大賽教師手冊》(20元/本)、《第五屆全國中學英語教師教學技能大賽教師手冊》(20元/本)供參賽教師參閱。手冊主要由文件匯編(含命題大綱)、往屆大賽總結回顧、往屆大賽題目、本屆大賽參考書目及部分內容組成。需要征訂的單位及個人請盡快與當地分賽區組委會聯系。
很明顯主辦方是想賺資料的錢!
另有一大堆的參考書目:
賽前選讀參考書目
以《2008年全國中小學英語教師教學技能大賽大賽材料匯編》為主,參考以下材料:
(一)文件
1.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鄧小平同志論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 胡錦濤同志在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國教育報,2007年9月1日
3.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決定》,人民日報,1999年6月17日
4.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6年9月1日起實行
5. 教育部2000年修訂的初、高中英語教學大綱(修訂試用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 教育部教基[2001]2號文件頒發的關於開設小學英語的《指導意見》和《基本要求》,《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1,4
7. 教育部制訂,初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8. 教育部制訂,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9. 教育部審訂通過的各種小學、初中、高中英語教材(可側重讀自己教的教材)
10. 李連寧(原基教司司長):談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決定與工作部署,《中小學英語活頁文選》,2001,8
(二)專著(以作者姓氏筆畫為序)
11. 文秋芳,"英語教育之獻集",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7
12. 包天仁,英語"四位一體"中、高考復習教學方法再實驗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13. 劉道義,"英語教育之獻集",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7
14. 束定芳,外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5. 何廣鏗,英語教學研究,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6. 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17. 吳道存,怎樣教好英語,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8. 李力、陳治安,Language Culture and TEFL,西南師大出版社,1997
19. 李觀儀,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教學法,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5
20. 李少伶,周真,少數民族地區英語教學改革研究,雲南大學出版社,2005
21. 沈畔陽,語境理論與教學實踐,高師英語教學與研究, 2006,3
22. 張正東,外語教育學,科學出版社,1999
23. 張正東、杜培俸,外語教育實驗理論與實踐,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
24. 張正東、杜培俸,外語立體化教學法的原理與模式,科學出版社,2000
25. 張正東,"英語教育之獻集",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7
26. 楊小鵑,透視國外二語習得理論,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
27. 胡春洞,英語學習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
28. 桂詩春,心理語言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5
29. 桂詩春,應用語言學,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0. 桂詩春,"英語教育之獻集",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7
31. 章兼中,小學外語教育學,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7
32. 曾葡初,英語教學環境論,人民教育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33. 戴煒棟,"英語教育之獻集",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7
34. 魏立明,英語課程與教學論,東北師大出版社,2005
(三)論文(以作者 姓氏筆劃為序)
35. 包天仁,我國小學外語教學的形勢和前景,《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0,5
36. 劉道義,小學英語教學特點與小學英語課面臨的挑戰,《中小學英語活頁文選》, 2001,8
37. 宋曉夢,是二語教學還是外語教學?訪包天仁教授,光明日報,2001年3月30日《教育周刊》
38. 陳昌義,"外語"與"第二語言"不能混為一談,《外語界》,2001,3
39. 楊小鵑,從語言教學看語言的分類,《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1,3
40. 黃泰銓,小學英語符合國情最重要,光明日報,2001年4月26日《教育周刊》
41. 曾葡初,"二語教學"與"外語教學"沒有本質區別嗎?光明日報2001年5月10 日《教育周刊》
42. Donald Freeman and Jack C.Richards(編),語言教學中的教師進修,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43. 中小學優秀外語教師出國留學獎學金項目全國統一選拔考試指南,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教育研究中心,2006
(四)期刊
44. 中小學外語教學,北師大主辦
45.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華東師大主辦
46. 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主辦
47. 外語界,上海外國語大學主辦
48. 中小學外語教學與研究,華東師大主辦
⑵ 中國教育與國外教育的差距
科技與教育發展狀況的緊密關聯性已是國人的共識了吧,有的專家甚至不容質疑地說:科技發達的國家,教育一定發達;教育落後的國家,科技一定落後!我們且不去追究這話是否有點絕對化,還是先透過一些小小的窗口了解一下當今世界科技發達國家的教育吧。 先說美國,教育管理學博士黃全愈在《素質教育在美國》一書中的描述,令我們看到了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美國的中小學很注重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不用背九九表,課本內容也淺了許多,基本上沒有家庭作業,更不會有把整本課文背下來的事,這樣學習似乎太淺,但是黃博士的研究對象黃礦岩在小學時就得到了學校布置的一個「研究」目錄,他選擇了「藍鯨」,並到圖書館找資料,閱讀,找觀點,組織文章……寫出了有生以來的第一篇「研究論文」———藍鯨是什麼樣的動物?吃什麼?怎麼吃?有什麼非凡之處等等,論文寫得怎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在獨立狀態學習和收獲。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之下,黃礦岩五年級時就已經能夠寫出非常專業化的研究報告,七年級時寫的《老鼠有決策能力嗎?》已經是百分百的科學研究……
一位到德國考察的校長記下了她在巴伐利亞州一些小學的見聞。在那兒,不管什麼課都以活動課為主,教師想方設法讓孩子們樹立自信心、保持好奇心、饒有興趣地去探索。由於採用包班制,教師可以根據需要將語文、數學、常識三門主課融合起來,形成以項目為中心的教學內容。如「水的知識」就是一個綜合的學習項目,前一節學了「水有什麼用處」,今天就學「物體在水中的沉和浮」,下節課要學「什麼東西在水裡會融化,什麼不會融化,融化到水裡的東西怎麼把它過濾出來」;接下去還要學「水有那些形態」;「什麼東西會污染水,我們如何保護水源」。無論上哪塊內容,主要活動都由學生自己完成,而且把生詞教學、說話教學、和常識教學以及環保教育等統統整合在一起。這位校長感受到:「這兒的學生就是學習者,更是研究者,他們從小學習像科學家那樣在探究中獲取知識;知識和技能當然重要,過程和方法同樣重要,求知的興趣愛好、科學的態度精神更為重要!」 同樣的,一位中學校長來到了澳大利亞,他說:「我們在參觀學校時,聽到最多的是學生的歡聲笑語,看到最多的是學生充滿自信地翹起大拇指。學生上午九點鍾到校上課,下午三點多鍾放學回家。由於學得生動活潑,學業負擔輕,我們很少看到戴眼鏡的學生------」 澳大利亞的校長講到,學校教育「是為人的發展提供機會、幫助和指導」;「教育不是完成一個指標,教育的一切是為學生走向生活服務」,「要讓學生主動地去學習,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學生應為自己的學業承擔責任」;「要為人的需求提供最有用、最實惠的教育」。 他體會到,教育就是教給學生生存的能力,為了學生在將來更好地工作和生活。澳大利亞的學校教育都是根據個體的需要、能力和興趣而設,使得每個學生都得以發揮其個人各方面的潛能並能運用與各行各業中。 正是基於這種理念,他看到澳洲的一所重點中學僅技能課就開設了16門,同時也有16個與之配套的技能教室,7-10年級的學生必須要學完這些課程,要掌握諸如木工、鐵藝、裁縫、泥塑、攝影、廚藝等十多種技能。 更有32名首批 「中小學優秀外語教師出國留學獎學金項目的外派教師,在英國諾丁漢大學學習了6個月後,他們對於英國的教育,感受頗深。他們說,在英國,不論是大學里的教授,還是中小學老師,從來不對學生說「你錯了」。有時候,即使教授不同意我們的意見,他也會說OK,只是用其他方式暗示學生,你的想法還需要補充和完善。老師對學生永遠是鼓勵的。 一位叫任長明的老師談到在英國參觀一所中學時,看到一個叫設計室的地方,以為上的是很高深的課程,進去一看,發現學生做的不過是簡單的針線活。「課程不應該過難,可以給學生一種成就感,使他處於被肯定的狀態,有利於增強自信。」 再看我們的教育。中國小學中,學生的要求是整齊劃一,挺腰、倒背手、走路排成一列……老師是絕對權威,如果不配合老師的「表演」,學生課後就會挨強烈批評。老師的名言是「對小學生一定要嚴厲,否則就翻天了」。在嚴厲的教育下,我國學生的「基礎」確實很扎實,但是這種「扎實」是以犧牲個性及創造力為代價的。老師不喜歡有個性的孩子,他們聽不得在一個班上有不同的聲音。 我們的應試教育推行了幾十年,應該說在提高學生應知水平上效果還是比較顯著的。曾有報道,中國中學生到國外留學,很快就能跟上國外的學生,而且學習成績很優秀。但是在綜合素質方面,中國學生卻與外國學生顯現出巨大的差距。一群國內優秀的中學生參加了一個中美冬令營活動,回來後就讓各方感觸頗深。在美國,中國學生分散住在美國外教的家裡,一些外教的孩子也是高中生,他們既會開車,又會彈鋼琴,許多事情都是自己做主,中美學生聯歡的時候,人家也是落落大方,談吐自如。相比之下,中國中學生的交際能力、應變能力及處世能力,都存在較大的差距。 中國的學校在比升學率,給學生加了很大的壓力;家長們望子成龍,就算學校減負,也會採取強制措施。學生呢?沒有人不想學好,要學好目前中國似乎只有一條路———考大學,考名牌大學。就算作業減少了,我們那些「懂事」的孩子也會給自己加壓。然而,一旦達到上大學的目的,大多孩子長期郁積的壓力需要釋放,於是就奉行「六十分萬歲」主義,從而走向平庸的道路。中國的中學生屢獲國際奧林匹克競賽獎,而中國的高校無任何成人獲諾貝爾獎;雖然美國的中學生沒得過奧林匹克獎,但是美國的成人獲得最多的諾貝爾獎。原因多半在此吧。 我們的教育目前已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素質教育的口號也已經喊了好幾年。近日,我們浙江省又出台了《關於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若干意見》,教育改革的呼聲已是三月的春潮,其勢不可阻擋。然而,教育的痼疾卻似錢塘江中盤踞了千年的頑石,非各方的群策群力不得鏟除。
⑶ 師范專業哪個系就業好
這個不能一言蔽之,沒有統一答案的
如果你未來想成為一名教師的話
那麼我給你一個建議,輔課的老師在就業上有一定的優勢
原因是主課老師一般需要一定的年資,而且有升學率的壓力在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⑷ 師范生就業前景
從整體上講,師范類外語人才社會需求量較大,這使得師范類院校的外語畢業生就業較為容易,甚至不少外語院校的畢業生也去搶師范生的飯碗。這是因為傳統的英語教育是中學教育和大學教育,現在英語教育的年齡不斷往前移,從以前的中學移到現在的小學、甚至幼兒園教育,所以對於師范類英語人才的需求還會保持一定的增長。
從我們現有的師資來看,受過良好教育的英語教師還是非常缺乏的。目前,我國中小學空缺外語師資近乎五十萬,且大都在素質上存在一定問題,合格率不足一半。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教育研究中心組織的2003年中小學優秀外語教師出國留學全國統一選撥考試中發現:參加考試的英語教師得高分的人數極少;150分值的試卷能拿到100分以上的幾乎是零。這說明目前我國中小學外語教學不僅是缺英語師資,而且師資水平令人擔憂。
一些新情況值得關注。一是用人需求向重點大學集中、向研究生集中,一些地方院校的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度增大;二是高校畢業生「重心」下移受阻,由於下崗失業人員、中學畢業生、農民工等的搶占,一些低端崗位被佔領;三是研究生就業率出現下降的趨勢;四是近年來待就業畢業生有增加的趨勢;五是社會的有效需求趕不上高校畢業生的快速增長,以及東部一些中心城市限制人口政策的出台。
高校畢業生就業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從地區看,東部省市吸納了全國50%以上的高校畢業生,而西部不足20%;從學科專業看,工科和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專業就業形勢較好,而一些文科專業就業出現困難。
職導網職場導師,某名企人力資源總監曾先生分析,大學生就業難的現象至少要持續至2015年我們需要做的:越來越大的就業壓力壓迫著我們這些大學生,唯有不斷的補充自己,為自己充電,在走進社會之前就用非常強大的知識及社會經驗武裝自己,才能用立於不敗之地,希望廣大的學生朋友們能夠認清這一點,多了解社會的需求,對症下葯,及時的補充自己薄弱的環節,不要被壓力嚇倒,而是戰勝它!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整個社會對高等學校畢業生的要求進一步擴大,近些年,我國高校大規模擴招,大學生就業市場出現了新的形式,為了更好的了解當前的就業心態,以便為廣大同學在求職時提供更好的參考意見,我們特別組織了這次「大學生就業前景問卷調查」調查對象包括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以及剛離開校園走向工作崗位的師哥師姐,被調查的四十人中,根據他們所選擇的答案,主要反映出了幾個問題:1圖高職位,2薪酬障礙,3選擇地域,4眼高手低,5缺乏主見沒有明確的目標。
針對師范類專業,我們調查了就業形勢以及國家政策,並調查了師范類學生就業前景和就業狀態。
⑸ 全國中小學英語技能大賽
為幫助參賽教師學習和掌握國家教育政策、法規、教育理念,提高語言水平,提供相關前沿信息,使參賽教師更充分地進行考前准備,全國組委會特編輯《第四屆全國小學英語教師教學技能大賽教師手冊》(20元/本)、《第五屆全國中學英語教師教學技能大賽教師手冊》(20元/本)供參賽教師參閱。手冊主要由文件匯編(含命題大綱)、往屆大賽總結回顧、往屆大賽題目、本屆大賽參考書目及部分內容組成。需要征訂的單位及個人請盡快與當地分賽區組委會聯系。
很明顯主辦方是想賺資料的錢!
另有一大堆的參考書目:
賽前選讀參考書目
以《2008年全國中小學英語教師教學技能大賽大賽材料匯編》為主,參考以下材料:
(一)文件
1.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鄧小平同志論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 胡錦濤同志在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國教育報,2007年9月1日
3.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決定》,人民日報,1999年6月17日
4.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6年9月1日起實行
5. 教育部2000年修訂的初、高中英語教學大綱(修訂試用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 教育部教基[2001]2號文件頒發的關於開設小學英語的《指導意見》和《基本要求》,《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1,4
7. 教育部制訂,初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8. 教育部制訂,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9. 教育部審訂通過的各種小學、初中、高中英語教材(可側重讀自己教的教材)
10. 李連寧(原基教司司長):談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決定與工作部署,《中小學英語活頁文選》,2001,8
(二)專著(以作者姓氏筆畫為序)
11. 文秋芳,"英語教育之獻集",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7
12. 包天仁,英語"四位一體"中、高考復習教學方法再實驗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13. 劉道義,"英語教育之獻集",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7
14. 束定芳,外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5. 何廣鏗,英語教學研究,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6. 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17. 吳道存,怎樣教好英語,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8. 李力、陳治安,Language Culture and TEFL,西南師大出版社,1997
19. 李觀儀,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教學法,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5
20. 李少伶,周真,少數民族地區英語教學改革研究,雲南大學出版社,2005
21. 沈畔陽,語境理論與教學實踐,高師英語教學與研究, 2006,3
22. 張正東,外語教育學,科學出版社,1999
23. 張正東、杜培俸,外語教育實驗理論與實踐,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
24. 張正東、杜培俸,外語立體化教學法的原理與模式,科學出版社,2000
25. 張正東,"英語教育之獻集",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7
26. 楊小鵑,透視國外二語習得理論,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
27. 胡春洞,英語學習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
28. 桂詩春,心理語言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5
29. 桂詩春,應用語言學,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0. 桂詩春,"英語教育之獻集",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7
31. 章兼中,小學外語教育學,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7
32. 曾葡初,英語教學環境論,人民教育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33. 戴煒棟,"英語教育之獻集",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7
34. 魏立明,英語課程與教學論,東北師大出版社,2005
(三)論文(以作者 姓氏筆劃為序)
35. 包天仁,我國小學外語教學的形勢和前景,《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0,5
36. 劉道義,小學英語教學特點與小學英語課面臨的挑戰,《中小學英語活頁文選》, 2001,8
37. 宋曉夢,是二語教學還是外語教學?訪包天仁教授,光明日報,2001年3月30日《教育周刊》
38. 陳昌義,"外語"與"第二語言"不能混為一談,《外語界》,2001,3
39. 楊小鵑,從語言教學看語言的分類,《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1,3
40. 黃泰銓,小學英語符合國情最重要,光明日報,2001年4月26日《教育周刊》
41. 曾葡初,"二語教學"與"外語教學"沒有本質區別嗎?光明日報2001年5月10 日《教育周刊》
42. Donald Freeman and Jack C.Richards(編),語言教學中的教師進修,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43. 中小學優秀外語教師出國留學獎學金項目全國統一選拔考試指南,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教育研究中心,2006
(四)期刊
44. 中小學外語教學,北師大主辦
45.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華東師大主辦
46. 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主辦
47. 外語界,上海外國語大學主辦
48. 中小學外語教學與研究,華東師大主辦
⑹ 在國內師范教育技術學本科畢業,想出國留學學什麼專業好就業
從整體上講,師范類外語人才社會需求量較大,這使得師范類院校的外語畢業生就業較為容易,甚至不少外語院校的畢業生也去搶師范生的飯碗。這是因為傳統的英語教育是中學教育和大學教育,現在英語教育的年齡不斷往前移,從以前的中學移到現在的小學、甚至幼兒園教育,所以對於師范類英語人才的需求還會保持一定的增長。
從我們現有的師資來看,受過良好教育的英語教師還是非常缺乏的。目前,我國中小學空缺外語師資近乎五十萬,且大都在素質上存在一定問題,合格率不足一半。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教育研究中心組織的2003年中小學優秀外語教師出國留學全國統一選撥考試中發現:參加考試的英語教師得高分的人數極少;150分值的試卷能拿到100分以上的幾乎是零。這說明目前我國中小學外語教學不僅是缺英語師資,而且師資水平令人擔憂。
一些新情況值得關注。一是用人需求向重點大學集中、向研究生集中,一些地方院校的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度增大;二是高校畢業生「重心」下移受阻,由於下崗失業人員、中學畢業生、農民工等的搶占,一些低端崗位被佔領;三是研究生就業率出現下降的趨勢;四是近年來待就業畢業生有增加的趨勢;五是社會的有效需求趕不上高校畢業生的快速增長,以及東部一些中心城市限制人口政策的出台。
高校畢業生就業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從地區看,東部省市吸納了全國50%以上的高校畢業生,而西部不足20%;從學科專業看,工科和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專業就業形勢較好,而一些文科專業就業出現困難。
職導網職場導師,某名企人力資源總監曾先生分析,大學生就業難的現象至少要持續至2015年我們需要做的:越來越大的就業壓力壓迫著我們這些大學生,唯有不斷的補充自己,為自己充電,在走進社會之前就用非常強大的知識及社會經驗武裝自己,才能用立於不敗之地,希望廣大的學生朋友們能夠認清這一點,多了解社會的需求,對症下葯,及時的補充自己薄弱的環節,不要被壓力嚇倒,而是戰勝它!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整個社會對高等學校畢業生的要求進一步擴大,近些年,我國高校大規模擴招,大學生就業市場出現了新的形式,為了更好的了解當前的就業心態,以便為廣大同學在求職時提供更好的參考意見,我們特別組織了這次「大學生就業前景問卷調查」調查對象包括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以及剛離開校園走向工作崗位的師哥師姐,被調查的四十人中,根據他們所選擇的答案,主要反映出了幾個問題:1圖高職位,2薪酬障礙,3選擇地域,4眼高手低,5缺乏主見沒有明確的目標。
針對師范類專業,我們調查了就業形勢以及國家政策,並調查了師范類學生就業前景和就業狀態。
我們隨機采訪的幾十名學生,關於他們對畢業以後的打算,關於對就業程序的了界,關於他們對職業和新酬的期望以及袼褙己就業的畢業庄的工作情況反映了以下幾個問題:
一、圖高職位
應屆畢業生剛離開校園,常常被許多公司在招聘中美其名曰的「銷售經理」,「客戶主任」所吸引。有些學生往往被這樣的觀念束縛:「我是學管理的,是管理人的,怎麼甘心從基層做起呢?」這種想法往往限制了他們自身在企業里的發展。其實一般而言,大學畢業生就業也應該從基本做起。在一兩年工作期間,表現出你的天分和前能,被管理曾認可,才會把你放在愛管理崗位。事實上,專業技術人才從事管理,往往更加到為。凡事要從基本做起,如果脫離了企業運行的過程,變得浮於表面,難以忍受平淡,那對個人的職業成長是非常不利的。二、薪酬障礙
大學生付出的勞動該值多少錢?調查中,本科生一般都把自己的薪酬要求定在1000~1500元。與以往的應屆生應聘要求起薪2000元以上的狀況在招聘會上不復存在。但在校學生中一般要求1500~3000元。其實,即使學校最優秀的畢業生,能在短時間內轉換成優秀員工的人也很少。心態不正確。異想天開,甚至有嚴重的幼稚病,是畢業生的一大通病。
一個剛剛畢業的走入社會的年輕人,應該帶著學習的態度去對待工作,專業在好,經驗你總缺乏吧,看不起試用期是不對的,時期使用期不是你吃虧。而是公司給你發工資培訓。即使是經過比較系統的培訓在上崗,也是以服務質量為代價的。而那些求過職的同學,面對一個月的試用期800元轉正1000元,面對合租住房,伙食費,交通費,通信費,水電費,等必要的開支每月至少700元。明知著點工資難過活,也只能接受,畢業聲太多,就業壓力大,走出校門,生存第一位,什麼遠大志向,專業對口,發展前景暫且顧不得。了,很多大學生接受低薪、無社保、無合同的工作,為此,不少大學生坦言:「寒窗數十年,耗盡父母血汗錢換來的只是讀書無用。」低薪普及化不僅使我們難找自信,也讓更多的企業陷入用入誤區,人才浪費形成惡性循環。
三、選擇地域
基層就業前景廣闊,從現實來看,去基層就業無疑是大學生的一條出路,但調查中發現,雖然就業形式非常嚴峻,可大學生還是更願意把就業目標鎖定在城市。據網上統計,2006年4月,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在全省公開招募,303個名額吸引了1000大學生報名,錄取比例3:1。雖然這個數字並不少,但和3月31日剛啟動的2007年度公務員招錄比例相比仍然相差甚遠,據統計,省直等機關單位1680個招錄名額吸引了23萬考生,部分熱門崗位招錄比例甚至達70:1。
有的同學表示,十幾年寒窗苦讀,好不容易來到省城,如果還要回到縣市,心裡覺得憋屈,去了農村,人生地不熟,要在農村干一番事業實在太難了,甚至不知道去了那裡能幹什麼該干什麼,也不想在農村待一輩子,畢竟讀書這么多年,在城市發展也許更有作為,有的說;如果有機會到社區當幹部或者去農村大半個村官倒是願意試一下,如果是一般的辦事人員的職位就沒興趣了。夢想在城市也是一大問題。
四、眼高手低,缺乏工作效益
某一藝術設計學生,本科四年,實習期月薪600元上班沒幾天就要求加薪,老闆問為什麼,他說錢不夠用,可是在一個月中,他創意的五件作品都沒有被客戶採納,而同時入職兩年的一位中專學歷的畢業生的作品被客戶全部採納。
企業用人的目的是什麼?是為自身創造價值,我們無奈所做的一切都應當滿足企業的要求,符合企業的標准,而不是首先滿足自己的願望一位的追求職位提升,工資增長,沒有考慮到表現,老闆欣賞做事到位的人,凡事得過且過,從不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那麼永遠無法達到成功的頂峰。
五、缺乏主見,沒有明確的就業目標
第一次擇業准確性很小,從學校方面來講,盡管高校都有就業指導服務,但由於校方對學生接觸社會的引導不夠,並沒有很好的就業橋梁,畢業生「好」的機會相對較少。初涉職場,大學生要明白,頻繁跳巢,起點永遠是「零」。要合理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真正明白自己能做什麼,想做什麼,好得成長策略可以協助畢業生一步一腳印地積累成長實力,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我們作為師范類專業的學生,對於未來的就業有著當老師和不當老師兩種可能。目前,我國教育政策的調整,民辦學校和職業學校大量興起。這使得師范生就業機會增加,從國家免費師范生政策的實施也可以看出,中西部對師范人才的需求很大,很多非師范類專業應聘教師職位的情況也逐年遞增,對於其它高校畢業生而言,師范類畢業生就業形勢一直較好。致使一些師范類畢業生主動擇業意識淡薄,缺乏危機感,就業觀念陳舊,熱衷於條件好,收入高,工作環境舒適的大城市和發達地區,這種就業觀念需要轉變,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到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區,在那裡展現風采,實現人生價值。
面對非師范生可以考取教師資格證,雖然他們競爭力不一定比師范類畢業生強,師范類畢業生憑借著專業背景,四年科班訓練與未開職業有一個明確的規劃和目標,扎扎實實學本事,打基礎,此外,「先就業,後擇業」的前提應該是大學畢業生對自己在學術水平,個性特點,人際溝通等方面素質有全面有全面客觀認識,並對自己的職業選擇有科學,長遠規劃的基礎上,從大形勢出發做出明確選擇,然後在自己認同並且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工作。
師范類高校的非師范專業在數量和規模上都壓過了師范專業。像首師大這樣的北京市師資培養基地,目前師范專業僅佔44%。各類合格人才的培養也是師范類高校的培養目標,學生們就讀師范類高校,一般選擇有3種:
①畢業後要當老師:這些學生一般在三年級時,進行教育學科版塊的培養,修教育學、心理學、教師技能等課程,並進入教學實踐環節,這些課程的學分是獲得教師資格證的必要條件,申請教師資格證時便很容易了。但是即使選擇教師教育培養的學生,畢業後仍可選擇不當老師。
②畢業後不當老師:
想從事其他職業的學生可以不選修這些課程,並進行其他職業實踐環節。就業時,可自由選擇職業。沒選教學課程但畢業時想當老師:這部分學生可在最後一學期補選這些課程,申請教師資格證,仍可有當老師的資格。
雖然很多地方實行教師資格證制度,但是,師范院校學生在行內就業時仍保持優勢。據了解,北師大就業率95.47%,首師大師范專業就業率95%以上,小學教育專業高達100%。有關專家分析,近幾年民辦學校、職業學校大量興起,為師范院校學生就業拓寬了市場。因此,想當老師的師范生就業前景依然看好。
加入WTO以後,與國際間的貿易往來增多,越來越多的電子商務需要掌握外語的高素質人才。往年英語四級的標准現在已變成了英語六級,不少用人單位在招聘中要求用英語填寫簡歷,或進行英語對話,而且懂外語又有其他技能的外語類畢業生更受歡迎,這無疑給外語類畢業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廣闊的空間。外資企業對外語類畢業生的需求穩步增長,但要求也更高,特別是熟悉中外文化,同時掌握金融、法律、計算機、通信等應用技術的外語畢業生就業尤其看好,這要求在校的外語專業大學生們必須由「單一型」向「復合型」人才轉變。據我們對外語院校畢業生流向的調查分析,外語院校畢業生就業的主渠道是國家機關及其所屬單位,如外交部、文化部、廣播電影電視部、外經貿部、國家安全部等中央部委以及各部委所屬公司或新聞出版(如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新華社等)機構、圖書情報機構、各省市的外事機構等。另外,國有企業也有一定的需求量。外語院校的畢業生一般可以在以下一些單位和部門的崗位上發揮作用:
1、大專院校的在校學生;
2、中小學的教師和管理人員;
3、外資企業的翻譯和管理人員;
4、中外合資企業的翻譯和管理人員;
5、產品出口企業的翻譯和管理人員;
6、外貿企業的翻譯、管理和營銷人員;
7、旅遊公司的翻譯、導游和管理人員;
8、涉外賓館飯店的翻譯、管理和營銷人員;
9、政府機關、外事、金融保險、咨詢服務等單位工作的相關人士
⑺ 誰有2012年中小學英語教學技能大賽試題(初中) 掃描的也可以
附件二
第五屆全國小學英語教師教學技能大賽
命題大綱(2012年修訂版)
全國小學英語教師教學技能大賽旨在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國家教育政策,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試用教育部制定的《小學教師專業標准(試行)》(徵求意見稿),推進基礎教育小學英語教學改革,激勵廣大小學英語教師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應用能力和英語教師知識,教學技能和科研能力,表彰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涌現出的優秀教師,促進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思想、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和方法的轉變,推動全國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和學業成績的大幅度提高。
全國小學英語教師教學技能大賽是小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和培訓的一種有效形式。大賽每兩年舉辦一次,採取兩個程序:初賽(採用紙筆測試形式)和決賽(採用說課形式)。初賽由全國統一命題,全國統一時間考試,總分150分,其中第一卷為英語語言知識,英語技能和綜合運用能力(70分),第二卷為英語教師知識和教學技能部分(80分)。初賽試題的選擇題為90分,非選擇題為60分。決賽採用「說課」形式。由全國技能大賽組委會統一命題,各地選擇適當時間統一考試評獎。
一、
命題原則
1. 命題內容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根據我國基礎教育小學英語外語教學的實際,根據教育學、心理學、語言學、應用語言學和英語外語教學等基本原理和教育教學規律及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實踐經驗,結合當前小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實際,考查小學英語教師應知必會的基礎語言知識和教學知識及基本語言技能和教學技能。在理念上側重考查在中國的國情、教情、學情下行之有效的英語外語教學(TEFL)理論和教法及技巧。在語言和教學知識和技能上重點考查小學英語教學實用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使試題有較高的效度和信度。
2. 大賽試題面向大多數小學英語教師,難易度要適中。大賽要通過競賽方式為小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動力,激勵廣大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師教育和職前培訓的基礎上,通過在職培訓和繼續教育等教師專業發展,掌握教師專業理念與師德,各種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促成小學英語教師從新教師到有經驗教師,從有經驗教師到反思型教師,從反思型教師到專家型教師的動態發展和轉變。通過兩個賽程,既從教師職業角度檢查小學英語教師掌握專業理念,語言基本功,教師知識和教學技能的現狀,又傳播小學英語教師教學技能的基本規范,糾正和避免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所存在的種種誤導和誤區,使參賽者在自我檢查專業理念,教師知識和教學技能的同時,又接受到小學英語教師知識和教學技能的繼續教育。所以賽題的難度應考慮到全國不同地區的教育水平差異,注重英語的專業理念、教師知識和教學技能的普及教育過程和檢查,不命制偏題、怪題、難題,並採用開卷考試形式,使大多數參賽者獲得滿意的結果。
3. 賽題具有廣泛的可接受性和實用性。賽題的命題要考慮到全國小學英語教師構成和專業理論、教師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的現狀以及各級各類教師培訓內容和教學實際的需求,在考慮貫徹落實國家教育和英語外語教育教學的方針政策和法規的同時,體現國家和地方現階段中國教師繼續教育的基本內容,使大賽成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檢查培訓成果和教師水平的依據,成為科研部門和學校 、教師進行繼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於未來英語教師學好外語教學理論,教師知識和教學技能,以便高等師范校英語專業學生和其它有志於小學教師職業的人士所接受。大賽命題緊密結合現階段小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實際,對當前小學英語教師普遍困惑和亟待解決的問題做出回應,以適應參賽者的普遍要求和個體差異及不同的經驗與學歷的實際情況,保證全國不同地區的小學英語教師均可參賽,並獲得理想的成績。
4. 賽題具有通用性和普遍性。賽題的命制要考慮針對全國不同地區的小學英語教學和小學英語教師的現狀,在考慮小學英語教學是英語初學者的啟蒙教學,重在打好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英語基本技能,培養英語學習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以後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其教學必須採用寓教於樂的活動或教學的特點,試題重點要考慮小學英語教師的語音、詞彙、語法和聽說讀寫譯各項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及各種適於小學英語教學的教法、技巧和活動的設計能力。試題既適合於在職小學英語教師,也適合於有志於從事小學英語教學的高等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學生,作為他們教師教育的職前、崗前培訓的內容。
二、
初賽結構和題型
為了保證本大賽的社會效益和可操作性,本大賽初賽賽題分兩部分,共150分。一是英語的知識技能和綜合運用能力部分(70分),二是英語教學理念和教學技能部分(80分)。
1. 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綜合運用能力部分(70分)
此部分試題將設計一些題型考查英語語音、詞彙、語法、話題等基礎知識,語言和詞彙知識將通過考查音標知識,拼讀規則和在讀、聽、說、寫、譯中應用這些知識的情況。閱讀技能將通過提供原汁原味的英語語言國家原版書報刊的各種體裁題材的文章,考查參賽者的細讀、快讀,特別是句子、語篇分析等文本解碼能力;聽力考查主要從交流溝通角度考查聽音理解和聽後的應對能力,考慮到小學英語教師主要是打好基礎的啟蒙教學特點和小學階段英語語音教學的重要性,適當考查參賽者的語音知識和辨音能力,主要考查在語境中的聽力理解和應對能力;說的技能將設計一些情景、話題等有上下文情境,考查參賽者日常口語交流能力和組織課堂英語教學應用能力;寫和譯的技能將通過句型轉換,句子和短文改錯,給料和情景作文形式呈現,突出考查英中兩種語言的正負遷移及中國人學習英語的難點,注重文化差異的考查,體現英語語言國家文化、中國文化和世界其他文化的跨文化交流。
考查英語語言知識,技能和綜合運用能力的試題難度適中,70%的考題考查初中和小學英語教材和課堂教學所涉及的英語知識內容和運用范圍,其餘30%的試題的難度相當於高中英語終點的中等水平。
2. 英語教學理念和教學技能部分(80分)
英語教學理念指小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理論知識能力,即隱性素質,佔30分。除了考查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具備的教育學、心理學、師德知識和情態、態度、價值觀等認識性外,側重考查參賽者的語言學、應用語言學,英語外語教學等專業理論水平。
英語教學技能佔50分,指小學英語教師的顯性教學技能,即小學英語教師對外語教學法及相關理論在教學中具體運用的教學操作。這部分是本大賽考查的重點,主要考查參賽者的課堂教學設計、教材等教學資源利用、教學活動組織、教學手段使用,師生交流互動,講授與訓練的操作,各種考試與評價的實施和學習動力的提供及自主學習策略和學習能力的培養。
這一部分的考察須根據中國的國情、教情和學情實際、根據語音、語言教學和英語外語教學的本質,根據基礎教育階段小學英語教學的特點來命制試題內容。鑒於對三十年來改革開放和十年課程改革的得失和反思,試題題目內容有一些是小學英語教師必須掌握的普遍性和通用性知識,有一些是對流毒甚廣的謬論和悖論的糾正和批判,以配合當前階段的中長期教改規劃和課改順利進行。
為保證大賽試題的信度和效度,試題內容多、信息量大、題型多樣化,其中選擇題為90分,非選擇題為60分。聽力錄音採用英式英語,採用開卷答題方式,但嚴格杜絕相互抄襲,嚴查雷同卷。
三、
決賽賽題的題簽內容和結構
本大賽的決賽採用「說課」形式。決賽題以實際操作為主,融小學英語教學基本技能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為一體,比賽形式、要求相同但所採用教材、內容和課型不同。每一位參賽者提前24小時抽簽定課型、定內容,然後進行20分鍾的說課和現場答辯。
決賽題簽按「說課」形式命制,每個組制共設6種課型:基礎知識課:語言、詞彙、語法課;課文精讀和泛讀課;聽說課;寫作課;復習課;講練課。每個題型設5個賽項,共40個題簽,題簽可重復使用。說課和答辯盡可能使用英語,最好是採用英漢「雙語」。建議採用九級評分法(即先記A、B、C三級,再把全級按上、中、下區分)。評分標准由全國命題組委會統一提供,省級賽區組委會也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和決賽題簽內容制定各賽區的評分標准和方法。
說課和評課要注意如下主要技能的考查:
1. 課外課前的准備技能
上課的前5—10分鍾,教師可通過提問、檢測,了解學生對上節課和前一階段教學內容的掌握和對本節課的預習情況,不是簡單的熱身和導入,也不是開始就採用講授式的人「灌」和機「灌」,啟發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但不提倡「先學後教」或「先教後學」的「學案式」教學。
2. 游戲表演等寓教於樂課堂活動技能
教師根據本節課的課型和所教學的內容設計各種各樣生動活潑的適合於小學生心理和生理特點的課堂語言活動。這些活動要求參與面廣,活動由易到難,主要是師生和學生對話,兼顧個體和班組活動,提倡智力開發和記憶思維訓練等活動,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
3. 體現、適應學生個體差異的教學技能
教師根據中國大班教學的特點,根據班級上、中、下學生英語水平的分布,確定教學聚焦大部分的中等、中上等、中下等學生,促進上等生和帶動學差生的教學策略,不提倡分層教學和「抓兩頭,帶中間」方法,使教學達到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全體學生學業發展的目的。根據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在教學和輔導上進行個性化的指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策略和各種學習能力。
4. 系統化整合教學資源,知識、技能教學精講精練的技能
教師要根據大綱和課標的要求,整合教材教具等教學資源,將基礎英語知識和技能進行系統化的重組和整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課時的限制實行精講精練,避免多講多練和少講多練的題海戰術,把各項基礎語言知識和聽、說、讀、寫、譯等基本語言技能的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5. 應試復習技巧和策略的教學技能
教師應懂得考試與評價內容和題型,在日常教學和階段、期中、期末及畢業考試復習中,指導學生取得各種形成性和終結性測評的好成績。
四、 樣題及命題改革思路
全國技能大賽組委會將根據命題大綱(2012年修訂版)組成權威國家命題組統一命題、審定,每屆大賽前公布當年大賽初賽各級樣題,供參賽教師及單位參考、備考。每屆大賽題型及內容將穩中有變,與時俱進,屆時將於大賽指定復習參考書《英語教師知識與技能手冊》上公布當年大賽題型改革思路和備考樣題,望廣大參賽教師關注。(決賽樣題略)
五、 大賽參考書目
1. 《英語教師知識與技能手冊》,第五屆全國小學英語教師教學技能大賽指定復習參考用書,2011年編制。
(一)文件
2.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鄧小平同志論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3. 胡錦濤同志在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國教育報,2007年9月1日。
4.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決定》,人民日報,1999年6月17日。
5.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6年9月1日起實行。
6. 教育部2000年修訂的九年義務英語教學大綱(修訂試用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7. 教育部教基[2001]2號文件頒發的關於開設小學英語的《指導意見》和《基本要求》,《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1.4。
8. 教育部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9. 教育部制訂,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0. 教育部審訂通過的各種小學英語教材(可側重讀自己教的教材)。
11. 李連寧(原基教司司長):談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決定與工作部署,《中小學英語活頁文選》,2001.8。
(二)專著
12. 王初明,應用心理語言學,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13. 束定芳,外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4. 何廣鏗,英語教學研究,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5. 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16. 吳道存,怎樣教好英語,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7. 李力、陳治安,Language Culture and TEFL,西南師大出版社,1997。
18. 李觀儀,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教學法,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5。
19. 李少伶、周真,少數民族地區英語教學改革研究,雲南大學出版社,2005。
20. 沈畔陽,語境理論與教學實踐,高師英語教學與研究, 2006.3。
21. 張正東,外語教育學,科學出版社,1999。
22. 張正東、杜培俸,外語教育實驗理論與實踐,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
23. 張正東、杜培俸,外語立體化教學法的原理與模式,科學出版社,2000。
24. 張正東,張正東英語教育自選集,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25. 楊小鵑,透視國外二語習得理論,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
26. 胡春洞,英語學習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
27. 桂詩春,心理語言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5。
28. 桂詩春,應用語言學,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9. 程曉堂,任務型語言教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0. 章兼中,小學外語教育學,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7。
31. 曾葡初,英語教學環境論,人民教育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32. 魏立明,英語課程與教學論,東北師大出版社,2005。
(三)論文
33. 王薔,小學英語課程應該怎樣開?《中小學外語教學》,2001.5。
34. 包天仁,我國小學外語教學的形勢和前景,《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0.5。
35. 包天仁,如何糾錯,《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9。
36. 包天仁,中國英語教學—困局與出路,《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9.2。
37. 包天仁,參加「兩會」啟示錄,《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9.5。
38. 包天仁,論知識能力,《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8.6。
39. 包天仁,「有效教學」的無效成因,《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8.7。
40. 包天仁,如何評價一節英語課,《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8.10。
41. 包天仁,聚焦學習者的個體差異,《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8.12。
42. 劉道義,小學英語教學特點與小學英語課面臨的挑戰,《中小學英語活頁文選》, 2001.8。
43. 劉道義,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第三屆全國小學英語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暨教學觀摩研討會上的報告,2009。
44. 張正東,談談怎樣教外語,《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1.3-4。
45. 張正東,小學英語教學的兩個「必須」,《張正東英語教育自選集》,2007。
46. 桂詩春,當前外語教學的幾個誤區,《桂詩春英語教育自選集》。
47. 宋曉夢,是二語教學還是外語教學?訪包天仁教授,光明日報,2001年3月30日《教育周刊》。
48. 陳昌義,「外語」與「第二語言」不能混為一談,《外語界》,2001.3。
49. 楊小鵑,從語言教學看語言的分類,《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1.3。
50. 黃泰銓,小學英語符合國情最重要,光明日報,2001年4月26日《教育周刊》。
51. 曾葡初,「二語教學」與「外語教學」沒有本質區別嗎?光明日報2001年5月10 日《教育周刊》。
52. Donald Freeman
and Jack C.Richards(編),語言教學中的教師進修,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53. 中小學優秀外語教師出國留學獎學金項目全國統一選拔考試指南,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教育研究中心,2006。
(四)期刊
54. 中小學外語教學,北師大主辦。
55.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華東師大主辦。
56. 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主辦。
57. 外語界,上海外國語大學主辦。
⑻ 我是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想出國留學,到哪個國家,學什麼專業好呢有沒有半工半讀的因為資金很短缺!拜
去加拿大吧!它支持半工半讀的,而且學費相比英語國家來說還算便宜的。學什麼專業我就我能替你回答了……
⑼ 中國的中學教育硬體設施與發達國家有哪些差距
科技與教育發展狀況的緊密關聯性已是國人的共識了吧,有的專家甚至不容質疑地說:科技發達的國家,教育一定發達;教育落後的國家,科技一定落後!我們且不去追究這話是否有點絕對化,還是先透過一些小小的窗口了解一下當今世界科技發達國家的教育吧。 先說美國,教育管理學博士黃全愈在《素質教育在美國》一書中的描述,令我們看到了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美國的中小學很注重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不用背九九表,課本內容也淺了許多,基本上沒有家庭作業,更不會有把整本課文背下來的事,這樣學習似乎太淺,但是黃博士的研究對象黃礦岩在小學時就得到了學校布置的一個「研究」目錄,他選擇了「藍鯨」,並到圖書館找資料,閱讀,找觀點,組織文章……寫出了有生以來的第一篇「研究論文」———藍鯨是什麼樣的動物?吃什麼?怎麼吃?有什麼非凡之處等等,論文寫得怎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在獨立狀態學習和收獲。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之下,黃礦岩五年級時就已經能夠寫出非常專業化的研究報告,七年級時寫的《老鼠有決策能力嗎?》已經是百分百的科學研究……
一位到德國考察的校長記下了她在巴伐利亞州一些小學的見聞。在那兒,不管什麼課都以活動課為主,教師想方設法讓孩子們樹立自信心、保持好奇心、饒有興趣地去探索。由於採用包班制,教師可以根據需要將語文、數學、常識三門主課融合起來,形成以項目為中心的教學內容。如「水的知識」就是一個綜合的學習項目,前一節學了「水有什麼用處」,今天就學「物體在水中的沉和浮」,下節課要學「什麼東西在水裡會融化,什麼不會融化,融化到水裡的東西怎麼把它過濾出來」;接下去還要學「水有那些形態」;「什麼東西會污染水,我們如何保護水源」。無論上哪塊內容,主要活動都由學生自己完成,而且把生詞教學、說話教學、和常識教學以及環保教育等統統整合在一起。這位校長感受到:「這兒的學生就是學習者,更是研究者,他們從小學習像科學家那樣在探究中獲取知識;知識和技能當然重要,過程和方法同樣重要,求知的興趣愛好、科學的態度精神更為重要!」 同樣的,一位中學校長來到了澳大利亞,他說:「我們在參觀學校時,聽到最多的是學生的歡聲笑語,看到最多的是學生充滿自信地翹起大拇指。學生上午九點鍾到校上課,下午三點多鍾放學回家。由於學得生動活潑,學業負擔輕,我們很少看到戴眼鏡的學生------」 澳大利亞的校長講到,學校教育「是為人的發展提供機會、幫助和指導」;「教育不是完成一個指標,教育的一切是為學生走向生活服務」,「要讓學生主動地去學習,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學生應為自己的學業承擔責任」;「要為人的需求提供最有用、最實惠的教育」。 他體會到,教育就是教給學生生存的能力,為了學生在將來更好地工作和生活。澳大利亞的學校教育都是根據個體的需要、能力和興趣而設,使得每個學生都得以發揮其個人各方面的潛能並能運用與各行各業中。 正是基於這種理念,他看到澳洲的一所重點中學僅技能課就開設了16門,同時也有16個與之配套的技能教室,7-10年級的學生必須要學完這些課程,要掌握諸如木工、鐵藝、裁縫、泥塑、攝影、廚藝等十多種技能。 更有32名首批 「中小學優秀外語教師出國留學獎學金項目的外派教師,在英國諾丁漢大學學習了6個月後,他們對於英國的教育,感受頗深。他們說,在英國,不論是大學里的教授,還是中小學老師,從來不對學生說「你錯了」。有時候,即使教授不同意我們的意見,他也會說OK,只是用其他方式暗示學生,你的想法還需要補充和完善。老師對學生永遠是鼓勵的。 一位叫任長明的老師談到在英國參觀一所中學時,看到一個叫設計室的地方,以為上的是很高深的課程,進去一看,發現學生做的不過是簡單的針線活。「課程不應該過難,可以給學生一種成就感,使他處於被肯定的狀態,有利於增強自信。」 再看我們的教育。中國小學中,學生的要求是整齊劃一,挺腰、倒背手、走路排成一列……老師是絕對權威,如果不配合老師的「表演」,學生課後就會挨強烈批評。老師的名言是「對小學生一定要嚴厲,否則就翻天了」。在嚴厲的教育下,我國學生的「基礎」確實很扎實,但是這種「扎實」是以犧牲個性及創造力為代價的。老師不喜歡有個性的孩子,他們聽不得在一個班上有不同的聲音。 我們的應試教育推行了幾十年,應該說在提高學生應知水平上效果還是比較顯著的。曾有報道,中國中學生到國外留學,很快就能跟上國外的學生,而且學習成績很優秀。但是在綜合素質方面,中國學生卻與外國學生顯現出巨大的差距。一群國內優秀的中學生參加了一個中美冬令營活動,回來後就讓各方感觸頗深。在美國,中國學生分散住在美國外教的家裡,一些外教的孩子也是高中生,他們既會開車,又會彈鋼琴,許多事情都是自己做主,中美學生聯歡的時候,人家也是落落大方,談吐自如。
⑽ 我國在教育方面與發達國際存在著哪些差距
您正在看的回國創業是:對話海歸教師:中外教育差距在於看重人還是機器。
不是很大,但也可以掙將近兩萬塊。偶爾還可以接一些活兒,我不擔心我會餓死。
但國內沒有全民健康保險,我背後有一個大的家庭,而我的媽媽和繼父都已經下崗,我媽媽的身體也不好,我的親戚還有不少在農村,我特怕他們生病。我外公上個月去世了,他住院都要我花錢,我從國外寄1000美元,他們可以當8000塊人民幣花,好賴也能撐一下,但現在就比較難。
新京報:你現在這個困境有沒有向王院長講過?
唐:他也比較理解,也說過。我們還是比較能夠溝通吧。他也只能說我們現在要共同去改善,去改進。希望把一些項目做好了,跟企業有更好的合作與互動,使學校有更多的收入,以此來提高教師的課時費。中央美院是教育部直屬的學校,基本工資他也沒有辦法去改變,因為基本工資標準是國家定的。
其實設計是蠻花錢的。
在國外設計一個模型車其實可能比買一個模型車更花錢,因為他們有大企業贊助,所以還比較好,而中國企業好像還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和稅收支持政策吧。
搞教學改革是好事,但其他措施要跟上
新京報:你如何看待如今國內高校的教學改革,比如聘用制?
唐:現在搞教學改革,搞聘用制,這是個好事,這樣可以促進老師的積極性。但你取消了住房,聘用制後住房沒有了,而錢沒有提高一點,那房子怎麼辦呢?我一個月的房租補貼只有70塊錢,你讓我到那裡去租房子去?所以只是說,現在中國的改革把大家都推向了競爭,這當然是好事,但你要把其他措施也跟上,不管是住房還是醫療保險。
新京報:周圍有沒有朋友也有像你這樣的遭遇呢?
唐:據我所知,很多留學生都是從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回來的,因為在這些國家找工作也很難。但真正從美國回來的,好像還不是很多。
或者他們是派駐中國的,拿著美國的工資,在中國生活,這個當然很好。完全放棄在美國的工作,回來拿中國的工資的,除了我們的王院長,我還沒認識的。我們搞藝術的還是有些理想主義的,但現在流行現實主義。
中外差距在於看重人還是機器
新京報:你好像沒有你的同事忙?
唐:他們都很忙。說實在的,如果他們在外面有工作的話,在美國就應該算是兼職老師,因為他們沒有全職工作嘛。在美國做老師就已經夠他們忙的了,很少有老師還在外面有工作。如果按照這個標准,給人的感覺就是只有領導是全職的了,全院都是兼職老師了。
新京報:你覺得為什麼這么多老師能做兼職了,你覺得這是老師的浮躁呢還是社會的浮躁呢?
唐:我覺得如果選擇了老師,那就比較上心吧,我覺得很多老師就跟我一樣,只要生活和溫飽問題解決了,我就不會想著在外面做什麼。就專心做一些學術,其實要把一門課教好,挺不容易挺需要投入的。
但是沒有辦法,他們不去做兼職哪來的錢呢?現在房子不分配了,他們還得買房呀,買房的錢從哪裡來呀對不對?另外還有一個就是我回國的一種感覺,全中國人民都很著急,很浮躁,看著什麼賺錢就去干什麼。
新京報:現在國內教學硬體跟國外差距有多大?
唐:這一點我覺得還是挺滿意的,雖然比美國私立大學會有差距,但比起有些公立大學甚至還會好一點的,我們今年又花了好多錢買了機床。
但差距我覺得就在於把人看得重要還是把機器看得重要。在國外會把人看作最重要的,但在國內沒有這種感覺。他們會覺得一台機床幾百萬,能用好幾年,但他們不知道,一個人才可以用幾十年。
新京報:你覺得國內不看重自己的人才,你是有這方面的親身體會嗎?
唐:美院也請的有外教,也有洋面孔。我敢肯定,他們的工資比我們高,肯定用美元計算。其實請一個洋人通常還要請一個翻譯,這樣的成本其實很大,但他們做出的貢獻我覺得不見得就比我多。
有時候領導也發現有些洋面孔才能有限,不過他們需要這些洋面孔來撐門面。
其實,這些洋人除了公司派駐到中國來,要麼他真的愛中國文化,要麼他們是在本國呆不下去了,未必都是真正的人才。重用洋人,對培養自己的人才也很不利。現在中國公司重視外國設計人員,這讓中國學習設計的學生心中很不安,他們看不到自己的
中國大學必須積極進行制度變革,追求「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要改變大量留學生單向「出口」長期「順差」的局面。
這是北京大學校長許智宏在近日的「國際化背景下的大學戰略規劃與戰略管理」論壇中表示的。許智宏說,國際化給中國大學帶來了許多挑戰,主要表現在對辦學傳統和特色產生影響,還導致不少統一標準的建立,比如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的入學標准等。
許智宏認為,在這種背景下,一些中國傳統大學的文史哲專業由於不被市場接受而逐漸萎縮;同時,受到商業利潤和經濟利益驅動,各國在留學生生源、跨國教育等方面的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發達國家處於優勢地位,每年僅僅是留學生帶來的經濟收入就非常可觀,而發展中國家流失了大量的優秀人才。
「這幾年我們學生本科『出口』比率開始下降,出國比率在23%左右。這個數字還比較合理。」許智宏指出,中國學生應該有一定比例接受國外研究生教育,因為中國和國外在教育上的最大差距就是研究生教育。
教育部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力也認為,由於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轉變,中國大學的戰略定位應轉向「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求支持」,且最大層面選擇非傳統專業、職業教育的培訓模式。
「『全球背景下的創新型人才培養』首先應該根據市場和社會需求,對學科機構和研究方向相近或互補的學科專業進行結構調整,有機整合並優化配置學術資源,創建重點工程。」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郝平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說。
中學教師英國留學 中外教育差異差距在哪裡?
--------------------------------------------------------------------------------
摘自: 新華網 2002.04.16 07:14
英國的學校每年都有大考,而且每個學校學生的分數都公開,平均分多少,比去年提高了多少,都要張榜。
在英國,明文規定了各個年級的家庭作業量,1年級每天留半小時家庭作業,逐年增加,高中階段的作業量和我們也差不多……
「英國的老師從來不對學生說You are wrong(你錯了)。」
「英國的老師特別擅長問why(為什麼)或者how(怎樣、怎麼),而中國老師愛問what(什麼)。」
「英國教育,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它評價一個學校不是看最後的升學成績,而是主要看學生在這個學校提高的幅度。」
近日,首批32名「中小學優秀外語教師出國留學獎學金項目」的外派教師,結束了在英國諾丁漢大學為期6個月的學習,回到北京。他們對於英國的教育,感受頗深。
回來時,每個人都因行李超重交了罰款
回程途中,在機場,32位教師每個人都因為行李超重交了20英鎊的罰款,這還是從輕發落的結果,要真按規定執行,有的老師恐怕要被罰幾百英鎊。
行李超重是因為他們書籍和各種資料帶得太多了。
「英國有用有趣的書籍和資料太多了,整理行李時,我們都說即使把自己的東西都扔掉,也要把這些資料帶給學生。」湖北武漢楚才實驗中學的苗淑艷老師感嘆,「國內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料太少了,書店裡充斥著指導考試的資料」。
東北師范大學附中的趙傑老師完整地復印了3本大書。她和苗淑艷看法一致:「我們的很多書店裡,習題集、輔導書占據了大部分書架,但關於學習方法、信息含量擴展的書很少。教師如果沒有完善的教學資料,只有復習資料,很難做到更新教法。」
貴陽一中的王妤到英國後,看了很多教育學方面的書籍,感覺耳目一新,可一看出版日期,居然是20世紀70年代的。她說:「國內指導中小學教育的現代理論書籍,實在太少了。」
「以後,在課堂上,我一定要寬容學生,充分肯定學生」
來自新疆克拉瑪依一中的任長明老師,此行最深的感受是:「以後,在課堂上,我一定要善待學生,寬容學生,充分肯定學生。」
任老師的感受來自於自己在英國當學生的經歷。「我們上課時,無論發表什麼樣的意見,教授的評價總是『maybe』或者『perhaps』(可能、也許),這種模糊的評價,可以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而我們國內的課堂教學,則常常是一言堂,老師說A,學生就不能說B。」
王妤老師也有同樣的感受:「在英國,不論是大學里教授,還是中小學老師,從來不對學生說『You are wrong』(你錯了)。有時候,即使教授不同意我們的意見,他也會說OK,只是用其他方式暗示學生,你的想法還需要補充和完善。老師對學生永遠是鼓勵的。」
這32位老師中,有初中老師,也有高中老師,大家在一起交流時,都感到中國學生在小學時都很活躍,初中時也勇於發言,可上了高中以後,大多數學生就變得沉默,高中的課堂最為呆板。
王妤認為,出現這種現象,主要原因在於中國學生從小到大,都處在不斷被糾正錯誤的過程中。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自尊心越來越強,如果還經常在課堂上被老師當眾否定,就會覺得丟面子,因為怕出錯就越來越羞澀、越來越沉默。
任長明還提出,我們基礎教育的目標定得過高,相當一部分學生達到這個目標很困難,時間一長,學生容易產生挫折感,慢慢對自己喪失信心。
他談到在英國參觀一所中學時,看到一個叫設計室的地方,以為上的是很高深的課程,進去一看,發現學生做的不過是簡單的針線活。「課程不應該過難,可以給學生一種成就感,使他處於被肯定的狀態,有利於增強自信。」
考試不一定只起負面作用,關鍵看考什麼、怎麼考
一位老師說,原以為國外的考試很少,去了英國才發現,那裡也是考試國家,每年幾次大考,而且每個學校學生的分數都公開,平均分多少,比去年提高了多少,都要張榜。如果1個學校連續幾年成績下降,很可能就會被取消辦學資格,所以學校之間的競爭也很激烈。
不過,何慶友老師說,英國的考試題目非常靈活,比如它的文學課每次都考莎士比亞,但不是讓學生談中心思想、主題意義,而是談自己的認識。所以,何老師的結論是:「考試不一定只起負面作用,關鍵看考什麼、怎麼考。」
王妤介紹,前段時間我們搞「減負」,不讓老師給學生留家庭作業。而在英國,明文規定了各個年級的家庭作業量,1年級每天留半小時家庭作業,逐年增加,高中階段的作業量和我們也差不多。「其實,」她說:「關鍵是作業內容,我們很多作業是死記硬背,像有的老師留的作業就是讓學生抄課文,這樣的作業就毫無意義。」
英國的教育重視過程,我們的教育重視結果
在英國一所中學,王妤聽了一次關於莎士比亞名著《麥克白》的文學課。這個專題講了兩星期,老師把所有的任務都交給學生,學生自己去讀原著、查背景,在課堂上老師讓學生分析人物性格,最後還要問一句「Why do you think so(你為什麼這樣想)?」
王妤發現,英國的老師特別擅長問「why」(為什麼)或者「how」(怎樣、怎麼),而中國老師愛問「what」(什麼)。
何慶友說,這就是中英教育的最大差別,英國教育重視過程,中國教育重視結果。
過程和結果的區別,在對老師和學校的評價上體現得非常突出。王妤說,我們評價老師,考試成績還是最重要的指標,而在英國,對老師的評價體系是多個指標構成的,除了學生的表現外,還有學生的意見、家長的意見、同事的意見和校長自己的評價。
何慶友說,英國教育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它評價一個學校不是看最後的升學成績,而是主要看學生在這個學校提高的幅度。每個學生入學時,都會建立一個關於總體能力傾向評價的資料庫,學校每年有跟蹤記錄,觀察這個學生提高的程度。不像國內,重點學校和普通學校在生源質量、師資力量和教學條件上都差別很大,最後的考試結果,自然也相距甚遠。
外教育十大差距
作者:新疆對外… 文章來源:原創 點擊數:716 更新時間:2006-02-20
我國普通教育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存在十大差距
我國的普通教育發展到今天較文革前後及80年代有了很大的進步,正在走向正規化,並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發揮著自己重要的作用。但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教育還存在著以下10方面的差距:
1、教師教育觀念方面的差距。
目前在中國實際發揮作用的教育觀念有:(1)學生是不懂事的,生來就需要大人管,因此家長、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管與被管的關系,而不平等的關系;(2)幾千年來「師道尊嚴」、「君臣父子」的影響至今仍在無形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老師要求學生對他們的尊重遠遠多於他們對學生的尊重;(3)很多教師不能平等地對待學生,特別是那些由於智力發展遲緩或社會性發展不良而學習落後的學生,採取放任、放棄甚至歧視態度;(4)由於社會和家長看重學生的智力發展,所以多數教師只重視管理學生的學習,不重視對學生的獨立性、創造性地培養;(5)有很多學校對學生採取軍營式管理,限制他們的自由,並以這種做法帶來了較高的升學率作為理由;(6)很多教師認為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就是要靠灌輸、靠強制性的教育。很多家長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在培養孩子的方式、為孩子設計成占藍圖時不考慮孩子的心理、生理特點,特別是不考慮他們的意願。所有這些,使我國學生在個性的全面、自由發展,和西方國家的青少年學生相比,處於極其不利的地位。
2、教師學歷水平方面的差距
我國教師在學歷水平方面與西方國家的差距非常顯著。例如,在大多數西方發達國家,幼兒園和小學教師必須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和相應的就職資格證書。在美國,幼兒園園長和小學校長中,大約有40%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中學教師中大約有30%以上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
3、教師專業技能方面的差距
發達國家的中小學教師多數屬於理論性教師,即他們或多或少地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自覺地以一種或幾種理論為指導。例如在美國,有各種各樣的教育理論研究中心和全國網路,有數十萬中小學教師參與這些研究網路的活動,而這些也是他們提升、提薪的重要依據。相形之下,我國大多數教師是經驗型的,他們大多數以自己過去教師的經驗、周圍同事的經驗和自己的實際經驗作為依據進行教學。
4、學校和班級管理方面的差距
發達國家在學校管理方面與我國具有不可彌補的差距主要表現在教師聘任方式和教師待遇的確定這兩個帶有本質性的方面。競爭機制使得國外的教師必須努力工作。在學校人員管理、班級管理、學生管理等各個方面也存在著較大差距。
5、考試和選拔體制方面的差距
目前我國實行的全國高考統一考試,以及各地在高中、初中入學時的統一考試,成為引導著中小學教育教學方向的「指揮棒」,也成為限制我國普通教育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原因。這種考試選拔體制和西方國家實行的考試體系相比,差距是非常巨大而落後的。
6、教師的教育學、心理學素養方面的差距
西方發達國家的中小學教師不論在學校讀書期間還是參加工作後都要參加各種培訓,教育學和心理學素養普遍比較高,他們往往能夠最快地獲得教育科研方面的最新信息資料。而我國教師的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素養普遍較差,原因一方面是接受的訓練不夠嚴格,二是我們的大學、師范學校的教育學、心理學教材非常落後,三是我們的學校圖書資料資源比國外遠遠的落後。
7、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差距
西方國家的中小學一般都配備有經過專門訓練的心理咨詢工作者。如西歐和北歐國家,平均每3000名學生佩右一名心理咨詢工作者。他們能夠有效地解決學生中出現的所謂「心理咨詢」都是不正規的。
8、學生在掌握語言方面的差距
國外的大學生、中學生,除了掌握本國語言外,其外語能力普遍高於我國。如西歐和北歐國家的大學生,一般都能熟練地應用2-3門外語。而我國學生在學校期間用10年左右的時間學習一門外語,但最後畢業時並不能熟練地應用,這就極大的限制了他們與外國人進行交往的能力。
9、學生在個性全面、和諧發展和社會化方面的差距
由於發達國家兒童青少年從小處在比較自由、寬松的環境中,無論家長、教師還是社會上的其他成年人對他們都採取平等、尊重的態度,這是他們的個性得到比較自由、和諧的發展,在社會化方面,他們的社會交往技能、語言表達能力、情緒的發展比我國兒童更要好得多。
10、學生的能力,特別是社會能力方面的差距
我國由於高考指揮棒的作用,學生整天泡在題海中,他們的學習生活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死記、硬背、勤練、苦算。雖然他們掌握的只是可能比國外學生多,計算能力甚至可以說是世界第一,但是當他們走上社會之後,這些能力並沒有什麼用。相形之下,發達國家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比我國學生強得多。
中外教育差異差距在哪裡?
來源: 發表日期:2002年4月21日
烏金:作為一名教師,我的想法是:當代教育,面臨的改革不是一個簡單的教學結果的改革,而是教學體制的改革,盡量不要干一些比如:教師未用過計算機,卻那著計算機考試這樣的合格證,農村裡帶著地方語音的教師卻拿著普通話二級的荒唐事,為了孩子們的將來,給教師一個干凈的的天空,希望我們能夠培養出一些實用的人才,而不是一些光拿著一張畢業證,對國家和民族概念不清醒得人.對教育隊伍嚴格要求,為了明天,在世界上不受欺凌,讓我們: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吧!
njchjb:教師的觀念更新了,有可能改善教學行為,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支持性的環境。僅僅是有可能。教師要先進的教育觀念付諸實踐,除了主觀上的因素外,客觀上也需要支持性的環境。
藍球王:當前提倡的是素質教育,可到了下層,不考慮過程,只看結果,實質上是應試教育的翻板和深化。眼下的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要青出一藍勝於藍,很難理解!目前的教育正走向無規則、混亂的局面。
w1:我們到外面學了,平常我們在眼裡看的見卻沒有認識到方面時,恍然大悟??我簡單的來說啊,思想品德啊,我說教師就解釋不了? 為什麼我干這樣肯定?請學一學善於為什麼的重要性和延續性?思維能力的延續嗎?老師是可以幫助學生的,那麼學生可以幫助老師嗎?老師認為學生是沒有能力的?學生沒有能力,我們為什麼不去培養?思想是互相的,學生不做能互相嗎?能給社會服務嗎?我們教師給學生服務如何?為什麼評論學生不行,為什麼不為什麼說教師不行?我們希望孩子們比我們強,而我們恰恰是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方法的。我們具備嗎?肯定的說,我們不行,才去學習的?是嗎?多問為什麼?多深思熟慮?
亦木:管理教育的是外行,你讓干教育的何去何從,這不是教育的悲哀,是整個民族的悲哀。君不見,農村的教育,已盡到了發不下工資的地步,而其他行業卻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收入,教育已經是天底下最可以令人欺侮的職業,特別在有些中小城市!救救教育吧,這是百年大計!
冷眼:中國教育----越改越墮落,教育部門領導以為多搞幾次檢查,教育質量就會提高,實際情況卻背道而弛。學校為了能評優,大肆造假,有的甚至讓學生一起造假,我們怎麼教育學生誠實。作為一線教師和學校本身苦不堪言,成天應付這個檢查,那個評比,教師沒有時間去鑽研教材,沒有時間去輔導學生,沒有時間去做正事,天天忙著應付各類領導。原來應試教育學生是高分低能,現在是素質教育,恐怕學生既無高分也無高能。急切呼籲:還教育一片晴朗的天空,還教育一片安寧。
苦難者:呼籲:國家能為弱智學生組建義務教育專門學校。(現在的弱智學校收費高,一般困難家庭接受不了)這些學生在正常校簡直對自己、對教師都是一種摧殘。教師將大部分有限精力都用在這些學生身上,無暇顧及優類生,對學生對國家都是一種人才浪費。
linsheng:說「國內的課堂教學常常是一言堂,老師說A,學生就不能說B,」這是歪曲中國教育現狀的陳詞濫調。學生錯了尚且不能說「you are wrong",對中國廣大教師的工作和貢獻卻視而不見、要一棍子打死,難道就對嗎?
教師:我覺得問題不在於此,英國一個教學班多少人,而我們中國一個教學班多少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面對眾多的學生,我們只能這樣。我記得看過一部英國片,是一個音樂老師,學生投訴她,太嚴厲。校長找她談話。她改變了自己的教學方式,可是班裡大部分同學,都有意見。學生的話是這樣的。「溫柔的老師太多了,我們需要不同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