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線上學習小學科學還有哪些困難,需要線下解決的問卷設計
線上學習的小學科學還有一些困難,比如說有一些跟實踐相關的活動
⑵ 科普知識調查問卷
嗯,來這里做調查太不專業了吧。。給你介紹一個專門做調查的網站吧,一會就能完成了版。
網址是:權http://iwen51.com/
操作簡單,方便易上手。
⑶ 適合小學生調查的調查問卷主題
1誠實,2能否按時完成作業,3,小學生的環境意識強嗎,4平時生活浪費嗎。。。。。。。。。。。。。。等等,其實有很多都適合小學生去調查的,努力啊
⑷ 如何提升小學生科學素養調查問卷
「中小學都要積極開展科學技術普及
活動。」同時指出我們培養的人才「都應該不版斷追求新知權,具有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於創造的科學精神」。我們認為「教育的目的始終在於培養科學的創新能力」。
科技活動是一項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動手實踐到探究討論,以及感受成功的結果,情感動力都推動著學生自發的求知慾。因此採用科技活動方式的科學教育是當前課程改革切入口的捷徑之一。
科學素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和基礎。小學教育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作為科技輔導員必須主動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積極探索科技教育發展的新途徑和方法。
⑸ 為了解學生喜歡什麼電視節目,實驗小學進行了調查問卷,結果如圖所示.(1)喜歡走進科學節目的人數占學
(1)1-(25%+15%+28%), =1-68%, =32%; 答:喜歡走進科學節目的人數占學生內數的32%. (2)125÷25%=500(人容); 500×32%=160(人); 500×28%=140(人); 500×15%=75(人); 答:參加調查的學生總數有500人;喜歡走進科學節目的有160人,喜歡新聞聯播的有140人;喜歡焦點訪談的有75人. 故答案為:32,500,160,140,75. |
⑹ 校園科學實踐調查報告怎麼寫啊
北京市懷柔區小學生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現狀調查報告
時間:2007年4月11日14:28
出處: 作者:hrou
懷柔教科研中心藝術、體育教研室 張淑君
中國素以禮儀之幫,文明古國著稱於世。學生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歷來是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的問題。北京作為首都,作為我國政治文化的中心,作為2008奧運會的舉辦城市,學生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已成為社會的需要,明天的呼喚。隨著我國進一步改革開放,市場經濟進一步發展,國際的交往不斷的增多,文明的禮儀還能體現出一個人的人格與國格。為了深入了解小學生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的基本情況,我們受北京教育科學院德育研究中心委託,就懷柔區小學生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現狀進行調研。
我們於2005年6月,走進北京市懷柔區懷柔鎮小學,抽樣為四年級105名學生,其中男70人,女35人,分布於五個班級,統一下發問卷,採取單選和多選的形式,分別從學生自身情況、文明禮儀及行為習慣等幾方面設問,發放並收回問卷105份,全部真實有效,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一、懷柔區小學生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基本狀況良好
調查結果顯示,懷柔區小學生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基本狀況良好。本結論是通過對調查結果的整體評價得出的。具體表現在本區小學生日常生活的交往、言談、舉止以及所見所聞等方面。
(一)、文明禮儀較規范
1.愛國主義行為比較正確
文明禮儀最直接的表現是對國旗、國歌、國徽的認識和導行。本區小學生在回答「你認為唱國歌時應怎樣」的問題時,認為應該「認真、嚴肅的站立並大聲唱」的佔97%,在你看到別的同學在唱國歌時,有100%的同學選擇「認真、嚴肅地立正並大聲唱」,這樣高的比例說明本區小學生在學習主義禮儀方面做的不錯,可以肯定。
這一結果表明,小學生對國歌認識教深刻,學校的思想品德教育發揮了較大的作用.。
2 .見到老師、長輩、同學、朋友時比較有禮貌
在「見到老師,長輩時應該怎樣」一題時,98.1%的學生認為「應該主動打招呼問候」,並且與實際相吻合的是,同樣有98.1%的學生能做到主動打招呼問候,在與同學、朋友相遇時,94.3%的學生能主動打招呼問候。在你見到的同學「在見到老師長輩時」的表現,答案不及前兩個集中,表現為:
表1
項目
人 數
百分比
主動打招呼的同學
85
81
如果平時對他不錯的打招呼
9
0.9
能躲時躲
5
0.05
不打招呼問侯
6
0.06
由此可見,學生觀察到的同學表現的文明禮貌不及本人理想。
3.比較遵守交通禮儀,能做到右行禮讓
在公共場所和交通要道上右行禮讓,100%的學生認為是贊同的, 看到的同齡人60%的能做到右行禮讓,31.4%的同齡人大部分能做到,而自己有86.7%能做到。由此可見,學生在遵守交通禮儀方面做得比較好。
4.乘車時,能做到不擁不擠
在乘車購物時,93.3% 的學生認為乘車購物應該做到不擁不擠,92.4%的學生自己在乘車購物時能做到不擁不擠。
5.觀看演出、比賽時,大部分學生能夠做到文明喝彩
奧運會的舉辦,觀看演出和比賽的禮儀非常重要。92.4%的學生在觀看演出和比賽時能做到文明喝彩的看法是「應該做到」,96.2%的學生在觀看演出、比賽時做到文明喝彩了,而看到同齡人中有的人當中62.29%的人做到,26.7% 的學生看到的是「大部分人能做到」。
6.學生的行為習慣較樂觀
(1)對於地上的紙屑學生能做到正確處理
74.3%的學生 的學生「沒有看到垃圾桶也會把紙屑收集起來,到有垃圾桶的地方再仍掉」;22.9%的學生是「如果有垃圾桶就會把紙屑仍進垃圾桶」;而見到同學的做法是:48.6%的學生「沒有看到垃圾桶,會就近把紙屑收集起來,到有垃圾桶的地方再仍掉」;12.4%的學生如果有垃圾桶,就會把垃圾仍進垃圾桶。說明學生的行為習慣多數較好。
(2) 能正確對待隨地吐痰
隨地吐痰是生活細節,卻能夠表現一個人的素質,95.2%的學生認為隨地吐痰不對,不能隨地吐痰,而見到的同學 40%的同學不隨地吐痰,30.5%的學生很少隨地吐痰,在大街有痰時,63.8%的學生是吐到手紙里,然後仍進垃圾桶,28.6%的學生吐到垃圾桶里;
(3 )在公共場所,多數同學能夠做到輕聲交談
在公共場所,70.5%的學生認為應該輕聲交談。在見到周圍同學的表現是57.1%的學生輕聲交談,23.8%的同學有時輕聲。
(4) 學生能夠做到不說臟話
98.1%的學生認為」學生應該講文明不說臟話」,59.0%的學生經常見到的情況是「許多同學不說臟話」,18.1%的學生見到「部分同學不說臟話」,85.7%學生自己能做到「不說臟話」。
(5) 學生遵守交通規則意識較強
在回答「過馬路遵守交通規則,走人行橫道,不闖紅燈」時,有89.5%的學生的看法是「應該做到」;93.3%的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能夠做到;55.2%的學生看到周圍同學能夠做到。29.5%的同學「大部分時候能做到」。
從統計數據中不難看出,懷柔區小學生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基本狀況是良好的,但也清晰地看到,仍存在一些問題。
二、本次調查顯示的小學生在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中的問題
懷柔區小學生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中的問題主要有:家庭環境及父母的行為習慣對孩子的影響不太樂觀;學生的習慣並未轉化為自覺行為等。
在本次調查中,為了提高調查的可信度,在同一項目上,我們設置了自評和他評兩個角度,學生中的問題很多是以他評中反映出來的。
學生的家庭情況不容樂觀,家長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有待提高
在105名小學生中,居住在城市的有74人,佔70.5%,郊區的佔24.8%,城鄉結合部的佔0.05%。
母親的文化程度,除24人「不知道」以外,高中及以下學歷的佔62.9%,大專及以上僅佔14.3%;父親的文化程度,除19人「不知道」以外,高中及以下佔59.0%,大專及以上佔22.9%。由此可見,父母的文化水平並不高,這是一個不容樂觀並比較重要的環節。
父母的工作,只有父親一人工作的佔24.8%,母親一人工作的佔10.5%,雙職工佔64.8%。
學生的家庭情況如下:
家庭情況
數字
百分比
完整家庭
97
92.4
單親家庭
1
0.01
離異重組家庭
6
0.06
獨生子女家庭
82
78.1
多子女家庭
18
17.1
你的父母工作的態度和管理方法:
很有權威、我很佩服他們
42
40
比較專制、不正釋我的想法
21
20
比較放任 不太管我
0
0
什麼都聽我的
2
0.02
改管就管,該放手就放手
40
38.1
由此可看出,20%的學生認為家長「比較專制,不了解我的想法。」
在家裡教育指導幫助的工作主要由:
父母承擔教育,母親照顧日常生活
27
25.7
母親承擔教育,父親照顧日常生活
24
22.9
父母親共同承擔
47
44.8
全部由母親承擔
5
0.05
全部由父親承擔
2
0.02
統計表明,父母親分工教育的佔多數。
在學生的基本狀況,即家庭教育及環境中,對學生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起著比較重要的作用。家庭環境的熏陶,父母的文化水平及家教能力在孩子的文明和習慣中占著比較重要的位置,直接影響並發揮著作用。
在與同學相處時,20%的學生有矛盾時易發生沖突。11.4%的學生做到的事也熱情的包攬下來。這說明孩子的寬容度不符,同時有哥們義氣、逞能的表現。
看到地上有紙屑,見到有18.1%的同學「附近沒有垃圾桶就不會管」,12.4%的學生把紙屑扔進垃圾桶太麻煩,有垃圾桶也不管,0.07%的學生在校園就管,在馬路上就不管,0.04%的「有同學在就管,沒有旁人就不管」,11.4%的學生有時隨地吐痰,學生的口中有痰時,0.04%的學生沒帶紙巾,只好吐在地上,這說明隨地吐痰的現象還時有發生,有人還未養成自己的行為習慣。
在公共廁所,你見到周圍同學的表現是:19.0%的學生有時大聲說笑,見到同學們0.07%有時說臟話。12.4%的許多同學經常說臟話,0.04%的同學對說臟話已經司空見慣。學生自己0.06%有時不自覺地說些臟話。0.09%控制不住自己,經常說臟話。
由此可見,學生地文明習慣還未形成自覺意識和行為,還有待進一步培養和訓練。
三、分析與討論
統計結果顯示,我區小學生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多數還屬於優良。但在隨地吐痰,說臟話,公共場合大聲喧嘩等方面還有欠缺,究其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1. 與居住的環境及家庭熏陶有關系
我們收集數據的學生基本在農村及城鄉結合部,這種環境,比如生活在農村,文明及習慣意識相對薄弱,環境相對惡劣,因此,文明衛生習慣不太容易養成。
家長的行為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孩子的行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他的言行舉止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古人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修身」即提高家庭成員的自身修養,「齊家」即整治家庭,只有家庭中每一個成員,特別是家長的素質提高了,家庭才能和睦、和諧、積極向上。在調查中有一位同學這樣說道:「其實我是想遵守交通規則的,但我的家長要趕時間,他拉著我就跑,我也沒辦法」。在學校所受到的豐富的道德知識在家長的呵斥下,顯得那麼蒼白無力,它直接造成了孩子頭腦中道德認識標準的模糊。家庭環境當中,文明的職業,文化水平及教育能力也直接影響著孩子的習慣。
2. 學生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在某些方面還未形成,與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
習慣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種不良習慣,也不可一蹴而就。根據有關專家的研究發現,一般人要想革除一項舊習慣,大概需要三個星期的時間。學生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在某些方面還未形成,與他們從小的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而培養習慣就像犁地一樣,是個慢功夫。
四、建議與對策
《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指出:「切實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 「小學從行為習慣養成入手」。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促進一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礎。
1.進一步加強對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教育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工作,各級領導和全體教師要把此項工作與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結合起來,明確「習慣就是質量」認識,聚精會神的抓好落實。作為學校常規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深入研究,精心布置,整體推進。
3. 建立並完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教育的內容體系
分階段明確內容,研究年齡、心理特點,尋求最佳形成途徑。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把新課程要求的新理念、新要求充實進去,體現時代性、完整性、科學性。
努力教育學生,使學生提高對文明禮儀規范的認識,學會使用禮貌用語,養成良好的禮儀行為習慣。
3.建立良好的文明禮儀教育環境,探索三結合教育途徑
學校也要承擔起指導家庭教育的功能,特別是公德教育。一方面應充分利用家長學校,以提高家長自身素質,樹立家長言傳身教並舉的觀念;另一方面,應充分發揮孩子的教育功能,提醒、督促、幫助和糾正部分家長的不文明行為,進而營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環境,共同幫助、提高孩子的行為習慣,形成良好的公德意識。良好的環境不僅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而且具有心理行為的制約作用。家庭環境是孩子成長的搖籃;整潔、優美、生氣勃勃的校園文化環境,發揮著強大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在教育活動中,學校與家庭、社會文明教育相結合,努力探索三結合教育途徑,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育人空間,充分利用教師家訪、家長來校的機會,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了解學生在家的行為表現,請家長給自己的孩子打分。通過考評,讓學生對照考核內容,明辨是非,看到自己的優點、成績和進步,知道自己的缺點、問題和差距。從而下決心改變不良的行為習慣,逐步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
4.養成教育是文明禮儀教育的橋梁
教育就是養成習慣,這是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對教育本質的理解。而「習慣」是人們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逐漸形成的一種行為定勢。俗話說:「積一千,累一萬,不如養個好習慣」。這是因為一個人良好的習慣一經形成,他的意識就會得到解放,其智力活動就能進入積極狀態,從而形成行為自覺、自控,使智力活動堅持下去直至成功。
(1)抓起點
養成教育的基礎和起點是培養文明的行為習慣,衛生習慣與文明舉止是培養文明習慣的重要內容。要成為一個有禮貌、有道德、有涵養的現代人,必須從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2)抓規范
要讓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就必須首先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讓學生學習禮儀常規和待人接物的原則,通過狠抓、實抓、強化訓練,使之內化為一種習慣。
5.開放的管理方式是文明禮儀教育的途徑
改變以往的舊方式,倡導一種開放的管理方式,以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培養自主意識為主,並藉助多方的教育,形成教育合力,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
6.科學的評價是文明禮儀教育的保障
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引導學生在評價中充分認識自我、發展自我、超越自我。班主任要用發展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學生,進行科學的評價。
7.加強學科滲透,暢通禮儀教育主渠道
課堂是培養學生禮儀習慣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學生的大量活動是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課堂教學是進行禮儀教育的最佳時間和空間。我們的指導思想是課堂教學滲透禮儀教育,禮儀教育服務於課堂教學。要求教師把禮儀教育有機地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
⑺ 請調查你所在學校小學科學教育的現狀並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
自20世紀末以來,科學課程的地位在全世界范圍內越來越受到重視,科學課程的地位在逐漸提升,很多發達國家已經將科學課程作為中小學階段的核心課程。在這種世界教育發展的趨勢下,「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小學科學課程在我國中部農村地區的開展情況究竟如何?帶著這個問題,本人對當地的農村小學科學教育現狀進行了一次較為全面的調查與了解。 本次調查採用的是不記名問卷調查法。調查圍繞小學科學教育開展現狀的相關因素展開,設計了四大項目:小學科學教育的含義及其重要性的理解、小學科學教育開展情況、小學科學教育與語文、數學、英語的權重、小學科學教育面臨困境的因素等。有86%的教師、校長、家長對小學科學教育的意義一無所知;14%的教師、校長認為小學科學教育就是自然常識的另一種說法而已,它與科學教育、科學研究無關;90% 的受訪者對「科學素養」一詞非常陌生,認為小學談科學素養屬於拔苗助長。對如何在教學實踐中,體現「科學、技術、社會」(STS)的科學教育構想和從小培養學生如何學習、如何由談科學到做科學等問題就更覺得離自己很遙遠。每周課表上都安排2節「自然常識」,而且均是語文或數學老師兼帶(大多改成了語文、數學課);或學校安排了少數二級機構行政人員或鄰近退休的老教師為兼職自然常識教師,上課時一般安排學生自習,或照本宣科地讓學生自己讀一遍即可。學校無小學科學課程的專職教師,更談不上小學科學教育方面的校本教研和為了小學科學教育而准備的課程資源。學校從未進行過與小學科學課有關的教學檢查、教學評比,縣小學教研室也從未組織過小學科學課方面的交流、探討新的公開課教學等教研活動。領導、老師和家長認為不可能與語文、數學、英語相提並論。他們認為「小學科學課」(自然常識)永遠只能是副課,語文、數學、英語的主科地位不可動搖。原因很簡單,是因為高考、中考指揮棒的作用。只有3%的受訪者認為小學科學教育也很重要,但他們立即又說,「自然常識」 可以讓孩子到中學去補,中學要開設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到那時學生理解能力要強些,更容易理解科學知識。幾乎100%的受訪者認為:在應試教育下,只有「分數」才有市場,而小學科學不屬於應試范疇,所以不受重視;農村小學科學教育師資嚴重匱缺;農村小學科學實驗條件差,奇缺一些實驗設備;小學科學教育的工作績效難以體現,因為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是隱形的、難以評估的,造成小學科學教師的工作成績的難以評估,所以一些科學教師在評優晉級時,拿不出工作成績,教師自身也不重視小學科學,學校領導更不重視。科學教育對於廣大的農村來說是極為重要的。由於缺乏科學知識,在一些農村地區經常會出現一些意外傷害事故,甚至導致封建迷信盛行,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損失。小學科學作為一門科學啟蒙教育,它的價值是其他基礎學科(語、數、外)所無法替代的。而且,廣大的農村兒童同樣對科學有著濃厚的興趣,不重視農村地區的科學教育,就等於在扼殺農村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通過調查,本人越發對於農村地區的小學科學教育的現狀擔憂。希望這個調查能引起社會的關注,更希望能得到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和支持,作為一名農村教師我期望教育主管部門能對農村的小學科學教育在師資、經費、評估等政策上予以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