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代職業教育的激發職業教育辦學活力
(九)引導支持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創新民辦職業教育辦學模式,積極支持各類辦學主體通過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舉辦民辦職業教育;探索發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允許以資本、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辦學並享有相應權利。探索公辦和社會力量舉辦的職業院校相互委託管理和購買服務的機制。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教學過程,共同開發課程和教材等教育資源。社會力量舉辦的職業院校與公辦職業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依法享受相關教育、財稅、土地、金融等政策。健全政府補貼、購買服務、助學貸款、基金獎勵、捐資激勵等制度,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辦學、管理和評價。(十)健全企業參與制度。研究制定促進校企合作辦學有關法規和激勵政策,深化產教融合,鼓勵行業和企業舉辦或參與舉辦職業教育,發揮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規模以上企業要有機構或人員組織實施職工教育培訓、對接職業院校,設立學生實習和教師實踐崗位。企業因接受實習生所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按現行稅收法律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多種形式支持企業建設兼具生產與教學功能的公共實訓基地。對舉辦職業院校的企業,其辦學符合職業教育發展規劃要求的,各地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給予支持。對職業院校自辦的、以服務學生實習實訓為主要目的的企業或經營活動,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稅收等優惠。支持企業通過校企合作共同培養培訓人才,不斷提升企業價值。企業開展職業教育的情況納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十一)加強行業指導、評價和服務。加強行業指導能力建設,分類制定行業指導政策。通過授權委託、購買服務等方式,把適宜行業組織承擔的職責交給行業組織,給予政策支持並強化服務監管。行業組織要履行好發布行業人才需求、推進校企合作、參與指導教育教學、開展質量評價等職責,建立行業人力資源需求預測和就業狀況定期發布制度。(十二)完善現代職業學校制度。擴大職業院校在專業設置和調整、人事管理、教師評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辦學自主權。職業院校要依法制定體現職業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完善治理結構,提升治理能力。建立學校、行業、企業、社區等共同參與的學校理事會或董事會。制定校長任職資格標准,推進校長聘任制改革和公開選拔試點。堅持和完善中等職業學校校長負責制、公辦高等職業院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建立企業經營管理和技術人員與學校領導、骨幹教師相互兼職制度。完善體現職業院校辦學和管理特點的績效考核內部分配機制。(十三)鼓勵多元主體組建職業教育集團。研究制定院校、行業、企業、科研機構、社會組織等共同組建職業教育集團的支持政策,發揮職業教育集團在促進教育鏈和產業鏈有機融合中的重要作用。鼓勵中央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牽頭組建職業教育集團。探索組建覆蓋全產業鏈的職業教育集團。健全聯席會、董事會、理事會等治理結構和決策機制。開展多元投資主體依法共建職業教育集團的改革試點。(十四)強化職業教育的技術技能積累作用。制定多方參與的支持政策,推動政府、學校、行業、企業聯動,促進技術技能的積累與創新。推動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共建技術工藝和產品開發中心、實驗實訓平台、技能大師工作室等,成為國家技術技能積累與創新的重要載體。職業院校教師和學生擁有知識產權的技術開發、產品設計等成果,可依法依規在企業作價入股。
2. 如何才能激發中小學辦學的活力
如今對於中小學的教育,可以說是抓的很緊,而想要激發中小學辦學的活力,首先還是要從學校質量標准上來看,還有就是權力界限上要好好分清楚。要從根本問題上來激發中小學的活力,而不是通過所謂的僵硬的政策來實現片面的面子功夫。
三、管控好學校的界限並且一定要讓學校明白自身發展的方向,要知道辦學活動激發活力,所需要去做些什麼東西,從而去進行調整。還有就是學校本身的經費使用,是否有將錢用到最該用的地方去,是否有進行金錢浪費,要有一定的自主選擇權。並且還要推動教師的績效改革,這樣才能夠擺脫所謂的僵硬片面化思想。
3. 《關於進一步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見》
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
轉發省教育廳等部門《關於進一步規范
中小學辦學行為深人實施素質教育
的意見》的通知
各市、縣(市、區)委,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省教育廳、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監察廳《關於進一步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見》已經省委、省政府領導同志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
中共江蘇省委辦公廳
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09年6月12日
關於進一步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
深人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見
省教育廳 省委組織部 省委宣傳部 省監察廳
為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管理,規范學校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基礎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根據國家有關要求並結合我省實際,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切實把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工作擺上重要位置
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內在要求,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新一代江蘇人的現實需要,也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破解當前基礎教育難點熱點問題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省基礎教育事業快速發展,普及水平進一步提高,辦學條件
4. 如何激發中國教育的活力
——中國教育30人論壇對話實錄
主持人:
剛才對話環節和討論非常精彩,討論的問題很深入,很全面,特別是交流的環節看到不少人非常的踴躍,有很多同志舉手,時間的關系沒有完全的交流。
上午討論的是教育的思想,教育的組織,教育的技術,下面進入教育的管理體制,目前我們的管理體制總體是按照傳統的計劃經濟的方式在管理,公有教育,公辦教育還是獨大的格局,沒有完全的改變
。民辦教育也在發展,怎麼看待民辦教育的發展,怎麼激發教育的活力,我們下面就圍繞著這個主題請有關的專家和嘉賓一起討論,下面有請對話主持人,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山西省教育廳副廳
長,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張卓玉。
張卓玉:
這個話題主題是如何激發教育的活力,這個話題非常的復雜,關繫到教育體制,教育管理的問題。
我想大會組委會所以設計這樣一個話題,是考慮到今天我們的教育活力不夠,我個人認同這樣一個判斷,中國過去30多年,我們的社會各領域,最充滿活力的是經濟領域,最充滿活力的這個領域發展速
度最快,成效最好。與經濟領域比較,教育領導應該說過去30多年也是有活力的,比如說我們的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的出現就體現了教育的活力,再比如說上午下午都經歷了津亭論壇的全過程,今天這
個論壇上上下下我認為是充滿活力的。但是與經濟領域比較教育領域的活力是遠遠不夠的,證據在哪裡,如何激活活力,下面聽三位嘉賓的高見。
方展畫:
我簡單的講三個觀點想法,第一個想法,今天是講民辦教育,稍微延伸的講,我想我們根本沒有搞明白教育,我們到底教育什麼,根本就沒有搞明白。美國搞明白了嗎?沒有。美國的教育一直出現鍾擺
現象,一會兒往這,一會兒往那,所以沒有搞明白。當把老師傳授的東西忘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上午的奈斯比特先生說教育不要想把籃子裝滿,而是要點燃學生的一盞燈,這個燈怎麼點,有不同的點
法,現在我們的教育沒有點燈,只是急急忙忙的裝籃子。剛才湯敏先生講慕課,我有不同的想法,現在應該還不是時候,很多老師包括高校的老師說,慕課只適合985大學,清華北大的學生,慕課不願意
的可以不打開,清華和北大的學生可以不打開,心的燈沒有打開,求知的慾望還沒有。這想到我們的教育,如果講極端一點,我們的認識還處於處女地,還是不知道,我們需要很多的探索,這種探索現
在麻煩的是在於我們不知道教學是什麼,但是很多人認為已經知道了,所以就按照知道的東西管,包括討論的很多問題都是這樣的問題,他認為他知道了,按照這個管,我們認為這個不行,那個不行,
這個是教育,那樣是教育。剛才周國平說那個試卷答得不好,福建有一個作者去做題目才得了一分,根本就不合格,我們的出題者認為已經知道了,已經懂了,然後進行教育和管理,我說這是教育沒有
活力的根源,現在太多的考核都有一個標准,這個標準是不是標准,需要打一個問號,我們的教育為什麼沒有活力,我就說這么一個觀點,我們的教育還是需要探索的,特別是多樣化的社會還是需要探
索的。我們處於改革開放的年代,改革開放意味著什麼,什麼叫創新,創新就是走彎路,走彎道,傳承,是一直按照原來的思路模式走下去,越走越快,越走越遠。創新肯定是彎道,現在講拐點,把原
來的否定找一個增長點改革是跨越式發展,講通俗一點是超車,我想現在學校教育當中,我們需要有彎道超車的意識,我們按照原來的做法精製化很多學校在搞這個事情,我們很多學校都是精緻管理,
包括剛才出來精緻化的利己主義,我們現在需要走新的路,尤其是不明確教育究竟是什麼的時候,尤其是我們很多人認為教育就要這樣做,但是我們想走另外的路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碰到了制度障礙
。特別是我們的公辦學校,要想彎嗎?很不容易。有各種各樣的制度在制約著我們的學校。我在想呼喚學校在改革創新中走自己路的時候,需要放權,需要為學校松綁,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活力才能激
發出來。
第三是民辦學校,從我們國家看來,真正意義的是90年代初,20多年的歷史,現在看民辦學校非常值得我們深思,啟發。民辦學校據我所看的所了解的學校在草創初期基本沒有校舍,沒有師資,沒有經
費,很多學校是玩空手道的,20多年過去了以後,有很多學校沒有了,有很多學校成長,成長得很快,為什麼?我在想民辦學校就是敢於彎道,因為敢於彎道所以才超車。我們講特色教育,這幾年特別
是2020年國家綱要頒布以後,我們的全中國的學校都在講特色發展,但特色發展最早是誰開始的,我想應該是民辦教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記憶,90年代初的時候,民辦學校的校名最多的是外國語和實
驗,因為改革開放初期,外國語肯定是特色,實驗也是特色,民辦學校從一開始就要在夾縫中求生存,要走自己的路,不能按照公辦學校的東西來做。小班化,現在人們有錢了,需求提高了,但是很多
民辦學校是靠小班化起家的,包括現在說的扁平化管理。民辦學校沒有辦法,不可能養六七個校長,就是一兩個校長,甚至有的學校就是一個校長,沒有其他校長,部門很少,就把教育的活力挖掘出來
了,我想民辦學校走到今天,如果沒有師資優勢,甚至是沒有政策優勢,我們的民辦學校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是任其自生自滅的,這幾年有所好轉,完全是靠走彎道來超車,來通過改革創新激發他們地教
育活力,讓我們看到教育另一條成長的道路。
盧志文:
我今天是來聽會的,被抓上來的,我的牌子是手寫的,我要收藏,現在手寫的比列印的都珍貴。
張卓玉:
李希貴校長是這場活動的嘉賓地因為學校有事沒有來,感謝盧校長參加活動。
盧志文:
一管就死,一放就亂,活和死在管和放之間,所有的人都想活,但是領導怕亂,這矛盾找不到恰當的路。我們今天探討這個問題是大家感興趣的。我想如何在亂 管之間尋求一個平衡,活而不亂,管而不
死。這是我們長期思考的,別說國家的宏觀政策,就是一個很小的單位,其實也要面臨這個問題。我們都希望活,我們都不希望亂,但是沒有一定程度的亂,就不可能有活。這個度如何把握?其實人們
早已經有策略了,只不過我們沒有把它鮮明的提出來,我們按照這個路子走。比如說底限加創造,就是解決管與亂這對矛盾的一種策略。底限加創造,就是穩定高效的保底策略,和創造跨越的發展策略
的一種結合,如果從宏觀上看,中國的教育底限誰來守,創造來完成我想應該有分工,保底靠政府,繁榮靠市場。公辦保底限,促均衡少公平打基礎,減少擇校需求。民辦促繁榮,尋差異,揚個性,求
創造,滿足擇校需求。就能夠實現底限有守,創造無限,這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津亭我們探討活力這個話題仍然感覺很奢侈,教育領域活力不夠是主要的矛盾。束縛教育生產力解放的因素到底有
哪些,我認為應該是三個層面。第一是思想和觀念,如果教育活,首先應該是思想活,應該是觀念活,所以這個里頭就有一個思想解放的問題。經濟領域早已經證明了,今天說構建和諧社會,怎麼和諧
,滿意就和諧,怎麼滿意有選擇就有滿意,怎麼選擇,供應充足才可能選擇,怎麼供應充足,繁榮發展的結果就是供應充足,繁榮發展的前提就是開放,哪個領域開放哪個領域比較得,思想解放帶來開
放的局面,開放的局面帶來繁榮和發展,繁榮的發展帶來供應的充足,供應的充足帶來選擇的增加,選擇的增加帶來滿意度的提高,就是這樣簡單的道理。今天教育為什麼依然還是條子滿天飛,我想30
年前計劃經濟時代,我們體驗過,有條子的時代都是供應不充足的時代,今天既要花錢還要做孫子,老百姓是不會滿意的,活力就來自思想的解放,教育首先來自思想的解放,上午說了這個話題,高校
用政府的錢要接受政府管,這個太好了,那個錢是哪裡來的?老百姓給的,政府是應該接受老百姓的管,政府給你錢要接受政府的管,老百姓額你錢能不能接受老百姓的管,這個理順了就是通的。
第二是機制活,體制是結構,結構很重要,市場經濟帶來中國經濟領域的騰飛,教育領導當中的騰飛,還得要引入一些機制,我覺得應該有一種一直在,這種機制就是市場的機制。這種機制在就會有促
進。
第三個活我認為應該是方法活,途徑活,這實際上是科技活和創新活,要讓各種各樣能夠解放生產力的東西都釋放,但是今天看到學校是一個最排斥技術創新的單位,教師個體按照道理應該是思想最解
放的,但是講真話,知識經濟的時代,我觀察下來,教師還真的不是一個愛學習的群體,這就是有問題的,因為這沒有一種機制去促進,為什麼要擁抱技術進步呢?因為技術進步可以解放什麼力,可是
為什麼我們對解放生產力的事情熟視無睹,不願意去用,是因為解放不解放生產力和我沒有關系,所以沒有動力。因此,教育的活力的誕生,一定是思想的解放,制度的創新,科技的進步,合力作用的
結果。
朱永新:
大家可以看到請盧志文來是對的,本來是讓他替我,我上午已經到了,希貴老師因為有事不能來,就替他了。本來盧老師是今天下午的飛機,改到晚上的飛機,到目的地要晚上兩點了。為什麼選擇他,
因為活力沒有民辦學校的發言人講什麼活力呢?他可以現身說法,可以跟我們交流和分享,而且他是非常成功的,辦過多所民辦學校的校長,他下面有十多所民辦學校,有公辦轉制學校,新型的託管學
校,有自己創辦的民辦學校,是十一所民辦學校的校長,而且辦一所成功一所,辦一所活一所,他應該是民辦教育的專家。
我們今天討論的活力更多是機制體制來看的,我認為可以從三個層次看,第一是社會參與教育的渠道暢通不暢通,有沒有活力。第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地方政府有沒有創造性,有沒有權力進行
教育的變革,學校有沒有自主權,在教育有沒有作為,我認為是三個層次,社會的角度看,我認為有活力的教育應該是社會精英,社會里智力資源,人才資源及大量的涌流,社會的資金大量的往教育涌
流,很坦率的說現在的道路不太暢通。舉個例子,社會資本,剛才說了我們的中國的民辦教育絕大部分是滾雪球滾出落的,而不是民間資本,看萬人大學一開始沒有投多少錢,不像香港跑馬大學一下子
幾十個億,十年辦一所著名的大學,他們可以做到,我們沒有的,我們有錢也進不,曹德旺拿很多錢辦基金但是不能搞教育,俞敏洪上市公司辦不了學校,所以只能跟人家二級學校合作。他說最好能給
一個名牌大學,就可以跟北大清華抗衡。中國辦學要求很嚴格,比如說500畝地,少一畝不行。香港很多就是一樓可以辦大學,為什麼要500畝地呢?大學有各種可能性,非得要500畝地,中國批地是多麼
的困難,不是想拿就可以拿的。這就搞死了。
不允許先辦本科的,必須是大專開始,大專三年畢業生經過論證才可以申請辦本科,本科之後三年畢業生再經過同意可以招碩士,碩士點要一個個的審批,碩士之後才是博士,沒有20年搞不定。如果說
辦大學幾十個億進來就辦一流的大學,有沒有條件,我認為應該制定標准,什麼人什麼樣的資源資金可以辦博士學位,直接批就行了,世界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請部分人,全世界的精英人才請來,為什麼
不能辦一個比北大清華還牛的學校,我認為是完全可以的。中國的民間資本大量的炒股,大量的做其他就是不往教育里來,不是不想來而是進不來。我的想法一定要信一個製造一個信民間資本和民間智
力進入教育的辦法,包括優秀的人才不愛到教育中來,這是社會層面的問題。
第二是地方,因為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太大了,我的區域之間的差距遠超出我們的想像,這個區域之間的差距就造成了教育不可能由一個政策指導全國所有的教育,國家有一些東西可以用一個
政策,比如基本的人才培養要求,作為中國人,作為一個中國的公民,有一個基本的素質,這個國家可以規范。但是怎麼辦教育,怎麼做教育,把地方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用一個
個標准捆死教育一定不會有活力。因地制宜,應該作為我們國家公共教育政策的基本價值和指導思想。有人說京劇進校園,北方人可以聽五得懂,廣州可以粵劇,蘇州可以是崑曲,要把空間留給地方。
還有撤點並校,我們走了很多的彎路,微小學校是很好的方面,在強調大工業的背景下過分的強調了學校的規模,幾萬人的學校不可能有個性的,越是小越有活力,選擇性越多。
我們講一統就死,一放就亂,我們要麼一窩蜂,要麼一刀切,很難有公共的交流。當然山西和山東的教育改革進行了很多的探索,但還是帶著鐐銬跳舞,盡管跳得很精彩。這是要發揮地方的積極性,把
地方的積極性剝奪了不行。
學校的活力怎麼張揚出來,我們知道辦學到最後靠校長,校長就是一個學校的國王,在校園里是可以有所作為的,但是要賦予權利能力空間,不能管得死死的,現在多校長講沒有空間,很想改革,但是
大學裡面光政治理論課程的體系,就佔了差不多很大的一個空間,專業課程也沒有辦法開課,想開選修課也是形式上的,必修課堂的比重大到沒有空間選擇了,很多學校說沒有研發課程的空間,國家課
程和地方課程已經把課程排滿了,學校很難有真正的有價值的課程空間。要有活力,首先是給社會,其次給地方,最後給學校更大的權利,空間和自由,他們一定會想住更多的主意和智慧,迸發出更多
的能量,更多的活力。
張卓玉:
謝謝三位,就這個話題簡單的談了自己的主要觀點,我想在座的各位都對這個話題感興趣,都會有許多的想問的問題,一會兒請大家准備好提問。我先作為第一個提問者,剛才說到給公辦學校松綁,能
不能把這個話題說得具體一點。
如何激發中國教育的活力
方展畫:
我認為兩條枷鎖把學校綁得死死的,一個是行政的作用,學業檢測。第二是課程標准。
不反對課程要有標准,但是現在的課程標准有一個很大的誤導,最近看過的材料,美國的標准,也在搞標准,我看那個標准跟我們的標准完全不一樣,是要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我
們的標準是知識標准,而且我們為了把這個知識標准強加給學科,強加給教育。
我舉個例子,小學一年級有一個知識點叫前後左右人家告訴我六年級學生已經懂得,知道前後左右了,但是我們老師一教育之後不知道了。為什麼呢?因為要考試的,左右一考反映到捐面上是搞不懂了
,左右是反過來的,我們小孩一年級要懂得前後左右抽象的空間概念,我們的學生大概什麼時候,人家說要十年級,我們的課程標准有很多,包括幾點幾分幾秒,六年級的時候兩分鍾解決問題,但我們
要教一堂課,但是還教不好。這是標准化造成的,學生必須要掌握的一二三四五六的知識。
我們的行政每年搞一次統測,跟排名掛鉤,校長職務掛鉤,很小都掛鉤。教師就一定要按照課程標准上的內容上,去反復的操練,為了滿足行政的統測,為了滿足所謂的學校榮譽。因此學校就根本沒有
自己自主的空間,或者說我們的空間很狹小,於是我們學校的辦學特色怎麼來?我們的學校要走彎道怎麼走?於是我們的學校要想搞大的改革,特別是深層次的改革,不是原來的加加減減,修修補補的
改革,怎麼改?
我們碰到一個學校有感於現代教育的很多問題,搞了上凈下動的模式,上午上課,下午活動,大家國家的課程怎麼完成,教育部規定要開啟國家課程,我們教科院,我們聯合發文,搞幾個類似深圳特區
一樣的,孵化基地學校,可以突破現在的行政規范,可以不開足國家課程,給他免死牌。干到現在五年了,沒有家長投訴,我們重新歸結學校管理的問題,兩大問題,第一是規范重於創新,我們太多的
規范,太多的規矩,獨獨不講創新,結果大於過程,結果論的考試多少分,排名第幾,以這個行功論賞,過程我們很少關注。
張卓玉:
剛才盧院長講到機會教育活力,思想活,機制活,創新活,機制活的談得具體一點。
張卓玉:
非常感謝,下面和朱主席進行交流,剛才改到教育活力三個觀點,一個是要社會資源的參與,再一個是地方政府的活力,還有學校自主權的增加,這些問題有待於政府改革,放權,松綁,讓社會資源能
夠進入教育,地方政府更有主動積極性,學校更有自主權,這些是需要政府做的。現在換個角度講,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作為一個學術組織,作為一個民間的團體,能為激活中國的教育做什麼事?
朱永新:
活力,思想的活力是前提,有人說教育是計劃經濟最後一個堡壘,言下之意教育還缺乏活力,教育在解放思想還不夠,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缺少思想的碰撞,教育是相對封閉的一個領域,大家都可
以看到我們整天都可以聽到京劇學家到處講他們的觀點,不論是股市,金融,企業,我們在任何的報紙上都可以看到。但是幾乎看不到教育家們在報紙上發表意見,我是算發表意見比較多的。一般的教
育家,我們在座的嘉賓平時不太聽得到他們的聲音,不是他們沒有思想,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教育相對封閉,教育關起門說自己的話,我們的論壇邀請了錢穎一先生,周國平先生這樣的人文學者,跨界
才能產生思想的火花,才能為教育提供智慧,智慧經常是碰撞的,甚至是交鋒的過程中討論出來的,同時有這樣一個平台,經常聚在一起,我們這些人難得碰到一起說話,我們的老師基本是在書齋裡面
自己做自己的研究,學術刊物裡面發表學術高見,寫自己的著作,他們的話語很少得到上天和書地,上天就是成為國家的決策,入地是能夠真正的成為老百姓的哲學。
我認為中國的教育需要思想的大討論,需要所有的人真正的懂得什麼是好教育,現在全社會都很關注教育,全社會都把所有的寶押在孩子身上,但是多少人真正的懂得怎麼才能夠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好人
,怎麼樣能夠真正的辦一個好的教育,實際上沒有一個共識。我一直說需要教育改革的哲學,教育改革的思想基礎,群眾基礎。現在改革不是難在上面,道理講了,就可以去做,大刀闊斧的做,有的時
候聽一面之詞就做了,做了之後發現不對,專家講的時候頭頭是道,似乎是通的,做下來就發現了很多問題。上午的徐先生講到打中八靶七靶,制定政策是好的,但是有缺陷的,否則應該打十靶,這些
缺陷是可以避免的,我們走過的道路,大部分國外都走過,但是我們國情不一樣,中國的國情是世界惟一的,如果我們多一點交流,多一點碰撞,多一點思想交流,大家共同分享,人民教育人民辦,不
是人民拿錢來辦,而是把思想智慧貢獻儲量,這樣教育就有希望,我們的論壇就是提供這樣的舞台,讓更多的人建言獻策,各種管道,湯敏是國務院參事,可以給國務院領導提意見,還有民主黨派的負
責人,可以通過他們的管道參政議政,通過各自的路徑,把大家的意見搜集起來,反映上去,盡可能的為決策提供咨詢。我們不是嚴密的組織,就是一個思想的平台,給大家高六,我們是正能量,為政
府解憂分擔,我們民主黨派的責任是為執政黨助力,為國家盡職,為人民服務。我們三十人論壇就是這樣,為我們國家出好主意,為教育做得更好而努力。
盧志文:
嘉賓:感謝老師,上午的時候我開始舉手,一直到現在,我走到前面說明只要你做就一定能夠實現,對我做的事情,我現在做教育,也認真的考慮這個事情,只要做就一定能夠做好。剛剛老師談到精緻
的利己主義,我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我想說我不想做問題一部分,想做解決問題的一部分。我們現在在做教育,這是未成年人教育和成年人教育的結合,因為我們相信未成年人教育是對成年人教育反哺
,通過我們的實踐,通過理論學習,包括老師的一些文章,我們現在信念越來越堅定。現在我們已經有了一些活動和項目,說是問題其實是求助,因為我們跟領導,老師,包括校長,包括媒體說這件事
情的時候,他們都說你的想法很好,你想清楚了,但是你沒有讓我聽明白。這是一個什麼樣的邏輯。再就是說你的實踐不足以支撐你的思想。
如果再給我十年,二十年,我肯定能力支撐,只不過現在我們在創業,在創新階段,所謂創新就是不知道的情況下還要信心慢慢的去做,還要帶領一批人信心慢慢的做,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是在去希望
得到一些實踐機會的時候,這是沒有的。我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老師做的論壇我非常的振奮,老師提倡創新和活力,剛剛盧老師說的各位老師回去之後可能也在做自己的學術研究,我們回去之後在
做實踐項目的時候,再跟老師、校長跟領導談的時候,大家就會說你是在創新,但是你這個想法很好,但是你沒有去做,或者說我們不敢去做,我們應該怎麼面對這樣的問題。
盧志文:我們都是這樣過來的,我認為是對的,當您連這個勇氣都沒有的時候是最悲哀的,就是因為我們有這個勇氣,不知道能不能實現,實踐中碰壁,我們還勇敢的提出想法,這個社會才有活力。不
要怕別人拒絕,我想如果人家從門口把你推出去,你要有勇氣從窗戶爬回來,堅持這樣就行,有一句話叫尋找即尋見,扣門即開門。
朱永新:
嘉賓:請教朱主席的問題,激發教育改革發展的活力地方政府要有積極性,高等教育法等很多的法律有制約和障礙,一些地方政府已經沖破了障礙,發揮了積極性,我們創辦了中外合作的大學,給我們
開拓了發展的空間,激發了活力,請您談一下對我們推動有活力的大學是怎麼看的?
朱永新:論壇的創辦是大家努力的結果,我們的秘書長和團隊的義工做了大量的工作,把掌聲個馬國川先生和他的團隊,中外合作辦學肯定是值得鼓勵,支持的,探索的方向,當時我在蘇州分管教育的
副市長,非常的艱難,已經突破了高等教育法的一些限制,但是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比較快捷的方式,辦經濟辦企業要引進外資,辦教育為什麼不能引進外智,外資和外智同樣的重要,吸引國外的智力資
源比吸引資本更有價值,我們說中國人不差錢,差是腦袋,差的是智慧和思想。剛剛志文介紹了他在多哈看到的現實,我覺得應該鼓勵,在我們法律的框架下吸引更多的世界一流大學,甚至於一流的人
才來創辦新的大學這肯定是重要的方向,現在我們政策的口子越開越大,可能性會越來越多及不一定完全的世界知名的大學,有很多知名的大學是咬定青山不放鬆,不出來的,可以院系過來,學科過來
,人才過來。有一些人來辦個學校給資金的支持,國外不是校長,到這里可以是校長,要有政府的配套,比如稅收和經費配套給予支持,出台更多的政策,下一輪教育要有大發展,就像經濟引進國外的
資源,現在的千百萬工程,吸引海歸回來可以帶很多的資源,同時吸引國際上的著名的科研機構,著名的大學到中國來發展,來尋找機會。我相信這個會有突破。
方展畫:
嘉賓:首先感謝幾位專家的精彩演講,我有兩個問題,剛才方院長和盧校長都提到了一個方面的問題,方院長提到質量檢測的工作,這個工作很有價值。盧院長提到學校作假,這兩年有很多的大作假的
現象,導致了小學生從小就在作假,我的話是說教孩子說謊比犯罪可恥,但是普通的現象,政府應該怎麼辦?
今年是2014年,100年前,1914年,做過一段時間就到了1915年,我們知道是新文化運動開始的時間,是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後來是新青年,這樣的思想解放影響到中國百年教育,民國時期的教
育發展,跟那個運動是密切相關的,我想問的是我今天的論壇,對百年的中國有怎樣的影響?
方展畫:剛才講的統籌的問題,作假我感覺並不是太嚴重,即便是有也不是太嚴重,問題是在於要求學生掌握的導向出現了問題,考99分不一定比88分的好,掌握知識的學生不一定比不掌握知識的學生
好,教育把學生趕到惟分而論,我們教育的路越走越窄這才是問題。
方展畫:
嘉賓:把答案寫黑板上的例子太多了。
方展畫:我認為隨著依法治國這個問題很快就會解決的。
盧志文:
我回應一下,逐步法治化,完善的社會這些因素會逐步的變少,作為教育要有更高的標准和要求,我對教育系統當中就歸比較敏感,或者說我們教育當中應該減少一個良性,更好的做。我們有一個錯位
,考核的和我們要的不吻合,所以有這種現象,最大程度的表現在高考上,20年就說要素質教育,既然推行素質教育,考試只要考出來素質夠可以了,分數高就等於素質高,素質高就是我們要的,因此
分數和素質教育不矛盾,為什麼有應試教育在,我們想把孩子的素質考出來,可是不知道怎麼考,我們的考試理論和技術非常的落後,通過考學科代替考素質這是很大的誤差。我們通過考雙基代替考學
科,已經有很大的誤差了,如果好好的考也可以,問題是考雙基的時候是這樣考的,考知識,考技能,考知識的時候較多了考了師技,考技能較多的考了技巧。就出問題了,好好的死記硬背,多背多掌
握分就可以上去,熟能生巧,多做題目就可以上去,本來是上素質的,最後成了上分數。分數比素質管用,於是只關心分數,素質教育就成了兩張皮,我們不想考孩子的素質嗎,但是考試基礎比較落後
,我們想做做不了,需要這塊著力,怎麼著力及過去考試是國家壟斷的,民間的力量,社會的力量大家不會朝這個方向著力,這塊就沒有進步,今天第三方考試評價的說法,或者改革,有可能開一條好
的道路,這些可以逐步的得到解決,我對未來還是充滿信心的。
張卓玉:
還有許多人想提問,非常好,我們這個話題今天是引開大家的思考,我最後用一句話概括我們板塊的討論,我覺得到現在為止,三十人論壇的許多專家都在場,聽眾還有這樣個的熱情,還有許多人要舉
手提問,只要有在座嘉賓的參與,關注討論,中國的教育就會充滿活力。謝謝各位。
5. 聊城市教育局關於進一步規范全市中小學課程設置等辦學行為的通知的介紹
走讀生每天在校學習時間(包括自習)小學不超過6小時,中學不超過8小時;睡版眠時間義務教權育階段學生不少於9小時,高中不少於8小時。不允許變相增加學生在校學習時間(不含課外活動時間),不允許提前住宿生的起床時間或推遲晚自習結束時間。
6. 如何進一步規范從教行為,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升課堂實效性 感言
關於進一步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
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實施方案
為全面貫徹國家、省、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進一步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確保我縣基礎教育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依照中共鐵委辦發 [2012] 3號文件精神與要求,特製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省、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為指導,以 「規范辦學行為、優化教育環境、推進素質教育、建設教育強縣」為宗旨,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管理,規范辦學行為,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二、目標要求
按照「全縣統籌、政府主導、整體推進、標本兼治、強化督察、嚴肅問責」的原則 ,用3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實現中小學辦學行為進一步規范,學生課業負擔明顯減輕,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形成有利於學生生動活潑學習、健康快樂成長的良好環境。
三、主要任務
1、提升教師素質、加強師德建設。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中小學校要注重提高教師職業道德和教育教學能力水平,堅持師德首位,推進師風建設,提高中小學教師職業素質。著力解決個別教師師德失范、愛崗敬業精神不強;對教學工作投入不夠,對教育、教學工作敷衍塞責,應付了事;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等問題。通過開展學生評教、家長評教、社會評教等活動和評選教育教學專家、師德標兵、師德示範學校及名師、名學校、名校長等活動,進一步提升教師綜合素質,培養造就一支學生愛戴、家長滿意、社會公認的教師隊伍。
2、深化教學改革、搞好三公開活動。教育行政部門要把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推進素質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中心工作,擺在突出位置,統籌規劃,整體推進。既要充分尊重學校的辦學自主權,激發學校的活力,又要嚴格規范學校辦學行為,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教育督導部門要對我縣課堂教學改革情況進行督導評估,把教學改革成效作為評價學校工作的重要指標。
各中小學校要嚴格執行國家、省、市指定的課程方案、課程計劃,嚴格按照規定開齊課程、開足課時。按照 「立足崗位、全員參與、互評互議、提升素質」的工作思路,以「公開課、示範課、觀摩課」為載體,扎實有序地開展「校校公開課、人人公開課、天天公開課」活動,努力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不得佔用學生法定節假日、午休和自習時間組織集體補課。嚴禁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嚴禁學校、教師組織學生參加社會舉辦的文化課補習班。教輔材料實行「一科一輔」制,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組織學校、學生違規訂購教輔材料。
3、科學安排時間、嚴控作業總量。嚴格控制學生在校時間,合理安排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堅決糾正隨意侵佔學生休息時間的做法,依法保障學生的休息權利。嚴格執行教育部印發的《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規定》,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評價機制和監督機制。教育行政部門要定期組織對學校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落實工作的督導檢查,對沒有認真執行該規定的學校,在各種評先評優活動中實行「一票否決」。
走讀生每天在校集中學習時間 ,小學生 、初中生 、高中生分別不超過 6小 時 、7小時 、 8小時。對走讀生不準安排早、晚自習 。寄宿生晚自習時間小學 、初中每天不超過2小時,高中每天不超過3小時。
嚴格執行《鐵嶺市中小學管理工作基本規定》,結合西豐縣實際,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生作息時間規定為:
「五、一」至「十、一」期間,學生到校時間:中學不得早於7:00,小學不得早於7:20;午休:11:30——13:00;下午學生離校時間:中學不得晚於17:00,小學不得晚於16:00。
「十、一」至次年「五、一」期間,學生到校時間:中學不得早於7:20、小學不得早於7:30;午休:11:40——13:00;下午學生離校時間:中學不得晚於16:30,小學不得晚於15:40
對教師布置給學生的書面家庭作業實行總量控制 ,小學一、二年級學生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小學中高年級、初中和高中學生每天書面家庭作業總量分別控制在1小時、1.5小時、2小時以內。
4、嚴格考試管理、嚴禁炒作考試成績。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依據省、市有關規定,科學規范初中升學考試、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以外的其他形式統一考試。嚴格控制考試科目和考試次數。堅決制止隨意組織學校參加各種統考、聯考或其他競賽、考級等現象。要嚴格規范學校層面考試,考試命題要科學合理,考試內容要符合課程標准要求。不得隨意提升考試難度,增加考試次數。各有關部門、學校不得以中考、高考升學率或考試成績為標准進行榮譽排名和相關獎懲。各學校及教師不得以考試成績為依據對學生排名和安排學生座位。各學校和教師不得以任何方式公布考生的成績、名次及中考、高考錄取信息,或以任何方式炒作學校的升學人數、升學率及升入重點高中、重點大學情況的信息。各宣傳媒體不得宣傳炒作學校的升學率、升學考試平均成績等情況;不得宣傳炒作所謂的「中考狀元」、「高考狀元」及「高分學生」等。
5、規范招生秩序、深化考試改革。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堅持學生區域招生、免試就近入學基本原則,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根據生源變化情況及時合理調整學區范圍,向社會公布。嚴格執行教育部、發展改革委、審計署關於治理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的八條措施,堅決制止義務教育學校的違規招生和違規收費行為。中小學校應實施陽光分班、合理排座,不得設置重點班、快慢 (好壞) 班、實驗班、特長班、補習班、奧數班等。
公辦普通高中招生要堅持全面評價、擇優錄取原則。各普通高中要嚴格遵守招生紀律。公辦普通高中不得招收規定區域外的學生,不得違背「三限」政策招生。公辦普通高中不得舉辦或參與舉辦復讀班或復讀學校,不得招收復讀生。
教育行政部門要嚴格按照中小學校辦學條件確定民辦學校招生計劃,各民辦學校要嚴格執行招生計劃,嚴禁突破招生人數、招生范圍和招生條件。
依據上級有關規定,從2014年起,取消奧賽、省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團幹部等部分高考加分項目。實施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逐步探索在部分高職院校依據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開展免試注冊入學試點。
6、規范民辦教育、強化民辦學校管理。取得文化課補習辦學許可的培訓機構,不得聘請公辦教師任教,課時課量設置要符合教育規律和接受者身心健康。其他辦學機構要嚴格遵守辦學行政許可的規定,不得擅自擴大辦學范圍,不得開展文化課補習。進一步加強對民辦非學歷培訓機構的年審工作。
7、開展義務補課、創優教育發展環境。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要在堅持「自願參加、不講新課、不收費」原則的前提下,繼續深入開展 「樹形象,講奉獻」義務補課活動 。各學校要制定符合本區域實際的實施細則、考評辦法,將義務補課納入對教師的績效考評工作中。要堅持以人為本,使學生和教師找到自主學習的樂趣和高尚從教的尊嚴,真正實現優秀育人傳統的回歸。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不斷完善學校內部設施設備,加強校外活動場所建設,為學生提供健康成長的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開放學校圖書館、實驗室、計算機教室和體育、藝術教育等場所,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興趣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重視利用社區教育資源,充分發揮學生綜合實踐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的育人功能。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以及科技館、博物館、圖書館、體育館等社會公益設施按規定免費向中小學生開放。中小學校每月要組織學生到校外開展一日實踐體驗活動。
8、公開教育信息、認真辦理群眾訴求。完善教育信息公開制度,開通 「教育微博」,主動公開教育信息,進一步拓展聯系和服務家長與學生的渠道,了解社情民意,傾聽家長和學生呼聲、了解家長和學生願望,妥善回應當前教育上的熱點問題,努力引導好社會輿論,切實維護廣大學生和家長的合法權益。進一步深化全縣教育系統校務公開工作。
通過成立「家長委員會」,切實加強 「家校」聯系,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發揮好 「家長委員會」 全面參與學校管理的作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利用好「行風熱線」這一平台,通過開展教育專題活動、領導走進直播間等形式,就群眾關心的招生考試、收費、入學、分校分班等熱點問題,向聽眾進行解答並與聽眾對話。按時組織專人收聽行風熱線、24小時接聽舉報電話,對於群眾的訴求,堅持做到 「接聽電話熱心、解答問題耐心、記錄情況細心、接受監督誠心、辦理訴求盡心」,確保群眾訴求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
9、加強執法檢查、加大查處力度。成立教育綜合執法隊,對全縣教育系統規范辦學行為、教育行風、校園安全以及語言文字的規范化、標准化使用情況進行檢查、指導、處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全縣各級各類學校要認真做好群眾舉報、投訴、來電來訪的受理工作,加大查處力度,做到有舉必查,查實必處。各有關部門要聯合組織開展規范辦學行為的專項整治活動。教育行政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圍繞當地中小學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分階段集中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嚴禁學校和教師利用節假日和其他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進行有償補課,不準違規舉辦各類特長班。對社會力量辦學單位為亂辦班、亂補課提供場所的,實行「誠信學校」一票否決制,並視其情節輕重給予一定的經濟處罰。對社會閑散人員亂辦班、亂補課行為,要聯合有關部門予以堅決取締。
10、改變傳統評價方法、建立綜合評價體系。堅持發展性、全面性、激勵性的原則,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目標、評價標准和評價方法,改變傳統的以考試成績和升學率為主要標準的評價方法,全面、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教師和學校工作。積極探索建立以素質教育為導向,以教育投入、教育質量、普及程度、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規范辦學行為情況等為主要指標的學校教育工作評價體系。
四 、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級黨委、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及時研究解決基礎教育改革發展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和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要把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作為政府績效考核、學校考核的重要內容,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和問責制度。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領導幹部要深入教育教學第一線,加強工作指導,強化各項工作落實,把事關學生成長的各項教育工作辦實、辦好。
2、完善機制,明確分工。各級黨委、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把規范辦學行為、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作為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一件大事來抓,堅持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確保工作取得實效。組織部門要把規范辦學行為的工作情況列為幹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引導各級黨政領導幹部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宣傳部門要加強輿論宣傳,規范報道行為,防止不負責任的炒作和報道。紀檢監察部門要監督有關部門認真履行職責,嚴肅查處違規行為。教育和人事部門要嚴把教師入口,完善教職工編制動態管理機制,合理配置教師資源,教職工編制要向農村學校和城鎮薄弱學校傾斜,確保教師整體素質和水平的提升。工商部門要依法規范教育類咨詢公司的經營行為,對超范圍經營的,依法進行查處。教育部門要會同公安等有關部門依法查處非法辦學機構和非法中介組織,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要研究提出區域整體推進工作的目標任務、政策措施和有關要求,認真排查和解決突出問題。各中小學校校長作為學校減負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以規范學校內部管理為重點,自覺糾正違規辦學行為,形成依法辦學、自我約束的發展機制,真正把規范辦學行為的要求落實到課程、教學、評價、管理各個環節。
3、加強宣傳,強化監督。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宣傳規范辦學行為,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讓廣大群眾了解、關心、支持規范辦學行為,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工作。加大民心網訴求辦理、網上評認、縣長熱線、行風熱線等投訴平台的監管力度,藉助家長評教、社會評教、百戶問行風等形式,規范教師的從教行為。充分發揮行風建設監督員和特約教育督導員作用,通過發放專函及時徵求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對徵求的意見和建議認真梳理,拿出有針對性的措施,形成全社會共同監督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圍。
7. 《關於進一步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意見》這個發...
一般這種情況出現在高三 重點中學的初三 但是有的地方喜歡這樣!可以去告他們 但是上課還是這樣 必須在食堂吃可以解決掉!
8. 如何深化學校辦學體制改革,增強普通高中的辦學活力
深化辦學體制改革 增強學校活力
——上海市教委民辦教育處負責人答記者問
在《上海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文本出台之際,上海市教委高等教育處負責人接受記者專訪,解讀《綱要》文本民辦教育相關內容,分析當前和未來上海民辦教育發展面臨的熱點難點問題。
該負責人指出,盡管上海民辦教育在過去近30年間取得了長足進步,與民辦教育發展相關的法律和政策環境也得到了較大改善,但也應清醒看到,當前民辦教育在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和矛盾,面臨著許多困難與挑戰。面對這些熱點難點問題,為進一步促進和規范民辦高等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這次制定的《上海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總體框架和基本原則指導下,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法》及其實施條例的精神,立足上海民辦教育的實際,緊緊圍繞「促進」與「規范」兩大主題,進行制度設計,推出了一系列新的舉措。
記者:能否概括一下自改革開放以來,上海民辦教育發展至今的現狀?民辦教育目前主要面臨哪些問題和矛盾?
負責人: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國家教育政策的積極鼓勵下,上海民辦教育獲得了快速發展,不僅外延規模得到較快擴張,而且內涵質量也有了很大提升,已成為上海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截至2009年學年度,上海共有民辦普通高校21所,在校生9.52萬人,佔全市普通高校本專科學生數的18.6%,專任教師0.38萬人,佔全市普通高校專任教師數的10%;民辦中學111所,佔全市中學數的14.6%,在校生8.22萬人,佔全市中學生數的13.6%,專任教師0.45人,佔全市中學專任教師數的8.9%;民辦小學171所,佔全市小學數的22.8%,在校生15.1萬人,佔全市小學生數的22.5%;民辦幼兒園327所,佔全市幼兒園數的29.4%,在園幼兒7.4萬人,佔全市在園幼兒的20.9%,專任教師0.58萬人,佔全市幼兒園專任教師數的24.4%。民辦教育的發展,擴大了上海教育的總體規模,有效緩解了公共財政教育投入的壓力,積極促進了上海教育多元化格局的形成,有力推動了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和運行機制創新,為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為上海率先在全國實現高等教育普及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盡管如此,我們也要看到不足的一面。當前民辦教育在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和矛盾,面臨著許多困難與挑戰。就宏觀層面而言:有關民辦教育發展的指導思想尚不甚明確;民辦教育的整體發展還缺少長遠規劃;有關民辦教育的各項平等待遇尚未完全落實;對民辦教育行業的監管缺少行之有效的辦法;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社會輿論環境也有待改善。從學校自身來說,少數民辦學校舉辦者辦學理念有偏差,營利動機過強;有的民辦學校在辦學中存在失范行為,已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某些民辦學校內部管理不規范,法人治理結構不健全,教師和學生的權益缺少保障;受辦學經費制約,不少民辦學校教學投入不足,教育教學質量不穩定;此外,部分民辦高校法人財產權尚未落實,加上銀行負債偏高,學校運行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記者:《規劃綱要》是如何從指導思想與工作方針上更加突出發展民辦教育的目的和意義的?
負責人:《規劃綱要》在「辦學體制改革」一節中,指出要「以增強學校活力、提升教學質量、提高辦學效益為目的,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辦學主體多元、辦學形式多樣的辦學格局,促進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有序競爭、協調發展」。這是在上海本地適齡人口逐年減少、教育資源呈現局部過剩的情況下,政府對民辦教育發展定位的一種新導向,也即強調民辦學校應該在促進教育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上起更大作用,而不僅僅只是停留在培養適用型人才上面。這也意味著在未來上海「國家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的建設中,民辦教育可以也應該發揮自身體制機制上的先天優勢,先行先試,大膽作為,為教育綜合改革探索新路,積累經驗。
記者:請問《規劃綱要》如何在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上進一步明確民辦教育的發展思路?
負責人:《規劃綱要》提出「整體規劃民辦教育事業發展,對民辦教育的功能、類型、層次、結構及比例等進行合理定位」,這將從根本上改變過去民辦教育無序發展、自生自滅的狀態,將民辦教育的發展自覺引導到符合法規規定和社會需要的軌道上來。
這具體體現在三個層面上:
一是加快發展大眾化、多樣性的民辦學前教育機構,穩定發展選擇性、高質量的民辦中小學。上海民辦基礎教育穩定健康發展,已經成為上海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辦基礎教育的發展,增加了優質教育資源的供給,滿足了市民對多樣化優質教育的擇校需求。健康發展的民辦基礎教育是上海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在今後十年中,上海民辦學前教育機構將朝大眾化和多樣的方向發展,重點滿足市民對優質學前教育與特色學前教育的需求。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將在穩定規模的基礎上,注重內涵發展、特色發展,滿足市民對優質、特色和特殊教育的需求。政府將為民辦高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生存空間,鼓勵民辦高中向多元出口辦學模式發展,與公辦高中錯位競爭發展。
二是有序發展多層次、有特色的民辦高等學校。民辦高等教育主要功能在於培養各類技能型、適用型和復合型人才,辦學類型多為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而從辦學層次上講,今後主體應是專科層次的教育,一部分可以舉辦應用型本科教育,同時允許個別具備條件的院校申辦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
三是引導發展各類緊缺性、實用型非學歷民辦教育機構。上海的非學歷教育和培訓近年來發展迅速,從事非學歷教育和培訓的機構有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各類全日制高等院校、黨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各級各類從事非學歷教育的公辦教育培訓機構,由政府工商行政部門登記注冊的經營性教育培訓機構。據不完全統計,在民辦教育培訓機構中接受非學歷教育培訓的人次超過320萬人次。各類非學歷教育和培訓機構為廣大市民提供了形式多樣的職業技能培訓、外語培訓、計算機培訓、社會生活類培訓、文化教育類培訓以及少兒培訓。上海非學歷教育和培訓的發展較好地適應了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上海市民生活結構變化的需要、擴大就業的需要以及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需要,已成為上海終身教育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十年,上海將重點引導發展各類緊缺性、實用型非學歷民辦教育機構;健全非學歷教育培訓的法規政策制度建設,提高市場准入標准,規范各類辦學機構的辦學行為 ;建立學費監管機制和風險基金,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完善非學歷教育培訓 「誰審批誰管理」和「兩級政府兩級管理,以區縣政府為主管理」的管理體制,建立非學歷教育培訓協調機制和聯合執法制度。
記者:在改善民辦教育發展環境方面,是否採取了一些操作性較強的新舉措呢?具體有哪些?
負責人:為更好協調解決民辦教育發展面臨的政策性問題,《規劃綱要》提出建立市級民辦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同時成立民辦教育發展服務中心,加強對民辦學校的服務。還提出了三項操作性很強的措施:一是建立政府、社會和學校各方共同參與的民辦教育發展基金,加大對非營利性民辦教育機構的獎勵資助力度;二是鼓勵金融機構向民辦學校實行靈活多樣的信用貸款;三是完善民辦學校稅收優惠政策和各項獎勵政策。
上海將加大對民辦學校的扶持與獎勵力度,建立民辦教育公共財政投入機制,促進民辦教育健康有序發展。今後十年中,上海將逐步完善對民辦教育的公共財政投入體制,引導民辦教育內涵發展。政府扶持資金的用途主要包括:鼓勵和支持民辦學校進行教育教學改革試點、改善教育教學條件、加強師資與管理隊伍建設等。此外,要求區縣政府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支持區域內民辦中小學的發展,對符合條件且收費標准低於同級同類公辦學校生均經費撥款的義務教育階段民辦中小學校,按照本市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基本定額給予補助。扶持資金管理和使用的原則是引導民辦學校堅持教育公益性、依法規范辦學、建立年金制度、規范財務管理,推進民辦高校落實法人財產權。
同時,為了引導民辦學校特色發展,《規劃綱要》還專門將「促進民辦教育規范特色發展」列為十大「教育綜合改革重點試驗項目」之一,明確提出要「完善公共資源支持民辦學校發展機制,支持若干示範性民辦高等學校建設,實施民辦學校教師管理者培訓資助計劃」。這些措施的提出和實施對民辦學校健康發展無疑將是很大的推動。
記者:那麼在政策層面上,是否也有規范民辦教育發展的相關決策出台呢?
負責人:從學校內部治理結構著眼,《規劃綱要》重申民辦學校的董事會要按法律法規和學校章程規定行使決策權,校長依法獨立行使教育教學和行政管理權,同時要在依法保障「教代會」民主管理和監督權的基礎上,建立和規范民辦學校的監事制度。
從政府工作視野考慮,旨在完善教育行政監管體系,針對少數民辦院校辦學中存在的失范行為,《規劃綱要》提出要依法加強對民辦學校辦學行為的監督檢查,完善民辦教育行政執法和督導制度;為保障民辦高校安全穩定運行,防範和化解可能存在的辦學風險,《規劃綱要》強調要進一步落實民辦學校的法人財產權,實施符合民辦教育特點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辦法;同時探索建立民辦學校辦學風險保證金制度和學費監管制度,逐步形成民辦學校危機預警和干預機制。
從社會第三方角度,為維護利益相關者的權益,《規劃綱要》提出要加強民辦教育協會和教育中介組織的建設,以推動民辦學校行業自律和規范發展。
此外,在民辦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上,《規劃綱要》也領全國風氣之先,提出要探索建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民辦教育機構分類管理制度,並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及各項政策,在此基礎上明確民辦學校產權歸屬,加大政府對非營利性民辦教育機構的獎勵資助力度,完善民辦學校重組與退出機制,推動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這些改革和試驗的推進,將從源頭上破解長期困擾民辦學校發展的若干瓶頸問題,從根本上促進和規范民辦教育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9. 教育部五個自主是什麼
教育部公布《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今年起,取消高校自主招生方式,實施「強基計劃」。與原自主招生相比,新計劃有哪些區別、亮點?對此教育部在招生專業、入圍依據、錄取方式等五個方面做出解釋。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首先是選拔定位上的區別。自主招生主要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學生」,而強基計劃主要選拔「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其次,強基計劃在招生專業劃出了范圍。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專業范圍;而強基計劃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安排招生。
入圍校考的依據上,二者也有區別。自主招生的入圍依據主要是考生的申請材料;強基計劃的入圍依據是考生高考成績,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有關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圍高校考核的條件和辦法,並提前向社會公布。
錄取方式也有不同。自主招生採取降分錄取的方式,最低可降至一本線;強基計劃將考生高考成績(不低於85%)、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和綜合素質評價等折算成綜合成績,從高到低順序錄取,體現對學生更加全面的考查。
此外,培養模式上,相關高校對自主招生錄取的學生在培養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強基計劃錄取學生將實行小班化、導師制,並探索本—碩—博銜接的培養模式,暢通學生成長發展通道,實現招生培養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