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語言評價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語言評價有效性
眾所周知,校本培訓是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有效途徑。在校本培訓日益制度化、規劃化的今天,校本培訓如何更切近學校實際、教師的實際,更為高效的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深層次的問題。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如何提高數學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談話的藝術。」說明教師的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課堂教學評價語,如果課堂評價語運用得好,它對於創設學習氛圍,激發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思維,增強克服困難的決心,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我發現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教學評價語存在著兩種不良傾向:一部分常態課的評價語平淡無味:另一部分公開課的評價語則存在「貼標簽」的現象,華而不實,任何教學行為都要講求實效,不然只會徒勞無功,甚至產生消極影響,評價語亦不例外。
根據新課程的詮釋,「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在當今我們的農村教學中,評價內容片面、形式單調,有些老師片面的把甜言蜜語當作鼓勵,把蜜語當作呵護,使數學課堂評價失去了實效性,學生或變得麻木,或天得貪婪,種種負面效應不能不讓我們反思,到底什麼樣的評價才是我們的數學課堂上最有效的評價呢?新課程理念下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能促進學生的對知識的理解,對問題的思考以及對數學的認識等,能幫助學生糾正錯誤、能指導學生思考、能激發學生興趣。評價語言就是有效的課堂評價語言。讓學生通過課堂評價實現思維上的碰撞,情感上的溝通,學識上的提升,從而讓課堂教學因評價而美麗。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採取多種有效評價方式適時地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評價,是我們的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的興趣,真正的愛上數學。
那麼,如何提高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性呢?下面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尊重學生,創設和諧、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
創設和諧、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有利於學生樹立學習信心。
小學數學課堂是學生汲取數學營養的關鍵場所,只有在和諧輕松的環境下,學生才會主動地吸收更多的養分。所以教師作為環境創設的引導者,更要注意把握好引導的「度」。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表現務必要作出一定的評價。評價包括對學生的激勵、表揚,也包括缺點錯誤的指正,但無論哪種類型的評價都應該在和諧、民主、寬松的課堂氣氛下進行,這樣才有利於學生對評價的認知和接受,有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和潛能的激發,才能讓教師的評價達到真正的目的,最大限度地發揮評價的功效。如何營造這樣的氣氛呢?教師可以從幾方面入手,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相互評價,設疑,爭論,教師在關鍵時刻應注意協調與評價,讓學生在充滿疑問、爭議、驚嘆和笑聲的課堂中輕松學習,學有所獲。
如:教師在上課前先讓學生說說班裡的新人新事,對這些人事說說自己的感想或者想對她說什麼話,再者讓學生相互間用一句話贊美或鼓勵他人。學生在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中體會到平等、尊重、民主、理解、信任、寬容。也可以讓學生提問題、相互間解決問題。我們不少教師則把學生在聽課中插話提問題的行為視為「出風頭」、「耍小聰明」、「目無師長」、「擾亂課堂秩序」而惱怒之、羞辱之、諷刺之。其實,這表明學生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反應敏捷、思維活躍,這是十分寶貴的心理品質和思維品質,是認知共鳴的交響,是心靈撞擊的火花,是大智大勇的表現。教師應以十分欣喜的心情緊緊抓住這稍縱即逝的契機,鼓勵學生、引導學生、啟發學生、寬容學生,給學生創設和諧、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讓學生用有安全感才得以自由的發揮。
二、評價主體從雙邊到多邊的轉變
在當前教育理念下,提倡評價主體的多元參與,從雙邊對話式到多邊互動式,不僅是由老師評價學生,教師通過提問、設問或反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的自我評價與互動他評,讓學生有評價的意識。《新課標》中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小學數學課堂上,許多新知識都需要教師設計適合學生進行探索交流的教學環節去引導學生發現並掌握。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之間交流的意見難免會發生碰撞,這時教師不能立即給予肯定或否定的評判,而應以鼓勵的行為方式或語言,或提問或實驗,讓學生暢所欲言,集思廣益,最後再根據學生的回答,補充設問,點撥引導,讓學生在不斷的爭辯中明確認識,經歷自悟自得的創新過程,逐步融合成一種共同的正確的觀點,也正是所謂的「千錘百煉出真金」。
比如:學生在做錯題目後我們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或以設問的形式給出評價,將錯誤當成是正確的答案進行再探究,激發使其「錯誤」與「正確」發生矛盾沖突,在沖突中發現、探究知識的方法。當學生在探究中發現了錯誤,則更有興趣去探究錯誤的原因,才會深入的展開研究,發現問題的本質,最後才會恍然大悟,此過程真是學生體悟新知識形成過程,才會有助於學生內化知識,也有助於知識的再延伸和拓展。同時探究中迸發的思維火花會不停的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帶給學生巨大的樂趣。
三、評價形式從單一到多樣的轉變
我們知道,由於遺傳、環境、社會等因素,不同的學生在學習的習慣、學習的態度和能力上必然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也要求教師應該根據每個學生的情況實施縱向評價,使不同的評價在不同個性特點的學生身上都能發揮其應有的激勵作用,使每個學生都能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筆者個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實施個性化評價: 一是設立多元化的評價指標。如教師評價學生的課堂作業時可以從完成作業的速度、整潔程度、正確率等多角度進行評價,使更多的學生獲得激勵與成功的體驗。 二是制定多層次的評價標准。如在作業的布置上對於優秀、中等和學困生可以進行分層布置,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水平完成相應的作業任務。 三是倡導學生互評。在數學教學中,常常會出現好幾種解題方法,到底哪一種最好呢?我認為這時把評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之間互評比較會比教師直接評價結果的效果更理想。一方面由於同學間平等的地位,使得評議的結果較易被評議者接受,一另方面學生以其獨特的眼光、創新的思維給他人做出評判時,正是自己對知識點做出的全面認識,學生在互評過程中能夠取長補短,互促共進。 四是關注學生自我評價。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中應該充分地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行自我評價。學生在自我評價過程中,獲得了評價者和被評價者的雙重體驗,也是對自我發展的認識過程,自我評價的開展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從內在激勵自己,要求自己,認識到自己的閃光點,從而樹立學習自信。
在對學生的課堂評價時,千萬不能搞「一刀切,齊步走」。評價的形式不要局限與語言上的呈現,還可以通過一個親切的微笑、一個鼓勵性的手式,一個贊賞的眼神,一個充滿愛意的撫摸等。這些體態語言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及時地評價以達到評價的效果,如: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得好、回答問題比較好時,不要一味的「你真好!」「你真棒」「你真行」等語言,我們可以給於一個伸出大拇指的手勢,或者以肯定的表情來鼓勵他。要讓評價語言具有生命的色彩。又如:課堂上個別同學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時,教師不應大聲地呵斥,而是一邊講課,一邊自然地走到這位同學的身邊,用手摸摸他的頭,輕輕地把他玩的東西放好,巧妙地提醒他注意並改正。
評價方式豐富多樣,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配以形象、生動的評價鼓勵,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學生的、思考、回答、活動、操作、課堂作業作業等分為不同的層次,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表現,給以及時、中肯的評價,使其在自己原有的素質基礎上,得到發展,有所進步,樹立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進取心,增加學習的興趣。在低年級數學課堂上,可以運用「摘蘋果」的方式進行口算練習,當學生答對了所摘「蘋果」上的題目時,就將「蘋果」獎勵給了他,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激情。
如果說好的教學設計是一種預設的美麗,那麼好的評價就是一種生成的藝術。而對學生的評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持之以恆。在教學中,老師要隨時關注、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扎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激勵評價,提高教學效率,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和導向作用。
數學組教師的書面反思:
正確運用評價手段 提高學生數學素養
岩坦鎮中心小學 陳久闊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因此,數學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和數學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在教學中,我們如果能適時、正確地運用評價手段,更新理念,立足過程,發掘潛能,這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和諧氣氛,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促進學生主體的全面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教學實踐中,我從以下幾方面對如何正確運用評價手段,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進行了探索。
一、尊重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
新課程強調對學生的尊重、賞識,提倡激勵性評價。現代素質教育觀,要求教師創設情境,讓學生生動活潑的學習,在愉悅的身心交往中發展學習技能,發展人格。因此,我們教師要打破傳統講授程式,促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方面交流,從而讓學生在共同活動中自主學習,獲得知識。
1.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參與評價的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過:「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起來,那學校所規定的功課,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接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能有效地誘發學習動機,強化學習動力。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採用教具動手演示和操作、讓學生自己進行操作、或者運用多媒體等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這些形象化的手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評價的興趣,調動起他們參與評價的積極性。同時,我還啟發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並給予表揚,由此建立他們評價的信心,並採用多種活動形式擴大學生主動學習的空間,以此釋放學生的精神活力,激活他們的思維,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交往中主動發言,積極交流。
2.學會「傾聽」、使學生敢於發言
引導學生參與評價後學生自主活動的時間增多了。他們在小組內、在班裡有機會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意見和結論,而不是去揣度教師所期待的標准答案,這時候課堂上就會出現不同的聲音,引發爭論。如果在這時候,我們以標准答案來做最終的評價,那隻會限制學生的思維,並扼制了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這樣一來,即使是課堂上有了讓學生參與評價的時間,可學生也不敢大膽地說出自己的心裡話,「給予學生參與評價的機會」只能成為流於形式的一句空話。因此,我注意充分理解和尊重學生的發言,做到放下教師的架子,做到少「講」多「聽」。不斷發現學生問答中富有價值和意義的充滿童趣的世界,體驗學生的情緒,使得學生在課堂上敢說,敢議,敢評。
3. 給予學生參與評價的機會
要讓學生參與評價,教師在課堂上就必須保證他們評價的時間。學生是一個個具有鮮明個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我注意注重學生發展的潛在性、主動性和差異性,並課堂上保證學生有自主表現和發展的空間,為每個學生提供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充分地思考、討論、評價。
二、注重過程,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數學課程標准》在「評價建議」中強調:「應重視過程評價,以定性描述為主,充分關注學生的修改差異,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學生從數學學習中獲得發展,不僅僅體現在學習活動後的結果上,而是貫穿在數學學習過程的各個環節中,而且「過程」比「結果」顯得更為重要。 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注意做到:
1.以鼓勵性評價為主,堅持正面引導
《數學課程標准》強調:評價「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曾經有這么一句名言「積極的鼓勵比消極的刺激來的好。」 它說明鼓勵的作用是巨大的。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與其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去苛求學生,不如用一點心力去發現其優點,並以此鼓勵他,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滋味。同時,可以讓我們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恰當,以便我們不斷改進教學過程,完善教學思路。所以我在教學中從不吝嗇贊許和鼓勵,以激勵性評價為主,學生答得好,及時稱贊。學生發言不對,表達不好的時候,我則及時補充,不使學生感到難堪,讓學生保持愉快輕松的心情,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因此,在課堂上,我根據教學實例,面對一個個不同特點的孩子,評價盡可能做到具體化、准確化,如「你解答得真巧妙,真令教師和同學欽佩。」「你這種解法真是巧妙極了,老師為你驕傲!」等等,這樣鼓勵點燃了學生智慧的火花,使他們感到一種滿足,一種驅動。這種帶有鼓勵性、欣賞性的評價易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我還注意堅持對學生給予鼓勵時因人而異,我注意做到贊譽鞭策優秀生,肯定、鼓勵中等生,寬容、激勵後進生。
2.重視學生的自評與互評
《數學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在評價學生學習時,應讓學生開展自評和互評,而不僅局限於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可以讓家長和社區有關人員參與評價過程」
學生個體存在著差異,為了讓每一個個體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在群體中的優劣狀況,有利於激發評價對象的競爭意識,在教學中,我盡量鼓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相互評價,以此增進學生間的多向交流,以利於取長補短,讓學生進一步在與同伴學習的比較中認識自我。在教學中,我還經常要求學生開展同桌互評、小組互評及全班范圍內對學生進行評價。如「你認為他做的怎樣?」「好在哪裡?」這樣,既讓更多的學生有了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發揮學生互補的作用,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學生在團結、和諧的氛圍中得到發展。
3.採用成長記錄的方式
傳統的學生評價,僅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和評價的激勵與教育功能。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注意記錄學生的成長,認真收集能夠反映學生數學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資料,如,關於學生平時表現和興趣潛能的記錄,學生自我反思和小結,教師和同學的評價,來自家長的信息等,這樣記載了學生的點點滴滴,體現學生的個性差異,同時,我再注意實施再因材施教,正確評價學生,讓學生重拾自我,發揮自己的優勢,健康成長。
三、啟發心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 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評價氛圍
新課程要求建立一種「對話、互動」的新型師生關系,在這種對話的氛圍中,教師和學生都可以不受框框的束縛,充分表達各自的意見,促使雙方都進行積極思考。為此,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要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評價氛圍,也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才能實現「平等對話」。愛是教師改造工作的源泉,也是學生成長發展的源泉。因此,我們每一個教師一定要以關懷、關愛、理解、賞識的心態評價學生,啟發學生的心智,促使他們健康成長。
2. 落實「多元化」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小學數學課程是一個整體,包括數和數的計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知識和實踐與綜合運用等。因此,在評價的目標上,我們教師應該不僅限於知識和能力,還要從過程與方法、情感和態度與價值觀領域目標進行評價。在進行數學評價時,我們要注意不僅要有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還應該包括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和家長評價,通過這種多元化的評價,不僅可以確保數學課程評價的客觀、公正,提高評價的實效性,還可以真正確立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評價主體地位,為他們的持續發展和終身發展提供了可*的保證。
在數學教學中,我注意採用正確、科學的評價方法,並注重學生數學全面素質的提高,綜合評價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同時,我注意開放地、多角度、多層次地來系統認識和整理數學課程評價的內容,如評價學生:1、學習態度(動機、情感、行為參與、主動性等);2、學習習慣;3、學習方式與方法;4、基礎知識掌握情況;5動手操作能力;6、實踐運用能力。
同時,我還多方面綜合評價學生。1、在數的認識和計算及讓動手實踐等多項教學活動中觀察學生的表現,及時用語言進行評價,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語為主。「你解答方法真巧妙,你還能找到更巧妙的解法嗎」,「今天你又進步了,誰說你不行,我看你就是很棒,只是一點點不會,只要你大膽地問老師或同學,多想一想,一定能行。」「你真是一個學習能手!」、「老師真佩服你」等。要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並適當記錄。作為終結性評價的依據。2、關注學生的自我反思、同學間互評、家長評價等多方面信息相結合,給學生一個適當、貼切的評價。3、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資料和考試結果進行分析,找出學習中的不足和進步,並提出建議。這樣通過眾多評價方法有所取捨的結合使用,來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提高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我認為,每個學生都是特殊的,只要有合適的環境,他們都能發揮出自己的潛能,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只要教師公正的對待,他們都能在應有的位置上發揮最佳作用。 在教學中,教師一句表揚性的語言,可能激勵一位學生,從而改變他的一生,也可能因為一句不恰當的評價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導致失去自信心。因此,在進行數學教學評價時,我們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運用正確、科學的評價方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和諧氣氛,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關注反思,提高數學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岩坦鎮中心小學 王雲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談話的藝術。」說明教師的教學效果很人程度上取決於課堂教學評價語,如果課堂評價語運用得好,它對於創設學習氛圍,激發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思維,增強克服困難的決心,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我發現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教學評價語存在著兩種不良傾向:一部分常態課的評價語平淡無味:另一部分公開課的評價語則存在「貼標簽」的現象,華而不實,任何教學行為都要講求實效,不然只會徒勞無功,甚至產生消極影響,評價語亦不例外。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採取多種有效評價方式適時地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評價,是我們的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的興趣,真正的愛上數學。那麼,如何提高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性呢?下面談談我的幾點思考:
一、尊重學生,創設和諧、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
創設和諧、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有利於學生樹立學習信心。
如:教師在上課前先讓學生說說班裡的新人新事,對這些人事說說自己的感想或者想對她說什麼話,再者讓學生相互間用一句話贊美或鼓勵他人。學生在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中體會到平等、尊重、民主、理解、信任、寬容。也可以讓學生提問題、相互間解決問題。我們不少教師則把學生在聽課中插話提問題的行為視為「出風頭」、「耍小聰明」、「目無師長」、「擾亂課堂秩序」而惱怒之、羞辱之、諷刺之。其實,這表明學生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反應敏捷、思維活躍,這是十分寶貴的心理品質和思維品質,是認知共鳴的交響,是心靈撞擊的火花,是大智大勇的表現。教師應以十分欣喜的心情緊緊抓住這稍縱即逝的契機,鼓勵學生、引導學生、啟發學生、寬容學生,給學生創設和諧、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讓學生用有安全感才得以自由的發揮。
二、評價主體從雙邊到多邊的轉變
在當前教育理念下,提倡評價主體的多元參與,從雙邊對話式到多邊互動式,不僅是由老師評價學生,教師通過提問、設問或反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的自我評價與互動他評,讓學生有評價的意識。比如:學生在做錯題目後我們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或以設問的形式給出評價,將錯誤當成是正確的答案進行再探究,激發使其「錯誤」與「正確」發生矛盾沖突,在沖突中發現、探究知識的方法。當學生在探究中發現了錯誤,則更有興趣去探究錯誤的原因,才會深入的展開研究,發現問題的本質,最後才會恍然大悟,此過程真是學生體悟新知識形成過程,才會有助於學生內化知識,也有助於知識的再延伸和拓展。同時探究中迸發的思維火花會不停的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帶給學生巨大的樂趣。
三、評價形式從單一到多樣的轉變
在對學生的課堂評價時,千萬不能搞「一刀切,齊步走」。評價的形式不要局限與語言上的呈現,還可以通過一個親切的微笑、一個鼓勵性的手式,一個贊賞的眼神,一個充滿愛意的撫摸等。這些體態語言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及時地評價以達到評價的效果,如: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得好、回答問題比較好時,不要一味的「你真好!」「你真棒」「你真行」等語言,我們可以給於一個伸出大拇指的手勢,或者以肯定的表情來鼓勵他。要讓評價語言具有生命的色彩。又如:課堂上個別同學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時,教師不應大聲地呵斥,而是一邊講課,一邊自然地走到這位同學的身邊,用手摸摸他的頭,輕輕地把他玩的東西放好,巧妙地提醒他注意並改正。
評價方式豐富多樣,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配以形象、生動的評價鼓勵,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學生的、思考、回答、活動、操作、課堂作業作業等分為不同的層次,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表現,給以及時、中肯的評價,使其在自己原有的素質基礎上,得到發展,有所進步,樹立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進取心,增加學習的興趣。在低年級數學課堂上,可以運用「摘蘋果」的方式進行口算練習,當學生答對了所摘「蘋果」上的題目時,就將「蘋果」獎勵給了他,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激情。
如果說好的教學設計是一種預設的美麗,那麼好的評價就是一種生成的藝術。而對學生的評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持之以恆。在教學中,老師要隨時關注、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扎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激勵評價,提高教學效率,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和導向作用。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
岩坦鎮中心小學 周理飛
隨著數學課程標準的深入貫徹,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改革蓬勃興起。「合作、自主、探索」的課堂教學模式正為廣大數學教師所接受與推崇。課堂中熱鬧、激情、互動的場面比比皆是,然而其教學效果有時卻不盡人意,究其原因不能一概而論,其中至關重要的因素「有效性」值得研究。所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在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三方面協調發展。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如何充分利用課堂40分鍾,使其發揮最大效益,本人在這方面作了一點思考。
一、精心預設「教育目標達成的有效性」
教育目標達成的有效性的主要特徵是:(1)符合課程標准和學生實際。包括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與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水平相適應,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2)可操作的程度。教學目標明確、具體。(3)目標達成度。基本實現教學目標;多數學生能完成學習任務;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在實際的教學中,它包括以下的三個方面:
1、教學目標設計的有效性
在教學方案中,要設定教學目標,但目標不局限於認知,它還涉及到學生在這節課中可能達價時,應結合評價內容及學生學習的特點選擇適當的評價方式,實現課堂評價的多樣化。
在課堂評價中,通常會發生當學生回答問題後,教師對學生的回答不加理會或簡單地評價一下就讓學生坐下的情況。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加為教師在課前沒有能夠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預設,在面對學生的回答時不能在短時間內進行判斷,從而有效地進行評價。所以教師在教學
② 我是岩坦鎮的,一家三口一直租房子住,不知道政府有沒有住房補貼
你可以去當地的政府部門問一下或者去房管局問一下。如果政府徵用了你的宅基地,或者你的土地,應該會補償的。
③ 岩頭有幾所小學
岩頭鎮五尺中學 · 岩坦鎮張溪學校 · 岩坦中學 · 岩頭鎮中學 · 岩頭鎮中心小學 · 岩頭鎮中心溪南校區 · 岩頭鎮中心西岸校區 · 岩頭鎮中心芙蓉校區 · 岩頭鎮港頭學校 ..
④ 溫州市永嘉縣岩坦鎮社會保障電話號碼
鎮上是沒有這單位的;
永嘉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上塘中心城區下塘西後村縣實驗中學內
電話:12333(咨詢專線)
⑤ 岩坦鎮道基村今年下雪了嗎
坦言鎮到金順今年下雪了嗎?今年下了非常大,非常大
⑥ 巽宅鎮中心小學86花名冊
浙江省溫州永嘉縣茗嶴鄉
貌似不屬於橋下鎮
永嘉縣行政區劃:
上塘鎮甌北鎮橋頭鎮烏牛鎮橋下鎮大箬岩鎮碧蓮鎮巽宅鎮岩頭鎮楓林鎮岩坦鎮沙頭鎮西溪鄉徐嶴鄉昆陽鄉茗嶴鄉山坑鄉應坑鄉大嶴鄉溪下鄉界坑鄉等等
⑦ 永嘉岩坦鎮有多少人口
永嘉縣岩坦鎮應該有上萬的人口
⑧ 楓林鎮中心小學的楠溪高小
雍正十三年(1735),永嘉縣丞署移駐楓林鎮。「其間諸君子之游於庠者,固然為康乾盛世之教澤陶冶而成。」乾隆四年(1739),縣丞何森到任後,率里人徐元常依衙署設楠溪義學,後改書院。同治六年(1867),溫州知府戴盤「議建同知、守備衙門移駐楓林鎮」,「築城垣,立學校,設官屬,置衙署。」德宗光緒十八年(1892),知縣邵補堂承知府張公霖命,大新志仁書院學舍,重興文課,改名楠溪書院。內設藏書樓,其中藏書室兩個共140平方米,閱覽室10間共240平方米。楓林文風鼎盛,文人學士輩出,就有楠溪鄒魯之稱。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因科舉廢止,教育改良,許多書院改為學堂。徐定超「獨力捐資提倡,囑咐侄子徐象嚴於楓林本地開辦初級、高等小學校各一所,勸令族中子弟入校肄業,以謀教育普及。」楠溪高等小學由楠溪書院的基礎上改辦,楓林初級小學則在配饗廟創辦。道府縣軍政長官和楠溪鄉人紛紛響應捐銀助學,「集資三千餘元,存典生息,每月由官命題課士,取其息以獎多士之勤而材者。」楠溪人士以校舍未修,教員未聘,不獲成一完全高等小學,莫收教育普及之效果。徐象嚴挺身而出,聯絡楠溪同志諸君,多方勸募,又以佣書潤筆之資概充經費,復捐集一千餘元,就謀劃擴充校舍。綜核始末歷時五年,支銷款項幾費四千餘緡。1908年,新校舍落成,佔地4425平方米,門面煥新,仿溫州師院校式,太守吳公學庄手書題曰:楠溪高等小學校。宣統元年(1909)正月開學,招收童生150人,聘教師5人執教,是當時楠溪規模最大的公立學校。鄔世英《楠溪高等小學碑記》有言「六通四辟,金碧玲瓏,廣廈歡顏。來賓蒞止,無不嘆為永嘉小學第一鉅制。……多士濟濟,堂宇巍巍,雖謂楠溪小鄒魯可也。」徐象嚴任校長總理校務,前清湖北補用知縣、湖南沅陵鄔世英襄理校務兼國文教員,公務文牘多出其手。庠生徐桂芬(1872~1934)為國文教習,析疑解惑,士感其誠。蓬溪前清歲進士(貢生)、銓選訓導謝魯庭(士傑)「就職分縣(縣丞署)楠校經史教習」,徐定超稱其「以津梁後學為己任,一時諸生負笈趨之,幾於齋舍不能容。其授徒以宋胡安定(胡瑗)先生為法,惟以經義、治事兩途,造就人才甚眾。」庠生徐順為國文教習,後來繼任校長。旅京浙江公學教授徐春波(1861~1923)創作《校歌》雲:「龍戰血玄黃,全球逐鹿忙,寰海風濤狂又狂。沙明塵不染,梓理各村莊,誰為鳴鳳起高崗。水厚舟堪浮,學厚名自芳,吾黨成章賴此堂。東亞吾祖國,誓願濟平康,餘力還思靜八荒。」又創作《畢業歌》雲:「西方學,來亞東。學校林立,科舉告終。溪山間,地居僻壤,聲氣不通,學諸蒙蒙。何以諸君,擔簦來校,沾時雨,坐春風。嫣然今日,龍門得步,升騰從此榮。嗟嗟分別後,何日再相逢。」
1911年,胡公冕任楓林小學體育教員,又受楓林警備營營長易仁義之聘,兼任營部軍事教練。楓林大門台徐存鏡等人為楠溪高等小學首批畢業生。接著,培養了早期留蘇黨員東郭嶼金省真(信峨、順峨)、外垟金希真(學清、石聲),紅十三軍軍部骨幹楓林徐挽瀾(定標、錦波)、蓬溪謝用卿(慶生),中共甌北縣委組織部長徐順聖、宣傳部長徐壽考,延安抗大畢業生、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謝選魁等浙南革命人才,也有國民革命軍中將軍長徐鳳樓、上校副師長徐象彧、上校團長徐象欽等抗日愛國將領,也有台灣省立師范學院生物系教授兼主任謝循貫(1898~1984)、溫州師院院長化學教授谷亨傑等名家。
民國9年(1920)7月,徐象楚(超群)畢業於溫州舊址師范回鄉擔任楓林小學校長,兼任谷雁來就讀的畢業班教員。稍後,徐景春(逢時)擔任校長。陳時勉撰《逢時先生行略》雲:「民國三年(1914)初入高小畢業,迄民國八年(1919)復入師范校畢業,歷任[楓林小學]教師兼校長等。循循善誘,諄諄善誨,而校中生徒賴其造就以上進於高小、中學、大學者不知其數。」12年(1923),楓林小學改名為永嘉第八學區中心示範小學。徐象嚴受群眾委託,請求永嘉縣教育科委任夏弼(1883~1965)為永嘉縣立第八高等小學校長,上海大夏大學畢業的謝雪軒回母校為教務主任。1924年12月,謝雪軒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溫州支部,後轉為黨員。夏上任後,即請徐象嚴、陳子安(勝育)、谷雁來(鴻運)為建築委員會委員,發動群眾捐款萬余銀圓,拆除危房,擴建校舍。聘請潘紀陽(旭中,西源嶴外村人,溫州舊制師范畢業,1938年繼任校長)、谷啟選(谷亨傑父,體育教師)、鄭施秋(鄭惻塵從兄朝富孫女)、徐賢璧等優秀教師到校任教,擴招學生。民國14年(1925),開始傳授國音字母,小學四年級開設英文課。其時全校有六個年級,每年級一個班,每周上課6天,每天上6節課,每節課60分鍾。
《西下胡氏房譜·胡驥行狀》載,「民國元年(1912),考入蘇州高等專門學校,由預科畢業。民國十五年(1926),任永嘉縣立第八完全小學(今楓林小學)校長。民國十六年(1927)二月間,蔣總司令蒞浙,各縣黨部積極進行,奉省黨部組織部命令,委為麗水縣黨務指導員。」季榮祥《金君家棠行述》稱,岩頭金家棠自省立第十中學畢業後曾任永嘉縣立第八完全小學校長、第八區教育員暨甌江、康樂小學(今廣場路、瓦市小學)教師先後十餘年。1942年春,岩頭保國民學校創辦,受聘任校長,並協助金則東(正武)建築校舍。
1928年,谷雁來任楓林小學校長,增設師范科,設在區署里。第一期舊制師范招生考試時,大門台徐象鸞名列第一。因師范科招生名額不足,第二次招生考試,小江心徐象普名列第一。當時蓬溪謝次如任浙保四團五連連長,駐楓林配饗廟(天主堂門口),得知師范科教師金庭秀為共產黨員,吹號集中士兵包圍楓林小學,將金庭秀抓去。金所授課程由徐承軒代課教滿一學期後,停辦師范科。該年從楓林小學師范科肄業的徐象鸞(1906~2001.4.25)即到貞二祠私塾任教。1929年,他到廿四平初小任教。徐象鸞(1906~2001.4.25)即從貞二祠私塾轉到該校任教。1930年,受烘頭小學名譽校長胡建華聘請,到烘頭小學任教4年。接著,擔任下烘頭教堂神甫之職長達4年,又到碧蓮教堂任職4年。抗戰期間,擔任楓林鎮政府事務員、秘書和科長等職,長達7年,期間鎮長更換7任。
民國18年(1929)4月18日,浙江大學區公布《浙江省各縣試辦中心小學辦法大綱》,規定中心小學「要盡量採用最新而比較有效之教育方法,以研究所轄輔導區內各小學之改進」,「中心小學的教員編制可略寬,奉給也可略高。」1929屆小學畢業生有徐順蓀等。21年(1932),楓林小學稱永嘉第十一小學。1930年冬畢業生有鶴盛謝修齊(循貫子),西源岩下谷亨桃、谷建昌,下嶴周啟倫、楓林徐佩蘭等40餘人,校長為省立第十師范畢業員沙崗季榮祥。22年(1933)10月,高、中級段參加全縣小學作文競賽均爭魁,高級段3人均獲甲等獎,畢業會考成績超過永嘉縣一小(今溫州市廣場路小學),名列全縣第一。1933年冬畢業生有楓林徐象善、徐賢庭、徐育秀、徐賢波、徐賢洪、徐順蕊、徐鳳青(象霸大姐)、大門台徐定巧、後山徐壽考、徐定尚、鑊爐黃冬妹,鶴盛岩上謝用科、羅家寮金昌灶等27人。1934年畢業生有徐順聖、徐賢清(17歲)、徐象沛、徐蘭香(賢後姐)、乾寧堂徐秀梅(徐越生姑母)、徐荷玉(順教姐)等40餘人,校長夏澈塵。1935年小學畢業生有楓林徐賢爍、徐賢松、徐象如(居台灣)、下大宅徐賢球、徐象寧、沙崗季壽連,孤山潘立溪、蓬溪謝選魁、謝用勃,西坑谷亨盛、谷岩合,東皋周星勤、周岩柳,嶺頭潘定達、潘統鏞等,任課教師徐賢璧、徐賢考(徐青,法號顯榮)等,校長為夏澈塵。本年,溪口戴壽林(戴寶椿侄,徐賢爍舅表)從岩坦宮初小畢業到本校就讀四年級,同學有岩坦戴福來、表山鄭順釵(閃坑戴家孫妻子)等。1936年冬畢業生有徐順教(上海社科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徐祝仙、徐象楠、七分徐順昌、二宅底徐定約(啟秀子)、檔溪周彩鸞(順教妻子),芙蓉陳育蘭(岩松女,周彩鸞表姐妹)、溪南盧賢多、下箬溪周寶娥(楓林乾壽有親戚),鯉溪李得貴,嶺頭潘統蘭等。
26年(1937),為第八學區中心輔導學校,輔導72所學校,數量僅次於永臨小學(今谷宅店橋頭鎮二小)。同年春,楓林小學舉辦中師班,請溫州高級中學畢業生周壽庄、徐順道(即徐洪煦,1935年秋溫高畢業生,同班同學有徐賢議、徐潢、馬公愚長子馬大恢、趙瑞蕻)任教,他們品學兼優,思想進步。特別是周壽庄教學認真,給學生傳播民主思想及抗日愛國主義精神。1937年冬小學畢業生有楓林徐岳、十分徐象霸、徐祝三、衙門前徐翠玉、乾壽堂徐雪紅、後山徐國侯、沙崗季蘭芝(榮陽女)、湖西周壽延,黃南山藻徐思藩、潘洪標,嶺頭潘善庚、潘以誠,五鸂上嶴鄭雙鳳(以誠妻子)、鄭飛鳳,東皋周文生、周春蓀姐弟(周守常子女)、蓬溪謝岩壽,下箬溪周壽星、周壽爐,溪南盧時發等。數學教師嶺頭潘季安(總務主任),國文教員季榮陽、填垟周仁夫,體育教員先後有徐賢考、孤山潘統榮、檔溪夏樞、嶺頭谷啟選(谷亨傑父)、表山鄭九經、外地梁品蘭等人,美術教員徐賢璧、永嘉場王崇周,校長潘繼陽(旭中)。當時,大禮堂兩側懸掛俾斯麥、拿波侖等各國領導人畫像。每周星期一上午,舉行紀念周活動,紀念孫中山。27年(1938),徐石麟為校長,7月,校內創辦永嘉縣私立濟時中學,徐石麟兼任中學校長。28年(1939)春,二宅底徐存豐接任校長,小學內設幼稚班,幼兒有徐象廳、徐定海等30餘人,玩具品種豐富多樣。
因教學質量高,楠溪各地的學齡兒童都以就讀於楓林楠溪高等小學為榮。1939年冬畢業生有楓林徐強華(溫州師院中文系副教授)、徐象柱、謙益堂徐順顯、鏡架山徐存福、兆潭王順喜,岩頭金梅英(溫州三醫小兒科醫生)、港頭李珠蓮(上海醫大教授)、下箬溪上嶴山周壽樓,五鸂胡雪飛等人。校長國文教師夏直臣。1939年,楓林高等小學部分教師在東皋創辦嶺里小學,鶴盛溪流域有西坑梅坦谷亨傑,嶺頭潘統桂、潘希白、潘統軒等人分流就近轉入該校繼續讀書畢業。1940年,輔導區內添設縣立岩頭代用中心小學。同年秋,定名為楓林鎮國民中心小學,當年畢業生有徐賢線等人,校長徐存豐。1950年,稱永嘉縣示範小學,為全縣改造舊教育的示範學校。1953年,更名楓林區中心小學。隨著行政管理體制改變,後又幾易其名。1984年,定名為楓林鎮中心小學。
2002年11月,甌江南北的兩所百年老校——溫州市廣場路小學與永嘉楓林小學攜手共進,簽訂結對扶貧協議,再續百年情緣。廣場路小學的前身是永嘉縣立第一高等小學,楓林小學的前身是楠溪高等小學,都是民國溫州軍政分府都督徐定超倡導創辦,至今已有百年的淵源關系。今天的廣場路小學已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同登「中國名校600家」之列,而楓林小學偏居一隅,辦學條件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