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小學校 > 農村中小學教學質量偏低的對策

農村中小學教學質量偏低的對策

發布時間:2021-01-28 09:45:45

㈠ 如何提高農村小學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的關鍵,也是辦學水平的體現。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一所學校的辦學效益。目前,我們農村小學有許多不利因素制約著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有的因素還越來越嚴重,使得我們農村小學與城鎮小學的教育教學質量相比所凸顯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大。
一、制約農村小學教學質量提高的因素分析:
1、優秀教師資源的流失。
由於交通條件、地理條件等因素的影響,一批農村教師應聘到城鎮學校,使得邊遠的農村小學剩下的多半是本鄉本土的中老年教師。
2、留守兒童問題。
目前,農村占很大比例的學生家長常年外出打工,把孩子託付給爺爺、奶奶或親戚朋友。這些孩子大部分缺少親情,缺少父母的嚴格督促,形成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如有的亂買吃的,有的上網打游戲,有的逃學曠課等。留守兒童的問題,對提高農村小學教學質量無疑是影響越來越大。
3、學前教育的質量問題。
近幾年,大部分農村幼兒園有的條件簡陋,有的教師素質差。有的幼兒園中班、大班一個老師,所有科目由這名教師「包干」。再加上對幼兒園的管理力度不夠,造成了學前教育的質量上不去,也從而影響到農村小學教育的質量。
4、優秀學生的外流問題。
由於當今家長對優質教育的需求越來越高,加之農村學校與城鎮小學客觀上相比有明顯的差距,造成了一批優秀學生的外流。另外,一部分優生隨父母到外地就讀。如此下去,農村小學因為失去較多優生而影響質量的提高,而教育質量不提高又招不到優秀學生,陷入了惡性循環,使差距會越拉越大。
5、家庭教育的配合不夠。
教育是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哪一個環節脫節都會影響到教育質量的提高。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許多家長賺錢的腳步走得更快了,無暇顧及孩子們的成長,他們認為把孩子交給學校教育就放心了。孩子要錢給錢,需要什麼就買什麼,他們對孩子缺少督促,而孩子們的自覺性往往較差,這樣就造成孩子懶散習氣的形成。有的家長對孩子教育也缺少耐心,動輒打罵,更談不上什麼激勵了。因此說,家庭教育的缺失,已成為農村小學提高教育質量的絆腳石了。
6、教師的整體素質亟待提高。
(1)教師職業道德下滑,敬業思想缺乏。在物慾橫流的時代,有的教師出現敬業精神淡化,工作責任心退化,教育行為簡單化,師生關系庸俗化。表現為:不鑽研業務,工作方法簡單。
(2)教師的專業素質不夠,創新意識、質量意識不強。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學科的綜合性更強了,每位教師只掌握一門學科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農村小學音、體、美、英語、信息等專業師資特別缺乏,所以許多教師往往要兼幾門不同學科的課程。另外,一些教師參與進修培訓、接受再教育的自覺性與積極性不高,造成業務素質與文化素質低下,妨礙了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有的教師質量意識、創新意識也不強,其教育觀念非常滯後。一部分的教師教育方法陳舊,沒有千方百計抓質量的意識,特別是年齡偏大的教師,對新課程理念吸收不夠,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教育教學質量難以真正地提高。
7、教育科研問題
在提倡「科研興校」的今天,我們已感到教育科研是農村小學的薄弱之處。我們許多教師沒有把科研研究與提高質量有效結合起來,往往是為科研而抓科研,為質量而抓質量。另外,我們的教師很少能在教學中發現問題,而最終形成課題。我們還有許多教師沒有自己研究的課題,每天面對的就是「備、上、改、輔、考」幾個教學程序,因此說科研意識不強,這是制約我們農村小學教育質量提高的又一重要因素。
二、改善教學質量現狀的實施對策:
要改善上述制約因素,從外部環境來說,需建立留住優秀教師資源的有效機制。作為學校管理者來說,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必須貫徹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加強教學管理和師德師風建設,始終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學校教學的主線。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與困難,我認為我們農村小學重點抓好:「一個完善、二個加強、三個重視」幾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制度。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管理好一所學校,一定要制定出一套適合自己學校特點的規章制度,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我們將根據縣教育局的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完善相應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學校領導巡課制度》、《教研活動制度》等,把各項制度的落實情況與教師的年度考核、評優晉級等掛鉤;發揮教學激勵機制的作用,對教學成績優秀的教師及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進行獎勵。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影響,爭取社會,家長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影響和教育學生。
(二)兩個加強。
1、加強課堂教學管理。
因為課堂教學是課程改革的主陣地,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戰場,教學質量的高低取決於課堂效率。
備好課是課堂優化的前提,學校要求教師備課要具備「五備」、「四點」、「兩法」、「兩題」。「五備」:備教材、備教參、備課標、備教輔、備學生。「四點」:重點、難點、知識點、能力點。「兩法」: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兩題」:課堂練習題和課後作業題。
提高教學質量要努力在平時、扎實在課堂,學校要求教師反思自己每一節課的教學效果,經常檢查教師的「教學反思」記載。
校長、主任堅持每日1次以上巡課制度,落實教師按課表上課制度。
學校堅持課堂教學書面評價制度。校長、主任每學期堅持聽所有老師的課,尤其是年輕教師的課,課後及時評價每位教師課堂教學。
2、加強「學困生」輔導。
學校要求任課教師在分析學生學業情況的前提下,建立學困生檔案,制訂學科補困計劃,對學困生做到「十個一」:幫助制訂一個小目標,有一個鍛煉的崗位,每月一次上台表現的機會,每學期一次獲獎的機會,每節課至少一次發言機會,一次成功的體驗,每月一次談心的時間,開展「手拉手」活動,給每個學困生找一個好夥伴,每月一次和家長聯系,每學期家訪一次。
(三)三個重視,即「一活動、二師德、三檢查」。
1、重視教研活動
(1)學校利用「管理是一種嚴肅的愛,培訓是最好的福利」等名言激勵教師奮進,積極參與校本教研、校本培訓。
(2)學校給教師搭建學習交流平台,堅持周一次的業務活動,如聽、評課,主題交流等。
(3)學校提倡集體備課,實現教師之間的共同學習,共同提高。
(4)實行「多人上一課」的研究課模式,即幾個教師合備一堂課,推薦一人上課,集體評儀。
(5)學校要求教師用好現有的設備設施,最大限度的開發利用好教育資源。
2、重視「師德師風建設」。
學校按照「領導當楷模、教師樹形象」的原則,在教師中圍繞「如何構建和諧校園」、「怎樣做一名學生滿意的教師」、「怎樣做一名優秀的班主任」等開展了師德討論活動,教師們普遍認識到「位不在高,愛崗則名;資不在深,敬業就行;斯是教師,惟勤耕耘」。此外,學校要求教師對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師職業行為「八不準」》等,結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實際,開展「師德建設」和「行為規范」自查自糾活動。
3、重視「檢查」
一查教學工作。學校把教學「六認真」作為是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每月底對任課教師開展了政治業務學習、教學設計、教研活動以及學生作業的布置與批改、「培優補困」、學生學習情況檢測等方面的檢查,引導教師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指導性建議。
二查考風考紀。嚴肅考風考紀,確保學生成績的含金量,公平公正地考核教師的教學成績。
總之,提高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質量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學校內涵發展的需要。作為教師,其任重而道遠,特別需要得到奮戰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的理解、支持,發揚無私奉獻精神,讓家長放心、學生安心,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㈡ 如何進一步提高農村中小學的教學質量

加強學校常規管理,大幅度大面積不斷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學質量,是鞏固「普九」成果,提高義務教育水平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所在,更是鎮中心學校的核心任務。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努力做到「聚焦課堂教學,深化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積極探索大幅度大面積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一、回顧過去,我校教學工作的基本做法

1、抓住一個中心:

長期以來,我們始終緊緊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中心環節不放鬆,堅持做到「開齊課程,開足課時,上好課程」。盡管教師學科不配套,教學設施不健全,但始終本著「因地制宜、盡力而為」的原則以兼職代替專職,以演示實驗代替分組實驗,以校內活動代替社會實踐,確保低層次的課程標准不落空。堅持強化常規教學的過程管理。加強教學過程各個環節的檢查與督導,加強起始年級和畢業年級的全程管理,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效益,真正向課堂教學要質量。

2、促進兩個轉變:

一是促進教學思想的轉變。絕大多數教師通過自身長期不懈的努力,基本做到:由過去的圍繞考試打轉轉轉變到今天的圍繞素質搞教學,由過去的一門心思講知識轉變到今天的千方百計促發展。

二是促進教學行為的轉變。通過課改,教師有了學生意識和服務意識,由過去的只重視少數轉變到今天的面向全體,由過去的拚命灌輸轉變到今天的啟發誘導,由過去的冷麵訓斥轉變到今天的民主平等和合作探究。

3、建設三支隊伍:

首先是管理隊伍的建設。通過上級主管部門的選拔和培養,年輕的校長和主任正在不斷成長,較高的管理水平有力地促進了我校中小學教學質量的持續、穩定提升。

其次是教師隊伍的建設。多年以來,我們一直不遺餘力、堅持不懈地通過加強校本培訓、組織繼續教育、鼓勵在職進修和選派外出觀摩等多種形式,有效地提升了中小學教師的業務素養,從而為教學質量的持續、穩定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人力保障。

第三是教研隊伍的建設。以選拔和培養教研組長為切入點,以打造骨幹教師群體為著重點,以課題研究為落腳點,全力編織鎮、校兩級教研網,為教學質量的持續、穩定提升提供組織保障。

4、推進四項改革:

○推進課堂教學改革。變粗放為集約,重在一個「實」字。注重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注重課堂教學常規管理的規范化要求與教學實情、實效的統一;變壓力為動力,堅持一個「恆」字。課堂教學改革最忌時冷時熱、虎頭蛇尾。滴水之所以能夠穿石,靠的不是別的,靠的是目標專一,靠的是目標專一後的持之以恆。有了這個「恆」,所有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都將變為教師在自覺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中的強大動力;變僵化為優化,追求一個「新」字。盡管我們在課堂教學改革方面提出一套嚴格、統一的具體要求,但在管理和執行的具體過程當中還是盡可能做到因人而異,因情有別。變高耗為高效,落實一個「質」字。實實在在地向每一節課要質量。

○推進課程資源改革。積極主動地開發各種本土課程資源,努力把校本課程開發同地方的資源優勢結合起來。例如利用自然條件,開發小種植、小養殖等校本課程。努力把校本課程開發同學科實踐結合起來。把校本課程作為學科教學的一個拓展與延伸,緊密結合學科教學的特點和要求,不斷豐富校本課程的內容。努力把校本課程開發同學生的特長發展結合起來。如音樂、舞蹈、美術、書法、手工等興趣類課程的開發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卓有成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推進師生評價改革。細化教師評價條款,變復雜為簡單,客觀、公正、簡單明了地對每一個教師每一個學期的所有工作進行定量描述,減少人為因素,提高評價的公正性、科學性、准確性和權威性。積極推行學生評價的等級制度,淡化分數壁壘,強化等級進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進取心。

○推進教師配備改革。從2005年開始,鎮中心學校每年從鎮初中本部和分部選派了3名青年教師到邊遠的村小進行為期一年的支教。同時將新分配的教師一律安排到邊遠小學工作,這樣不僅有力地加強了邊遠小學的教學力量,更重要的是給邊遠小學帶去了全新的教學理念,無窮的青春活力,有力地推動了邊遠小學課堂教學的全方位改革。

二、思考當前,我校教學工作的主要症結

在過去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雖然做了一些實實在在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並不顯著的成績,但絲毫掩蓋不了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確實存在的諸多不足和問題。其主要表現為:宏觀上的「牌子不亮,質量不高,旗子(特色)不艷」。微觀上的「路子不明,法子不靈,點子不新」。究其原因不外乎:課改經費短缺、管理套路落伍、師資隊伍老化、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手段落後、三級課程滯後、大眾傳媒渲染和不良風氣影響等。

盡管影響教學工作的原因很多,但其主要症結還是在於我們的教師隊伍以及隊伍建設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1、職業倦怠,漠視問題的存在。在農村絕大多數教師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工作、生活在一所偏遠的學校,幾乎從來沒有走出去觀摩過、學習過,外面的精彩世界對於他們而言似乎早已不復存在。長期偏安一隅,使得他們的思維逐漸遲鈍,激情逐漸冷卻,對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變得熟視無睹。

2、功利之心,泯滅創新的激情。要檢查,就突擊備課、改作業。要統考,就加班加點、滿堂灌。要職評,就拼湊材料,忙突擊。甚至有人戲言:「堂堂課我都到,提到考績我不要,大事小事要知曉,吃吃喝喝不能少」。

3、自我封閉,扼殺碰撞的智慧。許多農村教師早已習慣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少就教學問題與同行展開交流。總覺得與比自己小的討論「沒面子」,與比自己老的討論「沒興趣」,與自己差不多大的討論「沒底氣」。

4、體制滯後,制約質量的提升。由於農村小學七八個教師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在一起工作和生活,朝夕相處抹不開情面,誰也不願去和別人爭那30%的浮工資,校長也因為學校拿不出富裕的經費補充進去,而將浮動放在一邊,久而久之教師的進取心和積極性難以得到充分的調動,質量的提升也就無從談起。

三、著眼未來,我校教學工作的初步設想

沒有教學就沒有教育,沒有教學就沒有學校。切實做好教學工作是各級各類學校永恆的主題。在未來永無止境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將毫不動搖地堅持一個中心,始終如一地突出一個核心,千方百計地降低一個重心,努力探索出一條既符合實際又持續穩定且能大幅度大面積提高全體學生全面素質地有效途徑。

1、堅持「一個中心」——教學

不管教育怎樣發展,如何改革,教學始終都是學校的中心工作。今後,我們將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全面推行「321開放性教學」策略,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實現3個允許:允許學生插嘴、允許學生爭論、允許學生標新立異;2個鼓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鼓勵學生暢所欲言;1個寬容:寬容學生的過錯。抓緊、抓細、抓實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努力做到「計劃制訂嚴實,領導示範落實,骨幹培養扎實,執行方案求實,督查指導務實」。徹底杜絕在督查指導過程中「認認真真搞形式,扎扎實實走過場」的虛假現象。堅信成功產生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真正做到「嚴格督導、真誠指導、熱情引導、耐心輔導」。使絕大多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都能做到「六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以思維為核心,以方法為中介,以能力為目標。實現「六突六不」——突出重難點,不面面俱到;突出精講精練,不以講代練;突出思維訓練,不滿堂灌、滿堂問;突出學法指導,不加重課業負擔;突出教學效益,不搞全面補課;突出因材施教,不搞千人一法。使課堂教學少一點「預設」的剛性,多一點「生成」的彈性。

2、突出「一個核心」——質量

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是人民群眾對我們的工作滿意與否的「晴雨表」,事關教育的生死存亡。因此,我們將嘗試建立「生死存亡的風險機制」——加大學校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力度,逐步推行以崗定人,競爭上崗,以崗定責,以績定薪。適當拉大分配距離,以激勵教師竟崗敬業,自覺提高教學質量,以不負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託,不負人民群眾的殷切希望;「逼師成材的投資機制」——明確規定學校每年5%的預算經費必須足額用於安排教師繼續教育。45歲以下的中小學教師到2010年必須全部達到本、專科學歷,拿到畢業證後學校給予每人一定的的獎勵。所有在職教師每年必須自費訂閱1份教學刊物,每學期必須撰寫不少於1萬字的讀書筆記,向鎮中心校遞交1篇不少於3000字的教學行動研究報告。「客觀公正的激勵機制」——我們將積極創造條件爭取設立「金牛鎮中心學校教育教學獎勵基金」,分設「課程改革成果獎、教學評比新星獎、教學質量進步獎、關愛學困園丁獎、自學成才鼓勵獎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獎」,以表揚先進,激勵後進,激發教師的專業激情,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推動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3、降低「一個重心」——教研

教學研究重在教學反思,重在教師群體,重在問題解決。過去我們的教研盲目攀大求洋、過於追求標新立異、只圖花哨好看,很少考慮問題的解決。往往勞命傷財,最終卻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得不償失。今後我們將切實降低教研重心,以校本教研為抓手,本著「哪壺不開提哪壺」的求真務實精神,在教研課題的選項上就著手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課題選項與教學實際相結合,把問題當課題。把校本教研與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賦予教學研究強大的生命力。二是階段性研究與成果及時轉化相結合,以細節決定成敗。踏踏實實地做好教學研究成果與教學工作嫁接、教學研究成果向教學實際移植的問題,以追求成果效益的最大化。三是課題選項與學校資源相結合,逐漸形成富有本校的特色校本課程,努力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實現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的完整體系。在課例研究方面,本著「以課例展示理念,讓理念回歸課堂」的思想,推行「兩段六環」的教研活動方式,即第一階段:備課——說課——議課,第二階段:上課——聽課——評課。使校本教研既植根於教師的日常教學活動之中,又服務於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從而引領教師專業水平得的提高。

㈢ 怎樣提高農村的教育教學質量

近幾年來,由於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導致農村學校的教學質量越來越差,大面積提高農村教育教學質量,是當今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首要任務。針對造成農村教育現狀的主要因素,我們分析有以下幾點:①從政策方面來說。農村師資嚴重缺編,農村各種教學設備、辦學條件、硬體設施遠不能滿足教學需求;②從環境方面來說。農村由於經濟基礎差,社會風氣較差,導致意識觀念相對落後,不夠重視學生學習的氛圍,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相對差一些;③從管理方面來說。農村學校將安全工作納入學校工作的首位,對教育教學質量只是隨便提提,毫無章法,且農村學校績效考核相對保守;④從教師方面來說。農村教師的穩定性不足,教師隊伍質量不穩,提高幅度不快,因而形成農村教育教學質量較低;⑤從家長方面來說。農村家長輔導能力、知識水平和對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甚至根本不懂得教育管理孩子,或想管理,但鞭長莫及。
找到了造成農村教育教學質量不高的幾個主要原因,我們便能對症下葯,尋求相應的解決方法,從而快速提高農村教育教學質量,切實縮小農村與城區語文教學質量之間的差距,推進城鄉教育統籌發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建議:
1.加大國家投入,傾斜教育政策
加大投入,改善農村學校的教學設施。如增強圖書室的收藏量,保證開放時間;增加教學掛圖,課文朗讀錄音磁帶和錄音機等。傾斜政策,改善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如鼓勵有志青年到農村支教、任教;專家多為農村學校送優質課,進行教改培訓,從而幫助農村教師及時確定哪些課是優質課,那些內容是課堂基本要點;城區優秀老師交流到農村支教,提高農村學校師資力量,農村老師也通過交流得到了學習的機會。
2.優化教學環境,營造學習氛圍
凈化、美化、綠化——硬環境的建設。人能改變環境,環境也能教育人,校園環境能感化和陶冶學生達成深層次的德育效果,幫助學生把外來的強迫性要求內化為自覺的自我要求;校風、學風、教風——軟環境營造。良好的校風、學風、教風將影響著學生終生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使學生優良的精神面貌、道德風尚、行為習慣滲透在學校的各方面,表現在校園的每一角落。
3.強化科學管理,凝聚團隊力量
民主科學管理農村學校,重視教材研討,教法更新,積極搞好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作業與批改、認真考試、認真輔導、認真教研「六認真」工作,精心組織團隊活動,創造和諧融洽的氛圍,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整體素養。農村學校還要為老師的學習創造條件,如組織老師進行課件製作培訓,優化課堂教學環境,提高教學質量。
4.增強教師素質,深化教學改革
農村教師要增加課外閱讀量,積累好詞、好句子,增強個人教育教學素養,做好表率;多帶學生們到處看看,從生活中學知識;要重視學困生的幫輔工作,特別是心理輔導工作。農村教師還應該多反思,多進行教學改革,找到正確的容易被農村學生所接受的教學方法。
5.加強家長培訓,促進學生發展
學校要呼籲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對家長進行培訓,減少留守兒童。作為家長或老師都要多尊重學生,贊賞學生。學校、家庭應該加強督促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學校要多與學生家長溝通,鼓勵家長多學習,讓家長關心、重視孩子的學習,更好地輔導孩子,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㈣ 淺談如何提高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措施

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發展的根基和辦學的生命線,積極深化課程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著力提高小學教育教學質量,這和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學校制度的健全,和社會、家長、教師都有著密切的關系。
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以及國家為學生提供免費的教科書以來,學生的入學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輟學的學生明顯的減少。但是由於學生家長大多數在外務工,對子女的教育失去了信心,看見子女成績不好,就抱著破罐子破摔
的心理,帶著尚未完成學業的孩子一同打工去了。這樣的現象在農村不勝枚舉,我為這些學生的出走感到十分的惋惜和痛心,同時也為家長的愚昧無知感到萬分的無奈。還有的學生因為班級頻繁的更換老師,對老師上課教育方法的不適應等,使學生產生了厭學或者逃學的心理。
針對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質量提高所面臨的上述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措施去加以改進。個人膚淺認識,僅作參考。
一、學校要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做到以制度來約束人
學校管理制度是學校內部的治校之法。因此學校各種制度一經確立,就必須成為全體師生員工必須遵循的行為准則,並具有強制性。在貫徹執行學校管理制度的過程中,規章制度的具體規定與要求的效力,適用於其覆蓋的所有人和事,無論是對學校領導還是對教職工,一視同仁。身教重於言教,學校領導尤其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做維護制度權威性、嚴肅性的典範,因此在規章制度起步實施之時,就要嚴格貫徹執行,決不能網開一面或搞下不為例。學校管理的實施,是長期細致並具有反復性的工作,要採取多種形式加強督促檢查和強化激勵,使各項規章制度的規定和要求落到實處。並不斷完善,使學校制度走向科學化、合理化、人性化,在學校管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發展教師是關鍵,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堅決貫徹執行《教師法》《職業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規,確實保護教師的合法權益。充分發揮教師的聰明才智,採用現代教育管理方法,實行科學民主管理,努力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使教師的合法權益得到真正的保證,真正讓教師在素質教育中發揮主力軍的作用。
教師隊伍是影響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就目前農村教師隊伍的現狀來看,他們獲取信息知識的途徑非常有限,視野極窄。本人認為,應加強以校本教研為主,定期組織教學業務學習,開展集體備課、賽課、聽課、評課活動和課堂小問題研究,組織教師參加省、市、縣課題研究,參加各種層次和不同形式的教學研究活動,並承擔各級教研任務,與其他學校開展送課等教學結對聯誼活動,激勵教師參加學歷提高、技能升級、撰寫論文、製作課件、總結反思和學習現代教育技術等形式提高業務。
通過請進來,送出去,開展傳、幫、帶活動以及自我反思、同行互助、骨幹引領等途徑為青年教師搭建成長平台,拓寬培養渠道。同時,重視教師的師德、職業教育和心理輔導,加強教師發展性考評,努力促進教師整體素質從根本上達到量變和質變,切實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保障。
三、繼續加大教育投入
農村學校的教學設施也是影響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所在。由於農村貧困面比較大,大部分學校的校園設施還不夠健全。譬如:遠程教育設備在很多農村學校,連基本的辦公室都沒有,多數學校是將辦公室和遠程教育辦公室擠在一起。這樣的現狀在農村學校較為普遍。因此,必須
繼續加大對基層中小學的教育教學經費投入,徹底根除當前校舍破、舊、險的辦學條件,
改變現代化設備落後的現狀,
真正為素質教育提供可靠的物質基礎保證。
四、改革考試與考核的評價方法
必須真正改變單一的、靜態的書面考核所取得的成績作為質量檢查的標准,不僅要有知識掌握的評價,而且要有學生人格的評價、認知能力的評價以及心理狀態的評價。
要摒棄陳舊落後的評價制度,
與時俱進,強化教育評價中教師的
服務意識和指導意識,
而不僅僅單一地從學生考試成績上來進行評價考核。因此,教育教學評價考核運用的方式,不僅要有口試、筆試,還應有動手操作等多種方式來進行評價。
五、抓好學校、社會、家長三維一體的三結合工作
學校要定期召開學生家長會,邀請社會各界知名人事參加,加大學校各種制度在家長中的宣傳力度,
調動學生家長的積極性,號召家長每日檢查孩子的作業,幫助孩子弄懂學習內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學習成績。
社會是一個大染缸,學生的很多不良行為都是在社會中感染的,因此,學校和家長要呼籲社會各界要做好對各類學生的監督力度,不要讓學生養成各種不良的習慣。比如學生的抽煙習慣的養成,如果社會各界監督得當,沒有人賣煙給未成年人,他們會養成抽煙的習慣嗎?因此要加強對學生養成教育的宣傳力度,同時學校、社會、家長要經常聯系,進行溝通,共同創造一個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環境。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農村小學素質教育質量的提高任重道遠
,倍受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作為一名身處一線的農村教師,我將按照教育部門的工作要求做好本職工作,同時也希望以上我的點滴挫見能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給大家帶來拋磚引玉的效果。

㈤ 如何提高偏遠農村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提高農村初中學校教育質量應做到以下幾點:
堅持以人為本,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 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首先要重視人,要做到以人為本,人才是管理體系中最重要的要素,這是學校教育教學得以發展的首要前提和關鍵。 學校要健康快速發展,在管理上應該重視全體教職工的作用,必須具有科學和民主的理念,要充分發揮學校每個人的作用,讓教職工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中來。學校必須建設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團結的班子、開拓的班子、廉潔的班子、戰斗的班子。學校不怕缺錢,不怕條件差,不怕師資弱,在平時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只要領導班子成員能夠做到淡泊名利,率先垂範,身先士卒,為教師做表率,替學生做楷模,教師就沒有理由不好好乾工作。另外,作為學校領導,一定要有大局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要樹立「學生第一,教師第一」的思想,時時刻刻要做到心中有學生,心中有教師,心中有教育,心中有學校,為學生謀前途,為教師謀福祉,為教育謀發展,這才是大面積提高農村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要有一所好的學校,就必須要有一位好的領導。學校要想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必須做到政治上誠心,業務上關心,生活上盡心,工作上放心,政策上融心,以此贏得教師的信任和支持。可以說,誰抓住了教師的心,就抓住了提高教育質量的核心,誰就先贏得了學校的教育教學。 作為學校,一定要明確自己的辦學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領導者也好,教師也好,要始終圍繞學生轉,要為了學生的發展盡心盡力,不要只關注優秀生教育,更要關注學困生教育。 教育教學質量要提高,首要任務是把大寫的「人」裝在心中,這樣,學校才有凝聚力、戰鬥力,才有希望。
老師要加強對學生新聞信息的傳播,明確學習的重要性 農村孩子地處偏遠,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學生對外面的世界了解很少,導致農村孩子知識面狹窄,胸無大志。作為老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理論聯系實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多結合當前國際國內形勢與社會發展趨勢,給學生講述天下大事,使學生在聽的有味的基礎上了解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及自身所處的環境現狀,從而促進他們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感知社會,體會社會競爭的激烈。並根據當前形勢的發展,社會的需求和自己的愛好,確立自己的遠大志向和奮斗目標。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多剖析當前社會現實,讓學生自覺樹立「學習重要」的思想,以嚴峻的就業壓力來激發學生的鬥志,鼓勵學生靠掌握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教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明確學習目的,樹立遠大的志向,依靠自己的智慧與他人合作競爭,明白只有靠優異的成績才能走出農村,只有靠掌握先進的生產技術才能擺脫貧窮。改變身邊的生活條件,改變人生,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
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社會蓬勃發展,競爭日趨激烈。農村孩子在與人交往中常常是吞吐扭捏,畏首畏尾,在交往中表現的比較害羞,縱使有一肚子學問卻不知道加工包裝,推銷自己。這是由於農村孩子從小參加的活動很少,鍛煉的機會少,從而缺少了應有的自信。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重視培養學生的口才,社交能力以及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多開展公共活動,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在公共場合的社交能力,使學生參加活動過程中訓練口才,增強自信心,加強個人修養,在全面發展中豐富生活,完善自己。
多讀好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農村學生普遍缺乏自學能力,究其原因在於農村孩子從小閱讀的課外書籍少,在學習的過程中除教科書外接觸不到好的讀物,無書可讀,書讀少了,讀書的方法隨之而少,自學能力就自然降低。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首先要使學生有書讀,讀好書,學校要提供給學生充足的學習讀物,使學生在大量的閱讀過程中發現人性美,感知世界的寬廣,提升自己的能力。老師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在班上傳閱自己看過的,認為對學生成長有益的書。並鼓勵學生把家中收藏的好書也拿到班上與同學共享,這樣就可以做到把有限的書資源做到了無限的利用,並使學生在互相的交流中達到共同提高。
對學生要有信心和愛心 首先教師要有信心,要有把這些學困生傳變成優秀生的信心。信心是力量的源泉,是事業取得成功的基礎。面對大面積基礎差,滿身毛病的學生,決不能產生失望情緒,決不能不戰而敗;要滿懷熱情,積極進取,迎接挑戰;要具有「滴水穿石」、「鐵杵磨針」的毅力和信心。一旦教師失望,那學生就更無望,學生的希望來自於教師的必勝信心!其次,對待差生要更富有愛心。所有教師都喜歡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不喜歡學困生,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我們現在面對的不是個別學困生,而是大面積學困生,這些學困生,他們在對老師、對學習本身就有心理障礙,他們飽嘗老師的批評、懲罰,甚至於挖苦、諷刺,如果我們還一如既往的這樣對待他們,他們的心裡障礙將會難以打開,逆反心裡將會更加嚴重。所以,作為教師,必須要用我們的一顆愛心去融化他們,感染他們,使學生慢慢愛上你,繼而愛上你帶的學科,喜歡你所講的課,自覺的去聽你的話。正所謂「愛屋及烏」,學生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要進一步優化師生關系,教師要放下架子,耐心地與學生多溝通 在生活上、學習上多關心他們。要和學生互動互學,知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幫學生所忙。在課堂上,教師包辦的事情要盡量少一些,學生主動學習的機會要盡量多給一些,師生共同融入教學之中,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只有在不感到壓力的情況下,才會樂於學習。所以,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是學生敢於參與的先決條件,而學生是否敢於參與,參與的程度如何,是課堂教學質量高低的「試金石」。要拋棄急功近利思想,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循序漸進,穩步提高,面對基礎差,學風差的學情,「一口吃個大胖子」是不可能的。不能急躁,不能急於求成。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情況,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才能達到逐漸改變,逐步提高的功效。要堅持「低起點,小步子,勤鼓勵,細幫助」的教育策略。切莫急功近利,切勿浮躁。要樹立打「持久戰」的思想,要堅信一份汗水,就一定有一份收獲的信念。
多做學生家長的思想工作,解除學生的後顧之憂 在廣大農村,大多數父母都是文化程度比較低的勞動人民,他們短淺的眼光和艱難的生活條件影響著孩子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由於對教育制度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缺乏正確的認識,使大多數家長認為「讀書無用」,並應家裡無錢上大學而產生讀書無望的思想。要想搞好農村的教育事業,進一步提高農村教育教學質量,當務之急就是要與家長溝通,改變其「讀書無用」的觀念,使其重視對孩子的教育。與家長溝通的最好方法是多開家長會,在家長會上多舉家長因沒有文化知識而出門打工不順利的事實,證明讀書有用的道理。考慮到農村農活繁忙,家長沒有閑余時間,老師應該不辭勞苦,多去鄉間家訪,更能說服家長。
做好教科研工作,不斷充實師資力量 抓住一切機會讓教師參加學習、培訓。對於教師來說,他們所需要的知識不可能通過職前培養一次性獲得解決。因此,學校不斷鼓勵教師參加培訓、學習,讓教師積極參加省、市、縣各級各類的培訓,參加教育部門舉辦的各種觀摩課、示範課學習,讓教師積極參加校本培訓,同時鼓勵教師脫產進修、自學考試、函授學習。真正讓教師在學習中改變觀念,在學習中增長才幹,在學習中苦練內功,從而形成教師向專業化發展的成長階梯。加強校本教研力度,讓教師在教研活動中不斷成長。學校應鼓勵在教科研活動中得到發展和完善的教師,努力實現由教書匠向研究型、專家型、學者型教師的轉變;狠抓備課、公開課和課題研究的落實,學校以此作為教科研的實施平台;要建立校長——教導處——教研組三級校本教研管理體制,實施管理,明確各級職責,責任分工到人,各級互相督促,全員參與,共同推進校本教研工作;「突出五個環節」,以學習、實踐、引領、反思與交流、創新五個環節為學校教研活動的主要流程。 教育是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最根本的事業。只要農村教師任勞任怨,積極創新,勇於探索,不畏困難,只要家長深明大義,重視孩子的教育,把孩子的學習放在第一位。只要農村孩子認清形勢,充分發揮農村吃苦耐勞的優良傳統,努力改善農村山大溝深,交通不便,群眾居住不集中,學生分散等自然條件差的這一現狀,農村的教育教學質量一定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造成農村初中學校教育質量不好的幾個因素
一、教育經費不足,農村學校條件差 由於經費不足,農村學校辦學條件自然不會太好。許多山區小學不要說現代化設備,就連基本教學手段都難以滿足,維持正常教育運轉的資金緊張。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使農村部分少年兒童處在教育資源非常短缺的環境中,而無法接受良好的教育,這不僅嚴重阻礙農村教育的發展而且使農村青年就業更難,造成了惡性循環。要求教育公平,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願望更迫切,由於農村山大溝深,交通不太方便,群眾居住比較分散,學生不太集中,特別是像國例貧困縣的康樂縣,有很多自然條件的限制,追求教育公平心願很難實現,城鄉差距明顯。 二、農村教師素質偏低,師資力量不足 目前,我省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狀況是好的,但仍存在著區域數量短缺、學科結構失衡、年齡分布不均、學歷層次偏低等諸多結構性問題。農村學校師資總體素質不高,隊伍不穩,是農村中小學十分突出的問題。特別是山區學校。教師專業素質直接關系教育的質量和水平,一直以來都是教育界關注的重點,教師專業能力更新速度,系統性都是一位教師是否優秀的標准之一,而恰恰農村的教師在這些方面是比較滯後的。再加上城鄉經濟和收入水平的差距拉大,造成農村教師、主要是骨幹教師的大量流失,城鄉之間的教育差距隨之進一步擴大,特別是在一些臨夏州部分縣的山區學校,年輕有為的教師往往都留不住。 三、學生就業難導致輟學率反彈 在我們貧困縣的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失學常有發生,特別是在初一、初二兩個年級失學較多。學生輟學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貧困,少部分是家長不重視教育,特別在打工浪潮湧動的今天,學生輟學打工的現象較多。另一方面,受市場經濟的影響,在大學生就業整體不樂觀的大背景下,那些背負著很大債務學習的農村孩子,一旦畢業無法就業,相對而言對於他們較高的教育風險投資就得不到回報。而農村義務教育的出口又被堵或者不暢,即升入高一級學校的出口有限和職業教育不發達,導致學了知識在農村基本沒有什麼用處,使得農村「讀書用不上」的思想重新回潮,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較困難而成績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財力的制約,對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很多小學都沒有畢業。有的農說:「讀書有啥用,花錢又多,將來也不分配,還不如在家種地放牛,或者出去打工,早點賺錢呢。」這是大部分農民思想的突出表現,農民之所以有這種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認為讀書無用,同時他們對現代就業制度不了解,認為大學不分配,上大學沒用,現在社會競爭激烈,即使幾年大學後仍舊找不到工作。懷有這種思想的農民在教育子女時,就會灌輸這種思想,於那些不懂事的孩子頭腦之中,使那些孩子對讀書失去興趣,讀完小學或中學就輟學回家了。

㈥ 怎樣提高農村小學教學質量

如何提高農村小學教學質量

上傳: 楊華林

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的關鍵,也是辦學水平的體現。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一所學校的辦學效益。近幾年來,根據在學校管理和參加檢查工作中所掌握的情況看,目前有許多不利因素制約著我們農村小學教育質量的提升,有的因素還越來越嚴重,使得我們農村小學與城市小學教育質量相比所凸顯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大,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一、制約農村小學教學質量提高的因素分析

1、撤點並校所帶來的生員質量不整

農村小學實行撤點並校後,有的村已不再設學校,有的設教學點,從三年級或四年級統一把學生輸送到完全小學,由於各教學點的生源質量不一致,導致輸送到完小的生源質量也是參差不齊,這樣就給教學質量提高帶來較大的麻煩。

2、優秀教師資源的流失

由於交通條件、地理條件等因素的影響,村小老師調到鎮邊學校,鎮邊學校教師調進城裡,造成一大批優秀教師流失。這樣使得不少農村小學,尤其是邊遠地區的農村學校剩下幾名本鄉本土的老教師,師資嚴重不足,這樣便形成了制約農村小學質量提高的因素之一。

3、留守兒童問題

目前,農村占很大比例的學生家長常年外出打工,把孩子託付給爺爺、奶奶或親戚朋友。這些孩子大部分缺少親情,缺少父母的嚴格督促,造成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的形成,如有的亂買吃的,有的上網打游戲,有的逃學曠課等,造成了一些留守兒童問題生的出現,這對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無疑是影響越來越大。

4、學前教育的質量問題

近年來,農村幼兒園紛紛走向市場化,出現了民辦幼兒園,這些幼兒園有的條件簡陋,有的教師素質差。有的幼兒園受利益驅動,小班、中班、大班就一個老師,所有科目都由這名教師「包干」。再加上對幼兒園的管理力度不力,造成了學前教育的質量上不去,也從而影響到農村小學教育的質量。

5、優秀學生的外流問題

由於當今家長對優質教育的需求越來越高,加之農村學校與縣城小學客觀上相比有明顯的差距,再加上一些民辦小學的興起,這都造成了一大批優秀學生的外流。另外,一部分優生隨父母到外地就讀。如此下去,一些農村學校將因為失去許多優生而影響質量的提高,而教育質量不提高又招不到優秀學生,陷入了惡性循環,使差距會越拉越大。

6、家庭教育的配合不夠

教育是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哪一個環節脫節都會影響到教育質量的提高。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許多家長賺錢的腳步走得更快了,卻無暇顧及孩子們的成長,他們認為把孩子交給學校教育就放心了。孩子要錢給錢,需要什麼就買什麼,他們對孩子缺少督促,而孩子們的自覺性往往較差,這樣就造成孩子懶散習氣的形成。有的家長對孩子教育也缺少耐心,動輒打罵,更談不上什麼激勵了。因此說,家庭教育的缺失,這已成為我們農村學校提高教育質量的絆腳石了。

7、教師的整體素質亟待提高

(1)教師職業道德下滑,敬業思想缺乏

在這物慾橫流的時代,我們一些教師出現敬業精神淡化,工作責任心退化,教育行為簡單化,師生關系庸俗化,表現在對教育教學不負責,不鑽研業務,對學生也缺乏愛心,工作方法簡單粗暴,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屢見不鮮。

(2)教師的專業素質不夠,創新意識、質量意識不強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學科的綜合性更強了,每位教師只掌握一門學科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農村學校音、體、美、信息、外語等專業師資特別缺乏,所以許多教師往往要兼帶幾門不同學科的課程。另外,知識信息更新均是日新月異的發生變化,一些教師參與進修培訓、接受再教育的自覺性與積極性不高,造成業務素質與文化素質低下,這樣都妨礙了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此外,許多教師質量意識、創新意識也不強,其教育觀念非常滯後。有相當一部分的教師不思進取,教育方法陳舊,更沒有千方百計抓質量的意識,特別是年齡偏大的一些教師,對新課程理念吸收不夠,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哪裡談得上創新呢?這樣教師的專業素養與質量意識、創新意識沒有改觀,教育教學質量就難以真正地提高。

8、教育經費與投入問題

近年來,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有所改善,但由於點多面廣,政府投入有限,這使我們再投入讓學校的發展再上新台階帶來了較大的阻力,這也使得我們農村小學與城市學校教育展現出來的時代教育氣息相距甚遠。

9、教育科研問題

在提倡「科研興校」的今天,我們已感到教育科研是農村學校的薄弱之處。我們許多教師沒有把科研研究與提高質量有效結合起來,往往是為科研而抓科研,為質量而抓質量。另外,我們的教師很少能在教學中發現問題,而最終形成課題的。我們還有許多教師沒有自己研究的課題,每天面對的就是「背、上、改、輔、考」幾個教學程序,因此說科研意識不強,這是制約我們農村小學教育質量提高的又一重要因素。

二、改善教學質量現狀的實施對策

要改善上述制約因素,從外部環境來說要加快農村小學布局調整步伐、建立留住優秀教師資源的有效機制、多方籌資加大教育投入等;作為學校管理者來說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加強教學管理和師德師風建設,始終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學校教學的主線,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找准問題的切入口,解決問題。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與困難,我認為應該重點抓好「一個完善、二個加強、三個重視」幾方面的工作。

1.完善制度。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管理好一所學校,一定要制定出一套適合自己學校特點的規章制度,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學校應根據上級的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制定相應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學校巡課制度》、《考勤制度》、《教研活動制度》等。並把各項制度的落實情況與學校和教師的年度考核、評優晉級等掛鉤;充分發揮教學激勵機制的作用,對教學成績優秀、有特殊貢獻的教師及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進行獎勵。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影響,爭取社會,家長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影響和教育學生。

2.兩個加強

(1)加強課堂教學管理。

因為課堂教學是課程改革的主陣地,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戰場,教學質量的高低取決於課堂效率。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這是教學一線的教師應該掌握的新理念。傳統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師講,學生聽。新課程標准要求教師要充分熟讀教材,合理地創設教學情景,組織、安排學生學習,並注重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和自主參與學習,使所有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學會學習。同時還要提高40分鍾質量關。一是抓教學過程。各學校的負責人要認真抓好備課、上課、輔導、布置與批改作業、課外活動等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規范教學行為;二是提高教師的教學意識。提高課堂教學,首先要提高教師的教學意識,抓好教學反思。讓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及教學效果,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行為,總結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水平,使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和引導者。三是提高教師的教案預設。寫好教案、備好課是課堂優化的前提。老師備課,寫教案都是為了應付檢查,照搬照抄,沒有落到實處。為此,教師備課必須嚴格具備「五備」、「四點」、「兩法」、「兩題」。「五備」:備教材、備教參、備課標、備教輔、備學生。「四點」:重點、難點、知識點、能力點。「兩法」: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兩題」:課堂練習題和課後作業題。

(2)加強新教材培訓。

現在基層農村學校的教師,拿到新教材後,不知從何入手。為此,要求縣教研室和鄉鎮教研組,對教師進行新教材知識點和教學技能的指導培訓,使教師們及時掌握新教材的編寫思路和基本理念,了解教材的設計思路,掌握教學內容,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

3、三個重視:即「一活動、二管理、三檢查」。

(1)重視教研活動

建議中心校領導和教研員應分片、分校負責,經常深入基層學校,組織骨幹教師或邀請本縣名師送教下鄉,進入課堂,隨機聽課,了解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效果、教學氛圍,並做好觀察和記錄,以便指導教師教學。同時,積極開展區域間、校際間和班級間的教研活動,為教師搭建教學經驗交流與合作平台,取長補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重視「教學常規管理」和「師德師風建設」

一是重視「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教學質量。學校的常規工作要常抓不懈,中心校領導和教研員應經常下鄉,督促教學常規工作。各小學都要建立教育教學質量監控,制定監控制度,是教師明確工作性質,工作任務和教學方法。年終按照質量考評制度進行考評,提倡多勞多得,杜絕不勞而獲的工作現象。二是重視師德師風建設,不斷提高師德水平。各學校都應成立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一把手負責制」和「師德責任追究制」,按照「領導當楷模、教師樹形象」的原則在教師中圍繞「如何構建和諧群體」,發展團隊精神,怎樣做一名人民滿意的教師,怎樣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合格校長等深入開展師德大討論,並對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師行為十不準》等要求,緊密結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實際,開展師德師風和行為規范的自查自糾活動,切實扎實抓好師德師風建設,提高全體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維護教師利益。

(3)重視「檢查」

各學校教研組和學科組要結合實際,採取多種形式,認真加強教學常規檢查。一查開學情況。新學期開學時,應檢查教學准備工作和教學秩序、學校開學情況等,匯總信息,掌握情況,並報學校領導。二查教學工作。每學期校領導應定期或不定期的深入學校,檢查教師們的教學計劃、教案、學生作業、教研活動記錄等,引導教師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指導性建議,為教師改進的教學方法提供科學依據。檢查後要及時進行反饋,填寫檢查表,並將檢查結果與教師工作量化及獎懲掛鉤。同時,每學期聽課不少於20節,對不同年級、不同層次教師的課都要聽,力求每學年對所有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都有所掌握,尤其要對青年教師、骨幹教師、教學能力偏弱教師進行重點聽課、跟蹤聽課,體現一定的計劃性、針對性。三查考風考紀。加強對學校考風考紀的監督檢查,嚴格試卷的保密制度,每學期期末的考試,校領導應組織相關人員到各校點進行巡考,就各學校的考試過程進行全面監督檢查。杜絕泄密、舞弊行為的發生,確保統考成績的含金量,公平公正地考核教師教績,防止出現平時教書馬馬虎虎,統考作弊一鳴驚人現象的出現,保護教學認真,為人誠實的老師積極性。

總之,全面提高農村小學教育質量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學校內在發展的需要。作為教師,其任重而道遠,特別需要得到奮戰在教育第一線的廣大教師的理解、支持,積極發揮無私奉獻精神,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讓家長放心,學生安心,創人民滿意的教育。

㈦ 農村中學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問題與對策

隨著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體制改革後,我們的義務教育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開始由普九攻堅向鞏固提高轉變,由基礎設施建設向重管理、抓質量的內涵發展轉變。可是由於辦學條件落後、師資配備不足等原因,農村中學教學質量不高已成不爭的事實。如何提高農村中學教學質量成了擺在當前基礎教育工作的核心課題。
造成農村中學教學質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由於歷史和現實的種種原因,
導致農村中學基礎差、底子薄,政府投入嚴重不夠,缺乏應有的制度保障和經費支持,中央財政用於補助地方基礎教育的經費也僅僅只是用於滿足農村孩子讀得起書的問題。城鄉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辦學條件懸殊等客觀現實,也制約著農村基礎教育的健康發展。

農村中學條件相對較差,又缺乏吸引和挽留優秀教師安心工作的實力和條件,部分年輕教師剛剛被培養成熟,眼看著能夠為農村教育事業挑起重擔了,卻又被那些條件優越、待遇豐厚的城市學校挖走了,農村中學只好乾瞪眼。從而導致教師整體實力不強、教學效率不高的被動局面。

農村家長對子女的教育培養觀念較為落後,對子女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缺乏正確的理想教育與行為導向,對孩子們全面發展缺乏必要的信念支持和監督引導,造成大多數農村學生缺乏學習自信心,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持續學習的決心。由於家長外出打工產生的短期經濟利益,導致很多農村孩子認為讀書沒有什麼用處,從而缺乏學習內動力。沒有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風氣,得不到家長、社會的認可和支持,農村中學的教學質量能好起來嗎?

很多家長都外出務工,將孩子丟在年邁的老人身邊。很多祖輩家長是文盲或者半文盲,他們起不了應有的監護和教育作用。家庭教育環境的嚴重缺失,導致了孩子很多心理問題,這樣的留守兒童在思想上得不到應有的幫助,學習上的困難也得不到及時的解決,學校和家庭的溝通也難於實現,久而久之,問題越來越多,成績越來越差,這樣的孩子對學習還有什麼興趣,其學習成績又怎能提高呢?

很多城市學校憑借著自身優越的辦學條件年年前往農村小學搶收優秀學生,大部分尖子生、特長生均被他們挖走。一些經濟條件好一點的家長也不惜一切代價將孩子送到條件好一點的學校,這樣一來,農村中學的生源質量就一降再降。學生基礎普遍較差的現實為教學質量的提高設置了重重障礙,嚴重製約著農村中學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

提高農村中學教學質量的思路及對策

要想徹底扭轉被動局面、改變農村中學教學質量落後面貌,首先必須引起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真正站在「科教興國」的高度,認真貫徹「保證教育優先發展和適度超前」的方針,花大力氣從多方面著手,全方位調動社會、學校、教師、學生、家庭等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優化農村中學的資源配置,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和優化育人環境,才能為農村中學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有力保證。

其次,農村中學自身必須更新辦學理念,緊緊圍繞教學質量的提高扎實有效地開展好教育教學工作。

教育要發展,提高質量是關鍵,只有逐步革除體制管理諸多弊端,不將工作復雜化,將工作的重心真正回歸到立足學生的成長上來,以教學為中心,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沒有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一切思想都是空談,一切努力均為白乾。教學成績上不去,家長會放心?社會會滿意?誰願意將孩子的希望寄託在一個沒有辦學效益的學校身上?學校修得再漂亮,教學設施搞得再理想,沒有教師們的盡責盡職將教育教學工作做好,這樣的學校還有什麼意思?從上到下必須高度重視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領導要重視,校長要重視,班主任、科任教師均要重視。制度上嚴格要求,管理上嚴格要求,工作上嚴格要求。有什麼樣的管理理念,就會有什麼樣的成效。

(一)轉變教育觀念,樹立質量意識。

結合實際,廣泛深入開展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大討論,使「教學為中心」、「質量是生命」深入每個教師的靈魂,確立校級領導親自督導制,校級領導蹲點各年級,以身作則,帶動全體教師牢固樹立「質量興校」的觀點。教育的根本就是提高學生的素質,只有教學成績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才算到了位。一個學校必須要有質量意識,學校管理和教學工作的開展要在「質量」二字上下功夫。一定要樹立質量就是需要的意識。我們的教育真正讓社會滿意了才算得是有了質量。要樹立教育追求就是將教育教學工作做到讓學生成才,讓社會滿意。抓質量就是要從基礎抓起。沙灘上建不起高樓大廈。低年級教學質量的好壞必然影響著高年級教學質量的高低。因而還得加強對中小學教育教學的銜接的研究,將教學質量的提高工作延展到小學教學工作的開展上。農村中學教師隊伍少有明星,這樣的二流漢隊伍就更要靠科學合理的管理帶動。從校長的管理到學校的辦學制度確立都應該立足在教學質量責任上。在績效工資上對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落實獎懲制和責任制,在教學常規管理上努力作到位,真正調動起教師的積極,辦學成效方可見到成效。

閱讀全文

與農村中小學教學質量偏低的對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