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小學校 > 影響中小學生心理發展的社會因素

影響中小學生心理發展的社會因素

發布時間:2021-01-26 08:10:00

① 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從小學生自身、家庭、學校和社會四方面,分析了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諸多因素,說明了小學生心理問題的形成是社會、家庭、學校和小學生自身等諸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只要我們從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入手,有的放矢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能維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健康;影響因素 小學生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群體,正處於生理、心理迅速發育的關鍵時期,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健康問題。近年來,大量的研究和調查表明,心理問題的「低齡化」趨勢明顯,小學生的整體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擔憂[1 ,2 ]。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嚴峻現實,反映了在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與緊迫性。為了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我們必須關注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只有了解了這些影響因素,才能很好地利用或控制這些因素,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一、個體因素是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內在原因 個體因素是指個體自身所具有的內在的因素,主要包括遺傳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它們是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內在原因。遺傳因素影響人的心理健康。小學生的某些心理問題的形成,與遺傳因素有直接聯系。研究表明:多動症兒童與遺傳素質有關,同卵雙生子同病率為85. 7 %,異卵雙生子為33. 3 %。遺傳對心理健康的影響還受個體神經系統類型的特點的影響。例如,高級神經活動強而不平衡的典型膽汁質的學生,容易形成沖動、暴躁、易怒等心理障礙;高級神經活動弱而不平衡的典型抑鬱質的學生,容易發生孤獨、焦慮、自卑等方面的心理障礙。

② 影響青少年心理發展因素

1. 社會文化對社會性發展的影響
2. 認知發展水平對社會性發展的影響
3. 家庭對社會性回發展的影響
4. 學校答對社會性發展的影響
5. 同伴對社會性發展的影響

青少年時期是人最重要的一個時期,它將影響我們後半生的事業,人際,婚姻,家庭,個性,及是命運。那麼身心要得到良好的發展,就是要情商大於分數,大於文憑,整個社會越頂尖的人才都是情商大於智商的人,一個人再優秀卻不能被他人幫助是很可悲的,不去給自己設限,無論愛好什麼都是最好的回答,不必是最熱門的,更不必是最賺錢的。找到自己是誰,有些人一輩子都沒有找到自己想要什麼,到處循環但鬱郁寡歡一生。

③ 小學生心理成長的影響因素,學校 家庭 社會

都跟重要!不可或缺,

④ 簡述影響小學生品德心理發展的因素 *簡答題

家長的忽視,應試教育的壓力。都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這年頭,家長忙於奔回波,忙於應酬。忽答視了孩子的品德心裡教育,而且現在孩子接觸社會的方面很多,網路,手機,電視,雜志。負面影響太多,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各方面的影響。在學習上,老師跟家長還是更應該順其自然。把握影響好孩子的道德心裡方向就行。

⑤ 論述影響小學生心理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並分析這些因素在心理發展中所起的作用

因素及其作用:

一、 家庭氛圍

社會由一個個家庭組成。家庭環境是小學生在幼兒時期最主要的成長環境,良好的家庭氛圍是供兒童心理健康成長的沃土。家庭成員相處和睦,關系融洽,互相尊重,其樂融融,處於成長期的孩子才會有更大的安全感,才會更有自信,更能自我開發腦力去跟著老師的節奏學習或自我學習。

若兒童長期身處家庭關系破裂或管教過度嚴厲的家庭中,則會出現精神長期緊張、缺乏安全感、多慮、抑鬱等負面症狀,這些都是極其不利於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

如今,很多家庭均忽視了良好的家庭氛圍在孩子成長中起到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光注重為孩子打造良好的經濟條件。而這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素質和理念。所以,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第二個重要因素,就是父母的素質及教育方法。

二、 父母的教育方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較高素養的父母會自覺選擇更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父母的良好教育再加上學校老師負責任地良好引導,孩子就能表現出良好的自我認知能力,孩子的心理就會向健康的軌道發展。

如果父母自身對教育方法的重視程度遠低於孩子的需求,孩子犯了錯就簡單粗暴地責罵批評,對孩子缺乏耐心,缺少與孩子溝通交流的技巧;但在對孩子提要求時卻不切實際地對其提出過高要求,就會造成孩子心理壓力過大,負擔重重,情緒波動,對學習缺乏興趣,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

三、 學校環境

校園的環境理所當然也是小學生心理能否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學校環境存在著集體與個人的區別。集體的傾向性趨於明顯,如課間全校學生活動和班集體活動表現出明顯傾向;課堂上的表現則凸顯了學生個體的性格特點。

良好整潔的校園環境,可以使小學生的心情愉快、有安全感,從而激發對去學校學習的熱情,產生愛護學校的社會公德。課堂上,若教師能夠帶動學生營造出民主、公正和熱烈的氣氛,那麼學生不光課上的學習態度很積極,課下學生也會自我感覺學習體驗良好,如此便能形成學生在學習上的良性循環。

四、 社會環境

隨著現代社會的迅速發展,小學生接觸到各式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獲取的信息越來越雜,涉及面越來越廣。相對於書本來說,現在的小學生獲取信息的最直觀的方式就是電視;更全面的渠道則是互聯網。這是由整個社會大環境決定的。

(5)影響中小學生心理發展的社會因素擴展閱讀:

注重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原因:

小學生時期是人的行為、性格和智力迅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由於身心變化比較快,加之文化知識及社會經驗的不足,小學生很容易產生不健康的心理,導致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

排除小學生認識、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礙,鍛煉他們的意志品質,優化他們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質,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這是小學教育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

根據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筆者簡要談談對小學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現、成因及教師在防治小學生心理不健康的對策。

⑥ 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社會因素

一、生理遺傳因素

生理遺傳因素的影響主要有遺傳因素、病菌或病毒感染、腦外傷或化學中毒,以及軀體疾病或生理機能障礙等。

(一)遺傳因素。一般講,人的心理活動是不能遺傳的。但是,一個人作為身心兼備的整體,與遺傳因素的關系又是十分密切的,特別是一個人的軀體、氣質、智力、神經過程的活動特點等,受遺傳因素的影響更為明顯。

(二)病菌或病毒感染。臨床研究證明,中樞神經系統的傳染病,如斑疹傷寒、流行性腦炎等,由於病菌、病毒損害神經組織結構而導致器質性心理障礙或精神失常,它可以阻抑心理的發展,造成智力遲滯或痴呆。

(三)腦外傷或化學中毒。由於種種原因造成的腦震盪、腦挫傷等都可以導致意識障礙、遺忘症、言語障礙、人格改變等心理障礙;由於有害化學物質侵入人體,毒害中樞神經系統,如酒精中毒、食物中毒、煤氣中毒、葯物中毒等,亦導致心理障礙或精神失常。

(四)嚴重軀體疾病或生理機能障礙。例如內分泌機能障礙中,最突出的如甲狀腺機能混亂、機能亢進時,往往出現敏感、暴躁、易怒、情緒沖動、自製力減弱等心理異常表現;腎上腺素分泌過多會引起躁狂症,而腎上腺素分泌不足則可能導致抑鬱症等。

二、家庭因素

對小學兒童的身心健康來說,家庭的影響很大。主要有:不良家庭環境因素,家庭教育方式不當,家庭關系緊張。

(一)不良的家庭。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不良家庭環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員的心理行為異常。如:家庭主要成員不全,如父母死亡、父母離異或分居、父母再婚等;

(二)家庭教育方式不當。如專制粗暴、強迫壓服,或溺愛嬌慣、放任自流等;以及家庭變遷,出現意外事件等

(三)家庭關系緊張。如父母關系、婆媳關系、姑嫂關系、兄弟姐妹關系不和諧,家庭情感氣氛冷漠,矛盾沖突頻繁等

三、學校因素

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中度過的。因此,學校生活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影響極大。學校因素主要有:學習負擔過重、教育方式不當、人際關系不和諧等,都會使學生的心理壓抑,精神緊張、焦慮,如不及時調適,就會造成心理失調,導致心理障礙。處理不當,就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一)教育方式不當。研究材料表明,如果學校教育的思想不端正,只是將精力集中在少數的尖子生身上,會使多數的學生產生自卑或逆反心理。

(二)學習負擔過重。過重的學習負擔會引發學生的厭學、懼學情緒,促使一些學生抑鬱情緒和固執行為的發展。

(三)人際關系不良。一個小學生若能得到老師和同學的悅納、肯定和尊重,其身心便會得到健康的發展。反之,就會形成自卑感或產生敵對情緒,從而影響其心理健康的發展。

四、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社會關系等。這些因素對一個人的生存和發展起著重要影響。

(一)政治制度因素。首先,國家社會的政治制度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響,基本上在一定的程度上決定了其所在的社會環境,並對他們的身心都造成影響。

(二)經濟因素。社會上的經濟狀況或人們對物質世界的態度在不知不覺中對小學生的世界觀以及價值觀等方面產生了無形的感染,從而影響著心理健康。

(三)文化教育。據研究,文化水平低的地區,歇斯底里患者較多,而在文化發達的地區,憂鬱症較普遍。這也是社會文化因素影響人的心理健康的例證。

(四)社會關系。社會生活中的種種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為,嚴重地毒害著學生的心靈。特別在當前,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日益廣泛,各種社會傳媒的作用越來越大,生活緊張事件增多,矛盾、沖突、競爭加劇。所有這些現象都會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和內心矛盾,影響身心健康。

五、個人因素

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個人因素主要包括:體質與生活衛生習慣、早期經驗、心理沖突、耐挫折能力。

(一)體質與生活衛生習慣。一般來說,體質和好的小學生精力旺盛,反應靈活、協調,適應能力、免疫力強,更能有效應付各種壓力,減少其對身心的不利影響。

(二)早期經驗。如果一個人從小沒有得到父母足夠的關愛,或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會有強烈的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可能會影響其一生使其經常容易處於焦慮狀態。

(三)心理沖突。許多心理動力學家認為,未解決的心裡沖突是健康的大敵。心理沖突會使個體焦慮、失望,造成內心痛苦,甚至可成為心理疾病的直接誘因。

(四)耐挫折能力。耐挫折能力是一個人維護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個體受挫後的消極反應常會成為引發小學生心理和行為問題的直接原因。

⑦ 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社會環境因素有哪些

你好,朋友,你提問的問題,結合相關資料,我個人推薦如下看法,請您參考:
其實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社會環境因素有很多,在這我只談幾個方面:
1、社會環境:這里所指的社會環境是指一定社會的文化背景、社會意識形態和社會政治局面等。中外心理學家就這些社會環境因素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如風俗習慣、道德觀等,從出生之日起就以一種無形的力量影響著他們,使他們逐漸形成理想、信念、世界觀、需要、動機、興趣和態度等心理品質。不同的文化對人的心理健康有不同影響,其中有些是健康的,有些則是不健康的。社會意識形態對人的心理健康的影響,是通過社會信息作為媒介的,中學生對社會信息的獲得,可來自於自己的直接觀察,也可來自於別人的見解傳授,如,網路、報刊雜志、電視、書籍、電影、廣播等。健康的社會信息,有助於中學生心理健康發展,而不健康的腐朽沒落的社會信息,則會造成種種危害。如,暴力電視或電影會引起中學生的攻擊和犯罪行為。

2、 社會風氣:社會風氣與中學生的關系就像自然氣候與植物的關系一樣,社會風氣可以通過家庭、同伴、傳媒、流行等途徑影響其心理健康。不良風氣,會使一些中學生的心理受到了扭曲,難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因此,要確保中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學校、家庭和社會要共同抵制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凈化環境,樹立健康向上的社會風氣。

3、學習生活環境:處於不同學習生活環境的學生,其心理健康狀況也不盡相同。因此,城鄉差異、人口密度、環境污染、噪音等周圍環境與人的生存密切相關的因素,對人的心理健康狀況都存在明顯影響。打個比方吧,好比說生活在城市的中學生,由於住房單元化,同鄰居夥伴的交往明顯減少,這種狀況不利於他們的社會化,使其缺乏與人交往的技巧,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還有研究發現,人口密度過大與青少年犯罪率有密切關系,精神疾病以及其它心理變態也與人口密度有關。大城市物理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變化日新月異,導致了大量過量信息的產生,使人們的心理嚴重「超負荷」,擁擠使人們更容易產生矛盾、爭吵,生活在其中的中學生也容易產生心理緊張,出現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
4、社區環境:社區是指若干群體或社會組織(機關、團體)聚集在某一地域內形成的一個在生活上相互關聯的大集體。如街道、住宅小區、村莊、小鎮等。社區對生活在其中的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的作用,主要是通過社會傳媒和社區環境產生的。學校和家長充分發揮社區對中學生心理的輔導作用。如,有選擇地組織中學生觀看健康的、符合其年齡特點的電影、電視;欣賞音樂會、美術、攝影展等;充分挖掘社區環境中的積極因素,組織他們參加社區的各種公益活動,如綠地認養、照顧孤寡老人、環保宣傳等……從這些有意義的活動中,中學生的能力可以得到鍛煉,心理會變得更加成熟。
總之,對中學生的心理素質而言,家庭因素是基礎,學校教育是關鍵,社會教育是保障,要全面提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需要三方面因素的協同努力。
.

閱讀全文

與影響中小學生心理發展的社會因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