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小學校 > 我國中小學將迎來全面放權

我國中小學將迎來全面放權

發布時間:2021-01-24 13:24:21

Ⅰ 如何改造我國中小學校長負責制的積弊。

中小學領導體制改革,是學校內部管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內容是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1985年5月,《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指出: 「中等及中等以下各類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校長要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政策,依靠教職工辦好學校。」校長負責制開始在全國逐步推行。1995年9月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三十條規定「學校的教學及其他行政管理,由校長負責。」從法律上確立了校長負責制的領導體制。

實行校長負責制的含義和內容

實行校長負責制,就是明確校長在學校的法人代表地位,對外代表學校,對政府主管部門承擔學校管理的責任,對內全面負責學校的教育教學和行政工作,實行統一領導。

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政策規定和「權責對等」的管理原則,結合各地實踐經驗,實行校長負責制的學校,校長應具有以下權力:(1)決策指揮權。在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允許的范圍內,校長有權對本校教育教學和行政工作進行決策和統一指揮。(2)幹部任免權。在認真聽取教職工意見的基礎上,經與學校黨組織共同考察、討論後,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和職責,可提名、任免副校長和中層幹部,經黨組織討論研究,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批或備案。(3)學校改革權。校長有權根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規定,結合本校實際,實行教職工聘任制、崗位責任制、結構工資制等學校內部勞動、人事、分配製度的改革和教育教學改革。但改革方案和措施需經過學校黨組織的討論,並經教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報上級主管部門批准,才能由校長組織實施。(4)教職工獎懲權。校長有權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對教職工進行獎懲。對教職工的重大獎勵或行政處分需聽取學校黨組織和工會的意見,按有關規定,報上級教育部門批准。(5)經費和固定資產使用權。校長有權按國家有關政策和規定合理支配、使用教學經費、校舍和儀器設備。保證校長實施以上權力,是實行校長負責制的前提。

實行校長負責制的積極作用

實行校長負責制,有利於推行崗位責任制。實行校長負責制,是管理學校的責任及相應的職權集於校長一身,有利於學校行政工作的統一指揮,有利於建立層層負責的崗位責任制,有利於解決長期以來人浮於事、職責不清、賞罰不明、效率低下的狀況,從而提高學校行政工作的效能。

實行校長負責制,有利於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保證決策的正確性。重大問題的決策,必須由校長主持,按照程序進行科學論證,提出決策方案,經校長辦公會或行政辦公會認真討論研究,再經過教職工代表大會審議,最後形成決策並付諸實施。在決策的過程中,既要發揮校長的主導作用,同時也要發揮黨組織的保證作用和教代會的民主管理與監督作用。

三、實行校長負責制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正確處理與上級主管部門的關系

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總體規劃,重視內部改革,忽視外部環境改革,因此形成校長負責制難以推行的尷尬局面。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做到內外結合,綜合配套。實行校長負責制首先是政府行為,只有強化政府改革意識,政府簡政放權,擴大學校自主權,才能取代顯著成效。例如學校教師嚴重超編、經濟利益平均分配的勞動人事分配製度來源於國家的勞動人事和工資制度,要改革必須從政府著手,內外結合,方能奏效。

2.正確處理黨政關系

正確處理黨政關系的實質是正確處理黨政分工與合作的關系。首先要強調分工,明確劃分黨政職能,這是理順黨政關系的前提。其次注重合作,黨政雖職能不同,但目標都是辦好學校,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因此實行校長負責制,必須保證黨組織下列權力的有效實施:(1)參與學校重大問題決策,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教育方針的貫徹執行;(2)加強黨組織自身建設,提高黨員整體素質,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3)建立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領導體系,加強黨組織對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統一領導;(4)按照黨管幹部的原則,加強對學校幹部的教育、管理和監督;(5)加強對教職工代表大會、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等群眾團體的領導;(6)做好統戰和知識分子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確立黨組織在學校的政治核心地位,充分發揮黨組織的保證監督作用。

3.正確處理校長和教職工代表大會的關系

校長負責制是一種高度的集中制,如果缺乏堅實的民主基礎,就會成為空中樓閣。因此,實行校長負責制必須建立和健全學校的民主制。實踐證明,教代會是教職員行使民主權力的機構,是教職工發揚民主,參與學校管理的基本形式。為此實行校長負責制,必須保證教代會行使如下職權:(1)聽取校長的工作報告,審議學校的辦學方針、發展規劃、學年工作計劃、學年財政預決算、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及重大改革方案,並提出意見和建議;(2)審查通過教職工聘任制、校內結構工資制、學校崗位責任制改革方案、教職工職業道德規范實施細則、教職工獎懲辦法以及其他重要規章制度;(3)審議決定有關教職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項;(4)評議監督學校行政領導幹部,並提出獎懲建議。在實行校長負責制的過程中,更須真心實意倚靠教代會,使教職工以主人翁的態度參與管理,做好本職工作,這是處理好校長和教代會的關鍵所在。

4.切實建立制約機制

各地在實行校長負責制改革過程中,十分重視選拔優秀人才擔任校長,但是對於切實建立制約機制重視不夠。對實行校長負責制的學校必須實行內外雙重製約機制。外部制約機制可從三方面進行:一是政策法規制約,即國家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通過制定教育方針、政策、法規,強化執行執法功能,規范和約束學校行為;二是宏觀調控制約,即上級教育部門和地方政府,通過全面規劃教育發展規模,調整教育結構,調配人力、財力、物力,使學校納入到教育宏觀運行的軌道;三是督導評價制約,即上級教育部門根據教育方針制定學校評價指標體系,對學校進行單項或綜合性評價,以保證國家教育方針在學校全面貫徹執行。學校內部制約機制是學校自主精神的體現,對自身行為制約更為直接、及時、有效。完善學校內部制約機制的途經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黨組織監督機制;二是教代會民主制約;三是責任制約;四是考評與獎懲制約;五是校長自律制約。只有將這些做法形成制度,才能形成內外結合的制約機制。這是校長負責制改革中亟待研究和解決的重要課題。

5.提高校長的自身素質

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說:「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賦予校長管理學校的權力,這對校長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校長應努力做到:(1)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注重理論學習,增強政治敏感性,不斷提高自身政治素養;(2)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人格力量;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有獻身教育事業的精神;(3)有正確的教育思想、教育管理能力和科學的管理方法;有求實精神,勇於將自己的辦學思想付諸實踐,形成學校辦學特色;(4)有創新意識和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敢於迎接挑戰,敢於抓住機遇,並勇於承擔風險;(5)善於學習,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完善、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還要具有獲取、篩選、利用信息的能力;(6)有自覺培養公正廉潔、謙虛謹慎、嚴於律己、尊重他人、虛心學習的優良作風。

因此,實行校長負責制只有形成內外結合、綜合配套、強化制約、總體設計的改革體制,才能將中小學實行校長負責制真正落到實處。

Ⅱ 現在很多地方實行了校長職級制,那要不要給中小學校長放權

「校長現在都成貶義詞了,還要給校長放權嗎?」

「校長的權力還不夠大?評職稱、績效考核評優評先都搞『一言堂』了還不夠嗎?」

「如果校長和老師之間沒有利益之爭,放權完全沒有問題,但現實是這樣的嗎?」

通過大家的評論可以看出,對於進一步對校長放權,大家是持反對意見的。該不該給中小學校長放權?大家的問題主要幾種這個方面。

權力失去監督機制,這和一部車子沒有剎車裝置是一樣的道理。校長的權力如果沒有人監督,校長的權力無法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那麼校長在未來的某一天會不會被關進「籠子」里呢?其實教育主管部門對校長的嚴管和監督才是對校長的厚愛,讓校長的權力無限放大而缺少必要的監督,並不是對校長的一種保護。無法解決校長的權力由誰來監督的問題就隨意給校長放權,我覺得並非多麼明智的選擇。

所以說給校長放權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相應的制度與措施約束。

Ⅲ 新中國教育改革從哪年開始

新中國教育改革是在1949年開始的。

教育改革就是教育現狀所發生的任何有意義的轉變」。教育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應該包括各級各類教育。各級教育有其自身的特點,即使是「以人為本」,在不同階段有不同要求。嬰幼兒與少兒,基礎教育與職業教育,中等教育與高等教育都各有不同規律。


(3)我國中小學將迎來全面放權擴展閱讀:

中國教育改革的目的:

1、提供更加豐富的優質教育。優質教育資源總量不斷擴大,人民群眾接受高質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滿足。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各類人才服務國家、服務人民和參與國際競爭能力顯著增強。

2、構建體系完備的終身教育。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協調發展,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溝通,職前教育和職後教育有效銜接。

3、健全充滿活力的教育體制。進一步提高教育開放水平,全面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的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教育體制機制,辦出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育改革

Ⅳ 如何改造我國中小學校長負責制的積弊

1.學校是知識的園地、育人的搖籃,但相當一批學校卻呈現出較明顯的行政組織特徵現代學校本應當是一個知識性、科學性、研究性和民主合作性水平很高的教育機構,應當有著濃厚的民主氣息和學術氛圍;但由於長期受傳統行政體制和教育管理集權模式的影響,有相當一部分學校仍然象是一種機械的教育行政傳動裝置,形成了一種自上而下的行政慣性。學校領導人有意無意把自己當作上級部門的業務秘書,上級不說的不想也想不到,上級不提的不做也做不到。這種被動執行式的工作方式也轉化到學校內部,導致學校教職員工同樣把自己的工作大腦交給校長,在工作中或多或少採取僱傭行為,按部就班地簡單重復學校下達的教學工作。由此導致學校工作缺乏活力,缺乏首創精神,缺乏新意,缺乏特色,缺乏現代思想境界,也缺乏群眾性。學校領導制度本應在培養現代化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方面發揮根本作用,但現在卻主要依賴教育行政部門安排的外部培訓。校長負責制被引向一種狹隘的行政灌輸與行政傳令制,極大地限制了廣大教職工在辦學中的主動性和首創精神,影響了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
學校管理行政化的另外一個突出的表現是黨政領導職務的兼任制。在相當一部分中小學,不論規模大小,讓校長兼任黨支部書記,或者由鄉、鎮教辦主任兼任當地中、小學校的黨支部書記。這種做法可以精簡領導職位,消除黨、政領導之間的磨擦與沖突,達到高速決策、高效行政的目的。而另一方面,則在領導層中失去了必要的制約關系。領導體系中的相互制約結構是現代領導體制的一個核心要素與典型特徵,取消這種制約結構,就會使相互監督、綜合決策和協商議事成為一句空話,可能為專權、濫用權力和以權謀私打開通道,滋生官僚行為。這種做法容易使學校領導體制高度行政化,削弱黨支部在學校工作中的影響力,使黨支部實際上演化成為一種單純的政治學習領導組織。黨支部在學校工作中的思想性、宣傳性、群眾性、表率性和協調性等特點都不易被學校行政所吸收和發揮,這無形中就削弱了學校的領導影響力和領導力量,甚至會孤立學校行政領導人。
2.學校是典型的教育科研與實驗基地,但不少學校卻表現出較明顯的經驗型組織特徵經驗型組織的管理策略和業務方法的科學含量很低,在組織運作方面不自覺地輕視理論的指導,從領導到普通員工都有意無意僅以職業經驗為財富,以經驗論資格,憑經驗當能手。職業經驗的多少也成為評價與選拔幹部的主要標准;組織成員之間隱約有一種理論無用論的思想,習慣於恪守已能駕輕就熟的常規方式,視學習理論和科研探索為辛苦煩惱之事且似無必要。當然,經驗也是重要的。經驗包含著人們由過去事件形成的認知線路、決策途徑,以及對影響因素和事物變化方式的了解和記憶。但是,經驗主要說明的是過去,而且呈現著直觀性、表面性、非連續性、零散性和個別性特點。在職業組織中,僅靠經驗是不能有效適應未來的事件和要求的。
據了解,在國內不發達地區的許多中小學領導人與教職工,其職業素質都接近於屬於經驗型的。他們至今仍忽視教育工作的科研化和心理學化,忽視理論的學習和研究,缺乏理論興趣和理論自覺,把自己混同於一個簡單的腦力勞動者,習慣於或樂於按以往的經驗和常規行事。許多幹部與職工目前開始從事有限的理論學習和科研活動,不過是迫於上級要求,或為了申報職稱、追求提高學歷、保住公職所致,並不是真正出自於自己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目前也是一批教育行政幹部、中小學教師乃至教育理論工作者認為:中、小學教師把教育、教學工作與科研相結合是好高鶩遠,是為之所不能為,這恰恰是經驗主義的觀點。這就等於在說:我們可以用具有傳統素質的教師,依靠他們簡單積累的經驗,來培養素質教育所要求的具有開放性、探索性、創造性和綜合性素質的學生!
當前,國家經濟以及各項事業的發展對教育已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教育要為社會培養具有綜合性素質或高素質的人才,就要求學校應首先成為「學習型組織」,校長應成為學者型的校長,教師應成為研究開拓型的教師。而要達到這個目標,關鍵並不在於等待或爭取上級安排的培訓指標,也不在於去發現幾個素質優秀的校長,而在於學校領導制度的改善。「制度造人」,只有好的領導制度才能造就出整整一代好的校長和教師,這是一個鐵的規律。把希望寄託於幾個自然「冒尖」的校長而不是對領導制度的改善,這只能是舍本求末。
3.學校聚集著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但不少學校的教師群體是缺乏凝聚力和團結進取意識的鬆散群體教師是未來一代人靈魂的鑄造者、素質的模塑者,在整體上應該有著優秀的思想,良好的心理狀態,團結合作的意識,共同奮進的事業心,在工作上能形成一種團隊精神。但是,學校較為濃厚的行政化管理行為使員工群體缺乏聚合力。在一定區域的調查當中我們發現,學校里上下級之間、教職工之間心理距離較大,意見較多,貌合神離,在協調工作關系方面滿足於一種「湊合」。中小學校一般屬於中小群體,更有利於扁平化組織的培養和建設,但領導人的管理卻使組織呈現出高層峰結構的特徵。在工作中,校長思考校長的,教師干教師的,上下級之間在工作研究和決策上不能形成合作關系,只有指令與聽從、支配與服從的關系,產生了較明顯的小生產者的行為特點。學校辦得好不好,教師認為那是領導人的事,靠得是幾個領導人的聰明才智。盡管學校領導人也宣傳團結奮進的工作精神,但從其領導行為來看,教師們並不會產生熱情與積極性。學校要為國家的未來培養具有學習、探索、創新能力的勞動者,培養善於將知識轉化為技術以及傳播和發展民族優秀文化的高素質人才,僅靠校長的有待轉化為行政指令的個人設想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通過參與管理的方式積聚學校全員性的團隊智慧。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應著眼於學校領導制度的改善和建設。
4.學校的教育功能決定了學校管理的民主性質,但不少學校對管理方式的選擇仍取決於領導者個人的興趣和覺悟學校培養的是未來一代具有現代科學與民主素質的公民,這一培養方向決定了教師務必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掌握現代民主教育思想和方法。而這一要求又決定了學校領導人在民主管理實踐方面應起到引導、表率和促進作用。學校管理的民主性成為實現學校教育工作的民主性和達到培養目標的民主標準的先決條件。尤其是學校要在教育、教學和管理上形成團隊精神,根本的一條是要通過民主管理使教職工能真正產生主人翁的感受,享有「當家作主」的基本權力,實實在在地進入管理主體的行列。但從目前國內學校管理來看,尤其是在社會不發達地區,校長負責制的實施還處在比較狹隘的狀態。特別是許多學校的黨支部不知道應該採用何種形式來發揮其「政治核心」作用與「監督保證」作用,學校的一切校長說了算。學校黨支部的功能在萎縮,接近於成了「政治學習領導小組」。學校內部管理結構缺少領導協商制度,缺少授權與分權行為,也缺少校務公開的行政制度。學校教職工代表會議要麼不建立,要麼形同虛設,成為一個空招牌。教職工只有被動執行領導指示的義務,教職工的行為可以為「被動態」所定格。
另一方面,學校教師也只有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遵循啟發的原則、愉快的原則、民主的原則和參與的原則,才能真正培養形成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性、主動性、探索性和創造性行為。這就要求教師應首先具有民主教育的素質,而這又完全取決於學校領導人是否具有民主管理的素質。這最終落腳在學校領導制度的民主建設這一點上。只有有了優秀的制度,才能產生優秀的校長,也才能產生優秀的教師。
5.素質教育是一項需要全員獻計獻策、全員參與行動的系統工程,但不少學校領導人仍習慣於以個人行政指令來實施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應該是一項全員、全社會參與的教育活動,從當地黨委、政府領導、教育行政幹部、社區各組織負責人、社區公民一直到學校校長、教師、員工、學生、家長等,都應該是當地學校教育工作的發言人,都應該被有效地調動起來,在一定的制度和組織形式的協調下,參與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由此也嘗試形成學校教育管理主權在「民」的局面,這對素質教育的實施是有特別功效的。但就目前來看,人們大多有這種意識而缺少這種實踐。不少教育行政官員和學校校長不自覺地仍把實踐素質教育的決策活動圈在少數人行為的范圍內。社區組織和成員有什麼意見,教師有什麼考慮,學生有什麼想法,家長有什麼反映,都得不到如實的關心和重視。一些學校領導人有意無意、輕松自如地滿足自己「當家作主」的本能;或僅僅對素質教育宣傳鼓動一番,擺一個姿態,而實際上沒有計劃也沒有措施;或者僅從某一個方面做一嘗試,算是響應了政府號召。面對實施素質教育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困難,他們不會通過運用民主參與方式來集思廣義、群策群力。還是按照傳統的行政習慣,等上級指示,等上級提供條件,把一個神聖的事業擱置在讓全體師生員工都「被動服從」的格局內。
總之,實施校長負責制所產生的績效與弊病都是相對而言的。任一種制度在具體實踐中都是有利有弊的,這與實踐的背景條件或主、客觀條件的差異有直接的關系。比如:在同一時期的不同地區,或在同一地區的不同學校,校長負責制的實踐方式就有很大差別。社會較發達的地區的一些校長能夠將委員會制的若干有益的因素引入校長負責制,大力實施民主管理,使素質教育的實施卓有成效;而社會欠發達地區的某些校長則有意無意將管理引向小生產性質的家長制。由於社會發展不平衡,實施校長負責制也應該依不同地區、不同的社會發展水平而注入不同的特點與內涵,這樣才能夠因地因時制宜,將校長負責制的優越性發揮到最大程度,而將其弱點減少到最低程度。
三、以組織管理內、外環境為權變根據,在不同地區和不同階段實行不同特點的校長負責制
1.在社會及其組織欠發達地區可以實行有限開放的校長負責制一般來看,社會發育水平不高,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事業欠發達的地區,組織運作的內、外環境都欠佳,組織管理的主、客觀條件都不大理想。受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當地學校的領導人與普通教職工,其思想觀念與職業素質水平都有待進一步的提高。他們長期處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組織環境內,對傳統的集權式領導方式比較適應也比較習慣,在工作上不善於也不習慣自行研究和自覺創造,一切都需要等待領導的安排和指令。在這樣的學校里推行素質教育,培養工作中的團隊意識和首創精神,可以採用相對傳統一些的領導制度,即:有限開放的校長負責制。有限開放的校長負責制在實踐中有以下幾個特點:
其一,校長充分擁有學校人事、財經、校產等方面的支配權,擁有工作決策權和組織指揮權,由此確保他在學校管理工作中的絕對權威,達到決策迅速、政令暢通、指揮統一、組織行為規范化的效果。
其二,針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方面繁重的改革任務,校長能夠依借不可違抗的權勢推行改革;同時輔之以某些柔性方法,通過解釋、宣傳和交談,消除教職工的一些疑慮,喚起他們的良知與覺悟,從而順應改革,積極參與改革。
其三,在保證校長責、權統一與工作決斷權的前提下,選擇合適的下屬,進行有限授權或充分授權,以調動下屬積極性,提高管理效率。
其四,推行校務公開的管理方式,建立必要的校務通報制度、學校工作建議制度、干群思想溝通制度、黨政幹部之間的工作協商制度以及學校黨組織和教職工的民主監督制度等等。
當前我國許多中、小學都在實行這種開明的校長負責制,目的是為了在學校管理的主、客觀條件相對不足的情況下,能圍繞素質教育的要求有效完成教育、教學和管理方面的改革任務,鍛煉幹部,提高教職工素質,為下一步實踐更有利於提高學校辦學水平的領導制度打基礎、做准備。
2.在社會相對發達的地區可以試行委員會系統參與的校長負責制在社會政治、經濟等條件比較發達的地區,尤其是在城鎮,學校教職工素質比較好,現代觀念接觸多,外部環境因素起著支持作用,因此可以實行一種比較開放的、吸收了委員會制特點的校長負責制,即:委員會系統參與的校長負責制。這種制度絲毫不改變校長作為學校法人代表的地位,不削弱校長作為學校最高行政負責人必須擁有的權力與責任;實行這種領導制度,校長可以專權但並不專權,可以一個人說了算但並不一個人說了算。校長的視角是要通過權力的運作來盡可能調動教職工群體的參與意識,激發教職工群體的參與管理熱情,發揮教職工集體的聰明才智,使每一項常規的和非常規的決策都能反映學校大多數人的意志,而不是限於少數人或領導者個人的想法,要使每一個員工都發揮出一定的管理能量。因此,管理的一個根本任務就是要為教職工的積極參與創造條件,並恰當地予以制度化。而這個條件,就是建立和完善各種與參與管理相關的委員會,賦予這些委員會參與管理的若干權利與責任,校長在其中給予協調和引導,讓它們為提高學校辦學水平充分發揮作用。
借鑒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的學校管理經驗,參與學校管理工作的委員會可以有以下幾種類型:
其一,學校校務委員會。在1985年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已明確提到:有條件的地方應建立學校校務委員會。校務委員會應當有學校行政領導人、黨、團、隊、工會負責人以及若干骨幹教師參加,由校長主持,形成制度,定期商討研究學校的各項工作,成為學校的決策機構。
其二,學校黨支部委員會。為了發揮學校黨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可以建立黨政聯席會議制度,明確黨組織對學校工作實施審議監督的權力和具體方式,同時檢查評價教工黨員在做群眾思想工作和起模範帶頭作用等方面的表現。
其三,教職工代表大會與教師委員會。教代會是體現學校民主管理的一個重要形式,也是教職工在學校「參政議政」的一個基本途徑。需要確保教代會對學校各方面工作的建議、審議、批評、監督及評價的權利。為了充分而有效地發揮教代會的參與管理職能,在規模較大的學校,還可以在教代會的基礎上成立一個屬於常設性機構的教師委員會。其作用是:以一周、半個月或一個月為期,定時對教職工的工作、生活和思想意見進行采訪了解,明確需要及時解決的問題,向學校領導人作出反映,溝通信息;定期向學校領導人咨詢教職工關心的一些學校管理工作的情況,協助上情下達;定期考察和評價學校各方面的工作,了解學校有關部門落實教代會決議的情況,及時反饋;代表教職工有針對性地研究學校的一些改革與發展戰略,形成意見,向學校領導人提出建議等等。
其四,家長委員會。家長是推動和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角色或重要力量。學校需要明確家長參與教育管理的基本權利,需要落實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具體內容和具體方式。從教育的開放性來看,家長毫無疑問地對學校教育工作應當擁有知情權、評議權、監督權和建議權,對學校教學計劃、教改方案、課程設置、教材使用、教法選擇、硬體配備、環境改造、德育管理等方面都應有必要的了解和意見。學校應主動設法解決一些家長對學校工作不聞不問或視而不說、敢怒不敢言的問題。
其五,學生自治會。學生會不應當單純由學校方面任命,成為學校的「官方機構」,單純地成為學校管理學生的一個工具;學生會應當在學校有關人員的引導和幫助下,在學生當中取得廣泛的代表性,成為參與學校管理和實行自我管理的群眾性機構。學生會能夠在學校真正發揮監督、評議和建議的作用,這對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養他們的主體意識和創造精神都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從未來社會的發展看,把尊重學生、保護學生的權利僅作為一種口頭標榜,是一種不能令人饒恕的錯誤。
3.伴隨國家政治改革進程可逐步實行委員會限權的校長負責制隨著國家朝民主的方向進一步推行政治體制的改革,學校可逐步實行受委員會制約的校長負責制。這是一種比較典型的綜合型領導模式,綜合了行政首長負責制與委員會制的基本特徵。這種學校領導制度有以下一些特點:
其一,學校最高層次的委員會組織是學校管理委員會或學校理事會,它屬於學校的正式決策機構。委員會的成員主要有學校行政領導人、黨政工團負責人、教師代表、學生代表、家長代表、各社區組織代表等,當地教育行政官員也可參加。學校在工作計劃、改革事項、發展規劃、人事工作、校辦經濟、硬體配置等方面的決策,均要由委員會中多數成員表決通過方可形成。學校已初步實行群體決策制度。
其二,校長作為委員會成員之一,在決策問題上擁有一票否決權。由於校長是學校決策的執行人,承擔著實施決策是否得力、有否成效的直接責任,同時實施決策的結果也與他的基本利益直接掛鉤;因此,當校長對委員會中多數人的決策意見經反復斟酌後仍持否定態度時,可以行使一票否決權,推動全體委員會成員對決策問題再進一步討論協商。
其三,委員會成員是高素質人員。採用受委員會制約的校長負責制,其背景條件具有一定的理想性。它要求國家對政治體制已有大幅度的改革,社會成員的素質已有大幅度提高。尤其是進入了學校決策機構的人員,其思想覺悟和決策能力都應達到較高的水平。雖然委員會中能成為多數派的成員與校長同時擁有學校工作的決斷權,但他們都能毫無例外地獻出一片公心,堅持真理與原則而不包藏私心,真誠協商而不妥協,從而保證決策的公允和順利執行。
其四,校長行政不受干預。一旦把委員會通過的決策交付給校長實施,校長就有權選擇實施決策的具體方法和措施而不得受到干擾。只要校長確定的決策實施方案是合理合法的,委員會其他成員就不得隨意干擾校長的組織指揮工作,須保證校長能夠自主地、得心應手地落實決策。
其五,相對於學校管理委員會或者學校理事會,其他的參與管理組織如:教代會或教師委員會、家長委員會、學生自治會,則應通過已經制度化的渠道,對學校管理工作進行咨詢、建議、審議、評價和監督。
在我們現在看來,由上面分析的委員會限權的校長負責制是一個容易引起決策矛盾,影響決策效率的領導體制,同時也可能在決策過程中引起屈從、妥協、壓制、從眾等負面心理。因此,這種領導體制的推行,適合於社會發育水平、社會民主化水平、社會公民整體素質水平較高的社會時代。社會整體發展水平不高,採用這種領導體制,很可能事倍功半。
4.一種指向未來的、高度人本化的學校領導制度:委員會控權的校長責任制這種領導制度實質上已經是一種委員會制。它並不同於我國解放後曾經長期存在過的黨委或黨支部負責的那種委員會制。黨委或黨支部負責的委員會制是一種不規范或不完全形態的委員會制。它僅僅只是黨的負責人或黨委、黨支部一班人負責決策和領導工作的體制。在中小學,這種領導形式應被歸結為是黨支部或黨支書負責制,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委員會制。理解委員會控權的校長責任制有以下幾個要點:
其一,學校工作決策權完全屬於學校管理委員會的全體成員,校長作為其成員之一,僅僅只有一票的權力。決策是在全體委員充分討論協商的基礎上,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通過。委員會成員的構成與前一種體制分析中提到的相同。
其二,委員會對校長人選具有決定權。校長在委員會成員投票的基礎上產生,擁有具體的行政負責權,在行政領導工作方面對委員會負責。
其三,委員會控權還有一種十分絕對的形式,那就是學校工作決策的形成,是以學校管理委員會、黨支部委員會、教師委員會、學生自治會、家長委員會這每一個委員會多數成員的投票通過為決定條件。其中一個委員會的投票若沒有達到半數或三分之二以上的贊成票,學校的一項決策就不能被通過。這種形式目前在歐洲某些發達國家已經存在,它是以國家政治體制和教育管理體制中的合理分權為背景條件。
其四,以委員會控權的方式進行學校工作的決策,成本較大;但它對學校教職員工民主行為習慣的養成、管理主體素質的培養與鍛煉、工作熱情和首創精神的激發,都是很有價值的。
總的看,選擇使用學校領導制度可以考慮兩條原則:一是權變原則。領導制度作為一種因變數,隨時要考慮作為自變數因素的組織內、外部環境各方面的變化,根據變化的條件隨時調整決策行為,選擇合適的領導制度以提高管理效率。二是嘗試性原則。學校決策人不能一味機械、被動地順應管理的主、客觀條件,當工作條件有了一定基礎時,可以適當超前使用一種開放性的學校領導制度,這是一種主動創造條件,不觀望,不等待,合理超前,先發制人的策略。遵循這兩個原則,我們就可以科學而合理地建設學校領導制度,適時調整學校領導制度,充分發揮其價值。(

Ⅳ 我國在2019年有那些新政策出台

1.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將全國統一

2019年全國范圍內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將全面啟動實施。通知要求各地改進管理服務,推廣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等保障制度「一站式」結算,鞏固完善異地直接結算,為城鄉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

2.新個稅法正式實施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將於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2018年10月1日起個稅起征點提高到5000元。

今後納稅人計算個稅應納稅所得額,在5000元基本減除費用扣除和「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外,還可享受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贍養老人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

3.獨生子女補助標准提高

2019年1月1日起,國務院辦公室印發的《醫療衛生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開始執行。中央制定計劃生育扶助保障補助國家基礎標准,獨生子女補助標准提高,這意味著此前實施的「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金」「計劃生育特別扶助金」將統一於國家基本標准,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不斷增高,補貼形式由中央安排。

4.《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1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電商領域首部綜合性法律。該法明確規定了電子商務各方主體的合法權益,規范電商企業和平台。不管是什麼代購,都需要營業執照,還必須是采購國和中國雙方的營業執照;需要繳納稅務,偷稅漏稅承擔刑事責任;沒有中文標簽、不是國家認監委認證工廠生產的奶粉保健品之類不得銷售。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國家電子文件管理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聯合發布《電子證照》6項國家標准於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5.手機號可異地銷戶

2019年1月1日起,移動、聯通、電信3家基礎電信企業在全國正式提供手機卡異地銷號服務。此外,攜號轉網政策也在逐漸推行中。

Ⅵ 我國中小學教師專業建設中存在的熱點問題

我國教師專業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1.從教師的專業知識來看,現行師范院校課程的設置不利於入職前教師專業知識的養成。目前,我國師范院校的課程設置過於強調各核心專業的學科知識,專業基礎課比例過大,而與一般教學知識、學科教學知識、情景教學知識相對應的教育專業課程比例過小。這使得師范院校的學生在班級管理、教育科研、教育評價、教學實驗、多媒體教學等方面缺乏有效的訓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國師范院校的課程設置忽視了師范院校學生發展的實際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不利於入職前教師專業素質的養成與入職後教師專業能力的提高。
2.從教師的專業道德來看,社會對教師的道德期待和教師自身的道德要求之間尚存在著一定的矛盾。尤其是在當前改革開放的環境下,存在著某種程度的師德滑坡、職業怠倦等現象,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某些與教師職業道德操守相背離的行為。
3.從教師的專業訓練來看,同世界大多數國家相比,我國中小學教師的學歷水平偏低。近年來,我國中小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小學、初中、高中專任教師的學歷達標率比1997年大約提高了5~19個百分點。截至2005年,全國小學、初中、高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已經分別提高到98.62%、95.22%和83.46%。但是,這仍與世界大多數國家存在著差異,難以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日益增長的需求,難以適應我國現代化建設,特別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4.從教師的專業發展來看,大多數教師缺乏必要的在職進修與培訓。我國教師隊伍龐大、狀況復雜,許多教師長期工作在教育教學第一線,缺乏必要的專業再教育。這使得他們在面對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學理論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的沖擊時,感到力不從心、束手無策,他們亟需在學習與研究中提高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
5.從教師的專業自主來看,忽視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現象尤為普遍。在我國,人們過分強調了教師的義務,卻忽視了教師在專業領域應享有的權利。例如,教師無權決定自己專業發展的方向,無權制定自己專業發展的計劃,無權對其培訓課程進行選擇,無權參與學校政策的制定與教學、課程的設置等等。目前,我們過多地強調教師的自律意識,忽視了教師的責任意識,這既嚴重地阻礙了教師專業的發展,又容易導致教師的職業倦怠。
6.從教師的專業組織來看,我國純粹由教師組成的教育專業組織力量薄弱。目前,我國以提升教學的專業性、改善教學人員的利益、促進公共教育事業發展為宗旨的教師組織尚處於初創階段。它們在影響政府教育決策、為教師爭取福利方面的力量還比較薄弱,更談不上為教師專業化設立各項標准,為教師提供各類專業的發展空間。

Ⅶ 中國從古至今的教育制度的變化

最早的教育時代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時期,此時的人們更多把教育理念放在勞動上,上至製造工具,下到捕獵種田都是當時的教育核心。在生產力情況得到改善之後,人們又將教育重心往藝術文化上偏移,開始了對文字與音樂的追求。

在從夏商至春秋的奴隸社會教育時期,人們開始了對人倫事理的研究和記錄。直至西周,社會上已經出現了以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為準的教育考察規范,在招攬社稷人才時也常常據此選拔。

隋唐時期科舉制度的完備推動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從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整套學校體制。宋代學校制度更為完備,在中央有太學、國子學等,宋代私人講學的書院興起。

書院注重依照封建倫理觀念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行,在學習方法上也鼓勵討論、辯難和讓學生自講心得,風氣比較活躍。清朝前期的科舉和學校,基本承襲明代的制度,在教育方面進一步加強思想控制和文化專制。

(7)我國中小學將迎來全面放權擴展閱讀

教育制度的實施一般並不涉及家庭、企業以及其他一些公共活動場所,原因就在於這些機構與組織並不是專門化的教育機構或組織,它們只是具有一定意義的非專門化的教育影響作用而已。

又例如一些短期或長期的培訓班盡管擔負起一定的教育培訓的任務,但它們不是在一個國家或地區教育機構或組織系統之內的,屬於一些零星的教育活動,因此,也不在教育制度規范之內。

國家在制定各項教育制度時,也很少將這些臨時性的教育機構與組織包括在自己的系統之內。其次,教育制度是指教育機構與組織體系賴以存在和運行的一整套的規則,如各種各樣的教育法律、規則和條例,等等。

Ⅷ 八部委聯合下文提出中小學「全面放權」,為何基層學校反響不熱烈

這段時間,“全面放權”成為教育熱詞,老師們聚在一起談論的最多的就是教育部門關於“全面放權”精神,討論這個“全面”到底是有多全面,“放權”放的是什麼權。


俗話說,不破不立,中小學“全面放權”,要打破固有的體系制度當然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更難的是建立新的制度體系,不管是教育教學的自主權,還是學校的人事權,學校經費的使用權,在沒有實現對學校管理層,尤其是對校長的有效的監督制約之前,推行起來都會遇到很多問題,結果也往往會和人們希望的背道而馳。

Ⅸ 我國在一些中小學試行課本循環使用,若效果好將在全國推行。課本循環使用的意義是什麼

教材循環使用,一方面不僅能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又能把省下的資金用在其他教育項目上。另一方面,還可以增強學生的節儉意識,對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和社會責任感都有很大幫助。

Ⅹ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我國中小學實行什麼責任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關於學校的規定指出,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校長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任職條件。校長由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依法聘任

閱讀全文

與我國中小學將迎來全面放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