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山東省素質教育內容
山東省普通中小學管理基本規范
(試行)
一、辦學方向
1.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教育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以人為本,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健康和諧發展奠定基礎。
二、校務管理
2.實行校長負責制、全員聘用制和崗位責任制。堅持依法治校,實行校務公開。堅持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民主管理學校。密切與家庭、社區的聯系,建立社區教育管理機構,讓家長、社區代表參與學校管理,監督學校日常教育教學。
3.完善學校常規管理,制定符合法律法規要求、涵蓋學校全面工作、符合素質教育需要和學校實際的管理規章。建立健全各種管理檔案。
4.堅持基礎教育面向大眾的性質,為提高國民素質服務,為落實人才強國戰略服務。注重教育公平,規范辦學行為,按規定收費。堅持均衡編班,均衡配置校內教育教學資源,不舉辦「校中校」,不分重點班和非重點班。未經省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批准,不舉辦實驗班。
三、德育管理
5.將德育工作作為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按照《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04〕8號)、《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發〔1999〕9號)的要求,深入開展公民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6.健全德育工作機構和德育工作制度,改進德育工作方法,充分利用校內外德育資源,寓德育於各學科教學之中,加強學校德育與學生生活和社會實踐的聯系,講究實效,克服形式主義。教師實行一崗雙責,既教書又育人,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機制,把德育滲透到學校工作的各個領域和各個環節。
7.大力加強校園管理和校園文化建設,優化校園環境,力求凈化、綠化、美化、秩序化、人文化、教育化,營造平安、文明、和諧校園氛圍,使中小學成為弘揚正氣、團結友愛、生動活潑、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設基地。
四、教學管理
8.落實課程標准,按照國家規定的教育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開展教學活動,不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開展好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活動四個領域的教育教學工作。因地制宜開發學校課程,形成學校特色。
9.高中學校要建立學生選課制度,為學生自主選課提供科學指導。高中指導學生選擇發展方向不早於第二學年末,尊重、保障學生通過選擇課程實現選擇發展方向和發展水平的權利,不強迫學生選擇文、理或藝、體發展方向。
10.嚴格控制學生作息時間。走讀生每天在校學習時間(包括自習)小學不超過6小時,中學不超過8小時。晚間、雙休日和其他法定節假日不上課。學生每天集體體育鍛煉不少於1小時。睡眠時間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不少於9小時,高中不少於8小時。寄宿制學校學生晚自習結束時間,初中不晚於21點,高中不晚於22點;早上統一起床時間,初中不早於7:00,高中不早於6:30。義務教育階段走讀生早上到校時間不早於7:30,上課時間不早於8:00。高中走讀生早上到校時間不早於7:00,上課時間不早於7:30。
積極開展學生自主實踐性學習。學生自習時間不分配到學科。按照規定安排寒暑假期和其他法定節假日,不利用假期組織學生到校上課或集體補課,不收費上課和有償補課。
11.學生家庭書面作業實行總量控制。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除語文、數學外不留書面家庭作業,語文、數學書面作業每天不超過1小時;初中書面作業總量不超過1.5小時;高中布置作業要涵蓋所有學習領域且總量不超過2小時。提倡布置探究性、實踐性的家庭作業。
12.按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要求,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引導、鼓勵和支持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每學年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時間小學生不少於10天,初中生不少於20天,高中生不少於30天。
13.實行校本教研製度,研究課程建設、課程實施和教育教學重點、難點問題,提高課程計劃實施質量和單位時間內教學效率。鼓勵教師從事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表意見。建立各種業務檔案,充分發揮業務檔案材料在教育教學、教研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14.選用國家和省頒布的教學用書目錄規定的教材。學校開發課程不編寫和使用教材。不向學生統一征訂教輔資料,不接受任何單位和個人推銷的省定教學用書目錄以外的書刊和音像製品。
五、學生管理
15.在教育行政部門統一領導下開展招生工作。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堅持免試就近入學的原則,一律實行劃片招生,不舉行或變相舉行選拔性考試。高中堅持全面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將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依據,引導初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嚴格遵守國家和省關於規范招生行為的要求,不作違規招生宣傳,不違規提前招生,不到規定區域外招收學生,不超出學校合理規模招生。高中不違背「三限」政策招生,不採取不正當手段招生,不接收已按規定程序被其他學校錄取的學生。
16.認真執行《山東省普通中小學學籍管理規定》,建立科學的學生學籍管理制度,按照規定時間和要求注冊學籍,並及時組織注冊信息的核對、勘誤工作。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發現學生輟學,立即向主管部門報告,配合有關部門依法使其復學並做好有關工作。
17.高中實行日常班和教學班雙重班級管理模式。日常班班主任負責學生日常管理、組織開展學生基礎素養評定等工作;教學班任課教師負責具體課程(模塊)學習期間的學習管理。
18.嚴格控制班額。小學每個班級不超過45人,初中不超過50人;高中日常班班額以50人為宜,最多不超過56人;教學班參照日常班班額和教師、教學場所情況合理安排。
19.健全學生管理和學生自治組織,健全學生管理制度。以《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依據,加強學生日常管理,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積極支持學生開展有意義的社團活動,加強對社團活動的指導和管理。
20.建立學生獎懲制度,鼓勵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按規定處理和幫助犯錯誤的學生。對犯錯誤的學生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努力幫助其認識和改正錯誤。義務教育階段不開除學生學籍;高中不輕易對犯有嚴重錯誤的學生做出勒令退學或開除學籍的決定。建立處分學生的相關聽證、申訴和復議等工作制度。
21.認真執行家庭困難學生資助政策,建立家庭生活困難學生救助制度,幫助家庭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建立健全家庭生活困難學生救助檔案。
六、教師管理
22.以《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基本依據,加強教職工思想道德建設,使廣大教師能夠遵章守紀,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認真備課、上課、布置批改作業、輔導學生和組織課外活動;尊重學生人格,不歧視、侮辱、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不向學生推薦任何教輔資料;不搞有償家教。
23.執行教職員工職業(執業)資格制度,實行持證上崗。重視教師培養和培訓,制定並落實教師和其他專業人員專業發展中長期規劃,促進教師和其他專業人員教育觀念、專業理論和技能的不斷更新和提高,組織教師進修,開展校本培訓和教研活動。
24.依法保障教師權益,不安排教師在法定休息日、節假日上課,不安排教師輔導學生晚自習。
七、評價管理
25.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在中小學全面推行日常考試無分數評價。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行學生學業成績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其中,初中學生實行以學業考試和基礎性發展目標為主要內容的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學校為每個學生建立綜合、動態的成長檔案,全面反映學生的成長歷程。小學學生學業成績評價實行日常評價與期末考試評價相結合的評價辦法,成績評定實行等級制(一般為A、B、C、D四個等級)。初中實行學業考試制度和基礎性發展目標評價制度,學業考試成績和基礎發展目標評價等級作為學生畢業和升學的主要依據。嚴格考試管理,不組織、不參加未經市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的各種統考、聯考或其他競賽、考級等活動。
26.高中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嚴密組織學分認定、基礎素養評價、綜合實踐活動評價和體質健康達標測試,客觀記錄、嚴格管理、及時上報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中學建立誠信制度、監督舉報制度、評價結果公示和復議制度等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質量保障制度,嚴肅查處弄虛作假和不負責任的行為。嚴密組織初中學生學業考試和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不斷加強考風考紀建設,認真處理違紀、舞弊、作弊工作人員和考生。
中小學校、班級不允許以任何方式公布學生考試成績、按考試成績給學生排名次等。
27.建立有利於促進教師職業道德和專業水平提高的科學的教師評價體系,不單純以教學成績評價教師。堅持內容全面、主體多元原則,綜合考慮師德表現、工作態度、專業發展、工作量、工作難度和工作實績等方面科學評價教師工作。
28.在客觀分析學生情況下,評價教師教學質量,綜合考查學生完成課程標准要求的程度和所用時間兩個基本因素,不以考試成績給教師排名次。實行結構工資制度的學校,不以考試成績或升學率高低作為評價和獎懲教師的主要標准。
八、財務管理
29.認真貫徹國家財經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建立健全學校經費收支、資金管理制度。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如實提供財務資料。認真編制學校預算,依法組織學校收入,合理安排各項支出。加強財務控制與監督,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堅持勤儉辦學方針,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
30.加強資產和校舍檔案管理。建立健全資產購入、使用、報廢等環節的管理制度,明確管理責任。按規定建帳、設卡,定期進行財產清查,保證帳、表、卡、實相符。按有關專業技術要求,對儀器、圖書、設備等進行科學分類、編號、登記,定期定位存放,完善相關防護、維修措施,確保各類儀器、圖書、設備經常處於完好可用狀態。建立健全校舍檔案,及時更新檔案內容,保證檔案資料齊全、完整、數據准確、繪圖規范。
31.加強校舍和校園環境管理。按規定進行校舍的建設和管理,未經批准不隨意改動校舍結構和用途,不隨意改建、擴建、拆除、出租、出借校舍。按規定、標准要求,對校舍進行維護、維修和保養。建立健全校舍安全預警機制,定期對校舍進行查勘鑒定,發現險情立即採取應急措施,同時向上級報告,爭取盡快徹底解除險情。不使用D級危房。遵循校園綠化的宗旨和基本原則,提高校園綠化覆蓋率和綠地率,豐富校園園林景觀,改善校園環境質量。
九、安全管理
32.根據國家《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和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建立校園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落實各項應急措施。
33.加強安全教育,增強師生的安全防範意識和自護自救能力。加強教學安全管理,確保教學安全;組織學生戶外活動要有安全措施;組織學生校外活動有安全保障計劃。
34.定期對校舍、設施進行安全檢查,防火、防盜、防坍塌、防觸電、防溺水、防滋擾、防中毒、防意外傷害等措施落實到位,及時消除安全隱患,預防發生事故。
35.加強門衛管理,禁止無關人員和機動車輛進入校園。建立學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落實管理責任。使用校車法定手續完備,制定並嚴格執行校車管理制度。
十、衛生管理
36.根據國家《食品衛生法》、《傳染病防治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完善的學校衛生工作制度並嚴格執行。
37.將食品衛生、飲用水衛生、傳染病防治管理工作作為衛生工作重點,全面推行學校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提高學校飲食衛生自身管理水平,逐步實現規范化管理。
38.制定突發性、群體性傳染病和食物中毒應急預案,落實應急措施,一旦發生群體性傳染病和食物中毒事件,立即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並按照應急預案及時採取處置措施。
39.高度重視健康教育工作,根據《學校衛生工作條例》、《中小學衛生保健機構工作規程》的要求,制定和實施健康教育、健康咨詢工作計劃,增強學生健康衛生意識,增加學生健康衛生知識,促使學生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40.按照要求開展教學衛生監督工作,確保學生食堂、宿舍、教室和其他生活、教學場所環境衛生,空氣、光照和學生坐姿、用眼習慣等符合衛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