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分析全命題作文題目
破題的方法再好,腦子里沒有貨是無論如何寫不出優秀的文章的。要想寫好作文,必須要有較寬的知識面,以及深厚的文學功底。提高的方法就是平時多閱讀,多寫,然後每次記得總結。這樣自然就能寫出好的文章。
❷ 怎樣分析命題作文的題目
命題: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分析「家園」是什麼,「我們」又是誰,「共同」指誰和誰?這是審《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作文題必須弄清楚的概念。「家園」作為現代漢語的一個名詞,指的是家中的庭園,又泛指家鄉或家庭。在現代社會的城市,家中有庭園的太少了,農村還差不多;好在它又泛指家鄉或家庭。不管你有沒有「家中的庭園」,你總有家鄉吧,總有家庭吧!當然,不管你有幾個家鄉(比如第二故鄉),曾經有過幾個家庭(或者你自己雖然沒有成家,但你不可逃避地屬於某一個家庭),只要你是「地球人」,你就有家園。「我們」就是地球人,「共同」就是我們所有的地球人。「我們共同的家園」就是地球,地球不過是個村落嗎。地球村怎麼了?「為了」地球村,我們應該做點什麼?從邏輯的角度分析:家園的構成目前的科技水平還不能讓地球的人類在地球滅絕之前搬到另一個星球上去,盡管可能有這樣的星球。不管我們願意不願意,都還得居住在這個村落。我們盤點一下這個村落有什麼:首先是人,我們人類,這個自認為是萬物靈長的動物;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這是比喻的說法;「鳥」指的就是我們人類,人類之中也有敗類。其次是被「靈長」認為是低等動物的動物;再次是被「靈長」認為連動物都不如的植物;再次是被「靈長」認為沒有生命的東西,礦藏,石頭,金屬;再次是被「靈長」認為連東西都不是的什麼景物。當然,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些有生命的、沒有生命的,高等的、低等的一切構成了大自然、社會。總之,這里的一切都是以人類的眼光去分類的,這些活的、死的,自然的、社會的,等等一切,都不是孤立、靜止地存在,它們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都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如果把我們的地球村看成是一個人,這里的一切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我們的共同的家園的一切,有著好壞兩極的表現。好的不說了,單是壞的,就有這許多,我們叫它「自然災害」,即人類依賴的自然界中所發生的異常現象,它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觸目驚心的。它們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發、泥石流、海嘯、台風、洪水等突發性災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乾旱、海岸線變化等在較長時間中才能逐漸顯現的漸變性災害;還有臭氧層變化、水體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災害。這些自然災害和環境破壞之間又有著復雜的相互聯系。地球上的自然變異,包括人類活動誘發的自然變異,無時無地不在發生,當這種變異給人類社會帶來危害時,即構成自然災害。因為它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包括以勞動為媒介的人與自然之間,以及與之相關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災害都是消極的或破壞的作用。世界范圍內重大的突發性自然災害包括:旱災、洪澇、台風、風暴潮、凍害、雹災、海嘯、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災、農林病蟲害等。中國自然災害種類繁多。地震、台風、暴雨、洪水、內澇、高溫、雷電、大霧、灰霾、泥石流、山體滑坡、海嘯、道路結冰、龍卷風、冰雹、暴風雪、崩塌、地面塌陷、沙塵暴等等,每年都要在全國和局部地區發生,造成大范圍的損害或局部地區的毀滅性打擊。
❸ 作文命題的幾種方法
命題作文,一般是指出題者給出一個既定 的題目,要求應試者根據這個給定題目進 行寫作。在公務員招收考試中,作文考試 一般以議論文為主,因此,以下關於命題 作文的論述、解析,我們都將主要以議論 文的寫作為重心。(一)命題作文的出題形 式通常情況下,命題作文所給出的既定題 目,可以是一個完整的題目,也可以是一 個不夠完整、缺少部分詞語的題目,因此 ,我們可以把命題作文分為全命題與半命 題兩大類。1、全命題。 是指出題者給出 一個完整的題目,讓應試者按照題目要求 寫作。這種命題是一種傳統的作文考查方 式。如《比金錢更寶貴的》、《學然後知 不足》等。這類命題作文在寫作時,關鍵 之處在於如何審題,抓住題眼。一般說來 ,只要理解了題目的涵義及出題者的意圖 就比較容易寫作,就議論文而言,全命題 作文的立意一般都會在題目中有所提示( 或暗示),有的題目實際就是直接點明了 主題,如《開卷有益》,這樣,作文選材 的范圍也就相對比較明確,不會無從下筆 。2、半命題。 是指出題者給出一個不夠 完整的題目,應試者自己必須先補全題目 才能寫作。這種半命題作文,是一種比較 靈活的考查方式,應試者有較大的自由。 應試者在考場上可以根據自己佔有材料的 情況確定選材的范圍,根據自己的思考所 得確立主題,以保證選取自己比較熟悉的 內容來寫。如《難忘》、《在我心中》、 《論文憑與》等。這類命題在寫作時,首 先必須補全題目,然後才能根據所補題目 文字的涵義進行審題、立意,關鍵之處在 於如何補全題目。由於這種命題給了應試 者選材、立意方面很大的自由性,因而應 試者應該盡量利用這一自由,選取自我最 熟悉、最有話可說的內容來補題,這樣, 作文的立意與選材就會相對比較容易了。( 二)命題作文的寫作過程 應試作文是一種在 特殊情境下進行的寫作活動,這決定了它 不同於通常意義上的寫作,因此,應試作 文的具體寫作過程也與一般的自由寫作有 所不同。應試作文中的命題作文的具體寫 作過程,主要包括審題、立意、選材、布 局、行文、修改等環節;而對於半命題作 文還必須有一個「補題」的環節,半命題作文 在審題之前必須先補全題目。
❹ 如何開啟中考命題作文的寫作思路
命題作文是必須按規定標題寫作的一種作文題型,把握題干中的關鍵字眼可與話題作文相區別。比如題干中有「題目:x x x x」「以『x x』為題目」「以『x x』為題」等表述。近年來命題作文在中考[微博]命題中呈現漸熱趨勢。分析近三年的中考命題作文題,可歸納出三種命題 形式:
一是獨詞型。如2014年的「答卷」(陝西)、「轉身」(山東德州),「 感動」(四川雅安) 、「遠方」(四川南充)等。此種題型是話題作文命題化的絕好佐證,而且往年中考的獨詞型話題今年可能會以命題形式重新出現,如「幸福」「分享」「合作」 「責任」「惜」「和」「喝彩』』等。
二是短語型。如 「生命的需要」(內蒙古包頭)、「愛的叮囑」(四川內江)、「學會等待」(江西)等。這類命題一般以偏正結構、動賓結構或主謂結構的短語為主。
三是詩意型。這種命題一般採用象徵、比喻、擬人、雙關等手法擬題,意義含蓄而多解。如「開在心中的花」(湖南衡陽)、「我心靈的甘露」(天津)、「快樂加減法」(深圳)等。
也可以按立意的明確與否將命題作文分為兩類,一類是立意明確的,一類是立意不明確的。
中考兵法
作文的審題和構思過程。幾乎是同步的;如果審題不明,不但不利於調動生活積累,還有可能寫跑題;讓「後功盡棄」。命題作文一般限制較緊,不像話題作文、半命題作文那樣寬松,文題有大、小、寬、窄、顯、隱之別,所以審題是關鍵,也是難點。
一、獨詞型命題用擴充法審題
給獨詞型標題加上合適的限制性詞語,能使寬泛的題目變得具體、實在、易寫,便於把文章寫真、寫小、寫活。如面對「晨」的命題作文,在不改變原來文題的情況下可以用擴—展的辦法將其轉化為「人生之晨」「泰山之晨」「校園之晨」「車站的早晨」等來構思。又如「凝聚」(北京),可以用擴充法審題後,從 「凝聚友情」「凝聚親情」「凝聚力量」「凝聚愛心」「凝聚精力」等角度任選一個行文。
二、短語型命題用分析法審題
在審短語型的作文題時,將字數較多的作文題目壓縮、拆解,抽出主幹詞或中心詞,便於把握文章的中心,不易寫跑題。
1.分析題眼法。題眼是標題的核心和靈魂,直接決定了選材和立意。如果標題是主謂句,題眼就在謂語或謂語中心詞上,如「我做主」,「做主」就是題眼,立意上就應從其重點著墨,如「做國家的主人」「做命運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某件事的主人」等。如果標題是動賓短語,題眼常在動詞上,如「品味生活」,題眼就在「品味」上。如果標題是偏正短語,那麼題眼一般是定語或狀語。
2.分析關系法。即分析短語內各成分間的關系。如湖南邵陽中考命題作文「有你真好」,「有你」和「真好」之間暗含了「因為……所以」的關聯詞,所以要展現「有你真好」的原因和過程。
3.辨別標志法。就是通過辨識題目中標示文體的詞語來明確作文的體裁,如題目中標有「記」「回憶」等字樣或標明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景物的,應寫成記敘文;文題中出現「談」「說」「議」「辨」「評」「析」「讀」「感」「啟迪」「啟示」「體會」「感想」等字眼的,一般要寫成議論文;文題中有 「介紹」「使用」「構造」「形成」等字眼的,一般要寫成說明文;若文題中有象徵性、形象性、抒情性意味的詞語,多寫以記敘為主、兼有抒情議論的散文。如 「記住這一 天」,「記住」表明這應該是一篇記敘兼議論、抒情的敘事散文或者以記敘、描寫為基礎的議論文。「這一天」對寫作內容做了定位,要麼,對「這一天」發生的、應該「記住」的事加以詳細描寫,要麼對「記住這『天」的理由用發散思維的方法加以闡釋。
三、詩意型命題用揭示內涵法審題
受高考[微博]作文命題的影響,詩意化的命題逐漸走進中考作文,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但也因此增加了審題和構思的難度。將詩意化命題的象徵義、比喻義、引申義挖掘出來,才能使作文立意深刻起來。例如「打開一扇窗」,傳統意義上,只有打開窗,才能看到外面的風景,才能有風和陽光進來,才能讓陰暗、寒冷、污濁的斗室變成明亮、溫暖和清新的天地。由此引申開來,這里的「窗」具有多種比喻意義和象徵意義,例如心靈之窗、寬容之窗、智慧之窗、善良之窗、交流之窗、文學之窗等。
審引語 析透思路
雖然一些命題作文沒有引語,但有引語的作文命題就要謹慎審之了。引語的作用可能有三種:一是開拓寫作思路,降低文題難度;二是明確寫作方向,相當於暗示性的寫作要求:三是引起考生的情感共鳴,便於調動寫作素材。審引語的方法主要是提取關鍵詞和切題聯想。如浙江溫州市中考作文題:
古人雲「知行合一」「知易行難」,「知者」可貴,「行者」更可貴。「行者」,用行動詮釋生活的意義,用行動抒寫生命的美麗:魯迅以直面人生的吶喊喚起民眾的覺醒,「我」以滿腔的熱情幫助迪龍實現生命的蛻變,而面臨危機的美麗漢語需要我們用行動去拯救。
當我們抱怨環境臟亂時,我們為什麼不俯下身去?當我們接受善意的微笑時,為什麼不報以同樣的微笑?當我自怨自艾時,為什麼不走向 更廣闊的世界……行動,就在舉手之間。
做一個「行者」,行動著,感悟著,收獲著……
請以『做—個『行者』」為題寫—篇文章。
要求:①文體不限;②不少於600字 (寫咸詩歌不少於20行);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
前三段文字屬於引語,從多個方面提示了寫作的方向。第一段首句從三個方面,次句從兩個方面,分別提供了寫作立意的方向,第三句引導我們注意選用素材的角度。第二段從反面提醒我們不要抱怨 ,從小事做起,舉手之間就可以做一個「行者」。第三段則提示考生可以分別敘寫「行」的經歷,抒寫感悟和談論收獲。
❺ 寫好中考命題作文的幾點建議
如何寫好中考考場作文 近年來中考作文都是以話題作文為主流的命題形式。話題作文只給考生一則材料,一些提示、一個話題和一些注意事項,讓考生任意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任選一個所熟悉和感興趣的內容來抒發與話題相關的某種思想、認識和情感等。真可謂「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了。考場作文是對學生作文水平的一次全面檢驗,要求比較嚴格。作為將要參加考試的學生要採取恰當的應對策略,怎樣才能寫好考場作文呢?我認為至少應在以下四方面努力:一、細審題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在作文考試中,第一關就是作文的審題。盡管話題作文降低了審題的難度,但不等於不要審題,並不意味著寫作時可以天馬行空。話題往往是由材料引出的,這就意味著材料與話題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一篇考場作文題目,凝結著命題專家的大量心血,材料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有許多深刻的內涵。我們要在材料中找出控制駿馬賓士的韁繩——體現主旨的關鍵詞語。這樣我們就可以把命題的意圖吃准,在一定的高度上審視材料,在寫作的時候才不會顧此失彼。如果僅僅因為時間緊,我們視而不見,或走馬觀花,就很難把握文章的中心,想找到正確的切入點就非常困難了。另外,要認真研究作文要求。現在作文要求非常寬泛,文體你可以自由選擇。但不是沒有要求!你如果選擇了記敘文的體裁,你就必須老老實實地按照記敘文的規矩去寫,如果你選擇了議論文,你就要有論點、論據、論證,老老實實地寫下去。千萬不要分不清楚說明和記敘,抒情和議論亂攪和。寫詩歌必須要有形象和意境,寫戲劇一定要有尖銳的矛盾沖突。「不怕題老虎,只怕小馬虎」。我們要在審題的時候,把作文要求認真研究,仔細看清,發揮自己寫文章的長處,注意揚長避短。二、走熟路許多下筆成文,或出口成章的人,他們心裡裝的不是一盤散沙,而是一塊塊觀點材料統一的「預制構件」。應考前也應當造點「預制構件」,即圍繞一個中心,先做片斷練習,適當記憶,熟練掌握。考試時可以在已有的「預制構件」的基礎上,變換角度,組成新的文章,使之與考試的命題要求相符合。這些「預制構件」如何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同樣需要走熟路,即建立起熟悉的結構框架。盡可能選擇自己所了解的新角度,新形式,新體裁,搭出獨具慧眼,極富個性的框架。然後縱觀框架,就可以領悟到全文是否緊扣題意?所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話題的要求?全文的內容是否具體、充實?觀點是否正確、感情是否健康?段落層次是否清楚?開頭結尾照應得怎樣?如此,就會「胸中有全局,筆下有路數」,為文章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再按「綱」順「路」走下去,就不會出現行文過程中的思維「短路」現象,這不但可以節省寫作時間,更可以提高作文質量。三、顯亮點亮點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它可以是一個巧妙的構思,可以是一個生動傳神的細節描寫,可以是一個內涵比較豐富的好句,可以是一個用得很有個性的詞,可以是一個精煉出來的字,甚至可以是一個別具風採的標點……總而言之,它必須有「光輝」:沒有「太陽」,總得有個「月亮」;沒有「月亮」,總得有個「星星」;沒有「星星」,總得有個「螢火蟲」。如果連「螢火蟲」都沒有,那作文就只能在「基礎等級」里徘徊了。在文章中設置一兩處讓閱卷老師眼睛發亮的閃光點,就可以起到一俊遮百丑的作用,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 醒目的標題。標題醒目,是整篇文章的一個亮點。僅這一點就能使閱卷者為之矚目,並對尚未謀面的文章產生較大的好感。先聲奪人,這是提升作文檔次的一種極有效手段。題目宜「大題小作」,切入口以窄小為好,把原話題寬泛的大范圍變為一個具體的小范圍,把大題目變為小題目。或借用名言佳句擬題;或巧用修辭手法擬題。議論性的文章,標題要使人一目瞭然;記敘類的文章,要生動形象。標題亮麗,文自生輝。 2. 精彩的開頭。開頭是展現給閱卷者的第一縷「陽光」,考生尤需悉心打造。它不僅奠定了行文的基調,而且也帶給閱卷者一份好心情。 3. 意味深長的結尾。文章的結尾同文章的題目和開頭一樣是至關重要的。但有些同學草草結尾,隨便了事。這樣會大大影響整篇文章的整體質量。文章的結尾要或緊扣開頭,首尾呼應,或重申觀點,再次點題,或給讀者留下想像的空間等。結尾是留給閱卷者的最後一道「風景」,一定要給閱卷者「回眸一笑百媚生」的驚喜。 4. 句段文采飛揚。如果說好的題材是作品的搏動的心臟的話,那麼優美的語言該是美麗的面龐。杜甫「為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更顯見大詩人創作之嚴謹。一篇考場作文通篇都文采飛揚是很難做到的。一段甚或一句精彩的議論,不僅可以升華文章的主旨,而且還能給人以心靈的感悟和啟迪。個別句子表達,句式多樣靈活,個別段落善用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個別地方恰當引用,言
❻ 淺談怎樣教學小學命題作文
傳統的作文教學,在命題這一環節上,常常是老師命題,學生作文,而且,老師命的題目也往往只有一個,學生也只能都就這一個題目作文。題目既定,它就標示了這篇作文應寫什麼,不應寫什麼;應怎樣寫,不應怎樣寫……原因是題目本身在某些方面提出了要求,給予了限制。實際上,也就是在某些方面限制了學生的思路,即限制了學生思維發展的方向。這往往導致學生作文無話可說,但又要給老師交一篇作文,於是,便東拼西湊,或把他人作文改頭換面,匆匆交上。這樣寫成的作文,自然千篇一律,虛假不實,毫無生氣。老師批改作文,也興趣索然,愁眉鎖眼,可又不得不批改。批改作文成了一樁苦差事。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表達的要求中,比較重要的是:有具體內容、有真情實感、有中心、有條理、有重點、展開想像。由此看來,傳統的作文命題方式,很難使學生展開思維的翅膀,說他們的真話、實話、自己的話,很難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
其實,小學語文教材中,雖然基礎訓練里也有以一個題目讓學生作文的,但它的選材范圍卻相當寬泛,其中更多的則是以給學生一個選材范圍或提出要求讓學生寫完作文後,自己根據作文的內容給作文定一個題目的形式出現。僅從這點出發,在作文教學中,也不能總是用一個題目讓學生寫作文。
再從素質教育的角度來看,我們所培養的學生應該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思考力,要思路開闊,要敢想敢說,敢做敢為,誠實勇敢,不說謊話等等。要達到這個目標,家庭、社會和學校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語文老師自然也概莫能外。在作文教學中,如果總是限定一個題目讓學生作文,它對開拓學生的思維,對培養學生實事求是、說老實話、做老實人等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害無益。
因此,傳統的作文命題方法必須改革。
我認為,指導學生作文時,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考慮命題:
一、 更新小學作文命題觀念。
1、正確把握好小學作文教學的目標要求。新課程改革下作文教學更加註重以學生為主體,要求作文貼切生活,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們要把握好以下問題:語言訓練、以學生為主體、貼切實際生活。明確此目標,我改過去「教師布置-學生寫作-教師批改」老一套的教學模式,精心設計好每一次的作文教學。例如:小學五年級有一篇習作內容是寫一封信,去年教師節又准備到了,按照慣例學生會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一些小禮物或自己親手做手工送給老師。與其讓學生花這不必要的錢,還不如讓學生來一次有意義的習作訓練,因此在此之前我就跟學生講明:「老師最喜歡的禮物是你們心底最想跟老師說的真心話,老師希望收到你們每一個同學寫給老師的信。」在教師節的那天早上,學生班干組織了一個贈送「禮物」的儀式,雙手接過學生送給我一個個漂亮地信封,我很是感動。下午我閱讀了這些信,信中大多回顧了我與學生之間的瑣事。有一個學生寫到自己生病那天,老師頂著烈日踩著自行車送他去台江某鎮的一個醫院治療,又為他墊付醫葯費,之後又親自送他回到離學校有四公里遠的家,看著落日,看著老師濕透的衣背,他的眼睛裡酸酸的……那天下午我讓他在班上念他寫的信,深情地話語,讓我熱淚盈眶,這樣的場景讓學生很受感動,那天晚上很多學生又一次地把今天的事情記到了自己的日記本里。這樣的習作訓練,讓學生貼近生活,發自內心,寫出了真情實感。
2、命題要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題目出得好,能激發學生寫作興趣,開通學生思路,使他們愛寫,有話可寫。因此教師要把命題出在學生的心坎上,貼近學生的生活背景。命題的內容應是學生經歷過的、熟悉的、感興趣的,使學生見到題目就想寫,見了題目就有內容寫。對作文的命題可以遵循以下幾點:命題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貼近學生的生活背景。作為教師要緊緊結合學生實際,要了解熟悉學生的生活,掌握他們的興趣、愛好、歡樂與煩惱,關注他們所談論的話題,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命題,使他們有素材可寫,有感而發。例如:學生童年的記憶是快樂的,因為有著許多童年的游戲,把你最快樂的一次游戲寫下來,字數不少於400字。這樣的題材貼近學生的生活,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就下筆如有神。
3、命題方式要靈活多樣。我們可以採用多種方式進行命題:①自由命題。根據每一次習作的訓練要點和內容,指定范圍,做好寫作要求,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材,自由命題。②半命題。讓學生把題目補充完成再進行習作,這樣可以開拓學生的思路,學生對題材有較大的選擇空間。如,你以《_____的感覺真好》為題,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寫下來,要把內心世界感受的經歷寫具體。③不少於多題選作。教師在布置作文時,可同時出示多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進行選題習作,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例如:請你以《這次,我有了經驗》或《我想成為一棵樹》(任選其一)為題,寫一篇不少於400字的作文。④話題作文。例如:「走進網路,擁抱自然,參與競賽,社會調查,公益活動,學做家務……留心學習,你會發現生活處處是課堂。這樣的課堂豐富多彩,能學到校內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能開闊視野,增長才幹,磨煉意志;能使知識得到深化,潛能得到開發……請你以『生活處處是課堂』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400字的作文。題目要有創新。在題目設計方面盡量有新意的作文題目,如果都是寫老掉牙的作文題,學生寫起來就無精打采,平淡無味,激不起學生寫作的興趣。比如寫《我的老師》,可以把題目換成《老師,您真好》,這樣學生就不會因為總是看到那些常見的作文題而厭煩了。
二、更新小學作文命題技巧。
學生不想作文,對作文產生畏懼心理,這與老師命題有很大關系。當老師布置作文時,學生總感覺無話可說,無事可寫。這就要求老師在命題時,盡量以學生容易接受,學生熟悉的生活來命題。具體可以採取以下的方法:1、只劃定作文的題材范圍,讓學生根據自己寫成的作文定一個合適的題目。例如,老師在進行作文指導時,根據作文的要求,可以這樣說:「同學們,這次作文要寫的是一件事。不管什麼事都可以……」或者說:「同學們,我們這次作文,要練習寫一個人,寫誰都可以。根據自己所寫的人,給作文定一個題目。」或者說:「同學們,咱們這次作文,要練習寫一個物件,寫什麼都行,只要能把寫的那個物件寫清楚就行。」……這樣來做,不管哪類題材,都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材料,何愁學生沒啥可寫呢? 2、只提出訓練要求,既不出一個題目、一組題目,也不劃寫的題材范圍。比如某次作文是訓練學生把內容寫具體,就把這個要求往黑板上一寫,讓學生根據這個要求寫作文。因為寫任何題材的作文都需要內容具體。老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可以這樣說:「同學們,這次作文,要練習的就是把內容寫具體。你們可以根據這一要求,自己確定要寫的內容,寫什麼都可以,例如寫人,寫事,寫景,寫物,等等,只是別忘了要把所寫的內容寫具體。另外,作文寫好後,可以根據所寫的內容,自己給作文加個題目。」 3、也可以讓學生自己擬題目。比如某次作文訓練的要求,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明確了,就可以讓學生說出作文的題目。例如,學校開了運動會或者台江舉行姊妹節等,老師想讓學生就此事件寫一篇作文,就可以這樣說:「同學們,前不久,我們學校召開了一次運動會,我想讓同學把它寫下來。運動會也是一件事,我們就把它作為一件事來寫。你寫運動會之前你們班或者你們自己個人的准備也行,或者是寫運動會上某一件事也好。那麼,這篇作文該起一個什麼題目呢?」下面就讓學生考慮一番之後說題目。學生會動腦動口,異常活躍。當學生說出了一些題目之後,老師再引導學生從中選擇能用的題目。這樣,學生做起作文來,就會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因為那題目是他們從所想到的具體的內容而來的,而不是老師強加的。4、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鼓勵學生寫出真情實感。在習作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鼓勵學生說真話。這一點看似簡單,實則不然。學生作文中往往不說真話,只說空話、套話,是我們當前作文教學中最大的失敗。在教學閱讀課《只揀兒童多處行》這篇課文時,我引導學生分析冰心奶奶寫的這篇文章,文中沒有多少華麗的詞藻,但是她卻描寫了自己在頤和園所看到的情景寫下了自己的真實感受,因此文章讓人讀起來很能引起共鳴。我教育學生,真情實感是你作文的生命力,用自己的筆寫下自己所見所聞所感,讓筆下生花。5、鼓勵學生創新,寫出個性飛揚。俗話說:「文如其人」。為了讓學生寫出屬於自己風格的文章,我在寫作教學中,盡量避免在立意構思、布局謀篇上有所限制,壓抑學生的思維和個性,鼓勵學生創新,寫出屬於自己個性的文章,在習作的字里行間盡顯個性飛揚。例如:在一次寫一種植物的習作中,有一學生寫竹子,通過寫出了竹子的外形體現它的民族氣節,還能通過寫竹子的生長環境來體現竹子的頑強生命力,通過寫竹子的用途體現它的無私奉獻精神等,一般寫植物的習作,要求不是很高,著重對植物的外形、香味、用途進行描寫,大部分都寫花花草草,但這個學生在習作上寫別人不寫,觀察和思維與眾不同。因此鼓勵學生在習作上創新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老師在作文教學時,能用上述方法命題,給學生創造一個比較寬松的作文環境,那麼,學生的思維將會活躍起來,思路也將會開闊起來,將不會再出現無話可說的情況,學生寫起作文來也就會興趣盎然,寫出的作文也肯定生動活潑,千姿百態。老師批改起來,也會有如入名勝風景之中,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批改作文不再是一樁苦事,而是一樁樂事。
三、更新小學作文命題方向
新課改下小學作文命題教學的方向應該指向現實生活。古人雲:「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作文內容來源是現實生活,反過來,現實生活的豐富與否直接影響作文的質量。因此,小學作文命題方向應該接近甚至直接指向現實生活,現實生活是作文內容的基礎。沒有現實生活作為基礎而作文,必將使作文顯得空洞無物。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生更多深入生活,掌握更多的生活素材呢?這要求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去體會生活。當然,這里介紹幾種方法,僅供參考。
1、加強課外閱讀,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光靠老師講和學生練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到課外去閱讀大量的優秀文學作品,並抽出一定的時間,讓大家交流閱讀體會,寫出讀書筆記。學生在閱讀他人作品的同時,也會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人們常說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不無道理的。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時候,我鼓勵學生讀整本書,在讀書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感受書中各種場景描寫、人物描寫、精彩片段,還可以將好片段摘抄,我還要求學生在摘抄的片段後寫上自己的收獲與感受,這樣學生不僅知道這個片段寫得好,還要知道為什麼寫得好,從而為自己以後寫文章提供了幫助。在不斷課外閱讀中,學生的語言越來越通順,培養了學生的語感,使學生今後寫作文時句子更加通順,減少病句。
2、勤動手,多練筆。俗話說「熟能生巧」。寫作文也是一樣,平時不練手,到寫的時候就會犯難,單靠作文課有限的時間提高寫作能力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老師要做好平時習作的練筆內容。在實踐課改中,我的具體做法是:
①寫日記。平時要求每個學生每個星期寫三篇日記,內容不限,題目自擬,要求選擇一天中最值得記錄的來寫,對於能堅持天天寫的學生多鼓勵和表揚。通過寫日記,學生可以把平日里想說的話,想記錄的事情記下來,通過練筆,學生沒有寫作的壓力,也不用擔心寫不好,只要寫出來就行。因此學生的語言越來越好。因為是日記,就要尊重學生的隱私,教師可根據學生的意願進行批改,徵得學生的同意,教師可以在日記里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並對學生進行寫作上的指導。
②寫讀後感。學生在課外閱讀後,每讀完一本書都可以讓學生寫一篇讀後感,寫感受的內容可以是書中的事情、人物的評價、寫作的技巧等。在高年級時,我鼓勵學生看《給我三天光明》、《魯賓遜漂流記》、《昆蟲記》等,讓學生交流讀後感受,並寫出讀後感,貼在教室的讀書專欄里。
③寫觀後感。小學生最愛看的就是電視了,組織學生對最近大家都喜歡看的電視劇寫感受,要求不要太高,可以選劇中喜歡的人物、感興趣的故事等來寫,這樣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比如最近大家都在看的《喜羊羊與灰太狼》就可以讓學生進行寫觀後感了。此外每個學期我們都組織學生觀看愛國影片,如《董存瑞炸暗堡》、《劉胡蘭》等,我都讓學生寫好觀後感。
④借鑒課文、模仿寫法。現編教材每篇課文都是優秀的寫作範文。因此每學完一組課文後,我都要求學生摹寫,這樣可以較快地掌握作文的框架,知道一般體裁文章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如上完了《音樂之都維也納》這篇課文之後,我也讓學生仿照課文的寫作方法寫《南寧綠城》,由於學習了課文中的寫作方法、技巧,大部分學生能夠模仿學過的文章,做到既條理清楚又內容具體地寫好這篇作文。新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寫作知識的教學力求精要有用,應抓住取材、構思、起草、加工等環節,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寫作,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新課程改革下,我們作為語文教師,不應該將作文命題僅僅局限在課堂上,而應該借鑒課本,深入現實生活實際,了解更多身邊的知識,以豐富自己的作文素材。
總之,作文命題教學方式很多,教師可以在一邊教學,一邊探討更多的方法。只要有利於學生成長,有利於學生提高書面表達能力,我們都可以去實踐,不必考試什麼客觀因素。
❼ 作文分析!!!!!
有很多同學寫作是弱項,那麼如何寫好一篇作文呢?下面,從審題、命題、立意、題材、結構五個方面來分析,和大家分享一些寫作方法。
如何寫好一篇作文
一、把握中心,審清題意對作文來說,第一步就是審題。
審題是作文的關鍵,題目清楚了,就會寫得切題,就可以不走或少走彎路。否則,拿到題目草率動筆,急於寫作,還沒有搞清楚題意就信馬由韁,一發而不可收拾,寫跑了題還不知道原因呢。怎樣審題呢?拿到題目後要仔細閱讀,確定題目的重點和中心,把握題目的深層含義。所謂重點和中心,往往要求同學們認真分析題目的每一個字詞,抓住重點詞語,也就是「題眼」。申清題意,從而確定作文的內容和重點。審題時,還要搞清文章要寫的范圍和角度,不按規定的范圍寫就會跑題。總之,審題的關鍵是確定重點,把握范圍角度,掌握了這兩點,就能打開思路,邁出寫作的第一步。
二、命題作文的定體每一篇作文是由內容和形式的結合,體裁是作文表現形式。
所謂定體,就是拿到試題後,弄清楚試題要求寫成什麼文體。小學生主要學習的是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文體表現主題的方式不同,寫作的方法就有很大的差異。從題目的文字來定體,一般來說題目中有「記」字的多為記敘文,如《記一件有意義的活動》《記我的一位朋友》等,還有不太明顯的,如「訪」「觀」等,題目中有「論」「說」「談」「議」「駁」等字的是議論文,如《談實事求是》《小議人生價值》等。說明文比較明顯,如《水的用途》等,一看就是說明文。從題目的范圍來定體。在題目中,對要求寫某個時間里的人和事,那是記敘文,如《我的星期天》《勞動的一天》等。在題目中有地域空間范圍,要求考生寫中國范圍內發生的事情和人物,那也是記敘文,如《我在北京的日子》《春到校園》等。從題目要求的對象和內容來定體。《我和我的老師》一看就明白,寫作對象是「我」和「老師」,這是要求寫人的;《實驗成功》這是寫事的;《故鄉的山》這是寫景的。這都是要求寫成記敘文。而《樹葉的作用》寫作內容是事理;《我的鋼筆》寫作對象是實物,應當寫成說明文。文體確定了,思考時就會有明確的目標了。如果題目是寫記敘文,就立即從寫人記事兩方面思考,把主題表現出來。如果是說明文,就從說明事物特性狀態、功能等方面思考,如何揭示事物的本質和特性。如果是議論文,就從建立論點、尋找論據上下手,思考論證的方法。只有確定了文體,就可以確定文章的寫作方向,同學們一定不可輕視它啊!
三、命題作文的立意立意就是確定文章的主題,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
主題是文章的靈魂,是貫穿文章的主線,文章的選材、結構、語言表達都受主題的約束,圍繞著主題,為主題服務。立意過程就是寫作時經過審題來確定文章應表達的基本意思。主題並不是憑空而來的,也不是每個人頭腦中固有的,它是學生對社會生活的提煉與概括,來自社會實踐,是學生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因此,確定主題時,一定要從同學們的生活經驗、社會實踐出發,選擇具有社會意義的角度去立意。立意不明確,不合題目要求,那就偏離了主題(跑題),或者寫到中間發現不對,既浪費了時間,又由於慌亂,影響寫作質量。所以,立意是寫作前的總體設計,它是對作文成敗起著關鍵作用。立意一般從這樣兩方面著手努力:
1.首先要新:要使文章立意新穎,就必須經過認真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質,抓住事物的特點。
2.立意要正確、鮮明、深刻。要做到立意深刻,就要把反映的對象所蘊藏的本質挖掘出來。
四、命題作文的選材作文最主要的內容就是題材,也就是一般同學們常說的寫作材料。
文章的立意要以材料為依據,主題思想的表達也要靠每人材料來完成。一篇文章的主題確立後,要想寫好,就必須認真選擇材料。命題作文的選材應從以下幾個角度著手:
1.要選自己熟悉的材料。只有自己熟悉才認識得清,也才最能說透。命題一般考慮到每個學生都有話可說,有時可敘,有理可議,有情可抒,有感而發,命題范圍往往不會超越同學們的生活圈子。同學們在選材上一定要沉著、鎮定,不要舍近求遠。就從自己身邊發生的事中找素材,只有自己最熟悉繁榮人和事,寫起來才真實、親切,能寫出特色。
2.要選擇具有典型意義的材料。典型意義的材料就是那些最有代表性、最能揭示事物本質的材料。這種材料最有說服力,在文章中起決定作用。
3.要選擇新鮮的材料:一篇文章中有無新鮮材料就可以看出它的立意是否新穎。材料的選擇,說到底只有一個准則,那就是一切為文章的中心服務,要選擇那些最有代表性、說服力,最能突出中心的東西來寫。切記要符合文章題目的要求,要緊扣文章所表達的中心。與中心關系緊密的多選,與中心關系不大的少選或不選。
❽ 怎樣分析命題作文的題目
命題作文的寫作過程
應試作文是一種在特殊情境下進行的寫作活動,這決定了它不同於通常意義上的寫作,因此,應試作文的具體寫作過程也與一般的自由寫作有所不同.應試作文中的命題作文的具體寫作過程,主要包括審題、立意、選材、布局、行文、修改等環節;而對於半命題作文還必須有一個「補題」的環節,半命題作文在審題之前必須先補全題目.
1、審題.
所謂「審題」,就是對所給題目中文字所蘊涵的有效寫作信息進行分析研究,從而把握出題者的出題動機,抓住作文的中心問題.審題的關鍵是尋找「題眼」,也即尋找題目中的關鍵詞語.如《比金錢更寶貴的》一文的寫作,在審題時,應試者應該首先尋找題目文字中的關鍵詞語「寶貴」,抓住了這一題眼,然後就可以選擇作文寫作的范疇了.你認為比金錢更寶貴的究竟是什麼呢?是生命,還是友情?是人格,還是享受?一旦你選定了其中一方面,接下來的立意、選材就會非常輕鬆了.
2、立意.
「意」,即文意、主題,是寫作主體在文章寫作中通過各種具體材料所表達出來的中心意思,就議論文而言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主題是文章的靈魂,主題決定著文章寫作的構思、行文及修改活動,文章材料的選擇、結構的安排、表達方式的選用及語言的遣用等,都必須圍繞主題的表現進行,都要服從、服務於主題表現的需要.
文章的主題決定著文章價值的高低,因此,一篇優秀文章的主題應該盡量做到明確、正確、深刻、新穎,這是文章主題的四個基本要求.
所謂明確,就是要求文章的主題應該清楚明白,使讀者通過閱讀能夠准確地理解並把握,不至於產生歧義,甚至不知所雲.普通寫作者在一篇文章之中常常什麼都想說,寫出的東西卻什麼也沒說清楚,含糊不清.清人劉熙載認為:「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可以一言蔽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明確,是與集中分不開的.主題集中才能保證其明確.
所謂正確,就是要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主題是寫作者對客觀事物的主觀看法,這種看法只有是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認識才是正確的,不能是對事物本質及其規律的錯認或歪曲.主題正確,還要求寫作者必須站在代表先進生產力的階級的立場上,以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看待事物,保持先進的認識和高尚的思想情懷.
所謂深刻,就是指文章的主題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不能僅僅停留在一般意義的正確上,而應該進一步開掘,力爭深入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及其內在規律,讓讀者從中得到啟迪,受到教益,從而深化對事物的了解和認識,給讀者留下永難忘記的印象.深刻的主題不是靠作者空洞的說教或人為的拔高實現的,而是通過具體材料揭示出來的,主題的深刻性應該寓於真實、典型的材料之中.魯迅作品中深刻的反對封建禮教的主題正是這樣體現的.
所謂新穎,就是文章的觀點見解要有新意,要「見人所未見,發人所未發」,而不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新穎,並不是標新立異,只要善於抓住客觀事物的特徵、避免一般化,善於發現新問題、提出新問題並能聯系實際進行分析,就能寫出主題新穎的文章來.新穎的主題,一是可以通過選擇新鮮的現實材料來實現.現實生活中新近發生的事件,本身就是「人所未見」的,很容易「發人所未發」.選擇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新鮮感人的材料,不僅可以發掘新穎的主題,還可以加強文章的時代感.二是可以通過變換立意的角度來實現.對於為人熟知的材料,變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會有新的發現,會得到新的啟示.
立意,就是確立主題.就議論文的寫作而言,文章的主題(中心論點)一般都會在作文題目中有所提示,如《誰說「班門」不能「弄斧」》,這類文章在寫作時,立意這一環節一般不需要再多做思考;但並非所有的題目都是如此,如《論文憑與學識》、《學與思》等.關於《論文憑與學識》,一般的應試者在立意時容易簡單化,把論點確立為「學識比文憑重要」這一層面,這實際是審題不嚴的結果;比較好的立意應該是學識與文憑雙重:有文憑沒有學識不行,在當前有學識沒有文憑也不行.這樣的立意在寫作時,關鍵是如何論證後者,如能結合當前職場招聘的現實加以具體闡釋,文章會達到一定的深度.
一般意義上的文章寫作,在立意時應該盡量遵循以下原則:
?符合材料事實.一篇文章的主題是通過具體材料提煉出來的,而不是寫作者隨意臆想的,它首先要求符合材料本身的事實,應該是具體材料的本質的真實體現.這樣確立的主題也才是可信的,文章也才能具有真實感人的力量.
?反映事物本質.符合事實的主題不一定能夠反映事物的本質,一個正確的立意,應該既真實又能揭示事件的本質.普通寫作者易於對生活中的事實現象的表象所左右,而不能透過現象反映其本質,因而在寫作時常常做出客觀的描述,然而往往是簡單的羅列,流於表象,不能挖掘到事物本質的真實,這樣的立意是不好的.
?體現時代精神.文章的內容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文章的立意也應該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徵.時代性是文章主題的一個重要特性.白居易曾說:「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文章的立意就應該緊扣時代脈搏,把握時代的律動,力爭寫出具有強烈時代氣息、反映時代生活本質的優秀之作.《紅樓夢》、《祝福》等作的立意無不如此.在公務員考試的應試作文中,更有必要緊密聯系實際,著眼於社會現實,加強文章的時代性.
❾ 關於如何分析命題作文
命題作文的寫作過程
應試作文是一種在特殊情境下進行的寫作活動,這決定了它不同於通常意義上的寫作,因此,應試作文的具體寫作過程也與一般的自由寫作有所不同。應試作文中的命題作文的具體寫作過程,主要包括審題、立意、選材、布局、行文、修改等環節;而對於半命題作文還必須有一個「補題」的環節,半命題作文在審題之前必須先補全題目。
1、審題。
所謂「審題」,就是對所給題目中文字所蘊涵的有效寫作信息進行分析研究,從而把握出題者的出題動機,抓住作文的中心問題。審題的關鍵是尋找「題眼」,也即尋找題目中的關鍵詞語。如《比金錢更寶貴的》一文的寫作,在審題時,應試者應該首先尋找題目文字中的關鍵詞語「寶貴」,抓住了這一題眼,然後就可以選擇作文寫作的范疇了。你認為比金錢更寶貴的究竟是什麼呢?是生命,還是友情?是人格,還是享受?一旦你選定了其中一方面,接下來的立意、選材就會非常輕鬆了。
2、立意。
「意」,即文意、主題,是寫作主體在文章寫作中通過各種具體材料所表達出來的中心意思,就議論文而言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主題是文章的靈魂,主題決定著文章寫作的構思、行文及修改活動,文章材料的選擇、結構的安排、表達方式的選用及語言的遣用等,都必須圍繞主題的表現進行,都要服從、服務於主題表現的需要。
文章的主題決定著文章價值的高低,因此,一篇優秀文章的主題應該盡量做到明確、正確、深刻、新穎,這是文章主題的四個基本要求。
所謂明確,就是要求文章的主題應該清楚明白,使讀者通過閱讀能夠准確地理解並把握,不至於產生歧義,甚至不知所雲。普通寫作者在一篇文章之中常常什麼都想說,寫出的東西卻什麼也沒說清楚,含糊不清。清人劉熙載認為:「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可以一言蔽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明確,是與集中分不開的。主題集中才能保證其明確。
所謂正確,就是要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主題是寫作者對客觀事物的主觀看法,這種看法只有是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認識才是正確的,不能是對事物本質及其規律的錯認或歪曲。主題正確,還要求寫作者必須站在代表先進生產力的階級的立場上,以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看待事物,保持先進的認識和高尚的思想情懷。
所謂深刻,就是指文章的主題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不能僅僅停留在一般意義的正確上,而應該進一步開掘,力爭深入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及其內在規律,讓讀者從中得到啟迪,受到教益,從而深化對事物的了解和認識,給讀者留下永難忘記的印象。深刻的主題不是靠作者空洞的說教或人為的拔高實現的,而是通過具體材料揭示出來的,主題的深刻性應該寓於真實、典型的材料之中。魯迅作品中深刻的反對封建禮教的主題正是這樣體現的。
所謂新穎,就是文章的觀點見解要有新意,要「見人所未見,發人所未發」,而不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新穎,並不是標新立異,只要善於抓住客觀事物的特徵、避免一般化,善於發現新問題、提出新問題並能聯系實際進行分析,就能寫出主題新穎的文章來。新穎的主題,一是可以通過選擇新鮮的現實材料來實現。現實生活中新近發生的事件,本身就是「人所未見」的,很容易「發人所未發」。選擇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新鮮感人的材料,不僅可以發掘新穎的主題,還可以加強文章的時代感。二是可以通過變換立意的角度來實現。對於為人熟知的材料,變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會有新的發現,會得到新的啟示。
立意,就是確立主題。就議論文的寫作而言,文章的主題(中心論點)一般都會在作文題目中有所提示,如《誰說「班門」不能「弄斧」》,這類文章在寫作時,立意這一環節一般不需要再多做思考;但並非所有的題目都是如此,如《論文憑與學識》、《學與思》等。關於《論文憑與學識》,一般的應試者在立意時容易簡單化,把論點確立為「學識比文憑重要」這一層面,這實際是審題不嚴的結果;比較好的立意應該是學識與文憑雙重:有文憑沒有學識不行,在當前有學識沒有文憑也不行。這樣的立意在寫作時,關鍵是如何論證後者,如能結合當前職場招聘的現實加以具體闡釋,文章會達到一定的深度。
一般意義上的文章寫作,在立意時應該盡量遵循以下原則:
?符合材料事實。一篇文章的主題是通過具體材料提煉出來的,而不是寫作者隨意臆想的,它首先要求符合材料本身的事實,應該是具體材料的本質的真實體現。這樣確立的主題也才是可信的,文章也才能具有真實感人的力量。
?反映事物本質。符合事實的主題不一定能夠反映事物的本質,一個正確的立意,應該既真實又能揭示事件的本質。普通寫作者易於對生活中的事實現象的表象所左右,而不能透過現象反映其本質,因而在寫作時常常做出客觀的描述,然而往往是簡單的羅列,流於表象,不能挖掘到事物本質的真實,這樣的立意是不好的。
?體現時代精神。文章的內容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文章的立意也應該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徵。時代性是文章主題的一個重要特性。白居易曾說:「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文章的立意就應該緊扣時代脈搏,把握時代的律動,力爭寫出具有強烈時代氣息、反映時代生活本質的優秀之作。《紅樓夢》、《祝福》等作的立意無不如此。在公務員考試的應試作文中,更有必要緊密聯系實際,著眼於社會現實,加強文章的時代性。
❿ 這是命題作文,怎麼分析,怎麼寫。可以從哪這方面呢
發給你我的一篇教研論文吧!
命題作文審題「三步曲」
命題作文是作文考試常見的一種形式。四川省中考作文題目:以『意外的禮物』為題目,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就是這類題目之一。
作好命題作文的關鍵是審題,怎樣審題呢?簡單地說來,就是唱好「清楚范圍、明確重點、確定主題」的「三步曲」。
首先,是「清楚范圍」。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清楚范圍是什麼,二是清楚范圍有多寬。清楚前者,是為了作文「切題」,不「切題」的作文,無論寫得怎樣精彩,都是不能及格的。清楚後者,是為了在最大的范圍內選擇最熟悉、最有感情、最有體會、最有意義的材料來寫。
在這兩者中,大多數同學是注意了前者而忽略了後者。對於「意外的禮物」,他們都清楚它的范圍是「寫禮物,而且是意外的禮物」,卻不清楚它的「范圍有多寬」。他們一般只是簡單想到了「本以為得不到卻得到了的禮物」是意外的禮物;「本以為會得到這樣的禮物,結果得到的卻是另外的禮物」是意外的禮物,而沒有去深想,除了這些以外,還有稱得上「意外的禮物」的嗎?如果仔細地去想,就會發現,能稱得上「意外禮物」的還不少呢!
意外的人送的禮物是「意外禮物」,在意外的
時間送的禮物是「意外禮物」;在意外的地點送的禮物是「意外禮物」;因意外的原因送的禮物是「意外禮物」;用意外的方式送的禮物是「意外禮物」……而且,這意外的「禮物」還可以是物質的:一張畫、一本書、一件衣服、一塊蛋糕……;也可以是精神的:一句話、一個道理、一種情感、一種精神……
怎麼樣?范圍夠寬的了吧?然而,可千萬別到此為止啊,這些,還只是在題目的「內部」做文章,如果我們再到題目的外部去開拓呢?那裡,還有一片廣闊的天地!
題目沒有限制「意外禮物」是「誰送給誰」的,因此,它可以是別人送給你的,也可是你送給別人的,還可以是別人送給別人的。而這別人,可以是父母老師,也可以是朋友同學,可以是領導,可以是鄰居,還可以是不認識的人;可以是男,可以是女……題目沒有限制時間,因此,這「意外禮物」可以是孩童時代的,可以是小學時候的,可以是初中日子的,甚至可以是昨天的,就在此刻考場上的……題目沒有限制「禮物」一定要是使人感到高興的,題目沒有限制「禮物」一定要是給個人的……這是多麼寬廣的范圍啊!在這么寬廣的范圍中,你還找不到「熟悉的、有感情的、有體會的、有意義的」材料么?
為什麼要「清楚范圍」?就是要在題目允許的范圍內,找到適合自己的最好的作文材料。這,是寫好作文的基礎。
找好了作文的材料,接下來就該是如何使用這些材料的問題了,譬如炒菜,找好了肉,找好了菜,找好了作料,可哪樣該多,哪樣該少,哪樣該次,哪樣該主呢?這就是命題作文審題的第二步:「明確重點」。
「意外的禮物」這個題目,「意外的」顯然是重點,就是說,作文時,不要在「禮物多少、輕重、貴賤」等上多費筆墨,而要在「為什麼是意外」的上狠下功夫。如果說,你要寫的是「本以為得不到卻得到了的」意外的禮物;「本以為會得到這樣,結果得到的卻是另外的」意外禮物的話,這功夫首先可以「狠下」在「本以為得不到」和「本以為會得到這樣的禮物」的記敘和描寫上,「得不到」的理由越充分,「卻得到了」的結果就越「意外」;「本以為會得到這樣的禮物」的理由越充分,「結果得到的卻是另外的禮物」就越意外……其次,這功夫還可以下在「更意外」上,禮物本來已經是意外的了,如果再加上意外的人在意外的時間意外的地點因意外的原因用意外的方式送的,這禮物不就意外到家了么?
像「意外的禮物」這樣的定語和中心詞偏正式結構的題目,重點是定語的時候較多,如「難忘的一天」「助人為樂的人」「可愛的動物」的重點就在定語「難忘的」「助人為樂的」「可愛的」上面;當然,也不是全是這樣,「家庭風波」「我的悔恨」的重點就在「風波」「悔恨」上。
有了作文的好材料,又知道了該在哪兒下功夫,審題就大功告成了?不是,還有重要的一步:「確定主題」。
所謂「確定主題」,說得直白一點,就是你對作文中寫的人和事抱什麼樣的感情,講述這些人和事一個什麼樣的目的。如果「感情」不健康,「目的」不正確,那材料越「好」,功夫越下得狠,作文離成功就越遠。
比如,有這么一個材料:
課間,一個男同學對剛轉到班上不久的一位女同學說:「外面一個人讓我帶個小盒子給你,說是祝你生日快樂,」女同學說:「今天不是我的生日啊!」男同學說:「管他呢,打開看看吧!」盒子打開了,裡面是一條嚇人的蜈蚣,女同學嚇得大叫起來,原來,是那個男同學在惡作劇。
材料中的「禮物」,真可謂是「意外的人在意外的時間意外的地點因意外的原因用意外的方式送的意想不到的禮物」,用它來寫「意外的禮物」真是太合適了。用這個材料寫出來的作文是不是就是好作文呢?
這就要看主題是如何確定了。如果是贊美男同學的「聰明」,嘲笑女同學的「膽小、愚蠢」,作文失敗無疑;如果是主題不明,就像前面的文字一樣,只是對事件作平淡的記敘,一副無所謂的態度,作文就無成功可言;如果主題是對男同學的批評,對女同學的安慰,呼籲玩笑要文明,要有度呢?作文就是成功的了。
從這里,我們可以體會到「確定主題」的重要性。同學們,給自己的作文確定一個好的主題吧!什麼樣的主題是好的主題呢?作文記敘的人、事有意義,作者的感情健康、積極、向上。自然,人、事越有意義,作者的感情越健康、積極、向上。主題就越好。然而,主題是源於材料的,我們要從材料中去挖掘,提煉好的主題,如果不顧材料去給作文硬安強栽什麼好的主題,那就是弄巧成拙了。
唱了這「三步曲」,就可以列提綱作文了。別以為這樣做會浪費時間,它可是磨刀不誤砍柴功啊!
【成功作文】
意外的禮物
林 海
我一直在尋找一個人。
四冊期末考試時,不知怎的,全班總分第一「三連冠」的我,一下子摔到了十一名。羞愧、煩惱塞滿了我的心,「三好學生」肯定泡湯了,班長肯定當不成了,最使我難堪的是我在「三連冠」之後誇下的大話。在我拿下「三連冠」的時候,我真是忘形了,我誇口說,我要拿下初中六期期末考試「六連冠」。而今……同學老師會怎樣說我呢?那天,剛剛看到了分數,尖嘴黎劍就嘲笑地喊:「咱們班長這回一下考了兩個一名,提前實現『五連冠』啦!」
在學校里煩,回到家裡更煩。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叔叔、嬸嬸沒完沒了地輪番轟炸:「失敗了要振作」,「挫折面前別灰心……」真把人給煩了!振作,振作,振作就能把十一名變成一名嗎?不灰心,不灰心,對我今天的處境有用嗎?
我把自己關在寢室里,誰的面都不想見,誰的話都不想聽!聽說姑爺出差回來了,肯定有會來說教,天啦,饒了我吧!
正想著,門外響起了媽媽的聲音:「海海,開開門,有人看你來了。」
「不要,不要,我不要!」沖著門外,我大聲地喊:「要振作,別灰心,煩人了!」
門外的人嘀咕一陣後走了,姑爺的脾氣什麼時候改了?來的人不是姑爺?那是誰呢?
接下來,我過了兩天平靜的日子,第三天剛起床,就聽見有人喊:「林海,電報!」我的電報?誰給我發電報?我跑出去,滿懷狐疑地從郵遞員手中接過電報,果然是我的電報,上面寫著:「早知道你是個振作不起來的東西,如果你能再考第一,我手板心裡煎魚!」
我差一點沒有跳起來。什麼,我振作不起來?什麼,我不能再考第一?我偏要振作給你看,偏要再考第一,叫你手板心煎魚!想到這兒,我又看了一眼電報,電報上沒有署名。沒關系,我會找到這個人的。我想。
我彷彿變了個人。
第五期期末考試,我又考了第一。
至今,我仍迫切地希望找到這個人,不過,我不是想讓他手板心煎魚,而是要感謝他,在我最需要的時候,是他,給了我一份最珍貴的禮物——一劑清醒劑。
這個人是誰呢?
【評析與點撥】這是一篇成功的習作。首先,小作者「清楚」了題目的范圍,在題目允許范圍內選到了典型、恰當、新鮮的材料,作文尚未動筆,就已先勝一籌。其次,小作者明確了題目的重點,在「意外」上狠下了功夫。作文中的禮物不是物質的,而是精神的;不是讓人產生愉悅的,而是讓人警醒的,而且還是意外的人在意外的時間意外的地點因意外的原因用意外的方式送的,真是夠意外的了。如此意外而又合情合理,實屬不易。第三,這這篇作文的成功,還因為它有一個 「不能因一時一事的失敗和挫折而灰心喪氣,不能自拔」的健康、積極向上的主題。
顯然,它的成功,審題審得好是主要原因之一。同學們,作文考試時,好好審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