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小學校 > 中小學感受與欣賞教學的要點

中小學感受與欣賞教學的要點

發布時間:2021-01-12 04:05:10

❶ 如何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培養良好的音樂感受

音樂欣賞是小學音樂課的一個主要內容,它是讓學生通過聆聽、感知音樂從而理解音樂, 提高其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它既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覺能力和音樂 記憶力,又能夠豐富學生對音樂的聯想力和想像力,還能增強學生對情感的體驗能力及音樂 直覺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開闊音樂視野、豐富情感世界。 音樂是一種善於抒情的藝術,音樂中有著豐富而深刻的感情內涵,只有當音樂欣賞者的 感情活動與音樂作品蘊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時候,才能稱之為正確的音樂欣賞。因此,准 確、深刻和細致地體驗音樂作品中的感情內涵,是音樂欣賞中感情體驗的基本要求。對音樂 作品感情內涵的體驗,首先表現為感性上的直接體驗。比如,我們在聽到一首樂曲的時候, 對這首樂曲所表達的感情(它是快樂的、或是優美的、或是慷慨激昂的 等等),憑借自 己的感性經驗,自然地產生出一種體驗。低段音樂教材中有很多好聽的歌曲,如《小燕子》、 《嘀哩嘀哩》、《春曉》等。在教學欣賞曲《嘀哩嘀哩》時,我想到首先要讓學生感受「春 天」體驗「春天」的美,能充分感受春天的氣息,用眼睛抓住春天的美好,學會聆聽大自然 的音樂。為了讓學生走進春天感受氛圍,我在欣賞前先組織學生以「春」為主題展開討論, 參與討論春天的種種趣事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然後聽優美的歌聲《嘀哩嘀哩》去發掘春天的 美,還可以自己編唱春天的歌曲。經過前面的體驗,學生很自然的進入角色,歌曲唱的異常 動聽感人,這是他們自己找到的春天的聲音,我認為這是對欣賞歌曲最好的理解。 音樂和舞蹈是擅長抒情的藝術,舞蹈在創作表演過程中總是離不開 音樂的。舞蹈通過動作來表現音樂的形象、情緒、旋律等,它具有可視 性,能更直觀地被人感知,能更形象地解釋音樂,使人更容易感受、體 驗、理解音樂,從而達到欣賞、感知音樂的目的。動是學生表達自己對 音樂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愛的方式。在欣賞樂曲後,給學生創造 動的機會,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動作來表達自己對樂曲的理解,充分利 用他們好動的特點,動靜結合,通過動來激發他們欣賞音樂的興趣,引 導他們加深對音樂形象的聯想和對樂曲的理解,在參與中得到愉悅和美 感。例如在欣賞《鍾錶店》時,請學生隨著音樂的第一段有節奏地模仿 各種各樣的鍾做動作,如眨眼的貓頭鷹鍾、點頭的小雞吃米鍾、搖擺身 體的不倒翁鍾等,來表現出時鍾均速走動的節奏。還可以結合故事欣賞 音樂,結合音樂來進行情節性的故事表演。如《龜兔賽跑》等,鮮明的 音樂形象、有趣的故事情節、個性化的音樂主題,使學生能夠自覺主動 地走進音樂,喜愛音樂。 音樂欣賞課不一定只坐在那兒聽,可以適當地讓學生動起來。學科 綜合是一個讓學生動起來很有效的辦法,包括音樂與美術、音樂與文學 語言、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綜合。在實施過程中,應把握好以音 樂為教學主線,用其他學科的內容來加強對音樂的感受、體驗,把握好 「度」讓它更有效地為音樂欣賞課服務。在我給學生欣賞過一段音樂後, 學生會用相應的圖示表現出來,有時書中圖示或者線條已經給出,供大 家選擇;或者讓學生們根據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創造性地畫出適合音樂情 感的線條、圖像、色塊等等,別人猛一看還以為是一節美術課呢,可是 這種教學方式有其獨特的審美教育的作用,比老師講述給學生音樂的內 涵以及情感更能激發學生對音樂本身的喜愛,也更能說明學生的內心世 界對樂曲的理解。例如:我在教學《杜鵑圓舞曲》時,學生初聽時用線 條、點和圓圈來表示初次印象。復聽是我給他們講了挪威的森林、圓頂 的尖頂的小房子、唱歌的杜鵑鳥、清新的空氣 他們的好奇心一下子 提了起來,他們的繪畫紙上多了流動的波浪,他們告訴我這是聽到的在 唱歌的杜鵑;多了很多斜紋,這是感覺到田野上有微風吹過;多了小房 子,還在房子裡面畫了小鳥 我不由感嘆,是音樂使他們產生了如此 豐富的想像。 音樂欣賞課不一定只坐在那兒聽,可以適當地讓學生動起來。學科 綜合是一個讓學生動起來很有效的辦法,包括音樂與美術、音樂與文學 語言、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綜合。在實施過程中,應把握好以音 樂為教學主線,用其他學科的內容來加強對音樂的感受、體驗,把握好 「度」讓它更有效地為音樂欣賞課服務。在我給學生欣賞過一段音樂後, 學生會用相應的圖示表現出來,有時書中圖示或者線條已經給出,供大 家選擇;或者讓學生們根據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創造性地畫出適合音樂情 感的線條、圖像、色塊等等,別人猛一看還以為是一節美術課呢,可是 這種教學方式有其獨特的審美教育的作用,比老師講述給學生音樂的內 涵以及情感更能激發學生對音樂本身的喜愛,也更能說明學生的內心世 界對樂曲的理解。例如:我在教學《杜鵑圓舞曲》時,學生初聽時用線 條、點和圓圈來表示初次印象。復聽是我給他們講了挪威的森林、圓頂 的尖頂的小房子、唱歌的杜鵑鳥、清新的空氣 他們的好奇心一下子 提了起來,他們的繪畫紙上多了流動的波浪,他們告訴我這是聽到的在 唱歌的杜鵑;多了很多斜紋,這是感覺到田野上有微風吹過;多了小房 子,還在房子裡面畫了小鳥 我不由感嘆,是音樂使他們產生了如此 豐富的想像。 音樂欣賞課不一定只坐在那兒聽,可以適當地讓學生動起來。學科 綜合是一個讓學生動起來很有效的辦法,包括音樂與美術、音樂與文學 語言、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綜合。在實施過程中,應把握好以音 樂為教學主線,用其他學科的內容來加強對音樂的感受、體驗,把握好 「度」讓它更有效地為音樂欣賞課服務。在我給學生欣賞過一段音樂後, 學生會用相應的圖示表現出來,有時書中圖示或者線條已經給出,供大 家選擇;或者讓學生們根據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創造性地畫出適合音樂情 感的線條、圖像、色塊等等,別人猛一看還以為是一節美術課呢,可是 這種教學方式有其獨特的審美教育的作用,比老師講述給學生音樂的內 涵以及情感更能激發學生對音樂本身的喜愛,也更能說明學生的內心世 界對樂曲的理解。例如:我在教學《杜鵑圓舞曲》時,學生初聽時用線 條、點和圓圈來表示初次印象。復聽是我給他們講了挪威的森林、圓頂 的尖頂的小房子、唱歌的杜鵑鳥、清新的空氣 他們的好奇心一下子 提了起來,他們的繪畫紙上多了流動的波浪,他們告訴我這是聽到的在 唱歌的杜鵑;多了很多斜紋,這是感覺到田野上有微風吹過;多了小房 子,還在房子裡面畫了小鳥 我不由感嘆,是音樂使他們產生了如此 豐富的想像。

❷ 「感受與欣賞」教學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問題

「感受與欣賞」教學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問題?


「感受與欣賞」是中小學音樂課程的重要教學內容,也是培養青少年音樂興趣、開闊藝術視野、發展音樂感受和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音樂感受能力是各個領域音樂學習的基礎,歌唱、演奏和創造等音樂學習都離不開聽覺能力的培養和發展。


欣賞教學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以音樂為本,從音響出發,以聽為主。


音樂感受能力和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當然都不可能離開音樂、音響和聽覺,傾聽音樂是音樂欣賞的主要方式。音樂欣賞固然需要某些「非音樂」因素的輔助,如有時需要用語言文字、圖像畫面等引導學生欣賞音樂,但這些輔助僅僅是一種媒介,而「傾聽音樂」則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目的。因此,我們提供給學生們欣賞的音樂應是最優秀、最有代表性、最能激發學生美感的經典作品。應該是優秀的演奏和演唱,最好的音響品質和優美清晰的畫面,這樣才有利於激發學生濃厚的音樂興趣,獲得美好的音樂享受,並因而養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逐步積累感受與欣賞音樂的經驗。從這個意義上說,欣賞教學的中心點是「聽」,教師應緊密圍繞「聽」來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不要因為採用了過多的「輔助形式」而偏離「傾聽音樂」這個主要環節。


(2)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參與」音樂、體驗音樂。


中小學欣賞教學適應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易持久的特點,盡量採用綜合性的音樂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調動身體的各種感官,全身心地「投入」音樂。圍繞欣賞音樂,結合音樂的各種要素,採用歌唱、演奏、身體動作和表演等方式,「參與」到音樂中去。也就是說,音樂教學要注意發揮「通感」的作用。例如,唱一唱欣賞曲的主題或主要片斷、用樂器演奏樂曲主題或片斷,熟悉、背記音樂主題。再如,結合音樂進行身體動作或表演,可以隨音樂節拍踏腳、拍手、做各種即興動作和舞蹈表演等。教師採用這種綜合性的、生動活潑的欣賞教學方法,避免依靠過於單調的聽覺和語言講述使欣賞教學呆板乏味的現象。


(3)注意激發學生的想像、聯想和創造能力。


欣賞教學中要使學生將生活經驗與音樂作品的表現手段聯系起來,促使他們產生豐富的聯想和想像。音樂欣賞教學啟發學生的豐富聯想和想像,可以有三種方式,一是由描繪性音樂引發聯想,二是由情節性音樂引發聯想,三是由音響感知與情感體驗引發聯想和想像。前兩種方式相對淺顯、易懂,也較容易收到效果,適合小學低年級教學使用,後一種方式需要學生結合自身一定的生活經驗和較高的欣賞能力,更適合小學中、高年級和中學教學使用。教師可藉助生動形象的故事、詩歌、語言以及錄像、圖畫、幻燈等,為學生在生活經驗和理解音樂之間架起聯想和想像的橋梁;還可以採用比較的方法,如不同音樂情緒的對比,不同音樂表現手段的對比,不同演唱、演奏形式的對比等;還可以引導學生用詩歌、短文和圖畫等形式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和體會。所有這些活動都要尊重學生的獨立感受與見解,鼓勵學生勇於表達自己的審美體驗。


(4)教師的講解、提示,力求簡明、生動,富有啟發性。


教師依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音樂基礎,對欣賞曲進行一定的講解和提示有時是必要的,如作品音樂創作的時代背景、作曲家所屬的風格流派、創作意圖、音樂主題及其發展變化、樂曲的結構等相關音樂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講解應力求精簡、生動,注意講解的時機,多啟發學生傾聽音樂後積極思考和主動表達。有時可引導學生先傾聽音樂,再作探索,最後由教師作必要的講解和引導。

❸ 在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

一、運用情感教學,體現審美教育音樂的情感性表現在:它能使人心靈迸發出火花。(貝多芬)節奏與樂調具有最強烈的力量浸入心靈的最深處。(柏拉圖)人們常說:「音樂是語言的盡頭」,也就是說音樂能夠靈活、准確、細膩地直接表達人的內心情感世界,是人主觀情感的一種審美體驗。以音樂藝術為媒介,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是具有情感性特徵的。它通過「訴訴心靈的精神、洋溢的情感以及聲音所顯示出這種內容精華的表現」來實現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創造和表現、感受和體驗、鑒賞和評價等能力來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和情感體驗,完成對學生的審美情感教育。音樂是情感藝術,表情的音樂藝術最基本的表現功能,是音樂的靈魂。離開了情感的體驗與抒發、感知與表現也就不是音樂了。我國古代《樂記》中記載「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著名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說:「音樂是人類情感的速記」。而偉大的導師恩格斯則說:「把人類情感中最崇高和最神聖東西,即最隱深的秘密揭露出來,並且表現在音響中。」音樂是人類共同的情感語言,不論國度、民族、種族、音樂都可以成為人們心靈溝通的工具。在音樂教學中應從表情開始,並要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只要有音樂,就一定有情感的反映。表情不是在學會唱歌,學會演奏之後硬加上的,也不是沒有樂感的各種音樂記號的機械音響的再現,它既不是歌唱(演奏)者的外部表情的搖頭晃腦,又不是毫無音樂美感的音符堆砌。 音樂的表情是發自內心地對音樂情感的體驗和抒發,是把全身心對音樂內涵與外延的感知、理解與體驗轉換為音樂形象的再造藝術的過程。也正是在這種對音樂情感的感知、體驗、表現與創造的音樂實踐中使學生受到音樂的啟迪,獲得審美能力,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二、運用感知教學,體驗審美教育感知即「聽、感、動」的總稱。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對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審美教育的核心,是審美的要點。」音樂美的表現存在於音樂藝術形象之中。沒有美的形象就沒有藝術。音樂形象產生的過程就是音樂實踐、音樂學習、音樂創造的過程。沒有對音樂藝術實踐中音樂美的感知與理解,就無法實施審美教育。 聽是感知和理解音樂的前提條件;聽是音樂藝術實踐中最重要的過程。音樂是聽覺藝術,這就決定了音樂教學的一切音樂藝術實踐都必須從聽入手,在聽的基礎上進行,也決定了音樂必須把培養學生良好而敏銳的聽覺放在首位:離開了「聽」就無法學習音樂;離開了「聽」音樂就不存在了。馬克思曾說過:「對於不辨音律的耳朵來說,最美的音樂也是毫無意義的」。音樂教學的全部內容都離不開音樂聽覺的感知與體驗、分析與理解。在實際的藝術效果中感知與理解、認識與掌握富有音樂靈魂的活生生的音樂知識。例如:在學習音的高、低、長、短時就必須首先讓學生用聽覺去感知、聽辯出音的高、低、長、短;在學習音符名稱與其時值關系時,不是靠單單的講解去認識,而重要的是用耳聽、用手、用腳的動作體會各種音符的時值及其之間的關系;在學習調式時則需通過耳朵的聽辨,感知某一調式的特點,而後總結出什麼是調式,重要是從聽覺中明白。音樂都不是直接可以講明白的,必須在聽的基礎上有所真正的感知與體驗時才明白。中小學音樂教學所接觸不是純理論知識,而是具體形象化的音樂作品、是動的音樂、是有生命的音樂、是有情感的音樂。三、運用實踐性和創造性教學,體驗審美教育音樂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活動。無論是參與音樂創作、音樂表演、還是參與音樂鑒賞,都需要人們展示出生命的活動。實踐創造也體現了音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的特徵。體現音樂審美教育的實踐性,首先是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學生失去了學習音樂的興趣,也就失去了積極參與音樂學習實踐的動力。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心靈感受。由於一些原因,相當一部分中小學生產生喜愛音樂卻不喜歡上音樂課的心理狀態,就談不上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中。在音樂教育教學中,興趣可以構成一種審美的本質力量。「快樂式」教學賦予音樂教育強大的生命力。通過音樂學習的實踐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音樂表現能、音樂鑒賞能力、音樂創造力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完成美感的實現。四、運用形象性教學,體現審美教育藝術教育是以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為基礎內容的。音樂藝術也正像其他藝術一樣,如:文學、繪畫、雕塑、建築學一樣,通過藝術形象反映現實,給人以最大的審美享受。任何一部音樂作品都有一個具體的形象來用音樂表現。雖然音樂沒有「對現實的直接描繪」,但盡管如此,在音樂中仍然具有極為深刻和有力的反映著現實世界。人的感受和思想世界在音樂中得到鮮明的、最激動的直接體現。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通過音樂的語言、旋律、節奏、調式、調性和聲、復調等變化來塑造獨特的音樂形象,從而達到音樂教學中形象美的審美教育。

❹ 怎樣唱會歌,音樂欣賞教學的基本要求學習心得和感悟

怎樣唱歌會音樂欣賞教學的基本要求學習心和領感悟的到我認為你可以在網上學習

❺ 小學美術應該講點什麼注意事項具體點的回答!!

第6課 詩配畫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讓學生感受詩配畫的意境美。
(2)、了解詩配畫的有關知識。
(3)用所學知識為詩歌配畫,體驗詩配畫的創作過程。
學習內容:
教學重點:用「水墨畫形式」進行詩歌配畫。
教學難點:詩配畫畫面意境的獨特表達。
教學過程:
1、課前准備:水墨畫工具材料(如毛筆、墨汁、國畫顏料等),水墨畫圖片欣賞資料、示範畫。
2、教學導入:
教師出示欣賞圖片,提出問題:
(1) 這些畫與平常的畫有什麼不同?
(2) 畫面和詩句有何聯系?
(3) 畫面是如何表達詩的意境的?
學生分小組討論後,用自己的語言表述。
3、教師示範:以元朝王冕的《墨梅圖》為例,邊畫邊講解詩配畫的過程。
4、課堂練習: 用水墨畫形式,表達自己喜歡的一首詩。教師適當給予學生水墨畫技法指導。
5、課堂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點評」相結合的方法,並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展覽。
教學後記:
學生畫畫時,可以通過創造發揮,自發地找到表達自己情感的方法。在他們遇到困難時,教師給予必要的指點和提示,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和錯誤,不必忙於糾正,要相信孩子們的出人意料的創造力!

第7課 看新聞,畫新聞(二教時)

教學目標
情感領域: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看新聞的習慣,關注社會、關注世界。
認知領域:根據所看新聞,學會用畫面表達事件,傳達見解。
操作領域:對重大新聞的場面進行有主題的繪畫,畫面表面別具一格。
學習內容:
教學重點:組織畫面,抓住新聞關鍵,以精彩的畫面表現新聞場景。
教學難點:構圖形式要讓人對新聞事件一目瞭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課前准備:繪畫工具,國內外重大新聞的圖片、圖像資料。
2、教學導入:
觀看圖片資料,師生共同探討最近國內外重大新聞,確定繪畫主題。
(1) 最近有什麼新聞?哪些你認為比較重大?
(2) 你喜歡哪類新聞?怎麼表現?
(3) 學生講述所選新聞的大致內容,討論後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感受。
3、欣賞:欣賞課本上的范圖,共同分析畫面為何如此生動?並說說你對畫面的理解。
4、 課堂練習:
(1) 構思創作,初步繪制;
(2) 交流創意,互相促進。
學生展示自己的草圖,講述意圖。

第二課時:
1、 組織教學。
2、 交流:學生介紹上節課作業構思,並設想最後的表達效果。教師介紹一些小技法。如:水彩筆「點彩法」、彩色鉛筆「明暗法」等。
3、 學生作業。
教師巡迴指導學生作業,使學生作業更豐富生動。
4、 小結:
展評學生作業,學生互評(可評出「畫面生動」獎、「印象深刻」獎等)、教師點評。
教學後記:
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因勢利導,拓寬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使學生能對身邊發生的事關心和思考,有自我獨特的見解。

第8課 作文插圖

教學目標:
情感領域: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形成綜合學習的能力。
認知領域:使學生學會合作,體驗探究、發現、創作的愉悅與成就感,激發學習美術的興趣。
操作領域:了解插圖及其運用,作品設計新穎、獨特。
學習內容:
教學重點:要求在作文的關鍵段落畫插圖,可畫出作文所描述的主要形象,也可畫文中的精彩片段。
教學難點:怎樣用形象來表現作文中的精彩片段或主要形象。
教學過程:
1、課前准備:師生共同收集帶有圖文的書籍,准備繪畫工具等。
2、教學導入:
(一) 學生展示收集的圖文資料(雜志、學生讀物等)。
師:這些圖文資料的特點是什麼?(圖文相配合)
師:你們覺得文字中配上圖畫美嗎?為什麼?
(二) 教師展示文學作品。
(1) 放一段文學作品錄音,讓學生感受文學之美。(要求學生可加上自己的聯想來描述作品中印象最深的地方)
(2) 欣賞文學作品中配的插圖。
3、欣賞:欣賞課本上的范圖,使學生了解作文插圖的拓展性。
4、課堂練習:
(1) 學生選擇作文,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其他人的,選出自己感興趣的部分。
(2) 學生構思插圖,鼓勵學生將與眾不同的想法用畫筆表現出來。
5、拓展:除了給作文插圖外,也可先畫圖再構思作文,鍛煉學生的逆向思維。
6、課堂評價:形式不拘,自評、師評等。
教學後記:
純粹讓學生作文插圖,他們覺得枯燥,可改變教學模式,讓學生換一種方式來學習,寫寫畫畫、畫畫寫寫,會增加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❻ 怎樣培養學生小學美術的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

怎樣培養學生小學美術的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
在美術教學中,如何讓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美術課程要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教師要創設一種可以讓學生聽、視、感、觸的環境、氛圍,以激發、感染、陶冶、誘導學生的情感。在教學實踐中想方設法創設情景,營造積極、互動的課堂生活,多渠道地刺激學生感官,能夠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興趣和慾望,給思維以動力,使整個課堂教學在和諧自然的過程中,為此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

一、創設多樣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從中感受美
「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缺少的是用心去感受。」學生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往往不注意觀察,無法感受生活中的美。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藝術性等特點設計生動優美的畫面,讓學生從中感受美。例如,進行《圖案之美》一課教學前,我搜集了生活中有關裝飾的漂亮圖案,製成課件,教學時為學生播放,使學生走進裝飾圖案的海洋,看到了植物圖案,人物圖案,風景圖案……通過課件演示,讓學生不僅感受到了圖案的創意與設計美,還使學生發現了身邊平時沒有感到的美所蘊含的文化,自然激起了學生對圖案的喜愛之情。把學生置身於一個有聲有色有情有景的藝術氛圍里,使學生的情緒受到感染,滿足了孩子們的心裡需求,符合學生的心理習慣,令他們耳目一新。在欣賞達芬奇的作品《蒙娜麗莎》的時候,當學生一見這幅作品時,腦海里立刻會對蒙娜麗莎那謎一樣的微笑產生興趣。然後引導他們去聽音樂中對蒙娜麗莎的歌頌,使學生在視聽盛宴中感受到作品的美。
美術在培養人的高尚情感及審美趣味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並不是所有的人在美術面前都能有所感悟,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術教育。如果教育的方式適合,它們就會用美來浸潤心靈,使它因此美化;如果沒有這種適合的教育,心靈也就因此而醜化。」美術教育對於培養學生美好的心靈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二、學生主體的直接參與,才能激發學生欣賞美的情趣
美術欣賞教學具有認識、教育、審美三個教育功能,是提高學生藝術修養的重要途徑。以往上欣賞課,我總是一味地強調作品的歷史意義和作者的情感態度,並硬要學生能夠理解、接受。即使教師分析得頭頭是道,無懈可擊,學生也只會聽得雲里霧里,索然無味。可想而知,學習效率很低。我們知道學生的學習活動不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只有學生主體主動積極參與才能調動學生自身的創造潛能,欣賞活動必須依賴學生主體的直接參與,才能激發學生欣賞的情意,獲得深刻的體驗,這樣才有利於學生欣賞能力的養成。因此「欣賞」不僅是指以愉悅的心情觀看美術作品,而且還要了解美術作品中形式美及作品的含義。幾年的工作實踐發現美術欣賞課,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美術鑒賞能力、審美能力,提高審美品位等審美素質的重要空間,孩子們審美快樂的獲得與美術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達成同樣重要。它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的一部分。
此外,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經常對我的學生進行隨堂欣賞,引導他們去欣賞生活中的美,比如在上《樹上樹下》一課時,就帶領學生到校園里走一圈,欣賞一下校園里多年的柳樹、形態各異的花樹,這樣既加強了他們的直觀認識,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教育,又有利於之後的教學。學生在這種教學情景中自覺、自主地去感受、去探索、去交流,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樣才能獲得更大的美術教學效應。在進行欣賞課《傳神寫照——中國人物畫》一課教學時,我運用課件,引導學生欣賞古代及近現代的人物畫作品,使學生領悟到古近現代的以形寫神、再現場景、隱喻現實、見證歷史及表達感受的不同繪畫風格,提高了自己的審美素養,激發了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感。從心靈深處接受了美的教育,美的熏陶。

三、授課手法豐富多樣,讓學生創造美
1、 激情引趣,培養創造美的意識。
人們都知道興趣是人的重要的個性心理特徵之一。它是人們力求探索某事物並帶有強烈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世人的認知活動的動力來源。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努力設計好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特別是教學的導入,讓學生學得主動,假如青少年學習對他毫無興趣,完全是強制性被迫學習,就會扼殺學生的學習意願。美術課的教學任務是向課堂四十分鍾要質量,也是組織學生上好美術活動課的重要場所陣地。因為美術活動課是豐富孩子的美育生活,拓寬審美境界,誘發審美情感,培養學生多種能力的有效途徑,而美術課活動可以通過欣賞,構思,創作為主線,利用所學畫剪,貼,撕,卷,拚等製作為主要方式,採用有特色的新穎有趣,實用性很強的內容和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教學生。讓學生在活動課中「活」起來「動」起來,主動活動,手腦並用,增進學生直接經驗,有目的針對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願意,喜歡參與,重視學生構思設計,創造和評價,調動學生多種感官能力,使學生的想像,思維,動手得到發展。在原有基礎上進步的同時把學習當做一種樂趣,才能激發創造力,在設計活動課中,我先從總體上理解和把握基礎教材的特點,在遵循教學目標和要求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動手創造能力,充分發揮學生在鑒賞,審美和動手等方面的能力。例如《一目瞭然》這課的教學中,孩子們發揮想像力,結合剪、貼、畫設計貼近生活的圖標。使課堂教學內容成為活動課的有機組成部分,巧妙將興趣和操作有機結合起來,注重形式的多樣化,趣味化,使學生自己創作作品,通過活動,使學生更好理解和掌握了知識。
2、讓教具助陣,使學生們在愉悅中創新。
教具是產生愉悅課堂氛圍的潤滑劑,設計教具,凸顯教具的直觀形象、新穎而有趣,讓學生徜徉在玩與學之間,有助於學生體驗美術的樂趣,從而愉快地、積極地、主動地去探索。例如在《三原色三間色》一課的教學中,我用彩色透明糖紙剪了三個圓形,然後交叉重疊組合,出現間色,體驗色彩的變化。運用糖紙重疊組合的游戲給學生耳目一新的視覺感覺。雖然是一張普通的糖紙,但是通過學生游戲化的學習,幫助學生理解了原色和間色的關系,簡單易行又輕松愉快。

3、促進個性,逐步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大自然是美術表現的豐富源泉,我們要通過各種途徑為他們創造用感官去接觸外界事物的機會,鼓勵他們多聽、多看、多摸、多嘗、多想,從而達到發展感官、增長知識、開闊眼界、豐富想像,才能夠畫出富有個性化的作品。例如在教學《神奇的太陽》時先讓學生想像,有的學生說太陽是圓的,有的說太陽是偏的,有的說太陽是七彩的,有的說太陽是笑眯眯的……有個學生說:「萬物生長靠太陽,所以太陽下面長滿了果實。」於是我順著他的思路往下引導,太陽是圓的,太陽下面長滿了什麼?學生你一言我一語說了很多:有蘋果、梨子、香蕉、枇杷、西瓜……學生在創作時,在太陽的下面畫滿了各種水果,還加了很多各種各樣的葉子,真是太神奇了。

4、採用現代多媒體,提高審美能力。
烏申斯基曾經說過:」孩子們是憑形狀、色彩、聲音和一般感覺而思考事物的,假如有人強迫他們用其他方法來思考事物,那麼他就會有害脅迫學生的興趣和天性。課堂教學是一個立體的流動過程,包含著多重矛盾關系,要是這個過程成為一個優化的過程,要使它符合教育關系的規律與要求,並成為一個美的載體,首要任務是構思制定美育計劃,在傳授知識與審美教育中注重美術學科的思想性、情感實踐、創作等因素的統一,也是將表現形式的內在美和具體操縱技能更加統一起來,打破長期學生照樣臨摹和對事物進行寫生的傳統教學方式,要做到「 寓教於美」就是滲透美育觀念同時,有效的運用現代電教媒體,用直觀、生動、形象等特點以可看、可聽、可靜、可動,以其鮮明的色彩,生動的形象、悅耳的聲音增強學生的注意和陶冶,學生在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培養同時,將基礎知識的傳授、基本技能訓練和美術教學中的美育教育融為一體。例如在上剪紙課時,首先根據內容制定由淺到深的教學實施計劃,精編教案步驟,通過電教媒體展現民間剪紙的特點,及了解南北剪紙的特點和表現技法,從直觀去了解剪紙的造型方法,一般陰陽刻法,接著再用投影儀展示剪紙構圖方法,讓學生直觀掌握剪紙的基本要求, 從而調動學生濃厚興趣,讓學生從眼前展示的作品體會到民間藝術的魅力和濃厚的鄉土氣息。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靜態美、動態美利用電教手段和有趣的導入方法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各種積極心理因素參與審美活動,從而產生意想不到的美術效果。

5、注重營造和諧課堂拓展教學空間,讓學生創造美。
例如《校園寫生》這一課的教學意在讓學生了解風景寫生的畫法與步驟。該課要求用兩課時完成,第二課時主要表現畫面的明暗。教學時我設計利用投影片配合講課,既復習了上節課內容(定位、畫基本形、畫輪廓),又明確了本節課的任務(畫明暗)。我將這四個步驟分別畫在四張投影片上,再將四張投影片連為一體。演示時,首先復習上節課的內容(定位),在第一張投影片的基礎上展示第二張投影片——畫基本形、第三張投影片——畫輪廓,引入新課後,我再重點講評第四張投影片——畫明暗,並指出輪廓(如房屋的暗面,樹的暗面等)都用線條按結構排列,線條的勾勒要有疏、密、重、輕、遠、近之分。因此學生們能夠由淺入深地領悟和把握本課的知識點。
總之,要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提高他們的創作能力,讓他們在美術教學中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讓他們大膽地表現自我,大膽地異想天開,大膽地創新,是我們共同追求的目標。在美術教學實踐中,可以千方百計把美術課的授課內容轉化為可看、可聽、可學的材料,由易到難、由遠到近、由抽象到直觀,讓學生體驗和感悟美術,更有利於學生審美能力的形成。利用多種多樣的表現手段進行美術課教學,可以使學生充分地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拓展了美術課堂學習的空間,實現了最優化的課堂教學。

❼ 如何在欣賞教學中提高學生感受鑒賞音樂能力

音樂能抒發抄人們生活襲中的喜怒哀樂和綿綿情思,能激勵人們的意志,凈化人們的心靈,因此,音樂和美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本文從兩個方面論述了在音樂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感受美、鑒賞美的培養和訓練,最終提高學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文章引用了許多名人名言、生動事例以及教師在教學中學生的真實表現和反應,通過對大量中外音樂作品的欣賞、學習與分析,鍛煉和提高了學生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從而促進其自身整體精神素養的提高,使學生感受美好生活,產生熱愛生活、建設美好生活的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培養和提高學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❽ 闡釋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現代教學觀認為:教材不是學習的唯一憑借,應該利用教材,挖掘教材,超越教材。同時,學生對教材的感悟不是老師能夠講出來的,而是在語文閱讀的實踐中積累感悟的。
葉老提出:「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就是強調抓住詞語的理解和感悟。語文是以字詞為載體,讓學生在語言藝術的寶庫中尋幽探勝,含英咀華,通過積極的智力活動,通過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去體會語言高手們怎樣做到「意能稱物,詞能逮意」,領悟語言的神韻和妙境,養成對語言的強烈興趣,磨礪敏銳的語感。
我們在學習《飛奪瀘定橋》一課時,從課文的題目著手:讓同學們猜一猜,你從題目中知道了什麼?你還想知道什麼?課文可能寫了什麼?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什麼用「飛奪」,而不用「走過、越過」?從學生的學習中,逐步知道,這「飛奪」突出了紅軍的急速、神奇和通過這座橋的難度。
每個學生的良好語感不是在一朝一夕就形成的,而是通過每一次的積累,達到良好的語感狀態。著名的特級教師賈志敏老師就是這個方面的榜樣。從學生的每一句話中,幫助他們實現良好的語感積累的過程。
於永正老師說:「文如看山不喜平。」在一篇文章中蘊涵了作者的「情」、「理」和「法」,讀者怎樣把作者的觀點變成影響學生的、實現學生自我教育的過程呢?朗讀是學習語文的根本之法,葉是教語文的根本之法。情,要在讀中悟;理,要在讀中悟;法也要在讀中悟。但這個「悟」,是學生主動探索的過程,是學生自主的體驗,而不是老師的包辦代替。這正是新語文觀的要求。
《學會生存》中說:「現代教學,同傳統的觀念與實踐相反,應該使教學適應學習者,而學習者不應屈從於預先規定的教學規則。」我們在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感悟時,應該是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過程,而且是不同學生的不同感受,正如「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一樣。
在這讀的過程中,實現語文知識的積累,語言的積累,更重要的是生活的積累和感受的積累。這語感是其中的一部分。
深思《語文課標》的內容,聯系實際的需要,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也可以這樣說:給每個孩子一個金色的童年,給每一個學生留下美好的記憶,是為了把孩子教出靈性來,讓他們玩出靈性來。
這美好的記憶從哪些地方來呢?應該從大量的美文中來。在閱讀大量文章的過程中實現語感的積累,實現語文知識的積累。關於大量的閱讀,在《語文課程標准》中這樣規定:「小學第一學段,閱讀量不少於5萬字;第二學段閱讀量達40萬字;第三學段,閱讀量達100萬字。六年中閱讀量不少於145萬字,達到400萬字。」也就是說,小學語文必須通過大量的閱讀,積累豐富的語言、豐富的經驗、豐富的積累和善於用腦子所產生的智慧。這就是學習所達到的靈性。
朗讀中,還要求背誦規定的篇目的詩文。從大量的語言實踐里,體會言語中所蘊涵的東西,積累語感。在讀中,要細系品味。葉老說:「我們讀一篇東西,無論詩文詞曲,總要像吃東西一樣細細咀嚼,一句也不輕易放過,一個詞兒也不隨便對付,才能達到透徹地理解。所謂欣賞,是以透徹地理解為基礎的,理解不透徹,即使多少能欣賞點兒,總不免遺漏若乾地方,沒有把滋味辨出來。」這樣的閱讀過程,同樣培養了學生的人生態度,又豈止是學習語言文字呢?

❾ 學習音樂欣賞課後的感想和啟發,1000字左右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音樂興趣,擴大音樂視野,提高音樂感受、理解、鑒賞能力以及發展想像力,豐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徑與手段。音樂欣賞的能力不僅是一個人的審美修養重要標志之一,也是文化素質水平的標志之一。音樂欣賞對學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任何教學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下面就針對新教材談幾點心得。

一、由表及裡,由淺入深教學

音樂欣賞教學程度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經過一個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發展過程我們的音樂前輩黃自先生認為音樂欣賞時,欣賞者要經過這么一個心理反應過程:感知外部音響→開展想像聯想→得到情感共鳴→理解認識。所以欣賞教學時必須遵循這一心理反映過程,引導學生逐漸由低層次的直覺欣賞向高層次的情感欣賞,理智欣賞方面發展。這樣既符合心理反映過程,也有利於欣賞教學。

二、欣賞教學時精講多聽

首先欣賞是通過聽覺來感受的。要使學生理解音樂作品,首先對音樂表現手段要有靈敏的感知能力,達到這一要求必須要通過大量的音樂欣賞才能完成。語言是不可能代替音樂,表現作品的,因為音樂作品都可以從不同高度、角度和深度去領悟。我們知道,即使是同一首作品,同一觀眾(聽眾)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心境之下對作品的感受都回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學中,不能離開音樂的藝術形象而作繁瑣冗長的講述,因為如果講述過多,必然把學生的注意力分散,同時也阻礙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必要的作品分析和知識介紹應該主動、精練、富有啟發性,目的在於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樂上來,通過師生間的討論,聽賞等共同活動,使學生深入體會作品的思想內容。

三、對比教學,靈活多變地設計不同課型

將題材,演唱(奏)形式及作品曲式與題裁等異同點明顯,易於對比地安排在一起進行教學。這樣能使學生比較准確地感受領會不同音樂作品所表達的不同思想感情,同時還能使學生更為深入地理解音樂,並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了解音樂表現的規律。

1.以題材為中心設計課型 以某一題材為中心,將不同表演形式的音樂、音樂作品組合在一起,進行音樂欣賞教學。能使學生從不同表演形式的音樂作品欣賞中,集中體會,理解音樂家是如何運用不同音樂表現手段來表現共同的音樂與主題的。

2.以演唱(奏)形式為中心設計課型 這一課型將同一音樂表演形式、內容、主題不同的音樂作品組合在一起開展音樂欣賞教學。如以「獨唱」為中心的音樂欣賞課,就可將男聲、女聲、童聲等不同聲,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風格等形式的獨唱曲組合起來進行教學。這樣除有利於學生學習,了解不同表演形式的經典音樂作品,拓寬音樂視野。

3.以作品曲式與體裁為中心設計課型 這一課型將同一曲式結構或樂曲體裁的音樂作品組合在一起進行教學。如以「一段體」為中心或以「進行曲」、「變奏曲」等為中心開展音樂欣賞教學。這樣做有助於學生了解曲式、體裁等有關音樂知識,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充分了解到音樂內容與音樂表現形式的相互關系,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音樂的形式美。

四、音樂欣賞教學時充分調動學生的想像,聯想等能力

想像和聯想是音樂欣賞者必然產生的心理現象,是欣賞教學中帶有創造性的心理活動。在欣賞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啟發他們對音樂的豐富想像力,引導他們准確地體驗音樂情感。

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把自己體驗到的音樂情感、想像到的音樂形象或意境,用寫詩、寫散文、寫聽後感、畫圖畫等方式表現出來。這種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聯想、想像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及藝術表現能力。採用這種方法,一定要精心引導,而且還要有較充裕的時間。在教學中,既要注意啟發學生的想像、聯想能力,又應注意教師的指導作用。由於學生的年齡、知識水平、審美經驗等的限制,他們的聯想和想像往往會與音樂的基本情緒和內容有一定的差異,這就需要教師的精心指導。

❿ 怎樣開展音樂欣賞課教學

音樂欣賞是提高幼兒藝術素養和審美認知、審美情感的重要途徑。幼兒園的音樂欣賞教學,是幼兒通過傾聽音樂,對作品進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鑒賞的一種審美活動。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途徑,幼兒音樂欣賞活動的實質就是情感的審美,因此,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活動應始終把握一個「情」字,使幼兒在與音樂的對話中,體驗情緒,表達情意,表現情感,從而達成陶冶情操的目的。
一、以了解為前提
幼兒音樂欣賞教學的情緒體驗應建立在兩個「了解」的基礎之上。
一是了解幼兒。幼兒是欣賞音樂的主體,因此所選擇和提供的欣賞素材必須與幼兒的認知經驗、情緒體驗相吻合。如,《梁祝》是我國膾炙人口的民族音樂,其中的《化蝶》片段優美舒緩、回味無窮,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解讀,幼兒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小班可以通過PPT演示,讓幼兒感受蝴蝶翩翩起舞的情境,並通過模仿蝴蝶飛的動作感受樂曲優美的意境,在動靜交替中達到欣賞的目標;中班重點在於引導幼兒感受音樂中兩只蝴蝶相知相伴、相親相愛的情感,並通過欣賞活動感受樂句的起始;大班則重點引導幼兒展開豐富的想像,通過語言、動作來表達和表現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
二是了解作品。音樂欣賞以優秀的音樂作品為載體,幼兒的情緒體驗也是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呈現出來的。優秀的音樂作品凝聚著作者崇高的思想感情、偉大的品質和感人的藝術美,但並不是所有的音樂作品都適合幼兒欣賞。同樣以《梁祝》為例,我們一般選擇《化蝶》片段,而很少選擇《抗婚》片段,主要原因即在於「抗婚」所表達的奮爭、無奈、悲憤交加的情緒遠離了幼兒的生活經驗,是幼兒難以理解和感受的。
二、以對過程的關注為要旨
關注幼兒情感體驗的過程。音樂以其博大的情感魅力凈化著我們的心靈,美化著我們的行為,因此在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中,我們不能僅僅關注音樂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而更應該重視幼兒健康豐富的情感的培養。
大班音樂欣賞活動《漁舟唱晚》中,在幼兒首次欣賞時,由教師獨奏古箏曲《漁舟唱晚》,讓幼兒從視覺和聽覺上感受古箏曲時而婉轉柔和、時而鏗鏘有力的特點。第二次欣賞時,教師運用音畫結合的多媒體技術讓幼兒感受樂曲所表達的情緒,樂曲開始部分,展現給幼兒的是日出東山、寧靜的湖泊、搖曳的漁舟的動人畫面,聽到的音樂是一段自由節拍的引子,古箏的聲音悠遠回環,營造出清晨湖畔波光粼粼、水鳥棲息的優美場景;樂曲中間高潮部分,展現在幼兒面前的是漁民歡樂的生動畫面,聽到的古箏樂力度漸強、速度漸快、情緒歡快熱烈,此時幼兒的情緒也高漲和激動起來,似乎感受到了漁民豐收的歡樂;在樂曲的尾聲部分,展現的畫面是歸舟遠去、皓月當空,輕柔而舒緩的旋律使幼兒感受到月色的幽靜,沉浸在美的遐思之中。第三次欣賞時,教師採用了分段欣賞的方式,讓幼兒通過辨別三段音樂的不同和相同之處,更清楚地感受到不同節奏和不同速度的音樂營造的不同情感。幼兒在教師精心營造的音樂氛圍中身臨其境,情感的閘門頓時打開了,十分自然地跟著音樂模仿起漁民拉網的動作,幼兒的情感體驗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達到了升華。

閱讀全文

與中小學感受與欣賞教學的要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