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薛城雙語實驗小學怎麼樣
民辦。不是學校怎麼樣,而是生源怎麼樣。下一步泉興華庭、棗礦中興世紀城等回高檔社區陸續入住,孩答子不上這兒還能上哪去?機關幼兒園藍鴿要遷往新八中南鄰,這所學校的生源會逐漸好起來,3-5年之後,這里將會是新的實小。
㈡ 棗庄市薛城區雙語實驗小學2018招生報名時間
棗庄市薛城區雙語實驗小學2018招生報名時間
可詢問學校辦公室、教務處。
你若喜歡,
便是晴天。
㈢ 薛城區29中小學和實驗小學北校(泰山路小學)哪個好
前面的好吧
㈣ 薛城實驗小學多少年建成的
1年零4個月
薛城實驗小學
山東省棗庄市薛城區實驗小學坐落在薛城黃河路、燕山路交匯處,系薛城區教育局直屬的國有完全小學。興建於1985年4月,1986年8月竣工投入使用,佔地21092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7407.88平方米,現有55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878人,教職工188人。
2003年3月18日薛城區實驗小學被命名為山東省規范化學校。學校各項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建起了千兆網際網路,建設了高標準的多功能電教室、網路教室、語音室、圖書閱覽室、網路控制室、校園電視台,德育展室、勞動教室、自然實驗室、社會實踐室、音樂教室、書法教室、美術教室、舞蹈房等,配齊了各種教學設備和教學軟體,為教育教學提供了最完備的硬體設施和最為暢通的信息渠道。全校53個班級均實現了多媒體教學,所有班級隨時可點擊使用資源庫的所有資源、登錄INTERNET享用網上資料,可以通過衛星地面接收系統、閉路電視系統、校園廣播系統、國際互聯網及時互通信息,完全實現了辦公自動化、備課網路化、教學多媒體化。
在歷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學校以新的教育理念引導學校的發展,以新的精神風貌創造優質的教育,提出了"完善目標機制,實現科學管理;實施科研帶動,創建一流名校"的總體思路,以實施素質教育為總體戰略,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在教學改革、教育科研、教師培訓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自2001年以來,承擔的省級以上課題有:中國教育學會"合作學習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研究課題"新課程標准下的網路資源開發與研究"、山東省"十五"規劃立項課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山東省現代科技教育研究"、"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小學數學足跡式全程性評價研究" 、"小學數學教學創新學習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等七項。
學校積極構建學習型組織,打造研究型教師隊伍。現有國家級骨幹教師、省級骨幹教師及其他各類省級以上榮譽稱號獲得者10餘人,市級以上20餘人。教師教學理念超前、教學手段先進、確保了我校教育教學質量在全市的領先位次,曾先後被評為山東省規范化學校、山東省教學工作示範學校、山東省少先隊工作規范化學校、山東省交通安全示範學校、山東省科普教育示範基地、山東省愛國衛生先進單位、棗庄市環境育人十佳學校、市級文明學校、市級電化教育示範學校、市級藝術教育示範學校、市教育科研重點實驗基地、市德育工作示範學校、省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級少先雛鷹大隊等榮譽稱號。
現在,薛城區實驗小學正高標准、高起點的以教育思想的現代化、學校管理的規范化、辦學條件的標准化和學生素質的優良化為基礎努力創建現代化特色學校
㈤ 薛城區實驗小學的學校使命
【培養具有民族精神和現代意識的少年君子】 學校使命是指學校在教育活動中對國家、對社會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使命感決定了一個人的心胸、眼界、魄力和膽識,沒有使命感的人不可能成為一個出色的人。作為一個學校更應該具有使命感,因為它承擔著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優質人才的責任與義務。正是因為學校有了使命感,它才更崇高、偉大、美麗和更具魅力。 首先,少年君子要繼承我們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深層次的性格,是民族文化精髓的集中體現。中國的少年兒童要面向世界、開創未來,就一定要他們站在五千年中華民族文化這個歷史巨人的肩上,在純凈空廓的幼小心靈里,激發起一生的文化嚮往,使他們融入中華民族的精神生活,才能成為真正的中國人。國學大師季羨林說:「21世紀將是中國文化的世紀。要無愧於這樣的光榮使命,不光是我們這一代人要努力,也要讓孩子們從小汲取傳統文化的滋養,繼承我們民族的優秀品格。」金庸指出:「提倡民族文化,更多的是一種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使孩子們養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剛的人格。」哲學家湯一介說:「一種文化有了深厚的根,才能吸收外來文化……今天我們要吸收西方文化,前提是必須很好地了解我們自己的文化。培養現代中國人,應當成為我們永遠冥思苦想的話題……」
繼承民族精神的少年君子應該具備以下特徵:自強不息的意志追求、崇德主義的價值判斷、整體為上的廣闊胸襟、憂國憂民的愛國意識……
其次,少年君子還要有強烈的現代意識。「文化傳統」是活的東西,是每一代人在文化傳承的過程中做出的不同詮釋,如果沒有現代意識,傳統文化就會逐漸消亡。著名思想家李慎之認為:「公民教育就是要培養人的公民意識,使在中國大地上因循守舊生活了幾千年的中國人成為有現代意識的公民……」21世紀,人類將全面進入全新的文化力發展的時代,這就要求學習者要具備基本的現代意識和能力,這其中,最重要的現代意識就是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
具有現代意識的少年君子應該具備以下特徵:追求卓越的競爭能力,與時俱進的創新思維,萌芽並逐步形成的公民意識,面向世界的廣闊胸懷。
「培養具有民族精神和現代意識的少年君子」這一學校使命,是「自強不息」的核心理念在學校辦學實踐中的生動詮釋,是校訓「做現代中國人」的具體踐行。
㈥ 薛城區實驗小學的校訓
【做現代中國人】 校訓是學校提出的對全體人員具有規范、警策與導向作用的行動口號,它往往是學校核心理念的具體寫照,能概括出學校的整體價值追求、獨特氣質及文化底蘊,蘊含師生的道德理想、學術人格和歷史責任。
校訓原本是學校校長講話中的關鍵詞語,因為既有文化底蘊又有工作實效,所以被教師和學生持續、長久地傳遞下去,時間久了,就形成了言簡意賅的校訓。產生後的校訓再經過整合、提煉和升華,更能激勵和勸勉教師和學生,更能體現學校的辦學原則與培養目標,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對於造就培養教師和學生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原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也曾指出:要以校訓為核心,推動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 陶行知說:「做是行動,做是思想,做是新價值的產生」,他指出:「做一個現代人必須取得現代的知識,學會現代的技能,感覺現代的問題,並以現代的方法發揮我們的力量。時代是繼續不斷的前進,我們必須參加在現代生活里,與時代俱進,才能做一個長久的現代人。」1941年陳鶴琴在《活教育》發刊詞中說:「活教育的目的是為培養一個人,一個中國人,一個現代中國人」。
棗庄市薛城區實驗小學致力於培養「現代中國人」的歷史使命,通過吸收前輩的教育思想,並根據新時代發展的要求,將「做現代中國人」的內涵確定為四個方面:一是要發揚中華民族幾千年優良的傳統美德,具有良好的品德修養;二是要繼承中華民族幾千年優秀的傳統文化,具備扎實的傳統文化根基;三是要面向未來社會,積累核心競爭力,具備參與未來社會競爭的能力;四是倡導健康的個性成長,形成高品位的生活方式,倡導師生做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現代中國人。
「做現代中國人」既體現出以「自強不息」為精髓和靈魂的民族精神,又體現出「周雖舊邦,其命惟新」的時代特徵,還蘊涵了以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為主要內容的現代意識。
「做現代中國人」是棗庄市薛城區實驗小學全體師生的價值追求、道德理想和歷史責任。
㈦ 薛城區實驗小學的歷任校長
第一任校長李德奇:男,漢族,1937年8月18日出生,,中共黨員,小學特級教師。1986年8月至1995年3月 任薛城區實驗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曾是山東省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會員;棗庄市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理事;棗庄市第十屆、十一屆人大代表。榮獲過薛城區模範 黨支部書記、教書育人先進個人、模範教師、工會積極分子;山東省園丁獎、山東省小學特級教師;全國德育先進個人等稱號。1995年3月離崗休息,1997年6月辦理退休手續。
第二任校長華敬欽: 男,漢族,1945年5月18日出生,中共黨員,小學特級教師,小學高級教師。1989年8月至1995年3月任薛城區實驗小學副校長,1995年3月至2001年8月任薛城區實驗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曾獲得棗庄市先進工作者、關心下一代好校長。2001年8月內退,2005年8月辦理退休手續。
第三任校長孫 飛:男,漢族,1969年9月1日出生,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2000年8月至2001年8月任薛城區實驗小學副校長,2001年8月 至今任薛城區實驗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全國百名優秀校長獲得者,山東省特級教師,棗庄市首屆教育十大創新人物,山東省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會員、青年語文 教師教學研究會會員;棗庄市小學語文教學教學研究會理事;棗庄市先進德育工作者、教學改革先進個人、中小學骨幹教師、優秀教師、新長征突擊手標兵、小學語 文學科帶頭人;薛城區十大傑出青年等
(2008)
● 理想的校長,應該是一個能夠清晰認識到自己的價值與使命,具有奉獻精神和人文關懷的校 長。
● 理想的校長,應該是一個珍惜學校的榮譽勝過愛護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生命的校長。
● 理想的校長,應該是一個不斷追求自己人生理想和辦學理念,具有獨特辦學風格的校長。
● 理想的校長,應該是一個具有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具有極強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的校長。
● 理想的校長,應該是一個十分重視教育科學研究,並能成為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組織者和身體力行者的校長。
● 理想的校長,應該是一個善於協調上下左右關系,能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以促進學校發展的校長。
● 理想的校長,應該是一個能夠給教師創造一個輝煌的舞台,善於讓每一個教師走向成功的校長。
● 理想的校長,應該是一個能夠使學校具有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濃厚的文化氛圍的校長。
做一個理想的校長,將是我矢志不渝的努力方向……
現任校長 王德振,男,漢族,出生於1963年4月,山東省棗庄市薛城區人。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
1985年7月畢業於棗庄學院生物系。1985年7月至1993年7月在薛城區教師進修學校擔任生物學教師;1993年8月至1998年7月調到薛城區教育局教研室擔任生物學教研員;1998年7月至2001年7月任薛城區北臨城小學業務副校長;2001年7月至2003年6月任薛城區臨山小學業務副校長;2003年6月至2008年5月調到薛城區教育局任基教辦主任;2008年5月起任薛城區實驗小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㈧ 薛城區實驗小學的師資隊伍
學校積極構建學習型組織,打造研究型教師隊伍。現有國家級骨幹教師、省級骨幹教師及其他各類省級以上榮譽稱號獲得者10餘人,市級以上20餘人。
㈨ 薛城區實驗小學的學風
【篤學好問,慎思力行】 學風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養成和遵循的風氣。
在一定程度上,學風是教風的折射,教風是學風的寫照,學風又是學校各項管理和教學工作的縮影,由此可見學生學習風氣的重要性。 儒學著作《禮記·中庸》雲:「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說的是為學的幾個層次,或者說是幾個遞進的階段。「博學」是指為學要廣泛的獵取知識,也意味著博大和兼容並包,這是第一階段;「審問」是為學的第二階段,有所不明就要追問到底;問過以後還要通過自己的思考來分析,否則所學就不能為自己所用,是為「慎思」。「明辨」為第四階段,學是越辨越明的,不辨,則所謂「博學」就會真偽難辨,良莠不分;「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實踐所學,做到「知行合一」。以「篤學好問,慎思力行」為學風,並非只取「博學、審問、慎思和篤行」之意,而是包括「明辨」在內的、由「博學」進而「篤行」的統一和互動的過程。
篤學好問:「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篤學」強調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態度,旨在倡導「學而不厭」、終身學習的風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各種不同的疑點或難點,因此,要教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勤於思考、不懂就問的良好習慣,調動他們質疑問題的積極性,激發他們解決問題的創造性,培養他們勤思好問、主動探究的學習精神,這也是培養學生嚴謹求學態度的良好開端。
慎思力行:「慎」,即慎重、認真、深思熟慮之意,強調為學者要慎思、明辨。《論語·為政》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禮記·中庸》雲:「力行近乎仁」。楊雄《法言·修身》曰「君子強學而力行」。「力行」就是按照自己確定的目標努力去做,與校訓相呼應,強調為學者要注重實踐。陶行知先生說過:「中國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腦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腦」,這句話道出了我國教育長期以來忽視實踐體驗的弊端。讀書是學習,實踐是更重要的學習,學以致用永遠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學生在學校中學到的東西只有與豐富的社會實踐相結合,才能變得鮮活起來,只有經過自己的親身體驗,知識才能變得豐滿而深刻。尊重學生屬於自己的體驗,讓他們走進自己的生活世界,體驗生活、體驗社會,即使是失敗,也會成為學生終身受益的財富。
「篤學好問,慎思力行」強調「知行統一」。「無燭而勤學」的西漢思想家匡衡、「始以木為車」的造車鼻祖奚仲、「博學多才、擅長工巧製作」的墨子等棗庄歷史先賢無一不是「知行統一」的典範。把「篤學好問,慎思力行」作為學風,體現了棗庄市薛城區實驗小學對優良學風傳統的繼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