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全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特等獎有哪些
支玉恆、竇桂梅、於永正、張在軍(方圓)、吳立崗、薛法根支玉恆:全國名師.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和研究工作幾十年,他勇於教改實踐,追求完美,追求出新,揮灑自如,幽默風趣,形成了其獨特的教學風格.他的教學在關注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習過程、創造能力、合作精神、學習習慣的形成諸方面,充分體現了《課程標准》的精神. 曾應邀到全國近 200 個城市講學講課,受到普遍歡迎. 靳家彥: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小學語文教學專家,曾被國家授予 「 人民教師獎章 」 .是小學語文導讀法的創始人之一.原南開小學校長,全國中小學整體改革專業委員會委員.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 41 年,多次應邀赴全國各省市講學,課堂教學獲天津市一等獎、全國一等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中國政府教育合作項目一等獎. 於永正:江蘇省特級教師,中共黨員,徐州師范學校畢業後,一直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現任鼓樓區教研室主任.1995 年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張 偉:現任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教體局副局長,山東省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山東省優秀園丁,青島市拔尖人才.1989 年,獲得全國首屆教師閱讀教學大賽第一名.張偉 老師獨創的「球形」閱讀教學理論在全國小語界有廣泛影響. 薛法根:現任教於吳江舜湖實驗學校.1998 年被評為江蘇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 1999 年,被評為江蘇省首批「名教師」; 2000 年被評為蘇州市「十大傑出青年」; 2001 年,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 2002 年,獲全國「十傑教師」提名獎.在《人民教育》、《小學語文教師》等教育報刊發表教學論文 60 多篇,成為江蘇省「新生代教師」的代表人物. 吉春亞 :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她教學自成一派——帶有濃濃「語文味」的且不乏詩情畫意的「言語學習型」的教學風格.曾主持和參與「語文思維訓練」和「小學學科創新教育理論與實踐」等 6 項省級課題,其成果獲得全國小語會科研成果評比一等獎等多項榮譽.另還撰寫出版了教學專著等書籍 18 本,又在《小學語文教學》、《小學教學參考》、《中國小學語文論壇》等報刊發表論文、教學設計 80 多篇,80 余次在全國各地舉行示範課和專題講座. 李雪琴:四川省特級教師,全國「注音識字提前讀寫」先進個人,其事跡被收入二十一世紀人才庫.現任四川省綿陽市警鍾街小學副校長.自 1978 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和研究工作.她主持和參與了「融合教育個案研究」、「快樂學習」等多個省、部級科研課題的研究.在《小學語文教學》《小學語文教師》等教育報刊上發表論文、教學設計 40 多篇.主編了校本教材《課改筆記》《大課程學習》,參與編寫了地方教材《綜合實踐課程》、《走進新課程》等. 孫雙金:現任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校長.曾任江蘇省丹陽師范附屬小學校長、黨支部書記.語文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教育學會理事,江蘇省青聯委員,鎮江市教育學會副會長,本科學歷,研究生結業.曾榮獲全國師德先進個人、江蘇省十大傑出青年和鎮江市首屆名校長稱號,是省 「333 骨幹工程 」 中耀眼奪目的明星.事跡收入《江蘇教育名人錄》、《中國當代教育名人錄》和《全國小學語文名師精品錄》.1989 年代表江蘇省參加全國首屆中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大賽獲一等獎.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近百篇文章,上海百花出版社出版了《孫雙金語文教學藝術》一書. 王崧舟: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橋小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著名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浙江省小語會副會長,浙江特級教師協會常務理事.先後出版了五部學術專著,他的語文課曾在中國教育電視台「名師講壇」欄目播出.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有 100 多篇,經常應邀到全國各地做教學觀摩課並受到一致好評.
B. 研究閱讀方面小學生的現狀的論據是什麼
XA市基礎教育小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小學生閱讀興趣培養的研究
結題報告
關鍵詞
培養小學生閱讀興趣的意義及對小學生以後成長學習的幫助
結題報告摘要
《語文新課程標准》中明確要求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在教育倡導「以人為本」的今天,我們更加需要重視學生課外閱讀意識的培養,加強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訓練,從學生實際出發,培養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鞏固學生課內所學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口頭表達能力,陶冶學生情操,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基。
結題報告
(一)、課題背景及界定
在什麼背景下我遇到了什麼問題?這個問題的內涵是什麼?
二、理論依據及意義
研究的理論、實踐、政策依據。
三、研究的目標、內容、方法、步驟及過程
四、研究結果與成效
五、存在問題及改進
一,概念的界定
1、課外閱讀:就是課堂教學時間以外的一切閱讀。從時間上,可以是課堂教學以外的一切時間的閱讀;從方式上,可以是看書讀報,也可以是上網瀏覽;從內容上,教材以外的一切有益的、健康的閱讀。通過閱讀,一方面可以擴大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知識,另一方面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2、閱讀興趣:一是具有閱讀的強烈興趣,見到書報有看的慾望,經常看書看報;二是具有一定的閱讀方法,注意力集中,邊看邊思考,查工具書,收集資料,寫讀書筆記;三是具有一定的閱讀鑒別能力,自覺抵制不良書籍,有健康的閱讀期待。
學生學習的過程習慣於被動地吸取知識、機械記憶、反復練習、強化儲存的過程,而不是以積極的心態,調動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嘗試,構造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再創造過程。所以,在指導閱讀的過程中,要遵循知識形成的規律,來促使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從而達到積極閱讀的良好習慣,為後期學習儲備能量。
二,研究的目標與內容
研究目標:
1、學生目標:通過對我校三四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研究和指導,使教師、家長有效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從小培養濃厚的閱讀興趣、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提高課外閱讀的能力。落實語文課標中關於小學課外閱讀量的指標:小學四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背誦優秀詩文不少於50篇。從而擴大學生的視野,陶冶學生的情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教師目標:使語文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有機銜接,使學生「得法於課內,受益於課外」,提高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讓課外閱讀指導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切合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學生的心理需求,著眼於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提高閱讀的實效性。
研究內容:
1、具體而真實掌握學生課外閱讀的有關情況,了解他們課外閱讀的興趣、閱讀面、閱讀量、閱讀途徑、閱讀方式和閱讀效果。
2、為學生閱讀創設更大的空間,提高學生閱讀興趣。科學地利用好學校的圖書室;倡導學生以及家長,少買一樣玩具,少吃一次零食,把節省下來的錢購買圖書,並和班級同學進行共享,成立班級圖書角。
3、通過課內多角度的有意識的閱讀指導訓練,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選擇課本中經典的文章,設計拓展性閱讀指導方案進行共享,以一篇帶多篇,以精讀帶博讀,激發閱讀興趣,培養閱讀能力。
4、通過開展多形式的課外閱讀活動,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濃郁的閱讀氛圍,營造校園閱讀文化氛圍,濃厚校園文化積淀。
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既要完成量的規定,更要在閱讀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閱讀都成為豐富語言和精神的有效閱讀。具體的操作措施和做法如:把學生的閱讀成果以各種形式進行展示;用讀書競賽等多種形式營造班級閱讀「內環境」;用優秀閱讀個人、優秀閱讀家庭事跡介紹、表彰等辦法,營造家庭閱讀「外環境」,這樣校內外並進,以濃濃的閱讀氛圍引領學生快樂地、自覺地進行課外閱讀。
研究的方法
1、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動研究法。通過對學生課外閱讀狀況的分析與研究,制定出課外閱讀的具體計劃,開展實踐與研究,並在不斷研究的過程中採用邊學習、邊研究、邊改進、邊總結、邊提煉的研究方法,在研究過程中培養起一支高素質的學生課外閱讀指導隊伍。
2、調查研究法。通過調查把握學生的閱讀狀況,分析存在的問題、了解課外閱讀的教學情況及其效果。
3、經驗總結法。課題組的教師不斷研究,及時總結提煉成功的經驗。避免一切從頭做起,善於總結和篩選以往的經驗,並在研究過程中不斷總結新經驗,以保證課題研究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和利用。
研究的對象
XY小學3,4年級學生
研究過程與研究策略
2013年8月,我們課題組提出了「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與實踐」這一課題,針對研究目標,結合語文新課標閱讀教學的要求,我們根據本校情況嘗試了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研究:
1、全面調查並分析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
2、優化讀書環境,創設廣闊的閱讀空間,為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供良好條件。
3、通過課內多角度的有意識的閱讀指導訓練,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
4、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探索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研究提升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策略。
★第一輪學習實踐階段 。
1、問卷調查,了解實情
為了了解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狀況,本學期初,我們對本校2個班的120名學生從閱讀時間、閱讀方式、閱讀類型、午讀情況等進行了抽樣調查,旨在通過了解學生閱讀的興趣愛好、閱讀習慣和閱讀內容等,對學生的閱讀現狀進行分析,力求找准突破口,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調查顯示:43.33%的學生比較喜歡閱讀,但是閱讀的時間不夠充足,每周只有46.67%的學生閱讀時間超過1小時。學生在接受文本閱讀的同時,也在接受電視、電影、電腦、游戲等多種聲像的刺激,而電影、電視、游戲等聲像製品又以層出不窮的手段和方式刺激學生的眼球,吸引學生的聽力,使學生對於白紙黑字的鉛印文本越來越疏遠,讀書的人群越來越少。學生對於全是文字的讀物不太感興趣,如閱讀文學作品的學生只佔到33.33%,他們更喜歡的是文字內容與圖畫相輔相成的讀物。隨著年齡的增長,課外閱讀有「功利性」增強的趨勢。學習輔導類讀物,如作文書佔66.67%,可以看出,部分家長和老師極為重視這類「知識型」書籍的閱讀,閱讀「作文寶典」成了學生習作的秘密武器,致使學生在習作中出現「雷同現象」、「無病呻吟」,習作成了「假、大、空」的舞台,缺少學生思維靈動的火花。在對學生的讀書習慣調查顯示:約有16.67%的學生基本不寫閱讀心得,大部分學生在閱讀時只是用眼睛看,不善於思考,只有28%的學生在閱讀時會提出問題,閱讀時遇到不認識的字只有10%的學生去查字典。這就說明,學生閱讀自主性還不夠強,閱讀處於被動狀態,存在著為完成任務而閱讀的現象。
2、營造氛圍,創設讀書環境
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需要學校和家庭共同營造氛圍,積極創設條件,讓學生廣泛地「讀」,大量地「讀」,經常性地「讀」。那麼教師就要成為一個有心人,有心構建書香班級,有心搭建學校與家庭的交流平台。
A、建立優秀的書香班級:充分利用學校的圖書資源和班級圖書角,成立班級讀書組織,制定詳實可行的學期閱讀計劃,定出合理的讀書措施,完善並落實圖書借還登記制度,確定閱讀評價規則,每月開展「圍繞一個主題的閱讀」評比活動。在有序、有競爭的讀書氛圍中,讓學生感受到閱讀是一種動力、一種提升。
B、營造濃濃的書香家庭:利用家長會、校訊通等形式,宣傳「每天讀書一小時」活動。與家長達成共識,建立家庭課外閱讀聯系卡。請家長盡力為孩子的課外閱讀創造一個好的環境,多給孩子買課外書;抽出時間陪同孩子一起讀書看報;或者讓孩子當自己的老師,在濃濃的親子讀書氛圍中,讓孩子們感受到閱讀是一種快樂,一種親情。
★第二輪學習實踐階段。
1、探索閱讀指導方法,為閱讀提供科學引領,讓學生會讀
◆ 精讀法:「授人一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是方法的重要性。知識是死的,方法是活的,掌握了做事的方法、技巧才能事半功倍,觸類旁通。在課外閱讀中,學生往往不知道如何來「讀」,有的走馬觀花,這邊讀,那邊忘,讀到最後,連文章講了什麼內容,也說不出來。有的讀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積累知識,吸取技巧,用到寫作上。因此,我們首先就要利用語文課或閱讀課,用科學的方法引導他們不但愛「讀」,而且會「讀」,讀得有收獲。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語文課本里的文章就相當於數學課本里的例題,課堂上學習課文,就像給學生講例題,是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使學生得法於課堂,得益於課外。在實驗中我們探索出了閱讀教學中的五步讀書法。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自己讀課文,發現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告訴他們要利用工具書自行解決,這樣學生就掌握了利用工具書的方法,慢慢養成利用工具書的習慣。在這一過程中還應教給學生瀏覽讀、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細讀課文,多方感悟。在這一過程中教會學生邊讀邊想邊做記錄的方法,以及自己質疑並解疑的方法,從多方面感知課文,培養自主閱讀的能力。在做記錄時,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要學會用固定的符號,如:重要的地方在下面畫「——」,關鍵詞語在下面加「.」精彩語句在下面加「o」,需要重讀或摘抄的章節在前面加「*」,對某些內容有疑問就打上「?」。這樣學生就會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在解疑時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反復閱讀,或找同學討論,或查資料,慢慢找到獲取知識的途徑。
精讀課文,悟情明理。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內容領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如教學《徐悲鴻勵志學畫》這篇課文時,抓住「他知道靠爭論是無法改變別人的無知和偏見的,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體會徐悲鴻為祖國勵志學畫的決心,表達了徐悲鴻強烈的愛國心,同時受到為祖國努力學習的教育。
美讀課文,積累運用。課文中有些句子是靠感情朗讀來體會的,如《桂花雨》這篇課文中描寫搖花樂的語句「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要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才能讀出作者當時的興奮、歡樂之情。在這一過程中,還應引導學生積累知識和優美語句,如《九寨溝》最後一段「雪峰插雲,古木參天,平湖飛瀑,異獸珍禽九寨溝真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啊!」這段既概括了九寨溝的特點,知識性也很強,語言又非常優美就讓學生摘抄到「閱讀集錦本」上。
通讀全文,回歸整體。一篇文章讀完了,有什麼收獲,這時需要來一個快速回讀,進行總結。通過這樣的課堂閱讀,學生學到了閱讀方法,並運用到課外閱讀中,就能提高課外閱讀的效果,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當然,並不是什麼書或文章都這樣一步一步去讀,應教給學生根據需要採用相應的閱讀方法。另外,還應教給學生一些大量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如「索引法」(用編序號的方法來讀書,記下文篇名、作者、報刊名稱、期數、頁碼等,需要時翻索引。)剪貼法(把好文章、片段剪下來,貼在剪貼本上。)
◆ 泛讀法:在課外閱讀方面,我們除了教學生用以上講的「五步讀書法」來精讀美文,我們還借鑒了魯迅先生的讀書方法:泛覽,他提倡博採眾家,取其所長,主張在消閑的時候,要「多翻」。魯迅先生說:「書在手頭,不管它是什麼,總要拿來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讀幾頁內容。」,他認為這種方法可以防止受某些壞書的欺騙,還有開闊視野,拓寬思路,增長知識等好處。著名學者郭啟宏先生在一文章中提出的4種讀書法,也是讓學生泛讀,讓學生有閱讀的強烈興趣,見到書報有看的慾望。
2、學校讀書活動
① 創設班級讀書口號:我讀書,我閱報;我成長,我快樂。
② 開展師生讀書成長日記接力活動。每天早晨利用10分鍾時間,教師為學生朗讀一段好書。
③ 成立書香演講團、故事團。
④ 舉辦讀書心得交流會。一學期准備1~2次讀書心得交流會,讓學生介紹自己所讀書目,讀書收獲,讀書方法,討論解決讀書中遇到的問題,推廣成功的讀書經驗。在交流中指導,另外設置閱報欄,讀書卡、手抄報展板,朗誦台等,可供學生讀書展示的舞台,讓交流無處不在。
⑥ 結合重大節日等開展主題閱讀。每年的節日很多,我們將讀書活動融於節日之中,開展大量主題閱讀,如「中秋文化、元旦文化、重陽文化……學生在閱讀中認識了這些節日,同時使這些節日過得更有意義,更使學生的作文不再是無源之水,而變得洋洋灑灑,信手拈來。
3、參加各類徵文評比活動,激發閱讀向縱深發展
積極參加社會各單位主辦的讀書徵文比賽。比如晶口杯作文比賽。在活動中,學生買書讀書的熱情很高,積極參與課外閱讀的實踐。將課外閱讀轉化為一種自覺的學習興趣。
4、開展各類讀書展示活動,激勵學生嚮往閱讀
小學生課外閱讀,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獲外顯,得到老師、家長、同學的認可與贊許,滿足自己的成就感。定期向學生展示他們的課外閱讀成果,使每位學生心理上產生極大的滿足感,是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又一重要舉措。為了進一步拓寬閱讀渠道,豐富內容,靈活形式,在教學中我們精心設計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讓他們在積極主動的參與中,感受大閱讀的魅力,培養聽說讀寫的能力,積淀豐厚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輪總結階段
收集整理研究的過程性資料,分析、歸納、總結、撰寫有關論文,回顧課題所取得的全過程,寫出結題報告《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
三、課題研究的成果
通過一年來課題組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實驗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學生方面
1、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是需求的動力,只有培養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才會努力去尋求閱讀機會,從中獲得信息,得到閱讀滿足,才會將老師的「要我讀」轉化為自主尋求的「我要讀」。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閱讀效率提高了,加上各種讀書活動、激勵措施,學生讀書的興趣也越來越濃。課余時間,人人爭著借書,經常可以看到學生三五成群圍在一起看書或討論書中的問題。正如劉國正先生言到:「有了興趣和習慣,你不讓他讀都難,幾天不看書,他就會覺得空盪盪的難受。」
2、教師正確的引領,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課外閱讀,經常遇到一個難題,就是學生的盲目性、隨意性較大。這直接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的形成。因而,要將課外閱讀視為一項系統工程,制定長遠目標和短期計劃,切實抓好。俗話說,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閱讀要養成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必須在一定時間內反復訓練才有可能形成習慣。所以應遵循從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按「讀多——讀深——讀透」的步驟進行。
3、大量的閱讀,豐富了學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觀。
「書是人的精神食糧」,書豐富了學生的精神生活。學生常常問我:「老師,我做完這個作業可以看書了吧?」得到我的許可,他們往往特別高興。的確,讀書在他們看來是一件十分愉悅的事情,學生從書中學到了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從書中學到了做人的道理,體會到了讀書的樂趣。同時還使學生在增長知識的同時受到真、善、美的啟迪,凈化了學生心靈,培養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學生的行為習慣得到較好養成。正如有個同學在談到課外閱讀的收獲時所說:「課外閱讀已成了我的習慣。書是我的良師益友,她使我的心胸變得寬廣,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讓我充滿快樂;她就像一股清泉,暢飲泉水,我的心也變得玲瓏剔透。」
4、傳授科學的閱讀方法,提高了學生閱讀的效能。
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少數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驗,異口同聲說是得益於課外看書。大量的閱讀,特別是課外閱讀,對於學生的閱讀水平、語文能力、個性的發展乃至認知思維水平的提高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注重閱讀方法的傳授,加強課外閱讀指導。
新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擴展自己的視野。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學生在課外閱讀時,應首先瀏覽序言、目錄、後記,然後通篇瀏覽,以確定是精讀還是略讀。如果是單一的一篇文章,開始應通讀瀏覽,稍加意會即可,以便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基本情感。對於文章中的精彩片段應加以精讀、反復吟詠,並隨時圈點、勾畫、批註、摘抄,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新課程標准中進一步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還應重視學生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的培養,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鼓勵學生不受老師、同學的影響,把自己閱讀中獨到的體會、感悟真實地寫下來,甚至還可以是自己對文章的故事改編。常言道:「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只有讓學生真實地不拘泥任何形式地記述閱讀感悟,才能進一步達到理解文化、提升品位、開拓思維 、綜合提高語文讀寫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准》 北京師范大學;
2、《良好習慣締造健康人格》 孫雲曉 鄒泓 北京
3、《與孩子共同成長——寫給家長的信和便箋》 常麗華,小學語文教師
4、《好習慣是怎樣培養出來的》 孫雲曉 北京
5、《小學生的21個好習慣》 孫雲曉 孫宏艷 北京少年兒童
C. 小學語文閱讀指導中的指導認知是什麼意思
關於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幾點思考
1.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說:「靠自己讀書成長起來的學生,不但結實,而且有可持續發展的後勁。」由此可見,課外閱讀是多麼的重要。
《語文課程標准》規定小學階段要達到不少於145萬字的閱讀量。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
目前,課外閱讀是不是得到了應有的重視呢?由於長年來推行應試教育的濃重陰影,閱讀教學所瞄準的是考試的得分點,兩眼盯住的是死讀課本,即使是被譽為開啟智慧之門的課外閱讀,也被視為不務正業。請看某雜志社對50個城市所作的調查:贊成學生應當閱讀部分優秀課外讀物的老師佔30.9%,認為課外閱讀與學生無益的佔7.9%,認為課外閱讀本身無礙,但學生不宜在學習階段為此分心的老師佔61.2%。另一項調查結果表明:20%的家長不贊成孩子讀課外讀物,26%的家長明確表示不允許看與學習無關的書,以不影響學習為前提才支持看書的佔45.1%,放任不管的佔8.9%。這兩項調查結果表明,囿於舊的教學觀念和應試教育的深刻影響,課外閱讀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人們總是把課堂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中心,課外閱讀則被認為是一般意義上的「課外活動」,是可有可無的「軟任務」,甚至認為讀課外書會影響正課的學習。其實,這都是片面的看法。
《小學語文教師》編輯部的李振村先生出生在山東沂蒙山區的一個小村莊里。小學五年級時,教他語文的是一位叫徐宗文的京劇演員。這位老師經常朗讀課本以外的優美文章給學生聽。還把自己的藏書--各種各樣的文學名著--那個時代是不準看的,偷偷介紹給同學們,就在這樣的閱讀生活中,徐老師在這群山村的孩子們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夢想、憧憬和嚮往。恢復高考,這批山村孩子中大多順利考取了大學。
李振村先生深有感觸地說:「教育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要讓孩子充滿夢想和激情,這比學到多少知識更為重要。有了憧憬和嚮往,人的心靈才會變得格外純凈,人的情感才會變得格外豐富,人才能充滿向上的激情,人才能熱愛閱讀,並進而熱愛學習、熱愛生活。」
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在談到自己語文能力的獲得時,說課內學習、課外閱讀應是「三七開」。
曾經有人向魯迅先生請教過寫作經驗,他說,哪有什麼經驗,無非是多看了幾本書罷了。以上名家的閱讀經驗無不告訴我們課外閱讀實在重要得很。
原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
1、課外閱讀對學生世界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他說,如果一個人在少年和青年時期沒有受到這些英雄人物的生活與戰斗的珍貴書籍的鼓舞,如果他們不為書中描寫的英雄人物的行為所感染進一步考慮自己,那麼就還不曾受到真正的教育。所以,要創造條件使每個學生都能找到使他振奮並終身難忘的書。
2、課外閱讀是解決學生負擔過重的重要手段。蘇霍姆林斯基發現對於讀書多的學生來說,課堂上學到的任何一個概念都能夠被他納入從各種書籍中吸取來的知識體系中,課堂所教的科學知識就對他產生特殊的吸引力,因而它成了幫助學生把頭腦中已有的概念弄明白的不可缺少的東西。課外書讀得越多,掌握知識就容易,用來做家庭作業的時間就越少。因此,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搞好課外閱讀是解決學生負擔過重的重要手段。
3、課外閱讀是開發學生智力的有力手段,特別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通常所說的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是對教材的領會、理解和記憶都有困難而言。他們往往對一項學習還沒有理解,而把另一項內容忘了。在這種情況下,許多老師就採取減輕他們腦力勞動的程度,不許他們讀課外書的方法,讓他們重讀教科書。蘇霍姆林斯基在大量的實驗經驗的基礎上,否定了這種做法。他認為這樣做完全是錯誤的,是不利於開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的智力。他認為,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就越需要多閱讀各種書籍。他還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說明這個問題。他說,感光力弱的膠卷需要更長的感光時間,成績差的學生的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長時間的科學知識之光的照耀。當然,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的課外閱讀決不能放任自流,而必須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進行。
國內各地開展的課外閱讀實踐也證實了課外閱讀的價值體現:
1、促進個性健康發展。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積極地閱讀課外健康讀物的學生,往往文化修養比較深厚,生活視野開闊,個性心理健全。相反,那些將自己束縛在題海里,連報紙也不翻一翻的學生,其性格孤僻憂郁,急躁畏難的情緒日益嚴重。
2、拓寬閱讀教學的途徑。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益的有機途徑。
3、鍛煉了思維,提高了寫作能力。課外閱讀引發學生積極思維,以讀促思,以讀促寫。
由此可見,課外閱讀對於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具有多重功能。
2.走出「課外閱讀」指導的誤區
課外閱讀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經常的形式,是課堂閱讀的繼續與擴展,是閱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呂淑湘先生曾說過:「少數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驗,異口同聲說得益於課外。」的確,語文學習不能局限在小課堂里,只有樹立大語文觀,構建課內外結合、校內外溝通的語文教育體系,給學生創造一個廣闊的語文學習空間,才能有效地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
然而,當前在圖書館和閱覽室我們常常能發現這樣一種現象:連環畫、游戲書架前氣氛熱烈,文學書、作文書架前廖無幾人,而且手持連環畫冊的學生有近90%只翻閱畫面不看文字,三分鍾一換,五分鍾一調,即使看文學書的也只是粗略翻閱……由此可見,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還相當貧乏,特別是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仍處於一種消極、盲目、低效的狀態,情況不容樂觀。造成目前這一窘境的原因很多,但我覺得,教師指導的誤區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或對課外閱讀的目標模糊,造成了觀念上的偏頗;或淡化了指導,使課外閱讀處於放任的地步;或弱化了對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反饋、交流與評價,於是,學生的閱讀水平參差不齊,良好的閱讀習慣得不到養成……因此,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性,走出教師指導的誤區已成為當務之急。為此,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當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中教師指導的誤區及對策作一些思考,聊陳淺見,與同仁商議。
誤區之一:對課外閱讀認識的偏頗
新課程推進六年來,課外閱讀在許多中小學還是處於一種「無動於衷」的狀態,即便有「動」的,也是星星點點、零敲碎打者居多;既無區域推進的「深謀」,也無系統安排的「遠慮」。究其主要原因,就是不少教師把課外閱讀視為可為可不為的教師個人行為,認為課外閱讀是可有可無的額外負擔,課外閱讀是可今天讀可明天讀,可此生讀可彼生讀的自由選擇。我想,如果這種有失偏頗的觀念不徹底破除,正確的教育教學觀念不牢固確立,再好的指導方略也是難以有效實施的。
對策思考:重新認識閱讀,把准目標定位
《語文課程標准》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作了具體明確的規定:1----2年級要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3——4年級要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背誦優秀50篇(段);5——6年級要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可見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有相當中的比重。同時《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為此,作為教師應該著手抓好以下三點:
1、激發閱讀的興趣。
在課外閱讀指導中,教師要遵循閱讀規律,培養學生閱讀興趣,並且起點要低,要求要嚴,形式要變,鼓勵要多。
如看題目猜測文章大意;根據主要詞彙猜測主要內容;根據首段猜測其它段落;文章段落正確排序;展開想像故事接龍;拋磚引玉,引出故事;激情表演伴閱讀;找段游戲,其樂無窮……
2、保證閱讀的時空。
教師要指導學生制定一份合理的閱讀計劃,並將它作為整個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學校要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書源,可以實施班級圖書角和學校圖書室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還要充分發揮網路閱讀優勢,可在校園網上專門開辟一塊經典閱讀網頁。這樣可以有效地利用起一切閱讀資源,保證了基本的閱讀時空條件,給學生留出了廣闊的思維空間,把他們的閱讀視野從狹小的牢籠中解放出來。
3、培養閱讀的習慣。
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一要定書。要閱讀的書一旦選定,就一定要讀完,千萬不可淺嘗輒止,半途而廢。要養成選一本就要讀完一本的習慣;二要定時。針對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選擇讀書時間,不能想讀就讀,不想就好幾天不讀;三要定量。根據自己的閱讀能力,有計劃地讀。同時,還要做到保持良好的讀書姿勢,認真做好閱讀記錄。這些習慣在閱讀實踐中逐漸形成,老師和家長要經常提醒、督促檢查。
我想,對課外閱讀的重新認識,有助於我們教師把握閱讀指導的目標,從而有的放矢地開展閱讀指導,提高閱讀的實效。
誤區之二:對課外閱讀指導的淡化
不少教師習慣地認為,學生「摳課本」、做作業,那是份內事,是「務正業」;學生一旦看起課外書,則是份外事,是「看閑書」。於是,對課外閱讀的指導比較淡化;讀什麼樣的書不去過問,該怎麼讀缺少指導,課外閱讀處於一種放任、自流的境況,學生只憑興趣毫無目的、不苟方法去茫茫課外讀海中「瀟灑走一回」,其意義和收效也不得而知。
對策思考:引領經典閱讀,提高閱讀實效
我們要進一步引導學生不僅愛讀,而且會讀,要讀得更好更有效。作為讀書的指導者,老師應該向學生推薦一些適合自己閱讀的課外讀物,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1、精選讀物,讓學生享受經典閱讀的快樂。
(1)依照學生學段的不同推薦書籍。據有關方面調查,因學生年齡、學段、性別、性格、心理特點等方面的差異,其閱讀興趣也隨之不同,一般來講:小學低中年級以童話、神話、寓言、民間故事為主;而高年級學生除故事外還對傳記、傳奇、驚險小說等感興趣,可以說進入了文學期。因此,教師要依據學生學段的不同,推薦相關的書籍,讓每個學生願讀、樂讀、善讀。
(2)推薦有益於身心發展的讀物。一般宜向低年級學生推薦童話讀物,向中年級學生可增加推薦戰斗故事、科幻作品類讀物,向高年級學生又可增加推薦偉人的故事、中外名著、地理歷史類讀物。這樣不同年級的學生均能讀到最適合自身需要同時又最有利於自身健康發展的課外讀物。
(3)推薦與自身生活緊密相關的讀物。從生活的角度講,與學生有密切聯系的讀物大致有兩類:一類是指導學生培養生活能力的讀物,包括安全防範方法、人際關系處理等方面的書籍;另一類是幫助學生了解生活的讀物,包括家鄉的地域文化、人文資源等等。
(4)推薦與文本關聯的讀物。小學語文課文中有很多課文是選自或節選自某作品集,教師在教學這些文章的時候,要注重引導學生閱讀原著,有的還可以讓學生讀一讀該作者的整個作品。比如,在教學《江姐》之後,可以讓孩子們讀一讀《紅岩》,在教學《少年閏土》後,可以讓孩子們讀一讀魯迅的《故鄉》……
2、讀法指導,讓學生在閱讀經典中學會閱讀。
(1)教給學生「讀」的方法。一是瀏覽性的泛讀。對許多淺顯易懂的書或報紙可採用瀏覽法,了解其主要內容,捕捉其中的知識要點或有價值的信息。二是探求性的速讀。這是學生根據一定的目的快速翻閱閱讀材料,選取自己所需信息的讀書方法,指向性非常明確,或是為解決一個問題,或是為了解某方面的知識。三是品味性的精讀。學生在課外閱讀時,要引導有重點地選擇一些與學習密切相關或自己最感興趣的章節進行精讀,品味文章中的好詞佳句,體會文章的深遠內涵,揣摩文章的布局謀篇。
(2)教給學生「記」的方法。「作筆記能使人知識精確。」在課外閱讀的指導中,教師要教給學生記的不同方法,使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一是隨感式筆記。這些筆記在學生閱讀時隨時進行。在文章緊要處、感觸最深處圈點勾劃,在書的空白處寫上批註,還可在自己不懂的地方打上一個小問號,或寫下自己的疑問,然後請教父母、老師,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讀有所得。二是摘錄式筆記。這些筆記是重在把閱讀時發現的好詞佳句以及精彩的段落摘錄下來,並對此進行歸類,使之成為獨具自我特色的「工具書」。三是創作性筆記。即在閱讀的基礎上,對原文進行再創造,如續寫、擴寫、改寫、寫讀後感等。
我想,課外閱讀應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發展,要通過教師的指導,讓學生都擁有一把通往閱讀殿堂的金鑰匙,在經典閱讀的海洋中盡情遨遊。
誤區之三:對課外閱讀評價的缺失
對課外閱讀的作用,教師都有一定的意識,但因為種種因素,多數的課外閱讀往往只是流於形式,對學生的課外閱讀缺乏相應的評價、檢查,缺乏對應的激勵監控機制。長此以往,這必將挫傷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相應對策:實施多元評價,呵護閱讀童心
筆者覺得,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效果絕不能撒手不管,或者只是泛泛說說而已,為了保證學生課外閱讀的質量,使學生長期保持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就要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多元的評價。
(1)在賞析交流中評價。可以組織學習開展賞析交流,既能檢驗閱讀效果,又是一個共同提高的過程。可以從賞析一處絕妙的遣詞造句、一節優美的景物描寫、一段精闢的議論,逐漸過渡到賞析整篇文章、整部作品,賞析作品中的代表人物,讓學生暢談自己的體會,輕松、自由地表達讀書的樂趣。教師在交流過程中要進行簡要的、激勵性的點評,使學生在交流活動中獲得知識、陶冶情感、啟迪思維,獲取審美愉悅。
(2)在成果展覽中評價。通過成果展覽的形式展示每個學生閱讀的收獲,能讓學生體驗成功,保持讀書的熱情。可以用牆上的統計表顯示誰讀的書多,誰摘抄的精彩片段多,誰會背的古詩多,誰寫的讀後感多等,讓進步看得見,掀起你追我趕的讀書熱潮;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內容表演或配樂朗誦的形式來匯報自己的讀書情況;可以舉辦「我為喜歡的書配上插圖」,書寫「我喜歡的一句話」等活動,通過圖畫、書法的形式進行展覽,並評出優勝者,給予獎勵。在這個過程中,既要有教師的評價,又要有同學之間的互評,還要有學生的自我評價。通過以「展」代評的形式,將評價融入活動之中,讓每一次展覽都會成為讀書活動的一個加油站、一個助推器。
(3)在話題辯論中評價。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每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都有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可以確定一些帶有爭議性的話題,讓學生圍繞話題開展評論,這樣不僅能滿足學生在自主閱讀中的交際性情感需求,為學生提供表達自己讀書收獲的機會,同時也為教師評價學生閱讀效果提供了鮮活、生動的素材。
誤區之四:對課外閱讀指導者的曲解
不少教師把課外閱讀的指導僅僅當作是語文教師的事,其他各科教師認為與己無關,成了局外人、旁觀者,以至於語文教師在這個問題上常常陷入孤掌難鳴的境地。
相應對策:各門學科聯動,構建大閱讀的理念
誠然,課外閱讀指導,是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任務,但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水平如何,直接影響著各個學生學習效果,況且與各個學科相關聯的課外閱讀讀物不勝枚舉,因此,課外閱讀不單是語文教師的事,也是所有學科教師的共同使命,各個學科的教師應善於推薦相關讀物,並精心組織和指導學生閱讀,擴大他們的智力背景,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擺脫平庸,兒童時期所讀的作品往往能夠影響一個人一生中對待閱讀的態度。」我想,課外閱讀的有效指導,定會使老師們相信:「從小愛閱讀的孩子不會是平庸的人,因為閱讀打開了孩子們的視野,提升了孩子們的品位。」
3.在現代社會提倡讀經之基本理論
一、「經典」是智慧之結晶。所載為常理常道,其價值歷久而彌新,任何一個文化系統皆有其永恆不朽之經典作為源頭活水。「經典」不僅構成其民族之傳統,而且提供給全人類以無限之啟發。
二、中國儒、釋、道三家之經典自古流傳,為所有知識分子所必讀,以搏成中國文化之特色,而且影響由東南亞而及於全世界。民國五四以來,反傳統而反對讀經,並反對讀古文。長期以來,民族自信心完全喪失,社會文化日漸沒落,現今青年一輩,幾乎完全不能閱讀自己祖先的文獻,何況上及「經典」?中國文化已面臨斷絕之地步!倡導「讀經風氣」是想從根本處著手,以救助中國文化。此外,如欲學習外語外文,吸收外族文化,亦應從其經典誦讀著手,最為方便有效。
三、倡導「讀經」用意有二:第一、「經典」本來就是古文,讀經可以訓練古文基礎。第二,直接研讀「經典」,直接接觸文化傳統中之最高智慧;兩件事一次完成。而有了古文基礎,將有助於白話文寫作;有了傳統智慧,才有能力會通西洋。
四、現今國內的教育理論尚受五四影響,一時很難在體制上恢復「讀經」之課程,故當先以「社會教育」的方式推廣。等到時機成熟,理念深入民心,風氣普及於社會,再行影響體制。
五、在社會中倡導「讀經」的方式有三:第一、用「讀經」的方式倡導,由名師宿儒講授,此適用於成人。第二、用「讀經會」的方式,即由若干有興趣者自讀書會,而選用「經典」作為研讀文本,此亦適用於成人。第三、提倡「兒童讀經」,即一般家庭中的家長自行教導其小孩讀經,或鼓勵公寓大樓、社區鄰里、文化社團、才藝教室、教堂會所、道場寺廟等開辦「兒童讀經班」,而最好是學校中級任導師在一班上隨機教學,或在團體活動成立讀經項目,或全校性利用當時機一齊教學。而如欲培養高度人才,最有效者,則是開設讀經學校,或以私塾方式,施行全天候以讀經為主的教育。
六、就成人之讀經活動說,「經書」深奧難懂,一般人不敢嘗試。其實越不讀越難入門,而一切語文之學習,亦在由接觸而熟悉。只要打開「讀」的風氣,常常去讀,自然漸漸培養出能力,越讀越懂。而社會中讀經的人多,從小方面說,可以陶養個人心性氣質,從大方面說,歷史文化的傳承就自在其中。
七、就兒童之讀經活動說,「經書」更是難懂。但兒童之心智發展重點在於「記憶力」而不在「理解力」。所以不要勉強要求理解,而應趁此時一面利用其記憶之強,記下一些文化中的精華作品,同時也訓練了他的記憶力能力,待其長大後,閱讀能力自然增強,對本國文化也會有親切之感,所記得的文句不僅自己可以漸漸領略,如遇有人指教,更能觸類旁通。眾人之中,將可出現「為往聖繼絕學」之人才。
八、由兒童之讀經可以引起家庭接近經典之興趣,若父母子女一起讀經,更可增進親子之祥和;是最好的親子活動。
九、單從語文程度上說,兒童讀經一年,可有高中國文程度;讀經二年,可有大學國文程度;讀經三年,可有中文系國文程度。至於人格之陶治、氣質之變化.
D.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主題研究之收獲
XA市基礎教育小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小學生閱讀興趣培養的研究
結題報告
關鍵詞
培養小學生閱讀興趣的意義及對小學生以後成長學習的幫助
結題報告摘要
《語文新課程標准》中明確要求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在教育倡導「以人為本」的今天,我們更加需要重視學生課外閱讀意識的培養,加強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訓練,從學生實際出發,培養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鞏固學生課內所學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口頭表達能力,陶冶學生情操,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基。
結題報告
(一)、課題背景及界定
在什麼背景下我遇到了什麼問題?這個問題的內涵是什麼?
二、理論依據及意義
研究的理論、實踐、政策依據。
三、研究的目標、內容、方法、步驟及過程
四、研究結果與成效
五、存在問題及改進
一,概念的界定
1、課外閱讀:就是課堂教學時間以外的一切閱讀。從時間上,可以是課堂教學以外的一切時間的閱讀;從方式上,可以是看書讀報,也可以是上網瀏覽;從內容上,教材以外的一切有益的、健康的閱讀。通過閱讀,一方面可以擴大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知識,另一方面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2、閱讀興趣:一是具有閱讀的強烈興趣,見到書報有看的慾望,經常看書看報;二是具有一定的閱讀方法,注意力集中,邊看邊思考,查工具書,收集資料,寫讀書筆記;三是具有一定的閱讀鑒別能力,自覺抵制不良書籍,有健康的閱讀期待。
學生學習的過程習慣於被動地吸取知識、機械記憶、反復練習、強化儲存的過程,而不是以積極的心態,調動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嘗試,構造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再創造過程。所以,在指導閱讀的過程中,要遵循知識形成的規律,來促使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從而達到積極閱讀的良好習慣,為後期學習儲備能量。
二,研究的目標與內容
研究目標:
1、學生目標:通過對我校三四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研究和指導,使教師、家長有效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從小培養濃厚的閱讀興趣、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提高課外閱讀的能力。落實語文課標中關於小學課外閱讀量的指標:小學四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背誦優秀詩文不少於50篇。從而擴大學生的視野,陶冶學生的情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教師目標:使語文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有機銜接,使學生「得法於課內,受益於課外」,提高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讓課外閱讀指導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切合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學生的心理需求,著眼於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提高閱讀的實效性。
研究內容:
1、具體而真實掌握學生課外閱讀的有關情況,了解他們課外閱讀的興趣、閱讀面、閱讀量、閱讀途徑、閱讀方式和閱讀效果。
2、為學生閱讀創設更大的空間,提高學生閱讀興趣。科學地利用好學校的圖書室;倡導學生以及家長,少買一樣玩具,少吃一次零食,把節省下來的錢購買圖書,並和班級同學進行共享,成立班級圖書角。
3、通過課內多角度的有意識的閱讀指導訓練,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選擇課本中經典的文章,設計拓展性閱讀指導方案進行共享,以一篇帶多篇,以精讀帶博讀,激發閱讀興趣,培養閱讀能力。
4、通過開展多形式的課外閱讀活動,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濃郁的閱讀氛圍,營造校園閱讀文化氛圍,濃厚校園文化積淀。
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既要完成量的規定,更要在閱讀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閱讀都成為豐富語言和精神的有效閱讀。具體的操作措施和做法如:把學生的閱讀成果以各種形式進行展示;用讀書競賽等多種形式營造班級閱讀「內環境」;用優秀閱讀個人、優秀閱讀家庭事跡介紹、表彰等辦法,營造家庭閱讀「外環境」,這樣校內外並進,以濃濃的閱讀氛圍引領學生快樂地、自覺地進行課外閱讀。
研究的方法
1、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動研究法。通過對學生課外閱讀狀況的分析與研究,制定出課外閱讀的具體計劃,開展實踐與研究,並在不斷研究的過程中採用邊學習、邊研究、邊改進、邊總結、邊提煉的研究方法,在研究過程中培養起一支高素質的學生課外閱讀指導隊伍。
2、調查研究法。通過調查把握學生的閱讀狀況,分析存在的問題、了解課外閱讀的教學情況及其效果。
3、經驗總結法。課題組的教師不斷研究,及時總結提煉成功的經驗。避免一切從頭做起,善於總結和篩選以往的經驗,並在研究過程中不斷總結新經驗,以保證課題研究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和利用。
研究的對象
XY小學3,4年級學生
研究過程與研究策略
2013年8月,我們課題組提出了「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與實踐」這一課題,針對研究目標,結合語文新課標閱讀教學的要求,我們根據本校情況嘗試了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研究:
1、全面調查並分析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
2、優化讀書環境,創設廣闊的閱讀空間,為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供良好條件。
3、通過課內多角度的有意識的閱讀指導訓練,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
4、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探索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研究提升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策略。
★第一輪學習實踐階段 。
1、問卷調查,了解實情
為了了解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狀況,本學期初,我們對本校2個班的120名學生從閱讀時間、閱讀方式、閱讀類型、午讀情況等進行了抽樣調查,旨在通過了解學生閱讀的興趣愛好、閱讀習慣和閱讀內容等,對學生的閱讀現狀進行分析,力求找准突破口,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調查顯示:43.33%的學生比較喜歡閱讀,但是閱讀的時間不夠充足,每周只有46.67%的學生閱讀時間超過1小時。學生在接受文本閱讀的同時,也在接受電視、電影、電腦、游戲等多種聲像的刺激,而電影、電視、游戲等聲像製品又以層出不窮的手段和方式刺激學生的眼球,吸引學生的聽力,使學生對於白紙黑字的鉛印文本越來越疏遠,讀書的人群越來越少。學生對於全是文字的讀物不太感興趣,如閱讀文學作品的學生只佔到33.33%,他們更喜歡的是文字內容與圖畫相輔相成的讀物。隨著年齡的增長,課外閱讀有「功利性」增強的趨勢。學習輔導類讀物,如作文書佔66.67%,可以看出,部分家長和老師極為重視這類「知識型」書籍的閱讀,閱讀「作文寶典」成了學生習作的秘密武器,致使學生在習作中出現「雷同現象」、「無病呻吟」,習作成了「假、大、空」的舞台,缺少學生思維靈動的火花。在對學生的讀書習慣調查顯示:約有16.67%的學生基本不寫閱讀心得,大部分學生在閱讀時只是用眼睛看,不善於思考,只有28%的學生在閱讀時會提出問題,閱讀時遇到不認識的字只有10%的學生去查字典。這就說明,學生閱讀自主性還不夠強,閱讀處於被動狀態,存在著為完成任務而閱讀的現象。
2、營造氛圍,創設讀書環境
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需要學校和家庭共同營造氛圍,積極創設條件,讓學生廣泛地「讀」,大量地「讀」,經常性地「讀」。那麼教師就要成為一個有心人,有心構建書香班級,有心搭建學校與家庭的交流平台。
A、建立優秀的書香班級:充分利用學校的圖書資源和班級圖書角,成立班級讀書組織,制定詳實可行的學期閱讀計劃,定出合理的讀書措施,完善並落實圖書借還登記制度,確定閱讀評價規則,每月開展「圍繞一個主題的閱讀」評比活動。在有序、有競爭的讀書氛圍中,讓學生感受到閱讀是一種動力、一種提升。
B、營造濃濃的書香家庭:利用家長會、校訊通等形式,宣傳「每天讀書一小時」活動。與家長達成共識,建立家庭課外閱讀聯系卡。請家長盡力為孩子的課外閱讀創造一個好的環境,多給孩子買課外書;抽出時間陪同孩子一起讀書看報;或者讓孩子當自己的老師,在濃濃的親子讀書氛圍中,讓孩子們感受到閱讀是一種快樂,一種親情。
★第二輪學習實踐階段。
1、探索閱讀指導方法,為閱讀提供科學引領,讓學生會讀
◆ 精讀法:「授人一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是方法的重要性。知識是死的,方法是活的,掌握了做事的方法、技巧才能事半功倍,觸類旁通。在課外閱讀中,學生往往不知道如何來「讀」,有的走馬觀花,這邊讀,那邊忘,讀到最後,連文章講了什麼內容,也說不出來。有的讀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積累知識,吸取技巧,用到寫作上。因此,我們首先就要利用語文課或閱讀課,用科學的方法引導他們不但愛「讀」,而且會「讀」,讀得有收獲。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語文課本里的文章就相當於數學課本里的例題,課堂上學習課文,就像給學生講例題,是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使學生得法於課堂,得益於課外。在實驗中我們探索出了閱讀教學中的五步讀書法。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自己讀課文,發現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告訴他們要利用工具書自行解決,這樣學生就掌握了利用工具書的方法,慢慢養成利用工具書的習慣。在這一過程中還應教給學生瀏覽讀、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細讀課文,多方感悟。在這一過程中教會學生邊讀邊想邊做記錄的方法,以及自己質疑並解疑的方法,從多方面感知課文,培養自主閱讀的能力。在做記錄時,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要學會用固定的符號,如:重要的地方在下面畫「——」,關鍵詞語在下面加「.」精彩語句在下面加「o」,需要重讀或摘抄的章節在前面加「*」,對某些內容有疑問就打上「?」。這樣學生就會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在解疑時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反復閱讀,或找同學討論,或查資料,慢慢找到獲取知識的途徑。
精讀課文,悟情明理。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內容領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如教學《徐悲鴻勵志學畫》這篇課文時,抓住「他知道靠爭論是無法改變別人的無知和偏見的,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體會徐悲鴻為祖國勵志學畫的決心,表達了徐悲鴻強烈的愛國心,同時受到為祖國努力學習的教育。
美讀課文,積累運用。課文中有些句子是靠感情朗讀來體會的,如《桂花雨》這篇課文中描寫搖花樂的語句「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要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才能讀出作者當時的興奮、歡樂之情。在這一過程中,還應引導學生積累知識和優美語句,如《九寨溝》最後一段「雪峰插雲,古木參天,平湖飛瀑,異獸珍禽......九寨溝真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啊!」這段既概括了九寨溝的特點,知識性也很強,語言又非常優美就讓學生摘抄到「閱讀集錦本」上。
通讀全文,回歸整體。一篇文章讀完了,有什麼收獲,這時需要來一個快速回讀,進行總結。通過這樣的課堂閱讀,學生學到了閱讀方法,並運用到課外閱讀中,就能提高課外閱讀的效果,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當然,並不是什麼書或文章都這樣一步一步去讀,應教給學生根據需要採用相應的閱讀方法。另外,還應教給學生一些大量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如「索引法」(用編序號的方法來讀書,記下文篇名、作者、報刊名稱、期數、頁碼等,需要時翻索引。)剪貼法(把好文章、片段剪下來,貼在剪貼本上。)
◆ 泛讀法:在課外閱讀方面,我們除了教學生用以上講的「五步讀書法」來精讀美文,我們還借鑒了魯迅先生的讀書方法:泛覽,他提倡博採眾家,取其所長,主張在消閑的時候,要「多翻」。魯迅先生說:「書在手頭,不管它是什麼,總要拿來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讀幾頁內容。」,他認為這種方法可以防止受某些壞書的欺騙,還有開闊視野,拓寬思路,增長知識等好處。著名學者郭啟宏先生在一文章中提出的4種讀書法,也是讓學生泛讀,讓學生有閱讀的強烈興趣,見到書報有看的慾望。
2、學校讀書活動
① 創設班級讀書口號:我讀書,我閱報;我成長,我快樂。
② 開展師生讀書成長日記接力活動。每天早晨利用10分鍾時間,教師為學生朗讀一段好書。
③ 成立書香演講團、故事團。
④ 舉辦讀書心得交流會。一學期准備1~2次讀書心得交流會,讓學生介紹自己所讀書目,讀書收獲,讀書方法,討論解決讀書中遇到的問題,推廣成功的讀書經驗。在交流中指導,另外設置閱報欄,讀書卡、手抄報展板,朗誦台等,可供學生讀書展示的舞台,讓交流無處不在。
⑥ 結合重大節日等開展主題閱讀。每年的節日很多,我們將讀書活動融於節日之中,開展大量主題閱讀,如「中秋文化、元旦文化、重陽文化……學生在閱讀中認識了這些節日,同時使這些節日過得更有意義,更使學生的作文不再是無源之水,而變得洋洋灑灑,信手拈來。
3、參加各類徵文評比活動,激發閱讀向縱深發展
積極參加社會各單位主辦的讀書徵文比賽。比如晶口杯作文比賽。在活動中,學生買書讀書的熱情很高,積極參與課外閱讀的實踐。將課外閱讀轉化為一種自覺的學習興趣。
4、開展各類讀書展示活動,激勵學生嚮往閱讀
小學生課外閱讀,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獲外顯,得到老師、家長、同學的認可與贊許,滿足自己的成就感。定期向學生展示他們的課外閱讀成果,使每位學生心理上產生極大的滿足感,是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又一重要舉措。為了進一步拓寬閱讀渠道,豐富內容,靈活形式,在教學中我們精心設計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讓他們在積極主動的參與中,感受大閱讀的魅力,培養聽說讀寫的能力,積淀豐厚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輪總結階段
收集整理研究的過程性資料,分析、歸納、總結、撰寫有關論文,回顧課題所取得的全過程,寫出結題報告《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
三、課題研究的成果
通過一年來課題組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實驗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學生方面
1、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是需求的動力,只有培養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才會努力去尋求閱讀機會,從中獲得信息,得到閱讀滿足,才會將老師的「要我讀」轉化為自主尋求的「我要讀」。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閱讀效率提高了,加上各種讀書活動、激勵措施,學生讀書的興趣也越來越濃。課余時間,人人爭著借書,經常可以看到學生三五成群圍在一起看書或討論書中的問題。正如劉國正先生言到:「有了興趣和習慣,你不讓他讀都難,幾天不看書,他就會覺得空盪盪的難受。」
2、教師正確的引領,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課外閱讀,經常遇到一個難題,就是學生的盲目性、隨意性較大。這直接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的形成。因而,要將課外閱讀視為一項系統工程,制定長遠目標和短期計劃,切實抓好。俗話說,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閱讀要養成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必須在一定時間內反復訓練才有可能形成習慣。所以應遵循從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按「讀多——讀深——讀透」的步驟進行。
3、大量的閱讀,豐富了學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觀。
「書是人的精神食糧」,書豐富了學生的精神生活。學生常常問我:「老師,我做完這個作業可以看書了吧?」得到我的許可,他們往往特別高興。的確,讀書在他們看來是一件十分愉悅的事情,學生從書中學到了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從書中學到了做人的道理,體會到了讀書的樂趣。同時還使學生在增長知識的同時受到真、善、美的啟迪,凈化了學生心靈,培養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學生的行為習慣得到較好養成。正如有個同學在談到課外閱讀的收獲時所說:「課外閱讀已成了我的習慣。書是我的良師益友,她使我的心胸變得寬廣,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讓我充滿快樂;她就像一股清泉,暢飲泉水,我的心也變得玲瓏剔透。」
4、傳授科學的閱讀方法,提高了學生閱讀的效能。
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少數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驗,異口同聲說是得益於課外看書。大量的閱讀,特別是課外閱讀,對於學生的閱讀水平、語文能力、個性的發展乃至認知思維水平的提高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注重閱讀方法的傳授,加強課外閱讀指導。
新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擴展自己的視野。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學生在課外閱讀時,應首先瀏覽序言、目錄、後記,然後通篇瀏覽,以確定是精讀還是略讀。如果是單一的一篇文章,開始應通讀瀏覽,稍加意會即可,以便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基本情感。對於文章中的精彩片段應加以精讀、反復吟詠,並隨時圈點、勾畫、批註、摘抄,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新課程標准中進一步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還應重視學生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的培養,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鼓勵學生不受老師、同學的影響,把自己閱讀中獨到的體會、感悟真實地寫下來,甚至還可以是自己對文章的故事改編。常言道:「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只有讓學生真實地不拘泥任何形式地記述閱讀感悟,才能進一步達到理解文化、提升品位、開拓思維 、綜合提高語文讀寫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准》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良好習慣締造健康人格》 孫雲曉 鄒泓 北京出版社
3、《與孩子共同成長——寫給家長的信和便箋》 常麗華,小學語文教師
4、《好習慣是怎樣培養出來的》 孫雲曉 北京出版社
5、《小學生的21個好習慣》 孫雲曉 孫宏艷 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
E. 2012年4月23日是第17個世界讀書日,《教育導報》記者就四川省農村中小學教師閱讀狀況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
F. 中國小學生的閱讀量是多少
根據2011年調查數據顯示:
一、小學生圖書閱讀率達84%
調查數據顯示,小學生在上一學期(指2010年下半學期,全文同) 「課外圖書」閱讀率達到84.0%,期刊閱讀率為69.7%,報紙閱讀率為64.7%。小學生人均每學期閱讀「課外書」11.76本,閱讀期刊6.35期,閱讀報紙6.80份。
二、超過半數的小學生認為自己的閱讀量「一般」或較少(含「比較少」或「非常少」),48.0%小學生認為自己的閱讀量「很多」或「比較多」
調查數據顯示,有37.9%的小學生人為自己的閱讀量「一般」,有14.1%的小學生認為自己的閱讀量「非常少」或「比較少」,另外,分別有19.7%和28.3%的小學生認為自己的閱讀量「很多」或「比較多」。
三、「學習壓力大」成為影響小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障礙
近四成(36.6%)小學生認為「學習壓力大,沒時間」是他們課外閱讀時遇到的主要困難,有56.7%的小學教師也認為「小學生學習壓力大,沒時間」 是影響小學生課外閱讀的主要因素。
四、小學生課外閱讀呈現功利化傾向,提高學習水平成為小學生的主要閱讀目的
針對上學期讀過「課外讀物」的4—6年級小學生,我們在調查中詢問了他們讀課外書的目的。數據顯示,在這些小學生中,有近八成(78.0%)的學生將「為了提高學習」作為課外閱讀目的之一,有約六成(59.6%)的學生是為了在課外閱讀中「得到樂趣」,也有約三成的學生是「為了和同學、朋友有共同的話題」而進行課外閱讀。另有近一成(8.1%)的學生是「為了得到爸媽或老師等人的表揚」而進行課外閱讀。
五、在「卡通動漫」類課外讀物閱讀選擇上,小學生與老師存在明顯分歧
在上學期讀過課外讀物的小學生中,有半數以上(54.6%)的學生表示,在上一學期讀得比較多的課外讀物是「兒童文學」。表示經常讀「科普/網路」、「卡通動漫」類課外讀物的學生分別有43.9%和43.3%。
在小學教師問卷調查中,有84.9%的老師希望小學生多讀「兒童文學」類課外讀物,82.6%的老師希望小學生多讀「科普/網路」類課外讀物。但希望小學生多讀「卡通動漫」類課外讀物的老師很少,只有27.5%,這與學生的喜好存在明顯分歧。
六、互聯網和手機已經成為小學生的重要閱讀渠道,但網路使用的娛樂化傾向值得警惕
本次調查發現,小學生上網率達到63.6%。在4—6年級小學生網民中,網路游戲是多數(55.6%)小學生網民的主要網路活動之一,網路使用的娛樂化傾向較為明顯,另有46.7%的人把「看書/看報/看期刊」作為自己的主要網路活動之一。
小學生的手機閱讀率為31.3%。高年級小學生的手機閱讀率達39.5%,低年級小學生的手機閱讀率也有22.9%。
七、小學生普遍希望設立閱讀課或閱讀時間
70.2%的小學生表示所在的年級開設了專門的閱讀課或閱讀時間。在所在年級未開設閱讀課或閱讀時間的小學生中,近九成(86.4%)學生希望(「非常希望」或「比較希望」)開設閱讀課或閱讀時間。
八、校園閱讀活動亟需提高趣味性,並增加閱讀活動數量與種類
在關於學校閱讀活動的開展情況和學生的參與情況調查問項中,在4—6年級小學生中,有84.7%的小學生表示所在學校舉辦過不同種類的閱讀活動。有六成以上(62.9%)的學生認為應「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另外,有55.8%的學生認為應「增加活動舉辦次數」,有51.3%的學生認為應「增加活動種類」,有37.5%的學生認為閱讀活動應「能夠讓更多的人真正參與」,有35.9%的學生認為應「增加活動的互動性」。
在小學教師問卷調查中,在表示所在學校舉辦過閱讀活動的小學教師中,約有八成(80.3%)的老師也認為應「增加活動趣味性」,另有七成(69.9%)的老師認為應「讓更多的人真正參與」,有近六成(57.4%)的老師認為應「增加活動種類」,還有54.0%和44.3%的老師認為應通過「增加活動互動性」和「增加舉辦次數」來改進校園閱讀活動。
九、小學教師普遍認為課外閱讀有利於促進小學生學習、提高素質
在小學教師問卷調查中,絕大多數老師認為課外閱讀有利於促進小學生學習,有利於提高小學生素質。具體來說,有94.1%的老師認為小學生課外閱讀「有利於促進學習」,有87.2%的老師認為小學生課外閱讀「是提高小學生素質的重要因素」。而對小學生課外閱讀持負面態度(如「課業太重,會增加學生負擔」、「影響學生學習,不贊成」等)的老師只有極少數(總計不足一成)。
十、應當設立專門的閱讀時間、開展閱讀活動促進小學生閱讀已成多數教師的共識
在小學教師問卷調查中,當被問及應通過什麼方式促進小學生閱讀時,有81.7%的老師認為應「設立專門的閱讀時間,讓學生閱讀」,72.5%的老師認為應「舉辦校園讀書節或其他讀書活動」,71.1%的老師認為小學生「家庭內應該營造讀書氛圍」,62.5%的老師認為應「安排閱讀指導老師,引導學生閱讀」。而建議採用其他方式(如「免費發放課外讀物」、「改革應試教育體制」等)促進小學生閱讀的老師比例均超過四成,但不足半數。
G. 中國小學生的閱讀量是多少
童話故事、網路全書,就不推薦了,您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選擇,那些都是經典,經得起考驗的;但是考慮到您在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興趣,以上的書還是很適合的。
另外,有的書可能開始的時候您需要引導她閱讀,先為她讀,因為孩子除了覺得書漂亮,一開始並沒有什麼感覺的——我遇到的很多孩子就是,父母讀了覺得特有意思,越來越等不及父母給讀,就迫不及待自己去讀,激起了濃厚的閱讀興趣。
小說類:《胡小鬧日記》升級經典版。
很多孩子看了這本書對自己的觸動特別大,學習成績和生活習慣都會有很大的改變,因為這本書切切實實表現了現代的孩子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煩惱,比較適合小學年級的孩子看。9歲-15歲,都可以看著套書,值得推薦
1、《小房子》(凱迪克金獎繪本)
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美)維吉尼亞·李·伯頓 文·圖 譯者:阿甲
本書曾入選美國全國教育協會「教師們推薦的100本書」,孩子都很喜歡,能讓孩子體會到大自然的美好、了解城市的建設過程,更熱愛環境、熱愛生命。插圖很美,能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2、《爺爺一定有辦法》
明天出版社
作者:(加拿大)菲比·吉爾曼
譯者:宋佩 挺能激發孩子閱讀興趣的一本書;
3、《我喜歡你金波兒童文學精品系列》
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作者:金波
這套書有一系列,文字優美,孩子喜歡。想想總要推薦點中國自己的書,這個還是很合適的。
科普類:
1、《我的野生動物朋友》
雲南教育出版社
作者:(法)蒂皮·德格雷 阿蘭·德格雷 茜爾維·羅伯特 譯者:黃天源 我周圍的小孩子很喜歡,大人也會很喜歡,能激發孩子的探索欲,和為了了解世界去讀書的願望,很好。
2、《中國孩子最想知道的十萬個為什麼》(A卷少兒注音彩圖版)
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
作者:紀江紅
在符合中國孩子的求知習慣上做的不錯,我記得小的時候我有一套《大不列顛兒童網路全書》,可是我都不大愛看,後來重新翻,發現是文化差異的問題,中國孩子不喜歡的。很多5、6歲的孩子天天都要看這本書,很有興趣,值得推薦。
H. 適合中小學教師閱讀的好書有哪些
《誰動了我的乳酪》。很短很經典的小說,而且故事主角是兩個小人兒和內兩個小老鼠,有童趣,但容不是孩子看的那種,是叫成年人消卻迷茫困惑的勵志經典。書店往往賣精裝,比較貴,一小冊就二三十。可以給你的學生每天晚自習講一小段。
《童年》。高爾基的經典作品,如果沒讀,一定要讀一下,很有真實感,讓你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史記》。司馬遷著,這本史書是不難讀的文言文。如果是語文老師,強烈建議讀一下,不僅會增長知識。而且其中的列傳部分有些很有趣味性,用白話講給你的學生或許會讓他們找到語文的樂趣。
I. 中小學教師必讀的名著
譏笑工資
天涯受苦人